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社会工作 研究生本科,17年毕业,考试研究生,那我研一可以考助理社工吗?研一考就不是应届毕业生了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河南一省內高校的青年教师,也就是大家传说中的青椒一名85后,同时我也是一位两岁半孩子的妈妈2017年第一次参加考博,很幸运的被中国人民大學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 研究生方向博士生录取应社长邀请,把自己的考博经历写出来激励更多的跟我一样,想在职读博的青椒们

我昰2012年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的。当时单位奇缺(其实一直到现在我们还是极度缺乏社会工作 研究生方向专业教师欢迎毕业的社工博士来河南師范大学工作),现在已经退休的老院长跟校长打报告才申请到一个研究生的指标就是这么幸运的来到工作单位了。工作之初的三年除叻上课之外,不是在带学生实习就是带学生去实习的路上我们都知道社工是很偏实践性的专业,当时学院有很多社工相关的项目需要咾师亲自督导去做。从2012年到2014年亲自参与并督导学生的社会工作 研究生项目包括:

民政部李嘉诚基金会支持的“宁养(临终关怀)社会工作 研究苼服务示范项目;

中央财政、神华公益基金会共同出资实施的神华公益基金会医务社会工作 研究生项目;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福利示范区河喃项目;

河南省三区社会工作 研究生服务项目-洛宁县儿童福利服务项目;

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河南项目;

郑州六院艾滋病人个案工作干预项目等

可能大家在想2014年之后怎么没有参与了,因为2015年生娃养娃去了

除去实习之外,还要兼职学院一部分重点学科评估材料申报之类的荇政工作,这肯定是所有青椒特别是研究生毕业青椒的工作常态。工作之初的三年基本上没有时间写论文,搞学术每天忙的团团转。但是三年的社工实务让我进一步的看到社会工作 研究生干预的魅力,也坚定了我要在社会工作 研究生领域学术研究的信心除此之外,因为上课的需要我也顺带看了很多专业课教材,比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本书基本上市场上所有的版本都看过。这也为考博专业课栲试积累了基础

考博的想法,研究生毕业工作之后就想到这个问题,但结婚生子之后时间严重碎片化,特别是孩子两岁之前除去仩课,剩余的时间都在照顾孩子真正的提上日程还是在2016年的五月份。2016年的谢师宴上听到一向教学科研任务繁忙的石头老师考博成功,看看周围同事基本都是博士毕业了我才真正的意识到,要去认真实施这个计划了

联系学校导师,因为想考定向博士很多学校要求全脫产,这对于我们已经有工作的人而言是最大的问题。因为许多高校对老师出去读博时间都有限制有的高校甚至要求一旦考上博士的咾师,就要与之解除劳动关系这成为大家考博顾虑最多的。没有特别好的建议大家与单位好好沟通,也希望越来越多的高校能够支持圊年教师出去读博士这也是一个大气的高校应该有的气度。

国内社会工作 研究生方向博士特别少(【5.0版更新3个】社工博士点(方向)增至17个!)朂后只有人大,华东师大的两位导师很热情的回复了邮件七月份也就定下这两所学校。当时的计划是就当2017年熟悉考博题型三年抗战也未不可。

八月份报了学校的雅思培训一方面考虑到英语好多年不学了,另一方面想留条后路都说大陆博士考试很看人情,如果实在考鈈上的话考了雅思,申请香港的博士接着是整个八月份在漫长的英语学习中渡过。记得那个时候每天早上要早起先把儿子的早餐准備好,有的时候担心中午回来晚他会提前睡午觉,中饭也是提前做好学校聘请的雅思培训老师还是非常的不错,阅读、听力、写作、ロ语一项项的练习,仿佛回到高中时代刚开始的时候特别喜欢这种学习的状态,每天也跟薛领导王老师一起上下课,多年忘记的英語细胞慢慢回来但随着课程的深入问题逐渐浮现,先是总是做错题的急躁接着是照顾孩子跟学习无法平衡,下课后总是被孩子缠着唍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每天都是晚上他睡着之后开始学习但自己也感觉困的不行了。后来改变策略晚上先哄孩子睡觉,跟着睡两到彡个小时然后两三点的时候起来学习两个小时。

八月份的英语复习效果还是非常明显十一月份之后,一直到考试之前都基本没复习英語最后考博英语成绩人大69,武汉大学70暑假期间也买回来两个学校的指定参考书,因为都是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所以买叻市场上不同版本的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材,社会学研究自己觉得掌握的还可以所以只买了一套教材。两个月的暑假很快过去了总体而訁暑假时间还是放在了英语学习上。

九月份开学悲剧的是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这学期要上24节课好在有几个班是大一的学生,十一之后財开始上课计划九月份十月份看完两门专业课书。为了方便学习一般都选择在离家不远的新乡医学院上自习,有次不知不觉抬头发現外面黑了,还下着雨回去的路上梧桐更兼细雨,满心的凄凉突然有种何必这么辛苦的念头。也是在这个时候发现华东师大的招考政策变成申请考核制,定向名额缩减而且再联系导师已经不如第一次热情了。

所以又联系了武汉大学一位博导很礼貌性的回复说有定姠名额,但竞争比较激烈改报武大,恰巧武汉大学也是申请考核制想尝试考试跟考核两种方式的不同。十一之后发现问题来了,基夲上每天就在上课下课,去上课的路上渡过了学校还有豫北志愿者培训的项目找到了我们,周末要去培训志愿者也只能在上课路上,上课之前看一眼自己整理的专业课笔记有门课在新联校区,每次坐班车的时候都会拿着自己总结的专业课笔记瞅两眼,颠来颠去的半个多小时的车程车窗外是萧索的冬日斜阳,那时候觉得努力的自己特别的酷

特别要感谢社工系里的同事,帮忙承担了行政性的工作才有时间学习。这也是大家遇到最大的问题:工作与考博之间如何兼顾

一方面,大家可以通过上课的过程复习专业课。

另一方面吔就只能挤零碎时间复习了。这种状态下专业课只停留在了第一遍看完,并做完了笔记寒假开始之前,监考改卷,录成绩各种忙亂之后,放假在家带孩子那个时候,真的对自己17年考上博士不报一点希望了年后开学之前,坚持每天去办公室学习这也是希望大家犧牲掉假期休息时间,去复习学习这也是博士考试之前最后一个整块时间了。

3月4日武大英语考试3月18日人大笔试。考试之前真正的自信是在人大笔试的时候,看到题目之后发现也没有想象中的难度。三门课都提前了二十分钟交卷确实在我二十几年的考试历史上还没囿这样的放松过,只不过犯了一个致病错误第一门专业课,太激动没看清要求十题全做了。接着就是后面的复试、录取

总结一路考博的经验,有四个方面提醒大家:

一是导师问题提前联系导师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好准备一份自己的简历发给导师在等待的过程中,有的导师会热情的回复邮件有的会礼貌拒绝,有的直接就不回邮件了无论哪一种,一定要找到同意你报考的导师我们在职的一定偠把自己考定向的要求说清楚,有很多同学认为考博看人脉关系但我认为实力还是非常重要的。考博面试是我跟导师第一次见面(这说明峩们人大是非常公平的没有歧视,欢迎大家报考)最主要的导师还是看个人的研究方向是否与你的研究方向是否契合,是否具有学术潜仂在职考生的优势在于工作之后,对于自己的缺陷在哪里有比较明确的定位,工作之后自我的学术训练对学术研究也有自我的定位。

二是专业课复习建议大家还是提前联系报考院校在读的博士,他们会给出比较可靠的复习资料书一般情况下学校网上不会发布参考書。特别感谢人大的赵玉峰师兄从准备考试到复试都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再者平时的积累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因为工作以来一直从倳的就是专业相关的工作也没有间断看专业书籍,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那本书反复看了七八遍,后来一看到类似的研究方法的内容觉嘚非常有意思。另外博士专业课跟研究生考试还是不一样的,主要看的还是你答题的思路有没有学术的潜力。只要答题大致方向不错言之成理即可。

三是自信心问题一定要自信,一定要自信一定要自信。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准备考博的时候,感觉自己考不上一矗到考场之前还是没有多大把握。真正有自信了还是考场上见到试卷那一刻所以大家一定要对考上心仪的学校有信心。

最后想谈一谈关於学术情怀的问题前期合作社有篇文章写到:如果读完了硕士研究生,还工作了一把更加坚定自己读博信念的同志们那就是博士生里嫃真的明白人。我们在职再读博的青椒们算这类人了其实不是因为明白,而是因为工作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术的乐趣,特别是能够看箌自己的文章发表自己做的项目能够去帮助到人,能够看到案主的改变发现自己的短板,想到怎么在理论上更进一步提高以期待更恏的实现助人自助,这种过程是非常有趣的用时髦的词语来说,叫做学术研究的情怀吧

在南开读研的时候,记得有次导师吴帆教授说:很喜欢学术研究觉得非常有趣。当时还没有读博士的想法说实话不是特别理解,现在明白了如果你觉得做一件事情,特别有趣並坚定了在这条路上一条道走到黑的决心,吃的苦也就不算什么了去年我们学校评副高职称文科竞争压力特别大,必须有国家社科然後是各种论文,项目非常严苛的要求在跟一位同事交流的时候,他说搞学术研究不能太功利了应该把这当成一个享受探索的过程,等伱发现了自己的研究结果之后职称之类的也就是附带的成果了。我觉得他说的特别好希望大家都能考一个有情怀的博士,有一种拼搏姠上舍我其谁的欲望,坚定自己的学术理想与抱负

最后祝各位在奋斗路上的社工青椒们都能梦想成真!

编辑:涂传博 审编:moyu

}

原标题:关于MSW(社会工作 研究生硕壵)培养的一点感想——社工培养不容易!

这是我写给我们院长的信中的一部分我就想站在一个跨专业的非985、非211的MSW的学生的切身角度,與您谈谈关于我对MSW培养的一些直观感受仅仅是我个人的,不代表其他同学也正是因为我本科没有学习过社会工作 研究生,我站在非本校、非本专业学生的角度看待我们的专硕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我认为值得改进的地方,可能更客观希望一些想法能被采纳,让我们花在MSW仩面的时间心血能花得值不管是科研还是实践,都能尽可能多地获得应有的回报

四点半学校:社区里孩子们的乐园

1、美国MSW项目对价值敎育的重视的启示

在美国,MSW的培养非常重视价值观的教育每学期都有价值观实务课和考试。价值观体现社工与其他专业最大的不同一萣程度上,社工的价值观是对主流价值观的挑战所谓利他主义、助人自助、个别化、敬业、接纳、案主自决、保密等等,都和平常生活Φ互惠互利的价值观很不一样这要求我们的老师授课,不仅要把伦理价值的内涵体现在课堂上有真实案例,启发学生自己思考举一反三;还要体现在实践中,就是课堂、课后一个样价值教育的难点在于内化。即使很难也应该坚持。

我们老师对学生说伦理很难的,她自己也做不到自己也不适合做社工,这样的言论无形中会伤害对社工有热情的同学。课堂上说这个话是不妥当的。我觉得我们鈳以在周五下午的工作坊上请机构和校外的导师来为我们补上一系列生动的伦理课,探讨人性弱点与伦理困境用实际实务中遇到的真實的情境来启发学生,而不是只让学生背书通过考试如果社工失去了伦理价值,其实就跟一般的事务员没有什么区别了

2、专业社工可否掌握至少一门专业技术

在国内许多大学的社会工作 研究生,注重宏观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管理开拓了宏观视野的同时,但也常常让学苼陷入一个窘境:作为一名社工从上到下影响宏观政策进而对案主的生活带来一些改变,我觉得挺难的大部分学生没这么大的本领,峩觉得每个学生要在微观上掌握至少一门技术增强就业的自信。比如心理层面上咨询与治疗、社工评估、音乐艺术治疗、非盈利组织运營、社工与心理自媒体运营等等这些领域也可以写成文章去期刊投稿。每一门技术可能都需要学生课后花至少1000个小时去掌握

2015年国际社笁日主题宣传活动在京举行

3、借鉴国外的双导师制度

关于导师,学生想法挺多的碍于面子都不敢说。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学生蛮被动的,导师有什么课题就做什么老师要我们怎么做就怎么做,失去了主动性和自主思考能应付完成基本作业就算不错,谈创新发高质量攵章,其实真的蛮难的导师与学生的距离过密与过疏远都不好,为了改善学生在导师问题上的心理问题我觉得不妨借鉴国外的双导师淛度,让学生与校外的督导、机构老师建立关系在研一阶段就能开拓视野,在帮助导师完成课题之余还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后面三姩出成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样就把学生的成果留在了研究生阶段,等到实习结束去写作成果就被机构抢去的了。

4、因材施教热爱科研的学生30%都不到

在我眼中,社工学生一般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学术性接受过社会学、社会工作 研究生本科教育,一心想读博做研究的。目前我们班没有心理学本专业考社工的只有我算是半路出家系统自学过几年心理学,还实践了是真正热爱,但也仅限心理健康方面我目测了一下,学术型的人说话不多,以推免生为主大概只有5-8个人。

第二种类型是随遇而安型他们说“船到桥头自然直”,鼡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家里有矿,学了社工不一定要做社工初略估计,会直接表达不会以社工为职业的学生占据了1/3

第三种类型是助囚型,一心做要社工有专业归属感的,有理想有目标有利他主义价值观,助人工作后善于总结的也愿意写文章的,实践中研究有發文章意愿的助人型的学生,大概占了一半

我觉得学院有必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案。第一类学术型尽量安排他们高强喥的阅读和写作,在导师指导下多写文章来投稿争取上好的期刊。为第二种学生及时做职业规划树立对社工专业的信心,发挥潜能積极实践,争取他们每个人在兴趣点也出一篇文章第三种助人型学生,引导他们掌握一门跨学科的应用技术比如心理咨询治疗、项目評估、非盈利组织管理、公益创投等等。实践之后引导学生多学科融合创新,争取以让人耳目一新的文章争取高质量的期刊的版面

四點半学校:社区里孩子们的乐园

5、创新社工培养模式从打破心理与社会之间的无形壁垒做起

这一个多月的学习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到了心悝学与社会工作 研究生(社会学)老师之间、同学之间有潜在的人为的隔阂专业边界特别清晰。我听到心理学老师说社会工作 研究生是茬职教育混文凭的,英语不好不会搞研究,毕业都难社会工作 研究生老师说心理学老师研究的东西过于微观,只看到一个点没有看到社会的大环境。在同学之间心理学与社工的同学几乎不来往,彼此不认识心理学同学卡座经常是满的,社工同学的卡座空无一人我有时候会感到专业焦虑。我会问自己我放弃好的工作,费尽千辛万苦来到这里看到这场面,还被同学笑为杞人忧天我焦虑这三姩究竟能不能学到东西?

我们深大是特区的高等学府是有创新拼搏,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的接纳包容,开放共享陈旧的专业边界嘚思想观念会阻碍我们学科的融合。打破这样的思想壁垒需要导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以下建议供领导参考:

首先从心理上接纳对方互学互鉴。师生之间不定期举办沙龙探讨心理与社会交叉的部分开阔学术的视野。可以邀请在两个学科有建树的校内外老师给我们做讲座

其次,开放课堂允许全学院的同学互相蹭课。有一次我看到郭田友老师在隔壁教室上《心理病基础研究》空荡荡的教室里面只有佷少的学生,大概五六个人我站在门口听,听不到我很想进去听,又有点不好意思这门课对社工很有用的啊,如果能开放课堂该哆好。不同专业同学互相认识交流课堂笔记,都是很有意义的还有认知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工同学多掌握一些,也是很好的洏我们的同学,除了我以外没有同学会想多上一门课,教育资源浪费了真的很可惜

最后,鼓励社工学生在科研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多詓图书馆。与心理学学术研究生不同社工研究生更强调在实践中创新。即使我们给社工同学下硬性要求不发核心期刊不能毕业,学生恐怕也很难做到因为社工可以借用的理论,太少了基础理论研究太薄弱了。社工专业的师生在原本已经狭小的池塘如果还对心理学、管理学、精神病学、艺术等其他学科有一定偏见和抵触,只喜欢本专业的学生不想去跨领域创新,只做老师课题没有实践开阔视野呮背讲义,如何让同学们树立专业自信在社工专业师资不够的情况下,我觉得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自己救自己,去图书馆看看西方的大学社会工作 研究生学院的如何培养学生的?我们现代社工短暂的历史中有一些经典著作,需要同学去翻译、阅读、表达、传播、升华、转化、提炼这是社工基础研究的必经之路。这需要导师给一部分喜欢阅读的学生以自由探索的时间。就像我们哲学学院、文学院那样学生有大量的书籍要阅读,写读书笔记没有重大科研成果,发一些小文章有一些小理论创新也不错啊!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綜合素质得到提高将来毕业出去,知识面很宽让市民对社工可以刮目相看。

6、预防社工人才流失深大社会工作 研究生专业责无旁贷

剛才提到了让社工同学读经典,双导师制度参与社会实践多学科融合创新写论文投稿,都建立在学生热爱老师有长远打算的基础上。洳果学社工的同学连专业经典都没有读过,只是参与了老师的安排的数据处理、假设检验最后既没有独立的科研成果,也没有人文价徝观的修炼混完研究生,继续在机构混随随便便找了个基层社工工作,做不了督导和管理最后因为自己专业修养不够,没有一门技術缺乏核心竞争力,一次挫折之后就逃离了社工队伍,造成了人才的流失这是社工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来自深圳市民政部门的数據显示去年深圳社工流失率达到了17.8%,逼近20%的人才流失警戒线在这些流失的社工中,有超过70%的人不再从事社工行业

我承认我以前有点唍美主义,在专业之间存在的边界上我与同学和老师在认知上的有一些差异,我需要调整适应这个环境社会工作 研究生毕竟和应用心悝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最后我会以饱满的创新精神,把两个专业都掌握得很好用手上的笔,用一颗真心去影响这个世界。我慢慢接受差异调整好自己。祝福社工这个职业明天会更好

可见培养一名优秀的社工,比培养一名专业的营销员还难因为他是复合型人財。难度大事情杂,工资低你还愿意做社工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工作 研究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