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只会纸上谈兵马谡吗

原标题:诸葛亮难算人心,若非因为此人,就不会丧失大败魏国的大好机会

诸葛亮斩马谡的时候虽然心中十分不忍,但是毕竟马谡当初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只好忍痛杀掉马谡。马谡此人十分自大,虽然经常和诸葛亮谈论军事,但是他却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经过实地演练,况且他又不喜欢听从别人的劝告,最后才失掉了街亭。

诸葛亮偷袭魏军并且攻下许多城池之后,将整场战事的局势扭转,只要再控制了街亭,蜀军就可以获胜。诸葛亮认为马谡平时与自己谈论军事时颇有个人见解,便将这件事情交给马谡去做,想让他利用这个机会立下功劳。

诸葛亮交代了马谡如何做之后,马谡领命率军出发。当时军中其他人并不同意诸葛亮这样做,但是诸葛亮向来神机妙算,军中威望甚高,于是大家以为诸葛亮又有什么别的计划,所以只能领命告退。

谁知马谡发兵后居然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反而自大得占据高地的方法作战,而与他对阵的是一位经验老到的将领,断绝蜀军水源后放火烧山。马谡被杀得丢盔弃甲逃回了大营,因为他已经立下了军令状,所以在丢了街亭之后,诸葛亮只能依照军法处置。

诸葛亮在杀死马谡之前将他收为义子,而马谡则对诸葛亮说自己是罪有应得,死而无憾。诸葛亮心中十分痛苦,因为他和马谡关系一直都十分亲密,两个人经常谈古论今,同桌而寝,十分合得来。马谡让诸葛亮重温了当年和刘备初创基业时的情景,诸葛亮将他引为知己。

若是马谡没有丢掉街亭,蜀国就能够以战养战,一步步蚕食魏国。谁知诸葛亮算来算去算漏了人心,到头来竟然被自己十分信任的知己狠狠坑了一次。

}

有一种现象很有趣,那就是能够青史留名的人无外乎两种人:一种是立了大功者,另一种则是犯了大错者。而四平八稳无大功亦大过的人则很难让今天的人记住。就比如说人们能够记住马谡这个人是因为他丢了街亭,继而也随之丢了性命。因此后来流行了几句俗语:马谡失街亭——纸上谈兵。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而“挥泪斩马谡”也为诸葛亮的光辉形象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马谡本身并非庸才,相反是个才华横溢的谋略之士。他在西蜀军中伴随诸葛亮左右,深得诸葛亮的器重。《资治通鉴》中说:“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用为参军。”诸葛亮征南中时,他曾提出著名的战略:“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这一战略得到了诸葛亮的赞许,因此才有了“七擒七纵”。直到把孟获打服了为止,也换来了南中的持久和平。马谡的这一策略直到今天还很适用。比如说现在某些政府部门和百姓之间存在矛盾,政府部门常常依靠手中的权利向老百姓施压,用暴力解决矛盾,结果造成了这种对立的日益加巨,最终出现了很多群体性社会公共事件。这都是政府部门不懂得“攻心为上”道理的结果。

}

 马谡(190-228),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侍中马良之弟。初以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曾任绵竹、成都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倍加器重,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但马谡却于诸葛亮北伐时因作战失误而失守街亭,因而被诸葛亮所斩。

  马谡(sù)(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人,官至越嶲太守。马谡少时素有才名,和兄长们并称为“马氏五常”。

  马谡是马良之弟,素有才名,得到诸葛亮赏识。刘备临终前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诸葛亮并未听取。北伐时期,诸葛亮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马谡不听王平之言而在山上驻军,结果蜀军在街亭惨败给魏将张合,诸葛亮退军汉中,马谡下狱后死亡(一说是军法处死),终年39岁。

  蜀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他命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市北),亲自率10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甘肃),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并具体指示让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

  马谡到达街亭后,不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却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地想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得请教于我,而你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接着又洋洋自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致胜之秘诀。”王平再次谏阻:“如此布兵危险。”马谡见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说:“丞相委任我为主将,部队指挥我负全责。如若兵败,我甘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王平再次义正辞严:“我对主将负责,对丞相负责,对后主负责,对蜀国百姓负责。最后恳请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马谡固执己见,将大军布于山上。

  魏明帝曹睿得知蜀将马谡占领街亭,立即派骁勇善战,曾多次与蜀军交锋的名将张合领兵抗击,张合进军街亭,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部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张命令乘势进攻,蜀军大败。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

  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这次我违背节度,招致兵败,军令难容,丞相将我斩首,以诫后人,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只是恳望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一家妻儿老小。这样我死后也就放心了。”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其儿收为义子。而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马谡被推走了。诸葛亮拭干眼泪,又宣布一道命令:对力主良谋,临危不惧,英勇善战,化险为夷的副将王平加以褒奖,破格擢升为讨寇将军。善于自省的诸葛亮斩马谡,升王平之后,多次以用人不当为由,请求自贬三等,一品丞相为三品右将军,仍尽心竭力辅佐后主刘禅,欲图中原,成就大业。

历来人们都认为马谡是在街亭之败后,负荆请罪,回到诸葛亮大营,被诸葛亮挥泪斩于军门。京剧《失街亭》就是讲的这一段。其实这种看法是来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其中九十五回描写马

谡立下军令状,以王平为副将,率兵二万五千人出守街亭,抵达街亭后,以兵法云:“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及“置之死地而后生”等理由,拒绝遵守诸葛亮于路口扎营的吩咐,并置王平的“魏军断我水源”的警告于耳后,屯兵山头,后来禁不住王平苦谏,分五千兵与王平,让其于山下扎寨,魏名将司马懿及张郃率军到达后,开始一面敌住王平,一面围马谡而不攻,并断其水源,待马谡不战自乱,降的降,逃的逃后,司马懿最后发动火攻,马谡惨败而回,王平此时兵少力薄,抵不住张郃的猛攻,也与马谡一起退兵了。街亭失守后,使前方蜀军进无据点,退无可守之地,不得已放弃已攻占之陇右三郡,退守汉中。为此,诸葛亮上表请后主自贬三等,马谡于大营自首领死,斩首之时,全军落泪,诸葛亮亦失声痛哭,这就是所谓的“挥泪斩马谡”。

但是,这些全是小说家的艺术加工,史实与这些说法是有很大出入的。晋时陈寿所着的《三国志》及后来裴松之为其作的注释中,对此事的描写散落诸人传中,不妨将其综合起来看一下。

首先是《向朗传》中的记述,当时向朗为丞相长史,随军征战,而向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此段意思十分明显,就是街亭之战后,马谡并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潜逃,而向朗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去官职,传说中一直待到诸葛亮死后,向朗始复出仕官。其中“优游无事”,达数十年!

第二是《马谡传》中裴松之注,有提及《襄阳记》中的记载说马谡临死前曾写信给诸葛亮,说“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后诸葛亮待其遗孤如同己出。这一段说明马谡临死前未曾与诸葛亮谋面,否则也无必要写这么一封信,要诸葛亮效仿杀鲧而用禹的故事,将自己的遗孤托付于诸葛亮了。

而后又称“十万之众为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但以上均未提及马谡是如何死的,而在《诸葛亮传》中称诸葛亮“戳谡以谢众”。《王平传》中又载:“丞相亮即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

从这两传来看,马谡是被诸葛亮下令处死的,但到底有没有付诸实施呢?答案是没

有。在《马谡传》中有明确记载:“谡下狱物故”,即病死狱中。综合以上史料,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马谡在街亭举动违规,不遵诸葛亮的指示,以致于最后惨败而归,并直接致此次出击祈山的战果——陇右三郡得而复失,无奈之下大军退回汉中,马谡是深知自己失败后果的严重性的,因此便畏罪潜逃,而身为丞相长史的向朗碍于情面或出于爱才之心,知情不报,事泄后导致在家赋闲达二十年之久。马谡最终也被缉拿归案,并被诸葛亮处以极刑,然而还未及行刑,马谡便于狱中病故了。这便是史书的马谡之死。

而之后诸葛亮亲自祭奠,为之流涕,而且尚有十万之众陪着流泪,且对其遗孤待之若平生,这种既斩之,又恤之的作法,是具有很多复杂的原因的。

首先,对马谡其人,有着知人之明的刘备曾交代诸葛亮说:“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而“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所以诸葛亮上表自贬,一是由于对马谡其人认识不足,二是由于对刘备的嘱咐未予重视,导致出击祁山之战劳军伤财,无功而返。以诸葛亮执法“赏罚之信,足感神明。”之风格,将其处以极刑,这也是必然的。

但马谡在诸葛亮南征孟获之时,曾于出兵前向诸葛亮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略方针,而在作战中,诸葛亮也是充分体现并采用了这种战略方针的,最后南疆终蜀之世未再有战事,这可说其中有马谡的功劳。而且马氏兄弟在荆襄一带素负才名,其中有“白眉最良”之称的马良与诸葛亮的交往中称诸葛亮为“尊兄”,裴松之认为“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无论如何,马氏兄弟与诸葛亮交情非同一般,且都具有一定才能,所以诸葛亮虽然依法处马谡以“诛”、“戮”之刑,然而毕竟是用人之际,对其是深为惋惜的,所谓“挥泪斩马谡”倒是比较附合史实的。这从他善待马谡遗孤一事上就可以看出他对马谡的态度了。只是在小说家的加工过程中,将马谡畏罪潜逃一事略过不提,并作了一些加工,这一段就艺术角度来看,比之史实的确是更感人而且富有感染力了。

诸葛亮并非哭的马谡而是哭自己没了解马谡的性格,马谡刚愎自用,又背负着众人的议论

纷纷说他纸上谈兵,舆论的压力迫使马谡请战,而刘备的临终遗言诸葛亮抛诸脑后,还有马谡街亭失守使得诸葛亮北伐失败只能无功而返正是他痛哭的原因。

马谡被诸葛亮军法斩首是客观现实,“下狱物故”不能解释为下狱病死,物故是死亡的意思,不是病死的专用语。如果马谡是病死,全军十万人也不会一起落泪。至于马谡逃亡,也值得商榷,他是被包围在山上,突围而出,有资料称诸葛亮的主力在数里外,没有救援退兵了。马谡逃亡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不知道诸葛亮退兵方向,诸葛亮退往西城回汉中,马谡突围与主力失散迟归;回到大营刚到向朗那里就被抓,被误认为向朗包庇马谡逃亡,第二种是他回到军营,此时诸葛亮要杀他和另外的将领,向朗等人正劝说诸葛亮,为马谡求情,众军怕他被杀劝他躲藏,甚至是把他藏起。结果最终被下狱问斩,知道些情况的向朗也被牵连免职,数年后诸葛亮才让他担任光禄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纸上谈兵马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