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种植能产多少年一次可以采收多少年?

别名:双钩藤、鹰爪风、吊风根、金钩草、倒挂刺

采收加工:春、秋采收带钩的嫩枝,剪去无钩的藤茎,晒干,或置锅内蒸后再晒干。

产地: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

植物情况:常绿木质藤本


长可达10m。小枝四棱柱形,褐色,季净无毛。叶腋有成对或单生的钩,向下弯曲,先端尖,长约1.7-2cm。


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5-12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光亮,下面在脉腋内常有束毛,略呈粉白色,干后变褐红色;托叶2深裂,裂片条状钻形,长6-12mm。


头状花序单个腋生或为顶生的总状花序式排列,直径2-2.5cm;总花梗纤细,长2-5cm;花黄色,花冠合生,上部5裂,裂片外被粉状柔毛;雄蕊5;子房下位。


蒴果倒卵形或椭圆形,被疏柔毛,有宿存萼。种子两端有翅。花、果期5-12月


钩藤药材性状:茎枝圆柱形或类方柱形,直径2-6mm。表面红棕色至紫棕色或棕褐色,上有细纵纹,无毛。茎上具略突起的环节,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钩或仅一侧有钩,钩长1-2cm,形如船铺,先端渐尖,基部稍圆。钩基部的枝上可见叶柄脱落后凹点及环状的托叶痕。体轻,质硬。横舅面外层棕红色,髓部淡棕色或淡黄色。气微,味淡。


优等品以质坚、色红褐或棕褐、有钩者为佳。

钩藤药性:"味甘,微寒,入足厥阴肝经。泄湿清风,止惊安悸。

钩藤钩清散风湿,治木郁经惕、惊悸瘈瘲。

①《本草新编》:""最能盗气,虚者勿投。""

②《本草从新》:""无火者勿服。""

①治小儿惊热:钩藤一两,硝石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延龄散)

②治小儿惊痫,仰目嚼舌,精神昏闷:钩藤半两,龙齿一两,石膏三分,栀子仁一分,子芩半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麦门冬三分(去心,焙)。上药粗捣,罗为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钩藤散)

③治诸痫啼叫:钩藤、蝉壳各半两,黄连(拣净)、甘草、川大黄(微炮)、天竺黄各一两。上捣罗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水八分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煎至四分,去滓,温服。(《普济方》钩藤饮子)

④治小儿盘肠内钓,啼哭而手足上撒,或弯身如虾者:钩藤、枳壳、延胡各五分,甘草三分。水半盅,煎二分服。(《幼科指靠》钩藤汤)

⑤治高血压,头晕目眩,神经性头痛:钩藤二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⑥治伤寒头痛壮热,鼻衄不止:钩藤、桑根白皮(锉)、马牙硝各一两,栀子仁、甘草(炙)各三分,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下生地黄汁一合,搅匀,食后温服。(《圣济总录》钩藤汤)

⑦治全身麻木:钩藤茎枝、黑芝麻、紫苏各七钱。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⑧治半边风:钩藤茎枝、荆芥各四钱,排风藤一两。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⑨治面神经麻痹:钩藤二两,鲜何首乌藤四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⑩治胎动不安,孕妇血虚风热,发为子痫者:钩藤、人参、当归、茯神、桑寄生各一钱,桔梗一钱五分。水煎服。(《胎产心法)钩藤汤)"

【归经】 归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 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

【用法用量】 3~12g,入煎剂宜后下。

1.《别录》:主小儿寒热,惊痫。

2.《药性论》:主小儿惊啼,瘈瘲热壅。

3.《日华子本草》:治客忤胎风。

4.《纲目》: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小儿内钓腹痛,发斑疹。

5.《本草征要》:舒筋除眩,下气宽中。

6.《本草述》:治中风瘫痪,口眼喎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又治远年痛风瘫痪,筋脉拘急作痛不已者。

7.《纲目》: 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癎眩运,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熄,则诸症自除。

钩藤,祛风化痰,定惊癎,安客忤,攻痘瘄之药也。钱仲阳先生曰:钧藤,温、平、无毒,婴科珍之。其性捷利,祛风痰,开气闭,安惊癎于仓忙顷刻之际,同麻、桂发内伏之寒,同芩、连解酷烈之暑,同前、葛祛在表之邪,同查、朴消久滞之食,同鼠粘、桔梗、羌、防、紫草茸发痘瘄之隐约不现也,祛风邪而不燥,至中至和之品。但久煎便无力,俟他药煎熟十余沸,投入即起,颇得力也。去梗纯用嫩钩,功力十倍。

9.《本草新编》:钩藤,去风甚速,有风症者必宜用之。但风火之生,多因于肾水不足,以致木燥火炎,于补阴药中,少用钩藤,则风火易散,倘全不补阴,纯用钩藤以祛风散火,则风不能息,而火且愈炽矣。

钩藤,自《别录》即以为专治小儿寒热,弘景且谓疗小儿,不入余方。盖气本轻清而性甘寒,最合于幼儿稚阴未充、稚阳易旺之体质。能治惊癎者,癎病皆肝动生风,气火上燔之病,此物轻清而凉,能泄火而能定风。甄权谓主小儿惊啼,瘈瘲热壅,容忤胎风;濒湖谓治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皆一以贯之。惟濒湖又谓其发斑疹,则本于钱仲阳之紫草散,方用钩藤钩子、紫草茸等分为末,温酒调服。按仲阳之所谓斑疹,即是痘疮及XI子,非今人时病中之所谓发斑,钧藤轻能透发,清能解热,而佐以紫草凉血活血,助其流动,又以酒辅之,能发亦能清火,洵是不亢不卑稳妥之法。"

}

10月13日,踩踏着深秋的寒露,走进靖州县艮山口管委会民主村,一片片翠绿在田地里蔓延形成了金黄秋日中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下地细看,一条条嫩绿的枝条上“镶嵌”着一个个小小的金钩,整株“树苗”显得十分奇特。“这就是钩藤,我种了20亩,今年按照目前药材行情,一亩可以实现收入3000元。”钩藤种植户邹小明笑着介绍。

钩藤别名大钩丁、双钩藤。其具有清热平肝、活血通经,息风定惊的功效,用于治疗头晕目眩、惊痫抽搐、肢体麻木等心脑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对由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失眠、心悸、耳鸣、便秘和肢体麻木等均有较好的疗效。被列入美国最畅销的“十大天然药用植物”之一 。

70岁的李开文去年种植了4亩钩藤, “种钩藤虽然没有年轻人在外打工收入多,但劳动量不大,又能挣钱,对于我这般年纪的人来说,钩藤是再好不过的东西。”憨厚朴实的李开文扳着手指头估算起今年钩藤的收入,按每亩3000元来算,4亩钩藤收入12000元。是不成问题的。

“钩藤管理粗放,市场价格也比较好,特别适宜上年龄的人种植。”邹小明介绍,只要种上钩藤,每年只要简单的管护,年年都可采收,是发展前途比较好的产业。

当然,最高兴的时候莫过于销售钩藤的时候。村里钩藤采收了,只要按照全钩、统货的要求打理好,根本不用操心销路的问题。我们只需把钩藤运到县里药材市场,过过称,收收钱就行了。“今年采收完了,明年计划把屋后的荒山开垦出来,再发展20亩。”说起今后的想法,邹小明显得有些激动,他相信越来越多的农户会加入到种植钩藤的队伍中来,因为村民们尝到了种植钩藤的甜头,看到了小小钩藤“钩”出的增收致富新蓝图。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倒钩藤,又叫钩藤,别名钩丁、吊藤、鹰爪风、倒挂剌等。是茜草科钩藤属常绿藤本植物,攀援状灌木,茎枝方柱形纤细无毛,,叶纸质呈椭圆形,头状花序。

藤本;嫩枝较纤细,方柱形或略有四棱角,无毛。

叶纸质,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5-12cm,宽3-7cm,两面均无毛,干时褐色或红褐色,下面有时有白粉,顶端短尖或骤尖,基部楔形至截形,有时稍下延;侧脉4-8对,脉腋窝陷有粘液毛;叶柄长5-15mm,无毛;托叶狭三角形,深2裂达全长2/3,外面无毛,里面无毛或基部具粘液毛,裂片线形至三角状披针形。

头状花序不计花冠直径5-8mm,单生叶腋,总花梗具一节,苞片微小,或成单聚伞状排列,总花梗腋生,长5cm;小苞片线形或线状匙形;花近无梗;花萼管疏被毛,萼裂片近三角形,长0.5mm,疏被短柔毛,顶端锐尖;花冠管外面无毛,或具疏散的毛,花冠裂片卵圆形,外面无毛或略被粉状短柔毛,边缘有时有纤毛;花柱伸出冠喉外,柱头棒形。果序直径10-12mm;小蒴果长5-6mm,被短柔毛,宿存萼裂片近三角形,长1mm,星状辐射。花、果期5-12月。

钩藤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一般土壤中能正常生长,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良好。常生长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坡、山谷、溪边、丘陵地带的疏生杂木林间或林缘向阳处。

钩藤是藤本植物中的一种,藤本植物(Vine)又称攀援植物,通过主茎缠绕或攀援器官攀缘它物升高。钩藤是垂直绿化的好材料,用枝叶茂盛的藤本植物钩藤作日晒的绿化屏障,看了使人赏心悦目,同时改善视觉卫生条件,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卫生。具有观赏价值。

钩藤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钩藤的市场前景良好,全国钩藤年销售量100-120万吨,钩藤交易价由2000年的5-7元/kg,已上涨至18-22元/kg。钩藤种植投资少、易管理 、经济寿命长,不占用农田,是 一项适合农村农 群众选择发展的好产业,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钩藤以干燥带钩茎枝入药 。具有镇静、降压、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功能,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 、惊 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等症 。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药材之一,临床上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钩藤以带钩的茎枝入药,它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功效 ,现代药理实验还证明钩藤有降压作用 ,因此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种植地一般选择在100-800米海拔的荒山荒地或疏林地。根据钩藤的生长习性,宜选择在半阴半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而无污染的微酸性砂质壤土阴坡地种植。也可与密度稀、树冠还不很大的中幼松杉或核桃等林木间套种植。

在种植前一个月先放火炼山,翻土1次,进行晒或冻,捡净杂物和细碎土块。按株行距1.5m×2m或2m×2m挖植苗穴,穴长、宽、深均为30cm。每亩222穴或167穴左右,每穴施入土杂肥或腐熟农家肥2千克,三元复合肥0.15千克,并用表层土与肥料混合拌匀施人穴中,然后覆土稍高于原地面,整成龟背形。

幼苗高50-100cm时即可定植,苗高40cm处截干利于定植,保持苗芽。定植前适当控水,进行蹲苗。取苗时如遇苗床干燥,须先行浇水,使土壤湿润松软,便于起苗,带土移栽者,成活率更高。定植时先在原来的穴中间挖小穴,穴长、宽、深以苗根系能在穴中自然舒展为度,栽时每穴1株,扶正苗木,用熟土覆盖根系,当土填至穴深1/2时,将苗木轻轻往上提一下,以利根系舒展,再填土满穴,踏实土壤,浇定根水。

移栽后及时检查,发现缺苗或死苗应及时补栽。

定植返青后,每株施尿素0.05kg,以后每年春季再追施1次复合肥,每株0.1kg。冬季株施腐熟的猪牛粪适量,施肥时先在植株根旁挖小穴,放入肥料后培土。

种植后1-2年内植株分枝少,株间易生杂草,土壤板结,每年在春秋各进行1次除草和松土,夏季用农达除草剂喷施。3年后植株枝繁叶茂,每年除2次草,第1次在春季,进行除草中耕时,将植株四周的杂草用锄头除去后,抖尽泥土,覆盖于钩藤的根部,保持水分。第2次在夏季用农达除草剂喷施,喷头要带护罩,避免伤钩藤植株。

种植后1-2年内植株分枝少,株间易生杂草,土壤板结,每年在春秋各进行1次除草和松土,夏季用农达除草剂喷施。3年后植株枝繁叶茂,每年除2次草,第1次在春季,进行除草中耕时,将植株四周的杂草用锄头除去后,抖尽泥土,覆盖于钩藤的根部,保持水分。第2次在夏季用农达除草剂喷施,喷头要带护罩,避免伤钩藤植株。

第一年钩藤长至1.5m时,用镰刀及时打顶,使钩藤多分枝。3年产钩后,每年在采收时,对茎蔓约留60cm长短截,促使剪口萌发更多的健壮新梢,以提高产量。

病害主要为根腐病,多发生在苗期,受害后,幼苗根部皮层和侧根腐烂,茎叶枯死。防治方法:开沟排水,防止苗床积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销毁,病穴用石灰消毒,或用50%多菌灵1500倍液全面浇洒,以防蔓延。

4月份,幼苗长出嫩叶时发生,7-8月份为害植株顶部嫩茎叶。可用10%吡虫啉300倍液防治。

幼虫蛀入茎内咬坏组织,中断水分养料的运输,致使顶部逐渐萎蔫下垂。防治方法:发现植株顶部有萎蔫现象,应及时剪除,从蛀孔中找出幼虫灭之,发现心叶变黑或成虫盛发期,可用95%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3]

6月份成虫开始为害,可将新发茎枝叶片吃光,影响产量。发生时可人工捕杀或用50%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3]

5-6月成虫将初发新叶咬成孔洞,可用20%甲氰菊酯3000倍液喷杀。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钩藤种植能产多少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