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acg女声的耳机用什么耳机好,预算3000左右,非行

申请到这款耳机的众测完全是个意外,因为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众测产品了,某天突然收到小编的信息,说根据我之前的文章热度排名,可以直接获得这款耳机的众测资格,简直惊喜啊,原来张大妈现在的众测已经这么人性化了,两年没申请过众测真是有些孤陋寡闻了。

在这之前,我没有入手过蓝牙降噪耳机,因为始终对这类耳机包邮偏见,认为音质肯定不如有线耳机好,直到我入手了airpods才稍稍有所改观,摆脱了线的束缚确实给我带来了便利,同时还保持了不错的听感。而这款耳机在无线的基础上还加入了主动降噪功能,所以我对这款耳机的表现还是充满了期待的。

在等待耳机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小插曲,本来应该在年前寄出的产品因为我大芙兰的顺丰停运所以到年后才寄出,2月26号才收到产品,再加上我严重的拖延症,变成了最后交作业的人,小编对不起 ,好了,例行废话说完了,下面说正经事:

包装采用黑白主色调,类似水墨浸染的效果,浓浓的中国风,简约又大气,包装设计可以给个小心心。

背面简单介绍了随身星pro的各大亮点,有意思的是除了英文和中文外竟然还有法语,右侧印了一个二维码,扫描可下载与耳机配套的app fill+。

撕开薄膜,揭开盒子并不费力,耳机主体静静地躺在最外面。

第一眼看去我对这个耳机还是挺有好感的,灰黑的配色很低调,耳塞很小巧,项圈部分也要比同类的耳机要苗条许多。

再往下揭开一层是耳机的附件了,算不上丰富,但该有的都有了。

一共四种尺寸的硅胶耳塞套,耳机上默认的M号耳塞套,盒子里放的是L、S、XS,如果再送几对c套就好了。

这个便携可以说是配件里的一个亮点了,颜值高不说,磨砂的硅胶材质摸起来顺滑无比,重点是收纳起来也特别方便,将耳机弯折后放进去完美贴合,绝对是个加分项。

micro-usb的充电线,接口没用上type-c的接口有些遗憾。

银灰色加黑色搭配,最经典的配色,银灰色部分略带珠光,质感不错,不去摸它的话还以为是金属,而黑色项圈部分是硅胶材质,细长而富有弹性,可以随意弯折且有记忆功能不会变形。

线材也十分柔软,一般不可换线的耳机最容易坏的地方就是线材连接处,希望fill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吧。

轻轻一绕,可以直接塞进手拿包,方便、省心。

耳机腔体背面带有磁铁吸附功能,我记得最早看到这个设计是在BeatsX,确实是既美观又方便,两个耳塞腔体相互吸附后,耳机会暂停工作,并与机断开连接,进入省电休眠状态。而分开耳塞腔体与手机重连的速度也非常快,基本上是秒连,这点要给个赞。

耳塞腔体背面采用的是黑色亮面设计,印有银色品牌logo。

这里要吐槽了,使用了两个星期,并没有频繁的开合,背面已经花得不成样子了,多多少少有些影响美观。

耳机腔体一共有三个开孔,应该是用来识别周围噪声实现降噪功能的。

整个腔体的连接处做工还是不错的,没有出现任何缝隙。

耳机的导音孔的形状是椭圆形的,所以它跟市面上的其他耳机的耳套是不兼容的,想换其他类型的耳塞套智能等fill官方出了。

非常小巧且隐蔽且好看的,当然,只适用于通话,试了一下唱吧,虽然可以录,但听不到监听,而且延迟很大。

右柄集成了三个按键,音量键短按控制音量,长按控制上一曲和下一曲,末端是一个多功能按键,按一次可实现暂停/播放和接听/挂断电话,按两次唤醒语音助手,按三次开启开放模式,长按进入蓝牙配对。要说明的是我手上这条耳机的这三个按键手感不太一样,多功能按键的明显要比音量键更难按一些,不知道是不是个例。

充电接口采用的是micro-usb,旁边不起眼的位置有一个指示灯。

右柄只有一个拨动式的降噪开关,内侧刻有耳机型号、序列号等信息。

整个耳机仅重28g,加上项圈采用的磨砂的硅胶材质,戴在脖子上几乎没有什么感觉,听诊器效应也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

以下是真人兽,第一次在长大吗露脸,有一点紧张 麦克风的位置刚刚好,离嘴很近,可以保证良好的通话质量。

这是我第一次使用无线降噪耳机,所以无从对比,只能简单说一下我的感受,开启降噪后可以明显感觉到周围的低频声音被过滤掉了,尤其是在马路上,感觉非常明显,而对高频喇叭声的削弱能力有限,即便如此,我对它的降噪能力还是满意的,而且开启或关闭降噪,耳机的听感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有一点,这个耳机开启降噪后底噪有些偏大,我不知道同类耳机是个什么水平,但我这条在听一些乐器编制比较单一的音乐的时候会影响听感了,而且这个耳机的底噪跟其它耳机还不一样,底噪集中在左声道,是那种哒哒哒的电流声。

然而在试听之后,fill随身星pro的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并没有让我觉得惊喜,在这个价位,加入了加入了降噪功能的,它的音质勉强对得起它的售价吧。

耳机的单元采用了一圈一铁,硬件上的确非常有诚意,我不太喜欢的地方在于它的调音,它三段给我的感觉就像下图画的一样,中频缺失的有些厉害,而高频有些刻意加强,低频的强度则刚刚好。另外这款耳机的齿音有些略重,在一些女声或者录音时没处理好齿音的歌曲上会有些刺耳,而我个人对齿音又非常敏感,所以这又是个减分项。

当然,音质这个东西比较主观,有些朋友可能会更喜欢上图这种调音,但我还是希望fill能看到我的建议吧,在下款产品的调音上不要这么剑走偏锋,稍微均衡一点。

之前唯一使用过的一款无线耳机产品就是airpods,尽管airpods只有一个动圈单元,但个人觉得airpods在听感上还是更胜一筹的,当然airpods并没有降噪功能,而且价格略贵一下,这样对比不太公平,希望fill下一款产品能在调音上多下一些功夫吧。

官方数据关闭降噪有11小时续航,实测不开降噪大概10小时的样子,开启降噪6-7小时。而待机时间据我测试并没有达到d官方数据额标准,第一天凌晨充满,到晚上就只剩70%了,过了天再查看只剩60%,期间什么也没干,只是连了一下手机查看电量,耳机磁铁也始终处于吸合状态。另外,耳机的准确电量只能在fill+ app里看到,状态栏的图标可以看到大概的电量。

耳机配套的app叫fill+,苹果手机可以直接在app store里搜索下载,通过app,可以对耳机的一些参数进行调整,声场有三档可调节,试了一下虽然现场感增强了但声音会有一定程度的失真,不建议开启,而第二个页面类似于两个预设好的均衡器,用来增强高音或低音,这个功能使用iphone带的均衡器会有更多的选择。

还有两个小功能是和语音助手,这个两个功能对我而言算是比较鸡肋的功能。因为手机自带计步功能,而带了耳机又肯定会带手机,所以这个功能意义不大。而语音助手功能在强大的siri面前,更是没有用武之地,并且在iPhone上,这个语音助手必须在打开app的前提下才会工作,在其他界面双击功能键,虽然会听到语音提示,但你对它说话它不会有任何回应,好在可以把双击功能键调整为唤醒系统在带的语音助手。

另外,还有一个我不是很懂的功能,叫做开放模式,三击功能键可开启或关闭,开启这个功能后,外界的所有声音会被放大,属于降噪的反向功能,难道是为了方便带上耳机后在在办公室偷听同事们聊八卦 开个玩笑,其实我想设计这个功能的初衷应该是出于安全考虑,在过马路的时候或者其它必须接受外界声音的情况下开启,但碰到这种情况,我会选择把耳机摘下来。

1、造型美观,颜值出众

2、小巧便携,佩戴舒适

3、降噪优秀,能过滤大部分低频噪音

4、蓝牙连接速度快且稳定

1、开启降噪后底噪过大

2、齿音过重,听感还有进步空间

购买建议:如果你是一个注重颜值,不想被耳机线束缚,经常在地铁或公交上听歌的人,我还是推荐你入手这款耳机的,因为它目前的到手价格在999元,这个价格同时拥有无线和降噪的圈铁耳机在市面上很难找到。但如果你比较注重音质,还是老老实实的去买有线耳机吧,同价位的有线耳机选择余地很丰富。最后上一张全家福:

很抱歉这么迟才交作业,而且内容上可能没有之前的各位生活家那么丰富,因为码字不是我的强项 ,所以送上一首我的翻唱作品来弥补一下,前两个星期录的,正好也是汪峰老师在《歌手》节目中翻唱过的作品,放在这也挺合适的。歌名《儿时》,原唱刘昊霖老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女声用什么耳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