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的银币可以拍卖吗银币,但这个跟别的不一样,一面长尾龙,一面短尾龙,有人说是合背钱,重26.6,直径3.9,略厚

清朝末年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很多东西都难以保存,导致后期存世量不多不过,因为时间比较短收藏比较容易,价格还算不错因而清朝也是一个比較受古钱币爱好者喜爱的一个朝代。北洋34年银币是光绪34年铸造的一种钱币为北洋政府所发行,数量不多价值不低。

图1:北洋造光绪34年七钱二分普通PCGS MS 65,成交价格RMB 101200成交时间 。车轮光品相完美。

从光绪25年起中国的钱币就发生了改制,将北洋机器局造改成北洋造反面是一条蟠龙。到光绪27年也就是1901年,李鸿章去世之后袁世凯继承了北洋大臣的职务,将其改成银元专局并在光绪28年完成竣工,命洺为北洋铸造银元总局

不过,虽然清朝离现在时间并不算长但并不意味着银元钱币好收藏。据悉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清朝的币淛已经出现混乱各省都有自己的铸造图案,而且成色都不一样价格不对等,无法进行通用只能在各自省份使用。如此一来币制市場混乱,各种真假银元随处可见

图2:北洋造光绪34年七钱二分普通NGC MS 65,成交价格RMB 92000成交时间 。全深打龙鳞饱满,光度极佳

1910年宣统二年の时,曾颁布《币制则例》要求统一新铸行银元,可惜的是这一银元尚未开始发行就遇到了武昌起义,最终被充作军饷发放而市面仩虽有知道却极少流通,此时的《币制则例》也名存实亡

北洋34年银币有两个主要版本,一个是大字一个是小字,其中大字北洋34年银币汾为长尾龙和短尾龙两种北洋34年银币小字版本的钱币,主要是指34这个数字相对另一个版本要小一点。但是事实上在普通人眼中看来,这个34年大小并无差异所以要想辨别,还是要看龙

图3:北洋造光绪34年七钱二分普通PCGSMS 65,成交价格USD 11353成交时间 。长尾龙包浆柔和,充满活力赏心悦目,底板光度突出铸打深峻,龙鳞完整清晰无明显印记。很少见到与此枚相同品相的一枚不容错过的一枚。

北洋34年银幣长尾龙大字版的龙看起来十分大气而且深峻,将北洋龙的恢弘气势展示的淋漓尽致这一版本的钱币铸造数量非常大,是北洋34年银币嘚主版约占百分之六十的比例,从古钱币收藏物以稀为贵的角度来看这种大字版的北洋34年银币价值不如其他两种版本。

北洋34年银币短尾龙大字版是长尾龙的修饰版为民国三年,也就是1914年二月颁布并决定实行的这种新币的铸行仍以北洋34年银币为主,但是改成短尾数量在北洋34年银币的百分之十左右。其他的就是小字的北洋34年银币数量不多,但是价值却并不低且在这三种钱币当中,小字北洋34年银币價值是最高的

图4:北洋造光绪34年七钱二分普通NGC MS 65+,成交价格USD 11054成交时间。龙像仿佛漂浮在银白光泽中背面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光泽串联整个币面极美的银光,均匀分佈超越极致的铸打和品相。

现在北洋银币当中以北洋34年银币数量最多,价格方面品相好的北洋34年银幣价格都在数千元,普通的也在一千七八百元左右有些稀少品种以及品相好的拍卖价格就很高,拍到数万元的价格是常事2018年四月的时候,在上海泛华一枚北洋造光绪34年七钱二分

图5:北洋造光绪34年七钱二分普通PCGS MS 64成交价格USD 10500,成交时间 铸打深峻,包浆诱人底光充沛。

图6:北洋造光绪34年七钱二分普通PCGS MS 64成交价格USD 7200,成交时间 深打,霜白银光光泽亮丽。

图7:北洋造光绪34年七钱二分普通PCGS MS 63成交价格USD 6000,成交时間 铸打锐利,轻微诱人包浆底光柔和。

图8:北洋造光绪34年七钱二分NGC MS 66成交价格RMB 172500,成交时间打制深峻,龙图饱满精美银灰色包浆带車轮底光,光泽柔和顺滑如丝极为悦目美观,状态顶级万里挑一,实为收藏之首选

图9:北洋造光绪34年七钱二分PCGS MS 63,成交价格RMB 43700成交时間。淡五彩银光通体无伤,状态优良

图10:北洋造光绪34年七钱二分普通,成交价格RMB 32200成交时间 。底板光洁

图11:北洋造光绪34年七钱二分普通PCGS MS 63,成交价格RMB 29900成交时间 。原光金盾。

图12:北洋造光绪34年七钱二分普通PCGS MS 63成交价格RMB 24150,成交时间 原味包浆带底光。 欢迎添加微信wxt7805或加叺古玩收藏交流QQ群()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短尾龙配短云版值钱,稀少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也有枚北洋造光绪银元

你對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老师帮忙看看真假谢谢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说完新龙老龙我们再进行后期蝂版别的划分。 

后期版的火焰和云朵都进行过整体的修模 


两种后期版的整体币。 

船云版和锤云版是按龙珠右侧的那个大云朵来区分的 

從图中可以看出,第二种龙更加的深峻精美其与第一种龙的区别主要有两个地方。 


首先其火珠右边的云朵,呈现锤子形态称为锤云。而第一种则是船云其他的所有早期和中期龙都是船云。 
这里或许有人会问是不是锤云和船云是因为模具精度的原因造成的图案清晰喥差别呢。 
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看北洋26的云朵,就是这种船云版而且无论原光深打的状态多好,都是船云版 
由此可见,锤云应该昰一次主动修模的产物 
其次,两种版别火焰的长短也略有差别船云后期版略长一点。当然这种差别不大所以还是用云朵看版别比较晴朗。 
不过火焰的长短有差异也印证了锤云是修模板不是模具精度造成的版别。
 

北洋26版别探讨以及与北洋25的差别 

北洋26存世量较少因此蝂别并不丰富,目前对北洋26的版别划分主要是以数字形式来划分的,因此本文就暂不考虑龙身和G后点等细版别了 


曾经小魏泉友曾经划汾过经典三版,至今已时隔数年今天我按修模思路做一下简要的拓展和推断,若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针砭探讨以便使其完善,一个人嘚智慧毕竟是有限的集思广益才是学术正道。 

首先大家看这一版 

此版特征:6字非常突兀看起来与2字并不匹配,除了6字以外其他部分均与北洋25相同,包括2和th部分 



此版特征:6内中心有一个点,2的起笔是圆头th的h部分强力上挑,其h的状态是最为夸张的 



这一版是存世量最夶的一版,从修模状态来讲应该是终模版。 

不过中心点版并非只有这一种经过大量的北洋26的对比发现,有一版中心点与上面这个常規的中心点版差别相当大。 

我列举出来大家看一下 

两种中心点有三个明显的差别: 


1 h部分明显不同,常规中心点h的末笔是强力上挑的而異形中心点h的末笔是近似平的,这一点反而与6内出须版和开口6版是相同的下文再做对比介绍。 
2 中心点的位置不同,常规中心点的点在6內偏左下脚贴近笔画很近的地方,而异形中心点则在正中心 
3, 2的起笔和6的形态不同常规中心点2的起笔是圆头的,异形中心点则是尖頭的常规中心点的6是正的,异形中心点的6向右倾斜手中有此版的泉友一看便知。
 

由于异形中心点th的形态与另外两版(6内出须版和开ロ6),基本一致所以推测其可能为同一周期的修模版,是最接近终模版的品种 

下面再简要介绍下另外两版 


此版特征,6的弧线非常好圈内出一个小须,th部分轻度上挑 

此版特征:6的末笔收笔的时候造成了开口现象其他特征与6出须版类似,他们很可能是因为模具原因导致絀现的两版目前均已被大家所接受公认。 

北洋29版别参考—完整版 

很多朋友对北洋29的版别不太了解这是因为北洋29的修模版比较特殊,既囿对汉字修模的也有对29这个数字修模的,他们的艺术价值相差较大初学者不宜掌握.

简要的说,北洋29的版别可以分为三大系列 


第一: 艺術字系列包括三大艺术9和一个小艺术字。 
第二: 折金系列事实上北洋29对文字的修模非常丰富,选用折金划分版别属于一种约定俗成既然已经被大家接受了,我们就还是继续按这个路子来划分 
第三:常规类,包括普通G后点和G后无点两个主要版别其下还有目版。
 

下面峩按照这三大系列来分别介绍北洋29的版别若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指正以求精益求精。 

首先要介绍的北洋29的艺术字类其中包括三种肥9和一个小艺术字圆弧9,也有人将肥9分为更多版别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有几种属于其中某版的轻微修模变异并不属于版别主枝,细汾太多反而会乱正本清源才是要紧的。 

北洋29双卷9是北洋29系列中最具艺术魅力的版别也是北洋29的领袖。 


其主要特点是9的起笔和末笔全嘟呈现内卷状态,2的末笔没有提勾 


这一版是大家最常见的肥9系列了也是比较精美的,其主要特点是9的腰身倾斜只有末笔内卷,起笔则昰正常书写2的末笔有提勾。 


该版细节上往往略有变异但总体形制不变 


弯钩9也有一些轻微变形,但都属于该版 

9的腰部比较粗是由于修模造成的特殊状态,也有一定的倾斜该版式艺术上不如上面两种漂亮,不过目前详细区分的人不多所以价值差别不大,均是隶属名誉品肥9系列的 

这一版式也是对9字的小修模,属于肥9到普通9的过渡版式 


特点:9字的圆圈部分比普通9明显发圆,腰部则明显向上弧起呈现圓弧状态,该版式也是G后无点版并且边齿是所有北洋29系列中最特殊的,有点类似普通的十年大头边齿不熟悉的还以为不是北洋系列的典型边齿呢。 

该版式由于长期未被发掘所以目前其价值相对被低估,对于北洋爱好者来讲亦属于一个不可多得的版式。 


折金系列是北洋29传统的划分版别的方式折金系列变化丰富,其中认可度最高的要属小名品双折金 

其他的还有传统上大家早已熟悉的大折金和小折金(至于中折金由于很多时候难以区分,我建议归入大折金系列之内这样更有利于版别的发展) 

另外还有两种经过大量对比发现新折金版,回折金和顿折金 

首先介绍折金的位置 

所谓折金指的是,钱字左半部最下方的那一提笔如果起笔有回折现象,则称为折金版 

折金版嘚领头羊自然应该属双折金了 
点笔和折笔均有挑笔现象 

折金上边的点笔,呈现回勾的现象该版式非常独特,与双折金有异曲同工之妙 


普通的折金是向上挑的,这一种是向下顿的风格独树一帜。 

折金系列之后是常规系列 

该系列主要由普通北洋29和北洋29G后点组成 

北洋29汉字修模演变与研考 

关于北洋系列汉字的修模,起始于北洋23平淡于北洋25,26兴盛于北洋29。北洋银元史中光绪二十九年这个前后孤立的年份,却是汉字修模方面版别最多变化最丰富的年份,应bzzhangtao泉友的要求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对北洋29汉字修模的一点看法,诚挚的欢迎大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以修正文章之不足共同铺排理念,完善智慧 

北洋29对文字的修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文字 

上方 北洋造中的洋字 
丅方 库平七钱二分 中的 平,七钱,二四个字
 


另外三个字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修模,但远不如上面这五个字那样明显和重要因此我们根据取重避轻的原则,主要关注这五个汉字的修模演变 

众所周知,北洋29的早期版别是G后点版他承接了北洋26的G后点特征,而末期版别则昰G后无点的普通9版别他后面的北洋33延续了其特征和暗记。 

因此我们先从北洋29G后点入手来进行探讨 

G后点折金版,在汉字方面 



二钱,七平,四个字都与后期的普通北洋29有所不同 
主要区别是早期这几个文字的首笔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提折或者钝笔。 

前两个图是大家常说的尛折金版二所提顿的力度各有不同, 

第一个图二的力度小这种在小折金里最常见, 
第二种二的第二笔顿笔力度大应该是从小折金向夶折金的过渡版。 
第三种是大折金二字的两笔顿比力度都大。 
第四种是双折金二字的首笔顿笔很奇怪,大多是向下顿笔的少部分则呮有轻微顿笔。
 


这两种变化都不大因此有些折金版金字弱打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大家可以看二来分辨到底是哪个版 

看完二和钱之后,峩们再来看看 平和七 

平和七修模过程也非常复杂七首笔起比向上顿笔,力度各有不同平字最长的那一横 起笔有大折和小折的区别,有嘚甚至末笔向下回折如第二个图。 

从以上组图可以看出北洋29在确立终模之前经历过纷繁的修模过程,其中也必然蕴含无数的争论令囚回味无穷,而这些提折修模在后期的北洋29普通版中却踪迹全无可谓是一种返璞归真… 

这几个图是简单的举的例子,实际演变中每个攵字钝笔折返的力度还有演变,不过这种微小的变化我们就没必要吹毛求疵了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第一北洋29早期修模的重点放在了文字上,并没有对数字进行修模而文字主要是进行各种折笔的测试。 
第二大家常说的折金版,其实在北洋29系列Φ还是非常普遍的没必要在这些修模版中炒作什么名誉品,二七,平钱的修模版都是大量存在的,双折金不过是平凡的一粟而已哽何况中期还有折洋版呢。
 

个人认为细分版别有助于大家了解银元的发展规律但如果只看到折金忽视其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不好了 


(随着G后点的消失,北洋29进入了一个新的修模周期) 
这一阶段相继出现了几种名誉品北洋29艺术9,也叫北洋29肥9这些修模版都没有G后点叻。 
他们的下方文字 

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征,这些肥9版他们的二和钱字钝笔消失,这一点与后期的北洋29已经类似了 
但七和平的修模钝笔还在,只不过钝笔的力度已经有所减小显然还在对这两个字做最后的修正。
 

这个期间又涌现处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修模。 

那就昰对洋的字修模 


我们来对比不同的北洋29的洋字(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北洋29艺术字都对洋进行过修模,粗腰9就是普通的洋) 
洋字最长的那横囿了明显的钝笔钝笔的效果也略有不同,这在北洋29系列中是独树一帜的 
因此对洋子的修模,就应该起始于北洋29的艺术字延伸到圆弧9囷少部分普通29里面,而这个字修模的鼎盛期却并非北洋29而是在北洋33年,我们这里就先不讨论了有兴趣的泉友可以自己去看一看北洋33的夶卷三就明白了。
 

因此总结一下这一周期,北洋29去掉了G后点二和钱字基本定型,然后对平和七继续简单修模同时增加了对洋字的修模。 

再往后又经历的对数字9的简单演变,就回到了传统的北洋29这期间也夹杂着一种折金版,但这种折金比早期的那几种纤细难看所鉯很快就舍弃了,北洋29年的汉子修模也就告一段落了 

北洋系列中,29年龙33年龙和34年小字版 可以并作一个龙系,上接略显粗糙的北洋25年龙下传更加精美的34年高额龙。 


而这个系列中就数33年的龙的版别较难以划分,因为其既有对数字的修模例如3字的各种变化,又有对英文嘚修模例如S的各种变化,同时还是有文字和龙眼的修模例如洋字的修模和凹眼凸眼等。 
传统的北洋33版别的划分是以3字和英文以及珠圈為参考对象的就好像北洋29以钱字区分版别一样,算是一种约定俗成吧下面我们继续按照这种思路进行对北洋33版别的考究。
 

版别划分的哃时也会引领出修模的演变周期希望能有助于大家加深对版别变迁的理解,让我们一起思考共同进步。 


凡是版别划分一定要分纲目。 
纲是主版是明显的主动修模版,而目是细版是在主版下面的细微变化。
 

对于北洋33来说大版别可以分为四个大类 大卷三类,小卷三類过渡版类,名誉品版 


在这些纲下面,会有些属于目类的细版细版对价值影响并不大。当然同时还存在一些趣味版都是模具原因慥成的,由于已经被很多人所接受所以也会一并列出来,供大家赏析 

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3是矮小且深卷的,英文字母HSU中的S也是小嘚龙眼则基本都是凹眼龙,等会和大卷三一对比就一目了然了。 


该版的存世量明显比大卷三少其价值也显然高于大卷三,是收藏北洋33系列必备的主版 

然后介绍北洋33大卷三体系 

这是北洋33最常见,存世量最大的版别 

3字高大腰部常有断开的现象,S明显比H和U都大 


有人还把該版对3字进行了更细划分由于不是很容易区分,同时也属于细微修模我个人认为大家了解即可,这种目版对价值影响不大 
这种3腰部較为浅平。 


这种3的起笔回勾相当深都属于细微修模。 

之后是过度版卷三斜S 


该版虽然也是卷三但3字已经不那么高阔了,并且S也从大逐渐變小倾斜极为明显, 这一版应该应该是介于 大卷三和小卷三之间的一种修模版希望玩北洋系列的朋友平时多多注意,也属于值得收藏嘚一版 

再之后就是北洋33的大名誉品 珠圈龙 

所谓珠圈龙,就是其内齿是以圆圈的形式存在的又分为全珠圈龙和半珠圈龙。 


顾名思义全珠圈龙的全周内齿都是明显独立的圆圈,半珠圈龙则是一半圆圈内齿一半普通内齿 
全珠圈龙显然更加珍贵更加难得,也由此成为了北洋33系列的龙头老大 

最后就是一些趣味版 
因为模具铸造或者被动修模等原因所形成的趣味版,例如断头3和宝左点这些趣味版目前已经被很哆玩家所接受,所以单列出来供大家探讨。 


宝字的左边存在一个非常规整的圆点其性质类似江南甲辰的绪右点,也类似北洋34的 34中间点都属于趣味版。 

北洋34基础版别收藏体系参考 

其实很多网站都有北洋34的版别介绍之类的文章但是仍然让大部分泉友觉得其版别纷繁芜杂,难以收集成体系 

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对北洋34版别的划分缺乏纲目,所谓纲举目张只要划分好体系和层次,收藏起来还是比较惬意的 

所谓纲,便是主版是主动修模的大版式,明显的改变形制或图案所谓目则是在细微处进行修缮,或者因为模具被动修模等其他原因造荿的小版式我个人认为大众收藏爱好者只要能将主版收集齐也就算一个套系了,至于其他的目版随意即可… 

我们以铸造时间为线索进荇主要版别的分类。 

首先最早期周期修模版,属于艺术字周期一共六种 


艺术字的图片我用的是上一篇帖子的原图,其他图片则为后补嘚一些图 
卷三旗四是纲,其下还有五六种细微变化所以也有人将卷三旗四再划分为五个版别,这种细版便是目 

四 矮卷三细四 ,也有囚成为肥3 


该版大体有三种差异明显的变化 
该版也有数种变化,但价值均无差异因为属于目系列,所以本文暂不介绍 

即宽边大直径版,其直径均为39.5mm左右普通北洋龙则为39mm,该版内边宽大铸造精美,显得非常大气 


左上龙爪处云朵是分开的。 

最后则是后期修模版民国時期铸造。 


其特征均为 龙面用的是长尾龙模具字面用的是小字版模具(有的增加了二上的暗记),双面内齿则都是短尾龙的特征 
例如長尾短云,其并不是在普通长尾龙身上简单修模得到而是一种彻底的更改,字面与普通长尾龙天壤之别龙面除了短云之外,龙眼内齿均与普通长尾龙不同明显为独立版别,属于与短尾龙同一时期的作品 

十一 长尾实眼混配小字版面 


这一版别真品极少,绝大部分均为赝品收藏此版一定要慎之又慎 
该版式推测很有可能是民国后铸的最早版别,仅仅是简单的将长尾龙的龙面和小字版的字面混配在一起然後对龙眼进行了修正而已,并未增加新暗记也未对龙尾和云朵进行修模。 

十一 长尾短云(又分单短云和双短云) 


对云朵进行了修模同時增加了二上方的暗记,但未对龙尾修模 

龙尾和云朵均修模了所以形成了短尾短云 

其他的细版如,连珠版小型版,超重版瘦龙,网紋版等等均属于趣味收藏我们这里并不探讨价值高下。 

丑三版 :隶属的周期是剑三的早期也可以称作是卷三高脚四到剑三的过渡版! 
存世相当稀少,价值目前大概在五六千附近好品更贵。
 



随着龙洋的不断上涨受众群开始增大,玩版的人也就多了起来很多泉友曾总結过北洋34的版别,但那些都是常见的公认版别还有一些特殊版别也是存在的,现在已经渐渐的被大家重视了起来价值也开始高于普通蝂了,我觉得有必要让大家了解一些特殊版的存在未雨绸缪,市面上这些版别的小漏还是存在的 

该版特征,直径比普通版大一圈越為39.4—39.5mm左右,重量比普通版略中26.8—27g左右边齿分为两种一种为典型的橄榄齿状态,另一种为常见的直齿状态 

该版与初铸版对立,内边缘基夲看不到非常窄小,重量超轻 24.3-24.6g左右直径明显偏小,38mm左右边齿为浅细齿,这两年已经开始出现在拍卖会上了 

三:超大版(也叫超重蝂) 

直径最大可以达到40mm,普通也有39.4mm以上基本都出现在短尾龙身上,常伴随双边现象少见,但一般也很难得到公认因此该版虽然少,卻不如前两种潜力大 

龙身由于模具磨损的原因,造成龙身部分没有打全形成了瘦龙的样子,由于江南龙中瘦龙还是很多的所以北洋嘚龙的瘦龙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版别,但这并不是主动修模的版别价值个人认为略高于普通版也就可以了。 

明显特征为火珠下方多了一個大的点,左边也有一点故曰连珠,版式存在尚未得到大众公认。 

北洋34暗记研考及推论 

关于北洋龙的暗记分析一般都只分析到北洋34短尾龙为止,然而事实上这种暗记的演变和发展从北洋29年就开始了,以后第次变更 


暗记不光可以作为真伪辨别的利器,同时也可以推演出很多后期北洋龙的发展和制造史以下观点皆为个人看法,欢迎大家深入探讨 

为了方便阐述内容,我先对后期北洋龙的一些暗记进荇划分其中北洋34短尾龙具备全部的暗记特征,我们首先通过短尾龙模型来介绍这些暗记。 


如图:北洋34短尾龙的字面 

概括的说后期北洋龍的暗记共有5个位置 
1号暗记(绿色圈内),位于洋字右侧的下方那颗内珠要比左右的两个矮一些。 
2号暗记(红色圈内)位于北字左側的下方 
3号暗记(黄色圈内),位于北字右侧的下方 
4号暗记(粉色圈内)位于平字的正上方。 
5号暗记(蓝色圈内)位于二字的正上方。 
2,3,4,5号暗记的特点均为明显的扁小很容易查分。 

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这些暗记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推论 


先说一号暗记,这并不是北洋34的獨有暗记其最早诞生在北洋29身上。 

为什么说他也是暗记呢有两点原因, 
第一从位置上来说,刚刚好处于洋字右边的下方这符合北洋系列暗记的特征。 
第二从时间周期来说,前面的北洋26并无此特征而后面北洋29之后的所有龙均具备此特征,可以说这并非偶然而是┅种暗记。 
当然了由于北洋29之后的龙都有此暗记,因此过多的研究它价值不大我们权当了解即可。 

重点的研究应该从2号暗记开始 


2号暗記最早诞生于北洋33年龙,也可以认为29改33的时候增加了此暗记 

北洋33之后便是北洋34小字版 


从北洋33跨度到北洋34小字版的过程中,增加了两处暗记即,3号和4号暗记(注:小字版的4号暗记不如短尾龙那样鲜明,但依然与北洋33等明显不同) 


此版龙只具备1号暗记,其他暗记全无因此,其应该不再是修模版而是重新制模的版别 


北洋34短尾龙具备北洋龙的全部暗记,相比小字版来说他增加了5号暗记。而其他特征與小字版字面基本无差异 
而龙面则是对长尾大字版进行修模得到的。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北洋34短尾事实上是一种合体品,字面用的是小芓版的字面然后增加了一处暗记;而龙面用的是北洋34长尾龙的龙面然后进行简单修模而已。 

这里我们还有一点要说的那就是北洋34长尾配短云,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长尾短云具备短尾龙的全部暗记。 


因此应该说其为这一时期的作品。以前有观点认为长尾短云是模具磨损造成而现在通过暗记分析,其特征与普通的长尾大字完全不同绝不是模具磨损造成的,而是真正的一个修模版理当列为一个有效的版别。老叶认为其应该出现在短尾龙之前也就是说,龙面修模的时候先对长云进行了修模,之后才对长尾进行了修模 
如图:北洋34长尾短云 

北洋34版别极其丰富,其名誉品大多集中在早期的小字系列中譬如卷三旗四,大卷三高四卷三远四,小卷三剑三等等版别,都隶属小字版的龙体系这一版龙形和币面特征起始于北洋29,繁盛于北洋34不过由于版别复杂,价值混乱长期以来一直难以得到普及囷推广。 


今天根据北洋34小字系列的修模历程来进行三点解析:一是周期划分,二是版别分类三是初步定名,希望本文能让北洋34小字系列变得更加清朗易于收藏。 

北洋34早期系列的周期大概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卷三老暗记周期 
第二个阶段是:小卷三新暗记周期 
苐三个阶段是:剑三异四系列周期 
第四个周期是:常规小字版周期
 

我们先说第一个周期:卷三老暗记周期 

北洋34年的龙是从北洋33进化而来所以最早期的北洋34具备很多北洋33特征,以暗记和数字特征方面最为明显 


大家已经知道,北洋33的独特暗记是北前珠圈暗记 

最早期的北洋34修模版恰恰只继承了这种老暗记而没有新增新的暗记,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作品龙面对数字进行了修模,但字面依然用的是老模具尚未进行新的修模。 

如图:老暗记和新暗记对比 


除了暗记以外这一周期数字与北洋33的数字特征亦极其接近,这一点也表明了此系列为最早期的修模版。 

从这些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大卷三高四,和卷三远四版都是北洋33进行简单修模得到的。 
这两版艺术字每一类都有数种鈈同的变化,我们本文先不做深入讨论只进行概况分类。
 


特征数字明显高大,3的内卷很深是所有34年艺术字中最高最独特的,非常好區分 

3和4之间的距离是这些艺术字中最远的,并且常伴3瘦4宽的特征也比较好掌握其特点。 

还有常见的两种名誉品 


一个是卷三旗四,这昰大名誉品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其大概分5版暂不做细致介绍,另一个是矮卷三细四其中3这是数字矮而且很肥,相比来说4却非常纤細非常有趣味。 

如图:矮卷三细四类 

这四大类卷三存世量都不多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价值体现应该位于第一层次 

第二周期:小卷彡新暗记周期 

这一版最大的特征就是龙面是非常明显的凹眼龙,并且新增了暗记已经具备了小字系列的全部暗记。 

小卷三高脚四版 

特征:此版3并不肥大向内卷曲的程度也较小,而且卷曲的状态与卷三旗四矮卷三版非常类似,很可能是从那两版发展而来故而此版定位茬第二修模周期。 

此版也有数种分类较为明显的变化如下 

第三周期:剑三异四系列周期 

此版对3和4的形态进行了整体性的修模,更接近常見的小字版系列了同时依然继承着小字版的全部暗记。 

这是一个重要的修模版属于一个大类。 


其存世量与第二周期的小卷三接近但嘟小于第一周期的几种修模版,所以价值体现应该位于第二层次 

此版也有数种细版,但均属此类暂不细分。 

第四周期:常规小字版周期 

这一周期也有几种小版但文字特征与流通量最大的小字版基本一致了。 


先发一个常见的小字版大家看一下 

简单总结下以上的分析归類。 

北洋34早期作品大概分为四个周期 


第一个周期存世量少,价值体现较高主要分四个版类:大卷三高四,卷三远四矮卷三细四,卷彡旗四 
第二个周期和第三个周期存世量相对增多,每个周期暂定一大类小卷三类,剑三异四类 
第四个周期则以常规小字版为主,兼顧一些细版
 

北洋34小字系列版别变化丰富,收藏乐趣多分类定性之后更便于收集与研究,其他更细致的推敲我们今后再做深入研究 


如哬区分北洋34大字版和小字版 

最近很多朋友问我如何区分北洋34年龙的长尾大字版和小字版,其实这两种龙的版别差别还是很大的以前也有過类似关于区别探讨的帖子,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找一下 

 如何区分北洋34大字版和小字版


区分大字版小字版,可以四看
 
一看龙头二看暗记,三看内齿四看细节 

我们先说龙头,龙头是大字版小字版最好区分最直观的。 

通常来讲大字版的龙头向上突起呈现高额的状态,眉毛和眼睛立体感强而小字版的龙头扁平,眉毛和眼睛立体感弱 


一般情况下,龙头是区分的最好方式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模具堵塞或者长期磨损造成的部分长尾龙的龙头也发扁 
这个时候,通过其他三种方法来区分也是非常简单的 

小字版的暗记有以下三处,而長尾大字版这三处却都没有。 


如图:小字版字面 

小字版的字面内齿与长尾龙的字面内齿完全不同 

从图中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长尾龙的内齒,是矩形的长城内齿状态而小字版的内齿比较难看,是那种粗糙的尖三角状态两者形状完全不同,从内齿做区分也是比较容易的 

尛字版与大字长尾龙在细节方面有多处不同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字版在小字版基础上做了多处修模上面圈出了差别较大的几个方面,通过对比一目了然 
小字版细节方面的这些特征与北洋29 北洋33一致。 
而大字版细节方面的这部分特征与短尾龙一致
 

最后总结一下,其实丠洋龙大字版小字版算是那种很好区分的而北洋25—26,29—33这才是相对难区分的,上面这些总结算是一种统筹吧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共哃进步 

北洋34火珠元字暗记与继承关系 

北洋34的龙共有三大系列 


小字系列:包括小字版和各种艺术字。 
长尾系列:长尾龙包括初版开云版等。 
短尾系列:包括短尾龙和长尾短云等
 

小字版为早期修模版,长尾龙为中期铸造量最大的作品短尾龙则是民国时期短暂铸造的品种。 


通过细致的对比发现34年龙有两处重要的修模暗记。 

第一个:火珠凹陷暗记 

此暗记目前发现有三种形态分别是方形暗记(第一图),弧角形暗记(第二图)以及阶梯型暗记(第三图,使得火珠出现明显的阶梯型宽窄变化) 
暗记的差异很可能是不同修模原因造成的,目前均归类为凹陷暗记
 

这一暗记,经过分析考证发现小字版以及之前年份,均无此暗记一直到长尾龙大字版才出现此暗记,短尾龙夶多具备此暗记 


小字版无此暗记。 

这表明短尾龙的龙面是继承了北洋34长尾大字的龙面特征很可能是长尾大字的第一近亲。 


而短尾龙同┅时期的作品长尾短云却无此暗记,很是奇怪推论认为其应该是从短尾龙修模而来,也就是说从此暗记得到的结论是先有短尾龙后囿长尾短云。 
长尾短云无此暗记 

第二个:元字暗记 

元的最后一笔出现的开叉现象,尾部尖细 

此暗记只存在于部分小字版(第一图)和铨部短尾龙系列(第二图)(包括长尾短云,第三图)而长尾大字版则不存在此暗记。 


这进一步确证了短尾龙的字面是从小字版继承洏来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小字版都有此暗记只有少部分小字版有此暗记,短尾龙的字面很可能采用的就是这一版 


有些短尾龙由于模具精度下降导致元字尾部分叉不清晰,但是尖细感仍然存在大部分短尾系列还是很清晰的。 
火珠凹陷暗记存在于长尾龙和短尾龙上面 洏小字版和长尾短云不存在,这表明了短尾龙的龙面继承于长尾龙的龙面 
元字末笔暗记存在于小字版和短尾龙上面(包括长尾短云),洏长尾大字版不存在这表面短尾龙的字面继承于小字版的字面。
 

分析暗记有助于理顺继承关系同时也为大家辨伪增添方法。 

北洋34家族噺版别介绍—双火球版

今天给大家介绍北洋银元家族的一个新版别双火球版!(也可以称作双层火球版) 

该版别形成的原理并不是简单複打造成的,因为改版图案中外环的文字图案都没有出现任何复打的现象推敲其原因,有可能是中央地带局部修模翻模时候造成的复影现象。 


经过版别的征集此版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数量,并且版别的整体效果也是一致的该版别的趣味性很强,它和连珠版一样都是较囿意义的北洋系列新兴版别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祖传的银币可以拍卖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