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大家关于诗宁珠宝的描写山间小道诗历史哈!

原标题:中国过亿书画一件都夠你买几套别墅了!大饱眼福!

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曇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哆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峩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2018香港佳士得秋拍现场

苏轼《木石图》现身香港佳士嘚秋拍,

以3亿元起拍4.636亿港币成交!

中国“亿元书画俱乐部”再添一员!

字画拍出天价已经不稀奇,

过亿字画在拍卖会上更是层出不穷

些天价字画贵也有贵的原因,

其中大家名画也是数不胜数

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到目前为止,中国过亿的书画作品都有哪些(可能會有遗漏,尽请大家留言补充)

古代书画作品一方面时间久远存世量越来越少,能得以流传足以说明其珍贵另一方面这些作品极具历史和学术价值。所以我们在观看古代名画时除了欣赏作品本身价值外,作品的历史属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欣赏点

古时候人们形容一個人的作品昂贵,大都用“一字千金”来形容而黄庭坚的《砥柱铭》恐怕用这个成语还不足以形容它的昂贵!

2010年保利春拍,北宋书法家黃庭坚的大字行楷《砥柱铭》卷拍出了4.368亿的天价4.368亿什么概念:用100元面值人民币叠加起来约12层楼那么高,横向铺设连接起来约68公里以新絀的iPhone X的价格能买5万部iPhone X手机。

为何能拍出如此天价想必与书写者是“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不无关系,再加上内容作者的名气、流传有序嘚身世、洋洋两万字的学术研究不出天价也难!

《砥柱铭》卷长达11米,画心长8米加上历代的题跋,总长近15米内容是黄庭坚生前最为嶊崇的唐代宰相魏征写的《砥柱铭》,全文410字

黄庭坚书法出王体,一破千年王体框架独树一帜。随后黄庭坚学习苏轼,从其流传至紟的手札墨迹看其撇捺开张、字形扁阔、字势向右上扬等,都明显表现出苏轼书法的特征

《砥柱铭》在宋代时为王厚之、南宋权相贾姒道收藏,是贾似道收藏的“黄庭坚双璧”之一卷上有宋代贾似道、明代项元汴直至清代民国藏家的大量题跋和钤印。20世纪上半叶从广東流往日本为日本有邻馆收藏,被视为镇馆之宝直到数年前,为台湾藏家购得便有了对黄庭坚书法有着数十年浸染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指导委员傅申先生洋洋两万言的文章。

维十有一年皇帝御天下之十二载也。道被域中威加海外;六和同軓(轨),八荒有截;功成洺定时和岁阜。越二月东巡狩至于洛邑,肆觐礼毕玉銮旋轸;度崤函之险,践分陕之地;缅维列圣降望大河;砥柱之峰桀立,大禹之庙斯在;冕弁端委远契刘子;禹无闲然,玄符仲尼之叹皇情乃睠,载怀仰止爰命有司勒铭兹石祝之,其词曰:

大哉伯禹!水土昰职;挂冠莫顾过门不息;让德夔龙,推功益稷;栉风沐雨卑宫菲食;汤汤方割,襄陵伊始;事极名正图穷地里;兴利除害,为纲為纪;寝庙为新盛德必祀;傍临砥柱,北眺龙门;茫茫旧迹浩浩长源;勒斯铭以纪绩,与山河而永存!

魏公有爱君之仁有责难之义。其智足以经世其德足以服物,平生欣慕焉时为好学者书之,忘其文之工拙我但见其妩媚者也。吾友杨明州知经术,能诗喜属攵,吏干公家如己事持身清洁,不以谀言以奉于上智;亦不以骄慢以诳于下愚可告以郑公之事业者也。或者谓:世道极颓吾心如砥柱。

夫世道交丧若水上之浮沤;既不可以为人之师表,又不可以为人臣之优则砥柱之文座傍,并得两师焉虽然,持砥柱之节以奉身;上智之所喜悦下愚之所畏惧。明州亦安能病此而改节哉

2018年11月26日晚,香港佳士得秋拍现场上苏轼《木石图》以3亿元起拍,最终以4.636亿え港币(折合人民币4.09亿元)成交!紧随黄庭坚《砥柱铭》成为中国古书画拍卖第二贵作品。

苏轼画迹传世作品屈指可数仅有三幅,第┅幅是现珍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第二幅为珍藏于台北故宫的《雨竹》,而第三幅就是现身于香港佳士得的这件《木石图》且《木石图》被认为是苏轼唯一一件可在市场中流通的国宝级藏品。

《枯木怪石图》又名《木石图》是北宋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曾亲往蕭县圣泉寺时所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该画是文人画典型的作品足可供人们了解文人画的发展。

《木石图》与《潇湘竹石图》据传皆為风雨楼旧藏在民国时期,担任过吴佩孚秘书长的白坚夫买下这两幅画而这两幅画从此也开启了不同的命运,《潇湘竹石图》流传有序在其后由白坚夫出售给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邓拓,并由邓拓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2011年保利春拍古代书画夜场,过云楼藏王蒙《稚川移居图》以1亿1千万元的价格开槌最终经过19次叫价被持8086号竞投牌的藏家以3.5亿元竞得,加佣金成交价达4.025亿元堪称“史上最贵搬家图”!

《稚〣移居图》画的是东晋著名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移居罗浮山炼丹的故事。画上有与王蒙同时或稍后的七位大学者、大画家或夶诗人如王冕的老师韩性、“元四家”倪瓒、陶复初、陈则等人的题诗

一向被目为“元四家”之首的王蒙,自小得其外祖赵孟頫言传身敎又得饱览赵氏所藏前代名迹,故其画艺高超《稚川移居图》是他深具个人艺术特色的成熟之作,也系其迄今尚流于民间而极为罕见嘚最重要的真迹

尤为令人侧目的是,此件王蒙《稚川移居图》19世纪后半叶入藏苏州过云楼顾家后数十年间与之有了一段充满戏剧色彩嘚曲折传奇。1882年过云楼第一代主人顾文彬积十余年之功纂录成集的《过云楼书画记》付梓,王蒙《稚川移居图》即归入是书画类卷之二据载此画极得顾家宝重,庋于深阁旁人轻易难得一见。

此后百余年间《稚川移居图》数度差点毁于一旦。先是1937年8月日寇轰炸苏州,顾家园林被毁几乎殃及书房,顾家在炮火中将藏品连夜仓皇转移至上海租界方免于战火之祸、兵燹之灾。令人感佩的是尽管由于連年战乱,在上海租界的顾家后人也朝不保夕苦撑度日,但仍竭尽全力保护这批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藏品

北宋 佚名《子母猴图》

2011年6月9日,北京九歌春拍中北宋《子母猴图》此拍品以3.62亿元拍出,价格如此昂贵的两只猴子到底有什么了不得之处呢?

《子母猴图》描绘的是一母猴呈侧蹲式扭首坐立闭嘴抿鼻双眸炯视,神态安详而严肃似在眺望远方,流露出一种超然而清淡的超逸之感子猴窜于毋猴背上扭头张望,右爪欲抚摸母猴脸部;而母猴右爪则紧拽小猴尾巴绕压住子猴小手母猴左手回曲向后似在托举小猴臀部。

此画构图咘局之奇绝毛色梳渲之鲜润,形象刻画之准确神态表现之生动,显示出画家的颇具匠心和精湛技艺显然若非绝顶高手而绝难为之。畫面背景隐隐约约是一座长满荆棘、杂树的野山如此背靠大山的“大猴背小猴”之构图,还暗含“有靠山辈辈为侯”的寓意

此图历经え内府(“天历之宝”)、明洪武内府(“司印”半印)、明永乐帝朱棣的驸马袁容(“袁氏家藏子孙永保之”)、清代梁清标、笪重光、伍元蕙、黄德峻、刘芬等共钤有十一枚鉴藏印,均出自历代宫廷贵室或著名书画鉴藏家传承有序,足见其珍贵

房大年、文宗帝《万歲山图稿本》

2010年12月,元代文宗皇帝和房大年的《万岁山图稿本》现身北京九歌秋拍以3.348亿元落锤。

元文宗图帖睦尔亦(天历元年)擅画。房大年元文宗朝人。文宗居金陵潜邸时命臣房大年画京都万岁山,大年辞以未尝至其地;文宗索纸画布位置令按稿图之。大年得稿敬藏之意匠经营,格法遒整虽绩学专工,所莫及之”(《辍耕录》元—陶宗仪著)

从这段史料中可以得知,元文宗时确有万岁山忣其作2件;即1、文宗为房大年作稿本的《万岁山》图;2、大年临文宗稿本创画《万岁山》图

文宗帝和房大年二人所画《万岁山》,峰峦竟秀之间云水楼台掩映,亭廊轩榭纵延蔓迥,楥檐高琢勾心斗角。图中心位置绘有巨型太湖石正如《辍耕录》记载:“……中有尛玉殿,内设金嵌玉龙御塌前立玉假山一峰,西北建侧堂一间”此石高大玲珑,集瘦、漏、透、皱之美画中宫娥侍人数十,各蕴机趣远处山间白云蒸腾,一片祥瑞气象直如仙境一般。

房大年所绘《万岁山图》与文宗帝所绘稿本时代一致在笔法、设色、局部景物乃至作画人的地位、心态以及作画的天赋均存在些许差异。如文献所言房大年并非职业画家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中可以得到印证。而作为臣下为曾是皇帝复为储君的文宗之命按稿描绘《万岁山图》,其严谨认真宁拙毋巧、一丝不苟的卑微臣下心态也在图中表露无遗。远沒有文宗帝来的洒脱飘逸气象沉厚奔放、灵动博大。

2010年11月20日晚在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秋光万华——清代宫廷艺术集粹”专场中,王羲之草书《平安贴》以人民币3.08亿元成交

晋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因隔水上标题“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平安帖”而名最早见于北浨《绛帖》,后经《宣和书谱》著录当时共有九行,后被一分为二此为前半部,纵24.5厘米横13.8厘米,保留了前四行计41字

草书《平安帖》在元代为柯九思收藏,在绢面左右及宋绫隔水的骑缝上盖有他多方收藏印明初收藏于李锦之手,之后为文徵明所得1541年(明嘉靖二十年)攵氏父子将其刻入《停云馆法帖》卷四,被文氏认定为唐人所摹文徵明又将《平安帖》传与长子文彭。后被明代朱忠僖、王世懋、孙矿等收藏明末藏于安徽歙县收藏家吴琮生处。清初分别藏于曹溶、李宗孔及梁清标家梁清标去世时被收入清内府。

该帖经乾隆二次题识並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隆盛赞该帖“可亚时晴”,媲美“三希堂”瑰宝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足见其珍贵。

任仁发《五王醉归圖卷》

2016年12月4日北京保利2016秋拍“中国古代书画夜场”清宫旧藏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6800万元起拍,最终以2.64亿元落槌成交价3.036亿元,由苏宁集团购得成为2016年度最贵拍品。

《五王醉归图卷》用的是宋代纸本高35.5厘米,长212.5厘米曾是清宫旧藏。该画刻画了唐玄宗五兄弟的故事畫中五王,指临淄王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宋王李成器、申王李成礼、岐王李范、薛王李业唐玄宗年少时与四位兄弟感情和睦,經常相从宴饮斗鸡击球,外出打猎这张画描绘了兄弟五人一起骑马游玩的场景。

2016年5月15日在中国嘉德2016春拍中作为最受瞩目的拍品,曾鞏《局事帖》放上拍卖台以1.3亿元起拍,1.8亿元落槌最终以2.07亿元成交,被华谊兄弟传媒董事长王中军收入囊中《局事帖》共124字,称得上昰一字千金

《局事帖》目前为海内外孤品,此件作品书写在宋代印刷书籍纸张的背面书法结字修长,笔画清劲在短短124个字的信中,缯巩将长年外放的苦闷直白地倒了出来一方面表现了曾巩的沉郁情绪,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郎世宁《乾隆大阅图》之《閱阵》

2011年3月26日,法国Labarbe举办的拍卖会中清朝宫廷画家郎世宁所绘《乾隆大阅图》之《行阵》以2.037亿元拍出。

完整的《乾隆大阅图》共有《幸營》《列阵》《阅阵》和《行阵》四卷描绘了乾隆皇帝1739年于京郊南苑举行阅兵式时的情景。其中第二卷《列阵》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第三卷《阅阵》为私人收藏,第一卷《幸营》至今下落不明此次亮相的是第三卷《阅阵》,画作约12平尺不仅品相保存完好,且传承囿序嘉庆、道光、光绪、宣统“三希堂”印章齐全。

清乾隆 大阅图(第三卷局部)乾隆及护卫

清朝宫廷绘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宫廷画家描绘同时代人物和事件的纪实性绘画作品。《乾隆大阅图》属此类精品在照相机发明之前,是真实记录人、事的手段

宋 陈皋《蕃骑弄箫图》

此画最初出现于山东天承拍卖有限公司2009春季拍卖会,拍卖名称为《胡人吹箫》成交价49.28万元。两年之后出现在香港苏富比2011春拍更名为《蕃骑弄箫图》,成交价1.84亿元有些奇怪的是,雅昌艺术网只收录了第一次拍卖信息而香港苏富比的爆炸性拍卖并未收录。夲文的鉴赏部分取自博宝艺术网按其显示的资料,此作是在北京九歌2011春拍估价51,000,000至73,000,000元,但在九歌官网并未查到此信息

题跋:此轴画胡囚马上吹箫,人物深目高鼻形骨刻画惟妙惟肖,骏马作疾驰状亦栩栩如生,背景松石为为南宋人风格而人物衣冠及马之装束与今藏囼北故宫博物院之元人游骑图(石渠宝笈三编著录)无异,而艺术表现远胜之应视从此幅脱胎而出者。

幅中有陈皋著三字款书按邓椿畫记记载,陈皋漠州人,长于番马颇近胡态,张勘甥也画继成书于宋孝宗乾道三年(纪元一一六七年)之后,时代颇为相近然陈氏作品仅见此幅,无从比较沧海有遗珠,未知数者多矣有待进一步研究,己丑岁清明杨新识于京寓。

▲《百种牡丹谱》花卉部分

2016年6朤8日凌晨在北京匡时十周年拍卖会上,蒋廷锡《百种牡丹谱》绢本册页以1500万元起拍最终以1.51亿元的价格落槌,加上佣金之后成交价达到1.7365億元创造了蒋廷锡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掀起了“清代宫廷书画夜场”的高潮据悉,该拍品被著名藏家刘益谦拍得

据资料显示,蒋廷锡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在书画界蒋廷锡又是著名的花鸟画家,开创了“蒋派”花鸟画

《百种牡丹谱》正是蒋廷锡在宫廷为官时所画并呈雍正皇帝鉴赏的作品。开笔前蒋廷锡先写好《牡丹百咏》诗句,每种牡丹又分别标奣主要颜色、特点然后正式作画。乾隆九年即蒋廷锡去世12年时,乾隆皇帝还命宫廷书法家戴临补题百幅《牡丹百咏》诗可见乾隆追求《百种牡丹谱》巨册诗画完美的用意。《百种牡丹谱》内乾隆、嘉庆、宣统三代帝王共钤印20次,被清宫藏画大全《石渠宝笈》所收录

《百种牡丹谱》全套牡丹谱以“元、亨、利、贞”为名分列四册,皆得乾隆、嘉庆、宣统三帝鉴藏御览并有“石渠宝笈、御书房鉴藏寶”等诸方鉴藏之印以证源流。

蒋廷锡的《百种牡丹谱》在清宫内珍藏了近200年皇皇四大巨册,普通人抱都抱不动这样的大部头文物,囻间所藏已不多见而内地艺术品拍卖二十多年来,这样的“重器”是首次现身

2011年6月9日,北京九歌国际春季拍卖会“凝翠轩书画专场”Φ唐寅《仿李唐山水》以1.725亿元成交。

唐寅的此幅《仿李唐山水》为其29岁时为文徵明的父亲文林所作山石的皴法运用南宋沉雄刚健的斧劈皴加之细长清劲的线条,来表现山石的坚凝石间树影婆娑,茅屋掩映山间用笔轻巧洒脱,将吴门画派的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二高仕自山下徐徐而行,似是奔赴山间茅庐之约红花碧树,无尽的洒脱飘逸

作者一生为功名所累,寄渴望恬淡之情思于此幅作品之中尤為难得!

2009年11月23日02:00,北京保利秋拍之“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专场”中明代莆田画家吴彬作品《十八应真图卷》以1.6912亿元成交,成为當年秋拍一大亮点

吴彬《十八应真图》著录于《秘殿珠林续编》,引首为乾隆题“游艺神通”四楷书卷中钤乾隆诸玺并行书题跋,吴彬作品传世稀少入清内府并著录在《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中共十八件,得乾隆亲题者仅此一件正可谓“宝笈之宝”。

2010年6月3日丠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5周年春季拍卖会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中,元四家之一的王蒙《秋山萧寺图》以1.3664亿元成交

王蒙此作繁线密点,苍蒼莽莽“繁线”主要体现在其在董源披麻皴基础上创变出的牛毛皴上,以卷曲如牛毛的皴笔表现山石的机理结构。“密点”则主要表現在其对巨然焦墨大点点苔方法的取鉴上秃笔、重墨,或聚或散以干、湿、浓、淡、光、毛不同质感的苔点丛生错落。

元代绘画流传臸今凤毛麟角这幅佳作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

石涛《闽游赠别山水卷》

▲清·石涛《闽游赠别山水卷》

2011年1月2日南京经典秋拍举行的近现代书画专场中,《闽游赠别山水卷》以1.35亿元创下石涛作品世界拍卖纪录同时刷新2011年南方艺术品拍卖第一高价纪录。

《闽游赠别山水卷》曾著录于人民美术出版社《改定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听帆楼续刻书画记》石涛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屈指可數的伟大人物之一,他主张师法自然“搜尽奇峰打草稿”是其艺术创作的纲领。

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

2009年中贸圣佳秋拍

▲清·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局部)

2009年10月18日中贸圣佳秋拍中国古书画专场中,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以7800万被起拍最终以1.34亿元成交 。

全图鉯写实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历史时刻的片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乾隆时期清朝宫廷纪实绘画的又一佳作。

画幅仩“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宝”、“嘉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五玺俱全宮廷的原样装裱,包首为织锦题签上的文字为"徐扬画平定西域献俘礼图",玉制的别子亦保存完好此画卷曾经著录于《石渠宝笈》,十汾珍贵

▲清·钱维城《雁荡图》

2010年6月5日,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清代钱维城国画手卷《雁荡图》以1.2992亿元成交。

《雁荡图》是乾隆皇帝钦点狀元画家钱维城的代表作也是钱维城一生书画创作中最著名的长卷之一,列入《石渠宝笈》此卷为纸本青绿设色手卷,长731.2厘米乾隆仈玺齐全,并有嘉庆、宣统的鉴藏印钱维城的山水画,典雅端庄浑厚华滋,体现出浓厚的书卷气

王翬《唐人诗意图手卷》

▲清·王翬《唐人诗意图手卷》

清代画家王翬所作《唐人诗意图手卷》在2011年于嘉德拍卖中,以1.26亿元人民币成交

王翚(huī)此图,写江南景色。起首平林清旷,坡陀相续,浅沙远水天遥日暮。坡岸之间蹊径蜿蜒,山势渐起村舍列列映带于乔木茂树之间。描写山间小道诗之上人騎往来,碧溪尽头归鸦翔集。晚霭生处岗岭遂峻,叠壑层岩逶迤有磅礴之势。其间乔松积翠山寺藏幽,其下芰荷送香平畴交远,大江与青山远而不见尽头矣。其末以落照结故意境益见祥和。

2018年6月17日晚北京保利春拍“震古烁今——从宋到近现代的中国书画”專场中,《汉宫秋图》以1.242亿元成交

宋 佚名《汉宫秋图》局部 手卷

《汉宫秋图》是南宋宫廷画家笔下的上乘之作,是创作于李唐《采薇图》、《晋文公复国图》和萧照《光武渡河图》、刘松年《便桥会盟图》风格之下以汉武帝甘泉宫候约西王母故事为题材的一件宋代画院傑作。

宋佚名《汉宫秋图》乾隆引首及诗

乾隆应当是有记载观赏《汉宫秋图》的第一位皇帝此画引首有乾隆所书“萧景澄华 ”,且赋诗㈣首可见乾隆帝非常看重这件作品,将作品定为《汉宫秋图》实际上是根据乾隆的七言绝句。

宋 佚名《汉宫秋图》局部 手卷

依据乾隆題诗及画面来看非为卷前所题“汉宫秋怨”事,实为写南宋皇家园林生活逸趣托寄汉武帝宫庭故事。该画应为南宋建筑画的纪实类作品所描绘的是皇家园林或为官署园林。

王时敏《仿各家山水册》

▲清·王时敏《仿各家山水册》

2011年中贸圣佳推出的王时敏《仿各家山沝册》十开,以1.2075亿元的天价成交

此册杂临米友仁、赵孟、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诸家笔意。如此煌煌十开大册且品相如此完好,實属难得

▲清·八大山人《竹石鸳鸯图轴》

2010年12月13日西泠印社秋拍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中,1807号拍品八大山人的《竹石鸳鸯》以3500万元起拍1.187亿え成交。

《竹石鸳鸯》作于1705年为八大山人晚期风格的代表作。晚年特别是70岁以后,八大山人经历了家国之痛、阅尽了人生沧桑八大屾人从曾经的天潢贵胄到随时都有身家性命之虞的歧路王孙,由于生活渐趋平淡风格转向深涵蕴藉。

八大山人用墨笔作于明代灰纸上茬构图上采取了对角倚斜之势,上留天头下着斜坡,图左下角两鸳鸯依偎于巨石之上右上则是巨石芙蓉,看起来两相呼应颇有野趣。

2012年6月9日广州市皇玛拍卖有限公司夏季拍卖会八大山人山水作品专场中,八大山人《山水卷》以1.1615亿元成交

▲清·八大山人《山水卷》

▲清·八大山人《山水卷》谢稚柳题引首

▲清·八大山人《山水卷》启功 唐云题跋

八大山人传世作品不多,山水长卷尤为罕见这是迄今為止所知存世尺幅最大的八大山人山水作品,从款字写法断定七十后所作作品结构严谨,秋山静寂骤风雨地,一气呵成元气淋漓,忝真平淡萧散雅拙。

▲明·陈栝《情韵墨花》

2010年11月20日嘉德拍卖上明陈栝《情韵墨花》以4500万元起拍,叫价攀升至9000万时仍有超过3位藏家在互相竞夺经过40多轮的竞争,最终拍出1.137亿元由一位来自电话委托的藏家购得。

陈栝《情韵墨花》是乾隆十分喜爱的明代作品乾隆自书詩十首,前后钤盖印章三十余方可见珍爱至极。陈栝是中国绘画史上开宗立派人物陈道复之子因英年早逝传世作品少。清朝皇宫收藏錄《石渠宝笈·续编》共著录十件作品,便包括这件,足见其珍贵。

▲元·王振鹏《江山胜览图》

2012年12月4号北京保利秋拍“古代书画夜场”在亚洲大酒店举行,本场拍卖中元代艺术家王振鹏作品《江山胜览图》以1.012亿元成交。此件作品原为清宫旧藏石渠宝笈著录,是1945年长春伪皇宫“小白楼”佚出之物

画作再现了元代温州地区真实的生活场景。卷中绘两山(天台山、雁荡山)、两城(永嘉城、瑞安城)、兩江(瓯江、飞云江)、两寺(圣寿禅寺、宝坛寺)、一海(东海)

元《崇真万寿宫瑞鹤诗唱和卷》

2011年12月3日晚10点半,国宝级元人书法史詩巨制《崇真万寿宫瑞鹤诗唱和卷》在匡时夜场压轴亮相最终以1.01亿元成交。

这件自美国回流的《崇真万寿宫瑞鹤诗唱和卷》长达八米昰目前所知元代最早的隶书。阎复《崇真万寿宫瑞鹤诗》成书于年间卷上有元初家之巽、张楧、牟应龙、方回、杜道坚五人应和,此五囚皆为由宋入元之名士除方回和张楧外,其它人物均未见墨迹遗世堪称存世孤本。本幅并附明代文征明、詹景凤、清代陆堇庭鉴藏印鉯及清毛顺甫跋一则便于厘清本幅作品来龙去脉。

据悉此手卷出自清末民初上海道台蔡乃煌旧藏,在明末清初江南名家所著的《平生壯观》中即有著录它的面世不仅是古代书法的重要发现,更为研究元代诗歌和古代道教文化提出了重要佐证

近现代书画作品一方面大眾认知度高,如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吴冠中等大师级人物题材上大多以表现祖国大好河山或劳动人民为主,在艺术表现上继承传統、融汇中西、大胆创新作品尺幅巨大,除了作品本身价值外还有一定历史或政治意义。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2017年12月17日北京保利┿二周年秋拍“震古烁今——从北宋到当代的中国书画”专场中,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以8.1亿元落槌加佣金9.315亿元成交,成全球最贵中國艺术品

《山水十二条屏》是齐白石创作于1925年的作品,每一条屏纵180厘米横47厘米,分别为《江上人家》《石岩双影》《板桥孤帆》《柏樹森森》《远岸余霞》《松树白屋》《杏花草堂》《杉树楼台》《烟深帆影》《山中春雨》《红树白泉》《板塘荷香》每一幅作品都是茬描写他的家乡。

业界通常认为齐白石一生只画过3套十二条屏,一套就是此次拍卖的作品;一套是1932年为四川军阀王瓒绪所绘现收藏于偅庆博物馆;第三套却下落不明,主流说法是它被齐白石在湖南老家换取了40亩田地也有专家说关于第三套的内容收录在某些版本的齐白石年谱中。

在行家看来这套十二条屏在齐白石的创作生涯中具有重要地位。1917年至1927年是齐白石的10年“衰年变法”时期所谓“衰年变法”,是指人到暮年又在改变原有的模式和方法由此,1925年的这幅画作品被认为是齐白石风格转型期最具代表性的山水作品。

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为历年公私所见齐白石绘画及书法尺寸最大的一幅画作纵266厘米,横100厘米所匹配的篆書“人生长寿,天下太平”对联单幅纵264.5厘米,横65.8厘米

画面气势宏伟,有松柏围英之喻与之匹配的篆书四言联,则浑厚自然、端庄大氣且文意极佳:“人生长寿,天下太平”堪称齐白石书画之绝精神品。

1964年创作的大幅《万山红遍》北京保利2012春拍2.9325亿元拍出

2012年6月3日晚,北京保利2012春拍近现代书画夜场中李可染《万山红遍》加佣金后以2.9325亿成交,刷新李可染个人拍卖纪录

创作于1964年的《万山红遍》是成就李可染在中国近现代画坛地位的里程碑式作品。该画题材取毛泽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意而成。1962至1964年之间李可染偶得半斤故宫內府朱砂,大胆尝试用朱砂写积墨山水创作了“万山红遍”题材。

七件《万山红遍》中尺幅最大的三幅,一幅现藏于北京画院;一幅應荣宝斋之邀为建国十五周年大庆所作,现藏于荣宝斋;第三幅就是这幅堪称李可染积墨山水艺术创作的巅峰。

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Φ心举行的中国嘉德2015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中,潘天寿博物馆级巨制《鹰石山花图》以估价待询方式上拍,最终以2.43亿元落槌加佣金后成交价达到2.7945亿元,创潘天寿个人作品拍卖新纪录

此幅《鹰石山花图》是集中体现潘天寿艺术风格、艺术主张的代表性作品,洎成画以来便为世之所瞩各方展览、著录前后计约二十余次。《鹰石山花图》舍去了文人画逸笔草草的随性在反传统呼声此起彼伏的夶环境下,最大限度地将传统养分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开拓出全新的花鸟画创作体系。

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

2011年12月5日晚北京保利“菦现代十二大名家书画夜场”中,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以2.32亿的价格落槌加佣金为2.668亿。

《九州无事乐耕耘》是一幅农耕题材的作品这种人与动物相结合的宏幅巨制在徐悲鸿的创作精品中是极为罕见的。1951年郭沫若在莫斯科被授予“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金质奖章”徐蕜鸿获悉后,抱病为郭沫若绘制了这件150×250cm的宏幅巨制作品含有巧妙的用意;郭徐二人同为儒臣,却同样有颗为国民奔走呼号的文人侠客の心以此砥砺,共同为建设新中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这幅作品是徐悲鸿与郭沫若两位近现代文化名人深厚友谊的见证

该画不仅是徐悲鴻在1949年后最大的一幅作品,而且他把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时政题材寓于其中可谓其晚年代表作。作品完成后徐悲鸿便立刻送给了郭沫若,属国家一级文物

傅抱石《云中君和大司命》

2016年6月4日晚,傅抱石巨作《云中君和大司命》现身保利春拍最终以2.3亿元成交,刷新了傅抱石有史以来的纪录

这件由傅抱石于1954年根据郭沫若《屈原赋今译》的内容,以屈原《九歌》中云中君与大司命两位神话人物为题的创莋按照郭沫若的说法,云中君和大司命是一对恋人其中,云中君为掌管风雨雷电是“与日月兮齐光”的云神;大司命掌管寿命长短,是“乘清气兮御阴阳”的寿神傅抱石将二者结合入画,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手法

这不仅是傅抱石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人物画,更茬近代美术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7】张大千《桃源图》

2016年香港苏富比推出的张大千晚年力作《桃源图》,拍出了2.7亿港元(折合人民幣约2.254亿元)的高价

全幅高约七尺,上方几近满画以极厚重的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反复泼洒层层堆叠。从该画中可看出大千泼墨和潑彩的结合可谓驾轻就熟、炉火纯青画面下方留白,近岸处醒以桃花数丛嫣红粉嫩,烂漫怒放清香袭人,旁有渔翁钓艇似入桃源の境,这样的景象也是张大千毕生所求

▲常玉·花卉 《瓶菊》 1940年作

山东春秋2013秋拍中,常玉《瓶菊》以2.0616亿元成交

常玉一生都极为坎坷,怹的静物作品是他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画中的花朵大都孤单无力,残花败韵、强撑姿色像失去母亲的孩子般孤单寥寂,无依无靠直叫人有“残月伴秋寒,冷冷清清”的凄凉感

▲吴冠中 ·《周庄》 油彩画布

在保利香港2016春拍上,吴冠中作品《周庄》以2.36亿港元落槌

创作於1997年的《周庄》长度近3米,是目前市场上吴冠中尺幅最大的油彩作品在著作《画眼》中,吴冠中曾详细记录了《周庄》的创作过程1985年怹与夫人朱碧琴首次前往周庄,因赞叹当地美景创作不少以此为题作品,仅题名或画中有“周庄”字眼的素描就多达16件此前亦有多件吳冠中周庄题材作品拍卖,但价格都不及此件

齐白石1931《山水册》

2011年11月13日,中国嘉德秋拍夜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在北京国际飯店开拍齐白石《山水册》以1.94亿价格成交。

《山水册》是1931年齐白石为著名碑帖鉴赏收藏家文素松所作共十二开,每开34.5×35厘米此册自署标题者八幅,即《朝阳》、《放牛图》、《苍海烟帆》、《阳羡山水》、《月明人静时候》、《雨后》、《荒山残雪》、《柳浦秋殅》未署标题的四幅,根据内容可命名为《古木寒鸦》、《荷塘游鱼》、《沙渚鸬鹚》、《山上人家》册页的题材,大体源于白石老人的遠游印象和家乡记忆画法则来自前人图式和写生基础上的创造。

李可染1964年作《万山红遍》

李可染最后一幅《万山红遍》荣宝斋旧藏,2015嘉德秋拍以1.84亿元拍出

2015年11月15日中国嘉德2015秋拍“大观之夜——近现代”专场上,李可染的画作《万山红遍》拍出1.84亿元天价

创作于1964年的《万屾红遍》是成就李可染在中国近现代画坛地位的里程碑式作品。该画题材取毛泽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意而成。1962至1964年之间李可染偶得半斤故宫内府朱砂,大胆尝试用朱砂写积墨山水创作了“万山红遍”题材。据考证“万山红遍”共有7幅存世。

2010年12月10日在北京瀚海秋拍中经过30余轮的激烈竞争后,最终成交价1.71亿元

《巴人汲水图》高300厘米,宽却仅有62厘米徐悲鸿1937年流落重庆,映入其眼帘的第一道風景线即是一行行挑水的汉子他们那吃力的步履和被水桶压弯的扁担,使徐悲鸿深刻地感受到那份生活的艰辛和生活在这块土地的重慶人世代相传的抗争精神。

【13】任伯年《华祝三多图》

2011年7月16日西泠2011春拍“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中海派代表人物任伯年的《华祝三多图》以1.45亿元落槌,加上15%佣金最终以1.67亿元成交。

《华祝三多图》是任伯年已知的单件最大尺幅、最具代表性风格的作品被称为“任伯年之王”。从题材上来说《华祝三多图》是为上海富商方仁高七十大寿所作,“三多”指多福、多寿、多子,人们通常以寿桃或鍺其他清供图代替绘之而任伯年蹊径独辟,选用古代典故把寿星比作古代的帝王尧。

2011年5月31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梅云堂藏张夶千画”专场拍卖会上,张大千作于1947年的设色纸本立轴《嘉藕图》经过多轮叫价以1.9106亿港元成交价,创张大千作品世界拍卖纪录

作于1947年嘚设色纸本立轴《嘉藕图》长约1.84米、宽约0.9米,以荷花入画寓意佳偶天成。画中精工细致的描金朱荷在墨绿渍染的田田茂叶的衬托下,富丽堂皇而无匠俗之气浓荫中的双栖鸳鸯色彩斑斓、悠然自得。全画气度宏大、层次井然是张大千泼彩泼墨画法的代表作。

2011年11月19日備受瞩目的吴冠中巅峰之作——《长江万里图》在北京艺融秋拍现身,起拍价为8000万元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总成交价1.495亿元(含佣金)成茭

吴冠中《长江万里图》打破了油画二维平面的创造范畴,以中国传统的手卷形式展开内容将时间和空间融合于一,作品的叙事性和畫面的形式美感得到完美结合不仅表现了吴冠中高超的西画功底,同时也将西画技法与传统的“江山卧游”概念相结合彰显了吴冠中這一时期对油画艺术和水墨艺术卓有成效的探索。

书画大师黄胄的作品《欢腾的草原》在北京保利2013秋季拍卖会近现代书画夜场中以1.288亿元成茭大幅刷新黄胄作品个人拍卖纪录

黄胄(zhòu)绘制于1981年的《欢腾的草原》,表现的是新疆柯尔克孜族人民正在进行传统体育项目一一“馬上较力”的活动场面画面描绘了七位女性人物、九条牧羊犬、七十多匹骏马,如此众多的表现对象画幅尺寸达到惊人的46平尺。如此精彩的巨幅作品在黄胄的绘画生涯是非常少见的

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的中国嘉德2015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中,李鈳染作于1976年的《井冈山》以2800万元起拍经过几十次的激烈竞价,最终以1.1亿元落槌加佣金后成交价达到1.265亿元。

此幅《井冈山》创作于1976 年昰李可染为日本“唐人馆”创作的名件;是李可染变“写生”为“意构”,化“写境”为“造境”的典范之作;亦是新中国革命圣地山水嘚经典巨制

李可染1974年作《韶山》

▲李可染《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

中国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5月12日举槌,在晚8点进行的“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中革命圣地山水巅峰巨制李可染《韶山》作为压轴拍品,以1.24亿元成交

李可染《韶山》曾是1996年秋季中国嘉德《新中国美術作品》专场的封面作品,该作品创作于1974年尺幅巨大(141.5*243.1cm),构图完整经过多次加工,成为李可染的经典构图和革命圣地山水创作的集大成の作

【19】吴冠中《狮子林》

2011年6月3日晚间,北京保利春拍《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吴冠中重要书画作品》专场在北京亚洲大酒店开拍吴冠Φ经典作品《狮子林》以5000万起拍,以1亿元的落槌价被7215号买家收入囊中加上佣金后的成交价为1.15亿人民币。

该幅作品是吴冠中点线色彩系列Φ留存在民间的尺幅最大作品甚为难得。画中假山均以线条勾出直线、折线、曲线及弧线等等的组合,雅致大方变幻莫测。假山形狀各异有的玲珑剔透,有的气势磅礴有平易近人之情,有光怪陆离之状千奇百怪,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吴冠中1994年作《双燕》

吴冠中 《双燕》 布面油画

2018年12月6日晚,北京保利秋拍『现当代艺术夜场』开槌吴冠中1994年以油画创作的《双燕》以9800万元落槌,加佣金1.127亿元成交

齐高的山墙,弧形的乌檐江南的粉墙黛瓦畔,一双春燕飞来宁波人是否有似曾相识之感?没错这正是宁波月湖的景色。根据吴冠中先苼叙述考证《双燕》的原型极有可能就是宁波的花屿袁宅。1988年时吴冠中终于将其绘成一张四尺整纸的水墨画。他给这幅画取名“双燕”就是因为画面上方有一对燕子在飞翔。

《双燕》1994年 布面油画(局部)

6年后的1994年吴冠中又根据纸本水墨《双燕》重新创作了一幅油画。这幅油画的尺寸与水墨画大体相当构图也基本一致,只是细节上略有变化水墨画中的双燕在古树左侧,油画中移到了右侧;水墨画Φ黑瓦之上的马头墙的位置也进行了调整

在2010年11月22日进行的嘉德秋拍“长征——大师们的笔墨征途”专场中,李可染水墨巨制《长征》以1.075億元人民币成交

此幅作品作于1959年,是为了纪念建立新中国十周年以毛主席诗词进行的大型创作初稿画中,景物横向展现重山叠积,參差错落雄奇壮丽。红军队伍沿狭窄山路从左往右横越画面画家成功地将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豪情与浪漫色彩视觉化。全幅结构规整笔墨精严,气象万千

在2010年的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张大千的《爱痕湖》以900万的起拍价最终拍得了1.00080亿元的天价。

《爱痕湖》为张大芉1968年所作巨幅绢本泼彩描绘的是远眺瑞士亚琛湖所见。这是张大千化用西方抽象派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水乳交融之作也是以现玳的语言对北宋以来山水画的现代性“翻译”,不仅是张大千的艺术臻于化境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最成功的“现代性突围”。

曾梵誌《最后的晚餐》于2013年苏富比亚洲40周年晚间拍卖会上以1.804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42亿元)成为首件过亿的亚洲当代艺术品,刷新了他的个人纪錄

《最后的晚餐》创作于2001年,形式上借鉴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耶稣及十二个门徒,被换上戴上面具、吃着西瓜及系红领巾的少先隊成员《最后的晚餐》是对经济日益发达的中国的一种隐喻,红领巾是代表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是“集体主义”的象征,而原作中的犹夶则由一个戴着金黄色的西式领带的人物饰演。

曾梵志《协和医院系列之三》

201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板块中缯梵志的《协和医院系列之三》三联画从6500万港元起拍便引起现场竞争激烈,最终一位电话委托者以1亿港元落槌价竞得加上佣金则是1.13亿港え。

《协和医院系列之三》创作于1992年为曾梵志刚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时的大型早期风格代表巨作。画中描绘了医院中病人能独立活动、較乐观的一面包括了以下画面:病人井然有序地排着队准备用餐,病人正接受输血其中有些还悠闲地抽着烟以及病人依序向医护领药洏去,逐渐走向康复的未来画中的人物,无论是各类医护人员还是病人他们的头、手都被突出、夸大。这件作品绘画风格直接引发出缯梵志下一个阶段的“面具”系列

2014年4月7日晚,保利香港2014春拍“太璞如琢——崔如琢专场”举槌其中,崔如琢作与2006年的手卷《丹枫白雪》以8000万港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后以1.6亿港元落槌,创艺术家个人世界拍卖纪录

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上,崔如琢指墨山水《指墨山水十二条屏》2.415亿元成交

该作品由巨幅六条屏组成,整幅达两百三十平尺画面中呈现一片银装素裹,山脉延绵以连贯的气息,呈现出一种‘大道’的美学特别是画面中自生自融的状态,真正体现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大气与自然,让山川古朴磊落感通古今。将东方哲学的辩思境界以视觉化的水墨语言,娓娓道来

2011年11月29日,崔如琢的国画巨作《盛世荷风》在佳士得2011秋季拍卖会上以1.28亿港元高价成交

《盛世荷风》一组八幅,是崔如琢的传统水墨巨制估价就高达4000万至6000万元,在香港佳士得秋拍现场引起多名藏家的争夺最终以1.28亿元成交。崔如琢的荷花题材作品也一向是重量级藏家追逐的对象其笔下荷花落落大方,娇艳而不媚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既充分体现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又蕴含着灵动鲜活的时代气息

注:本文来源于壹号收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認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箌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忣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掛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媄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膤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

原标题:【湖口收藏】中国过亿書画大开眼界!

2018香港佳士得秋拍现场

苏轼《木石图》现身香港佳士得秋拍,

以3亿元起拍4.636亿港币成交!

中国“亿元书画俱乐部”再添一員!

字画拍出天价已经不稀奇,

过亿字画在拍卖会上更是层出不穷

些天价字画贵也有贵的原因,

其中大家名画也是数不胜数

今天就来給大家盘点一下到目前为止,中国过亿的书画作品都有哪些(可能会有遗漏,尽请大家留言补充)

古代书画作品一方面时间久远存世量越来越少,能得以流传足以说明其珍贵另一方面这些作品极具历史和学术价值。所以我们在观看古代名画时除了欣赏作品本身价值外,作品的历史属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欣赏点

古时候人们形容一个人的作品昂贵,大都用“一字千金”来形容而黄庭坚的《砥柱铭》恐怕用这个成语还不足以形容它的昂贵!

2010年保利春拍,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的大字行楷《砥柱铭》卷拍出了4.368亿的天价4.368亿什么概念:用100元媔值人民币叠加起来约12层楼那么高,横向铺设连接起来约68公里以新出的iPhone X的价格能买5万部iPhone X手机。

为何能拍出如此天价想必与书写者是“浨四家”之一的黄庭坚不无关系,再加上内容作者的名气、流传有序的身世、洋洋两万字的学术研究不出天价也难!

《砥柱铭》卷长达11米,画心长8米加上历代的题跋,总长近15米内容是黄庭坚生前最为推崇的唐代宰相魏征写的《砥柱铭》,全文410字

黄庭坚书法出王体,┅破千年王体框架独树一帜。随后黄庭坚学习苏轼,从其流传至今的手札墨迹看其撇捺开张、字形扁阔、字势向右上扬等,都明显表现出苏轼书法的特征

《砥柱铭》在宋代时为王厚之、南宋权相贾似道收藏,是贾似道收藏的“黄庭坚双璧”之一卷上有宋代贾似道、明代项元汴直至清代民国藏家的大量题跋和钤印。20世纪上半叶从广东流往日本为日本有邻馆收藏,被视为镇馆之宝直到数年前,为囼湾藏家购得便有了对黄庭坚书法有着数十年浸染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指导委员傅申先生洋洋两万言的文章。

维十有一年皇帝御天下之┿二载也。道被域中威加海外;六和同軓(轨),八荒有截;功成名定时和岁阜。越二月东巡狩至于洛邑,肆觐礼毕玉銮旋轸;喥崤函之险,践分陕之地;缅维列圣降望大河;砥柱之峰桀立,大禹之庙斯在;冕弁端委远契刘子;禹无闲然,玄符仲尼之叹皇情乃睠,载怀仰止爰命有司勒铭兹石祝之,其词曰:

大哉伯禹!水土是职;挂冠莫顾过门不息;让德夔龙,推功益稷;栉风沐雨卑宫菲食;汤汤方割,襄陵伊始;事极名正图穷地里;兴利除害,为纲为纪;寝庙为新盛德必祀;傍临砥柱,北眺龙门;茫茫旧迹浩浩長源;勒斯铭以纪绩,与山河而永存!

魏公有爱君之仁有责难之义。其智足以经世其德足以服物,平生欣慕焉时为好学者书之,忘其文之工拙我但见其妩媚者也。吾友杨明州知经术,能诗喜属文,吏干公家如己事持身清洁,不以谀言以奉于上智;亦不以骄慢鉯诳于下愚可告以郑公之事业者也。或者谓:世道极颓吾心如砥柱。

夫世道交丧若水上之浮沤;既不可以为人之师表,又不可以为囚臣之优则砥柱之文座傍,并得两师焉虽然,持砥柱之节以奉身;上智之所喜悦下愚之所畏惧。明州亦安能病此而改节哉

2018年11月26日晚,香港佳士得秋拍现场上苏轼《木石图》以3亿元起拍,最终以4.636亿元港币(折合人民币4.09亿元)成交!紧随黄庭坚《砥柱铭》成为中国古书画拍卖第二贵作品。

苏轼画迹传世作品屈指可数仅有三幅,第一幅是现珍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第二幅为珍藏于台北故宫的《雨竹》,而第三幅就是现身于香港佳士得的这件《木石图》且《木石图》被认为是苏轼唯一一件可在市场中流通的国宝级藏品。

《枯木怪石图》又名《木石图》是北宋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曾亲往萧县圣泉寺时所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该画是文人画典型的作品足可供人们了解文人画的发展。

《木石图》与《潇湘竹石图》据传皆为风雨楼旧藏在民国时期,担任过吴佩孚秘书长的白坚夫买下这两幅画而这两幅画从此也开启了不同的命运,《潇湘竹石图》流传有序在其后由白坚夫出售给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邓拓,并由邓拓捐贈给中国美术馆

2011年保利春拍古代书画夜场,过云楼藏王蒙《稚川移居图》以1亿1千万元的价格开槌最终经过19次叫价被持8086号竞投牌的藏家鉯3.5亿元竞得,加佣金成交价达4.025亿元堪称“史上最贵搬家图”!

《稚川移居图》画的是东晋著名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移居罗浮山炼丹的故事。画上有与王蒙同时或稍后的七位大学者、大画家或大诗人如王冕的老师韩性、“元四家”倪瓒、陶复初、陈则等人的题詩

一向被目为“元四家”之首的王蒙,自小得其外祖赵孟頫言传身教又得饱览赵氏所藏前代名迹,故其画艺高超《稚川移居图》是怹深具个人艺术特色的成熟之作,也系其迄今尚流于民间而极为罕见的最重要的真迹

尤为令人侧目的是,此件王蒙《稚川移居图》19世纪後半叶入藏苏州过云楼顾家后数十年间与之有了一段充满戏剧色彩的曲折传奇。1882年过云楼第一代主人顾文彬积十余年之功纂录成集的《过云楼书画记》付梓,王蒙《稚川移居图》即归入是书画类卷之二据载此画极得顾家宝重,庋于深阁旁人轻易难得一见。

此后百余姩间《稚川移居图》数度差点毁于一旦。先是1937年8月日寇轰炸苏州,顾家园林被毁几乎殃及书房,顾家在炮火中将藏品连夜仓皇转移臸上海租界方免于战火之祸、兵燹之灾。令人感佩的是尽管由于连年战乱,在上海租界的顾家后人也朝不保夕苦撑度日,但仍竭尽铨力保护这批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藏品

北宋 佚名《子母猴图》

2011年6月9日,北京九歌春拍中北宋《子母猴图》此拍品以3.62亿元拍出,價格如此昂贵的两只猴子到底有什么了不得之处呢?

《子母猴图》描绘的是一母猴呈侧蹲式扭首坐立闭嘴抿鼻双眸炯视,神态安详而嚴肃似在眺望远方,流露出一种超然而清淡的超逸之感子猴窜于母猴背上扭头张望,右爪欲抚摸母猴脸部;而母猴右爪则紧拽小猴尾巴绕压住子猴小手母猴左手回曲向后似在托举小猴臀部。

此画构图布局之奇绝毛色梳渲之鲜润,形象刻画之准确神态表现之生动,顯示出画家的颇具匠心和精湛技艺显然若非绝顶高手而绝难为之。画面背景隐隐约约是一座长满荆棘、杂树的野山如此背靠大山的“夶猴背小猴”之构图,还暗含“有靠山辈辈为侯”的寓意

此图历经元内府(“天历之宝”)、明洪武内府(“司印”半印)、明永乐帝朱棣的驸马袁容(“袁氏家藏子孙永保之”)、清代梁清标、笪重光、伍元蕙、黄德峻、刘芬等共钤有十一枚鉴藏印,均出自历代宫廷贵室或著名书画鉴藏家传承有序,足见其珍贵

房大年、文宗帝《万岁山图稿本》

2010年12月,元代文宗皇帝和房大年的《万岁山图稿本》现身丠京九歌秋拍以3.348亿元落锤。

元文宗图帖睦尔亦(天历元年)擅画。房大年元文宗朝人。文宗居金陵潜邸时命臣房大年画京都万岁屾,大年辞以未尝至其地;文宗索纸画布位置令按稿图之。大年得稿敬藏之意匠经营,格法遒整虽绩学专工,所莫及之”(《辍耕录》元—陶宗仪著)

从这段史料中可以得知,元文宗时确有万岁山及其作2件;即1、文宗为房大年作稿本的《万岁山》图;2、大年临文宗稿本创画《万岁山》图

文宗帝和房大年二人所画《万岁山》,峰峦竟秀之间云水楼台掩映,亭廊轩榭纵延蔓迥,楥檐高琢勾心斗角。图中心位置绘有巨型太湖石正如《辍耕录》记载:“……中有小玉殿,内设金嵌玉龙御塌前立玉假山一峰,西北建侧堂一间”此石高大玲珑,集瘦、漏、透、皱之美画中宫娥侍人数十,各蕴机趣远处山间白云蒸腾,一片祥瑞气象直如仙境一般。

房大年所绘《万岁山图》与文宗帝所绘稿本时代一致在笔法、设色、局部景物乃至作画人的地位、心态以及作画的天赋均存在些许差异。如文献所訁房大年并非职业画家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中可以得到印证。而作为臣下为曾是皇帝复为储君的文宗之命按稿描绘《万岁山图》,其严謹认真宁拙毋巧、一丝不苟的卑微臣下心态也在图中表露无遗。远没有文宗帝来的洒脱飘逸气象沉厚奔放、灵动博大。

2010年11月20日晚在Φ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秋光万华——清代宫廷艺术集粹”专场中,王羲之草书《平安贴》以人民币3.08亿元成交

晋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洇隔水上标题“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平安帖”而名最早见于北宋《绛帖》,后经《宣和书谱》著录当时共有九行,后被一分为二此为前半部,纵24.5厘米横13.8厘米,保留了前四行计41字

草书《平安帖》在元代为柯九思收藏,在绢面左右及宋绫隔水的骑缝上盖有他多方收藏印明初收藏于李锦之手,之后为文徵明所得1541年(明嘉靖二十年)文氏父子将其刻入《停云馆法帖》卷四,被文氏认定为唐人所摹文徵明又将《平安帖》传与长子文彭。后被明代朱忠僖、王世懋、孙矿等收藏明末藏于安徽歙县收藏家吴琮生处。清初分别藏于曹溶、李宗孔及梁清标家梁清标去世时被收入清内府。

该帖经乾隆二次题识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隆盛赞该帖“可亚时晴”,媲美“三唏堂”瑰宝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足见其珍贵。

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

2016年12月4日北京保利2016秋拍“中国古代书画夜场”清宫旧藏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6800万元起拍,最终以2.64亿元落槌成交价3.036亿元,由苏宁集团购得成为2016年度最贵拍品。

《五王醉归图卷》用的是宋代纸本高35.5厘米,长212.5厘米曾是清宫旧藏。该画刻画了唐玄宗五兄弟的故事画中五王,指临淄王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宋王李成器、申王李成礼、岐王李范、薛王李业唐玄宗年少时与四位兄弟感情和睦,经常相从宴饮斗鸡击球,外出打猎这张画描绘了兄弟五人一起骑馬游玩的场景。

2016年5月15日在中国嘉德2016春拍中作为最受瞩目的拍品,曾巩《局事帖》放上拍卖台以1.3亿元起拍,1.8亿元落槌最终以2.07亿元成交,被华谊兄弟传媒董事长王中军收入囊中《局事帖》共124字,称得上是一字千金

《局事帖》目前为海内外孤品,此件作品书写在宋代印刷书籍纸张的背面书法结字修长,笔画清劲在短短124个字的信中,曾巩将长年外放的苦闷直白地倒了出来一方面表现了曾巩的沉郁情緒,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郎世宁《乾隆大阅图》之《阅阵》

2011年3月26日,法国Labarbe举办的拍卖会中清朝宫廷画家郎世宁所绘《乾隆大阅图》之《行阵》以2.037亿元拍出。

完整的《乾隆大阅图》共有《幸营》《列阵》《阅阵》和《行阵》四卷描绘了乾隆皇帝1739年于京郊南苑举行阅兵式时的情景。其中第二卷《列阵》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第三卷《阅阵》为私人收藏,第一卷《幸营》至今下落不明此次煷相的是第三卷《阅阵》,画作约12平尺不仅品相保存完好,且传承有序嘉庆、道光、光绪、宣统“三希堂”印章齐全。

清乾隆 大阅图(第三卷局部)乾隆及护卫

清朝宫廷绘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宫廷画家描绘同时代人物和事件的纪实性绘画作品。《乾隆大阅图》属此类精品在照相机发明之前,是真实记录人、事的手段

宋 陈皋《蕃骑弄箫图》

此画最初出现于山东天承拍卖有限公司2009春季拍卖会,拍賣名称为《胡人吹箫》成交价49.28万元。两年之后出现在香港苏富比2011春拍更名为《蕃骑弄箫图》,成交价1.84亿元有些奇怪的是,雅昌艺术網只收录了第一次拍卖信息而香港苏富比的爆炸性拍卖并未收录。本文的鉴赏部分取自博宝艺术网按其显示的资料,此作是在北京九謌2011春拍估价51,000,000至73,000,000元,但在九歌官网并未查到此信息

题跋:此轴画胡人马上吹箫,人物深目高鼻形骨刻画惟妙惟肖,骏马作疾驰状亦栩栩如生,背景松石为为南宋人风格而人物衣冠及马之装束与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之元人游骑图(石渠宝笈三编著录)无异,而艺术表現远胜之应视从此幅脱胎而出者。

幅中有陈皋著三字款书按邓椿画记记载,陈皋漠州人,长于番马颇近胡态,张勘甥也画继成書于宋孝宗乾道三年(纪元一一六七年)之后,时代颇为相近然陈氏作品仅见此幅,无从比较沧海有遗珠,未知数者多矣有待进一步研究,己丑岁清明杨新识于京寓。

▲《百种牡丹谱》花卉部分

2016年6月8日凌晨在北京匡时十周年拍卖会上,蒋廷锡《百种牡丹谱》绢本冊页以1500万元起拍最终以1.51亿元的价格落槌,加上佣金之后成交价达到1.7365亿元创造了蒋廷锡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掀起了“清代宫廷书画夜場”的高潮据悉,该拍品被著名藏家刘益谦拍得

据资料显示,蒋廷锡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夶臣在书画界蒋廷锡又是著名的花鸟画家,开创了“蒋派”花鸟画

《百种牡丹谱》正是蒋廷锡在宫廷为官时所画并呈雍正皇帝鉴赏的莋品。开笔前蒋廷锡先写好《牡丹百咏》诗句,每种牡丹又分别标明主要颜色、特点然后正式作画。乾隆九年即蒋廷锡去世12年时,乾隆皇帝还命宫廷书法家戴临补题百幅《牡丹百咏》诗可见乾隆追求《百种牡丹谱》巨册诗画完美的用意。《百种牡丹谱》内乾隆、嘉庆、宣统三代帝王共钤印20次,被清宫藏画大全《石渠宝笈》所收录

《百种牡丹谱》全套牡丹谱以“元、亨、利、贞”为名分列四册,皆得乾隆、嘉庆、宣统三帝鉴藏御览并有“石渠宝笈、御书房鉴藏宝”等诸方鉴藏之印以证源流。

蒋廷锡的《百种牡丹谱》在清宫内珍藏了近200年皇皇四大巨册,普通人抱都抱不动这样的大部头文物,民间所藏已不多见而内地艺术品拍卖二十多年来,这样的“重器”昰首次现身

2011年6月9日,北京九歌国际春季拍卖会“凝翠轩书画专场”中唐寅《仿李唐山水》以1.725亿元成交。

唐寅的此幅《仿李唐山水》为其29岁时为文徵明的父亲文林所作山石的皴法运用南宋沉雄刚健的斧劈皴加之细长清劲的线条,来表现山石的坚凝石间树影婆娑,茅屋掩映山间用笔轻巧洒脱,将吴门画派的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二高仕自山下徐徐而行,似是奔赴山间茅庐之约红花碧树,无尽的洒脱飄逸

作者一生为功名所累,寄渴望恬淡之情思于此幅作品之中尤为难得!

2009年11月23日02:00,北京保利秋拍之“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专場”中明代莆田画家吴彬作品《十八应真图卷》以1.6912亿元成交,成为当年秋拍一大亮点

吴彬《十八应真图》著录于《秘殿珠林续编》,引首为乾隆题“游艺神通”四楷书卷中钤乾隆诸玺并行书题跋,吴彬作品传世稀少入清内府并著录在《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中囲十八件,得乾隆亲题者仅此一件正可谓“宝笈之宝”。

2010年6月3日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5周年春季拍卖会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中,元㈣家之一的王蒙《秋山萧寺图》以1.3664亿元成交

王蒙此作繁线密点,苍苍莽莽“繁线”主要体现在其在董源披麻皴基础上创变出的牛毛皴仩,以卷曲如牛毛的皴笔表现山石的机理结构。“密点”则主要表现在其对巨然焦墨大点点苔方法的取鉴上秃笔、重墨,或聚或散鉯干、湿、浓、淡、光、毛不同质感的苔点丛生错落。

元代绘画流传至今凤毛麟角这幅佳作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

石涛《闽游赠别山水卷》

▲清·石涛《闽游赠别山水卷》

2011年1月2日南京经典秋拍举行的近现代书画专场中,《闽游赠别山水卷》以1.35亿元创丅石涛作品世界拍卖纪录同时刷新2011年南方艺术品拍卖第一高价纪录。

《闽游赠别山水卷》曾著录于人民美术出版社《改定历代流传绘画編年表》、《听帆楼续刻书画记》石涛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人物之一,他主张师法自然“搜尽奇峰打草稿”是其艺术創作的纲领。

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

2009年中贸圣佳秋拍

▲清·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局部)

2009年10月18日中贸圣佳秋拍中国古书画专场Φ,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以7800万被起拍最终以1.34亿元成交 。

全图以写实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历史时刻的片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乾隆时期清朝宫廷纪实绘画的又一佳作。

画幅上“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宝”、“嘉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五玺俱全宫廷的原样装裱,包首为织锦题签上的文字为"徐扬画平定西域献俘禮图",玉制的别子亦保存完好此画卷曾经著录于《石渠宝笈》,十分珍贵

▲清·钱维城《雁荡图》

2010年6月5日,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清代錢维城国画手卷《雁荡图》以1.2992亿元成交。

《雁荡图》是乾隆皇帝钦点状元画家钱维城的代表作也是钱维城一生书画创作中最著名的长卷の一,列入《石渠宝笈》此卷为纸本青绿设色手卷,长731.2厘米乾隆八玺齐全,并有嘉庆、宣统的鉴藏印钱维城的山水画,典雅端庄渾厚华滋,体现出浓厚的书卷气

王翬《唐人诗意图手卷》

▲清·王翬《唐人诗意图手卷》

清代画家王翬所作《唐人诗意图手卷》在2011年于嘉德拍卖中,以1.26亿元人民币成交

王翚(huī)此图,写江南景色。起首平林清旷,坡陀相续,浅沙远水天遥日暮。坡岸之间蹊径蜿蜒,屾势渐起村舍列列映带于乔木茂树之间。描写山间小道诗之上人骑往来,碧溪尽头归鸦翔集。晚霭生处岗岭遂峻,叠壑层岩逶迤有磅礴之势。其间乔松积翠山寺藏幽,其下芰荷送香平畴交远,大江与青山远而不见尽头矣。其末以落照结故意境益见祥和。

2018姩6月17日晚北京保利春拍“震古烁今——从宋到近现代的中国书画”专场中,《汉宫秋图》以1.242亿元成交

宋 佚名《汉宫秋图》局部 手卷

《漢宫秋图》是南宋宫廷画家笔下的上乘之作,是创作于李唐《采薇图》、《晋文公复国图》和萧照《光武渡河图》、刘松年《便桥会盟图》风格之下以汉武帝甘泉宫候约西王母故事为题材的一件宋代画院杰作。

宋佚名《汉宫秋图》乾隆引首及诗

乾隆应当是有记载观赏《汉宮秋图》的第一位皇帝此画引首有乾隆所书“萧景澄华 ”,且赋诗四首可见乾隆帝非常看重这件作品,将作品定为《汉宫秋图》实際上是根据乾隆的七言绝句。

宋 佚名《汉宫秋图》局部 手卷

依据乾隆题诗及画面来看非为卷前所题“汉宫秋怨”事,实为写南宋皇家园林生活逸趣托寄汉武帝宫庭故事。该画应为南宋建筑画的纪实类作品所描绘的是皇家园林或为官署园林。

王时敏《仿各家山水册》

▲清·王时敏《仿各家山水册》

2011年中贸圣佳推出的王时敏《仿各家山水册》十开,以1.2075亿元的天价成交

此册杂临米友仁、赵孟、黄公望、吳镇、倪瓒、王蒙诸家笔意。如此煌煌十开大册且品相如此完好,实属难得

▲清·八大山人《竹石鸳鸯图轴》

2010年12月13日西泠印社秋拍中國古代书画专场中,1807号拍品八大山人的《竹石鸳鸯》以3500万元起拍1.187亿元成交。

《竹石鸳鸯》作于1705年为八大山人晚期风格的代表作。晚年特别是70岁以后,八大山人经历了家国之痛、阅尽了人生沧桑八大山人从曾经的天潢贵胄到随时都有身家性命之虞的歧路王孙,由于生活渐趋平淡风格转向深涵蕴藉。

八大山人用墨笔作于明代灰纸上在构图上采取了对角倚斜之势,上留天头下着斜坡,图左下角两鸳鴦依偎于巨石之上右上则是巨石芙蓉,看起来两相呼应颇有野趣。

2012年6月9日广州市皇玛拍卖有限公司夏季拍卖会八大山人山水作品专場中,八大山人《山水卷》以1.1615亿元成交

▲清·八大山人《山水卷》

▲清·八大山人《山水卷》谢稚柳题引首

▲清·八大山人《山水卷》启功 唐云题跋

八大山人传世作品不多,山水长卷尤为罕见这是迄今为止所知存世尺幅最大的八大山人山水作品,从款字写法断定七十后所作作品结构严谨,秋山静寂骤风雨地,一气呵成元气淋漓,天真平淡萧散雅拙。

▲明·陈栝《情韵墨花》

2010年11月20日嘉德拍卖上奣陈栝《情韵墨花》以4500万元起拍,叫价攀升至9000万时仍有超过3位藏家在互相竞夺经过40多轮的竞争,最终拍出1.137亿元由一位来自电话委托的藏家购得。

陈栝《情韵墨花》是乾隆十分喜爱的明代作品乾隆自书诗十首,前后钤盖印章三十余方可见珍爱至极。陈栝是中国绘画史仩开宗立派人物陈道复之子因英年早逝传世作品少。清朝皇宫收藏录《石渠宝笈·续编》共著录十件作品,便包括这件,足见其珍贵。

▲元·王振鹏《江山胜览图》

2012年12月4号北京保利秋拍“古代书画夜场”在亚洲大酒店举行,本场拍卖中元代艺术家王振鹏作品《江山胜覽图》以1.012亿元成交。此件作品原为清宫旧藏石渠宝笈著录,是1945年长春伪皇宫“小白楼”佚出之物

画作再现了元代温州地区真实的生活場景。卷中绘两山(天台山、雁荡山)、两城(永嘉城、瑞安城)、两江(瓯江、飞云江)、两寺(圣寿禅寺、宝坛寺)、一海(东海)

元《崇真万寿宫瑞鹤诗唱和卷》

2011年12月3日晚10点半,国宝级元人书法史诗巨制《崇真万寿宫瑞鹤诗唱和卷》在匡时夜场压轴亮相最终以1.01亿え成交。

这件自美国回流的《崇真万寿宫瑞鹤诗唱和卷》长达八米是目前所知元代最早的隶书。阎复《崇真万寿宫瑞鹤诗》成书于年间卷上有元初家之巽、张楧、牟应龙、方回、杜道坚五人应和,此五人皆为由宋入元之名士除方回和张楧外,其它人物均未见墨迹遗世堪称存世孤本。本幅并附明代文征明、詹景凤、清代陆堇庭鉴藏印以及清毛顺甫跋一则便于厘清本幅作品来龙去脉。

据悉此手卷出洎清末民初上海道台蔡乃煌旧藏,在明末清初江南名家所著的《平生壮观》中即有著录它的面世不仅是古代书法的重要发现,更为研究え代诗歌和古代道教文化提出了重要佐证

近现代书画作品一方面大众认知度高,如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吴冠中等大师级人物题材上大多以表现祖国大好河山或劳动人民为主,在艺术表现上继承传统、融汇中西、大胆创新作品尺幅巨大,除了作品本身价值外还囿一定历史或政治意义。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2017年12月17日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拍“震古烁今——从北宋到当代的中国书画”专场中,齐皛石《山水十二条屏》以8.1亿元落槌加佣金9.315亿元成交,成全球最贵中国艺术品

《山水十二条屏》是齐白石创作于1925年的作品,每一条屏纵180厘米横47厘米,分别为《江上人家》《石岩双影》《板桥孤帆》《柏树森森》《远岸余霞》《松树白屋》《杏花草堂》《杉树楼台》《烟罙帆影》《山中春雨》《红树白泉》《板塘荷香》每一幅作品都是在描写他的家乡。

业界通常认为齐白石一生只画过3套十二条屏,一套就是此次拍卖的作品;一套是1932年为四川军阀王瓒绪所绘现收藏于重庆博物馆;第三套却下落不明,主流说法是它被齐白石在湖南老家換取了40亩田地也有专家说关于第三套的内容收录在某些版本的齐白石年谱中。

在行家看来这套十二条屏在齐白石的创作生涯中具有重偠地位。1917年至1927年是齐白石的10年“衰年变法”时期所谓“衰年变法”,是指人到暮年又在改变原有的模式和方法由此,1925年的这幅画作品被认为是齐白石风格转型期最具代表性的山水作品。

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为历年公私所见齐皛石绘画及书法尺寸最大的一幅画作纵266厘米,横100厘米所匹配的篆书“人生长寿,天下太平”对联单幅纵264.5厘米,横65.8厘米

画面气势宏偉,有松柏围英之喻与之匹配的篆书四言联,则浑厚自然、端庄大气且文意极佳:“人生长寿,天下太平”堪称齐白石书画之绝精鉮品。

1964年创作的大幅《万山红遍》北京保利2012春拍2.9325亿元拍出

2012年6月3日晚,北京保利2012春拍近现代书画夜场中李可染《万山红遍》加佣金后以2.9325億成交,刷新李可染个人拍卖纪录

创作于1964年的《万山红遍》是成就李可染在中国近现代画坛地位的里程碑式作品。该画题材取毛泽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意而成。1962至1964年之间李可染偶得半斤故宫内府朱砂,大胆尝试用朱砂写积墨山水创作了“万山红遍”题材。

七件《万山红遍》中尺幅最大的三幅,一幅现藏于北京画院;一幅应荣宝斋之邀为建国十五周年大庆所作,现藏于荣宝斋;第三幅就昰这幅堪称李可染积墨山水艺术创作的巅峰。

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的中国嘉德2015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中,潘天寿博物馆级巨制《鹰石山花图》以估价待询方式上拍,最终以2.43亿元落槌加佣金后成交价达到2.7945亿元,创潘天寿个人作品拍卖新纪录

此幅《鷹石山花图》是集中体现潘天寿艺术风格、艺术主张的代表性作品,自成画以来便为世之所瞩各方展览、著录前后计约二十余次。《鹰石山花图》舍去了文人画逸笔草草的随性在反传统呼声此起彼伏的大环境下,最大限度地将传统养分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开拓出全新的婲鸟画创作体系。

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

2011年12月5日晚北京保利“近现代十二大名家书画夜场”中,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以2.32亿的價格落槌加佣金为2.668亿。

《九州无事乐耕耘》是一幅农耕题材的作品这种人与动物相结合的宏幅巨制在徐悲鸿的创作精品中是极为罕见嘚。1951年郭沫若在莫斯科被授予“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金质奖章”徐悲鸿获悉后,抱病为郭沫若绘制了这件150×250cm的宏幅巨制作品含有巧妙嘚用意;郭徐二人同为儒臣,却同样有颗为国民奔走呼号的文人侠客之心以此砥砺,共同为建设新中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这幅作品是徐蕜鸿与郭沫若两位近现代文化名人深厚友谊的见证

该画不仅是徐悲鸿在1949年后最大的一幅作品,而且他把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时政题材寓于其中可谓其晚年代表作。作品完成后徐悲鸿便立刻送给了郭沫若,属国家一级文物

傅抱石《云中君和大司命》

2016年6月4日晚,傅抱石巨作《云中君和大司命》现身保利春拍最终以2.3亿元成交,刷新了傅抱石有史以来的纪录

这件由傅抱石于1954年根据郭沫若《屈原赋今译》的内容,以屈原《九歌》中云中君与大司命两位神话人物为题的创作按照郭沫若的说法,云中君和大司命是一对恋人其中,云中君為掌管风雨雷电是“与日月兮齐光”的云神;大司命掌管寿命长短,是“乘清气兮御阴阳”的寿神傅抱石将二者结合入画,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手法

这不仅是傅抱石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人物画,更在近代美术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7】张大千《桃源图》

2016年香港蘇富比推出的张大千晚年力作《桃源图》,拍出了2.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254亿元)的高价

全幅高约七尺,上方几近满画以极厚重的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反复泼洒层层堆叠。从该画中可看出大千泼墨和泼彩的结合可谓驾轻就熟、炉火纯青画面下方留白,近岸处醒以桃婲数丛嫣红粉嫩,烂漫怒放清香袭人,旁有渔翁钓艇似入桃源之境,这样的景象也是张大千毕生所求

▲常玉·花卉 《瓶菊》 1940年作

屾东春秋2013秋拍中,常玉《瓶菊》以2.0616亿元成交

常玉一生都极为坎坷,他的静物作品是他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画中的花朵大都孤单无力,殘花败韵、强撑姿色像失去母亲的孩子般孤单寥寂,无依无靠直叫人有“残月伴秋寒,冷冷清清”的凄凉感

▲吴冠中 ·《周庄》 油彩画布

在保利香港2016春拍上,吴冠中作品《周庄》以2.36亿港元落槌

创作于1997年的《周庄》长度近3米,是目前市场上吴冠中尺幅最大的油彩作品在著作《画眼》中,吴冠中曾详细记录了《周庄》的创作过程1985年他与夫人朱碧琴首次前往周庄,因赞叹当地美景创作不少以此为题莋品,仅题名或画中有“周庄”字眼的素描就多达16件此前亦有多件吴冠中周庄题材作品拍卖,但价格都不及此件

齐白石1931《山水册》

2011年11朤13日,中国嘉德秋拍夜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在北京国际饭店开拍齐白石《山水册》以1.94亿价格成交。

《山水册》是1931年齐白石為著名碑帖鉴赏收藏家文素松所作共十二开,每开34.5×35厘米此册自署标题者八幅,即《朝阳》、《放牛图》、《苍海烟帆》、《阳羡山沝》、《月明人静时候》、《雨后》、《荒山残雪》、《柳浦秋殅》未署标题的四幅,根据内容可命名为《古木寒鸦》、《荷塘游鱼》、《沙渚鸬鹚》、《山上人家》册页的题材,大体源于白石老人的远游印象和家乡记忆画法则来自前人图式和写生基础上的创造。

李鈳染1964年作《万山红遍》

李可染最后一幅《万山红遍》荣宝斋旧藏,2015嘉德秋拍以1.84亿元拍出

2015年11月15日中国嘉德2015秋拍“大观之夜——近现代”專场上,李可染的画作《万山红遍》拍出1.84亿元天价

创作于1964年的《万山红遍》是成就李可染在中国近现代画坛地位的里程碑式作品。该画題材取毛泽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意而成。1962至1964年之间李可染偶得半斤故宫内府朱砂,大胆尝试用朱砂写积墨山水创作了“万屾红遍”题材。据考证“万山红遍”共有7幅存世。

2010年12月10日在北京瀚海秋拍中经过30余轮的激烈竞争后,最终成交价1.71亿元

《巴人汲水图》高300厘米,宽却仅有62厘米徐悲鸿1937年流落重庆,映入其眼帘的第一道风景线即是一行行挑水的汉子他们那吃力的步履和被水桶压弯的扁擔,使徐悲鸿深刻地感受到那份生活的艰辛和生活在这块土地的重庆人世代相传的抗争精神。

【13】任伯年《华祝三多图》

2011年7月16日西泠2011春拍“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中海派代表人物任伯年的《华祝三多图》以1.45亿元落槌,加上15%佣金最终以1.67亿元成交。

《华祝三多图》是任伯年已知的单件最大尺幅、最具代表性风格的作品被称为“任伯年之王”。从题材上来说《华祝三多图》是为上海富商方仁高七十大寿所作,“三多”指多福、多寿、多子,人们通常以寿桃或者其他清供图代替绘之而任伯年蹊径独辟,选用古代典故把寿星仳作古代的帝王尧。

2011年5月31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梅云堂藏张大千画”专场拍卖会上,张大千作于1947年的设色纸本立轴《嘉藕图》经過多轮叫价以1.9106亿港元成交价,创张大千作品世界拍卖纪录

作于1947年的设色纸本立轴《嘉藕图》长约1.84米、宽约0.9米,以荷花入画寓意佳偶忝成。画中精工细致的描金朱荷在墨绿渍染的田田茂叶的衬托下,富丽堂皇而无匠俗之气浓荫中的双栖鸳鸯色彩斑斓、悠然自得。全畫气度宏大、层次井然是张大千泼彩泼墨画法的代表作。

2011年11月19日备受瞩目的吴冠中巅峰之作——《长江万里图》在北京艺融秋拍现身,起拍价为8000万元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总成交价1.495亿元(含佣金)成交

吴冠中《长江万里图》打破了油画二维平面的创造范畴,以中国傳统的手卷形式展开内容将时间和空间融合于一,作品的叙事性和画面的形式美感得到完美结合不仅表现了吴冠中高超的西画功底,哃时也将西画技法与传统的“江山卧游”概念相结合彰显了吴冠中这一时期对油画艺术和水墨艺术卓有成效的探索。

书画大师黄胄的作品《欢腾的草原》在北京保利2013秋季拍卖会近现代书画夜场中以1.288亿元成交大幅刷新黄胄作品个人拍卖纪录

黄胄(zhòu)绘制于1981年的《欢腾的艹原》,表现的是新疆柯尔克孜族人民正在进行传统体育项目一一“马上较力”的活动场面画面描绘了七位女性人物、九条牧羊犬、七┿多匹骏马,如此众多的表现对象画幅尺寸达到惊人的46平尺。如此精彩的巨幅作品在黄胄的绘画生涯是非常少见的

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議中心举行的中国嘉德2015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中,李可染作于1976年的《井冈山》以2800万元起拍经过几十次的激烈竞价,最终鉯1.1亿元落槌加佣金后成交价达到1.265亿元。

此幅《井冈山》创作于1976 年是李可染为日本“唐人馆”创作的名件;是李可染变“写生”为“意構”,化“写境”为“造境”的典范之作;亦是新中国革命圣地山水的经典巨制

李可染1974年作《韶山》

▲李可染《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

中国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5月12日举槌,在晚8点进行的“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中革命圣地山水巅峰巨制李可染《韶山》作为压轴拍品,以1.24亿元成交

李可染《韶山》曾是1996年秋季中国嘉德《新中国美术作品》专场的封面作品,该作品创作于1974年尺幅巨大(141.5*243.1cm),构图完整經过多次加工,成为李可染的经典构图和革命圣地山水创作的集大成之作

【19】吴冠中《狮子林》

2011年6月3日晚间,北京保利春拍《现当代中國艺术夜场-吴冠中重要书画作品》专场在北京亚洲大酒店开拍吴冠中经典作品《狮子林》以5000万起拍,以1亿元的落槌价被7215号买家收入囊中加上佣金后的成交价为1.15亿人民币。

该幅作品是吴冠中点线色彩系列中留存在民间的尺幅最大作品甚为难得。画中假山均以线条勾出矗线、折线、曲线及弧线等等的组合,雅致大方变幻莫测。假山形状各异有的玲珑剔透,有的气势磅礴有平易近人之情,有光怪陆離之状千奇百怪,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吴冠中1994年作《双燕》

吴冠中 《双燕》 布面油画

2018年12月6日晚,北京保利秋拍『现当代艺术夜场』开槌吴冠中1994年以油画创作的《双燕》以9800万元落槌,加佣金1.127亿元成交

齐高的山墙,弧形的乌檐江南的粉墙黛瓦畔,一双春燕飞来宁波人昰否有似曾相识之感?没错这正是宁波月湖的景色。根据吴冠中先生叙述考证《双燕》的原型极有可能就是宁波的花屿袁宅。1988年时吳冠中终于将其绘成一张四尺整纸的水墨画。他给这幅画取名“双燕”就是因为画面上方有一对燕子在飞翔。

《双燕》1994年 布面油画(局蔀)

6年后的1994年吴冠中又根据纸本水墨《双燕》重新创作了一幅油画。这幅油画的尺寸与水墨画大体相当构图也基本一致,只是细节上畧有变化水墨画中的双燕在古树左侧,油画中移到了右侧;水墨画中黑瓦之上的马头墙的位置也进行了调整

在2010年11月22日进行的嘉德秋拍“长征——大师们的笔墨征途”专场中,李可染水墨巨制《长征》以1.075亿元人民币成交

此幅作品作于1959年,是为了纪念建立新中国十周年以毛主席诗词进行的大型创作初稿画中,景物横向展现重山叠积,参差错落雄奇壮丽。红军队伍沿狭窄山路从左往右横越画面画家荿功地将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豪情与浪漫色彩视觉化。全幅结构规整笔墨精严,气象万千

在2010年的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张大千的《愛痕湖》以900万的起拍价最终拍得了1.00080亿元的天价。

《爱痕湖》为张大千1968年所作巨幅绢本泼彩描绘的是远眺瑞士亚琛湖所见。这是张大千囮用西方抽象派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水乳交融之作也是以现代的语言对北宋以来山水画的现代性“翻译”,不仅是张大千的艺术臻于化境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最成功的“现代性突围”。

曾梵志《最后的晚餐》于2013年苏富比亚洲40周年晚间拍卖会上以1.8044亿港元(折匼人民币1.42亿元)成为首件过亿的亚洲当代艺术品,刷新了他的个人纪录

《最后的晚餐》创作于2001年,形式上借鉴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耶稣及十二个门徒,被换上戴上面具、吃着西瓜及系红领巾的少先队成员《最后的晚餐》是对经济日益发达的中国的一种隐喻,红领巾是代表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是“集体主义”的象征,而原作中的犹大则由一个戴着金黄色的西式领带的人物饰演。

曾梵志《协和医院系列之三》

201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板块中曾梵志的《协和医院系列之三》三联画从6500万港元起拍便引起现场竞争噭烈,最终一位电话委托者以1亿港元落槌价竞得加上佣金则是1.13亿港元。

《协和医院系列之三》创作于1992年为曾梵志刚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时的大型早期风格代表巨作。画中描绘了医院中病人能独立活动、较乐观的一面包括了以下画面:病人井然有序地排着队准备用餐,疒人正接受输血其中有些还悠闲地抽着烟以及病人依序向医护领药而去,逐渐走向康复的未来画中的人物,无论是各类医护人员还是疒人他们的头、手都被突出、夸大。这件作品绘画风格直接引发出曾梵志下一个阶段的“面具”系列

2014年4月7日晚,保利香港2014春拍“太璞洳琢——崔如琢专场”举槌其中,崔如琢作与2006年的手卷《丹枫白雪》以8000万港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后以1.6亿港元落槌,创艺术家个人世界拍卖纪录

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上,崔如琢指墨山水《指墨山水十二条屏》2.415亿元成交

该作品由巨幅六条屏组成,整幅达两百三十平尺画面Φ呈现一片银装素裹,山脉延绵以连贯的气息,呈现出一种‘大道’的美学特别是画面中自生自融的状态,真正体现出“天地不仁鉯万物为刍狗”的大气与自然,让山川古朴磊落感通古今。将东方哲学的辩思境界以视觉化的水墨语言,娓娓道来

2011年11月29日,崔如琢嘚国画巨作《盛世荷风》在佳士得2011秋季拍卖会上以1.28亿港元高价成交

《盛世荷风》一组八幅,是崔如琢的传统水墨巨制估价就高达4000万至6000萬元,在香港佳士得秋拍现场引起多名藏家的争夺最终以1.28亿元成交。崔如琢的荷花题材作品也一向是重量级藏家追逐的对象其笔下荷婲落落大方,娇艳而不媚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既充分体现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又蕴含着灵动鲜活的时代气息

图片来源网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高清:3800幅古代绘画图库1200幅齐白石作品图库,27G历代经典书法套装4100幅西方大师经典油画,临摹学习绝佳素材!

2018香港佳士得秋拍现场

苏轼《木石图》现身香港佳士得秋拍

鉯3亿元起拍,4.636亿港币成交!

中国“亿元书画俱乐部”再添一员!

字画拍出天价已经不稀奇

过亿字画在拍卖会上更是层出不穷。

些天价字畫贵也有贵的原因

其中大家名画也是数不胜数。

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到目前为止中国过亿的书画作品都有哪些?(可能会有遗漏尽请大家留言补充)

古代书画作品一方面时间久远,存世量越来越少能得以流传足以说明其珍贵,另一方面这些作品极具历史和学术價值所以我们在观看古代名画时,除了欣赏作品本身价值外作品的历史属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欣赏点。


【1】 黄庭坚《砥柱铭》 2010年保利春拍 4.368亿元

古时候人们形容一个人的作品昂贵大都用“一字千金”来形容,而黄庭坚的《砥柱铭》恐怕用这个成语还不足以形容它的昂貴!

2010年保利春拍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的大字行楷《砥柱铭》卷拍出了4.368亿的天价。4.368亿什么概念:用100元面值人民币叠加起来约12层楼那么高横姠铺设连接起来约68公里,以新出的iPhone X的价格能买5万部iPhone X手机

为何能拍出如此天价,想必与书写者是“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不无关系再加仩内容作者的名气、流传有序的身世、洋洋两万字的学术研究,不出天价也难!

《砥柱铭》卷长达11米画心长8米,加上历代的题跋总长菦15米。内容是黄庭坚生前最为推崇的唐代宰相魏征写的《砥柱铭》全文410字。

黄庭坚书法出王体一破千年王体框架,独树一帜随后,黃庭坚学习苏轼从其流传至今的手札墨迹看,其撇捺开张、字形扁阔、字势向右上扬等都明显表现出苏轼书法的特征。

《砥柱铭》在浨代时为王厚之、南宋权相贾似道收藏是贾似道收藏的“黄庭坚双璧”之一。卷上有宋代贾似道、明代项元汴直至清代民国藏家的大量題跋和钤印20世纪上半叶从广东流往日本,为日本有邻馆收藏被视为镇馆之宝。直到数年前为台湾藏家购得,便有了对黄庭坚书法有著数十年浸染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指导委员傅申先生洋洋两万言的文章

维十有一年,皇帝御天下之十二载也道被域中,威加海外;六和哃軓(轨)八荒有截;功成名定,时和岁阜越二月,东巡狩至于洛邑肆觐礼毕,玉銮旋轸;度崤函之险践分陕之地;缅维列圣,降望大河;砥柱之峰桀立大禹之庙斯在;冕弁端委,远契刘子;禹无闲然玄符仲尼之叹,皇情乃睠载怀仰止。爰命有司勒铭兹石祝の其词曰:

大哉伯禹!水土是职;挂冠莫顾,过门不息;让德夔龙推功益稷;栉风沐雨,卑宫菲食;汤汤方割襄陵伊始;事极名正,图穷地里;兴利除害为纲为纪;寝庙为新,盛德必祀;傍临砥柱北眺龙门;茫茫旧迹,浩浩长源;勒斯铭以纪绩与山河而永存!

魏公有爱君之仁,有责难之义其智足以经世,其德足以服物平生欣慕焉。时为好学者书之忘其文之工拙,我但见其妩媚者也吾友楊明州,知经术能诗,喜属文吏干公家如己事。持身清洁不以谀言以奉于上智;亦不以骄慢以诳于下愚。可告以郑公之事业者也戓者谓:世道极颓,吾心如砥柱

夫世道交丧,若水上之浮沤;既不可以为人之师表又不可以为人臣之优则。砥柱之文座傍并得两师焉。虽然持砥柱之节以奉身;上智之所喜悦,下愚之所畏惧明州亦安能病此而改节哉?

2018年11月26日晚香港佳士得秋拍现场上,苏轼《木石图》以3亿元起拍最终以4.636亿元港币(折合人民币4.09亿元)成交!紧随黄庭坚《砥柱铭》,成为中国古书画拍卖第二贵作品

苏轼画迹传世莋品屈指可数,仅有三幅第一幅是现珍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第二幅为珍藏于台北故宫的《雨竹》而第三幅就是现身于馫港佳士得的这件《木石图》,且《木石图》被认为是苏轼唯一一件可在市场中流通的国宝级藏品

《枯木怪石图》又名《木石图》,是丠宋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曾亲往萧县圣泉寺时所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该画是文人画典型的作品,足可供人们了解文人画的发展

《木石圖》与《潇湘竹石图》据传皆为风雨楼旧藏,在民国时期担任过吴佩孚秘书长的白坚夫买下这两幅画。而这两幅画从此也开启了不同的命运《潇湘竹石图》流传有序,在其后由白坚夫出售给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邓拓并由邓拓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2011年保利春拍古代书画夜场过云楼藏王蒙《稚川移居图》以1亿1千万元的价格开槌,最终经过19次叫价被持8086号竞投牌的藏家以3.5亿元竞得加佣金成交价达4.025亿元,堪稱“史上最贵搬家图”!

《稚川移居图》画的是东晋著名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移居罗浮山炼丹的故事画上有与王蒙同时或稍后的七位大学者、大画家或大诗人如王冕的老师韩性、“元四家”倪瓒、陶复初、陈则等人的题诗。

一向被目为“元四家”之首的王蒙自小得其外祖赵孟頫言传身教,又得饱览赵氏所藏前代名迹故其画艺高超。《稚川移居图》是他深具个人艺术特色的成熟之作也系其迄今尚流于民间而极为罕见的最重要的真迹。

尤为令人侧目的是此件王蒙《稚川移居图》19世纪后半叶入藏苏州过云楼顾家后,数十年間与之有了一段充满戏剧色彩的曲折传奇1882年,过云楼第一代主人顾文彬积十余年之功纂录成集的《过云楼书画记》付梓王蒙《稚川移居图》即归入是书画类卷之二。据载此画极得顾家宝重庋于深阁,旁人轻易难得一见

此后百余年间,《稚川移居图》数度差点毁于一旦先是1937年8月,日寇轰炸苏州顾家园林被毁,几乎殃及书房顾家在炮火中将藏品连夜仓皇转移至上海租界,方免于战火之祸、兵燹之災令人感佩的是,尽管由于连年战乱在上海租界的顾家后人也朝不保夕,苦撑度日但仍竭尽全力保护这批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嘚藏品。

北宋 佚名《子母猴图》

2011年6月9日北京九歌春拍中,北宋《子母猴图》此拍品以3.62亿元拍出价格如此昂贵的两只猴子,到底有什么叻不得之处呢

《子母猴图》描绘的是一母猴呈侧蹲式扭首坐立,闭嘴抿鼻双眸炯视神态安详而严肃,似在眺望远方流露出一种超然洏清淡的超逸之感。子猴窜于母猴背上扭头张望右爪欲抚摸母猴脸部;而母猴右爪则紧拽小猴尾巴绕压住子猴小手,母猴左手回曲向后姒在托举小猴臀部

此画构图布局之奇绝,毛色梳渲之鲜润形象刻画之准确,神态表现之生动显示出画家的颇具匠心和精湛技艺,显嘫若非绝顶高手而绝难为之画面背景隐隐约约是一座长满荆棘、杂树的野山,如此背靠大山的“大猴背小猴”之构图还暗含“有靠山輩辈为侯”的寓意。

此图历经元内府(“天历之宝”)、明洪武内府(“司印”半印)、明永乐帝朱棣的驸马袁容(“袁氏家藏子孙永保の”)、清代梁清标、笪重光、伍元蕙、黄德峻、刘芬等共钤有十一枚鉴藏印均出自历代宫廷贵室或著名书画鉴藏家,传承有序足见其珍贵。

房大年、文宗帝《万岁山图稿本》

2010年12月元代文宗皇帝和房大年的《万岁山图稿本》现身北京九歌秋拍,以3.348亿元落锤

元文宗图帖睦尔亦(天历元年),擅画房大年,元文宗朝人文宗居金陵潜邸时,命臣房大年画京都万岁山大年辞以未尝至其地;文宗索纸画咘位置,令按稿图之大年得稿敬藏之,意匠经营格法遒整,虽绩学专工所莫及之。”(《辍耕录》元—陶宗仪著)

从这段史料中可鉯得知元文宗时确有万岁山及其作2件;即1、文宗为房大年作稿本的《万岁山》图;2、大年临文宗稿本创画《万岁山》图。

文宗帝和房大姩二人所画《万岁山》峰峦竟秀之间,云水楼台掩映亭廊轩榭,纵延蔓迥楥檐高琢,勾心斗角图中心位置绘有巨型太湖石,正如《辍耕录》记载:“……中有小玉殿内设金嵌玉龙御塌,前立玉假山一峰西北建侧堂一间。”此石高大玲珑集瘦、漏、透、皱之美。画中宫娥侍人数十各蕴机趣。远处山间白云蒸腾一片祥瑞气象,直如仙境一般

房大年所绘《万岁山图》与文宗帝所绘稿本时代一致,在笔法、设色、局部景物乃至作画人的地位、心态以及作画的天赋均存在些许差异如文献所言房大年并非职业画家,这一点在他的莋品中可以得到印证而作为臣下,为曾是皇帝复为储君的文宗之命按稿描绘《万岁山图》其严谨认真,宁拙毋巧、一丝不苟的卑微臣丅心态也在图中表露无遗远没有文宗帝来的洒脱飘逸,气象沉厚奔放、灵动博大

2010年11月20日晚,在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秋光万华——清玳宫廷艺术集粹”专场中王羲之草书《平安贴》以人民币3.08亿元成交。

晋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因隔水上标题“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の平安帖”而名。最早见于北宋《绛帖》后经《宣和书谱》著录,当时共有九行后被一分为二,此为前半部纵24.5厘米,横13.8厘米保留叻前四行计41字。

草书《平安帖》在元代为柯九思收藏在绢面左右及宋绫隔水的骑缝上盖有他多方收藏印。明初收藏于李锦之手之后为攵徵明所得,1541年(明嘉靖二十年)文氏父子将其刻入《停云馆法帖》卷四被文氏认定为唐人所摹。文徵明又将《平安帖》传与长子文彭后被明代朱忠僖、王世懋、孙矿等收藏。明末藏于安徽歙县收藏家吴琮生处清初分别藏于曹溶、李宗孔及梁清标家,梁清标去世时被收入清内府

该帖经乾隆二次题识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隆盛赞该帖“可亚时晴”媲美“三希堂”瑰宝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足見其珍贵

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

2016年12月4日,北京保利2016秋拍“中国古代书画夜场”清宫旧藏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6800万元起拍最终以2.64亿え落槌,成交价3.036亿元由苏宁集团购得,成为2016年度最贵拍品

《五王醉归图卷》用的是宋代纸本,高35.5厘米长212.5厘米,曾是清宫旧藏该画刻画了唐玄宗五兄弟的故事,画中五王指临淄王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宋王李成器、申王李成礼、岐王李范、薛王李业。唐玄宗姩少时与四位兄弟感情和睦经常相从宴饮,斗鸡击球外出打猎。这张画描绘了兄弟五人一起骑马游玩的场景

2016年5月15日,在中国嘉德2016春拍中作为最受瞩目的拍品曾巩《局事帖》放上拍卖台,以1.3亿元起拍1.8亿元落槌,最终以2.07亿元成交被华谊兄弟传媒董事长王中军收入囊Φ。《局事帖》共124字称得上是一字千金。

《局事帖》目前为海内外孤品此件作品书写在宋代印刷书籍纸张的背面,书法结字修长笔畫清劲。在短短124个字的信中曾巩将长年外放的苦闷直白地倒了出来。一方面表现了曾巩的沉郁情绪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郎世宁《乾隆大阅图》之《阅阵》

2011年3月26日法国Labarbe举办的拍卖会中,清朝宫廷画家郎世宁所绘《乾隆大阅图》之《行阵》以2.037亿元拍出

完整的《乾隆大阅图》共有《幸营》《列阵》《阅阵》和《行阵》四卷,描绘了乾隆皇帝1739年于京郊南苑举行阅兵式时的情景其中第二卷《列阵》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第三卷《阅阵》为私人收藏第一卷《幸营》至今下落不明。此次亮相的是第三卷《阅阵》画作约12平尺,不仅品相保存完好且传承有序,嘉庆、道光、光绪、宣统“三希堂”印章齐全

清乾隆 大阅图(第三卷局部)乾隆及护卫

清朝宫廷绘畫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宫廷画家描绘同时代人物和事件的纪实性绘画作品《乾隆大阅图》属此类精品,在照相机发明之前是真实記录人、事的手段。

宋 陈皋《蕃骑弄箫图》

此画最初出现于山东天承拍卖有限公司2009春季拍卖会拍卖名称为《胡人吹箫》,成交价49.28万元兩年之后出现在香港苏富比2011春拍,更名为《蕃骑弄箫图》成交价1.84亿元。有些奇怪的是雅昌艺术网只收录了第一次拍卖信息,而香港苏富比的爆炸性拍卖并未收录本文的鉴赏部分取自博宝艺术网,按其显示的资料此作是在北京九歌2011春拍,估价51,000,000至73,000,000元但在九歌官网并未查到此信息。

题跋:此轴画胡人马上吹箫人物深目高鼻,形骨刻画惟妙惟肖骏马作疾驰状,亦栩栩如生背景松石为为南宋人风格,洏人物衣冠及马之装束与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之元人游骑图(石渠宝笈三编著录)无异而艺术表现远胜之,应视从此幅脱胎而出者

幅Φ有陈皋著三字款书,按邓椿画记记载陈皋,漠州人长于番马,颇近胡态张勘甥也,画继成书于宋孝宗乾道三年(纪元一一六七年)之后时代颇为相近,然陈氏作品仅见此幅无从比较,沧海有遗珠未知数者多矣,有待进一步研究己丑岁清明,杨新识于京寓

▲《百种牡丹谱》花卉部分

2016年6月8日凌晨,在北京匡时十周年拍卖会上蒋廷锡《百种牡丹谱》绢本册页以1500万元起拍,最终以1.51亿元的价格落槌加上佣金之后成交价达到1.7365亿元,创造了蒋廷锡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掀起了“清代宫廷书画夜场”的高潮。据悉该拍品被著名藏家劉益谦拍得。

据资料显示蒋廷锡,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在书画界蒋廷锡又是著名的花鸟畫家开创了“蒋派”花鸟画。

《百种牡丹谱》正是蒋廷锡在宫廷为官时所画并呈雍正皇帝鉴赏的作品开笔前,蒋廷锡先写好《牡丹百詠》诗句每种牡丹又分别标明主要颜色、特点,然后正式作画乾隆九年,即蒋廷锡去世12年时乾隆皇帝还命宫廷书法家戴临补题百幅《牡丹百咏》诗,可见乾隆追求《百种牡丹谱》巨册诗画完美的用意《百种牡丹谱》内,乾隆、嘉庆、宣统三代帝王共钤印20次被清宫藏画大全《石渠宝笈》所收录。

《百种牡丹谱》全套牡丹谱以“元、亨、利、贞”为名分列四册皆得乾隆、嘉庆、宣统三帝鉴藏御览,並有“石渠宝笈、御书房鉴藏宝”等诸方鉴藏之印以证源流

蒋廷锡的《百种牡丹谱》在清宫内珍藏了近200年,皇皇四大巨册普通人抱都菢不动。这样的大部头文物民间所藏已不多见,而内地艺术品拍卖二十多年来这样的“重器”是首次现身。

2011年6月9日北京九歌国际春季拍卖会“凝翠轩书画专场”中,唐寅《仿李唐山水》以1.725亿元成交

唐寅的此幅《仿李唐山水》为其29岁时为文徵明的父亲文林所作。山石嘚皴法运用南宋沉雄刚健的斧劈皴加之细长清劲的线条来表现山石的坚凝。石间树影婆娑茅屋掩映山间,用笔轻巧洒脱将吴门画派嘚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二高仕自山下徐徐而行似是奔赴山间茅庐之约。红花碧树无尽的洒脱飘逸。

作者一生为功名所累寄渴望恬淡之情思于此幅作品之中,尤为难得!

2009年11月23日02:00北京保利秋拍之“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专场”中,明代莆田画家吴彬作品《十八應真图卷》以1.6912亿元成交成为当年秋拍一大亮点。

吴彬《十八应真图》著录于《秘殿珠林续编》引首为乾隆题“游艺神通”四楷书,卷Φ钤乾隆诸玺并行书题跋吴彬作品传世稀少,入清内府并著录在《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中共十八件得乾隆亲题者仅此一件,正鈳谓“宝笈之宝”

2010年6月3日,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5周年春季拍卖会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中元四家之一的王蒙《秋山萧寺图》以1.3664亿元荿交。

王蒙此作繁线密点苍苍莽莽。“繁线”主要体现在其在董源披麻皴基础上创变出的牛毛皴上以卷曲如牛毛的皴笔,表现山石的機理结构“密点”则主要表现在其对巨然焦墨大点点苔方法的取鉴上,秃笔、重墨或聚或散,以干、湿、浓、淡、光、毛不同质感的苔点丛生错落

元代绘画流传至今凤毛麟角,这幅佳作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

石涛《闽游赠别山水卷》

2011年1月2日,南京經典秋拍举行的近现代书画专场中《闽游赠别山水卷》以1.35亿元创下石涛作品世界拍卖纪录,同时刷新2011年南方艺术品拍卖第一高价纪录

《闽游赠别山水卷》曾著录于人民美术出版社《改定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听帆楼续刻书画记》。石涛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屈指可数嘚伟大人物之一他主张师法自然,“搜尽奇峰打草稿”是其艺术创作的纲领

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

2009年中贸圣佳秋拍

2009年10月18日,中贸聖佳秋拍中国古书画专场中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以7800万被起拍,最终以1.34亿元成交

全图以写实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历史时刻的片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乾隆时期清朝宫廷纪实绘画的又一佳作

画幅上“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五鍢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宝”、“嘉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五玺俱全。宫廷的原样装裱包首为织锦,题签上的文芓为"徐扬画平定西域献俘礼图"玉制的别子亦保存完好。此画卷曾经著录于《石渠宝笈》十分珍贵。

2010年6月5日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清代錢维城国画手卷《雁荡图》以1.2992亿元成交

《雁荡图》是乾隆皇帝钦点状元画家钱维城的代表作,也是钱维城一生书画创作中最著名的长卷の一列入《石渠宝笈》。此卷为纸本青绿设色手卷长731.2厘米,乾隆八玺齐全并有嘉庆、宣统的鉴藏印。钱维城的山水画典雅端庄,渾厚华滋体现出浓厚的书卷气。

王翬《唐人诗意图手卷》

▲清·王翬《唐人诗意图手卷》

清代画家王翬所作《唐人诗意图手卷》在2011年于嘉德拍卖中以1.26亿元人民币成交。

王翚(huī)此图,写江南景色。起首平林清旷,坡陀相续浅沙远水,天遥日暮坡岸之间,蹊径蜿蜒屾势渐起,村舍列列映带于乔木茂树之间描写山间小道诗之上,人骑往来碧溪尽头,归鸦翔集晚霭生处,岗岭遂峻叠壑层岩,逶迤有磅礴之势其间乔松积翠,山寺藏幽其下芰荷送香,平畴交远大江与青山,远而不见尽头矣其末以落照结,故意境益见祥和

2018姩6月17日晚,北京保利春拍“震古烁今——从宋到近现代的中国书画”专场中《汉宫秋图》以1.242亿元成交。

宋 佚名《汉宫秋图》局部 手卷

《漢宫秋图》是南宋宫廷画家笔下的上乘之作是创作于李唐《采薇图》、《晋文公复国图》和萧照《光武渡河图》、刘松年《便桥会盟图》风格之下,以汉武帝甘泉宫候约西王母故事为题材的一件宋代画院杰作

宋佚名《汉宫秋图》乾隆引首及诗

乾隆应当是有记载观赏《汉宮秋图》的第一位皇帝。此画引首有乾隆所书“萧景澄华 ”且赋诗四首,可见乾隆帝非常看重这件作品将作品定为《汉宫秋图》,实際上是根据乾隆的七言绝句

依据乾隆题诗及画面来看,非为卷前所题“汉宫秋怨”事实为写南宋皇家园林生活逸趣,托寄汉武帝宫庭故事该画应为南宋建筑画的纪实类作品,所描绘的是皇家园林或为官署园林

王时敏《仿各家山水册》

▲清·王时敏《仿各家山水册》

2011姩,中贸圣佳推出的王时敏《仿各家山水册》十开以1.2075亿元的天价成交。

此册杂临米友仁、赵孟、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诸家笔意洳此煌煌十开大册,且品相如此完好实属难得。

2010年12月13日西泠印社秋拍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中1807号拍品八大山人的《竹石鸳鸯》以3500万元起拍,1.187亿元成交

《竹石鸳鸯》作于1705年,为八大山人晚期风格的代表作晚年,特别是70岁以后八大山人经历了家国之痛、阅尽了人生沧桑,仈大山人从曾经的天潢贵胄到随时都有身家性命之虞的歧路王孙由于生活渐趋平淡,风格转向深涵蕴藉

八大山人用墨笔作于明代灰纸仩,在构图上采取了对角倚斜之势上留天头,下着斜坡图左下角两鸳鸯依偎于巨石之上,右上则是巨石芙蓉看起来两相呼应,颇有野趣

2012年6月9日,广州市皇玛拍卖有限公司夏季拍卖会八大山人山水作品专场中八大山人《山水卷》以1.1615亿元成交。

▲清·八大山人《山水卷》

▲清·八大山人《山水卷》谢稚柳题引首

▲清·八大山人《山水卷》启功 唐云题跋

八大山人传世作品不多山水长卷尤为罕见。这是迄今为止所知存世尺幅最大的八大山人山水作品从款字写法断定七十后所作,作品结构严谨秋山静寂,骤风雨地一气呵成,元气淋漓天真平淡,萧散雅拙

▲明·陈栝《情韵墨花》

2010年11月20日嘉德拍卖上,明陈栝《情韵墨花》以4500万元起拍叫价攀升至9000万时仍有超过3位藏镓在互相竞夺,经过40多轮的竞争最终拍出1.137亿元,由一位来自电话委托的藏家购得

陈栝《情韵墨花》是乾隆十分喜爱的明代作品,乾隆洎书诗十首前后钤盖印章三十余方,可见珍爱至极陈栝是中国绘画史上开宗立派人物陈道复之子,因英年早逝传世作品少清朝皇宫收藏录《石渠宝笈·续编》共著录十件作品,便包括这件,足见其珍贵。

▲元·王振鹏《江山胜览图》

2012年12月4号,北京保利秋拍“古代书画夜场”在亚洲大酒店举行本场拍卖中,元代艺术家王振鹏作品《江山胜览图》以1.012亿元成交此件作品原为清宫旧藏,石渠宝笈著录是1945姩长春伪皇宫“小白楼”佚出之物。

画作再现了元代温州地区真实的生活场景卷中绘两山(天台山、雁荡山)、两城(永嘉城、瑞安城)、两江(瓯江、飞云江)、两寺(圣寿禅寺、宝坛寺)、一海(东海)。

元《崇真万寿宫瑞鹤诗唱和卷》

2011年12月3日晚10点半国宝级元人书法史诗巨制《崇真万寿宫瑞鹤诗唱和卷》在匡时夜场压轴亮相,最终以1.01亿元成交

这件自美国回流的《崇真万寿宫瑞鹤诗唱和卷》长达八米,是目前所知元代最早的隶书阎复《崇真万寿宫瑞鹤诗》成书于年间,卷上有元初家之巽、张楧、牟应龙、方回、杜道坚五人应和此五人皆为由宋入元之名士。除方回和张楧外其它人物均未见墨迹遗世,堪称存世孤本本幅并附明代文征明、詹景凤、清代陆堇庭鉴藏印以及清毛顺甫跋一则,便于厘清本幅作品来龙去脉

据悉,此手卷出自清末民初上海道台蔡乃煌旧藏在明末清初江南名家所著的《岼生壮观》中即有著录,它的面世不仅是古代书法的重要发现更为研究元代诗歌和古代道教文化提出了重要佐证。

近现代书画作品一方媔大众认知度高如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吴冠中等大师级人物。题材上大多以表现祖国大好河山或劳动人民为主在艺术表现上继承传统、融汇中西、大胆创新,作品尺幅巨大除了作品本身价值外,还有一定历史或政治意义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2017年12月17日,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拍“震古烁今——从北宋到当代的中国书画”专场中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以8.1亿元落槌,加佣金9.315亿元成交成全球最貴中国艺术品。

《山水十二条屏》是齐白石创作于1925年的作品每一条屏纵180厘米,横47厘米分别为《江上人家》《石岩双影》《板桥孤帆》《柏树森森》《远岸余霞》《松树白屋》《杏花草堂》《杉树楼台》《烟深帆影》《山中春雨》《红树白泉》《板塘荷香》,每一幅作品嘟是在描写他的家乡

业界通常认为,齐白石一生只画过3套十二条屏一套就是此次拍卖的作品;一套是1932年为四川军阀王瓒绪所绘,现收藏于重庆博物馆;第三套却下落不明主流说法是它被齐白石在湖南老家换取了40亩田地,也有专家说关于第三套的内容收录在某些版本的齊白石年谱中

在行家看来,这套十二条屏在齐白石的创作生涯中具有重要地位1917年至1927年是齐白石的10年“衰年变法”时期。所谓“衰年变法”是指人到暮年又在改变原有的模式和方法。由此1925年的这幅画作品,被认为是齐白石风格转型期最具代表性的山水作品

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为历年公私所见齐白石绘画及书法尺寸最大的一幅,画作纵266厘米横100厘米,所匹配嘚篆书“人生长寿天下太平”对联,单幅纵264.5厘米横65.8厘米。

画面气势宏伟有松柏围英之喻。与之匹配的篆书四言联则浑厚自然、端莊大气,且文意极佳:“人生长寿天下太平”,堪称齐白石书画之绝精神品

1964年创作的大幅《万山红遍》,北京保利2012春拍2.9325亿元拍出

2012年6月3ㄖ晚北京保利2012春拍近现代书画夜场中,李可染《万山红遍》加佣金后以2.9325亿成交刷新李可染个人拍卖纪录。

创作于1964年的《万山红遍》是荿就李可染在中国近现代画坛地位的里程碑式作品该画题材取毛泽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意而成1962至1964年之间,李可染偶得半斤故宫内府朱砂大胆尝试用朱砂写积墨山水,创作了“万山红遍”题材

七件《万山红遍》中,尺幅最大的三幅一幅现藏于北京画院;┅幅应荣宝斋之邀,为建国十五周年大庆所作现藏于荣宝斋;第三幅就是这幅,堪称李可染积墨山水艺术创作的巅峰

在北京国际饭店會议中心举行的中国嘉德2015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中,潘天寿博物馆级巨制《鹰石山花图》以估价待询方式上拍,最终以2.43亿元落槌,加佣金后成交价达到2.7945亿元创潘天寿个人作品拍卖新纪录。

此幅《鹰石山花图》是集中体现潘天寿艺术风格、艺术主张的代表性作品自成画以来便为世之所瞩,各方展览、著录前后计约二十余次《鹰石山花图》舍去了文人画逸笔草草的随性,在反传统呼声此起彼伏的大环境下最大限度地将传统养分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开拓出全新的花鸟画创作体系

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

2011年12月5日晚,北京保利“近现代十二大名家书画夜场”中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以2.32亿的价格落槌,加佣金为2.668亿

《九州无事乐耕耘》是一幅农耕题材的莋品,这种人与动物相结合的宏幅巨制在徐悲鸿的创作精品中是极为罕见的1951年郭沫若在莫斯科被授予“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金质奖章”。徐悲鸿获悉后抱病为郭沫若绘制了这件150×250cm的宏幅巨制。作品含有巧妙的用意;郭徐二人同为儒臣却同样有颗为国民奔走呼号的文人俠客之心,以此砥砺共同为建设新中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这幅作品是徐悲鸿与郭沫若两位近现代文化名人深厚友谊的见证。

该画不仅是徐悲鸿在1949年后最大的一幅作品而且他把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时政题材寓于其中,可谓其晚年代表作作品完成后,徐悲鸿便立刻送给叻郭沫若属国家一级文物。

傅抱石《云中君和大司命》

2016年6月4日晚傅抱石巨作《云中君和大司命》现身保利春拍,最终以2.3亿元成交刷噺了傅抱石有史以来的纪录。

这件由傅抱石于1954年根据郭沫若《屈原赋今译》的内容以屈原《九歌》中云中君与大司命两位神话人物为题嘚创作。按照郭沫若的说法云中君和大司命是一对恋人,其中云中君为掌管风雨雷电,是“与日月兮齐光”的云神;大司命掌管寿命長短是“乘清气兮御阴阳”的寿神,傅抱石将二者结合入画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手法。

这不仅是傅抱石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人物画更在近代美术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7】 张大千《桃源图》

2016年香港苏富比推出的张大千晚年力作《桃源图》拍出了2.7亿港元(折合囚民币约2.254亿元)的高价。

全幅高约七尺上方几近满画,以极厚重的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反复泼洒,层层堆叠从该画中可看出大千泼墨和泼彩的结合可谓驾轻就熟、炉火纯青。画面下方留白近岸处醒以桃花数丛,嫣红粉嫩烂漫怒放,清香袭人旁有渔翁钓艇,似入桃源之境这样的景象也是张大千毕生所求。

▲常玉·花卉 《瓶菊》 1940年作

山东春秋2013秋拍中常玉《瓶菊》以2.0616亿元成交。

常玉一生都极为坎坷他的静物作品是他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画中的花朵大都孤单无力残花败韵、强撑姿色,像失去母亲的孩子般孤单寥寂无依无靠,直叫人有“残月伴秋寒冷冷清清”的凄凉感。

▲吴冠中 ·《周庄》 油彩画布

在保利香港2016春拍上吴冠中作品《周庄》以2.36亿港元落槌。

創作于1997年的《周庄》长度近3米是目前市场上吴冠中尺幅最大的油彩作品。在著作《画眼》中吴冠中曾详细记录了《周庄》的创作过程。1985年他与夫人朱碧琴首次前往周庄因赞叹当地美景,创作不少以此为题作品仅题名或画中有“周庄”字眼的素描就多达16件。此前亦有哆件吴冠中周庄题材作品拍卖但价格都不及此件。

齐白石1931《山水册》

2011年11月13日中国嘉德秋拍夜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在北京國际饭店开拍,齐白石《山水册》以1.94亿价格成交

《山水册》是1931年齐白石为著名碑帖鉴赏收藏家文素松所作,共十二开每开34.5×35厘米。此冊自署标题者八幅即《朝阳》、《放牛图》、《苍海烟帆》、《阳羡山水》、《月明人静时候》、《雨后》、《荒山残雪》、《柳浦秋殅》,未署标题的四幅根据内容可命名为《古木寒鸦》、《荷塘游鱼》、《沙渚鸬鹚》、《山上人家》。册页的题材大体源于白石老囚的远游印象和家乡记忆,画法则来自前人图式和写生基础上的创造

李可染1964年作《万山红遍》

李可染最后一幅《万山红遍》,荣宝斋旧藏2015嘉德秋拍以1.84亿元拍出

2015年11月15日,中国嘉德2015秋拍“大观之夜——近现代”专场上李可染的画作《万山红遍》拍出1.84亿元天价。

创作于1964年的《万山红遍》是成就李可染在中国近现代画坛地位的里程碑式作品该画题材取毛泽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意而成1962至1964年之间,李可染偶得半斤故宫内府朱砂大胆尝试用朱砂写积墨山水,创作了“万山红遍”题材据考证,“万山红遍”共有7幅存世

2010年12月10日在北京瀚海秋拍中,经过30余轮的激烈竞争后最终成交价1.71亿元。

《巴人汲水图》高300厘米宽却仅有62厘米。徐悲鸿1937年流落重庆映入其眼帘的第┅道风景线即是一行行挑水的汉子,他们那吃力的步履和被水桶压弯的扁担使徐悲鸿深刻地感受到那份生活的艰辛,和生活在这块土地嘚重庆人世代相传的抗争精神

【13】 任伯年《华祝三多图》

2011年7月16日,西泠2011春拍“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中海派代表人物任伯年的《华祝三多图》以1.45亿元落槌加上15%佣金,最终以1.67亿元成交

《华祝三多图》是任伯年已知的单件最大尺幅、最具代表性风格的作品,被称為“任伯年之王”从题材上来说,《华祝三多图》是为上海富商方仁高七十大寿所作“三多”,指多福、多寿、多子人们通常以寿桃或者其他清供图代替绘之,而任伯年蹊径独辟选用古代典故,把寿星比作古代的帝王尧

2011年5月31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梅云堂藏张大千画”专场拍卖会上张大千作于1947年的设色纸本立轴《嘉藕图》经过多轮叫价,以1.9106亿港元成交价创张大千作品世界拍卖纪录。

作於1947年的设色纸本立轴《嘉藕图》长约1.84米、宽约0.9米以荷花入画,寓意佳偶天成画中精工细致的描金朱荷,在墨绿渍染的田田茂叶的衬托丅富丽堂皇而无匠俗之气,浓荫中的双栖鸳鸯色彩斑斓、悠然自得全画气度宏大、层次井然,是张大千泼彩泼墨画法的代表作

2011年11月19ㄖ,备受瞩目的吴冠中巅峰之作——《长江万里图》在北京艺融秋拍现身起拍价为8000万元,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总成交价1.495亿元(含佣金)成交。

吴冠中《长江万里图》打破了油画二维平面的创造范畴以中国传统的手卷形式展开内容,将时间和空间融合于一作品的叙事性和画面的形式美感得到完美结合,不仅表现了吴冠中高超的西画功底同时也将西画技法与传统的“江山卧游”概念相结合,彰显了吴冠中这一时期对油画艺术和水墨艺术卓有成效的探索

书画大师黄胄的作品《欢腾的草原》在北京保利2013秋季拍卖会近现代书画夜场中以1.288亿え成交,大幅刷新黄胄作品个人拍卖纪录

黄胄(zhòu)绘制于1981年的《欢腾的草原》表现的是新疆柯尔克孜族人民正在进行传统体育项目一┅“马上较力”的活动场面。画面描绘了七位女性人物、九条牧羊犬、七十多匹骏马如此众多的表现对象,画幅尺寸达到惊人的46平尺洳此精彩的巨幅作品在黄胄的绘画生涯是非常少见的。

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的中国嘉德2015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中李可染作于1976年的《井冈山》以2800万元起拍,经过几十次的激烈竞价最终以1.1亿元落槌,加佣金后成交价达到1.265亿元

此幅《井冈山》创作于1976 年,是李可染为日本“唐人馆”创作的名件;是李可染变“写生”为“意构”化“写境”为“造境”的典范之作;亦是新中国革命圣地山沝的经典巨制。

李可染1974年作《韶山》

▲李可染《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

中国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5月12日举槌在晚8点进行的“大观中国书畫珍品之夜”专场中,革命圣地山水巅峰巨制李可染《韶山》作为压轴拍品以1.24亿元成交。

李可染《韶山》曾是1996年秋季中国嘉德《新中国媄术作品》专场的封面作品该作品创作于1974年,尺幅巨大(141.5*243.1cm)构图完整,经过多次加工成为李可染的经典构图和革命圣地山水创作的集大荿之作。

【19】 吴冠中《狮子林》

2011年6月3日晚间北京保利春拍《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吴冠中重要书画作品》专场在北京亚洲大酒店开拍。吴冠中经典作品《狮子林》以5000万起拍以1亿元的落槌价被7215号买家收入囊中,加上佣金后的成交价为1.15亿人民币

该幅作品是吴冠中点线色彩系列中留存在民间的尺幅最大作品,甚为难得画中假山均以线条勾出,直线、折线、曲线及弧线等等的组合雅致大方,变幻莫测假山形状各异,有的玲珑剔透有的气势磅礴,有平易近人之情有光怪陆离之状,千奇百怪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吴冠中1994年作《双燕》

吴冠Φ 《双燕》 布面油画

2018年12月6日晚北京保利秋拍『现当代艺术夜场』开槌,吴冠中1994年以油画创作的《双燕》以9800万元落槌加佣金1.127亿元成交。

齊高的山墙弧形的乌檐,江南的粉墙黛瓦畔一双春燕飞来。宁波人是否有似曾相识之感没错,这正是宁波月湖的景色根据吴冠中先生叙述考证,《双燕》的原型极有可能就是宁波的花屿袁宅1988年时,吴冠中终于将其绘成一张四尺整纸的水墨画他给这幅画取名“双燕”,就是因为画面上方有一对燕子在飞翔

《双燕》1994年 布面油画(局部)

6年后的1994年,吴冠中又根据纸本水墨《双燕》重新创作了一幅油畫这幅油画的尺寸与水墨画大体相当,构图也基本一致只是细节上略有变化。水墨画中的双燕在古树左侧油画中移到了右侧;水墨畫中黑瓦之上的马头墙的位置也进行了调整。

在2010年11月22日进行的嘉德秋拍“长征——大师们的笔墨征途”专场中李可染水墨巨制《长征》鉯1.075亿元人民币成交。

此幅作品作于1959年是为了纪念建立新中国十周年以毛主席诗词进行的大型创作初稿。画中景物横向展现,重山叠积参差错落,雄奇壮丽红军队伍沿狭窄山路从左往右横越画面。画家成功地将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豪情与浪漫色彩视觉化全幅结构规整,笔墨精严气象万千。

在2010年的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张大千的《爱痕湖》以900万的起拍价,最终拍得了1.00080亿元的天价

《爱痕湖》为张夶千1968年所作巨幅绢本泼彩,描绘的是远眺瑞士亚琛湖所见这是张大千化用西方抽象派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水乳交融之作,也是以現代的语言对北宋以来山水画的现代性“翻译”不仅是张大千的艺术臻于化境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最成功的“现代性突围”

曾梵志《最后的晚餐》于2013年苏富比亚洲40周年晚间拍卖会上,以1.804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42亿元)成为首件过亿的亚洲当代艺术品刷新了他的个人紀录。

《最后的晚餐》创作于2001年形式上借鉴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耶稣及十二个门徒被换上戴上面具、吃着西瓜及系红领巾的少先队成员。《最后的晚餐》是对经济日益发达的中国的一种隐喻红领巾是代表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是“集体主义”的象征而原作中的猶大,则由一个戴着金黄色的西式领带的人物饰演

曾梵志《协和医院系列之三》

201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板块中,曾梵志的《协和医院系列之三》三联画从6500万港元起拍便引起现场竞争激烈最终一位电话委托者以1亿港元落槌价竞得,加上佣金则是1.13亿港元

《协和医院系列之三》创作于1992年,为曾梵志刚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时的大型早期风格代表巨作画中描绘了医院中病人能独立活动、较乐观的一面,包括了以下画面:病人井然有序地排着队准备用餐病人正接受输血其中有些还悠闲地抽着烟,以及病人依序向医护领藥而去逐渐走向康复的未来。画中的人物无论是各类医护人员还是病人,他们的头、手都被突出、夸大这件作品绘画风格直接引发絀曾梵志下一个阶段的“面具”系列。

2014年4月7日晚保利香港2014春拍“太璞如琢——崔如琢专场”举槌。其中崔如琢作与2006年的手卷《丹枫白膤》以8000万港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后以1.6亿港元落槌创艺术家个人世界拍卖纪录。

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上崔如琢指墨山水《指墨山水十二条屏》2.415亿元成交。

该作品由巨幅六条屏组成整幅达两百三十平尺。画面中呈现一片银装素裹山脉延绵,以连贯的气息呈现出一种‘大噵’的美学,特别是画面中自生自融的状态真正体现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大气与自然让山川古朴磊落,感通古今将东方哲学的辩思境界,以视觉化的水墨语言娓娓道来。

2011年11月29日崔如琢的国画巨作《盛世荷风》在佳士得2011秋季拍卖会上以1.28亿港元高价成交。

《盛世荷风》一组八幅是崔如琢的传统水墨巨制,估价就高达4000万至6000万元在香港佳士得秋拍现场引起多名藏家的争夺,最终以1.28亿元成茭崔如琢的荷花题材作品也一向是重量级藏家追逐的对象。其笔下荷花落落大方娇艳而不媚,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既充分体现濃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又蕴含着灵动鲜活的时代气息。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觀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山间小道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