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能买到03到09版本的地理知识大全杂志吗

内容简介 ······

本书通过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对世界的部分典型国家进行观察和描述,从中选取了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墨西哥、尼日利亚、伊朗这9个国家作为分析的模型,以生动简洁的语言从历史、制度、政治文化、现状、争论等5个方面讲述公民需要了解的“国家常识”。

作者将国家的历史、地理与当代的发展现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运用大量篇幅追溯各国的历史,穿插地图直接展现各国所处的地缘环境,并且着重阐述了历史源流与地理环境对政治文化的变迁、制度的变更与当代议题的发展的影响。在叙述过程中,作者还强调了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特性、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制度。

作者简介 ······

几乎每个人都生活在“国家实体”里,但“国家”的概念又是如此的抽象,以至于我们在不借助书籍的情况下很难给出明确的定义。我们希望通过《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文化》一书,让更多的读者能够深入而具体地了解和思考 “国家”这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在阅读之后,那些构...  (

据我自己的粗浅了解,所谓比较政治学正是应该对政治学研究中的基本对象——作为以国家之名存在的政治组织形式的对比研究。 脱离了实际存在的每一个国家,比较政治学也便没了意义。 本书就是这样一个将世界上9个国家(英法德俄日墨西哥印度尼日利亚伊朗)作为分析模型的比较政治...  (

Q群 ,大家到群里自行下载吧,也可以一起交流 发的字数太少了,不让发,那就随便说几句这本书 其实这本书看似简单,的确,它比一般的学术著作要更加接近普通人,但是我认为其中的知识量那是非常非常大 比如,其中提到英国和法国政治理论家的理论特色的不同,这点就...  (

  •   苏联的制度与其说是列宁建立的不如说是斯大林建立的。列宁于1924年逝世,享年54岁,没能给该制度一个确定的形式。到底谁要为该制度发展出的恐怖负责,列宁还是斯大林?无论是在俄罗斯内部还是外部,这个问题都是有争议的。一些人仍然认为,如果列宁活着的话,他的智力和经验将会使俄罗斯走在“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其他人认为,列宁创造的结构——首先把权力集中于党内,然后把权力集中于中央委员会,最后把权力集中于...
      苏联的制度与其说是列宁建立的不如说是斯大林建立的。列宁于1924年逝世,享年54岁,没能给该制度一个确定的形式。到底谁要为该制度发展出的恐怖负责,列宁还是斯大林?无论是在俄罗斯内部还是外部,这个问题都是有争议的。一些人仍然认为,如果列宁活着的话,他的智力和经验将会使俄罗斯走在“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其他人认为,列宁创造的结构——首先把权力集中于党内,然后把权力集中于中央委员会,最后把权力集中于他个人——使得权力的滥用不可避免。   斯大林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阿克顿的格言:“权力导致腐败。”斯大林活着的时候积聚政治权力,并非常擅于运用政治权力。斯大林生于1879年,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Yosif Vissarionovich Djugashvili),是一名贫穷鞋匠的儿子。他没有列宁知识分子家庭的背景和教育。斯大林的一些行为可以追溯到其在高加索地区的家乡格鲁吉亚。这里群山连绵,气候温暖,人们性格暴躁,惯于个人仇恨和家族间的仇杀(blood-feuds)。在格鲁吉亚,“Soso”(斯大林的格鲁吉亚语昵称)依然作为一个做了好事的本地男孩而受到赞扬。   年轻的朱加什维利一开始为了教士资格而学习,但很快就转向革命,并参加了格鲁吉亚的马克思主义地下工作,成为一名鼓动家和罢工组织者。斯大林反复被捕、监禁并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但他总是成功地逃脱。(有一些证据表明他曾经是沙皇警察的双重间谍。)在执行地下工作时,他取名斯大林,俄语的意思是“钢铁般的男人”。   从来不是一名伟大理论家的斯大林吸引列宁注意的原因,是他作为一名非俄罗斯族,在民族问题上能够书面表达布尔什维克的立场。尽管他在十月革命中扮演的仅仅是一名温和派的角色,但是,斯大林在1918年被任命为民族人民委员(commissar for nationalities),然后在1922年被选为党的第一书记。这是列宁最糟糕的错误。人们认为这个新办公室的工作是一些没有什么权力的文书工作。列宁和斯大林从不亲密——尽管斯大林的历史学家们试图使他们看起来很亲密——而且在其生命的终点,列宁略微明白了斯大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其最后的遗言中,列宁强烈要求党要抵制斯大林,因为他“太粗暴”。   一切都太晚了。通过运用他作为总书记(gensek)的职位,斯大林建立了联共(CPSU),通过只晋升那些效忠于他的个人到关键位置上来增进自己的优势地位。这使得他比对手利昂·托洛茨基(Leon Trotsky)具有优势。托洛茨基是红军的建立者和一名更加聪明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在党内斗争中打败了托洛茨基,在1929年把他驱逐出俄罗斯,并于1940年在墨西哥谋杀了他。被谩骂为偏离路线的叛徒的托洛茨基,的确试图在苏联共产党内部组建一个反斯大林的反对派,这激发了斯大林自然的多疑症(paranoia),并导致他根据微不足道的不忠诚的怀疑而枪杀官员。   斯大林是一个危险的操纵者,利用一个派别反对另外的派别,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他成为克里姆林宫无可争议的主人。像彼得大帝一样,斯大林坚决地进行现代化,而不管人力成本如何。1928年,他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了俄罗斯的强制工业化。在非常违背农民意愿的情况下,农民被集中于集体之中,被迫为国家生产,有时是在枪口之下从事生产。生活状况好一些的农民,即所谓的富农(kulaks),“作为一个阶级被肃清”,这是被杀死的委婉说法。经济发展被界定为重工业的发展,而钢产量成为“钢铁般的男人”的主要追求目标。   1934年,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斯大林被党内高官“托派分子”的不忠诚迷住心窍。因此,斯大林的清洗(purges)开始了:超过100万党的同志被杀,其中一些是在承认是英国的间谍或者托派的“破坏者”之后被杀的。位于显赫地位的人们为他们可能是下一个目标而不寒而栗——而许多人确实是下一个目标。斯大林命令所有的管理者培养两名替代者。斯大林甚至还枪杀了所有的将军,这个大错在1941年德国的袭击中损害了苏联。大约另有1000万普通公民因为捏造的指控而被捕、丧生,许多人死于西伯利亚的劳改营。斯大林的命令在集体化和清洗期间总共导致超过1500万人死亡。   斯大林疯了?一些托派反对派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他们夸大了这一点。柏拉图第一个观察到:任何暴君,即使起初是一个心智健全的君主,必定会在当权中丧失心智,因为他不能信任任何人。这不再是一个个性问题,斯大林展示了当一个人夺取了全部权力时所发生的情况。在其有生之年,斯大林被神化为历史上最伟大的语言学家、艺术批评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工程师、农学家,等等。他对东欧的共产主义化导致了冷战(Cold War)。到1953年逝世的时候——当时他正在准备另一场清洗——斯大林已把苏联变成了他的制度,而且,在基本的轮廓上,制度从来不会改变太多。当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尝试认真地进行改革的时候,制度崩溃了。今天,斯大林的罪行不被提及,而他被颂扬为俄罗斯权力的一个象征。

    这是3座位于圣彼得堡的斯大林大清洗受害者的坟墓,传递着斯大林对他认为不可靠的人进行“清洗”的恐怖信息。右边是受害者家属竖立的一个身着布尔什维克青年近卫军制服的真人一样大小的男性塑像,以展示受害者自始至终是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者。

  • 本书对政治概念的解释非常通俗易懂,比如这一段:什么是“意识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可能是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信仰体系——通常以“主义”(-ism)结尾——并宣称其目的是改善社会。某个意识形态的信仰者说:“如果我们朝这个方向走,情况就会变得更好。人们将更加幸福,灾难将得到避免,社会将变得完美。”意识形态通常包括四个要素: 1.感知到情况正在变糟,社会被引向一条错误的道路。狂热的意识形态坚持认为灾难...

    本书对政治概念的解释非常通俗易懂,比如这一段:什么是“意识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可能是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信仰体系——通常以“主义”(-ism)结尾——并宣称其目的是改善社会。某个意识形态的信仰者说:“如果我们朝这个方向走,情况就会变得更好。人们将更加幸福,灾难将得到避免,社会将变得完美。”意识形态通常包括四个要素:
    1.感知到情况正在变糟,社会被引向一条错误的道路。狂热的意识形态坚持认为灾难就在拐角处。
    2.对情况为什么正在变糟的一种评价或分析。这意味着对现存制度整体的或部分的批判。
    3.解决问题的政策处方或对策。温和的意识形态倡导改革;极端的意识形态极力主张革命。
    4.努力形成一个运动以推行对策。如果没有一个政党或运动的话,上述几点内容就只是空谈而没有严肃的目标。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意识形态的一个完美例子。首先,马克思感知到资本主义是不公正的,必将毁灭。其次,马克思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包含了导致经济萧条的内在矛盾。再次,马克思的政策处方是:放弃资本主义,改为对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即社会主义。最后,特别是列宁,主张通过坚决的运动形成一个强大的共产党(“组织的武器”),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施对策。(环保主义与这个四层模式有多符合?)
    意识形态通常是建立在一个严肃的思想家,常常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家的思想基础之上的。共产主义可追溯到黑格尔,古典自由主义可回溯到约翰·洛克。但是,哲学家们最初的思想变得大众化、庸俗化,并常常在意识形态理论家那里被歪曲,他们试图向大众兜售这些意识形态。深刻的思想变为廉价的口号。
    意识形态总是有缺陷的;它们从来没有实现诺言,即完美的社会和幸福的人。古典自由主义产生了下层阶级,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了专政,而伊朗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产生了僵硬的和腐败的神职人员统治。
  • 英国的政治,经常被认为是保守的、渐进的,从选民范围的扩大可见一斑。 在19世纪期间,英国出现了两党制。辉格党演变为自由党,托利党演变为保守党。议会成员不是普通人:上议院由世袭成员组成;下议院,尽管名字是这样,但它由乡绅、土地所有者和赋予的人组成。他们常常通过贿赂少数投票者而当选...... 议会通过了1832年的《改革法案》(Reform Act),允许更多的中产阶级投票,但仅仅是将选民增加了一半,大约占成年人口的7%...

    英国的政治,经常被认为是保守的、渐进的,从选民范围的扩大可见一斑。

    在19世纪期间,英国出现了两党制。辉格党演变为自由党,托利党演变为保守党。议会成员不是普通人:上议院由世袭成员组成;下议院,尽管名字是这样,但它由乡绅、土地所有者和赋予的人组成。他们常常通过贿赂少数投票者而当选......
    议会通过了1832年的《改革法案》(Reform Act),允许更多的中产阶级投票,但仅仅是将选民增加了一半,大约占成年人口的7%。
    1867年,轮到了保守派执政。在本杰明·迪斯累利(Benjamin Disraeli)任首相期间,第二份改革法案把选民数增加了一倍,给予16%的成年英国人投票权。
    1884年,第三份改革法案在选民中增加了农民,从而几乎使全部男性都有选举权。
    妇女最终在1918年获得选举权。

    接下来的评论很能说明这种保守的、渐进的、迭代式的更新相对于激烈的、跃进的、计划式的革命,更有益于推动政党变身为民主的载体。

    英国选民增长很慢这一点很有意思。新成员加入到投票名单中的过程是渐进的,这使得议会有时间去吸收大众政治的力量,而不用经历一场动荡。渐进的发展速度也意味着公民们可以在准备好的时候获得投票权。在一些普选权(一人一票)开始得比较早的国家,结果是假民主,因为熟练的官员们操纵了还不理解选举政治的人们的投票行为。比如,西班牙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普选权,但是选举结果是事先确定的。到英国工人阶级获得选举权的时候,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明智地行使该权利。
  • 这个作者的逻辑也是挺感人的,让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远离一场毫无正义可言的战争有什么错呢?

    这个作者的逻辑也是挺感人的,让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远离一场毫无正义可言的战争有什么错呢?

  • 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又译:帕西奥里),15世纪,现代会计之父。《数学大全》,复式簿记。 马丁路德:罗马天主教--新教。神人中保,炼狱存在,教会组织。 权利结构是制度的本质。 总统制(总统选民选举,国会无权罢黜)议会制(总理由内阁确定,对其负责)共和制内阁制。 水门事件尼克松第一个因丑闻下台,「门」字的出现。 意识形态"主义",共产主义追溯到黑格尔、古典自由主义回溯到约翰?洛克。意识形态总是有缺陷的,...

    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又译:帕西奥里),15世纪,现代会计之父。《数学大全》,复式簿记。

    马丁路德:罗马天主教--新教。神人中保,炼狱存在,教会组织。

    权利结构是制度的本质。

    总统制(总统选民选举,国会无权罢黜)议会制(总理由内阁确定,对其负责)共和制内阁制。

    水门事件尼克松第一个因丑闻下台,「门」字的出现。

    意识形态"主义",共产主义追溯到黑格尔、古典自由主义回溯到约翰?洛克。意识形态总是有缺陷的,古典自由主义产生下层阶级,马克思主义产生专政,伊朗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有僵硬腐败的神职人员统治。

  • 站在太空上看我们地球上的不同国家!我买本书的目的!

    站在太空上看我们地球上的不同国家!我买本书的目的!

  • 不是因为它经济高速增长,民族情绪热胀,专制政党邪恶,军事力量强大吗? 这样的坏分子是人都讨厌。

    不是因为它经济高速增长,民族情绪热胀,专制政党邪恶,军事力量强大吗?

    这样的坏分子是人都讨厌。

  • 一些书评家已经注意到《国家的常识》包括了价值观 和 批评意见。 这是我的部分目的。 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如果你没有价值观的话,那么,你就没有批评的基础。 价值中立的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它成功的话,它会培养出价值中立的学生。 但是,我认为那不应该是教育机构的目标。 如果一个人只用脑袋而不用心去学习的话,那么他其实根本很么都不知道。 GSS: 对价值中立的批判。。。
    一些书评家已经注意到《国家的常识》包括了价值观 和 批评意见。 这是我的部分目的。 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如果你没有价值观的话,那么,你就没有批评的基础。 价值中立的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它成功的话,它会培养出价值中立的学生。 但是,我认为那不应该是教育机构的目标。 如果一个人只用脑袋而不用心去学习的话,那么他其实根本很么都不知道。

    对价值中立的批判。。。

  • 这个作者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这个作者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 这一章称得上是厚颜无耻了?

    这一章称得上是厚颜无耻了?

  • 本书对政治概念的解释非常通俗易懂,比如这一段:什么是“意识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可能是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信仰体系——通常以“主义”(-ism)结尾——并宣称其目的是改善社会。某个意识形态的信仰者说:“如果我们朝这个方向走,情况就会变得更好。人们将更加幸福,灾难将得到避免,社会将变得完美。”意识形态通常包括四个要素: 1.感知到情况正在变糟,社会被引向一条错误的道路。狂热的意识形态坚持认为灾难...

    本书对政治概念的解释非常通俗易懂,比如这一段:什么是“意识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可能是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信仰体系——通常以“主义”(-ism)结尾——并宣称其目的是改善社会。某个意识形态的信仰者说:“如果我们朝这个方向走,情况就会变得更好。人们将更加幸福,灾难将得到避免,社会将变得完美。”意识形态通常包括四个要素:
    1.感知到情况正在变糟,社会被引向一条错误的道路。狂热的意识形态坚持认为灾难就在拐角处。
    2.对情况为什么正在变糟的一种评价或分析。这意味着对现存制度整体的或部分的批判。
    3.解决问题的政策处方或对策。温和的意识形态倡导改革;极端的意识形态极力主张革命。
    4.努力形成一个运动以推行对策。如果没有一个政党或运动的话,上述几点内容就只是空谈而没有严肃的目标。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意识形态的一个完美例子。首先,马克思感知到资本主义是不公正的,必将毁灭。其次,马克思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包含了导致经济萧条的内在矛盾。再次,马克思的政策处方是:放弃资本主义,改为对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即社会主义。最后,特别是列宁,主张通过坚决的运动形成一个强大的共产党(“组织的武器”),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施对策。(环保主义与这个四层模式有多符合?)
    意识形态通常是建立在一个严肃的思想家,常常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家的思想基础之上的。共产主义可追溯到黑格尔,古典自由主义可回溯到约翰·洛克。但是,哲学家们最初的思想变得大众化、庸俗化,并常常在意识形态理论家那里被歪曲,他们试图向大众兜售这些意识形态。深刻的思想变为廉价的口号。
    意识形态总是有缺陷的;它们从来没有实现诺言,即完美的社会和幸福的人。古典自由主义产生了下层阶级,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了专政,而伊朗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产生了僵硬的和腐败的神职人员统治。
  • 英国的政治,经常被认为是保守的、渐进的,从选民范围的扩大可见一斑。 在19世纪期间,英国出现了两党制。辉格党演变为自由党,托利党演变为保守党。议会成员不是普通人:上议院由世袭成员组成;下议院,尽管名字是这样,但它由乡绅、土地所有者和赋予的人组成。他们常常通过贿赂少数投票者而当选...... 议会通过了1832年的《改革法案》(Reform Act),允许更多的中产阶级投票,但仅仅是将选民增加了一半,大约占成年人口的7%...

    英国的政治,经常被认为是保守的、渐进的,从选民范围的扩大可见一斑。

    在19世纪期间,英国出现了两党制。辉格党演变为自由党,托利党演变为保守党。议会成员不是普通人:上议院由世袭成员组成;下议院,尽管名字是这样,但它由乡绅、土地所有者和赋予的人组成。他们常常通过贿赂少数投票者而当选......
    议会通过了1832年的《改革法案》(Reform Act),允许更多的中产阶级投票,但仅仅是将选民增加了一半,大约占成年人口的7%。
    1867年,轮到了保守派执政。在本杰明·迪斯累利(Benjamin Disraeli)任首相期间,第二份改革法案把选民数增加了一倍,给予16%的成年英国人投票权。
    1884年,第三份改革法案在选民中增加了农民,从而几乎使全部男性都有选举权。
    妇女最终在1918年获得选举权。

    接下来的评论很能说明这种保守的、渐进的、迭代式的更新相对于激烈的、跃进的、计划式的革命,更有益于推动政党变身为民主的载体。

    英国选民增长很慢这一点很有意思。新成员加入到投票名单中的过程是渐进的,这使得议会有时间去吸收大众政治的力量,而不用经历一场动荡。渐进的发展速度也意味着公民们可以在准备好的时候获得投票权。在一些普选权(一人一票)开始得比较早的国家,结果是假民主,因为熟练的官员们操纵了还不理解选举政治的人们的投票行为。比如,西班牙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普选权,但是选举结果是事先确定的。到英国工人阶级获得选举权的时候,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明智地行使该权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理知识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