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学家退休年龄活的年龄更长

   未出,法定的退休年龄是为,男性60周岁,女性50周岁。

  人社部表示,2016年完成方案制定,明年方案征求意见;每年延迟退休几个月,逐渐延至。

  针对近日媒体关注的实行的问题,人社部部长尹蔚民10日在记者会上说,争取2016年完成方案制定,明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征求社会意见,2017年正式推出,方案推出至少五年后才会实施。

  延迟退休方案公布5年后实施

  记者会上,尹蔚民在回答“延迟退休政策方案何时出台”的问题时表示,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不仅关系着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更充分地开发人力资源、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尹蔚民表示,这项政策的提出主要针对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定的,当时的人均预期寿命只有40岁左右。6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结构和预期寿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必要对退休年龄作出调整。

  尹蔚民表示,在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方案时,会充分考虑到社会各界的意见和看法,综合平衡、瞻前顾后,能够使方案更周到,各个方面都能够接受。

  第一,我们会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劳动力的状况,把握调整的节点和节奏。第二,肯定是“小步徐趋、渐进到位”。就是说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达到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第三,会有一个社会预告。就是先把这项方案公布出去,但方案的实施时间至少要在5年以后,给大家一个心理的预期。比如现在公布了这个方案,5年以后才可以实施。比如我是55岁退休,5年以后实施也就是55岁零两个月退休,明年的人可能就是55岁零6个月退休,就是这样一个心理预期,渐进式的。所以这个政策就是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社会各界对延迟退休未形成共识

  “目前,社会各界对延迟退休的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尹蔚民表示,考虑到这项政策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在这个方案正式出台之前,会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使方案制定的更完善、稳妥,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

  对于方案出台的时间表,尹蔚民表示,希望今年能够把这个方案制定出来,明年在报经中央同意以后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修改完善,应该是在后年正式推出。

  老龄化加剧是主因,养老金收支欠平衡

  据统计,我国目前60岁以上人口为2.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5.5%。根据预测,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9.3%,2050年将达到38.6%。

  尹蔚民介绍称,我国目前的退休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确定的,当时人口的预期寿命不到50岁。现在建国已经60多年,国情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的预期寿命已达70多岁。我国的退休政策没改,参加的退休人员有8000多万,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在延长,工作年限相应应该提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老龄化加剧是延迟退休主要原因,其次劳动力供给总量也在逐步减少。渐进式延退也与劳动力资源总量的下降趋势相适应。

  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也表示,人们的寿命在提高是延迟退休的重要因素。他提出,目前,社保缴费年限与退休后的领取年限的比例有些失衡。比如,现在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预期寿命为74岁,相当于缴费30年,领取20年,按照这个比例领到的养老金很难保证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核心点,就是要延长缴费的年限,相应缩短领取养老金的年限。

  为何要“渐进式”延退?

  给大家一个心理预期 与国际接轨

  尹蔚民部长表示,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退休年龄,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是在65岁、67岁,而且都是渐进式延迟的。我国现在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政策,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

  “延迟退休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能够顺利推行十分重要。”褚福灵举例说,美国,从65岁延迟到67岁用了15年左右时间。同样是延迟两岁,德国则用了17年。渐进式延退给大家一个长期的心理预期。一年延长几个月,比较容易被人接受。这样既与国际接轨,又能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接受,对社会造成的震动更小。

  延迟到多少岁比较合理?

  65岁是趋势 按工种分类更合理

  “到2020—2025年左右,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左右是一个大趋势。”竹立家建议男女应同时退休,“男女同工同酬是男女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褚福灵则认为。就目前看,现阶段我国退休年龄的男女差异是5-10年,若要男女同龄,难免会出现女性退休年龄提高得太快的情况。他认为,第一步先达到男性65岁,女性60岁,之后保持这个参数,未来实现自动调节。此外,上述两位专家同时认为,按工种分类制定退休年龄更为科学。褚福灵表示,应借鉴一些国际经验,指定退休年龄区间,在一个年龄段内,根据劳动性质和工作愿望自行选择。尤其对待特殊工种,要有一个特殊的政策。竹立家表示,退休年龄应与劳动强度相关,像搬运工人、建筑工人等重劳力工人应早些退休,而教师、科学家等脑力劳动者,应该有所延长。另外,有媒体指出,除了职业差异外,制定延迟退休政策,还应考虑到劳动人群的地区差异、寿命差异、收入差异等因素。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杯子里的香槟泛着气泡、芝士蛋糕上燃烧着蜡烛,四月初,澳大利亚老人David Goodall在家人朋友的陪伴下迎来了他的104岁生日。但是Goodall并没有为自己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日感到高兴,反而觉得自己活得太久了,现在已经准备好离开这个世界。

日前,Goodall 证实他已经计划于本周飞往瑞士,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对自己无法在澳大利亚国内选择自愿安乐死感到遗憾。

非常遗憾活到了104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David Goodall于1914年出生于伦敦,是一名著名的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他在1948年来到澳大利亚,进入墨尔本大学担任讲师。现在,他被认为是澳大利亚年龄最大的科学家。

Goodall家住珀斯,四月初的生日庆祝会上,当朋友和亲人为他唱起生日歌时,他静静地听着。然后许了个愿,吸了口气吹灭了蜡烛。他并没有由衷地为自己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日感到高兴,反而觉得自己活得太久了,现在已经准备好离开这个世界。

“我非常遗憾活到了现在这个年纪”,他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说,“我更希望自己的生命终结在七八十岁的年纪”。当被媒体问及这个生日是否过得高兴时,他说,“不,我不高兴,我想结束生命。这并不是一件悲伤的事,相反,如果一个年迈的人想结束生命却被阻止了,反而会让人感到悲哀。”

“我认为,像我这样的老人应该拥有选择自愿安乐死的权利。”Goodall说。

Goodall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一个人一旦过了中年,他应尽的社会责任就已经完成,这个人就可以自由地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余生。如果一个人选择死亡,那也是公平的,其他人不应该干预。

在大多数国家,自愿安乐死和医生协助自杀都是违法的。但是,目前包括瑞士、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在内的一些国家已经将一部分安乐死的做法合法化。多年以来,澳大利亚一直禁止安乐死。去年11月,该国维多利亚州率先通过了安乐死法案,到2019年夏天,将允许身患绝症的病人通过安乐死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美国,也只有加利福利亚州、科罗拉多州、夏威夷州、俄勒冈州、佛蒙塔州、华盛顿州和华盛顿特区,允许身患绝症的病人进行安乐死,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将于本周飞往瑞士进行安乐死

但Goodall并没有得绝症。

事实上,就在前几年,他的健康状况都还比较好。他喜欢网球运动,并一直打到了90岁;在业余时间表演舞台剧,直到视力开始下降才停止;他还一直以名誉研究助理的身份在珀斯的伊迪丝61考恩大学(Edith Cowan University)工作。

但Goodall承认他的健康状况在逐渐变差。他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几个月前他在珀斯的家中摔倒了,在地上躺了整整两天直到保姆发现他。

“我大声地喊过,但是没有人听到。”他说,相信自己是时候离开这个世界了,但是澳大利亚安乐死立法对他毫无用处,因为那些只针对身患绝症的人。

Goodall认为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为什么要为死亡感到难过?”Goodall最近告诉新闻媒体他活够了,打算离开这个世界,“我不认为这是一件残酷的事情,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这位104岁的老人决定前往瑞士,在那里自愿安乐死是合法的。他将于本周三飞往波尔多最后一次看望自己的家人,然后再前往瑞士巴塞尔。在瑞士巴塞尔,一家生命终结诊所已经批准了他的自愿安乐死申请。

“尽管瑞士是个不错的国家,但我并不想去那里”,Goodall说,但是他不得不这样做,因为澳大利亚的法律不允许他选择自愿安乐死。“这让我觉得非常遗憾。”

近年来,Goodall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生活质量也越来越低。他感激公众对他所遭遇的困境的关注,并希望这能引发更多关于自愿安乐死问题的讨论。

“我希望他们能理解。”他说,“我已经104岁了,所以我能活在这世上的时间也不多了。我的健康状况变得越来越糟糕,这让我很不开心。”

家人朋友为David Goodall庆祝104岁生日。图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Goodall说他选择自愿安乐死的做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和家人坦率地讨论了这一决定。“我一直在说永别,他们意识到我对现在的生活是多么不满意,几乎所有方面都令人不满意,所以越快结束越好。”

在过去的20年里,Goodall一直是“退出国际”(Exit International)的成员,该组织是一个总部设在澳大利亚的非营利组织,倡导安乐死合法化。

“退出国际”组织的创始人Philip Nitschke在筹款网站GoFundMe上表示,该组织在西澳大利亚的协调员、Goodall的朋友Carol O’Neil将于周三陪同他一起前往位于瑞士西北部靠近法国和德国边境的巴塞尔。该组织已经筹集了近2万美元来支付Goodall的旅费。

102岁仍不愿离开工作岗位

这不是Goodall第一次引起全球媒体的关注。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2016年,珀斯伊迪丝61考恩大学(Edith Cowan University) 告诉Goodall,因为他的健康状况,他不适合继续在学校工作,因为他的工作涉及到审查学术论文和监督学生,他的健康状况可能无法再应对这些工作。

但当时102岁的科学家说,他希望继续自己的研究。这位生态学家职业生涯已经长达70年,在伊迪丝61考恩大学担任名誉研究助理后,他每周四次往返于位于城市北部的学校,每次单程都需花费90分钟时间,包括乘坐两趟公共汽车和一趟火车。学校认为Goodall没有必要再艰苦跋涉到学校工作。

102岁的David Goodall在伊迪丝·考恩大学工作。图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这一事件当时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关注,学校的行为被认为是职场中的老年歧视。“这让我感到很沮丧,也凸显了年龄大的影响。如果不是因为我年龄大,这个问题就不会出现。”Goodall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由于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大学最后撤销了让Goodall离职的决定。但学校表示,因为担心Goodall的安全,他只会被允许在校园内参与预先安排好的会议并由一名护理人员陪同。

Goodall的女儿Karen和学校的高层领导进行了沟通,认为在校园里没有必要让一个护理人员跟在父亲的身边。

“现在人们虽然年迈但他们可能依然身体健康,如果他们想工作并且能够做出贡献,那么我认为每个案例都应该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她说,我们所有人都会变老,这是否就意味着仅仅因为我们的身体不像以前那样健康,人们就不再对我们有所期待,不再期待我们能做出贡献?或者把我们当成应该被送到养老院或者必须要有护理人员陪同的人?

Karen说,父亲是一个非常聪明、优秀的人,甚至比只有他年龄四分之一的人都更头脑灵活。“我认为学校让他离开是非常有损父亲人格的事情。”

“我希望我的经历能够鼓励其他人退休后也能继续活跃在他们的领域。”Goodall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给于每个人这样的机会。”

因为职业生涯发表了超过100篇学术论文并获得了3个博士学位,Goodall在2016年获得了著名的澳大利亚勋章。直到2016年他仍然在为不同的生态杂志评论和编辑论文,直到2014年,他才停止在杂志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家退休年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