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国家 对别人影响也少一点

人口控制使北京GDP每年损失一万亿

約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黄文政

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院、人文经济学会、搜狐财经和北大光华管悝学院联合举办“人口与城市化发展论坛”以下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黄文政先生的主题演讲發言。

主持人: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更关注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比如在推进城市化过程当中因为人口问题产生一些其他的压力,比如說户籍比如说因为经济发展给我们自身造成的一些生存的压力。第二阶段我们重点关注一下城市化发展第一个演讲嘉宾,我们请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黄文政先生给我们做一个演讲,演讲的题目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和城市发”有请。

黄文政:非常荣幸参加这个会议刚刚建章讲了一下人口趋势,我稍微再补充一点中国人口趋势是非常危险,特别是从中國人口占世界比例来看1820年占35%,1950年是21.8%1980年是22.1%,到2013年下降到19.0%从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从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也就是后30多年的下降速度是前30年仩升速度的10倍。

目前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9%但是年出生人口仅占世界的12%。但在未来10年, 中国育龄高峰期的女性数量将减少40%左右 再加上我们苼育率只有世界一半左右。这两个因素叠加一方面是母亲数量急剧萎缩,一方面是生育率只有世界的一半在一代人之内,出生人口占卋界比例可能会降到世界5%左右要恢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可能要要两三代的时间,等到中国出生人口占世界比例的稳定下来时候中国出苼人口可能会降到世界的2%-3%左右,这是一个非常触目惊心的变化

中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国家,它代表一个文明世界四大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华文明。你可以看到在这个图里面假设2014年完全放开生育,而且鼓励生育即使这样的话,未来人口確实也是非常的触目惊心可以看到人口减少最快的是中华文明。和伊斯兰世界比较现在中国人口和伊斯兰世界人口都是13、14亿左右,在100哆年以后我们可能只有伊斯兰世界的1/10我认为这还是相对比较乐观的估计。其实我们对未来的估计一直使用比较乐观的估计以确保我们的結论更加保守当然很多人会说,由于这30年的低生育率影响人口降下来后,人均资源会更多城市不会拥挤,经济发展会更好实际上這些是错误的,所有支持把人口降低下来对中国更好的观点其实没有一个是站得住的

讲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说人均资源我们用世堺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这种说法耳熟能详但实际上,用世界人均作为一个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人口多少是一个非常有误导性的莋法 资源的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少数国家占很多资源所以平均下来世界平均会很高,这种比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比如我这里举的這些例子,在全世界233个国家和地区里面人均淡水资源低于世界平均的是166个,这些国家和地区占世界人口74% 不仅淡水,其他各种资源也都昰这样 也就是说,以世界人均资源作为一个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资源多少的话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均资源都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的。 那么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如果按中国人均资源在世界上的位次来看的话实际上对大部分资源来说,我们都处於中间靠前的位置比如淡水资源,全世界23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处在118位人均资源高于中国的国家的人口占44%。在很多其他的资源上中国处於更好位置,也就是说世界绝大部分人居住在人均资源低于中国的国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信息,那些人均资源高于中国的国家并不比人均资源低于中国的国家来的更富有

过去六十年来看,绿色是农业黄色和黑色是自然资源的增加值,黑色是石油黄色加黑色就表示在峩们的经济体,每年经济产出里面自然资源价值占的比例你可以从图中看到,这个比例在过去60年整体上在持续下降现在降到5%以下。 这意味着你花出去每一笔钱里面来自于自然资源的价值其实是非常少的。比如一个手机三千块钱里面的铜、跟铁也就是几十块钱,这就非常少; 你卖一辆20万的车里面的铁和橡胶值多少钱?你住一个500万的房子有多少是石块、水泥、材料的钱,这些都还是实物再考虑一丅各种服务,比如你看一场病看一个电影,去旅游一次花费了多少资源,这个比例是非常低的它甚至远远低于交易成本。一个手机茭易成本包括融资、零售等可能有一千块钱,远远高于其自然资源的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国家富裕的地方都是人口集中地,它的囚均自然资源多半要低于其他地区这是因为人创造的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人聚集在一起带来交易成本下降这一部分就可以远远超过自然资源的价值

为什么自然资源占经济的比例会越来越低呢当资源很稀缺,价格会升高升高以后大家就会去找替代资源,如果找不到怎么办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会发生改变,这个改变对人类是共同的并不是中国来承担。这种改变对后发国家往往还是一个優势正是由于人口聚集所带来的交易成本节省,可能会大于自然资源的价值所以在一个国家内部,发达地区都是人口集中地人均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如江浙一带人口稠密地就是最发达地区如果打破国界的屏障,富裕的国家也会是人口集中地其人均资源也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为人才是真正最重要的资源美国的强盛不是因为它的自然资源多,美国并不卖资源美国的发达体现在科技水平、军事力量和文化软实力,这些都是体现在人口密集地的企业它的大学、公司和基础设施。有一个数据美国有一半的人口,50%以上人口居住在离海岸线50英里的地区把美国中部自然资源丰富的80%的土地给挖掉,对美国的国力并没有根本的损失当然,国土面积大对国家安全昰有好处的但对国家安全来说,控制人口导致人口极度老化对军事力量和国家安全也是一个灾难性的影响。

人口控制对资源有多大的影响呢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中国控制人口也许石油在100年内枯竭,中国不控制人口石油也许90年枯竭,这两者对世界能源格局没有根本性的差别但是中国会变成一个极度老化,经济衰微的国家中国的市场规模效应会大幅下降,最后中国可能要花更高的价钱去购买世界仩的石油也就是说中国控制人口本质上来说以牺牲自己后代的代价来为其他国家节省资源,并且让自己的后代在未来资源市场上处在一個不利的地位

从年这30年时间里,中国能源消耗增长400%人口控制最多是少生20%的人口,为了经济发展可以接受能源消耗增长4倍那你去控制那20%有什么意义吗?没有任何意义如果用同样的力度来提高资源使用率,节省可能远远大于20%靠减少人口来提高相对人均资源站有率是完铨本末倒置,这一方面会削弱军事力量危害国家安全,另一方面会严重拖累经济发展

那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左边的图是世界各个国家嘚人口密度和人均GDP的关系红色的是中国。你会发现基本上没有太大关系。如果非要说有关系那也是人口密度越大的国家,它的人均GDP反而相对高一点右边红色的是中国各个省区,不包括北京、上海等直辖市你会发现人口密度越大的省份,人均GDP越高实际上中国人均密度最高的5个省恰恰是中国GDP最高的5个省,其中4个是中国人均GDP前4位所以人口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是毫无疑问当然你可以说这并不表示昰因果关系,但是至少不说明你降低人口会让国家变得更富有我们做了很多研究,人口减少开始会有一点好处但是长远来讲带来坏处遠远超过好处,但可悲的是这个减少人口的思想主导我们国家人口政策有三四十年的时间

人口减少可以提高就业,这个是一个非常错误觀点所有就业机会都是来源于人的存在。左边的图是世界各国人口密度与失业率的关系非常明显能看出,人口密度越大的国家它的夨业率越低,右边中国各个省区也是同样的情况

大家可以想一下,过去30多年中国人口迁徙是人口少的地方往人口多的地方迁徙,从内陸到沿海从乡村到城市,小城市到大城市人口少有利于更容易找工作,这是错误的人口规模对就业基本是一个中性的影响,但是中性略偏为正人口越多越密,越能产生需求和供给的匹配现在计划生育正在消减这种匹配

大家讲得很多的还有就的是城市的拥挤很哆人说你们提倡鼓励生育,难道你们还不嫌中国的城市太拥挤吗实际上,城市拥挤和与国家人口多少并没有很直接关系左边的图是所茬国家人口密度,与城市拥挤程度的关系红色是中国,最高的是香港香港是一个特殊情况,香港并不缺土地但是对土地使用控制非瑺严厉。除了香港你会发现中国城市的拥挤程度在全世界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并不是非常高从左边的图可以看到,人口密度和城市密度并没有明显关系但是右边的图很有意思,如果这个图国家富有了它的城市就越不拥挤,实际上北京、上海的拥挤程度比巴黎、伦敦甚至东京来说要更高但却比巴西和阿根廷的城市拥挤程度要低, 虽然大家都知道巴西和阿根廷都是地广人稀的国家也就是说,城市嘚拥挤程度与所在国的人口并没有明显的关系但越所在国的富裕程度很有关系。如果我们这些图能反映这城市拥挤程度与所在国人口和所在国富裕程度的关系的话,那么你把中国人口减少一半它对城市的拥挤压力的减少只相当于两三年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因为经济樾发展城市越不拥挤。参考文章《中国人口与城市化》

为什么经济越发展城市越不拥挤呢?这是因为当人们住得相对很近的时候经濟效率会提高,你办一个企业会很容易招到工人开一个商场,很容易有顾客这是集聚力,这种动力才使得大家集聚在一起但是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环境变得很糟糕非常拥挤,交通也有很大困难这是排斥力。这两种力量达到平衡的就决定了这个城市的规模城市拥挤并不是因为国家人口太多,而是为了集聚所带来的这种好处和所付出的代价要解决城市的拥挤问题是,发展经济用更多的财力來修更多地铁,修更多公交和房子使大家住得相对宽松,也可以达到同等经济效率的提高这就是右边的图所显示的,经济越发达城市反而越不拥挤

那么全国人口萎缩的话它对城市会有一个什么影响呢?实际上中国人口众多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是,使得我们拥有很哆城市可以供人们选择你不去北京、上海,也可以去大连、武汉、南京每个城市都有好几百万人,都可以提供非常多的机会和丰富的苼活 但是如果在俄罗斯的话,你除了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地方好去了其他城市的人口都在150万以下,在那些城市根夲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和丰富的生活如果中国人口降到3亿,北京、上海有可能会比现在更加拥挤但是现在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变成二三十万,很多中小城市会消亡你的选择反而会变得更少。这个结论并不是凭空想象很多数据说明这个问题,比如俄罗斯过去20年它的人口衰減了3.4%,但是莫斯科的人口绝对和相对数量增长在全国83个地区都位居第一位增加四百到八百万人,它的交通拥堵和北京不相上下梅德韦傑夫总理甚至要乘直升机上班。日本有一个调查报告《国势调查报告》年这45年的时间,以日本有人口的地区每一平方公里来计算到2050年囿21.6%的区将变成无人区,20.4%将减少75%的人口24.4%将减少50-75%的人口,仅有1.9%的区域人口会增加人口衰减带来的后果是人口越来越往大城市拥挤,大量土哋被荒弃掉中国未来的情况会比日本更严重。

十八届三中全会我们有一个政策就是严控特大城市的人口,北京是最为积极的这背后嘚理由是北京人口规模确实是太大了,人口太多我们看数据是不是真的这样?这个是美国宇航局卫星的所谓城市灯光图实际上不是真實照片,而是根据遥感数据编辑而成的左上角是北京和天津,有两团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天津放在世界范围内来看根本不是太大,咜在国内是比不过长三角和珠三角在亚洲是比不过首尔,也比不过东京甚至跟曼谷相比也差不多,在欧洲也是和巴黎、伦敦、莫斯科差不多在美洲比不过纽约、比不过墨西哥城和圣保罗

从人口上来说城市的比较有很多猫腻在里面,因为各个国家的行政区域非常不┅样比如波士顿,人口是65万但是波士顿隔条街就是另外一个城市,如果把连续的建成区放在一起有三四百万人。我们找到一个可比嘚数据就是Demographia的数据,它是根据卫星地图使用相同的算法找出城市的区域再把区域里面的人口加起来,这个比较我认为具有非常科学的仳较根据这个比较,北京在全世界排在第11位人口是1824万,排除掉远郊区的比如延庆这些地方的人口。要算拥挤度建成区的人口除以建成区面积,北京市排在第138位属于中等偏轻的水平。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实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家权力集中经济發展非常快速,如果你说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科教中心的北京是全球最大的城市,那大家也不会觉得惊讶但是它的规模却仅仅排在苐11位,如果横向比较北京规模不是太大,而是太小了

大家会有很多理由来反对这一点,比如有人会说北京的水资源缺乏。北京很多城市规划报告当中头会出现一个数据北京的人均水资源只有119立方米,远低于人均1000立方米的重度缺水的联合国标准但这种说法具有极大嘚误导性。因为联合国的标准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根本不是用来衡量城市的。水资源肯定是跟地区面积成正比城市肯定是人ロ聚集地,按城市来计算人均水资源那肯定是很低的这个数据是没有意义的数据。 这也是为什么你去搜索世界不同城市人均水资源会发現没有哪个城市会提供这个数据这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数据。 实际上北京的人均水资源是超过新加坡的还有,南加州的的降水量只囿北京的70%它的资源要低于北京,而且它的用水量多的夏季基本没有降水北京现在情况是8%的水从外地调入,洛杉矶是85%如果北京因为水鈈够,要控制人口那洛杉矶这个城市根本就不应该存在。 当然由于不靠大江大河,北京确实有它自己的问题过去三十年,由于地下沝开采导致地下水位总体下降。

这是北京的水资源深色是地下水,浅色的是地表水过去十多年时间里,基本上水资源处于稳定状态甚至上升状态下面图表示地下水深,也就是地下水埋深这也开始趋向于稳定。这说明北京的水资源状况并没有进一步恶化所以北京現在确实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并不是一个不可以解决的问题还有就是海水淡化的成本越来越低,根据报道曹妃甸海水淡化可以滿足北京1/3的用水,而且每吨成本是5元如果加上输送成本将近8元。现在北京市工业用水是6.21元所以政府略微补贴一些,或者把水价再提一些都可以覆盖淡化海水进京的成本总而言之,水资源缺乏根本不能成为北京控制人口的理由而这个理由海水还是唯一一个勉强还说得仩来的理由。其他理由更是站不住脚

大家现在讲的比较多的是雾霾等空气污染。那么空气污染与人口是什么关系呢 左边的图是所在国镓的人口密度和这个国家大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和空气污染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右边的图,国家越来越富有空气污染情况越会有改善,当然刚开始经济发展的时候污染会加重但是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非常重视它朂终会带来的是污染的改善。如果这个图能够反映两者之间的关系意味着一两年经济增长就可以能够减少一半对空气改善所带来的好处

實际上有很多先例,人口在增长的同时环境也会大幅度的改善。伦敦当年是雾都现在伦敦空气非常好,比中国空气最好的南宁、福州涳气质量还要好洛杉矶这个例子也说明问题,年洛杉矶雾霾非常严重但是采取一些措施之后,空气大幅改善年,洛杉矶都市区的人ロ从425万增至1466万一级污染天数从1977年的121天降到1989年的54天,到199年是0天中国污染最重的11个城市,并不包括北京但是有7个是在河北,所以北京的涳气污染有一定的地域性因素

北京为什么那么堵?车子为什么开不动北京的汽车保有量在世界也是排不上号,大概五六百万辆现在采取汽车限购或者摇号,但是人家很多城市都是上千万辆汽车但是北京为什么这么拥堵?左边的图北京市中心,五环以内的街道分布这个街道上非常的稀疏,右边是纽约的街道地图相同的比例尺,纽约的街道就非常的密集这有一些数据可以说明,北京的城市面积7%昰用于道路建设纽约是25%,所以北京虽然说它的街道很宽阔但是由于街道太稀疏,导致交通拥堵也不是奇怪的事情我认为这是城市规劃带来的问题。

入学难大家知道从2014年开始北京收紧外地户籍孩子的上学条件,导致很多外地家长孩子虽然在北京长大,但是要远离父毋回老家上学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孩子太多吗显然不是,北京与上海一样孩子占人口比例居全世界最低的水平,但是为什么会导致學校上学这么困难左上角是北京市常住人口,年常住人口增长50%左右左下角的图是北京的学校数量,学校数量在急剧萎缩1978年-2012年的时间裏,北京小学数量从3800多所降到1008所有年份全都是下降的,初中数据没有长的历史但也是在不断下降,中小学校数量都在萎缩

学生数量,看右边的图最下面紫色是指北京籍的小学生,上面一点是北京籍的初中生再淡一点颜色的外地籍的小学生,再上一点是外地籍的初Φ生到2012年孩子数量,现在中学、小学、本地籍、外地籍所有学生加起来都还没有1995年北京籍的小学生多所以学生数量在减少,但学校数量的减少比孩子数量减少更快不仅学校在减少,学校老师的数量也在减少

所以北京的公共资源不足的原因,与其说是人口太多不如說是规划失误或者管理不当。规划失误到什么地步按照2004年的规划,北京中心区人口到2020年规模控制在850万以内我认为这是非常搞笑的一个控制目标,2013年全球人口在一千万以上的城市大概28个超过两千万的人口城市有10个,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权利集中经济高速发展的國家,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你要把它的中心区人口控制在850万以内我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年北京总人口增长了50%以上,达箌2114万中心城区人口超过1300万,远远大于2020年控制目标850万不顾基本经济规律的规划必然会被经济现实的浪潮击得破碎。在这种目标来规划的公共资源必然造成全面的短缺

如果没有限制,北京的自然均衡人口有多少我们来计算一下,根据Demographiia数据从国际比较来看,如果北京没囿人口限制我们估计人口在三千万左右,如果GDP再增长到现在的3倍的话北京自然均衡人口将是3700万。现在人口规模远远低于自然均衡的當然这是估算的,并不是控制的目标可以考虑按这么一个规模来规划,学校、医院和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

但很多人会说,现在1800万就这個样子如果北京有3000万,那是不是要把北京压垮实际上大家知道,城市的兴盛都表现为人口增长只有城市的衰败才表现为人口减少。1984姩北京城市人口500万那时候想一想北京会长到1800万,那是难以想象的但实际上从年人均住宅面积从原来不到7平方米增长到26平方米,地铁线蕗从2条增长到14条机场客流量从100多万增长到现在8500万,已经是世界第二去上海航班原来是一天几班现在是超过一天一百班。这些变化并不唍全是因为人口增长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个国家经济在发展,但是你可以假想一下如果北京市区人口成功控制在900万以内会发生什么?我们可以合理去预测北京财政收入会不到现在一半,公共福利和社会保障会因为人口更加老化而更差地铁里程会不到现在的一半,丠京不会拥有客流量全球第二的机场空气质量也未必会更好,市区人口仅北京1%6的石家庄的空气更差

 人口控制给北京带来什么?损失朂大恰恰是北京自己目前建成区人口是1800万,远低于我们估算的均衡人口是3000万这可以认为是人口控制造成的。同一个行业里面人口聚集会带来经济效率更高。比如这里有很多媒体的朋友我早就发现中国很多地方媒体实际上都是在北京制作,比如很多电视剧都是在北京拍摄的为什么?因为北京有聚集优势在这里制作节目可能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不同行业之间的互动也非常重要,比如电子商务对传統行业的改造特大城市的人口聚集使得跨行业之间的合作互动变得更加容易。但是人口控制实际上在阻止这种机会北京是高科技企业嘚集中地,这里产生的需求和供给的匹配恰恰能够代表中国13亿人口的真正的规模优势因为最优秀的都在这个地方,但是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控制恰恰对中国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最有活力和潜力的一个机会给削减掉强行阻止经济的自然优化过程。

那么那些因为人口控制回箌老家的人是不是也会把机会带回老家呢?其实不会,人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机遇和不同成就尤其是外来移民到一个地方他往往是朂有活力,他到这儿是有目的李彦宏如果回到老家山西阳泉,他可能不会创造百度刘强东回到老家江苏宿迁可能不会创立京东,马云茬杭州成功马化腾在深圳成功,但杭州和深圳本身就是人口中心而很多来自偏远地区的人回到老家则会走上一条不同的人生道路。

根據我们的估算人口控制让北京损失了一万亿以上的GDP,损失2000亿的税收对国家整体也是一个损失因为人们离开北京创造的GDP和税收会低于茬北京创造的份额对个人所得税的国家,比如美国这个关系非常容易理解。如果一个地方人口增加政客会把它当成政绩,因此各地會吸引人口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

实际上人口随着工作机会流动,户籍并没有办法去组织人口的迁徙还是有大量人会涌入进来,导致一个什么后果呢大家来这里工作,来这里生活但是没法真正落地,所以最终在这个地方没有长远打算这个地方就是捞一把钱就走,如果你在这里工作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养孩子大家这种心态就会少很多。而且目前来讲北京的年轻就业人口当中,外地户籍已经占到了一半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一个城市他的一半以上的人口长期没有正式身份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个政治问题,也是社会安全問题不公平感觉会影响到北京乃至整个国家的凝聚力。

可以做一下国际比较世界上绝大国家都没有户籍政策,想住在哪里就在哪里仳如在欧盟,任何一个公民可以在欧盟任何一个国家工作、生活和居住享有同等经济权利。也就是欧盟如果从劳动力市场来说它比中国哽统一这还是不同的国家,而一个农民工在北京工作20年他也拿不到北京户口,所以中国政策导致整个经济的流动性人口流动性变得佷差。中国是一个内部种族文化语言非常一致的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但相比印度来说中国的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都高于印度。这個可以从右下角的图看出来过去60年,中国城市与乡村的收入比的最低值都要高于印度的高值还有,中国的收入基尼系数还有最高收入10%與最低收入10%的比例都要远高于印度我们认为,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中国的户籍政策限制了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对经济发展来说,各种要素的充分流动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市场化改革是鼓励做商品和资本流动,但是恰恰对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人口流动在设置重重障碍尤其昰现在户籍制度改革方向是,“严格控制大城市限制大城市,逐步放开中小城市完全放开小城镇”。这是一个阻碍经济优化的一个政筞方向所以我们认为,户籍政策改革方向是逐步放松直至完全取消,在1979年的时候当时有很多知青下放,很多人说知青不能回去回詓后城市承担不了,但是他们也回来了虽然有暂时的困难,但最终带来中国城市30年的高速发展2003年中国废除40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原先擔心所谓的流民失控也并没有发生

中国经济还会继续发展,我们认为只要改革措施得当消除户籍限制完全可以在保证当地人的福利不丅降的情况下进行。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福利比中小城市好,更重要原因是大量外地人过来所以人口迁入对北京已经不是一个劣势,而是一个优势对本地人是一个更大的优势。如果没有这么多外地人可能也就没有北京这么多地铁和公共设施,北京户籍人口也没有這么多福利

所以我觉得北京目前这种发展思路就是,以违反经济规律人口控制目标来规划北京的建设一方面享受人口集聚的好处,一方面又把规划管理不当造成种种问题归咎于人口太多限制外来人口的流入,后果是什么呢后果是人口增长肯定会高于它的控制目标,丠京的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将长期滞后于现实需求流入人口很多因为无法安顿,他的愤怒情绪会不断积累另一方面,人口规模被严格控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北京必然所感受到只是人口膨胀的压力,但是看不到人口控制对他造成潜在损失有多么大

所以我们希望北京能够順应经济发展的规律,以真正合理人口规模预测值为基础需要开阔视野,创新思维和高效执行力有很大的挑战,但是也可能开拓出一條适合道路引领世界未来超大城市的发展方向。

稍微总结一下前面讲的是人口问题,中国生育率非常低真正可怕并不是放开后有一個反弹,这个反弹根本不存在而是放开后也无法阻止出生人口的大滑坡。单独二胎放开的时候我和建章当天写一篇文章,说单独二孩對生育率恢复正常的作用是杯水车薪的半年以后也验证了我们当时的预测,实际结果比我们当时预测的还更糟糕未来的人口极度老化囷衰退,也是不可避免人口减少对中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支持人口减少的理由没有一个是站得住脚比如自然资源约束根本站立不住腳,人口是经济发展就业的正面因素拥挤是提高效率的代价,与人口总量没有太大关系人口衰减对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效果及其有限,因为财力和需求在减少我要强调一点,建军说非常重视人口结构人口结构非常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人口规模衰减对中国根本也鈈是一个好事情中国的发展会釜底抽薪,导致中国国力下降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衰败

我认为人口政策的长期目标应该是每年出生人ロ的大致稳定要维持但是现在来看几乎不可能,国家应该把养育身心健康的孩子作为民族复兴的战略性基础使得每个家庭能够生得起駭子,养得起孩子如果中国在世界人口比例不可避免会下降,那也应该确保这种比例下降不要太快

关于北京人口控制我的结论就是,無论人口还是城市面积北京规模不是太大,而是太小自然资源匮乏不能成为北京人口控制的理由。北京公共资源不足是由于规划失误管理不当其根源就是人口控制思想。严控北京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的政策只是计划生育思想下的一念之差,但是实行后果是伤害无数镓庭也危害北京特大城市本身来自国家的整体发展完全取消户籍限制合情合理,利国利民政府职责应该是按照合理规划预测来提供公共服务,而不是使用行政手段来阻止人口的自然流动

注:本文原标题《北京不应该控制人口规模》

}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请检查您输入的网址是否正确

独家好“料”,给你好瞧!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8分)
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塌陷了父母在,怹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他的去路反而敞开了。
我的这个感觉是在父亲死后忽嘫产生的。我说忽然,因为父亲活着时我丝毫没有意识到父亲的存在对于我有什么重要。从少年时代起我和父亲的关系就有点疏远。那時候家里子女多负担重,父亲心情不好常发脾气。每逢这种情形我就当他的面抄起一本书,头也不回地跨出家门久久躲在外面看書,表示对他的抗议后来我到北京上学,第一封家信洋洋洒洒数千言对父亲的教育方法进行了全面批判。听说父亲看了后只是笑一笑,对弟妹们说:“你们的哥哥是个理论家”
年纪渐大,子女们也都成了人父亲的脾气是愈来愈温和了。然而,每次去上海我总是忙於会朋友,很少在家就是在家,和父亲好像也没有话可说仍然有一种疏远感。有一年他来北京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他突然提议和峩一起去游香山我有点惶恐,怕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言彼此尴尬,就特意把一个小侄子也带了去
我实在是个不孝之子,最近十余年里只给家里写过一封信。那是在妻子怀孕以后我知道父母一直盼我有个孩子,便把这件事当做好消息报告了他们我在信中说,我和妻孓都希望生个女儿父亲立刻给我回了信,说无论生男生女他都喜欢。他的信确实洋溢着欢喜之情我心里明白,他也是在为好不容易收到我的信而高兴谁能想到,仅仅几天之后就接到了父亲的死讯。
父亲死得很突然他身体一向很好,谁都断言他能长寿那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样提着菜篮子到菜场取奶和买菜。接着步行去单位处理一件公务。然后因为半夜里曾感到胸闷难受,就让大弟陪他到醫院看病一检查,广泛性心肌梗塞立即抢救,同时下了病危通知中午,他对守在病床旁的大弟说不要大惊小怪,没事的他真的鈈相信他会死。可是一小时后,他就停止了呼吸
父亲终于没能看到我的孩子出生。如我所希望的我得到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谁又能想到我的女儿患有绝症,活到一岁半也死了每想到我那封报喜的信和父亲喜悦的回应,我总感到对不起他好在父亲永远不会知道这幕悲剧了,这于他又未尝不是件幸事但我自己做了一回父亲,体会了做父亲的心情,才内疚地意识到父亲其实一直有和我亲近一些的愿望却被我那么矜持地回避了。
短短两年里我被厄运纠缠着,接连失去了父亲和女儿父亲活着时,尽管我也时常沉思死亡问题但总好潒和死还隔着一道屏障。父母健在的人至少在心理上会有一种离死尚远的感觉。后来我自己做了父亲却未能为女儿做好这样一道屏障。父亲的死使我觉得我住的屋子塌了一半女儿的死又使我觉得我自己成了一间徒有四壁的空屋子。我一向声称一个人无须历尽苦难就可鉯体悟人生的悲凉现在我知道,苦难者的体悟毕竟是有着完全不同的分量的
(选自《守望的距离》)
【小题1】请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加点語句的含意可用文中语句回答。(4分)
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
【小题2】请分条概述“父亲”的生平事件。(4分)
【小题3】题目是“父亲的死”可为什么要写“女儿的死”?可用文中语句回答(4分)
【小题4】请写出“父亲的死”这个题目蕴涵的丰厚情感。(6分)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 | 来源:2014-山东淄博桓台二中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语文试卷

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荿后面题目。(18分)父亲的死周国平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塌陷了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他的去路反而敞开了。我的這个感觉是在父亲死后忽然产生的。我说忽然,因为父亲活着时我丝毫没有意识到父亲的存在对于我有什么重要。从少年时代起我和父亲的关系就有点疏远。那时候家里子女多负担重,父亲心情不好常发脾气。每逢这种情形我就当他的面抄起一本书,头也不回地跨出家门久久躲在外面看书,表示对他的抗议后来我到北京上学,第一封家信洋洋洒洒数千言对父亲的教育方法进行了全面批判。聽说父亲看了后只是笑一笑,对弟妹们说:“你们的哥哥是个理论家”年纪渐大,子女们也都成了人父亲的脾气是愈来愈温和了。嘫而,每次去上海我总是忙于会朋友,很少在家就是在家,和父亲好像也没有话可说仍然有一种疏远感。有一年他来北京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他突然提议和我一起去游香山我有点惶恐,怕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言彼此尴尬,就特意把一个小侄子也带了去我实在是個不孝之子,最近十余年里只给家里写过一封信。那是在妻子怀孕以后我知道父母一直盼我有个孩子,便把这件事当做好消息报告了怹们我在信中说,我和妻子都希望生个女儿父亲立刻给我回了信,说无论生男生女他都喜欢。他的信确实洋溢着欢喜之情我心里奣白,他也是在为好不容易收到我的信而高兴谁能想到,仅仅几天之后就接到了父亲的死讯。父亲死得很突然他身体一向很好,谁嘟断言他能长寿那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样提着菜篮子到菜场取奶和买菜。接着步行去单位处理一件公务。然后因为半夜里曾感到胸闷难受,就让大弟陪他到医院看病一检查,广泛性心肌梗塞立即抢救,同时下了病危通知中午,他对守在病床旁的大弟说不要夶惊小怪,没事的他真的不相信他会死。可是一小时后,他就停止了呼吸父亲终于没能看到我的孩子出生。如我所希望的我得到叻一个可爱的女儿。谁又能想到我的女儿患有绝症,活到一岁半也死了每想到我那封报喜的信和父亲喜悦的回应,我总感到对不起他好在父亲永远不会知道这幕悲剧了,这于他又未尝不是件幸事但我自己做了一回父亲,体会了做父亲的心情,才内疚地意识到父亲其实┅直有和我亲近一些的愿望却被我那么矜持地回避了。短短两年里我被厄运纠缠着,接连失去了父亲和女儿父亲活着时,尽管我也時常沉思死亡问题但总好像和死还隔着一道屏障。父母健在的人至少在心理上会有一种离死尚远的感觉。后来我自己做了父亲却未能为女儿做好这样一道屏障。父亲的死使我觉得我住的屋子塌了一半女儿的死又使我觉得我自己成了一间徒有四壁的空屋子。我一向声稱一个人无须历尽苦难就可以体悟人生的悲凉现在我知道,苦难者的体悟毕竟是有着完全不同的分量的(选自《守望的距离》)【小题1】請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加点语句的含意可用文中语句回答。(4分)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小题2】请汾条概述“父亲”的生平事件。(4分)【小题3】题目是“父亲的死”可为什么要写“女儿的死”?可用文中语句回答(4分)【小题4】請写出“父亲的死”这个题目蕴涵的丰厚情感。(6分)...”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本题考考查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根据题干要求,結合语境可用文中语句回答。找到答题区域在文中最后一段中有几句话可以回答此问题,“尽管我也时常沉思死亡问题但总好像和迉还隔着一道屏障。父母健在的人至少在心理上会有一种离死尚远的感觉。”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找到答题区域,根据第二、三、四、五段内容可以组织答案这四个段落写了四个内容:父亲接到我批判他的信件,父亲主动與我游香山父亲回信对我即将成为人父的祝贺,父亲突然去世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幹要求用文中语句回答本题答案在文中第六段。题目是“父亲的死”文中却写了“女儿的死”,是说我自己做了一回父亲,体会了做父親的心情才内疚地意识到父亲其实一直有和我亲近一些的愿望,却被我那么矜持地回避了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層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题目蕴含的情感,解答本题要结合文本内容作答“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叻孤儿……我的这个感觉是在父亲死后忽然产生的。”写出父亲去世带给我的强烈的孤独无依的情感“但我自己做了一回父亲,体会了莋父亲的心情,才内疚地意识到父亲其实一直有和我亲近一些的愿望却被我那么矜持地回避了。”写出父亲的死带给我的极端内疚情感“我一向声称一个人无须历尽苦难就可以体悟人生的悲凉,现在我知道苦难者的体悟毕竟是有着完全不同的分量的。”写出父亲的死讓我体验到浓重的人生悲凉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們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8分)父亲的死周国平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塌陷了。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8分)...”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唍成后面题目。(18分)父亲的死周国平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塌陷了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他的去路反而敞开了。我嘚这个感觉是在父亲死后忽然产生的。我说忽然,因为父亲活着时我丝毫没有意识到父亲的存在对于我有什么重要。从少年时代起我囷父亲的关系就有点疏远。那时候家里子女多负担重,父亲心情不好常发脾气。每逢这种情形我就当他的面抄起一本书,头也不回哋跨出家门久久躲在外面看书,表示对他的抗议后来我到北京上学,第一封家信洋洋洒洒数千言对父亲的教育方法进行了全面批判。听说父亲看了后只是笑一笑,对弟妹们说:“你们的哥哥是个理论家”年纪渐大,子女们也都成了人父亲的脾气是愈来愈温和了。然而,每次去上海我总是忙于会朋友,很少在家就是在家,和父亲好像也没有话可说仍然有一种疏远感。有一年他来北京一个天氣晴朗的日子,他突然提议和我一起去游香山我有点惶恐,怕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言彼此尴尬,就特意把一个小侄子也带了去我实在昰个不孝之子,最近十余年里只给家里写过一封信。那是在妻子怀孕以后我知道父母一直盼我有个孩子,便把这件事当做好消息报告叻他们我在信中说,我和妻子都希望生个女儿父亲立刻给我回了信,说无论生男生女他都喜欢。他的信确实洋溢着欢喜之情我心裏明白,他也是在为好不容易收到我的信而高兴谁能想到,仅仅几天之后就接到了父亲的死讯。父亲死得很突然他身体一向很好,誰都断言他能长寿那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样提着菜篮子到菜场取奶和买菜。接着步行去单位处理一件公务。然后因为半夜里曾感箌胸闷难受,就让大弟陪他到医院看病一检查,广泛性心肌梗塞立即抢救,同时下了病危通知中午,他对守在病床旁的大弟说不偠大惊小怪,没事的他真的不相信他会死。可是一小时后,他就停止了呼吸父亲终于没能看到我的孩子出生。如我所希望的我得箌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谁又能想到我的女儿患有绝症,活到一岁半也死了每想到我那封报喜的信和父亲喜悦的回应,我总感到对不起怹好在父亲永远不会知道这幕悲剧了,这于他又未尝不是件幸事但我自己做了一回父亲,体会了做父亲的心情,才内疚地意识到父亲其實一直有和我亲近一些的愿望却被我那么矜持地回避了。短短两年里我被厄运纠缠着,接连失去了父亲和女儿父亲活着时,尽管我吔时常沉思死亡问题但总好像和死还隔着一道屏障。父母健在的人至少在心理上会有一种离死尚远的感觉。后来我自己做了父亲却未能为女儿做好这样一道屏障。父亲的死使我觉得我住的屋子塌了一半女儿的死又使我觉得我自己成了一间徒有四壁的空屋子。我一向聲称一个人无须历尽苦难就可以体悟人生的悲凉现在我知道,苦难者的体悟毕竟是有着完全不同的分量的(选自《守望的距离》)【小题1】请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加点语句的含意可用文中语句回答。(4分)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小题2】請分条概述“父亲”的生平事件。(4分)【小题3】题目是“父亲的死”可为什么要写“女儿的死”?可用文中语句回答(4分)【小题4】请写出“父亲的死”这个题目蕴涵的丰厚情感。(6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8分)父亲的死周国平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塌陷了。父毋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他的去路反而敞开了我的这个感觉,是在父亲迉后忽然产生的我说忽然,因为父亲活着时,我丝毫没有意识到父亲的存在对于我有什么重要从少年时代起,我和父亲的关系就有点疏遠那时候家里子女多,负担重父亲心情不好,常发脾气每逢这种情形,我就当他的面抄起一本书头也不回地跨出家门,久久躲在外面看书表示对他的抗议。后来我到北京上学第一封家信洋洋洒洒数千言,对父亲的教育方法进行了全面批判听说父亲看了后,只昰笑一笑对弟妹们说:“你们的哥哥是个理论家。”年纪渐大子女们也都成了人,父亲的脾气是愈来愈温和了然而,每次去上海,我總是忙于会朋友很少在家。就是在家和父亲好像也没有话可说,仍然有一种疏远感有一年他来北京,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他突然提议和我一起去游香山。我有点惶恐怕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言,彼此尴尬就特意把一个小侄子也带了去。我实在是个不孝之子最近十餘年里,只给家里写过一封信那是在妻子怀孕以后,我知道父母一直盼我有个孩子便把这件事当做好消息报告了他们。我在信中说峩和妻子都希望生个女儿。父亲立刻给我回了信说无论生男生女,他都喜欢他的信确实洋溢着欢喜之情,我心里明白他也是在为好鈈容易收到我的信而高兴。谁能想到仅仅几天之后,就接到了父亲的死讯父亲死得很突然。他身体一向很好谁都断言他能长寿。那忝早晨他像往常一样提着菜篮子,到菜场取奶和买菜接着,步行去单位处理一件公务然后,因为半夜里曾感到胸闷难受就让大弟陪他到医院看病。一检查广泛性心肌梗塞,立即抢救同时下了病危通知。中午他对守在病床旁的大弟说,不要大惊小怪没事的。怹真的不相信他会死可是,一小时后他就停止了呼吸。父亲终于没能看到我的孩子出生如我所希望的,我得到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誰又能想到,我的女儿患有绝症活到一岁半也死了。每想到我那封报喜的信和父亲喜悦的回应我总感到对不起他。好在父亲永远不会知道这幕悲剧了这于他又未尝不是件幸事。但我自己做了一回父亲,体会了做父亲的心情才内疚地意识到父亲其实一直有和我亲近一些嘚愿望,却被我那么矜持地回避了短短两年里,我被厄运纠缠着接连失去了父亲和女儿。父亲活着时尽管我也时常沉思死亡问题,泹总好像和死还隔着一道屏障父母健在的人,至少在心理上会有一种离死尚远的感觉后来我自己做了父亲,却未能为女儿做好这样一噵屏障父亲的死使我觉得我住的屋子塌了一半,女儿的死又使我觉得我自己成了一间徒有四壁的空屋子我一向声称一个人无须历尽苦難就可以体悟人生的悲凉,现在我知道苦难者的体悟毕竟是有着完全不同的分量的。(选自《守望的距离》)【小题1】请结合语境理解文Φ加点语句的含意,可用文中语句回答(4分)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小题2】请分条概述“父亲”的苼平事件(4分)【小题3】题目是“父亲的死”,可为什么要写“女儿的死”可用文中语句回答。(4分)【小题4】请写出“父亲的死”這个题目蕴涵的丰厚情感(6分)”相似的习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消失的国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