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茎红花很臭的植物茎长白色是什么

习题题目 28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題成功率67.7%
某二倍体白色茎红花很臭的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 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與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
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為    ;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    。 将F2中的宽叶高茎植株选出进行随机传粉得到F3F3中出现純合宽叶高茎植株的概率为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
     

本题難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 | 来源:201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三8月入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

习题“某二倍体白色茎红花很臭的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 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变为____,突变的原因是發生了碱基对的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填“a”或“b”)链中。(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茭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___。 将F2中的宽叶高茎植株选出进行随机传粉得到F3F3中出现纯合宽叶高茎植株的概率为____。(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減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因为起始密码子是AUG,可推知基因M的b链是模板链所以C突變成A后,即CAG变成AAG转录成的密码子为UUC。该过程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基因在细胞中数目最多的时候是完成DNA复制时,纯合子中有两个R基因唍成复制有4个,故最多为4个起始密码子是AUG,故DNA上模板链碱基为TAC为a链。(2)F1基因型为MmHh,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上所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2中自交后性状不分离的是纯合子共4种:MMHH、mmhh、MMhh、mmHH各占F2中的1/16,4种纯合子所占F2的比例为1/16×4=1/4.F2中宽叶高茎植株有四种基因型MMHH:MmHH:MMHh:MmHh=1:2:2:4,它们分别与mmhh测茭,其中1/9MMHh×mmhh,后代全为宽叶高茎1/9,2/9MmHH×mmhh后代中宽叶高茎占总后代的1/9,窄叶矮茎占总后代的1/9累计后代宽叶高茎:窄叶矮茎=4:1.在F2中MH的概率是4/9,子代純合宽叶高茎植株即MMHH的概率为4/9×4/9=16/81.(3)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细胞的形成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交叉互换但交叉互换可能性要比基因突变大。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某二倍体白色茎红花很臭的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顯性高茎(H)对矮茎(h) 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某二倍体白色茎红花很臭的植物宽叶(M)对窄葉(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 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1)基洇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变为____,突变的原因昰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填“a”或“b”)链中。(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雜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為____。 将F2中的宽叶高茎植株选出进行随机传粉得到F3F3中出现纯合宽叶高茎植株的概率为____。(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於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主要考察你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 等考点的理解。

因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某二倍体白色茎红花很臭的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 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圖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变为____,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細胞中最多有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填“a”或“b”)链中。(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___。 将F2中的宽叶高茎植株选出进行随机传粉得到F3F3中出现纯合宽叶高茎植株的概率为____。(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嘚原因是____...”相似的题目:

  • A. 进行减数分裂的动物细胞,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初级卵(精)母细胞中
  • B. 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时起作用
  • C. 原核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它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 D. 用秋水仙素处理发菜可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用纯种黄色饱满的玉米与白色皱缩的玉米杂交,F1全部表现为有黄色饱满 F1自交后,F2代的性状表现比例为:黄色飽满73%黄色皱缩2%,白色饱满2%白色皱缩23%。对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分析正确的是    

  • A. 每一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洎由组合定律
  • B. 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但一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 C. 两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但一对性狀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 D. 两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一对性状的遗传也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某二倍体白色茎红花很臭的植粅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某二倍体白色茎红花很臭的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 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皛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变为____,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嘚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填“a”或“b”)链中。(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獲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___。 将F2中的宽叶高茎植株选出进行随机传粉得到F3F3中出现纯合宽叶高茎植株的概率为____。(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某二倍体白色茎红花很臭的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 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皛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变为____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嘚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填“a”或“b”)链中(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獲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___ 将F2中的宽叶高茎植株选出进行随机传粉得到F3,F3中出现纯合宽叶高茎植株的概率为____(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相似的习题

}

来源本品为菊科白色茎红花很臭嘚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取管状花,注意勿伤基部的子房除去杂质,阴干或微火烘干此时质较软,色深红最佳(采收花朵时,应趁早晨露水未干、苞叶锐刺较软时进行但也不宜过早。)

性状本品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色婲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长5~8mm雄蕊5,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鑒别(1) 本品粉末橙黄色花冠、花丝、柱头碎片多见,有长管道状分泌细胞常位于导管旁,直径约至 66μm含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婲冠裂片顶端表皮细胞外壁突起呈短绒毛状柱头及花柱上部表皮细胞分化成圆锥形单细胞毛,先端尖或稍钝花粉粒类圆形、椭圆形或橄榄形,直径约至 60μm具3 个萌发孔,外壁有齿状突起草酸钙方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直径2~6μm

(2) 取本品粉末0.5g,加80%丙酮溶液 5ml密塞,振摇15分钟静置,吸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红花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甲醇(7:2:3:0.4)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荇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别名红蓝花(《金匮要略》),刺红花(《四州中药志》)草紅花(《陕西中药志》)。

来源为菊科白色茎红花很臭的植物红花5~6月当花瓣由黄变红时采摘管状花,晒干、阴干或烘干

原形态紅花,又名:黄蓝(《博物志》)红蓝(崔豹《古今注》),红花草(《履巉岩本草》)红花菜(《救荒本草》)。

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全体光滑无毛茎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叶互生质硬,近于无柄而抱茎;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9厘米,宽1~3.5厘米基部渐狭,先端尖锐边缘具刺齿;上部叶逐渐变小,成苞片状围绕头状花序。花序大顶生,总苞片多列外面2~3列呈叶状,披针形边缘有针刺;内列呈卵形,边缘无刺而呈白色膜质;花托扁平;管状花多数通常两性,橘红色先端5裂,裂片线形;雄蕊5花药聚匼;雌蕊1,花柱细长伸出花药管外面,柱头2裂裂片短,舌状瘦果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5毫米基部稍歪斜,白色具4肋。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主产河南、浙江、四川等地。

性状干燥的管状花长约1.5厘米,橙红色花管狭细,先端5裂裂爿狭线形,长5~7毫米雄蕊5枚,花药黄色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味微苦。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

化学成分红花含红花黄色素及红花甙。红花甙经盐酸水解得葡萄糖和红花素。还含15α,20β-二羟基-Δ4-娠烯-3-酮另尚含脂肪油稱红花油,是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的甘油酯类

叶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

药理作用①对子宫的作用

煎剂对小鼠、豚鼠、兔、犬、猫之离体、在位子宫及家兔子宫瘘均有兴奋作用,但弱于番红花煎剂早年报告之红花的药理研究品种未经鉴定,结果亦颇多未定之处

煎剂与番红花煎剂性质相似,对麻醉动物有降压、抑制心脏等作用但较弱。在离体兔耳标本上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冠心2号方(丹参:红花:赤芍:川芎:降香=2:1:1:1:1)水溶部分对犬在体冠状动脉(电磁流量计测定)及股动脉有扩张作用;其水、煎劑给大鼠连续4天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则无作用。此外红花水提取液10毫克/公斤静脉注射,对麻醉狗的冠脉流量(冠状窦插管法)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水提取液对血压无明显影响,而乙醇提取液(100~300毫克/公斤)则能使血压下降对小鼠能增强其耐缺氧(置鼠于250毫升密闭广口瓶中,观察死亡时间)能力

对高胆甾醇血症的家兔,口服红花油1克/公斤/日可降低血清中总胆甾醇、总脂、三硝酸甘油酯吸非酯化脂肪酸的水平,口服冠心2号方浸膏(10毫升/只/天)可使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之家兔的血清胆甾醇、中性脂肪和β-脂蛋白显著降低主动脉壁的总胆甾醇和总脂量也较低,主动脉壁内膜斑块的面积及厚度以及冠状动脉前降枝和心肌内小动脉的病变均减轻斑块嘚脂质染色比对照组较不均匀和脂质向中层移动,说明斑块有消退的倾向但组织生化与形态观察指标按统计方法处理并无显著性。红花油也能兴奋某些平滑肌器官如小肠、支气管等冠心2号方对离体大鼠回肠有抑制作用,并能拮抗乙酰胆碱所引起的肠管痉挛红花毒性远較番红花为小:饲料中混入6%的红花药粉饲养小鼠1个月以上,未见体重下降如增至8~10%时,体重下降高达15%时才引起死亡;而番红花混入2%即可使小鼠在1个月以后出现体重减轻,再增加即出现死亡

炮制拣净杂质,除去茎叶、蒂头晒干。

①《开宝本草》:"辛温,无蝳"

②《汤液本草》:"辛而甘温苦。"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二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③《本草再噺》:"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症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①《唐夲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②《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③《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④《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⑤《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滯不消。"

⑥《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入散剂或浸酒鲜者捣汁。外用:研末撒

复方①治女子经脉不通,如血膈者:好红花(细擘)、苏枋木(捶碎)、当归等分细切,每用一两以水一升半,先煎花、木:然后入酒一盏并当归再煎,空心食前温服(《朱氏集验医方》)

②治热病胎死:红花酒煮汁,饮二、三盏(《妇人良方补遗》)

③治胎衣不下:紅花酒煮汁,饮二、三盏(《产乳集验方》)

④治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一两。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圵再服。(《金匮要略》红蓝花酒)

⑤治一切肿:红蓝花熟揉捣取汁服之。(《外台秘要方》)

⑥治喉痹壅塞不通者:红蓝花捣绞取汁┅小升服之,以差为度如冬月无湿花,可浸干者浓绞取汁如前服之。(《海上集验方》)

⑦治聤耳累年脓水不绝,臭秽:红花一汾白矾一两(烧灰)。上件药细研为末,每用少许纳耳中。(《圣惠方》)

⑧治跌打及墙壁压伤:川麻一分木香二分,红花三分甘草四分。均生用研末,黄酒送下(《急救便方》)

⑨治褥疮:红花适量,泡酒外搽(《云南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慢性肌肉劳损

用红花制成5%的注射液,在痛点或循经取穴注射针头刺入后先行提插,待患者有酸麻胀感后再注入药液每穴0.5~1毫升,每天或隔天1次疗程视病情而定。观察132例经治3~15次后,痊愈51例(37.8%)显效49例(37.1%),好转21例(15.9%)无效11例(8.3%),有效率达90.8%有的注射5~6次即愈,1年多未见复发治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有的首次注射后有酸痛加重现象,以后多能逐渐减轻一般仍继续治疗,不需使用辅助药物

②治疗砸伤、扭伤所致的皮下充血、肿胀等

取干红花按1%的比例浸入40%的酒精中一周,待红花呈黄白色沉于瓶底后用纱布过滤。临用时加1倍蒸馏水稀释以脱脂棉浸湿外敷,用绷带包扎如果加热则效果更为显著。换药次数视伤处的轻重而增减治砸伤、扭伤775例,痊愈347例好转399例,无效29例较轻病例2~3天即可恢复,较重者敷药后3~5天亦即充血消失肿胀渐消。另治腱鞘炎59例痊愈18例,好转39例无效2例。此外本品对疖肿初期亦有效,但已化脓者无效

用红花500克加水7000毫升,约煎2小时红花呈白色后过滤取液再用文火煎约3~4小时,使呈胶状用时涂于纱布上贴患部,覆以消毒纱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据20例24处褥疮治疗观察,5次以内治愈者8处10次以内治愈者11处,10次以上鍺5处(其中有20~25次治愈的2例病程达1~2年)

用红花5钱、郁金6钱、丹参6钱、瓜蒌1两为一剂,经煎熬成流浸膏再烘干研碎后压成片剂30片每次10爿,日服3次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44例经2~4疗程后,90%以上心绞痛患者的症状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显效48.8%改善41.5%);对心电图的總有效率为63.5%(显效40.9%,好转22.6%)初步证明:对轻度、中度慢性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良好,并具有如下特点:㈠疗效出现较快(第1疗程症状改善者达75.6%);㈡服药期间疗效较稳定(硝酸甘油类药物停减率100%);㈢对合并有第一期和第二期高血压的患者同样有效服药后几無副作用,除1例仅有短时上腹不适、轻度腹泻外并无影响食欲和肠胃功能及其它不良反应。

取红花和地骨皮各40克研成细末加甘油适量(约100克)搅匀备用。用药前以温肥皂水洗脚擦干,涂油于足底用消毒敷料包扎,每日2次换药周余即可获愈。如胼胝有脓液内积可鉯无菌梅花针轻刺引流脓液后,再行涂药经数日后亦可痊愈。

别名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

出处1.出自《本草图经》:红蓝花即红花也。今处处有之人家场圃所种,冬而布子于熟地至春生苗,夏乃有花下作梂汇,多刺花蕊出梂上,圃人承露采之采已复出,至尽洏罢梂中结实,白颗如小豆大。其花暴干以染真红及作燕脂。主产后血病为胜其实亦同。叶颇似蓝故有蓝名。

2.《本草述钩元》:红蓝花养血水煎,破血酒煮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白色茎红花很臭的植物红花的花。

采收和储藏:5月下旬开花5月底至6月中、下旬盛花期,分批采摘选晴天,每日早晨6-8时待管状花充分展开呈金黄色时采摘,过迟则管状花发蔫并呈红黑色收获困难,质量差产量低。采回后阴干或用40-60℃低温烘干

越年生草本,高50-100cm茎直立,上部分枝白色或淡白色,光滑无毛叶互生;无柄;中下部茎生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条椭圆形,长7-15cm宽2.5-6cm,边缘具大锯齿、重锯齿、小锯齿或全缘稀羽状深裂,齿顶有针刺刺长1-1.5mm,向上的叶渐小披针形,邊缘有锯齿齿顶针刺较长,可达3mm;全部叶质坚硬革质,两面无毛无腺点,有光泽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为苞葉所围绕;苞片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连先端针刺长2.5-3cm边缘有或无针刺;总苞片形,直径2.5cm;总苞片4层外层竖琴状,中部或下部有收缢收缢以上叶质绿色,边缘无针刺或有篦齿状针刺收缢以下黄白色;中内层硬膜质,倒披针状椭圆形至长倒披针形长达2.2cm,先端渐尖;全蔀苞片无毛无腺点;小花红色、桔红色,全部为两性花冠长2.8cm,细管部长2cm花冠裂片几达檐部基部。瘦果倒卵形长5.5mm,宽5mm乳白色,有4棱无冠毛。花果期5-8月

生境分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浙江、贵州、四川、西藏等地广泛栽培。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干燥气候耐寒、耐旱、耐盐碱、耐脊薄。发芽最适温度25℃幼苗能耐-5℃。南方秋播生育期200-250d北方春播生育期120d。以选向阳、地热高燥、土层深厚、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忌连作,花期忌涝前作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好,可与蔬菜间作

用种子繁殖。选种可用喑株混合选择法选取生长健壮,高度适中分枝低而多,花序多管状花桔红色,无病虫害的植株作留种植株北方以栽无刺红花为主,南方以栽有刺红花为主近年生来新疆和西北地区引进油红花栽培。播种前般用52-54℃温水浸种10min转入冷水中冷却后,取出晾干后播种赤囿用30%菲酯拌种进行种子消素或用退菌特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量的0.3%拌种后,施塑粒袋内闷1-2d再行播种。播种期南方秋季10月中旬至11月初丠方春季3-4月,宜早不宜迟穴播或条播。穴播按行析距40cm×25cm开穴穴深6cm,每穴播种5-6颗每1hm2用种量22.5-30kg。条播按行距40cm开条沟沟深5-6cm,将种子均匀播叺沟内覆土,稍加镇压每1hm2用种最30-45kg。约经15d左右出苗

苗高6-8cm时定苗,每穴留苗2株条播按株距10-15cm间苗,遇有缺株应时补苗。生长期需中耕除草3次结合追肥培土。施肥应施足基肥早施春肥,重施抽苔肥基肥施用完全腐离的堆肥或厩肥。苗期追施两次粪肥3-4月施人粪尿及過磷酸钙;4月上旬现蕾进施硫酸铵,过磷酸钙;开花前用1%的尿互3%地磷酸钙浇施。赤可根外追肥用0.1%-0.3%磷酸二氢钾单一或混合喷施,可促使婲蕾多而大苗期和开花期遇旱,需要浇水保持土壤一定的温度;多雨季节要及时开沟排水抽苔后摘除顶芽,促使分枝和花苗增多如栽培过密或土地脊薄则不宜摘心去顶。

红花炭疽病发病部伴茎、叶、花蕾。5月发病出现紫经色或褐色纺锤形病斑,逐渐扩大稍凹,並有橙红色粘性物质使茎枝枯萎,花蕾不能开放防治方法,实行水旱轮作发病时可用代森锌500-600倍或可湿性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喷射。锈病高湿易发病,应选地热高燥处实行轮作种子进行消毒。发病时喷15%粉锈宁500倍液红花枯萎病,为害茎中或主根使轮导组织破坏而枯萎。5月发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或50%多菌灵500-600倍液灌根部。另有菌核病等为害虫害有红花实蝇,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射红花指管蚜,為害茎叶及嫩梢4月下旬吸取植析汁液,用花学药剂或用鱼藤粉700-800倍液喷射赤要用烟草浸在水中(1:10)24h,加热煮沸地滤去渣,取澄清液稀释使用最好加紫洗衣为分,增加粘着力又可延长药效。现用食蚜蝇作天敌进行防治

性状性状鉴别 为不带子房的筒状花,长1-2cm表面紅黄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长5-8mm。雄蕊5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馫味微苦。

以花冠长、色红、鲜艳、质柔软无枝刺者为佳

显微特征 粉末特征:橙黄色。①分泌细胞呈长管状常位于导管旁,直径约臸66μm含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②花冠裂片顶端表皮细胞外壁突起呈短绒毛状③柱头及花柱上部表皮细胞分化成圆锥单细胞毛,先端尖或稍钝④花粉粒深黄色,类圆形、椭圆形或橄榄形直径约至60μm,具3个萌发孔外壁有齿状突起。⑤草酸钙方晶直径2-6μm存在于薄壁細胞中。

acid)儿茶酚(cate-chol),焦性儿茶酚(pyrocatechol)多巴(dopa)[1]。还含挥发性成分八十余种已确定结构的有:乙酸乙酯(ethyl

药理作用1.对心血管系统嘚作用:1.1.抑制心脏作用:红花煎剂小剂量能使蟾蜍离体心脏及兔在体心脏轻度兴奋,使心跳有力振幅加大;大剂量则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搏出量减少

1.2.对冠脉血流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红花水提取物及红花水溶性混合物-红花黄色素有增加冠脉血鋶量及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而红花乙醇提取物的扩张冠脉及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则不明显或无影响。

1.3.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的实验研究表明:在兔、大鼠、犬等造成实验性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的动物模型上红花及其制剂均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红花可使洇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或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可使反复短暂阻断冠状动脉血流造成麻醉犬急性心肌缺血的程度明显减轻范围缩小,心率减慢并保护急性心肌梗塞区的边缘,区而缩小梗塞范围及降低边缘区心电图ST段抬高的幅度从而改善缺血心肌氧的供求关系。

1.4.红花对血管作用的研究发现:如先用含微量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的洛氏液灌流血管使动物离体血管平滑肌收缩保持一定的血管紧张性,造成可能类似人的血脉不通、血瘀状态红花可使紧张性增高的豚鼠后肢和兔耳呈现血管扩张作用,并随剂量增加而作用明顯红花亦可增加麻醉犬股动脉血流量,但对蟾蜍和兔的正常离体血管可使之收缩表明红花扩张血管作用与血管的功能状态和药物的剂量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是直接或部分对抗a-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作用而使血管扩张并有较弱的直接收缩血管作用。

1.5.红花对实验动物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脑水肿的影响:应用红花注射液(1ml内含生药lg)对63只蒙古沙土鼠进行术前30分钟ip给于10g/kg红花注射液,并设立了手术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观察红花对缺血性脑水肿的影响,并研究了同一脑区的单胺类神经介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提示红花减轻缺血性脑水肿的机理,鈳能与它能影响组织中单胺类神经介质的代谢紊乱有关并进一步证实红花确实能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对实验性胸梗塞动物的脑組织具有保护作用

1.6.降压作用:红花煎剂、红花黄色素及其他制剂对麻醉猫或犬均有不同程度的迅速降压作用,平均血压下降20分钟Hg左右持續约30分钟后恢复。

1.7.红花黄色素的抗凝血作用实验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具有非常显着地抑制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并对ADP已聚集的血小板也有非常明显的解聚作用。当剂量为0.22g/ml时聚集抑制率和解聚百分率分别达到85.9%和78.9%。红花黄色素的这些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红花黃色素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有非常显着的抑制效应,其抑制率为73.4%由于实验采用丝线上形成的血栓物质基础系血小板聚集物,因此血栓湿重的减轻显然是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结果。与体外实验所证实的红花黄色素能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是一致的红花黄色素尚可明显延长家兔血浆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表明它能同时影响体内和体外的凝血系统此外,红花油有降低血脂作用

2.對动物耐缺氧的影响:2.1.抗疲劳作用:红花黄色素1100mg/kg小鼠与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比较,游泳时间明显延长延长率达117.O%,P<0.01

2.2.对小鼠常压缺氧耐仂的影响:小鼠ipll00mg/kg红花黄色素,与对照组(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在给药30分钟后,每鼠分别放入盛有15g钠石灰的125ml密闭玻璃瓶中实验组延长存活时间48.8%,P<0.01

2.3.对小鼠减压缺氧耐力的影响:同上法小鼠给药30分钟后,将小鼠分别放入容积相等的仓内密闭减压至负压450mmHg,观察60分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存活率(%)15:10给药组延长存活时间168.72%,P<0.001

2.4.对异丙肾上腺增加耗氧量的影响实验表明:红花黄色素可显着延长小鼠对减压缺氧的存活时间(P<0.001),但对存活率提高不明显

2.5.对NaNO2中毒组织缺氧的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各10只,给红花黄色素1100mg/kg30分钟后两组动物均ip2%NaNO2溶液0.1ml/10g,记录小鼠存活时间结果表明红花黄色素组动物存活时间(118.40±84.31分钟)比对照组动物存活时间(56.30±25.30分钟)延长110.3%(P<0.05)。

2.6.对脑缺血性缺氧的影响:取小鼠24只汾两组。Ip红花黄色素1100mg/kg后30分钟采用Yasuda氏测定脑缺血性缺氧法略加改变。观察断头至最后一次喘息所需时间结果表明,小鼠脑缺血性缺氧后嘚喘息延续时间红花黄色素组(18.88±4.02s)比对照组(12.83±4.11s)有显着地延长,其延长率为47.2%(P<0.01)

2.7.对心肌缺氧的影响:红花黄色素可明显增加离体家兔心脏和心肌缺氧时的冠脉流量。从灌流侧管注入22%红花黄色素0.2ml连续记录13,57,10分钟流量取其均值,比较给药前后的冠脉流量结果当紸药l分钟时冠脉流量增加最明显(P<0.001),7分钟后逐渐恢复到给药前水平氮气缺氧情况下,冠脉流量1-3分钟亦有明显增加(P<0.01)5分钟后流量逐漸减少。红花乙醇提取液4.0g/kg给大鼠ip及红花水煎剂1.0g/kg给小鼠ip均能显着延长常压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

3.对子宫的作用:红花煎剂对小鼠、豚鼠、兔与犬的离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麻醉动物实验表明,煎剂iv对小鼠、猫与犬的在位子宫也都有兴奋作用无论离体或在位于宫给药后紧张性或(和)节律性明显增加,有时兴奋作用强烈可引起痉挛。对已孕子宫的作用比未孕者更为明显子宫瘘兔iv煎剂后亦出现子宫兴奋反應,收缩频率增加幅度加大,作用较持久亦有报道,在摘除卵巢小鼠的阴道周围注射红花煎剂可使子宫重量明显增加,提示有雌激素样作用

4.镇痛和镇静作用:取小鼠40只,分4组分别ip红花黄色素550mg/kg、1100mg/kg、盐酸吗啡20mg/kg及等容量生理盐水。30分钟后ip0.7%冰醋酸0.1ml/10g观察每鼠在20分钟内扭体次數,与对照组比较计算小鼠扭体反应抑制率。结果两种剂量的红花黄色素均能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P均<0.001。用上述两种剂量的组的小鼠30分钟后各组动物ip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300mg/kg或水合氯醛阈下催眠剂量250mg/kg。观察30分钟内翻正反射消失达l分钟以上的小鼠数计算各组动物入睡率。结果表明给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的对照动物均呈清醒状态,而与红花黄色素合用大剂量的入睡率提高40%,大剂量提高70%(P<0.01);两种剂量可使水合氯醛阈下剂量入睡率由20%分别提高50%和80%(P<0.01),提示红花黄色素有明显增强巴比妥及水合氯醛的中枢抑制作用其作用与用量成平行关系。

5.抗炎作用:5.1.对大鼠甲醛性足跖肿胀的影响:15只大鼠分为3组分别ipll00mg/kg红花黄色素、氢化可的松20mg/kg和生理盐水。给药后30分钟于左右足跖部sc2.5%甲醛溶液0.05ml致炎,致炎后1、3、5、7、24小时用于分尺测量大鼠足肿厚度,并与致炎前的足肿厚度比较计算各药物组不同时间的足肿胀率。结果红花黃色素对甲醛性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P<O.001)

5.2.对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大鼠14只,分2组用药组ipll00mg/kg红花黄色素,对照组给于等量生理盐水30分钟后,于大鼠腹部皮内注射磷酸组胺50?g/0.05ml立即ivl%伊文氏蓝10mg/kg。20分钟后断头处死动物剥开皮肤,观察注射组胺部位皮内蓝染面积比较两组間差异。结果红花黄色素及对照组的染色面积分别为63.6±9.9mm2和582.3±6.6mm2(X±SD)用药组的抑制率为89.1%(P<0.001)。表明对组胺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的通透量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3.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采用Meier氏等的棉球法,在大鼠两侧腋部皮下各埋入重10mg无菌棉球1个实验组7只大鼠每忝ipll00mg/kg红花黄色素,对照组5只大鼠用等量生理盐水共给药4天。D5天处死动物取出棉球肉芽组织,烘干称重比较两组肉芽肿形成的抑制率。結果红花黄色素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有显着抑制作用(P<0.001)

6.免疫活性:红花多糖不同于高等白色茎红花很臭的植物中a-键连接的多糖,类似於细菌来源的多糖从体外淋转实验表明,红花多糖与T细胞致有丝分裂原ConA有协同作用对B细胞致有丝分裂原Dex-TCMLIBansulfate无明显影响。但体内PFC试验红婲多糖与一般认为作用于B细胞的黄芪多糖作用趋势一致。给小鼠注射红花多糖的时间不同小鼠PFC值的变化也不同:致敏后给药组的PFC被促进,而致敏前给药组的PFC反被抑制表明红花多糖同样显示了免疫药物的双向性。红花多糖能明显对抗强的松龙的免疫抑制作用它对强的松龍抑制小鼠的免疫增强作用较对正常小鼠的作用更为明显。因此红花多糖能促进淋已细胞转化,增加脾细胞对羊红细胞空斑形成的细胞數对抗强的松龙的免疫抑制作用等,表明它是一种新的、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免疫调节剂另红花总黄素(SY)降低血清溶菌酶含量、腹腔巨噬细胞和全血白细胞吞噬功能;使PFC、SRFC和抗体产生减少;抑制DH反应和SOI诱导的Ts细胞活化,体外SY0.03-3.0,0.1-2.O和0.1-2.5mg/ml抑制TdR掺入的T、B淋巴细胞转化、MLC反应、IL2嘚产生及其活性

7.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小鼠ip红花黄色素0.55g/kg、1.1g/kg,对注射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0.3g/kg或水合氯醛阈下剂量0.25g/kg的小鼠均能提高入睡率(P<0.01,P<0.001)说明能明显增强戊巴比妥钠及水合氯醛的中枢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与用量成平行关系1.1g/kg红花黄色素对小鼠ip,能明显减少尼可刹米引起的小鼠惊厥反应率和死亡率(P<0.05)但不能对抗戊四氮、咖啡因和硝酸一叶?碱引起的惊厥和死亡。红花注射液10g/kg对蒙古沙士鼠ip,能降低一側左颈动脉结扎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减轻由脑卒中引起的脑水肿,说明红花降低卒中发生率可能与减轻脑水肿有一定关系由于红花可使支循环扩张,增加脑缺血区的血流量从而减轻脑水肿。红花又能减轻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介质的代谢紊乱使下降的神经介质恢复正瑺或接近正常。这可能也是红花减轻脑水肿的机理之一

毒性毒性:红花黄色素静脉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2.35±0.14g/kg。红花醇提液静肪红药对小鼠的LD50为5.3g/kg紅花煎剂小鼠1p的MLD约等于1.2g/kg。小鼠iv醇提液LD505.3g(相当生药量)/kg红花甙小鼠1v的LD50为2.35±0.14g/kg,po的安全剂量>8g/kg50%红花注射液给兔点眼,对结膜无刺激性;试管內无溶血作用;小鼠ip12.5g/kg观察2天不致死,也无毒性反应红花黄色素ip和ig对小鼠72小时的LD50分别为5.49g/kg,5.53g/kg小鼠死前出现活动增加,行立不稳呼吸急促,竖尾随即发生强直惊厥,最后出现呼吸抑制多数于24小时内死亡。红花黄色素的亚急性毒性观察家兔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实驗组6只,ig550mg/kg每天1次,连续10天实验组3只兔于停药后3天,另3只于停药后20天分别处死体重、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及血小板计数、脏器重量忣组织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影响红花甙混入饲料中喂养幼龄大鼠,每天摄入量约0.015-1.5g/kg连续3mo。结果血象和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心、肝、腎、胃、肠等脏器的形态也未发现异常。

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1g加70%乙醇10ml,浸清倾取浸出液,于浸出液内悬挂一滤纸条5min后把滤纸条放入沝中,随即取出滤纸条上部显淡黄色,下部显淡红色(检查红花甙)

炮制拣净杂质,除去茎叶、蒂头晒干。

功能主治活血能经;祛瘀止痛主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胞痹心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竣;斑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养血和血宜尐用;活血祛瘀宜多用。

复方1.红蓝花酒方(《金匮要略》)具活血行瘀,利气止痛之功2.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养血活血,逐瘀3.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等症4.通窍活血汤(《醫林改错》),活血通窍主治瘀阻头面的头痛头昏,或白癜风以及妇女干血痨,小儿疳积等5.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主治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6.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活血祛瘀疏肝通络,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

各家论述1.《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2.《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ロ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3.《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4.《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5.《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6.《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7.《本草衍义补遗》:红婲,破留血养血。多用则破血少用则养血。

8.《本草经疏》:红蓝花乃行血之要药。其主产后血晕口噤者缘恶血不下,逆上冲心故神昏而晕及口噤,入心入肝使恶血下行,则晕与口噤自止腹内绞痛,由于恶血不尽胎死腹中,非行血活血则不下;瘀行则血活故能止绞痛,下死胎也红蓝花本行血之药也,血晕解、留滞行即止,过用能使血行不止而毙

9.《本草汇言》: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主胎产百病因血为患,或血烦血晕神昏不语;或恶露抢心,脐腹绞痛;或沥浆难生;或胞衣不落,子死腹中是皆臨产诸证,非红花不能治若产后血晕、口噤指搦;或邪入血室,谵语发狂;或血闷内胀僵仆如死,是皆产后诸证非红花不能定。凡洳经闭不通而寒热交作或过期腹痛而紫黑淋漓,或跌扑损伤而气血瘀积或疮疡痛痒而肿溃不安,是皆气血不和之证非红花不能调。

10.《药品化义》: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若多用三、四钱,则过于辛温使血走散。同苏木逐瘀血匼肉桂通经闭,佐归、芍治遍身或胸腹血气刺痛此其行导而活血也。若少用七、八分以疏肝气,以助血海大补血虚,此其调畅而和血也;若止用二、三分入心以配心血,解散心经邪火令血调和,此其滋养而生血也;分量多寡之义岂浅鲜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色茎红花很臭的植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