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轮胎适合越野比较适合越野路面的?

如果只允许给你的越野车做一项改装你会选什么呢?

如果你真的打算去诗和远方,或者想要融入一个越野圈子,改装的第一步就应该是给自己的越野车换一双结实耐磨的“鞋”。并且,相信我,换一副大花纹的越野胎远比升高三寸的越野车看上去“野”味更足!

那么为什么换胎这么重要呢?

平时我们走铺装路面当然没有什么关系啦,就算是你穿“拖鞋”遛弯都没问题!但试想如果你去翻山或者穿越沙漠,或者穿过布满碎石的戈壁滩的时候,没有一双好“鞋”将是多么痛苦的体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爆胎风险降低。原装H/T胎的胎壁相比越野胎都比较薄,长距离穿越存在的最大风险往往就是爆胎了。通常硬派越野车都会配备一只全尺寸备胎。但在穿越碎石比较多的区域时,难免会碾压到锋利凸起的石头,而这种伤口往往比较大,你携带的补胎液或者补胎工具很可能对这类伤口束手无策。一旦你启用了备胎,后面的路程就将变成国产大片“步步惊心”了……

2、提高抓地性能,降低行驶风险。由于H/T胎相对较浅的沟槽和细密的花纹,在公路上拥有更小的胎噪和更低的油耗,但当你开下公路的时候,它的抓地性能就相对较弱了,尤其在对付搓板路,砂石路,泥地和冰雪区域的时候。

3、提高脱困能力。尤其是穿越泥泞的道路时,H/T胎很容易就会被泥包住在胎面形成一个光滑的泥面完全失去附着力,使车子陷在泥里动弹不得。

遗憾的是,大部分越野车在出厂时配备的就是H/T胎。一部分原因是出于成本考虑,毕竟一个质量过硬的越野胎的价格相当于四个HT胎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厂家也不知道你到底要用这台车去哪里,而最多的情况是每天上下班偶尔近郊转转。那么H/T胎就是最合适的了。

然而越野胎的类型五花八门,除了H/T胎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首先再啰嗦一下基础知识:轮胎上的标示会有轮胎的类型、宽度、扁平比、轮毂尺寸、出厂年限等。

而对于我们选择轮胎来说,首先要了解的就是越野轮胎大体上的分类:

H/T胎(公路胎)、A/T胎(全地形胎)、M/T胎(泥地胎),另外还有一些比较专业但很稀少的轮胎类型,比如:雪地轮胎、雨林轮胎、攀岩轮胎、沙漠轮胎等。但是也有很多轮胎品牌按照自己的一套标准分类,并且分得更细。

公路轮胎简称HT。一般来说,越野车出厂时通常给新车安装的是中性的道路花纹轮胎,主要用于公路行驶,特点是胎壁比较柔软,胎面花纹细密。[1]

地形轮胎英文名是ALL TERRAIN,在国内一般被简称为AT轮胎,也是越野爱好者使用最广的轮胎。全地形轮胎的设计比公路胎具有兼容性,全地形轮胎的花纹设计的比较粗犷,胎牙的间距也比公路胎略大,这种设计的负面效果是公路性能下降,噪音有所增加,但是耐用性和在非铺装路面上的附着力要强于公路胎,是越野和公路性能兼顾的轮胎。对于那些平时把车当作交通工具,偶尔出去撒点野的车主,AT胎是不错的选择。

同时AT轮胎之间的区别也很大,AT轮胎是越野胎中最复杂的,这种轮胎有侧重于沙地越野的,有侧重于公路行驶的,也有侧重于泥地行驶的。总之,触地橡胶越多,公路操控性越好;触地花纹越少,同时沟槽越深,越野性能越好。

泥地轮胎简称MT(Mud-Terrain)轮胎,一般只有越野发烧友和特殊路段工作者才会选用。它与公路(HT)轮胎正相反,MT轮胎壁坚硬,胎牙夸张,胎牙之间的距离明显偏大,便于泥地行驶的时候慢速排泥或高速甩泥,另外在一些恶劣的地面上更容易增加附着力,如凸凹不平的岩石地面。在公路上行驶时MT轮胎的噪音很大,当车速低于10km/h的时候还会感觉到胎牙的震动。刹车和转向性能都与HT轮胎相差许多,下雨的铺装路面更容易失控。

但是一到非铺装地面上它就能带给你出色的抓地力,特别是在恶劣地形上不易损坏,会给你带来很强的信心。可能还有人认为MT轮胎雨天性能一定也很好,错了,MT轮胎就象它的名字MUD—泥泞一样,它很大程度上偏重了泥泞地面,也就是说在大部分季节干旱的北方是否使用MT轮胎则需要冷静的考虑。如果你选择MT轮胎,那么较少的触地橡胶会加快轮胎的磨损,而且你会牺牲掉很多路面行驶性能。

适合在雪天使用的轮胎,橡胶轮胎有金属钉,可以增加抓地力,在较为寒冷且容易积雪的地方,人们冬天会使用这种轮胎,比如俄罗斯。

在积雪路面开车时最好使用雪地轮胎(snow tire),雪地胎的胎面有更多细小纹路可增强抓地力。

与普通轮胎相比,雪地轮胎通过特殊的配方来增大与冰雪路面的摩擦力。它的优点在于提高了冰雪路面的通过性和安全性。雪地轮胎胎面的材质更软,精心配制的二氧化硅混合物橡胶配方能与光滑冰面接触得更紧密,从而产生比四季轮胎更大的摩擦力,使得车辆在光滑冰面上的操控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当温度低于10℃时,雪地轮胎的表面变得更软,从而获得更好的抓地力。普通轮胎正好相反,越冷越硬。

俗称蜈蚣胎,选用者大多数用于各类有大量泥地的赛事。雨林胎的胎牙很夸张,开玩笑地说,可以滚动几乎是它在公路上唯一的功能了,不过在泥地里它是当仁不让的高手,性能比普通的泥地轮胎强不少。尽管雨林胎用的人少,但是越野迷们还是时常津津乐道。

看完这些轮胎的类型你应该也就明白了吧?没有哪个轮胎是万能的,你要去哪里,走什么路,走多远决定了你需要使用什么轮胎。当然,如果我就是这么范范得科普一下轮胎知识,那你说不定明天就删了我了~我们要做的是靠谱贴心的越野服务,所以我会根据越野老炮儿们的经验给你实实在在推荐几款轮胎的!

STT的升级版,用过的兄弟们都反映公路性能有所提升。所以如果装AT,就百路驰;MT就固铂!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你必须拥有跟你轮毂匹配的胎才行……这也是为什么硬派越野车基本都是16寸、17寸轮毂的原因。哈佛H5经典版……哎,不说他!

给车子换上一双“大脚”的确是一个很难抵御的诱惑。对于后桥硬轴悬挂的越野车来说,底盘最低位置是后轴的那个大圆鼓包(牙包),提高这部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换更大规格的轮胎。就像这种威武的大脚兽,明明是个小切生生改出了大切的风范:

那么我们先了解一下轮胎规格参数:

胎面宽度就是轮胎的宽度(好像废话),单位是毫米,有兴趣可以用卡尺测量一下看看对不对。这个扁平比的数值是一个百分数意思是:胎壁高度/胎面宽度*100%,增加胎宽扁平比和轮毂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增加轮胎的直径。而轮毂的尺寸(比如上图中的18)单位则是英寸,我就最郁闷这种单位转换的事儿,为什么不用统一单位!

换胎除了解了轮胎的规格,还需要关注一下轮毂的两个参数:ET值和J值

ET值也称为ET偏值。这个跟胎关系不大,但是跟轮距有关,会影响到转弯。

ET值就是Off-set值,即偏距,轮毂安装的的接面与轮圈中心线的偏离度,单位为MM,有正、零、负三种。

看了半天是不是眼晕了?简单的理解就是正偏距会让车轮“凹”进车身里,负偏距会让车轮“凸”出车身外。还不理解?上图!

J值直接关系到我们换了更宽的轮胎能不能安装在原有的轮毂上,我们通常说轮毂的宽度是7J、8J,其实,这里的数字代表的就是轮毂的宽度,需要与胎面宽度匹配(轮胎宽度刚介绍过,想不起来往上翻),而J只是代表轮毂凸缘的形状和高度,除了J我们还有C、JJ、JK、K等,主要分别为凸起高度的不同,C为最低,K为最高,而J是最常见的轮毂类型。下面是J值与胎面宽度的对照表:

但是换更大的轮胎同样会带来一些问题。首先是相应的弹簧、减震、止推杆需要调整,如果调整不好很可能导致“窝力”,白白损失动力在内耗上,时间长了还会损坏零部件。第二个问题是会改变车辆的动力输出,换了大脚后会感觉车子变“肉”了,加速性能主要看扭矩,而换了更大规格的轮胎相当于把扭矩变小了。当然如果是像牧马人这样扭矩充沛的车型来说,加大轮胎带来的负担几乎不是什么问题。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换更大的轮胎前一定先比量比量,前轮转弯别刮着轮眉,后轮别磨着避震器或者顶住限位墩,千万别上演换好胎跑一圈回来车就该大修的悲剧。

所以,我的建议是,尽量控制自己的洪荒之力,就算换规格也稍微悠着点,胎宽顶多换大10个单位(比如235换成245),总体换下来轮胎直径不要超过原车直径的3%。

最后,给你一条很实用的建议。最好预备两套轮胎,而且是带轮毂的轮胎,一方面省去了每次换轮胎各种放气上机器充气的繁琐。另一方面有可能你因为轮毂尺寸偏门儿而不得不更换轮毂,而这种情况检车时候你也可以迅速恢复原貌检完再换回来。最重要的是,在市区换回H/T胎能让你油耗更低开得更舒服,越野胎也可以用的更久。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须有地方存放你的五只轮胎。这也是我之前为什么让你多交几个开修理厂的朋友的原因之一!

}

  轮胎作为汽车的一个关键承载部件,具有承受车辆负荷、向路面传递驱动力和制动力、吸收来自路面的振动、改变和保持车辆行驶方向等功能,这些功能对于汽车实现整体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操纵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影响着整车的安全性。轮胎的成本和耐久性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成本。由此可见,平时掌握一些有关正确使用轮胎的知识、做好轮胎的保养更换工作十分必要。

  这类轮胎在我们常见的车型上使用很广泛,比如佳通、韩泰、锦湖、正新就属于此类车胎的典型代表,他们品牌旗下大多数产品都属于经济型轮胎。此类轮胎的优点是价格便宜,轮胎耐磨性好,使用里程较长。缺点就是抓地性差,操控性特征不明显,制动距离略长。

  对于大多数车企以及消费者而言,装备或更换这类轮胎是常态。在成本和够用的双重诉求下,经济型轮胎的表现可圈可点。通常良好的公路行驶他们的正常使用寿命可达6-8万公里。既然讲究成本,就不能追求轮胎有更好的抓地表现,毕竟经济性胎面会更硬一些,胎纹设计和处理工艺也只停留在够用的层次。不过一些大轮胎品牌现在也向经济型靠拢,比如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都有经济性轮胎产品提供,不过相比那些经济型轮胎代表,这些驰名名牌的产品价格通常会高出不少。

  举例1:科鲁兹的轮胎高低配车型差异比较明显,低配车型装备的轮胎规格为205/65 R15,尺寸略小,但胎面显得比较宽,这样整体的抓地表现还不错,只是只配备的钢制轮毂。而高配车型则采用205/60 R16的车胎,且采用铝合金轮毂,尺寸显得更大,抓地力也更强一些。科鲁兹的轮胎只有锦湖一个建议品牌选择,价格还算适中。市场价格在500多元左右。

  举例2:悦动低配车型装备的轮胎规格为185/65 R15,尺寸和胎面显得略小一些,高配车型则采用205/50 R16的车胎,性能表现显然要比低配车型高一些。悦动的轮胎除了有锦湖品牌可以选择外,韩泰也是经销商处建议选择品牌。只是在205/50 R16规格的价格上相差200元。外面轮胎店更换轮胎,205/50 R16大概是580元左右。

  如果是装有四驱系统的SUV车型大部分时间是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只是偶尔会光顾野外道路,那么就应该考虑性能更适合城市道路的轮胎(HT胎),这种轮胎的越野性能稍差,但寿命长,噪音比较低,而且比轻型全能型轮胎及泥地胎要平稳。而越野性能更强的全能型轮胎(AT胎)的牵引力较强,在舒适度和噪音方面的指标也很合理。泥泞道路用的轮胎(MT胎)要更为坚硬一些,如果在公路上行驶会比全能型轮胎的噪音大,越野性能越强,就会越坚硬,噪音也就越大。而有关轮胎的磨损就比较简单,轮胎使用的橡胶越多寿命就越长。虽然橡胶成分等因素也会影响轮胎的寿命,但有一条是不变的,就是越野型轮胎总会比同等尺寸的城市道路轮胎磨损得更快。

  一些大品牌通常把越野轮胎看作他们的高科技产品象征,比如百路驰、米其林、邓禄普、倍耐力、普利司通、大陆马牌等等都能提供相应的越野轮胎。一般越野轮胎很抢眼,因为它的胎纹更深,设计上更利于排水以及抓地,轮胎表面也非常坚硬,以保持轮胎在越野恶劣环境下的耐用表现。

  举例1:兰德酷路泽的轮胎,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这是为了越野而用的。原厂配备的邓禄普285/65 R17的全地形轮胎(AT胎)拥有了宽大的胎面及深沟槽的轮胎花纹,使其可以轻松应对沙石和泥泞路面。市场价格大概是1400元左右。

  举例2: 沃尔沃XC60低配的智雅版配备一套235/65 R17的马牌SUV轮胎,有一定的公路倾向,但厚实的表现很适应越野。看到顶配的智尊版后,发现它却配备一套倍耐力的Pzero系列的高性能轮胎,18寸的轮圈尺寸也更大,不过235/60的轮胎尺寸比较特别——按理说高性能轮胎不会有高达60的扁平率,但实际体验过后却发现这是很巧妙的尺寸。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轮胎适合越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