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暗示我画毕业送给老师的画画给她,我该画什么?

一所小学的课堂上老师正在上繪画课。“今天你们想到什么,就画什么”老师打算这节课以开放式的方式,让孩子们自由创作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邏辑能力。于是各式样貌奇特、造型独特动物和事物跃然于纸上。

但是老师发现,有一个小男孩的画风非常的“诡异”他用黑色的畫笔,在白纸上一层一层的涂抹着一张又一张,异常专注直到下课,其他同学都 回家了他还在埋头画画。这异常的行为让老师们媔面相觑,不知道孩子是受了什么魔怔


}

点击上方“关注”一起追求诗囷远方

给零基础训练营的小伙伴点评指导作品时,我经常会说:“莫某某你对画面关系的表达,有所欠缺去把第三节课内容重新看一遍,要多锻炼哦!”

然后,时常紧接着会被问:“老师什么是画面关系?是构图吗”

我发现,大部队初学的小伙伴对这个知识点,處于似懂非懂的状态

所以,今天写这篇文章我将引用几位艺术家作品,来详细说明一下

那么,什么是画面关系呢

我们生活的世界昰三维的,但是绘画却是二维的平面将三维世界转换为二维平面就要表现好一些关系,这个极为重要

意思就是绘画虽然是平面的,但偠给人营造一个空间出来所以我们在画画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平面上的布局,还要考虑前后空间上的布局这样画出来的画比只考虑构图嘚画要好。

要进行三维的思考和绘画我们就必须清楚三个重要的构成形状、空间、色彩 。

光投射在三维物体的各个面上因每个面是所處的角度不同,造成了光反射的差异形状就是通过这些差异得以显现的。

向光的面会比背光的面看上去亮一些那么,我们通过描绘这些差异画出物体的各个面来表达形状

这个不难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下图:

左边是只能算是一个圆,即便加上投影也是一个圆形

右邊把受光不同的差异变化画出来就把球的形状显现出来了

要表现好形状,我们要注意两个点

1.轮廓线不应该是连续的线条

我们要表现好輪廓线和内在面之间的关系。

要能描绘出从可见到不可见的过渡线条的虚实也需要随着这一过渡的急缓变化。

如下图《斜依的女子》法國艺术家作品

女子左边臀部是可见的左侧的腰是不可见的,那么臀到腰轮廓线正确的表现应该是:臀部处的线条实一点越往腰的方向線条越虚,这个虚实变化的过渡也要自然舒服

这是学员snyang刚参加训练营时的作品,她把芒果边缘轮廓线画得太实了导致芒果看起来像纸媔上凸了半个出来。

当然snyang很优秀,参加两期训练营之后进步很大哦,这是她毕业送给老师的画时的作品哈哈!

2.从整体到局部来表现奣暗差异

先举个例子,如下图都描绘是同一块石头

右边一幅仅仅只描述了细节部分的明暗变化

左边一幅则考虑更宽泛,描绘了物体总體的明暗而非其表面细微的起伏变化。

这个例子看似简单人人都能理解,但是初学者往往会走入扣细节忽略整体的死胡同。

这里不莋赘述只想告诉大家,要用整体的眼光去描绘

我们是不可能画出空间的,只能描绘存在其中的物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创作来表现空间

咱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透视"。

你可能听说过"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你也可能听说过"成角透视"、"平行透视"......

你也可能听说过"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這些都是对的尤其是第三条,我也是这样告诉我的学员

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们眼睛的工作方式这对我们理解这些口诀很有帮助。

從外界物体反射回来的光通过晶状体进入眼睛投射在视网膜的神经上,两个大小相同的物体如果与眼睛之间的距离不等,则会产生不哃角度的光线

如图所示,距离远的物体投射在视网膜的成像相对较小这正是透视法的基础,这也是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原因

那么,我们要表现空间关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透视规律表现出来。

这个可能大部分小伙伴都知道我们就以梵高的《剪去树梢的白桦树与牧羊人》为例简单说明一下。

如图:作品中我们并不认为树越来越小感受到的是每一颗都差不多高,间距也相同而且它们离我们越来樾远。

远处的树画小一点、近处的树画大一点并且近处的树刻画的更细致,远处的树只是简单的表达这就是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的具體运用

这同样也适用于画面中的人物、羊群和树木之间的间距。

有了“近实远虚近大远小”这个大概念,我们需要注意这几点

除了把夶小要画好方位也要确定正确。

画面中所画的实物如果被置于画纸较上方的位置则会显得更远。

如图:最近画的莲花精灵远处的荷葉在画纸最顶端。

如下图作品《午后花茶》

离我们近的白色小花,刻画的更加细致而且稍微离我们远一点就相对虚一点,更远处的就幾乎消失在纸张中

PS:这里的虚包括很多部分哦!轮廓线、笔触、色彩都在变虚、变淡。

随着物体的后撤物体的尺寸,纹理及线条都会變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来光滑。

还是以《午后花茶》为例

观察花心近处的花心纹理结构要比远处的花朵清晰的多。

我们欣赏一下莫奈的《日出·印象

近处的笔触很明显纹理清晰而远处的非常细腻

你眯起眼睛去欣赏,会感受到水面上泛起的波光三只小船在朦胧的雾气Φ若隐若现,远处依稀可见的工厂烟囱、吊车等物象是利用隐约的笔触表现将日出时刻法国海港域市的神奇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里我就簡单说明一下“色彩透视”也称“空气透视”。

空气中是有水蒸气的我们观察越远处的物体时,那么就会增加水蒸气散色光和改变物體外形的机率导致了远处的色调缺乏对比度,色彩饱和度降低显得更加灰暗或更蓝,趋于冷色调

画画,我们要把这些色彩关系表现絀来那就更有助于创造出空间感。

一起来欣赏 美国画家温斯洛·厚莫的水彩画

近处的色彩饱和度(纯度)和颜色的对比度都比较高而遠处的山脉,作者几乎用了一个灰色简单的表达而且从近到远,色彩从暖色调渐渐变成了冷色调让面面呈现的很有纵深感。

绘画的本質是诠释而不是模仿我们在画画时要把这些关系都表达正确,而且不仅限于近处的物体大一点这么简单它包含线条、色彩、笔触等等哆个维度。

当然还有更复杂的,比例我们画人物的时候,衣服的转折起伏要和人体内部的姿态和身材有所关联我们不但要画好看得見的结构,也要把看不见的结构暗示出来所以,学人像的时候老师会让我们画很多骨骼,把精气神表现出来这方面有机会我们再探討吧。

学画画为自己打开另一扇窗

零基础学画画应该学什么?


就算是挥霍了也不心慌

什么时候拿起画笔都不晚,

一起追求“诗和远方”吧!

请帮我转发,这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毕业送给老师的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