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护理的以后毕业了工作医生会不会把病人的病情夸大被病人骂

感谢【陈万鹏】的投递:
广空后勤医院,广州空军后勤医院,广州空军后勤总医院,这个医院看着以为是部队的医院,然后又自己吹嘘说自己是三甲医院,又说是公立医院,部队医院。开始我也就是冲着个去,没想到,他们就是个十足黑心医院,内部的医生通过恶意给病人夸大病情,获取高额的医疗费、药费等作为回报。

以前听过过很多私立医院为牟取暴利,经常有假冒的医生、专家等利用病人的不知情,恶意的夸大病情,并对患者进行恐吓,从而获得高额的医疗回扣,以及医院的暴利等。没想到看似正规的广空后勤医院也是骗钱的黑心医院。我们外地人在广州打工很不容易,挣那么点钱,都交医药费了,而且连病都没看好,反而严重了,就是你们这帮黑心的医生,广空后勤医院,黑心的医院,骗钱的医院。

平时经常路过广空后勤医院,然后我也到网上搜索了一下,看到了她们医院的网站,看着也挺正规的,所以我就决定去广空后勤医院做下检查。到了广空后勤医院,医生大概问了一下情况之后就草率的做出诊断:让我先去做个阴超。医生说这样可以看得更清楚一点。因为我也不懂,所以就按她说的去做了阴超。做完阴超之后她说了一大堆症状,反正说的是挺恐怖的。-中国反诈骗联盟

我们问她现在应该怎么办? 她说要先止血,做个短波。我们拿到的药,里面有一种叫“黄体酮”的药,医生说这种药是止血的。确实情况我也不知道,但是想到医生有近30年的妇产科临床经验,这种小病应该没什么问题的。就这次我们就花掉了1300多块钱,前后去了3次,花掉了5000多块钱。每次去看病,我都要做一次短波,而且每次都没什么效果,而且我的血量还是很多, 广州空军后勤医院的医生提议我,想快点止血的话就要做手术。我听到这句话,吓都快被她吓死了!

后来我就去了正规的大医院,医院说根本没那么严重,吃力点药就好了。广空后勤医院真黑呀,一个月经紊乱就要动手术!!!如果有什么严重一点的妇科病,按照它们的看法那不是要出人命吗?所以朋友们不要拿自己的健康,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啊!

另外,得知这个医院很多个科室都被私人承包,属于私立经营了。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去治疗,千万不要去广空后勤医院,就是个骗子的医院,黑心的医院。

中国反诈骗联盟提醒:治疗男性,妇科疾病等,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治疗,现在很多看似机关医院、部队医院,其实都是私人承包制的,与私人医院没什么区别。所以一定要全面了解后再去,不要被其表面的名字欺骗,在大部分私立医院治疗这类病情都存在严重的不透明,乱收费的情况。患者根本无法得知患病的真实性,私立医院招聘来的临时医生都是以患者的治疗费来达到盈利目的的。所以不要因为民营医院的天花乱坠的广告宣传而迷失。

}

原标题:医生注意!医疗纠纷投诉将有法可循,告知医疗风险得通俗易懂

发生医患纠纷,病人抱怨:投诉无门、投诉无用;碰到“医闹”,医院也很无奈,甚至影响正常诊疗。《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9月13日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医疗机构设立投诉部门、医患沟通和相关法律责任等,都作出规定。

二级以上医院应设医患关系部门

“征求意见稿”在总则中提出,医疗机构投诉的接待、处理工作应当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遵循合法、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同时,医疗机构应当制订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相关的宣传、培训和演练,确保依法、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并且,医疗机构应当将投诉管理纳入患者安全管理体系,定期汇总、分析投诉信息,梳理医疗管理、医疗质量安全的薄弱环节,落实整改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安全。此外,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医疗机构投诉管理与医疗纠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讼等的衔接。

“征求意见稿”要求,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医疗机构投诉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患关系办公室或者指定部门统一承担投诉管理工作。其他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兼)职人员,有条件的也可以设置投诉管理部门。

医院应以易懂语言告知患者风险

医疗机构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医疗风险告知和术前谈话制度,规范具体流程,以患者易懂的方式和语言充分告知患者,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医务人员还应当尊重患者依法享有的隐私权、知情权、选择权等权利,根据患者病情、预后不同以及患者实际需求,突出重点,采取适当方式进行沟通。医患沟通中有关诊疗情况的重要内容应当及时、完整、准确地记入病历,并由患者签字确认。

“征求意见稿”还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患沟通机制,加强对医务人员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医务人员对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提出的咨询、意见和建议,应当耐心解释、说明,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对患者就诊疗行为提出的疑问,应当及时予以核实、自查,并与患者沟通,如实说明情况。

医务人员应当以患者为中心,热情、耐心、细致地做好本职工作,把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和关怀体现在医疗服务全过程。

“征求意见稿”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畅通、便捷的投诉渠道,在医疗机构显著位置公布投诉处理程序、地点、接待时间和联系方式。

医疗机构投诉实行“首诉负责制”,患者向有关部门、科室投诉的,接待投诉的部门、科室工作人员应当予以热情接待,对于能够当场协调处理的,应当尽量当场协调解决;对于无法当场协调处理的,接待的部门或者科室应当主动将患者引导到投诉管理部门,不得推诿、搪塞。

投诉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处理投诉,能够当场核查处理的,应当及时查明情况,确有差错,立即纠正,并当场向患者告知(或出具)处理意见;涉及医疗质量安全、可能危及患者健康的,应当立即采取积极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情况较复杂,需调查、核实的,一般应当于接到投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患者反馈相关处理情况或者处理意见;涉及多个科室,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应当于接到投诉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患者反馈处理情况或者处理意见。

“征求意见稿”还对相关法律责任作出规定。如投诉管理混乱、未按规定建立健全医患沟通机制、未按规定及时处理投诉并反馈患者、发布违背或者夸大事实、渲染事件处理过程的信息等行为,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医务人员泄露投诉相关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则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征求意见稿”规定,患者应当依法文明表达意见和要求,向医疗机构投诉管理部门提供真实、准确的投诉相关资料,配合医疗机构投诉管理部门的调查和询问,不得扰乱正常医疗秩序,不得有违法犯罪行为。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高健

}

原标题:假医生扮“专家” 网上夸大病情“钓”患者到诊

现在,不少人就医之前先上网搜一搜病征与相关医疗信息,再决定去哪家医院看病。一些医院瞅准了患者“网上求医”的习惯,与互联网公司“互惠互利”,或明修栈道,或暗通款曲,催生网络外推、竞价排名、在线咨询等一条龙“服务”,让不少病急乱投医的患者,成为一些人牟取暴利的猎物。

最近,记者通过应聘,到北京几家私立医院的“网络部”卧底,揭开这个黑色利益链的冰山一角。

李华阳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学市场的他,刚应聘到北京一家私立医院工作没两天,就成了“眼科专家李医生”。

不过,“李医生”的工作不是治病,而是写“软文”,是“让人知道这个病到底有多严重,必须得赶紧治,而且一定得到我们医院来治。”

事实上,通过某搜索引擎搜“青光眼”这个关键词时,排在前两页里的信息,有关病症、病因和并发症的介绍。这些虽然都号称是出自某医院眼科专家或主任医师的手笔,但不少却是由几个类似李华阳这样20岁出头、从没学过医的年轻人瞎编出来的。

开始,李华阳署名“眼科专家李医生”,颇有些心虚。可入职一段时间后,他才发现,自己并不是部门里最年轻的“医生”。这家医院网络部的很多岗位都不限学历、专业和工作经验,整个部门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有的“前辈”甚至还不到20岁,工作和他一样。这些年轻人有不少都来自福建莆田,大家平常聊天,爱用家乡话。

这些年轻人受雇于一些私立医院的网络部。网络部,这个在公立医院中鲜有所闻的部门,在许多私立医院里却是相当重要的机构,任务就是通过互联网“钓”来患者。

医院的网络外推,“钓”患者的招数大致相似。以青光眼为例,首先介绍症状,其次是危害,接下来是治疗方法。如果是西医医院,就介绍激光或手术治疗的妙处,比如微创、无痛、恢复快,仪器是外国进口的、特别高级;如果是中医医院,就介绍中医治疗标本兼治、直击病灶,并且大谈激光和手术等西医治疗的危害,比如容易失败或者引起并发症等。

夸大病情“钓”患者到诊

从没学过医的李华阳,其相关医学知识是入职后看材料速成的。所谓“材料”,就是百度百科。“你主要看病征、病因和并发症。剩下的病理啊、解剖图什么的,都不用记,没用。别把几种病弄混了就行,反正文章也不用写得太具体。”主管这么要求李华阳。

郭伟达就在一家私立医院网络部当咨询。中专毕业后,他先后当过保安和餐馆服务员。去年底他20岁,便到一家专治男科病的私立医院来做“咨询”。看了一星期教材、背熟了解剖图,郭伟达开始以“主治医师郭医生”的身份上岗。

在这家医院网页上,挂着医生照片的“专家咨询”对话弹窗里,和病人聊天的“专家”,就是郭伟达;拨打医院的免费咨询电话,通话的“医生”,也是郭伟达。工作了半年的“郭医生”,业务已经相当熟练。“同样的病,20岁的人,跟他说影响学习;30岁的人,跟他说影响性生活;40岁的人,跟他说影响工作……”

咨询的主要目的,是吸引病人来医院看病,所以无论向郭伟达咨询的患者得的是什么病,他都会跟对方说:“您这个情况已经很严重了,最好赶紧来看看。”

每通过网络或电话预约到诊一个病人,郭伟达都能得到百十来元的提成。医院的疗法、药等,是他推销的主要内容。“实际上能不能治好,多久能治好,我也不知道,就看(主治)医生的本事了。我们啥也不管,只管让他来就行了。”郭伟达吐吐舌头。

(李华阳、郭伟达均为化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生会不会把病人的病情夸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