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琴,听说古琴流派有很多流派,跟哪个派学好

  日前,由瀛洲古琴社和裕香堂联合主办,洪荒传媒旗下网红国学孵化机构洪荒书院承办的首期瀛洲古琴社听琴品香活动雅集在泉州举行。活动邀请了瀛洲古琴社创始人,金砖五国会议古琴演奏家,诸城派第七代传人梁继桑老师,为古琴爱好者讲授古琴的渊源,并现场演奏琴曲,同时邀请了非遗传统技艺(香艺)传承人,中国佛教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国药香教育部主任,裕香堂(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香艺培训讲师韩燕女士现场讲解香道,据悉,泉州市古琴爱好者30多人参加了此次雅集活动。

  据了解,古琴,不仅是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弹拨乐器,更是修身养性的“道器”,被誉为“六艺”之首。古琴融合了中国几千年儒释道文化的精粹,宁静而高远,淡雅而悠缓,是现代人繁忙生活中的心灵慰藉,是一种可以让我们静心修行的优雅生活方式,而雅集是指古代文人雅士抚琴、品茶、闻香、论学的集会。此次古琴雅集融合了古琴演奏、品香、品茶等多种文化艺术形式,把千年的古琴文化风采展示给现场观众。

  随着近年来的“国学热”,古琴作为四艺之首,也备受世人的关注。走出了十几年前无人问津、被人与古筝混为一谈的尴尬境地,日益受到关注。梁继桑老师告诉记者,古琴流传至今已3000多年,古琴在古代是文人乐器。古代文人十之六七要操琴,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现在的古琴热也是古代文化现象的延续。古琴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比较低迷的时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学习古琴的行列。

  梁继桑老师曾受邀参加了2017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活动进行古琴演奏,他自小修习大成拳,更好佛、道、精通医理,少时与诸城派古琴名家茅毅先生为道友,得茅毅先生琴艺相授,指法独特,音色高朴,明白琴道与佛道一理、法喜充满、悟者自在。梁继桑老师认为古琴是一种修道法器,琴声与心声合自然,乃是养生之道。“琴法心,心法道,道法自然。”这是梁继桑老师的理念观点。

  记者了解到,梁继桑老师的弟子邱先生为了学古琴,特地在老师附近租了一间房子日夜练琴,短短几个月从零基础学到《忆故人》,《读易》等十来曲得心应手,琴技进步神速,让老师和许多师弟师妹都颇为惊叹。

  本次雅集的策划承办方洪荒传媒的董事长喵小侠(昵称)也是梁继桑老师的弟子,他认为古琴的声音能给人带来安宁的心境。在当下,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加大,烦躁的心态时常影响人们,蕴含传统气息的古琴乐声能够让人放松身心,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陶冶和提升人的审美意识,更多人开始喜欢欣赏能够“入心”的古琴,是古琴从少数人的高雅乐器向社会大众化转变的重要原因,喵小侠的观点代表了很多学习古琴的成年人的想法。

  据介绍,洪荒传媒旗下的洪荒书院是国内首个网红国学孵化机构,以直播新媒体以及传统媒体等多种传媒方式渠道,为传承华夏文化各个流派的艺术家们提供一站式文化IP孵化服务以及经纪人代理服务,成为目前网红机构中的一股清流。

  “在这个看脸的秀场主播到处横行的时期,我希望能用公司的资源去尽力推广华夏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希望社会能把更多的目光投向许多华夏文化传承学者及艺术家们的身上,即使在商业运营上,直播界许多经纪演艺公司签约娱乐类艺人更加赚钱,但我希望洪荒传媒能做一些力所能及有益华夏文化传承的事情。”洪荒传媒的董事长喵小侠表示,很多优秀学者和艺术家往往有让人敬佩的匠人精神,只专注于提升自身领域,不擅长推广自己的学问和艺术,不熟悉商业运作,经常吃亏,洪荒书院就是一个为广大优秀文化艺术家们提供经纪服务和商业合作的平台。

  瀛洲古琴社创始人,金砖五国会议古琴演奏家,诸城派第七代传人梁继桑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古琴历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师生对弹”,即老师一句一句的教,学生一句一句的学,老师的一吟一猱,一绰一注,抹挑勾剔,轻重疾徐,在教琴的过程中,学生尽收眼底,回去如勤于练习,加以时日,便不难掌握。

古琴讲究轻重缓急,左手按令入弦,右手弹弦欲断。梅庵王燕卿在《指法》中说,初学左按宜紧右弹宜重,久则用用不觉,出于自然。王燕卿又对轻重缓急衍展,轻而不浮,重而不浊,疾而不乱,缓而不断。分言之,左手按弦贵灵活,上下得中,无过及。又手下指贵坚,实无虚浮,无凝滞。散音求宽宏,泛音求清越,实音求古洁。此就三种音言之,熟练既久,自能指与弦合,弦与音合,音与意合。

这种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进展虽慢,但学生最易得师之精髓。然自学者,只能通过一些古琴的入门书籍,来完成学琴的过程。学曲子时,曲谱成了最重要的老师,但曲谱只是琴曲的一根拐杖,无论是简谱、线谱或减字谱,只能简略记录一下曲子的情况,而不能记录曲子的所有细节。

梅庵琴派于弹奏要点:其一,右手弹奏声音厚实饱满,肉甲必用,多用中锋弹奏;其二,左手大指二关节的运用;其三,掐撮三声与众不同;其四,连续的按、泛结合运用;五,运用类似书法回锋的演奏方式;六,“吟”的运用,不觉技痒可分细吟,长吟,落指吟,飞吟,游吟等。

比如,古琴独特的节奏形式,现在还没有哪一种谱能很完善地记录下来,只能用简谱或线谱的小节线去粗略地记录一下。古琴的节奏就如人说话一样,轻重疾徐应随着语气的发展来变化,应强调乐句的“语气感”,并非只是简单的强弱、次强弱等有规律性的变化。

广陵琴派在演奏上的特点:其一,右手下指喜用偏锋,四指八法皆带斜势,触弦肉多于甲,故音色朴实凝重;其二,右手过徽弹奏,与散音泛音形成对比,产生刚柔相济的效果;其三,左手强调吟猱功夫,以细致柔和取胜,最宜于演奏抒情曲操;其四,运用双撞,上弱下强,往来分明;其五,唱弦是广陵独特习琴方式,便于学琴又有助于音乐记忆;其六,节奏跌宕。

多看名家演奏,二是多看琴学理论。古琴演奏不仅是一种听觉艺术,琴姿琴容也是琴学很重要组成部分,自学者不可不知。姿势琴容的正确与否,不只关系到琴风、台风等审美问题,如果姿势过于随意,会直接影响到音色的优美,甚至一些较难的技法也很难完成。

许多琴人在初学古琴时,不太注重弹琴动作的准确与正确,认为只要能把琴搞响就行了。如此时间一长,有的就会养成一些不良的动作或习惯,影响了琴艺的进一步提高。所以在开始学琴时,注意这些动作的要领还是有必要的。

自唐赵耶利独创手势图以来,历代琴谱多加以引用或增修。现代的琴书入门书籍中,多用照片来代替古代所绘的手势图,再加以简单的解释。但弹琴的姿势,很难用图解或文字来解释清楚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多观摩名家的演奏视录像,仿效名家的姿势支多做练习,久而久之,便会挥洒自如。

指甲对于古琴的音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左手不能留指甲,而右手需要留指甲。但也有一些不喜欢留指甲的琴人,他们的琴声往往没有丰富的层次与变化,这只取决于一些人的个人偏好,应另当别论。

除此之外,还是多去参阅一些琴学理论,如历代经典的琴论及琴谱,如明徐上瀛的《大还阁琴谱》,此谱中的《溪山琴况》至今都被琴家奉为圭臬,现代的好多琴学理论,多出于此。

右手指甲的长度大概是在右手面向脸部指尖与眼齐平时,指甲高出指肉2—3个毫米为佳。指甲过长,会使弹琴出现过多的噼啪声,太短则无法触弦。琴人在指甲刚刚剪过时,应用指甲锉或细砂纸(500号以上)打磨至平滑为宜,否则弹琴时,手感差宜出杂音。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琴学更是如此,如只一味的盲目练琴,不去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进步会很慢,如多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则会事半功倍,少走弯路。比如像“锁”这一指法,虽说教科书上都讲得十分清楚,节奏指序也很明了,但各个流派在实际演奏时却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如不多去思量,很难理解其中的精髓。

有的琴人在弹琴时坐上就弹,并不作什么准备,这是一种粗劣的弹琴习惯。弹琴时先应端坐好,意念回收、全身放松至无一处紧张用力,两臂自然下垂。然后把双臂轻轻抬起,左手置于琴的九、十徽处,右手还保持放松时的手型,以中指指尖为支点置于岳山于一徽之间的琴弦上。

比如七声的“长锁”,古谱的要求大致是“抹、挑、抹、勾、剔、抹、挑”,但现在好多琴家也常弹为“抹、挑、抹、挑、抹、勾、剔”或“抹、挑、勾、剔、摘、剔、挑”,孰是孰非?很难说清。

如果自学者全凭教科书中一些简单的定义,更容易一头雾水,这也要多听名家的一些示范演奏,在听时多关注一下这些指法,从乐曲的一些音效上进行指法简单的判断,多做练习,加以时日,便能慢慢掌握。刚开始可以只听一家,选一位自己喜欢的琴家,等掌握此流派的基本方法后,再广泛地去学习其它各派之长,融会贯通,加以时日,便能为已所用。

在弹琴时,身体尽量不要晃动,脸部保持平静,两脚应避免用力,手臂不要僵硬,肩膀是最容易不自觉紧张的部位,琴人们一定要多多留意。至于嘴动、指翘、舞手、点头、身晃等这些与弹琴无关的动作都应尽量避免。

继而想到,“长锁”是为弥补古琴没有像弦乐那样的长音而作,便会悟到“锁”这一指法的要点:音断意连,一气呵成。如能达此,久加揣摩,多加练习,自然会得其中精髓。其它指法也是如此,在勤练之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一般来说,只要是一张不抗指的琴,左手按弦是不需要太大的力量,整个手臂的重量再加上轻轻的一点加力就足矣。左手按弦切忌用蛮力僵力,只要按到能把琴弦充分的弹响就行了,不按弦的手指依然要注意放松,虎口应保持涵空状。

琴者,情也。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弦音皆情音。弹琴以抒情,抒情以寄寓。深夜一曲终了,可以安睡。

}

微信扫一扫 转发至朋友圈

小学三年级, 积分 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大学三年级, 积分 31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7 积分

我也想学,组团怎么收费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琴流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