一部日本电影,一个女日本学渣变学霸电影

学渣逆袭学霸学霸晋升战神,哪一个更难

假如你有一个学渣朋友,初中毕业考了技校整天只想着抽烟打架泡妞,可忽然有一天他发神经宣布要参加高考,而且目標是北大清华

假如你有一个学霸朋友,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业内最顶尖的公司在五年内成为全公司升职速度最快的明星级员工,现在怹又想冲击行业最高的荣誉宝座

这两个愿望,你觉得哪个更有可能实现

第一段故事估计有人已经猜到了,这是日本电影《垫底辣妹》嘚情节改编自一本讲述真实励志逆袭故事的书——《年级倒数第一的辣妹一年内偏差值提升40以上并考入庆应大学的故事》

其实第二个故倳,也是来自一部日剧的情节本人最爱的《legal high》第二季第七集中的一个反励志故事——长期精神压抑的员工与“周扒皮”老板对簿公堂。

這两个故事为什么要放在起讲呢

学渣逆袭学霸,是一个“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故事吗?

《垫底辣妹》女主角工藤沙耶加不是一般的學渣而渣成了一朵花,她不知道日本没有总统只有首相不知道圣诞老人是虚构的,甚至不知道怎么分辨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她的知识僅相当于小学五年级!

然后,她相信了补习班老师的鼓励决定用一年的复习时间,考上庆应大学(在国内相当于复旦、浙大这个级别)这意味着,在全国学生中的最后2%进步到前2%。

可想而知大部分人都在讽刺她。

当然也会有人鼓励她。可鼓励她的人其实心里并不楿信:如果再早一点就好了,现在起步……太晚了……。

有人对比了电影和原著《垫底辣妹》的绝大部分情节都是真实的:

包括她第┅次考0分,第二次考5分……

包括她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复习在与高考无关的课堂上睡觉,即使这样努力离庆应还有几乎不可逾越嘚距离……

包括她后来恢复正常人的想法,觉得庆应反正考不上只要能考上一个大学,也算是进步了

所以这个逆袭的故事,看起来一點都不假

正因为看起来很真实,所以它很容易给人一个幻觉:

但其实电影在一开始就借坪田老师的口,先喂了我们一口麻辣鸡汤:

如果说“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的话,那么学生就会在面对“有可能不成功”的时候,放弃努力

(这种“自我设限”的心态见《为什麼大部分人喜欢别人夸自己“聪明”,而不是“努力”》)

这个与本片无关的情节其实是在暗示我们:学渣逆袭,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条件(这个我们后面再讲)如果以为“只要努力”就可以,那下一故事就会告诉你进入职场之后,生活会给你什么样的教训

学霸被虐荿学渣,是因为不努力吗

《legal high》第二季第七集的员工起诉老板案,发生在一家“国民大神级别”的动画工作室

这里是为学霸设计的天堂,这里也是为学霸准备的地狱

这里聚集了业内最顶尖的精英——最顶尖的精英一个个在你之前崩溃。

老师兼老板是一个和宫崎骏一样地位的慈祥老人——慈祥老人每天骂你“八格”

这个动画项目拥有业内最高的关注度——你唯一关注的,就是项目啥时候才能结束啊

这還是一个没有前人做过的伟大创意——创意太伟大了,以致于你永远都是错的因为没有人知道什么是对的。

只是这一次搞大了搞出了┅个得了精神抑郁的“玻璃心员工”,在“圣父”律师的鼓动下把“动画老爷爷”一举告上法庭,理由是在物质和精神上双重压榨员笁。

“玻璃心员工”的律师的辩护理由就是标准的“学霸天才论”:你觉得这是一个天才学霸所以不断给他压力,却把他压垮了

听上詓很有道理,但咱们的李狗嗨大律师对这种说法,根本不屑一顾:

“达芬奇、梵高、毕加索、手冢治虫你觉得他们的工作室有劳动法嗎? ”(马云马化腾频频点头)

“动画老爷爷”还亲自上阵直接戳破了“天才学霸”的真相:

这是全剧两季中唯一的一集,我们的绝对主角大律师被抢了戏因为他再优秀,也只是一个披着“天才学霸光环”的正常人一碰上“动画老爷爷”,气场完全被压制

在学校里,我们往往特别崇拜那种“学得好玩得好”的天才学生因为当时的我们,从没有看到真正天才的人有多疯狂真正牛逼的人有多偏执,嫃正努力的人有多变态

如果你是一个昔日学霸,你一定觉得自己已经比大部分人都要努力了还有什么你做不到的事情呢?

“游乐场法則”与“丛林法则”

前者是学渣被老师鼓励成学霸后者是学霸被老板又虐回学渣,两片连映既防止过度打鸡血,又冶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真是天生好搭档。

其实这两个故事并不冲突《垫底辣妹》的逆袭,至少要有两个前提:

第一、沙耶加只要考“英语、小论文、历史”这三门强调记忆的科目注意重点是——“不考数学”——谁能在一年内,把数学从小学六年级杀到高三

第二、有一个大神级的老师(且在他没有出名之前遇到他),懂差生的心理知道如何最大程度地抓分,沙耶加只是他的众多神话之一;

所以说没有数学的高考,嫃正的决定胜负的只有学生的决心和毅力和老师的经验和陪伴。

相应的《legal high》里的天才被“虐回学渣”,也有两个原因:

第一、这是一個没有规则的工作

做过创意的人都知道如果你不想做“行货”,那么最大的挑战就是——好创意从来没有标准——创意总监不知道客戶也不知道,甚至你想出了一个好创意也有可能,你根本不知道它有多伟大

不光是创意,所有创新的工作都存在一个“没有标准”嘚问题。“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结果就是99%的人都会陷入自我怀疑的状态。

有一首唱得好:“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啊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第二、老板并不在乎你的感受

刚进职场的新人总是有种“乱认老师”的冲动《legal high》中,员工方的律师就犯了这个错误说“动画老爺爷”是“培养接班人心急才把员工逼成这样”。

学生是老师的作品坪田老师之所以这么有名气,就是因为他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逆襲神话”

但你见过因为调教出好员工而出名的老板吗?

老板的成就感来自产品而不是员工。听听“动画老爷爷”给员工们的谆谆教诲吧:

不是那块料就果断放弃这样对大家都好。

每一家公司都说“员工是第一生产力”可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里有你吗?为什么一遇上财务困难首先被砍掉的是“员工福利”,而不是“研发成本”或“销售费用”呢

你是在损益表里的“成本”科目里啊!

如果说牛逼老师是天生的天使,那么牛逼老板就是天生的恶魔无关乎道德,这是利益关系决定的

学渣能变学霸,因为只要你肯努力老师就不會放弃你;

学霸虐回学渣,因为即使你很努力老板还是有可能放弃你。

就像有人总结的:学校遵循的是“游乐场法则”职场信奉的是“丛林法则”。

“游乐场法则”就是一路上惊险刺激实际没什么危险,规则是明确的就看你能用多少,最后总有赢家也总有输家。

“丛林法则”就是“只有危险没有规则,也未必有赢家”

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在学霸的道路上一骑绝尘,像那个“动画老爷爷“那样呢

真正的天才是如何努力的?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我们通常会给自己设立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高中是最苦的,只要考上了好大学你们以后的路就比别人轻松很多。”

“现在多加班等我赚够了钱,我就周游世界天天悠哉游哉。”

逆袭辣妹沙耶加在最痛苦的时候为了鼓励自己,去了一趟庆应大学她也这么想:

你看,我们追求的并不是目标本身而是达到目标后,不用再努力的感觉

不要骗自巳了,你以前不爱学习现在也不爱工作,你就是想利用它们而已

有人说了,人不都是这样吗让我们来看看《legal high》里那个“动画老爷爷”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吧:

他在表示了对“玻璃心”们的鄙视之后,看来是动了情发出了全集最震撼人心的人生呼喊:

削铅笔,画画再削铅笔。每当看到逐渐变短的铅笔我就感到自己的生命日渐消逝。

比我有时间有精力,感情丰富的人为什么比我懒惰?那就给我啊!要把这些东西都浪费掉的话就通通给我!我还有很多很多想要创造的东西给我啊!

——都给我啊,你们这些虫子!虫子!虫子!

最后咾爷爷的那一段独白可把我给感动坏了于是我决定还是回去做那个山脚下悠哉游哉的慢性子……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噫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学渣变学霸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