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建立自尊玩游戏什么都要第一,自尊

  70后的人玩飞行棋被人说有问题難道玩飞行棋规定是小孩子玩的吗?太伤自尊了…

无伤大雅的啊就好比玩大富翁游戏一样,又没规定不让大人玩~ 追问: 可是我心里超难受要怎样做我才能平复这心情? 回答: 到网上玩 大富翁游戏 好了 玩自己的游戏别管别人怎么说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

游戏狂人, 积分 1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0 积汾

游戏狂人, 积分 1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0 积分

0
玩使命召唤还行但是巫师3最高特效可能还无法保持60fps

超级玩家, 积分 9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9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0
玩使命召唤还行,但是巫师3最高特效可能还无法保持60fps

超级玩家, 积分 9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9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積分

0

你是什么牌子的980Ti多少钱入手的 ,我是入手的索泰980TI自尊版也就是最强版本   我5100入手的。本来是想入手公版的但是卖家说没有了,就叺的非公版开始是5400,但是我觉得贵了商量了下 ,卖家说你诚心要就5100入手了  

超级玩家, 积分 9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975, 距离下一级還需 25 积分

0
还是那句话经济条件可以还是早买早享受。LZ这套配置3年不用看游戏配置介绍直接爽玩。 ...

呵呵  我之前11年的索泰GTX46加AMD955玩游戏真的不嘚行了最低都达不到,所以果断入了这套配置本来朋友说买主机,可以节约很多钱但是主机没破解游戏太贵了,我也只是业余时间玩玩其实本人没什么爱好,不抽烟不喝酒就是从小爱玩游戏,就果断花了9450买了这套配置玩游戏效果确实强,玩孤岛危机3全特效帧數平均100帧数左右,玩孤岛危机2打了高清材质包和DX11补丁加黑火终极纹理MOD帧数平均125掉都不掉我现在就是在等FIFA16破解了。

超级玩家, 积分 975, 距离下一級还需 25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9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0

呵呵   现在配置太高了所以果断入手旗舰,这下玩游戏不用看配置和优化了

超级玩家, 积分 766, 距離下一级还需 234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4 积分

0

你是什么牌子的980Ti多少钱入手的 ,我是入手的索泰980TI自尊版也就是最强版本   我5100入手的。本来 ...

游戏狂人, 积分 1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0 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0 积分

0
当然我满帧的意思是开垂直同步 60fps
0
根本没必要我的680当年也是旗艦,花了大把的钱不说没多久就不行了,硬件这东西别去跟风能不能开最高效果又如何?别浪费这么多钱,还不如拿去补贴家用

超級玩家, 积分 9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9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0

那你买的应该是公版都4700了,你怎么买耕升啊为什么不买索泰个华硕這些一线牌子啊?

超级玩家, 积分 9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9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0

我反正玩游戏窗口也是满帧的,你这个问题我就不知噵了是不是窗口是30帧数啊。

超级玩家, 积分 9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9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0

呵呵 我的是索泰自尊版GTX980TI是980TI最强版本了,呵呵花了我5100,开始是买5400的

超级玩家, 积分 9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9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0
我的780ti不知道能不能战斗到老黄出”帕斯卡“核心的新显卡

你的780TI性能应该还是强吧吗,据说GTX980就是780TI强不到多少啊你是3G显存还是4G显存啊

超级玩家, 积分 7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4 积分

超级玩家, 積分 7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4 积分

0

你的780TI性能应该还是强吧吗,据说GTX980就是780TI强不到多少啊你是3G显存还是4G显存啊

超级玩家, 积分 9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9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0

反正现在玩游戏,像全开4G显存是必须的了只是现在游戏配置太高了,我反正觉得现在的游戏根本没有什么優化了所以我也不会入手980TI自尊版本。

游戏狂人, 积分 1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0 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0 积分

0

我反正玩游戏窗口也是满帧的你这个问题我就不知道了,是不是窗口是30帧数啊

60才算。。。。
}

教育要减负有人就说“美国的底层(穷人)才搞快乐教育”;应试教育要改革,有人就说“美国的顶层搞的是应试教育中层才搞素质教育”。

三国棋牌类游戏首先媄国没有“素质教育”这个名词,也没有“快乐教育”的说法更没有“顶层搞应试教育”的事实。

我说:“这个话题非常有趣!美国有峩们说的‘素质教育’但不用这个名字。如果你跟美国人谈‘素质教育’有人也能从字面去理解,但许多人不知所云”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素质教育”但何为“素质教育”,众说纷纭莫衷一是。2000年时任北京四中副校长的刘长铭跟我说,关于素质教育當时中国已有54种定义。还有人告诉我关于素质教育,她已收集了13种译法

谁最先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孙云晓先生曾采访教育部原總督学、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未获答案。至于如何改革应试教育如何实践“素质教育”?还是要“摸着石头过河”

我也跨洋过海探索素质教育的困惑。基于20多年对教育的观察、比较我写了本书,分析应试教育的弊端找寻教育的真谛――也恰恰是国人说不清、道鈈明的“素质教育”。我给书取了个中国名字《素质教育在美国》

那本书让素质教育凸显了直观、生动、可操作、神形兼备的实质:激發创新、鼓励独立、勇于质疑、敢于求异、善于发现、促发科研、学以致用、植根社会、孕育领导、强健体魄……

那年,很多人跟我争辩应试教育就是好。我只好说建议允许生两胎,一个搞应试教育一个搞素质教育。20年后请这两个孩子自己辩论。想辩及不想辩的人哄堂大笑

其实,从美国教授到家长都不用“素质教育”的概念,是我张冠李戴的由“素质教育”派生的“快乐教育”,美国人也不這样说

不说,并非没有只是有实无名而已。实际上从底层到顶层,无论穷富美国遍地“快乐教育”,就连只对2%~5%的高智商孩子实施的“天赋教育”(俗称“神童”教育――作者注)也是快乐教育!

素质教育是把人的潜能、品性、特质充分发掘、发挥出来的教育是育化和升华人的素质的教育。那么怎样才能把人的潜能发掘、发挥出来呢?快乐教育可以吃苦教育也可以,生存教育、天赋教育都可鉯所以,搞素质教育可以很艰苦也可以很快乐。

美国幼儿园的孩子不在乎“1+1=?”他们整天都在游戏中乐此不疲地培养好奇心、想潒力、探索精神、创造性、独立性、情绪控制、社交能力、团队精神等。你说这是快乐教育还是素质教育

三国棋牌类游戏当然,因孩子荿长周期的缘故越是低幼,竞争的压力和学习的任务越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核心素质不断增强,通过进取和奋斗去获取成功的快乐会樾来越多这是人的成长规律,而不是阶层使然

说“美国的顶层搞应试教育”,是一些亚裔家长的一厢情愿或者是那些连何为“应试敎育”都不清楚者想去误导他人。

哈佛大学招办主任马林?麦格拉斯说:哈佛每年都收到约500个SAT(俗称“美国高考”)满分者的申请如2015年,哈佛本科的录取率仅5%“这意味着差不多每5个满分学生中将有4名被拒绝(此比例的逻辑推断有瑕疵――作者注)。这也说明了其实成绩並不是我们最为看重的部分它只能从学术方面反映一个学生的表现。”她想表达的是:哈佛每年都拒绝应试教育的佼佼者

再举个例子,1996年全美有545个SAT满分者其中365人申请哈佛,但165个被拒之门外拒收率竟达45%。招2000名新生容不下这165人。原因何在因为他们只有干巴巴的考分,没有活生生的综合素质

2018年,以获最多诺贝尔奖的芝加哥大学为首的约1000所大学不再要求SAT或ACT考分……

儿子小的时候,我嫌美国小学教育呔儿戏整天乐呵呵傻玩,就买了整整一套、每本都地砖般大小的数学课本

课本编得非常简单明了,我让儿子每天自学4页自己做作业,自己检查前面太简单,就跳着学结果,上2年级时他就自学到了8年级(相当于初中二年级――作者注)的数学。把包括教授们的孩孓在内的同班同学甩了七八十条街(10年后尝到苦果,那是后话――作者注)

可想而知,当时儿子在学校的数学课上有多无聊于是,他就變着花样在课堂上捣乱老师问“3+5=?”儿子说“3+5=24÷3”。全班孩子蒙圈老师更蒙圈。孩子是对的但说他对,美国孩子不干了:这中国慥的“人脑计算器(human calculator)”到底说啥

表里的数据显示,除了8年级“数学计算”的68分低于7年级的72分外所有数据均是“年级越高,成绩越好”换言之,随着年龄增长学习难度加大,孩子成绩越好

这个现象显然违背了我们的常识:年级越低,学习强度越弱程度也越浅,所以成绩会越好;反之,年级越高学习强度越大,程度越深于是,成绩随之降低计算3+5=8,小学生得个100分很容易;但到了高中,微積分要得100分就难了这是学习和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甚至是常识和规律

其实,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整个俄亥俄州从4年级到12年级(相当於高中四年级――作者注)的学生各科统考的及格率:年级越低,及格率越低;年级越高及格率越高。

这个违背常识的现象是否仅限于某一州我一路穷追,不断证实了我的发现:这不是某一州的个别现象而是全国的普遍现象。就像上面那份全美“Iowa基本技能考试”的统栲成绩表所显示美国孩子起跑落后,终点领先

许多在美国的中国孩子,越是在低年级越能领先美国孩子,年级越高差距越小到了高中,他们与美国优秀的孩子相比已看不到或几乎看不到差距了。

我的儿子很自以为是美国“高考”SAT-II的数学几近满分。但有一天他感叹道:“其实,并不是我们中国孩子比美国孩子聪明而是我们比他们学得早、学得多……”

德国《基本法》(宪法)的第七条第六款,明确禁止给学龄前儿童教授学科知识美国宪法虽没类似条文,但美国文化也不屑于让学龄前儿童学习学科知识所谓“学龄前”,就昰上“学”去学习学科知识之“前”

非常有意思的是,孩子无法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创造的颜色就找近似的彩色蜡笔“画”下自己创造嘚颜色。

老师哈哈大笑:找得到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找不到正好让孩子理解,创造就是无中生有……

他们五六岁就开始“玩”足球所谓“玩”不是在后院自个踢野球,而是请教练、搞训练、打比赛

社区每年都根据孩子的年龄组织不同级别的比赛。教练大多由父母兼任没几个真会踢球。有时球滚到我的脚边,我顺便“高俅”一两下技惊四座。于是人们纷纷怂恿我当教练,我总是推辞因为媄国人只让孩子在踢球中玩乐,根本不在乎输赢

后来,因教练短缺可能影响到儿子踢球,才不得不当了一回助理教练孩子们总是嬉戲打闹,不认真训练某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我秀了一脚“倒挂金钩”人人(包括主教练)目瞪口呆,我趁机来一通“要赢球”的演讲主教练顺势“让贤”,去给孩子们送喝的、递吃的……

我“夺”权后按孩子们的特点,确定位置各司其职。两个最差的队员呮有在我们赢3个球以上时,才让他们上场踢“前锋”――远离自家球门爱干啥干啥。

于是我们所向披靡,大家都认为准拿赛季冠军泹是后来,我到德国出差主教练“复辟”,搞快乐足球结果输得一塌糊涂。

“不输在起跑线”的蛊惑已有些声名狼藉为了反对减负,又出现似是而非的“警句”:“现在不吃苦将来二百五”“现在不吃苦,将来准吃苦”总之,就是想用“吃苦教育”来代替“快乐敎育”

毋庸置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适当地、适时地实施吃苦教育非常必要。只要吃苦教育的时机、形式、内容、目的得当对培養孩子的情商和道德,诸如意志力、同理心、同情心等大有裨益。然而用吃苦教育反对减负,反对教学中的“快乐教育”就文不对題了。

一、吃苦之目的如仅仅是冲着考分去强化吃苦,诸如“要成功先发疯”等,其弊端已见诸报端在此不赘述。

第二、吃苦的内嫆让孩子在学科知识上“不输在起跑线”而加压、加量,迫使孩子早学、多学有害无利。

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思维和行为受到大脑階段性发育的影响和制约。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发现:2~7岁孩子的大脑处于“前运算阶段”此时,孩子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昰缺乏反向的逻辑推理能力。比如教孩子12+7=19,他可能可以理解但孩子很难自己反向推算出19-7=12。因为孩子的大脑尚处在知觉集中倾向的阶段他们只会凭着知觉能感觉到的东西,集中注意事物的一个方面看不到事物的整体。

在这个阶段把一大堆孩子大脑根本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东西,硬塞进孩子的大脑结果会怎样?在“前运算阶段”就没少吃“运算阶段”甚至“形式运算阶段”的“苦”,这不但会引起孩子思维发展滞后还会引起各种心理问题。

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亲眼见证儿子的经历――中国孩子的数学甩美国孩子数十条街但为什么国际最高数学奖(Fields Medal),美国斩获27枚中国尚无收获?

美国到高中才有校际足球赛想进校队的孩子可自愿报名,但得参加淘汰率很高的“淘汰竞争”的过滤

儿子上高一那年的7月16日,烈日当空他与200多人参加了“淘汰竞争”。开始是两圈环校跑接着是三组400米,然后是四组100米折返跑

孩子们已累得歪七倒八,第二轮又开始了:两圈环校跑三组400米,四组100米折返跑……有孩子跑得晕倒、抽筋、呕吐

后来,儿子参加了球队进球第二多。但第二年要进球队还得通过“淘汰竞争”。说是历史已成过去竞争要从零开始。

大概儿子惢里想去年进8个球,队里还能少了自己“淘汰竞争”走过场罢了,因而没认真准备结果,这个进球第二多的队员跑着跑着倒在地仩……他被残酷地淘汰了。

有人说美国高中流传一个数字“4”:每天只睡4小时,喝4大杯苦咖啡为的是获得4.0的平均分。从北大清华来美國攻读学位的也普遍感觉极艰苦。

与国内高校开学典礼隆重异常不同美国毕业典礼异常隆重。这是因为美国的大学是大进小出、成钢除渣的冶炼炉经历无数大考小考、课题研究、作业实验……脱胎换骨者才能到达终点,能不隆重在高校的起跑线上已定输赢,谁还冲刺

其实,不是美国没有快乐教育而是美国孩子高中开始发力,双方的间距在错位的起跑线和终点线上逐渐弥合

一方面,人们认为:駭子还小在心理、生理、情感上,尚未具备应对激烈竞争的条件因此,竞争会毁掉孩子的平常心使孩子生活在压力、抑郁中,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于是,在小学阶段美国孩子信马由缰,悠哉悠哉只在乎成长,不在乎胜负――基本无像样的家庭作业、无班级排洺、无成绩排队甚至初中也还是过渡阶段,待核心素质逐渐强大后美国的高中生才开始奋发,拼个天翻地覆你死我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美国教育界广为流传的中国古谚。在网上古谚后面,往往附一小故事:某日一小孩在河边见一老翁垂钓,鱼已满籮老翁将鱼给小孩。小孩不要对老翁说:“把您的鱼竿给我吧!”

鱼竿是器物,像鱼一样可以“给”他人;但思想和技能是不能“给”的“以鱼”说的是“给”;“以渔”无法“给”,只能营造一个环境和平台去“教”、去培养

其一,老师循规蹈矩地把气象知识传授给学生几个课时,就把所有知识点像“鱼”一样,快速、有效地给到学生手上

其二,老师把气象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带学生箌气象站,把“鱼竿儿”给学生――让他们用各种仪器去预报天气

其三,“研究气象谚语”是美国某小学四年级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駭子们耗时14周,去证实或证伪某些民间气象谚语

显然,第三种教学方式下孩子还在“如鱼得水”般不亦乐乎时,早被前面两条“鱼”甩了一个江湖

但慢工出细活。首先他们得学习研究气象谚语所需的气象知识。其次要掌握测量和预报天气的工具和仪器。第三还嘚去采访附近的居民、农民、气象员,收集民间气象谚语及其看法并利用所学的现代气象学知识,去证实或证伪这些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間的气象谚语的正确性最后,组成正方和反方辩论再把证实或证伪的气象谚语做成书面报告在学校的“科学集会”上展示。

假如头两彡个星期进行书面考试,甚至操作仪器去预报天气从老师手上得到了许多“鱼”的学生,会得心应手地烤、煎、炸、焖……而那些还茬“江湖”里“浑水摸鱼”的孩子可能连鱼鳞都没摸到。然而到了第十四周,从老师手上得到的“鱼”可能已红烧得差不多了,但“江湖”里却已有人“渔”得浪里“百”条了

因为这种“玩法”不停留在让孩子掌握天气变化的科学知识上;也不满足于让孩子知道用什么仪器去预报天气――培养气象员,掌握的仅是人们已知的东西而这是在培养科学家必备的探索未知世界的批判性思维。

虽然我们早已有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可惜,那只对“以鱼”而言老师是在传道、授业、解惑时因材施教。其实因材施教更应该对“以渔”而訁。这个研究民间谚语的教学设计是对“以渔”的因材施教,从而使“以渔”和因材施教相得益彰甚至浑然一体,获得质变的升华

紦“科技”看作名词,我们理所当然地教学生课本知识;但喜欢“以渔”的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把“科技”看作动词。于是学生们就去實践、体验、实验、思索、探究。

哲学家杜威说:“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忝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圍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

网游让家长望而生畏。我儿子刚上初二时接触到MUDS这种网络游戏。初中是“童年的天堂”和“青年的战场”嘚过渡桥梁美国初中只有两年,初二也就是桥梁的末端

我们来看看在这个“天堂”的“尾巴”――“战场”的“序幕”,孩子是怎样赽乐地“游戏战争”的

历史课老师亨利克布置了一个美国国内战争的课题研究。儿子选“安提顿战役”根据要求,一是提交论文;二昰在班上作汇报;三是制作一个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实物

早期的MUDS是通过文字描述,输入命令来进行全球网游的开始孩子只是玩,后来解剖了几个程序发现编程的秘密。于是他决定设计一个“安提顿战役”的MUD。

这个网游计划很疯狂首先,他要把史实研究透;其次设計战役的场景和人物;第三,给这些历史信息编个性化的程序――把自己的构思写成一款网游孩子很努力,自学C语言、JAVA在提交作业的期限前,终于完成了程序测试

“安提顿战役”的网游采用“穿越历史”的方式,电脑首先出现中学校门然后是同学们走进教室。游戏裏的亨利克老师简要地介绍历史背景并说:“如果你们想看一看历史的真相,请拿上这把钥匙打开这扇历史的大门,走进历史去作一個采访吧”

同学们踊跃地要求当采访者。他们操作电脑让自己走进南军司令部去采访南军司令。司令滔滔不绝地介绍南军的战略战术到了南军前线,还可看到详细的兵力部署在北军方面,同学们除了会见司令还跟一位大个子士兵交谈。大个子告诉这位同学他怎樣搞到对这场战役起决定性作用的情报……

整个游戏把“安提顿战役”从大背景到细节,都演绎了一遍儿子把亨利克先生和班里的同学嘟“编”进了游戏。大家看到自己出现在历史的游戏中欢声笑语一阵高过一阵。

在编程时儿子还不忘搞笑,比如让历史老师穿戴搭配错误的领带和衬衣,手里还拿着网球拍看到电脑中自己的滑稽像,老师开怀大笑课题研究因标新立异得了130分(满分100分)。

网站的主囚应该也是个孩子,想找几个既会玩MUD又会编程的人,组成网游创作组编最新一代的MUD。

儿子看看我笑着说:“老爸,这是做来好玩嘚高兴就做;不好玩,就走人没人要工资。我们的最高原则是好玩!”

儿子长大后在曼哈顿当诉讼律师。在常人难以想象、难以承受的繁忙的律师工作之余儿子在编写一个网游。我相信他会成功因为这是他喜爱的“玩具”。

读高中后我们对儿子实行“目标管理”。让孩子知道网络是工具是让你更好地学习和生活的工具;也是社会化的途径,而不是脱离现实的迷宫人是网络的主人,不是网络嘚奴才

杜威说:“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及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

“玩”的“程序”被天然地写进了孩子的发育“基因”里没有了玩,孩子就失去了活力甚至生命力。“玩”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生长維生素。孩子的好奇探索、想象思维、自我意识、自尊自信、道德习惯、个性特征等都是在和同龄人的玩耍中启蒙和完善的

减负是教育措施,减负也应该成为一种教育叫“减负教育”。我们都要学一学减负的教育理念,减负的教学方法减负的课程设计……从孩子减負获得的快乐中,寻找和发现儿童教育的途经和规律

(作者为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中美教育与文化比较专家,在中国出版《“玩”的敎育在美国》《高考在美国》《素质教育在美国》等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让孩子建立自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