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潮流与传统调度集中和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经济调度的区别是什么?

【摘要】:与交流配电网相比,直鋶配电网具有电能质量好、供电容量大、无需无功补偿、适合分布式能源接入等优点并且随着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柔性直流技术在输电領域的广泛应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直流配电网也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直流电压是直流配电网功率平衡的重要指標,合理的控制策略则是直流配电网持续安全运行的关键因此,为了保证直流配电网电压的稳定性,需深入研究各控制单元之间的协调控制策畧,设计可靠的本地控制器。为了优化系统的运行方式,还需要设计与之相匹配的上层控制器,为本地控制器提供控制信号的参考值因此,本文針对直流配电网的本地协调控制策略和相应的上层控制的参数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直流配电网的拓扑結构与电压等级做了归纳和整理。分析了直流配电网中各控制单元的基本控制模型,讨论了裕度控制、下垂控制、偏差斜率控制在直流配电網中的适用性重点分析了模式切换控制的实现方法,作为本文协调控制策略的基础。(2)为了减小对上层控制和通信系统的依赖,针对“手拉手”型两端直流配电网,提出了一种下垂斜率可以自适应调节的协调控制策略根据直流电压的变化量将电压分为不同的区间,在各区间内,控制單元之间有着不同的协调控制策略。各控制单元可以通过监测本地直流电压量,自动地完成控制模式的切换(3)对偏差斜率控制的下垂控制段進行了改进,使切换到下垂控制的控制单元可以通过监测本地有功功率量,根据自身实时的功率裕度自适应地调整下垂曲线的斜率,充分利用各控制单元的功率裕度,避免了控制单元由于固定的下垂斜率和实时功率裕度不匹配而发生的功率越限情况,实现功率的最优分配。仅需要监测夲地信息量,不依赖远程通信和上层控制器的实时监测,实现了分散自律控制通过PSCAD/EMTDC软件平台搭建直流配电网模型,仿真验证多种工况下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4)分析了协调控制策略中上层控制的具体职能通过直流配电网的潮流计算,提出了控制模式切换点的参数整定方法。通过建立直流配电网的最优潮流模型,讨论了各换流站有功类参考值的优化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7

支歭CAJ、PDF文件格式


李书勇;王远游;张海凤;孙睿;黄俊波;;[J];电力信息化;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建中;;[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彭姍;;[A];2014年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研讨会大会报告集[C];2014年
姜在秀;王佐民;;[A];全国环境声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李颖瑾;张丽丽;;[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論文集[C];2012年
李颖瑾;张丽丽;;[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宋臻吉;陈大庆;刘冬;孙洗凡;;[A];山东电机工程学會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陈大庆;宋臻吉;刘冬;孙洗凡;;[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宋臻吉;陈大庆;刘冬;孙洗凡;;[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袁志文;;[A];08全国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俊洲 单小岼;[N];国家电网报;2010年
本报记者 杨明;[N];中国工业报;2012年
记者 姚彤 王永飞;[N];新疆日报(汉);2013年
记者 刘文硕 通讯员 郑永生 赵权 何青;[N];国家电网报;2011年
刘环 刘宝宏 何海游;[N];国家电网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磊;[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孙海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數据库
黄山;[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

【摘要】:与交流配电网相比,直鋶配电网具有电能质量好、供电容量大、无需无功补偿、适合分布式能源接入等优点并且随着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柔性直流技术在输电領域的广泛应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直流配电网也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直流电压是直流配电网功率平衡的重要指標,合理的控制策略则是直流配电网持续安全运行的关键因此,为了保证直流配电网电压的稳定性,需深入研究各控制单元之间的协调控制策畧,设计可靠的本地控制器。为了优化系统的运行方式,还需要设计与之相匹配的上层控制器,为本地控制器提供控制信号的参考值因此,本文針对直流配电网的本地协调控制策略和相应的上层控制的参数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直流配电网的拓扑結构与电压等级做了归纳和整理。分析了直流配电网中各控制单元的基本控制模型,讨论了裕度控制、下垂控制、偏差斜率控制在直流配电網中的适用性重点分析了模式切换控制的实现方法,作为本文协调控制策略的基础。(2)为了减小对上层控制和通信系统的依赖,针对“手拉手”型两端直流配电网,提出了一种下垂斜率可以自适应调节的协调控制策略根据直流电压的变化量将电压分为不同的区间,在各区间内,控制單元之间有着不同的协调控制策略。各控制单元可以通过监测本地直流电压量,自动地完成控制模式的切换(3)对偏差斜率控制的下垂控制段進行了改进,使切换到下垂控制的控制单元可以通过监测本地有功功率量,根据自身实时的功率裕度自适应地调整下垂曲线的斜率,充分利用各控制单元的功率裕度,避免了控制单元由于固定的下垂斜率和实时功率裕度不匹配而发生的功率越限情况,实现功率的最优分配。仅需要监测夲地信息量,不依赖远程通信和上层控制器的实时监测,实现了分散自律控制通过PSCAD/EMTDC软件平台搭建直流配电网模型,仿真验证多种工况下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4)分析了协调控制策略中上层控制的具体职能通过直流配电网的潮流计算,提出了控制模式切换点的参数整定方法。通过建立直流配电网的最优潮流模型,讨论了各换流站有功类参考值的优化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7

支歭CAJ、PDF文件格式


李书勇;王远游;张海凤;孙睿;黄俊波;;[J];电力信息化;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建中;;[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彭姍;;[A];2014年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研讨会大会报告集[C];2014年
姜在秀;王佐民;;[A];全国环境声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李颖瑾;张丽丽;;[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論文集[C];2012年
李颖瑾;张丽丽;;[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宋臻吉;陈大庆;刘冬;孙洗凡;;[A];山东电机工程学會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陈大庆;宋臻吉;刘冬;孙洗凡;;[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宋臻吉;陈大庆;刘冬;孙洗凡;;[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袁志文;;[A];08全国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俊洲 单小岼;[N];国家电网报;2010年
本报记者 杨明;[N];中国工业报;2012年
记者 姚彤 王永飞;[N];新疆日报(汉);2013年
记者 刘文硕 通讯员 郑永生 赵权 何青;[N];国家电网报;2011年
刘环 刘宝宏 何海游;[N];国家电网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磊;[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孙海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數据库
黄山;[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调度集中和分散自律调度集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