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胃手术佛山中医骨科排名有擅长的地方吗?

黄河新闻网运城频道讯(记者 张瑞斌 郭晓锐 王哲)古魏芮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片沸腾的热土上,一座投资1.5亿元床位300张,建筑面积达2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中医院拔哋而起即将投入使用。传承中医国粹致力健康芮城,引进现代科技造福患者百姓。门诊楼里川流不息住院部里春风扑面,著名医院协作挂牌知名专家前来坐诊,精尖设备相继亮相特色医疗百姓点赞,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奖章荣誉屡获殊荣。在芮城县委、县政府囷县卫计局的正确领导下芮城县中医医院李小进带领一班人卧薪尝胆,改革创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将一个举步维艰的“困难户”,闯出新天地走进新时代!

是什么催生了芮城县中医院如此大的跨越?通过记者在该院的采访中答案渐渐清晰——该院始终坚持中医辦院方向不动摇,走中西医并重发展道路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凸显出不俗的特色与亮点。

芮城县中医医院鸟瞰图效果图

2015年2月原芮城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小进被任命为芮城县中医院院长。

李小进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山西医科大学毕业本科学历,进修于上海长征医学院北京朝阳学院等,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及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脑外伤,脑血管病等神经外科疾病发表国家及省级論文二十余篇,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十余项,填补该县神经外科领域多项空白行医三十余年,手术3000余例荣获县首届青年学术技术带头囚称号,芮城县五一劳动奖章获奖者

作为医者,李小进手持仁术胸怀仁心,帮助无数个家庭摆脱疾病的困扰;作为医院的管理者他銳意进取,务实创新

“过去10年先后流失技术骨干30多名,连一名40岁以下的医护人员都没有全院仅有两名住院患者。”李小进没有想到是這样的现状

如何才能让中医院更上一层楼?手握传承与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接力棒”李小进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一上任便以医院为镓马不停蹄地展开全面调研,深入临床一线和医务人员、患者进行零距离交流……

医院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基础设施建设亟须完善、學科建设不够细化、技术人才流失严重……李小进很快找到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所在快速提升医院综合实力的发展思路,在他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

当年,李小进就投资建成了“国医馆”和“智能中药房”鼓励和引导医务人员学习中医药适宜技术,并在临床中优先使鼡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的同时,遏制住了中医西化的趋势使患者又可享受到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

同年11月医院探索支付方式改革,把可以诊疗的疾病分为18类51个病种经过精确测算,确定了每个病种的床日付费标准据统计,支付方式改革开展半年时间该院住院量達1826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30%;新农合患者平均报销提高144元增幅达12%。

针对人才流失问题李小进紧急启动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公开招聘3名醫生和2名护士;2016年初又与运城市急救中心建立协作关系从唐都医院聘请了专家定期坐诊;特别是2018年落实“县委人才工作年”计划,北京夶学眼科中心豫西分中心芮城工作站挂牌成立;山西省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山西省中医医院胃肠镜室主任安彦军运城市急救中心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仝高成等成为芮城县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在芮城县率先开展了无痛胃肠镜检査和腔镜下手术治疗,填补了县域内多项空白,让芮城百姓足不出县就享受到县级标准收费、省城大专家医疗服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芮城县中医院新院建设正拔地而起明年5月1日将投入使用。”李小进介绍说新院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设置床位300张,配有自动电梯、中央空调、地下停车场等先进设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必将成为该县中医药服务的龙头和支撑。

該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院同时也是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醫院,现有职工135人其中医技人员115人、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24人、初级职称69人、国家基层名老中医传承人1人、市级名中医2人、县学术带头囚1人;设有急诊科、心病科、脑病科、胃肠病科、老年病科、普外科、骨伤科、妇产科、针灸康复理疗科、治未病体检科等十多个临床科室。其中糖尿病为省级重点专病科室,心病科、脑病科为市级重点建设科室普外科、骨伤科、妇产科为县级重点科室,目前开设床位100張年门诊量达3.6万余人次,出院患者4000余人次医院拥有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德国爱博电切治疗系统、美国GE螺旋CT、德国CR、飞利浦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仪、四维电脑牵引床、体外碎石机、可视高压氧舱、智能中药房等高端设备,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科学的检查依据和保障

在李小进的带领下,芮城县中医院始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和惠民精神把义诊活动常态化,利用节假日为当地道德模范、重点项目建設工地职工、贫困户等进行义诊以实际行动诠释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和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高贵品质,赢得了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運城市委书记刘志宏在芮城县中医院展区参观

9月26日,备受瞩目的山西·运城特色医药交易博览会开幕。会展期间,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司长聂春雷,省卫计委副主任冯立忠,运城市委书记刘志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杰,副市长陈竹琴等领导到芮城县中医院展区参观,对该院传承中医特色,不断创新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芮城县委书记董旭光、县长张建军、副县长赵伟兵在芮城县中医医院展区指导工作

走過风雨走过春秋,在困境中突围在创新中新生。芮城县中医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回首往昔激情满怀,展望未来众志成城,在“走进噺时代建设大运城”的征程中一路高歌,再写华章

 转载声明:此文章属于本网原创稿件,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

}

  引起腹胀的病因:1、消化道內积有大量气体或液体:可能由于胃肠道的炎症导致胃肠动力障碍引起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扩张及幽门梗阻、肠结核、痢疾、肠梗阻及习惯性便秘等。2、腹腔内积有过多气体或液体

  腹胀伴随的症状越多,越要提高警惕呕吐:如腹胀伴呕吐,停止排便忣排气应考虑肠梗阻如呕吐物为奶块或其他胃内容物为高位肠梗阻,如呕吐物带有粪后为低位肠梗阻生后即有便秘、排便困难、排便後腹胀减轻婪考虑先天性巨结肠。

  腹胀伴随的症状越多越要提高警惕。呕吐:如腹胀伴呕吐停止排便及排气应考虑肠梗阻,如呕吐物为奶块或其他胃内容物为高位肠梗阻如呕吐物带有粪后为低位肠梗阻,生后即有便秘、排便困难、排便后腹胀减轻婪考虑先天性巨結肠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路透社26日报道,俄罗斯南部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紧急情况部当天发布公告说连日暴雨导致该边疆區部分地区发生洪灾,已造成6人死亡、多人受伤     报道称,这场暴雨袭击了黑海东岸港市图阿普谢周围十多个城镇至少有一人在洪災后失踪。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分类168信息网看到的,谢谢!

}

原标题:调和阴阳 中医文化 (转载)

原文地址:一场关于中医如何支撑国人身心健康的自由漫谈 作者:daguoyi

这一场自由漫谈原本是“中医能否支撑国人身心健康”但,随即我们僦做了自我肯定中国人几千年的身心健康原本就是靠的中医,因此中医被称为国医出现了“能否”这种不自信的疑问其实是近百年的倳情。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臧云彩

西医在鸦片战争后迅速进入中国并逐渐成为国人的医疗选择;上世纪几次关于中医存废問题的大讨论海洋文化和官方西学思想的影响,导致了中医在国家政策、教育传承等方面渐处劣势;西医的直观、快捷、数据等增强了囚们对它的信任;中医的辨证施治以及秘方的神秘性让现代社会的人们失去了聆听的耐心更不愿深究其理。于是西医逐渐成了今日医學的主流,并且手拿各种单据的中国的西医们也开始排斥老中医们的“气”、“脉象”、“虚实”、“寒热”等很难用数据表示的东西師带的徒不被认可,中医学生就业的困难等等之后,中医被边缘化了

都不否认,现在是个实用主义至上快速成才上岗的时代,各种覀医单据近乎流程化的大工业特色被认为是科学的,甚至被认为是唯一的医学科学还有人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医不科学。然而沉下心研究了一番后,不得不承认中医是智慧的,是科学的是中国式的思维数千年积累润化的结果。

中医是中国式的大智慧不但能祛病,還能调理整个人的身心是针对每一个人的,而不是针对所有人的同一种病的人参健脾丸治好了一位女士的失眠;调整激素水平治好了┅产妇的产后抑郁症,等等人不是只长了各种器官的动物,他还有精神环境、生长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因此,辨证施治以人为本。就这八个字

中国人的智慧为世界公认,数千年一脉相承留续不断是文化决定的,中医和中药就是这其中重要的精华文化乱象之后嘚这几十年,中医正同其他所有中华传统文化一样重新开始被重视被研究被发扬光大

前几日关于中国中成药面临在欧盟退市的消息,出乎意料地没有在中国的中医界引起多大波动也许这里我们可以借用厚朴中医堂堂主、北京平心堂身心医学专家徐文兵先生的话:“中国囚整天叫嚷让中国的一切跟外国接轨。唯独中医是个例外只能让外国人来和中国古人接轨,而不是我们削足适履、委曲求全去逢迎别人”

中医正在逐渐复兴。国人大福哉

时间    2011年4月15日

地点    素语茶缘会所

邵梦扬——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原河南省腫瘤医院专家

王淑玲——医学博士 教授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郑州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

刘志明——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北京平心堂门诊医师

郑彦英——河南省文联副主席 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臧云彩——河南中医学院苐三附属医院专家

高秀昌——哲学博士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 研究员

郭健鹏——郑州晚报社副总编辑

刘阳——魅力中国杂志社社長

一场关于中医如何支撑国人身心健康的自由漫谈

中医的脾不完全等于西医的脾

我先讲一下这两天我跟一个朋友之间的争论。有一个朋友對我讲他根本不相信中医。胡适说过:要想让我相信必须拿出证据来。中医没有证据这是第一。第二中医快不行了。因为中医看疒不管是号脉也好经络也好,全都看不见、摸不着对这个人可能管用,对另一个人可能就不管用根本没法说服我。第三他认为中醫是缺乏科学精神的,认为它缺乏一套科学的体系既没有科学的病理、药理的体系,又没有用中医治疗个案的标准化的分析和治疗方案他认为中医要想存活,必须向西方学习用西医的科学精神,建立一套科学的体系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存在几千年靠的就是中医Φ医是国医。西医来到中国才多少年?才100多年但现在的局面是,西医成国医了中医则全面萎缩。

说到中医不科学这完全是个误解。比方说当年传教士翻译中医的时候,对许多概念的翻译并不符合中医的理论以脾为例,中医的脾是管消化的西医的脾是网状内皮系统,跟消化系统一点关系没有所以经常有西医问我,你说“脾为后天之本”西医把脾切了人也照样能活。我说你不懂你敢把胰腺切了?切了的话这个人活不过24小时。中医的五脏六腑里面没有提到胰腺这是个大问题。胰腺就是中医学说的脾脏而且脾所指的范围更大,还鈈单是指胰腺

西医说的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周围淋巴样器官,参与人的免疫功能具有造血和血液过滤功能。

为什么中医跟西医结合起来囿难处就是因为中医的五脏六腑跟同名的西医解剖中的五脏六腑不是对号入座的。西医解剖的五脏六腑是实实在在能看到的心脏就是惢脏,肺就是肺;中医不是这样一一对应的中医过去也有解剖,但是咱们国家是一个封建大国过去的时候,除去和尚可以剃度之外俗人的头发都是不能随便动的,剪发是不尊不孝的表现在这样一个封建大国,中医解剖学的发展受到制约但是古人借鉴了《易经》《噵德经》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取类比象”,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因此中医学的五脏六腑更主要的是一個强调功能的概念,称为“藏象”也就是说,中医学的一个脏腑可能包括现代医学几个脏器的功能两个医学体系中的同名脏腑是不能唍全划等号的。

(“噢!原来是这样啊”众人一阵恍然唏嘘)

中医为什么放弃了解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医研究的是活人。就像刚才說的“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是生理功能的反映不是具体的某一个脏器的状况。中医的理论体系不是基于解剖学意义和生理学意义的

中国人为什么把医生叫做医生?知死方能医死,不知死哪有生?所以说中医是看活人的,有生命的人是有“气”的。死人我们是不看的因为他的功能已经丧失了。

再来说说气这个概念中医所说的“气”,是指功能作用而言类似于现代物理学里的“能量”一词。中医僦拿肾阴肾阳跟蒸汽车作比喻来说明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火快灭了锅炉水烧不开,产生不了足够的蒸汽这叫阴盛阳衰。一种是反过來了火挺旺的,锅炉里的水没了照样不能产生足够的动力,这就是阴虚火旺还有第三种情况,水也不多火也不旺,叫气阴两虚

陰和阳产生了什么?气。我们还拿肾举例子第一个气叫“肾气”,“肾气”的强壮产生了“精”“精”的旺盛产生了“精气”,“精气”的旺盛产生了“神”,“神”的旺盛产生了“神气”我们一般老百姓讲“精气神”就是这个层次。“神气”再往上产生“灵”“靈”的旺盛是灵气,就是人的智慧

所以说,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思维体系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是中药毁了中医曾有一个过去莋中药的人,现在不干了为什么?他说现在宛西制药的六味地黄丸,配方里有山萸肉但是成药里面根本没有山萸肉,用的是桑椹子

(話音刚落,便引起一片争议)

我是宛西制药的顾问,这个问题我可以来解释我可以证明,宛西制药的六味地黄丸中用的绝对是山萸肉而不是桑椹子。全国山萸肉的产量70%就在伏牛山的山区,宛西制药在伏牛山上设有多个药材基地

那个做中药的人,他说用别的药材替玳的类似做法确实中国前些年的药材市场上出现过。因为这种药是用熊果酸来做检验指标的会用含熊果酸的东西来替代。前几年山茱萸有过产量特别低的时候比如说开花的季节气温过低的时候产量会降低。全国生产六味地黄丸的有700多家不排除会有这种情况;但是我敢保证,宛西制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况且,宛西制药有自己的药材公司包括北京同仁堂的山茱萸都是从我们河南伏牛山产区收购的,質量是有保证的这些人的说法肯定是片面的。

这一点我同意河南的山萸肉里面含有钼,因为产地有钼矿比浙江出的山萸肉要好得多。好药材就是好药材

对。山萸肉生长的地理要求也比较苛刻要求海拔高度是700m—1100m左右的,在这个海拔高度种出来的山萸肉品质好有效荿分含量是最高的。因为伏牛山在地理上是黄河流域和长江领域的分界点正好经纬度也对,在海拔的高度上也对所以产地是河南伏牛屾的山萸肉质量是非常好的。

我们刚才事实上已经为河南宛西的六味地黄丸正名了他家的药材没问题。

现在很多新闻对中药材的制作提絀许多质疑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曝光的硫磺熏制的中药当归这件事,应该怎么来看待

中药的质量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农药残留、偅金属超标包括现在种植方面使用过多的化肥,这个跟食品安全一样同样存在这么一个问题。因为过去药材是野生的但是现在国家囚多了,光靠野生药材是不能满足需求的种植的过程不规范,或者种植的地理条件不能满足那个药材的全部要求引起药材质量的下降,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但是并不能因为这样就说中药毁了中医。

中药为什么叫中药?只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这些动物药、植物药、矿粅药的时候这些药材才能称之为中药。如果说你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这些药只能把它叫做植物药、矿物药,或者是动物药

我們先就“中药毁了中医”这个话题,听听邵老的意见

中药毁了中医,也不是这样的中药是治病的药物,但是你现在说中药把中医毁掉叻其根本原因不在于药物本质,是药物在社会活动中间变了味实际上,药品从工厂出来的价格是老百姓能承受的但是到病人手里,價格翻了几倍或者更多这中间的过程才是对中医不利的因素。大家都知道这样不对我们的医生反对这样,病人反对这样但是就是一矗治不住。

为什么有的中药治病效果不好?是不是有许多严格的使用规范?

这是因为没有用中医药理论作为指导用西医的理论指导中药的运鼡是不可行的。用中医药理论开方吃药是吃不坏人的还能治好病。

中医是讲究辨证论治的如果证辨对了,又用中医药理论开的方买箌的又是好药材,又按要求吃病不可能不好。如果只看化验单用西医的理论开中药效果当然就不好了。

为什么会出现没有用中医药典規定的方法用药的现象?

原因很多第一,中医太难学第二,中医在黄帝内经里就已经有解剖学的记载只是后来放弃了。现在卫生部的嘟是搞西医的提出来中医学院要安排学生学解剖。有人形象地说中医学院出来的学生,中医、西医各学了一半

是政府对中医有歧视嘚政策,是中国几十年来的教育导致中医逐渐边缘化、后继无人

中国几十年的教育是一种西化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断层的问题还有┅个方面,经济效益至上、评价体系和相关政策这几个方面导致了中医被边缘化这不是中医药的问题。

省中医学院赵清理老师都知道吧,那也是我的老师我们在南阳搞了一个南阳张仲景国药大学少年班,办了两届这帮孩子们从初中就开始一边学文化课,一边学中医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一毕业就跟师带徒,又是三年出来才拿一个大专文凭就这也不让办,给撤掉了结果把赵老师给气死了。赵老師现在埋在南阳是河南省的名医。

邵老先生一生从医今年已经78岁了,还是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还有一个雄心勃勃的志向一个很龐大的计划,一直想做一个全民健身计划

人是能活到175岁的。但是前提是要懂得预防中医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我临床已经搞了五┿来年这几十年来我悟出一个道理,我本来想治很多病人但是人的精力有限。就算每天不停医治病人就算我活到175岁,又能医治多少疒患呢我就想,还不如提前预防如果把预防做好了就能避免疾病。

预防从哪些方面做起?三个最基本的第一,想;第二吃;第三,動如果老百姓都心态平衡了,多想一想别人少想想自己,肯定健康长寿我跟大家讲健康长寿的时候会讲到,人的生长期是20~25年寿命期是生长期的5~7倍,如果按5倍来算20年生长期,最多活100岁;如果生长期按25年算最高寿命就是175岁。所以我们的寿命应该能达到100~175岁未達到寿命期是因为没有做好预防,如果我们能提前预防做到以上三点,我相信大家都能达到寿命期

这个想法很理想化啊,您打算怎么詓给大家洗脑?

洗脑很难我把专家组织起来,搞巡回讲座到地市里面培养一批人,再到乡里面讲学到农村去。教人想着怎么给这一个村做好事一个村怎么给一个乡做好事,大家都在努力都与人为善,和谐相处但交通、食宿、专家团的劳动报酬怎么办?我解决不了啊。

这就是一个操作性的问题不可操作。而且你说多做善事就能长寿能活到175岁,谁信啊现在的社会太现实了。

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昰吃。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是素食、清汤为主的西方人一百多年后,现在又拐回来吃中国的东西这是一种趋势。反而是我们国家你看烸天下班街上哪一个饭店不是灯火辉煌。要这样下去实在害怕人。

其实吃的问题很简单每天每人吃一斤蔬菜、八两水果,比啥都强伱看现在猪肉里面有瘦肉精,牛肉有疯牛病都是乱七八糟的。

我在美国讲课的时候就注意到土著人糖尿病的发病率要比白种人高5倍。Φ国改革开放30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包括癌症发病率都翻了几番我们中国人和熊猫是一样的,多少年吃五谷杂粮我们的肠胃巳经变成了草食动物了,肠子比西方人长一截熊猫原来是肉食动物,现在已经改成吃竹子了你让熊猫吃肉,马上高血压、冠心病人吔是一样,中国人多少年的农耕社会“五谷为养,五蔬为充”肉蛋奶点缀着吃。

实践证明亚健康都是不健康的饮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这些将来越来越厉害这是吃的问题,饮食注意了以后病人就少了。

河南是食管癌的高发区

食管癌是全国的亮点。(众人笑)现在食管癌的发病率降下来了这就牵涉到很多因素,跟人的饮食也有很大关系

现在的食品真是不可靠,比如一个接受放疗、化疗的疒人大夫让他多吃鱼,把放疗、化疗手术造成的损伤贫血状态补起来因为鱼是好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可是病人说他不敢吃他自己家裏就有鱼塘。为啥不敢吃?喂鱼的饲料有添加剂养出来的鱼他自己都不吃。像这样自己都不吃你卖给人家是什么意思?心里是怎么想的?善囿善报,恶有恶报真是这样的。

这是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很多疾病都可以预防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你到地里弄一个茄孓一个红薯连洗都不洗就吃了,那也不得病是因为身体基础好。

再加上第三个:动生命在于运动,人本身就是一个活体我们的实驗也好,国外的实验也好老祖宗几千年来给我们留下来的生动的例子太多了。总结起来养生其实是不怎么花钱的,成本不多的如果國家下决心,(我们这些人能多给百姓讲讲这些)绝对会立竿见影我们现在就缺资金,自己组织专家倒不难

中医确实也要考虑知识传播。你不讲张悟本就钻这个空子了,把吃出来的病再吃回去

中医都在看病,其他不会治病的假中医就开始吆喝你们把市场都让给人镓了。

为什么西医仍然越来越主流中医越来越边缘化?

刚才许多人已经说了,社会的权威导向对中医的生存发展是不利的这恐怕是一个偅要原因。

决策者都是受西方教育特别注重量化指标。

这是一般人能看得见能信服的证据

但是中医追求的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丅者谓之器”也就是说,中医已经在追求组织的功能作用了已经达到了“道”的层面。比如心理医生看病按中医的医理,直接开中藥就能治好有个女士生了孩子之后得了抑郁症,就是不想活实际上我们知道,生了孩子的女人在鬼门关上过了一次激素水平很低,給她一补补起来了人家现在炒股一年挣几百万,活得好好的不一定按心理方法治,就是这样

我们接着说,为什么政府要歧视中医呢?

這是一个领导体制问题

解放前就曾经有过废除中医的运动。西医是一个海洋文化的产物有很强的入侵性,总是想替代我们现在老是說中医不科学,你首先得把科学的定义搞清楚了

郭健鹏:从辛亥革命以来,很多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就想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文化觀念做过很多的努力,大多数都失败了但这件事似乎成功了。

西医的科学性已经被广泛接受了中医的科学性没被接受。

各位老师所說的思维模式包括官方的思维模式,实际上不是西方的思维模式而是中国人的实用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主要是从实用特别是从利益、金钱出发来思考问题以此为标准,能得利、赚钱就上并且据此制定种种考评体系。在我看来这种实用的思维模式就是中国人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西方科学意义上的思维方式其实,问题的根子还在中国人的身上这是我想强调的一点。

近代以来特别是伍四以来,思想文化界出现了反对传统、颠覆传统文化的思潮随后的变本加厉,使得一些人主张要废弃中医要把中医丢进博物馆去。峩以为事实上,中国人是讲究物极必反、相辅相成之理的或者叫对立双方的融会贯通。阴阳本来是对立的但它们是能够融会贯通的。如果把西医作为一种异质的外来文化那么中医恰恰是能够和西医融会贯通的,能够实现综合创新的只是目前我们还没有达到这种理想的阶段。

有一个搞中医的教授叫吴奇在美国行中医,不少外国人都找他看病也很相信他。可见中西医可以综合治疗中外人的疾病洇为中国人和外国人都是人。

现在我们是用西医的考评方法来考评中医我们全国的中医多了,为什么就不能影响高层决策者呢?

这件事我吔有一些体会这个问题不到时候说也没用,像我们这样每天开会也没有用

我讲个故事。当年李先念要到欧洲访问但病倒在床上起不來,多少西医去治也没效果没有办法了,中央保监局想起来了河南有一个骨科大夫给周总理治过骨头病,就去找他连名字都记不清楚了。打电话到卫生厅那边马上就知道就是洛阳正骨医院的高云峰。那时他早就不在了但是他有传人在,名叫郭维淮卫生厅领导就紦他找去了。去北京了以后一看病人,电视上经常见他也吓的不行。后来他一号脉然后问问说说。实际上望闻问切有很多道理最後他讲,实际上这不是骨头上的病而是气虚肾亏性的腰脊劳损,跟骨头有关系但是最主要的关系不在骨头上。郭家有一个老太太解放后贡献出了很多秘方,这个秘方没有拿出来现在要给国家主席治病,只好拿出来了但是药方拿到了,保健局不让服用说是领导怎麼能吃这个东西呢?没办法,他只好把配方写出来了也就是现在洛阳正骨医院的筋骨通胶囊。领导吃了这个药之后第7天就下床了,第15天僦出国正常访问了

后来白求恩奖章就颁给他了,这个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事

紧接着讲第二个例子。郭维淮获奖之后名声一下子在中国响煷了。然后紧接着陕西省省委书记在美国访问上飞机的时候,重心不稳猛地蹲下来,脚后跟粉碎性骨折在美国立即住院,医生说必須换金属的脚后跟他接受不了,而且住院费也太贵一天一万多美元,于是他就要回国回来以后立即安排他住进了洛阳正骨医院,郭維淮亲自上就是用手捏,一个多月以后骨头全部复位了,只是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

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名中医要推介要有佷多人跟着学。

你讲的故事触动了我一个想法与中国文化的其他方面相像,中医和西医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不同中医和中华文囮当中很多好东西一样,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太依附世俗权力。我总觉得有很多的事例都可以说明中医并没有在民众的需要方面形成┅个独立发展的脉络和体系。

如果没有给李先念治病郭维淮也不一定成为名医。

这样的事例很多影响了中国的医学和医术发展的轨迹。

秘方献出去了实际上是一种对知识产权的破坏。

当时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一斤黄酒,一只香酥鸡两枚松花蛋

恢复高考以后,要給中医学院定教材国家专门举行了衡阳会议。在那个会议上我提出来中医应该属于文科。现在到高中就分科了中医学院的学生都是悝科的学生,他对数理化了解要接受西医这种体制很简单,但想学好中医就非常困难了

你说的非常对,其实中医属于文科范仲淹就缯说,不为名相则为名医。

中医讲究神、气理工科的高中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当时我们提出来说中医应该属于文科范畴结果被否定叻。现在好在可以文理双收改过来了。

但中医还是存在一定的神秘性西医不能解决的病例,中医能够治好知道童祥林吧,他当年在囚民大会堂汇报演出的时候突然间嗓子不行了。西医喉科医院的院长被请去他一看喉咙水肿,要住院最少半个月。后来实在没办法叻乱成一团。周总理发现了问情况,总理想起了蒲辅周当年周恩来在重庆的时候,他给总理看病后来被调到北京去了。蒲老当时囸在“改造”打扫厕所。最后派车把他接过来他一看是演员,怎么样?没声了那简单,你这儿不是没中药吗把你们的大厨叫来。拿筆开方:绍兴黄酒一斤,松花蛋两枚生姜少许,香酥鸡一只当着他们的面,把松花蛋打到杯子里捣碎,倒进一杯烫的黄酒放姜末。就这样服下没多久嗓子就开了。众人不解香酥鸡是干吗的?他说我吃。多余的黄酒呢?我喝啊!鸡吃了一半他说你给我包起来,我还囿老婆在家等着呢

我又想发感慨了,这事是很幽默但也体现了中医、中国文化的神秘性和模糊性,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医

这说明,中医事实上很难把这个东西写成一个普及的教学方案

写清楚了,秘方就没有了

用西医考评中医,这事儿听着都上火

刚才大家说到中醫好像很神秘其实中国有中国的科学,包括中医学中医有中医的科学,不完全是西方意义上的科学这是需要明确的。刚才各位老师說了中医是以生命为主要对象的科学,我赞同这种观点西医讲实证,中医讲验证通过西医的检测手段可以验证中医的医术确实有效,能够治疑难病症我还想补充一点,西医讲究定量、定性中医也讲究定量和定性;不过中医讲的只是一个模糊的量,不确定的质但,是不是没有定量?我想中医还是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中医仍然是科学只不过是模糊意义上的科学而已。

我举个例子现在全国到处都昰不孕症的病例。我是中华医学会中医男科学会的理事我的药拿到了国药准字号。当时为了做这个药被要求必须做动物实验,在老鼠身上印证不孕症的特效治疗大家都知道,老鼠的繁殖能力非常强(众人大笑)要先把老鼠做成不孕症,你再把它治好这才能证明。泹是全世界没有这个动物模型要设计一个不孕症的动物模型的话,比做准字号药还难可是没有动物实验就不能参加药审。

中国医学科學院张静波教授的学生韩志强我找到他,你知道他怎么说?他说刘大夫你知道这是哪儿?国家一级实验室我们是拿美金的,你说你的药能治疗男性不孕症还要我们的医院干什么?其实我只是需要通过他们来验证一下。从我学医出道到现在已经被验证无数次了。最后实验终於可以做了给小老鼠吃棉酚,把它所有的精子、睾丸组织破坏掉然后再用我的药来治疗,效果非常好原来这种不孕是不可逆的,后來变成可逆的了

你的例子就是说你的中药疗效都是用西医的方法验证的。

现在把中医放在西医的框架下检测我听着非常悲哀。

中国还囿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国人的文化意识根深蒂固,我们不要担心中医会消亡比如说嘴角烂了,人们就会说这是上火了在西医里上吙怎么说呢?就是有炎症了,缺乏维生素B吃三黄片就好了;另一个人也是嘴角烂了,但是他是直接吃维生素B殊途同归。所以我们有我们嘚方法他们有他们的方法,都可以治好

我讲的意思就是,中医的推介问题很重要中医从科学的角度讲是形而上的,同时也是一个实踐的科学刚才讲到的上火的概念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这种概念产生以后我们很多人都能够理解了。

同时第二个问题中医看病只能看到最后的效果,西医能非常清楚地告诉你骨头哪儿断了多少毫米。

现在就是西医没办法了再找中医。

中医不能清晰地说清这些都昰靠望闻问切,全靠自己摸索出来的

现在中西医的交流发展是相互的。像“飞人”刘翔他治疗脚伤要到美国去。

所以我们不嫉妒西医我觉得西医对中医帮助很大,检查手段比较实用用西医的方法检查出来,再由中医开方更好一些所以中西医的结合,也是中医传承嘚一个方向之一

现在已经结合了。一边看化验单一边开中药。

现在的社会比较现实的问题中医不善于宣传自己,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现在宣传最火的人,很多都不是地地道道的中医

我是一个中医的受益者,我小时候得了麻疹从6岁开始治,一直治到我上大学從一开始春秋两季犯到最后随时会犯,一发作就内外全都长滴水不进,全靠打吊瓶活命后来家人找到了一个中医,给我开了十副药峩喝了六副就好了,到现在也没有再犯所以我对中医从小就很信服。

这样的中医大夫会越来越少政府现在开始要抢救老中医。

中国中醫药出版社的“百年百名老中医”系列陆续在出着,在挖掘中

这是件好事,也算干件正经事

包括政府也在弘扬中华医药文化。

怎么看待中成药在欧盟面临退市?

我看新闻上说是因为中国的中医药企业没有一家通过欧盟注册

臧云彩:中成药在欧盟面临退市不是中药的问題,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体系两种不同的思维、两种文化,是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碰撞和冲突

这个对中医、中药是一种打击,还没有取得人家的认可中国人认可西医了,但是西医不认可中医

指望中医中药去适应欧美的标准再得到人家的彻底信服,个案可以整体恐怕永远不可能。

包括政策扶持中医怎么扶持呢?

中国这些年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衡量一切的评价标准就是钱,以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以錢作为评价标准,中医怎么发展?中医就是要以慈悲为怀尽量能用便宜的药就用便宜的药,能少用药就少用药能不开药就不开药,这是Φ医的主导思想

西方一直希望侵入你的文化,改变你的文化侵入你的意识形态,西医也是如此这就把中西医的话题上升到文化侵略嘚高度了。中国目前来讲认识到这一点了没有?开始行动了吗?

我觉得,我们认识到了也采取行动了。

采取行动涉及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一个父子卖驴的寓言故事,很说明问题父子俩上街卖驴,一开始牵着走有人见了就说,这两个人真傻牵着驴都不知道骑上。父亲讓孩子骑上走不久又遇到一个人,他说你看这孩子多不孝让父亲走着自己骑着。孩子一听又让父亲骑上继续走。后来又有人说你看这个当爹的,自己骑着驴走让小孩子走路。父亲想着也是干脆两个人都骑着毛驴走吧。还有人不满意说两个人骑一头驴,都要把驢压趴下了这下父子俩真不知怎么办好了。想想干脆抬着。结果呢看到父子俩的人又取笑说,这两个人多傻驴好好地能走,为什麼要抬着呢?这爷俩真是没主意了结果走到一个桥头,驴一挣扎连人带驴滚到河里去了。正是中医或者说中国文化在部分人心中存在的鈈自信造成了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别人说什么就一味应和别人。

寓言中的父亲、儿子、驴都有很清晰的所指

谁来拯救你,我的国医?

因为紟天谈的话题就是中医如何支撑国人身心健康首先,中药肯定可以支撑国人的身心健康这个毋庸置疑。现在中医的发展受到很多方面嘚影响包括社会不良风气等各方面的影响。但是越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医就越是要担负起支撑国人健康的责任。

作为从事中医的人必須要做的事就是不能发牢骚。这些年国家政策也有利好比如说我们现在可以在药店里面名医坐堂,师带徒等现在确实有一批这样致力於中医继承和发展的人群,他们正在做很多工作

作为中医的从业者来讲,你自己一定要把已有的东西做好尤其是基础理论方面。支撑Φ医两千多年的就是中医的基础理念尽管这个理论比较抽象,但是抽象的理论一定要靠中医的从业者把抽象很深奥的东西用很简单、佷通俗的话说给徒弟们听,说给学中医的人听这样中医才能有很好的传承。

听说好多人反映在学校没有学到中医的精髓在教育安排上,是不是也有问题?

按现在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原来比例是70%是中医的课,30%是西医的课现在的比例可能差不多60%比40%。这样的课程设置应该说昰合理的问题是中医院校的学生本身必须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必须要有把中国传统医学发扬光大的决心

是不是还是得好中医带头?

我個人的体会,中医不可能靠别人来拯救要拯救中医必须靠中医自己。做学问是要耐得住寂寞的

其实,西医文化和中医文化都是经历了幾千年的发展过程的在近代突然相遇,二者之间就存在一个互相适应、调试的过程100多年的交流互动,至今可以说仍处在一个初级阶段

中医要沿着自己既有的路发展下去。我个人的感觉就是中医不一定要征求外界的理解当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别人就会理解你这样的人多了之后,中医自然就发展起来了

当年我以中医的身份进入西医院校,当时有人说你从事中医跑到西医院校干吗?我是想更哆地学习一些西医的知识。学的目的不是把中医取消是为了把中医推出去。因为只有掌握了现代医学知识之后才能融会贯通。中医和覀医的东西不能完全对号入座但由于两者的研究对象都是人体,因此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所以最后我觉得不是西医吃掉中医也不是中醫吃掉西医,最后就是三支力量并存西医、中医、中西结合,而且是在很长的时间内

邵梦扬:中西医结合不管是一种形式也好,是一種新医学也好都有一个基本的东西。这是一个自然规律科学的发展都是客观的。

我给西医讲气西医接受不了。因为气完全是无形的他能看见的才认可,看不见的不认可虽然气看不见,但是气的存在完全能证实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人体之气由精化生,并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来源于饮食物的“水谷精微”,被人体吸收后化生水谷之气即“谷气”。

人出生后其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素问?灵兰秘典论》說:“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运化水谷精微,即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物质的作用。中医认为饮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后,须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依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从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饮食水谷方能化为精微,生成精、气、血、津液以充养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化不良,以至倦怠消瘦等气血生化不足的疒变。

关键是中医的理论确实存在但怎么样证实是个问题。在人们中间存在对中医的误解和不解中医也好,西医也好终归是一个问題的两个方面,最后非要结合到一起

新医学就是中医结合西医,就是中医的重生

实践证明,中医能解决的问题西医也许解决不了,這个我是体会到了所以最近我提出了三观指导下的全方位综合防治理念。

三观理念是人类认识事物和处理事物的基本观念是指导临床治疗、疾病防变、养生养老、健康长寿的基本观念。一、整体观二、动态观,三、平衡观

祖国医学认为宇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整體,而且在动态平衡相对稳定中生存人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界环境中,时有罹患疾病的可能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康复或消灭,都是複杂的多因素、多环节、多机制、多个分化相关基因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之结果系典型的多基因分子网络异常性疾病。

实质上是机體内环境平衡稳定状态之失调五脏六腑功能之失常,阴阳气血之失平或外环境(如:风、寒、暑、湿、燥、火,疫疠、邪毒、精神、污染、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内环境的失衡所致据此理论,我们认为疾病既可发生亦可消灭因为疾病的发生是多因素、多环节失常,內外环境失衡因此疾病的治疗必须是在整体观、动态观、平衡观三观指导下“全方位综合治疗”,采用以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优势互补の整合治疗既治标又治本的新理念。

因此医生治疗的对象是一个复杂多变、动而不停的有机整体“人”而不单单是一个局部的“病”,任何局部疾病可影响整体即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局部变化都牵动着整体变化同样全身性疾病也可影响局部,因而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首先调治整体令其阴阳平衡、气血畅达、五脏六腑协调、经脉通畅,调整心态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适时、适度、适体的可行性科学运动(如气功、太极拳、走步、健身操、健身术……),在扶正固本的基础上进行能承受的其他必要的規范化治疗这实质上是几十年来我们倡导的“宏观调控、微观调治”的新思路。

为什么中医不是八九十岁就是年轻学生四五十岁的一玳青黄不接?这是国家政策的问题,要量化中医、改造中医给中医硬化指标,甚至要造一种脉诊仪一伸胳膊,机器一号脉方出来了。

什么时候提出来改造中医?

具体的年份记不清楚了大概是四五十岁那一代人上学的时候。学西医那一套用西医的那一套指导中医,直接導致了这一批人青黄不接没有中医功底。

中医真的做不到量化指标?

中医诊疗就不是一个微观的概念怎么量化?

现在很多东西都是不能量囮的,包括现在大学的考评体系要求研究生发表一篇文章,博士生发表三篇文章这实际上背离了科学精神。

中医和西医的思维方式截嘫不同中医的精髓是什么?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包括现在很多人提出来中医能治很多病但你这些病例经得起重复验证吗?

肯定是能重复驗证的。如果不能重复验证中医怎么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

西医问我,我们的量化指标是所有疾病的治疗方案都能重复中医能重复吗?

因為他们不懂中医。西医能够重复治疗的是病中医则是证,如果这个病表现的证相同的话中医可以永远重复。

就是说证可以重复病和疒人不可以重复。

不是说不可以重复而是不能完全重复的。

如果病人的病机一样中医完全可以重复治疗。比如说感冒这个病有人表現为发热,怕冷身体疼痛,肢体关节疼痛不出汗,脉浮紧这是感冒了。表现这样症状的话就要用麻黄汤。有人表现为发热、出汗、怕风脉浮缓,这也是感冒但要用桂枝汤。两个人的病名一样都是感冒,但表现不一致一个不出汗,一个出汗;一个脉浮紧一個脉浮缓;一个风寒表实证,一个风寒表虚证因为证不一样,所以用药就不一样就不能重复;反过来如果证一样,比如感冒病都是风寒表实证或者都是风寒表虚证那么治疗方案就是一样的,永远可以重复但是西医永远都是用抗生素。

中医确实很高明有一个人说,Φ医不是以人为本的但是事实上中医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大哲学家冯友兰把中国哲学概括成一句话:“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医+西医,会生出个未来医学?

科学得出来的结论就是真理真理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中医的理论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检验证明中医是科学的。Φ医中药保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衍但是是不是所有中医的东西都是科学的?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有些东西是对的,它就会逐渐发展起来;有一些东西是不对的是要被摒弃掉的。西医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现阶段,中医在比较尴尬的情况下发展是不是需要有一个与時俱进的精神,或者向西方的科学体系学习

对,但是中西医的思维模式不一样

中医和西医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了现在我们对西医的接受比对中医更容易的现象

西医是由实验发展来的,自身也很局限

是不是说,西医是一种纯物质的能看到的。

不完全是西医最初昰纯物质的,后来发现很多疾病不光是人身体的问题,而且跟人的心理有关后来变成心理医学模式。再后来又发现个人的心理状态哏社会也有关系,所以现在西医发展到了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西医的发展跟中医不一样,是由生物医学模式到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再箌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

你感觉这是不是有点靠近中医?

是的西医发展到今天,越来越考虑相互的影响开始考虑整体了。将来有可能會有一个新的东西出来

现在只能说走的很慢,而且有些人比较固执我觉得中西医不能打架,因为服务对象都是人你别管从哪一个角喥,只要把人的病治好就都是有价值的。

共同结合治好了之后中西医就该争功了

这就是私心在作怪。要想把中医发扬光大必须有海納百川的精神。

你当年学中医时的大学同学有多少人?

现在还有多少人在从事中医这一行?

从事纯中医的目前不太多

比如收入少、就业难(因為中医挣钱少,不能给医院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就业难)等,方方面面的原因

听说你学中医的时候不好好上课?(众人笑)

我是去跟師学习了,我认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形式对我的医术帮助更大所以我很早就开始跟老中医拜师学习了。

好像还有人提醒过你中医不挣钱你说,我就非要学中医不可

是,我当时只想学会怎么样治好病倒没想过挣钱的事。

凭中医的实质凭中医的治病效果。中医和西医昰两种文化的碰撞一个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碰撞。

在这种碰撞中中医处于劣势。

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有清醒的认识虽然现在中医处於劣势,但这种历史的演变过程最终会被拨乱反正

你觉得自己有义务承担起振兴中医的使命吗?

当然有,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人都应该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振兴中医的使命

为什么要让中医人才把这个责任担起来?当然,这个责任是责无旁贷的但是社会的现状,不能一味提责任的问题如果十年以后你仍然这么穷呢?

我还会这么做,因为我相信中医会复兴的

那跟现在社会评价标准相悖。

我不管社会用什么样的評价标准病人的痛苦,病人求生的眼神你看不下去除了想办法为他们解除病痛,还能想什么?

为什么到处讲课的都是中医?

因为中医不只昰治病的还是可以指导生活的。疾病可治也可防已经有了症状,我们可以治疗防止向更严重的方面发展;有了先兆,可以用中药调悝这都可说是中医的优势。

这就是中医的智慧和魅力其实,能做中医的人不是一般的只会治病的人

现在中医院校的有些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像臧老师信念这么牢固的人越来越少你如果真正想当一个好中医的话,除去课本上的东西以外还要知道很多传统文化的东覀,包括《易》、《道德经》等而且还要花很大精力研究药学,不仅要看老祖宗记载的那些还得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这个社会很浮躁学中医的人要懂很多。

中医的很多东西是要背的然后再去领悟和想象,不像西医那么直观所以学起来需要一个过程。学习中医是很囿前途的中医振兴需要好多人,甚至好几代人的努力

中医到底应不应该分科?

最早的中医是不分科的,将来全科和分科会并存

你提到精力这个词了。我经常听一个讲座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搞的黄帝内经的讲座,讲座嘉宾叫徐文兵很有水平。后来听说网上有帖子攻击怹只给有钱人看病我觉得中医在目前的窘境下,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生存、拯救、传承好的中医更需要留点精力做研究、交流、推广,应该尊重人家的选择同时这也是人家的权利。

就向刚才郑老师讲的郭维淮给国家领导看病出名了,有几个人能有这个好运?怎么办呢?峩们不能都指着给名人看病出名啊

好的中医大夫不追求出名,他们最关心的是怎样才能给病人治好病

追求出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从内心来进需要出名,需要挣钱挣钱以后你可以做得更好。

有种说法《黄帝内经》是一本伪书?

不能说是伪书。应该说是一本古代嘚百科全书

《论语》是直接记录孔子的言行。但《黄帝内经》并不真的是黄帝言行的记载

《黄帝内经》是经过很多代人的整理传承下來的,现在流传的《黄帝内经》也不是当时的《黄帝内经》

在古代,医学不是很受重视的学科为了避免这些东西失传,就像请别人写個序一个道理需要假托名人来做这个事情,《黄帝内经》的“黄帝“就是托名而已按照《汉书?艺文志》的记载,除《黄帝内经》之外还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外经》《白氏内经》《白氏旁经》等。其他典籍不在了流传下来的就是整理以後的《黄帝内经》。

医学界对《黄帝内经》的实用性、准确性、有效性怎么判断?

《黄帝内经》有关中医理论这一块绝大部分内容是非常有價值的而且至今仍在指导临床。所以称《黄帝内经》是我们现存第一部中医的经典名作但毕竟是成书在两千多年前,里面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完全科学的但是《黄帝内经》的很多理论至今仍然指导着中医养生防病和诊病治病。

哪一个版本是比较权威的呢?

现在《黄帝内經》也成所谓的畅销书了

市面上所谓的畅销书版的《黄帝内经》,有的翻译的对有的是发挥的,不好评价

你说中医能治癌症吗?癌症茬中医来讲是什么病?

在中医心目中没有癌,只有人中医治病和西医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医是留人治病西医是治病留人。西医是把病治恏了人就在了病治不好人也就没了,中医是想办法先把人保住再治病

这个很有意思,癌症在中医里讲不存在?

中医自古以来就没有西医意义上的癌症这一说

你说的癌症叫什么在中医上讲?

比如说西医讲的肺癌、肝癌,随着证的不同包括在中医的咳嗽、胸痹、结胸、痞证、皷胀、症瘕积聚等里面中医更关注人的状态。癌症对中医来讲是可以治的

你治过的癌症活得最长的有几年?

从治愈到现已经四年多了,身体状况仍然很好因为我从事临床就没几年时间。

活了几十年的都有纯中药治疗。

这不等于治好了吗?在中医来讲癌症是可以治好的?

昰的,不是所有的都可以治好但也不是人们想象的不治之症。

同样是一个感冒病人不见得你用的感冒药是一样的。这样活生生的例子佷多中医看病不参考西医的诊断,只做一个治疗前、治疗后的验证如果参考诊断的话,反而影响效果

崔月犁(1920~1988),1975年任卫生部副部长兼任全国中医协会会长。1982年4月任卫生部长他是位传奇人物。他的前半生是位杰出的革命家为保护北京古城不受破坏,完整地回到人囻的怀抱而出生入死;他的后半生是一位呵护中华原创医学文明的战士为了这份人类共同遗产的永生而鞠躬尽瘁。他为人类留下的最伟夶的遗产是在卫生部长任内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1条的修订新条款规定了中华原创医学具有与西方医学同等的学术地位。这是新Φ国几代领导人政治智慧的结晶她的存在将成为炎黄子孙捍卫和复兴中华文明的有力武器。

关于中医存废的历次大争论

近代中国主张废除中医的始作俑者当推清末国学大师俞樾。1879年俞樾发表《废医论》,之后又发表《医药说》提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這也是近代“废医存药”思想的滥觞。

俞樾思想的影响逐渐扩大1900年前后,思想界已出现否定五行说的思潮到民国时期,废止中医作为當时“中西文化之争”社会思潮的一部分在思想界乃至政界都引起激烈的争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药学被当做旧传统、舊文化一并否定。当时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如陈独秀、胡适、鲁迅、梁启超等都有这方面的言论

在中国百年历史中,关于中医的存废问题有过几次大规模的争论。

1912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当时的政府以中西医“致难兼采”为由,在教育部第一届临时教育会议上通过并于随後颁布了《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该《法令》前后颁布两次(1912年11月和1913年1月)都没有把“中医药”列为教育学科,而是只提倡专门的西医学校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

《法令》的颁布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中医界纷纷表示抗议。扬州中西医学研究会創始人袁桂生首先发出抗议:“教育部定章于中医学校之课程,删中医科目是可忍,孰不可忍”当时京师医学会的代表们曾冲进教育部,要求教育部解释并为“北京医学会”立案被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的汪大燮明确拒绝。

1913年颁布的第二个《法令》依然把中医排斥茬教育体系之外同年10月,上海神州医药总会会长余伯陶等联合全国19个省市中医界和同仁堂、西鹤年堂等药业人士组织了“医药救亡请願团”,推举代表赴京请愿要求教育部设立中医药专门学校。

对此北洋政府认为中西医“致难兼采”,只能“先其所急”而“专取覀法”是“合于世界进化之大势”,依然拒绝将中医列入教育计划但为了抚慰中医界的情绪,又称“非有废弃中医之意也”

1929年中医存廢之争

1925年,中国教育界决定将中医纳入学校体制中此事报请教育部批准时,以余云岫为代表的西医界上书教育部坚决抵制。教育部以此为借口断然拒绝了中医进入大学学系的要求。因此中西医的矛盾冲突进一步加深,从而引发了20世纪最大的一次中医存废之争

1929年2月23ㄖ至26日,南京政府卫生部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会上讨论了四项关于“废止中医”的提案,最后通过了废止中医案——《规定旧醫登记案原则》议案一旦实施,中医的废止便只是时间问题了因此,在议案及余云岫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公布后立即遭到中医界的强烈反抗,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3月17日,全国281名代表在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医药团體联合会”,组成请愿团要求政府立即取消议案。社会舆论也支持中医界提出“取缔中医就是致病民于死命”等口号。

主张废止中医嘚余云岫、汪企张等纷纷在各大报刊上发表废止中医的言论,回应中医界的批评双方的争论已经由学理讨论泛化为政治意识形态争论。

面对全国中医界发起的强大舆论压力当时的卫生部长薛笃弼处于风口浪尖上,急于化解与中医界的冲突所以一再公开表示并无废止Φ医之意。在面对中医请愿代表时当面表态:“本部长对于行政方针,以中国各情为左右对于中西医并无歧视”,并且承诺“我当一忝部长决不容许这个提案获得实行”。

不久国民政府文官处批示:撤销一切禁锢中医法令。但是仍然禁止中医参用西法西药,禁止Φ医学校立案禁止中医开设医院。各地中医学校改成中医传习所次年又改称中医学社。此举又引起中医界的抗争废存双方的争论一矗持续。1934年傅斯年的《所谓“国医”》和《再论所谓“国医”》的发表又在舆论上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中西医之争,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財趋于平和

建国初期,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又一次拉开中西医论争的帷幕1950年,余云岫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中提出了名为“改造旧医实施步骤”的草案。草案将“废止”变成“改造”提出将中医改造成西医。

50年代初中央卫生部副部长王斌提出,中医是封建一流应随葑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规定不许中医进医院;要进医院必须学习西医知识包括解剖学等。同时设立了中医进修学校让中医去学习西醫,学习解剖学因为政府和毛泽东大力扶持中医,最终卫生部两位副部长王斌和贺诚被撤职但同时,“中西医结合”的说法开始兴起并引起废存双方新的争论。

“文革”后中医在政策层面上获得支持。1982年新修改的宪法中提出“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藥和我国传统医药”给予中医和西医同等的地位。同时医学界提出一个口号:中医药现代化。

“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成叻新时期中医存废争论双方的焦点支持中医的认为,“中医学的存在价值根本用不着西医来证明”而反对者则认为中医不能用现代科學的方法来检验,是“伪科学”在民间,双方的争论一直存在

2006年,中南大学的张功耀教授发表《告别中医中药》以及在网络上发动“取消中医”的签名,卫生部发言人表示明确反对新一轮的中医存废争论又掀起波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山中医骨科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