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中所有一元强酸比强碱对皮肤造成的伤害更大与一元强碱反应生成1mol液体水时温度变化是否相同?氢离子与氢氧根反应生成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一元弱酸,若弱酸和NaOH都增大9倍,则滴定突跃范围变化为增加1个pH单位,
问题描述: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一元弱酸,若弱酸和NaOH都增大9倍,则滴定突跃范围变化为增加1个pH单位,书上貌似说都增加10倍的时候突跃范围增加2个pH单位,怎么这里9倍就成1个单位了?
问题解答:
强酸强碱的会增加两个单位,有一个弱酸起缓冲液的作用,释放大量的氢离子然后酸性就强了,不学好多年啦,不过应该对吧,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D.在等当点前,溶液呈酸性,酸的浓度越高,pH值越低;在等当点后,溶液呈碱性,溶液浓度越高,pH值越高.
终点跃迁pH变化范围增大
1.要看使用的指示剂的种类,若用酚酞,溶液由红色变成浅红色即可,此时溶液为减性;若用甲基橙,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此时溶液为酸性.选D2.A.混有碳酸钠,相当于中和能力减弱,用的体积变大,结果偏高B.俯视,使读数变小,结果偏低C.无影响D.这是正合适的
定容时,应该以液面下的弯月面上的最低点来对刻度线;最高点与刻度线处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溶液体积偏小,氢氧化钠的浓度偏 高,测定盐酸时,消耗的盐酸体积就会偏多(或氢氧化钠的体积偏少),算出来的浓度当然就偏低了.
解题思路: A.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内,且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固体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C.应用玻璃棒引流; D.胶头滴管不能深入容量瓶内.解题过程: 解析: A.用天平称量药品,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内,天平称量应遵循“左物右码”,故A错误; B.固体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故B正确; C.应用玻璃棒引
分析化学中,在化学计量点前后±0.1%(滴定分析允许误差)范围内,溶液参数将发生急剧变化,这种参数(如酸碱滴定中的pH)的突然改变就是滴定突跃,突跃所在的范围称为突跃范围.突跃的大小受滴定剂浓度(c)和酸(或碱)的解离常数影响,c越大,突跃越大,解离常数越大,突跃越大.所以选A.醋酸为弱酸.
NaOH标准溶液 滴定浓度为0.1mol/L的HCl-H3PO4混合液,滴定曲线上理论上出现4个突跃(但是第一个跃迁不明确).滴定HCl加一氯乙酸滴定曲线上理论上出现2个突跃(但是第一个跃迁不明确).
滴定突跃范围指计量点前半滴和后半滴滴定剂所引起的锥形瓶中溶液PH值的变化范围.滴定时半滴的量为0.02mL,所以要控制误差为+/-0.1%时,可以用浓度为0.1 mol/L的NaOH滴定等浓度的一元弱酸HB20.00mL.由于计量点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也就是滴入NaOH的体积为20.00mL时达计量点,所以计量点前半滴
滴定突跃范围指计量点前半滴和后半滴滴定剂所引起的锥形瓶中溶液PH值的变化范围.滴定时半滴的量为0.02mL,所以要控制误差为+/-0.1%时,可以用浓度为0.1 mol/L的NaOH滴定等浓度的一元弱酸HB20.00mL.由于计量点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也就是滴入NaOH的体积为20.00mL时达计量点,所以计量点前半滴
答:【】pH值突跃范围为5.74~9.70【】计量点前(5.74)的计算:PH = PKa + lg1000 = 2.74+3 = 5.74【】计量点后(9.70)的计算:PH = POH = 14 - P0.0005C = 14 - P5X10^-5= 14-4.30= 9.70
滴定终点,醋酸完全反应完.所谓完全反应,是指加入的NaOH与CH3COO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此时溶液中还存在CH3COO-水解产生的CH3COOH终点时,溶质为CH3COONa,为碱性溶液.c(Na+)=c(CH3COO-)是错误的,因为CH3COO-水解产生OH-. 再问: 那滴定终点的现象是什么呢?既然终点不
滴定突跃范围指计量点前半滴和后半滴滴定剂所引起的锥形瓶中溶液PH值的变化范围.例如用浓度为c mol/L的NaOH滴定等浓度的HCl20.00mL,计量点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也就是滴入NaOH的体积为20.00mL时达计量点,那么计量点前半滴,就指加入NaOH的体积为19.98mL,而计量点后半滴指加入NaOH的体积为
化学计量点前的PH减小强碱滴定一元弱酸时滴定突跃范围与两个因素有关:(1)弱酸的解离常数;(2)弱酸浓度显然当酸是确切的某种酸时,解离常数在一定温度下不再改变,也就是此时突跃范围只与弱酸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突跃范围越大.突跃范围指滴定时计量点前后一滴所引起的PH值的改变,举例:cmol/LNaOH滴定20.00mLcmo
称取NaOH固体时最好在有玻璃罩的电光分析天平/电子磁力天平里进行,因为NaOH固体具有极强的吸水性,敞露于大气中会不断吸收空气中水分致使最终称量示数不准~ 称取NaOH固体时将NaOH固体放于小烧杯中,因为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纸称量~ NaOH溶液配好后要进行标定,这个是必须的,很多试剂配制都要经过标定这一步,
1,滴定醋酸的时候只有一个滴定突跃,因为醋酸是弱的一元酸,在碱的作用下,其氢离子会被中和,在达到终点的时候出现突跃.2,滴定硫酸时有两个滴定突跃,因为硫酸为二元酸,第一级电离很彻底,会产生突跃;第二级电离不完全,但还是有足够的酸性使得滴加少量的碱就可以产生较大的pH差,所以也会出现突跃.而磷酸虽然有三个氢离子可一被电离
亦作“沈定 chén dìng ”,沉着镇定.
以一个质子转移为单位:HCL ~ H2BO3- ~ 1/2Na2B4O7·10H2O4.9*10^-3 4.9*10^-3 2.45*10^-3 mol2.45*10^-3*381.37/1=93.4%所以Na2B4O7·10H2O的质量分数是93.4% Na2B4O7·10H2O ~ 2B2O3 ~ 4B B2O3:
第一问是因为氧化钠溶于水后生成氢氧化钠,你称重的时候称同样重的氧化钠溶水后氢氧化钠量更大,导致氢氧化钠浓度增大,比你计算的大,滴定时自然测的盐酸浓度低,第二问则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消耗盐酸,所以浓度会偏高
pH ==7 呀,完全中和后就是NaCl溶液,是中性的. 再问: 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能告诉我吗?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8 Baidu过量二氧化碳与一种可溶性一元强碱反应生成一种酸式盐 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问题描述:
过量二氧化碳与一种可溶性一元强碱反应生成一种酸式盐 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问题解答:
CO2+NaOH=NaHCO3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CO2 + Ca(OH)2 == CaCO3 + H2OCO2 + Ba(OH)2 == BaCO3 + H2O
CaCO3==(高温煅烧)CaO+CO2(气标)
二氧化碳过量的情况下:NaOH + CO2==NaHCO3
CO2+Ba(OH)2=BaCO3(沉淀号)+H2O
2(Na2O2)+2(CO2)=2(Na2CO3)+(O2)括号内的为反应物质
化合反应:2Mg+O2=点燃=2MgO分解反应:2H2O=通电=2H2↑+O2↑置换反应:Mg+2HCl=MgCl2+H2↑中和反应:Cu(OH)2+2HCl=CaCl2+2H2O
4NH3+5O2=4NO+6H2O Rh
强碱是钾钠钡钙,强酸是盐酸硝酸硫酸,其他都弱的,这是高二程度的- -,之后我不知道
二氧化碳的水化物是碳酸;碳的氢化物是甲烷;他们2个不反应
有絮状沉淀产生 ,加热后沉淀减少CaCO3===(高温)CaO+CO2
CuCl2+H2S=2HCl+CuS(沉淀)FeS+2HCl=FeCl2+H2S Na2O+H2O=2NaOHNH4Cl+NaOH=NaCl+NH3*H2O CuCl2+2NaOH=Cu(OH)2+2NaCl
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是4.4*12/44*100%=1.2g含有氢元素的质量是3.6*2/18*100%=0.4g含有氧元素的质量是3.2-1.2-0.4=1.6g设,它的化学式是CxHyOz12x:y:16z=1.2:0.4:1.6x:y:z=1:4:1所以,它的化学式是CH4O,即是CH3OH,是甲醇
(1)7种物质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氧化钙与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多变一”特征的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或CaO+H2O═Ca(OH)2](2)7物质中水的电解以及碳酸钙的高温分解属于”一变多“的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nbs
选C.A酸溶液,肯定含有大量的H+.B碱溶液,肯定含有大量的OH-.D盐酸盐溶液,那么肯定含有大量Cl-.C如果是硫酸钠、氯化钾等,就不含相同离子.
1、NO + NO2 + 2NaOH === 2NaNO2 + H2O2、4Fe(OH)2+ O2 +2H2O=== 4Fe(OH)3 ↓3、S + 3HClO + H2O ===H2SO4 + 3HCl4、2FeSO4 + MnO2 + 2H2SO4 === Fe2(SO4)3 + MnSO4 + 2H2O5、Cu
由题意知,另一根为0时,满足-1<x<1,∴方程可以为:x(x-1)=0,化简,得x2-x=0.故答案为x2-x=0.
首先将四种溶液互滴,有气体放出的就是Hcl和Na2CO3,然后再将这两种溶液互滴,假如A滴到B无现象,则A就是Hcl,B为Na2co3;若A滴到B有气体,则A就是Na2co3,B为Hcl..后面两种就用BaCl2... 离子方程:(1) 2H+(过量) +(CO3)2-==H2O+CO2;(2)H+ +(CO3)2-=
任取一种物质溶液加入其它三种溶液中,若该溶液与两种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为MgSO4,化学反应式为MgSO4+K2CO3=MgCO3↓+K2SO4,MgSO4+2KOH=Mg(OH)2↓+K2SO4与它反应无明显现象的则为KHSO4.将KHSO4加入其余两种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的为K2CO3,化学反应式为2KHSO4+
不对.如碳酸钙受热分解为两种氧化物,即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但碳酸钙不是氧化物,因为氧化物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而碳酸钙含三种元素,它不是氧化物.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中和碱的能力为什么相同?与足量活泼金属反应产生的氢气为什么相同?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酸碱中和反应H+ +OH-=H2O可能疑惑弱酸不能完全电离,可以按平衡考虑即氢离子消耗.反应向电离方向进行,所以.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弱酸在反应过程中虽然不完全电离,但金属或碱过量时,就会不停地电离,直至完全消耗H离子,就和强酸一样了
都是不相同的。中和指的是ph等于7,显然强酸中和能量强于弱酸;金属到一定ph就不反应了,因此不同。
前提条件是 相同浓度 相同体积
因为它们的摩尔量相同。
前提条件 :相同浓度 相同体积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大强酸四大强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