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控制一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视频去消灭另一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视频。这句话合理吗?

只看[卧龙0008] - 忍无可忍 中国终于拿美国开刀了 美国愤怒抗议! - 直播贴-发现你身边的故事
忍无可忍 中国终于拿美国开刀了 美国愤怒抗议!
  忍无可忍 中国终于拿美国开刀了 美国愤怒抗议!
  中国要害部门将弃用国外IT产品 美企集体愤怒抗议
  (美国多家贸易团体联合向中国政府表达了他们对中国新政策的愤怒之情)
  (能不愤怒吗?中国IT市场那可是数以万亿的市场蛋糕啊)
  (呵呵,抗议无效!中国政府采购更重视安全 剔除国外品牌转向国产)
  港媒称,根据发给美国重要官员的信函,美国企业团体正呼吁政府立即采取行动,扭转中国政府“令人不安的”信息技术(IT)产业新政策。
  信中指出,如果这个政策得以全面贯彻,将威胁美国企业在中国规模高达4650亿美元IT产品市场的参与度。这封信内有17家美国企业团体的签名,被呈交给了美国国务卿克里和其他政府官员。
  美国多家贸易团体联合向中国政府表达了他们对中国新政策的愤怒之情。这些政策可能会限制科技业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能力。
  抗议无效!中国政府采购更重视安全 剔除国外品牌转向国产
  路透社报道称,中国政府已经将一些全球知名技术品牌从政府采购名单中删除,同时又增加了上千种本土产品。有业内人士称,此举主要出于安全因素考虑。
  在两年的时间内,中央政府采购中心名单上的商品数量增加了2000多个,总数量将近5000个,但增加的这些商品几乎全部为本土品牌。而被批准的国外科技产品的数量下滑了1/3,不到1/2的安全相关产品得以幸存。
  中央政府采购中心的一位官员称,导致这种局面的因素有许多。例如,本土产品的数量较多,国内安全技术公司比国外公司提供了更多的产品保障等。
  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科技,就曾因美国政府提出国家安全忧虑而根本无法在美国进行商业经营。
  中国计划2020年将外国IT产品赶出银行政府等部门 IT产品软硬件全国产化已在四平开始测试
  (从应用、中间件到基础软件和硬件,几乎所有层面的产品都开始用国内技术替代海外产品)
  自从斯诺登事件爆发以来,中国对外国IT企业软硬件产品在中国银行、国家安全、国企和政府机构领域的广泛运用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担心。2014年早些时候,中国宣布将在银行等机构的IT产品领域全面实现国产化。
  解放战争中,四平战役影响了全国的战局走向。网络安全领域的“四平战役”或许也将被历史记住。
  在决定用本土厂商取代海外供应商之前,中国监管部门刚刚对一系列海外公司发起了反垄断调查,如微软和高通等。微软中国办事处还遭到了监管人员的突袭,Windows 8也被禁止在政府计算中使用,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被排除在政府采购名单之外。
  为此,中国本土厂商华为和中兴等已经赢得了更多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受益的本土厂商的股价也在看涨。
  同样,中国企业之前也曾在海外市场面临类似的压力。2012年美国国会曾在一份报告中称,华为和中兴的产品为中国侵入美国通信网络提供可乘之机。此后,华为的产品被美国多个项目拒之门外。
  来而不往非礼也!你美国禁止华为,我们难道是吃素的?!
  中国发展的速度 超越了很多人的想象:
  全球超级计算机榜单公布 中国神威太湖之光居首
  (中国超算上榜总数超过美国,名列第一)
  (CPU、操作系统、互联网络等核心部件的完全自主研发;CPU采用国产众核芯片,完全追平了Intel最好的超算芯片)
  (使美国对中国四家超算中心禁售Intel至强PHI计算卡成为笑柄)
  据新华社日消息,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20日公布,使用中国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取代“天河二号”登上榜首,中国超算上榜总数首次超过美国,名列第一。
  据了解,该超算实现了从CPU、操作系统、互联网络等核心部件的完全自主研发,其CPU采用国产众核芯片,双精浮点峰值高达3TFlops,完全追平了Intel最好的超算芯片。
  新超算的双精浮点峰值高达125PFlops,稳定性能为93PFlops,是天河2号的两倍有余,是美国于今年完成升级的Stampede 2的5倍有余。
  “神威太湖之光”超算不仅彻底实现了在超算领域彻底扭转在技术和信息安全上受制于人的局面,还使美国对中国四家超算中心禁售Intel至强PHI计算卡成为笑柄,再次在信息技术领域实现了“凡是买不到的,中国人自己都能做出来”。
  
  在2008年的全球500强超级计算机榜单里,中国在前100名中连一席都没有,而前几名被美国包揽。
  但随着中国人的发力,世界超算的格局迅速改变。2010年的排名显示,中国深圳国家超算中心的星云超级机排名世界第二;一年后,中国又推出了天河1A超级计算机,超过了原处第一位的美国美洲虎系统。2013年6月,中国推出了“天河二号”,此后的三年里,“天河二号”在榜单上保持“六连冠”,第一把交椅。
  现在,使用国产芯片的中国神威太湖之光超越天河二号,全球第一。
  这,就是中国速度!
  我国研发世界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寒武纪”
  (中科院计算所“寒武纪”处理器,比谷歌公司“AlphaGo”所使用的处理器在性能上提升两个数量级,也就是说,它能够让人工智能跑得更快、更远)
  
  中国提出国际上首个深度学习指令集和处理器架构
  (指令集是计算机软硬件生态体系的核心。Intel和ARM正是通过其指令集控制了PC和嵌入式生态体系。寒武纪在深度学习处理器指令集上的开创性进展,为我国占据智能产业生态的领导性地位提供了技术支撑)
  (采用DianNaoYu指令集的深度学习处理器相对于x86指令集的CPU有两个数量级的性能提升)
  国产最新超算芯片性能不输给美国最先进超算芯片
  (中国芯片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如果Intel不能在超算芯片的设计理念上有革命性的改进,那么被国产众核芯片的下一代产品超越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光刻机突破 世界上能制造光刻机的国家屈指可数
  (美国的高端光刻机在哪呢?!所以,本质上,美国的芯片制造业核心装备是买来的。说白了,所谓的INTEL,用的核心设备是国外的,其无非就是一个搞组装的工厂而已)
  中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发布
  (2030年芯片达到国际领先)
  (各位,以中国的碾压美国的经济规模和雄厚的科技底子,没有什么是不能突破的。一旦国家进行战略投资,中国国家主权资本的强大是超乎很多人的想象能力,秒杀全世界所有500强,是所有500强!全世界所有500强加起来都不如中国国家主权资本强大)
  中国是世界上科技潜力最大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是必然的结果。。。
  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有三点:人才,金钱,和时间
  不言而喻,没有人才,谈何科技?
  (我国科技研发人员数量早在2014年就已经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
  日本高级人才外流严重:
  从1999年到2013年期间,日本高级人才外流9000,中美高级人才输入各大约10000人。
  (意味着日本不断衰退,而中国奋起直追,已经和美国平起平坐;以现在中国的发展水平就能跟美国平分秋色,再过N年,中国将把美国甩几条街)
  说说金钱。
  1)没有金钱就没有人才,因为培养人才需要钱,招揽人才需要钱,留住人才也需要钱。
  几十年来,中国专注发展经济,腰包鼓鼓;同时中国留学大军涌入美国,美国因此沾沾自喜,认为中国正为美国培养人才。
  中国留学大军为美国补充源源不断的科技人才,表明上如此,但长远看来,其实不然。
  与其说是中国为美国培养人才,还不如说是中国为美国输送“求学”人才,中国留学生利用美国的科研设备和“教授”,让美国培养人才后,中国再把人才挖过来,因为,哪里有发展机会,有前途和“钱途”,人才就往哪里跑。
  人才,如果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和空间,跟工地上搬砖的无异。
  中国经济实力碾压美国,甩美国几条街,发展机会远超美国,人才往哪里跑,还用多说吗?
  现在,如果说到小钱钱,美国相对中国,就如乞丐见龙王。所以,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才以后往中国跑会越来越多。
  人跟钱走:让美国为中国培养人才,何乐不为?
  2)没有金钱就没有科研设备和科研材料。搞科研的人都知道,没有科研设备和材料,任你是如何的天才,也跨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道坎。
  至于时间,就不用多说了,科技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某些基础科学研究,需要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持续投入,就算如此,也不一定出成果。
  下面,就用几个例子来说明:
  1)中国海归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二维有机半导体
  (“21世纪科研,最大的机遇在中国”:现在国内的科研条件,尤其是硬件,绝不比国外差,很多地方还更好)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他是一位80后,美国斯坦福攻读博士,回国仅4年,已经在国际前沿的下一代电子信息材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成果。他还是最年轻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之一,他就是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欣然。
  2016年1月以来,王欣然和他的科研团队在《物理评论快报》、《先进材料》等世界知名学术期刊上接连登载了5篇论文。其中观测到单层有机晶体中的分子结构对电子运输的影响,这在全世界还是首次。
  结束了博士后阶段的工作之后,王欣然的选择是回国。
  王欣然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戴宏杰的学生,在校期间表现优异,也有机会在美国找到一份不错的教职。但他还是选择回国,因为他坚信“21世纪科研,最大的机遇在中国”。
  “我做出回国的决定其实没有多少犹豫。”这个年轻的博导说,中国提出“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对于一个立志搞科研的人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更重要的是,我在国外感觉不踏实,回国后才有归属感。”
  王欣然说,他在斯坦福大学读博期间,用的设备很多都是工业界捐赠的淘汰下来的设备。如今,他的实验室新购买的设备,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现在国内的科研条件,尤其是硬件,绝不比国外差,很多地方还更好。”
  回国短短5年,王欣然带领团队在《自然》子刊、《物理评论快报》、《先进材料》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被美国物理学会、自然出版集团等进行专题报道,至今仍保持着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开关比的世界纪录。
  2)中国引进顶级飞机设计专家
  (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你懂的,嘿嘿嘿)
  代表沈航参加第11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第二批国家“外专千人计划”高端专家金琴科 - 瓦列里 - 彼德罗维奇教授喜获中国国家特聘专家证书。
  “外专千人计划”全称是“千人计划”高层次外国专家项目,目标是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需求,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引进500至1000名高层次外国专家,每年引进50至100名。
  金琴科教授曾在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工作过20多年,主持和参与了参与“安72/74/71”,“安26/30/32”,“安124”,“安225”,“安70”,“安140”等飞机的设计和测试,具有丰富的飞机寿命评估、飞机结构设计和风洞试验测试的经验。
  在机翼增升装置设计和动力增升以及飞机气动弹性计算和实验领域有突出成果。金琴科先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32年,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乌克兰国家信息科学院通信院士、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基辅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系主管科研工作的副主任,具有国际化视野、主持大型科研项目经验和国际合作经验。
  外籍专家团队的引进可以借鉴国外已有型号的研制和测试经验,加速我国在该领域的研制进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中国散裂中子源,规模宏大,技术先进
  (设计指标超过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所有散裂中子源,将为国内外科学家提供世界一流的中子科学综合试验装置)
  (项目预计总投资为22亿元人民币。动不动就是数以亿计的投入啊。建完之后还要巨额投入,包括设施和科研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包括无以数计的科研人员工资福利等等费用。大家看到没?科研是靠钱堆出来的!中国经济世界第一,我们现在有钱!)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在广东开建,规模宏大,技术先进。江湖传说这个就是用来把只能拿来做炮弹还嫌污染环境的那个铀238扔进去用中子轰击一下出来就变成钚239一个月产量就够重启地球的神器...
  项目预计总投资为22亿元人民币。
  CSNS建成后,将与英国、美国、日本的散裂中子源相并列,成为世界四大主要脉冲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之一,并且是发展中国家第一台散裂中子源,每年可接待上千名研究人员在不同的谱仪上展开研究。CSNS建设吸引了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参与,自2002年起,世界上该领域最知名的专家就被邀请参与中国散裂中子源的设计和相关研究。
  如此大规模的开建,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中国这方面的技术已经成熟,否则就不会开建。嘿嘿
  兆瓦级的多用途脉冲散裂中子源是当前世界上中子源发展趋势,它为21世纪前沿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不可估量。它不但是为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基础研究课题服务的中子散射的大科学平台,也可以成为为核物理、天体物理、核医学、核化学、能源工业和国防建设服务的大科学平台。
  已建项目
  1、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洛斯o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的LAMPF强流质子直线加速 器,是世界第一台散裂中子源 。
  2、1977年,美国LANL又在LAMPF后面建立了一个储存环,将LAMPF输出的质子束转化为中子束以产生脉冲中子源。
  3、20世纪80年代,美国ANL的IPNS和日本KEK的KENS。
  4、1985年,英国卢瑟福实验室建成ISIS环形加速器,能量为800MeV,平均流强为200A。
  我国科技研发人员数量早已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
  (各位,世界最尖端的技术往往首先应用于军事方面,所以,要了解中国科技,就不能无视中国军工科技的成就:中国很多军事技术,包括在战争当中发挥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和装备,譬如信息技术,雷达,声纳,鱼雷,导弹,预警机等等,都把美国抛在了后面;尤其是反导技术,高超音速飞行器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等等,中国已经把美国抽得满地找牙)
  据人民网日报道,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发布的《国家创新蓝皮书》指出,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25.3%,超过美国研发人员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17%),居世界第一。
  日本高级人才外流严重
  从1999年到2013年期间,日本的外国研究人员流出数减去流入数达到近9000人。而美国和中国,外国研究人员流入数减去流出数达到近1 万人。
  (日本高级人才外流9000,中美高级人才输入各大约10000人)
  (意味着日本不断衰退,而中国奋起直追,已经和美国平起平坐;以现在中国的发展水平就能跟美国平分秋色,再过N年,中国将把美国甩几条街)
  2015年3月份,中国科技部部长就提到“我们的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总量(被引用次数)保持第二,被引用的数量(被引用的论文数量)提升到了第四位”。
  2015中国自然指数:全球高质量科研总体贡献中国位居第二 仅次于美国
  (美国和日本在科研产出上的传统优势地位在明显下降)
  (显然,中国正在赶上美国,并已成为一个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的强国)
  2015年中国科学院的自然指数在全球科研机构中位列第一
  2015年年6月17日,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2015全球自然指数》(Nature Index 2015 Global)显示,中国科学院的自然指数在全球科研机构中位列第一。
  半年后的12月17日,《自然》杂志增刊发布《2015中国自然指数》(Nature Index 2015 China),分析了从2012年到2014年中国三年的研究成果,显示中国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已仅次美国。
  自然指数显示,如按照加权分数式计量(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WFC),中国高质量的科研产出在2012年到2014年期间增长了37%,美国在同一时期则下降了4%。目前,中国对世界高质量科研的总体贡献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自然》杂志官网报道的按语是:美国和日本在科研产出上的传统优势地位在明显下降(Traditional strongholds of US and Japan experience a notable drop in their research output)。
  “显然,中国正在赶上美国,并已成为一个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的强国。中国在1980年代初期蓬勃的经济发展持续推动了其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科研人员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也作为关键要素,推动中国科研投入带来惊人的回报。”《自然》杂志执行主编尼克o坎贝尔博士说。
  2016年自然指数排名 中科院蝉联科研机构全球第一
  (在《自然》列出的四大核心学科排名中,中科院在物理、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3个专业排名全球第一)
  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发布了2016年度自然指数排名(Nature Index 2016 Tables),中国科学院在全球科研机构排名中继续位列第一。
  在国家和地区排名中,中国是全球第二大高质量科研论文贡献国。虽然仍排在美国之后,但在前10名中分值增幅最大。在前十中,只有中国在年间呈现出两位数的年均增长率(13%)。
  中国保持着稳步提高的势头,2015年的分值比2014年增加4.8%,这一增速在前10名中最高,美国则下降4.5%。
  又另:
  论文欺诈 美国第一
  爱思唯尔期刊出版全球总裁菲利普o特赫根援引《美国科学院院报》数据指出,2012年关于论文欺诈或疑似欺诈的统计显示:美德日排名前三,中国排在第四。
  
  早在2012年,中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几乎与欧盟持平,当年中国投入2570亿美元,欧盟是2820亿美元。中国经济正形成与欧洲类似的“密集研发”趋势,研发投入在GDP所占的比例已接近工业发达国家。这是经合组织公布的名为“科学、技术和工业展望”报告的内容。
  事实上,中国从2008年到2012年间,研发投入翻了一番。相反,欧盟和美国2008年之后几乎没有增加。经合组织的经济学家多米尼克o盖雷德(音)认为:“按照曲线趋势分析,中国的研发经费2019年有望超过美国。”
  中国科技投入的增长举世瞩目,在过去30多年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投入增长了300倍!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议论的热点。
  (想不想比比研发经费的实际价值,一美元能顶几元人民币花啊?比如中国在神舟项目上花的钱若给了美国能干什么?比比要跳楼啊。神舟的钱放在美国佬身上半个神舟都出不来)
  (美国整体物价水平是中国的5-8倍;1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相当于1-2元人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不要告诉我某个美国东西物价比中国便宜;整体物价看的是整体生活费用,单一项目不能说明全貌,那样是以偏概全忽悠人,误导人);一个四口之家要在旧金山不发愁地生活,一年需要20万美元(大概120万人民币),而且孩子还得去上公立学校)
  按实际购买力,中国科研投入早已远远超过美国。。。
  (别忘了美国政府和屁民均负债累累数以万亿,贸易赤字庞大,这是一条死亡不归路)
  
  
  
有人说,经济越发达,人口生育率越低,但现实是,中国的人口生育率比美国低。不管是从人均收入/人均寿命/人均受教育年限,还是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上看,美国都比中国发达得多,但美国的生育率就是比中国高,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也比中国快。为什么会这样?根源在于养孩子的负担不一样。在美国,政府不会向老百姓摊派劳役。美国学校没有学生值日制度,学生不需要去扫地,不需要为了迎接领导检查而没完没了的大扫除。美国没有义务兵......
看到解放军在洞朗的直升机坪、掩体、商店…,印媒才反应过来。@环球时报12月11日13:18《印度时报》11日爆出消息称,在靠近锡金-不丹-西藏三地交界处的洞朗地区,约有名中国士兵已经建立起了事实上的驻扎点。消息称,中国军队在那已经建好了两个直升机平台,数十个预制的房屋、掩体及商店,还升级了公路,以应对该高海拔地区凛冽的冬天。▲《印度时报》报道原文截图。消息援引印方安全部门消息人士......
从上图可以看到三十年前曼谷的确很漂亮,而那时的北京还没从计划经济中摆脱出来,蔬菜要限量供应,曼谷不愁吃穿,蔬菜海鲜任意买,北京城区到处是傻大黑粗的烟囱工厂喷着令人窒息的废气。那时的东南亚处于冷战时期的反共前沿,美国为了对抗苏联扶持东南亚国家,使得他们得到了大量来自欧美的投资,但是这些投资并没有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而是投入到旅游和房地产,所以商业区和旅游景点光鲜亮丽。而北京当时却优先发展傻大......
各位涯友好,第一次在天涯发帖不解不当之处请多包涵。谢谢!请文明用语勿人身攻击,如若将提请版主处理。谢谢合作。从2015年起至2016年下半年前前后后在朝鲜住了不少时日顺便聊聊一些在朝鲜的所见所闻。(不定时更新)某日,丹东。走近那座鸭绿江断桥看着红旗飘飘伴随着《歌唱祖国》的旋律仿佛提醒人们那场并不遥远的战争,没有因为岁月的流失而忘却。。。从某公司窗户望向对面就是朝鲜的新义州。......
有过和印度人接触的人来证实一下。不要以讹传讹,免得印度人看到我们的报道,反应就像我们看到台湾“大陆吃不起茶叶蛋”的报道一样。我先说我的见闻。我在新西兰出差。虽跟印度人接触不多,但也接触过几个。前段时间我合租的房子里来过一个印度人,厕所里没手纸了他还问我要呢。他问我有没有“ToiletRoll”,我一开始还没听懂,因为我说手纸一般都说“Tissue”。他看我没听懂还拿手机Google了手纸的图片给我......
Copyright (C)
www.zhibotie.net 发现你身边的故事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若有侵犯您的隐私,请发有邮件到此:
广告或垃圾信息
色情、淫秽或低俗内容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将一篇半成品文章贴出来,也许能解答题主的疑惑。&br&&br&在现在西方强力宣传之下,很多人自觉不自觉的被洗脑——没错,别不服气,就是洗脑——仿佛伊斯兰世界出现的问题就是因为这个“这个教”。凡是信了这个“教”的,都会像僵尸变异一样成为暴民。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理每个人都懂,可到了具体问题就变成了单纯强调上层建筑(宗教文化),而刻意忽视经济社会问题。&br&&br&我们把问题缩小一点,主要说中东。&br&现在中东最是非常典型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带来的经济问题从而引发社会动荡。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破产的倾向不可遏制,人民生活越来越痛苦,不得不形成“自发的反抗”。&br&&br&为什么经济破产的倾向不可遏制?主要有两个原因:&br&一是“超级马尔萨斯”现象。为什么加上“超级”两个字?就是说这个同农业社会的马尔萨斯现象不太一样。在农业社会,当人口繁衍,人地矛盾突出,粮食不足的时候,就会很快发生战争瘟疫饥荒、改朝换代等,进入新一轮循环。但在西方工业文明兴起之后,这个现象发生了一些改变。各个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政权普遍出现“延寿”现象。得益于粮食进口、卫生条件改善、金融手段增多,以及政府军更加优良足以形成代差的武备,这些政权在西方支持下往往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例如埃及,其粮食产量大体只能供应四千万人生存,而现在八千万的人口规模,依然没有爆发大规模内战。虽然在阿拉伯之春中不小心失去了政权,但不过一年又被军方夺了回去。&br&这也是西方国家反复宣传的一点,换句话说,在西方媒体的宣传中,什么会有中东问题呢?就是因为“他们太能生了”。&br&而他们讳莫如深的,是第二点:半殖民地社会必然的经济破产倾向。&br&资本主义早已实现全球化。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不管愿不愿意,都不可能摆脱这个体系。只不过,有的比较幸运,生存于已经实现工业化的一端,而有的人生存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里。资本主义有个基本公式:商品价值=利润+工资。利润越高,工资越低。同时,利润被大量用于增加产能,也就是商品价值将会继续增长。换言之,工资永远买不光商品,越是产能发达越是如此。&br&那么多出来的商品卖给谁呢?殖民地啊。那如果他们不肯买呢?那就想办法逼他们买。怎么“逼他们买呢”?这就是资本主义的肮脏血腥所在了。比如,卖鸦片,上瘾了就由不得你不买了。当然,中国人也不傻,作为一个族群,自然不会眼看着自己经济失血,会想出“禁烟”的办法来。那么资本主义的武力就随之而来了。打,把当地的封建统治者打服为止。怎么让他服?就是要捏住封建统治者的命脉。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人打了两三年,直到封锁了大运河才让清廷屈服。后来看清廷落实条约太过磨叽,干脆又来了一次,把首都打了下来,才让清朝彻底服了。&br&打服了接下来干什么?通商啊。通商就是要卖掉商品。如果这种商品有竞争力,西方就会宣传自由贸易,反对关税壁垒,直到完全控制这个产业。如果没有竞争力呢?那就直接出手,打烂对方的产业。总而言之,要保持垄断地位。&br&很显然,一边是不断的要求殖民地“买买买”,另一方面是不断打压殖民地的产业能力,这殖民地的经济永远有一种破产的倾向。时间久了,都会沦为债务经济。&br&&br&综合上述两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永远有一种破产倾向。如果全球资本主义保持景气,还可以有一口汤喝。但如果资本主义自身难保,吃像难看的时候,社会的中下阶层就会饿肚子,不得不反抗了。&br&&br&最近的一次,就是2008的金融危机,直接引发了2011年持续至今的“阿拉伯之春”运动。&br&&br&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自1840年沦为半殖民地,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就重新站了起来。而中东地区接触资本主义更早,至今依然未能摆脱殖民主义的枷锁呢?&br&&br&这里就是提到一个概念,就是资本主义的“短视性”。换句话说,资本主义国家的任何行动都要考虑到利润和成本的。如果成本过高,而利润不大,那么即使知道某件事不做就会有巨大的未来隐患,也不会去做现在要亏本的事。&br&&br&中国在地理上有个特点:地盘大,人口多,北方平原多而可通航的水系少,南方水系多多而地形破碎。&br&西方国家渗透中国最方便的就是沿海沿江一线。其他地区依然可以通过铁路渗透,但从成本和安全性来讲,比起沿海沿江还是差远了。&br&而西方扶持的代理人,总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一方面这个代理人不能太强,否则有失控危险,但是又不能太弱,否则就起不到作用。所以,西方的代理人永远是当地腐朽落后的那一部分阶层。这些阶层,本来就是当地的土地占有者,其意识形态必定是原有文化的糟粕版。其军队,也必然是封建内核加洋枪洋炮。其战斗力绝不可能强大到挑战西方的程度,而能否有效的镇压本国的反抗,同样存疑。&br&如果当地军队和国家机器相对强大,让封建统治者能够和西方讨价还价,自然会受到西方的打压。当然,利用民族矛盾让殖民地互咬当然更加节约成本:中日甲午战争。如果殖民地政府太弱,快要被本国民众推翻了,那就只好西方亲自出手,扶上一把:中外联合绞杀太平天国。如果扶植的傀儡不按套路出牌,采用民粹方法和西方要价,那就揍一顿再问服不服: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如果该傀儡实在太弱,怎么都扶不起来,那就干脆换马:辛亥革命。&br&当然,对西方来说,革命是有风险的。从1911辛亥革命到1927年的4.12政变期间,是各资本主义国家分头寻找代理人的过程(军阀混战)。直到蒋介石集团与江浙财阀,也就是军头与买办,结合之后,西方才有了新的可靠的代理人。&br&那么中国如何能够将西方势力驱逐出去呢?刚才说了,由于上述的两点原因,殖民地人民特别是中下阶层,必然时常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越是资本主义渗透厉害的地方,就越受到严厉的剥削,其反抗精神就越强烈。沿海沿江的各大城市的工人阶级自然成为最先反抗的先锋。但是他们所处的环境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力量最强大的地方,注定其反抗是不能成功的。经过若干教训,不得不转入农村地区,走占山为王的道路。&br&而南方地区地形支离破碎,决定了各个革命根据地注定是分散的,难以形成合力。发达的水系又让资本主义的代理人可以方便的投入其军事力量。于是南方的土地革命依然在财阀与军头的联合代理人蒋的扼杀下失败了。&br&而拥有在南方斗争经验的人员,来到北方,首先在地形最封闭的山陕两省站住脚跟。随即逐步渗透华北平原。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对传统农业社会的充分挖潜。在南方同样缺乏工业能力的前提下,双方实际上依然服从古代“统一的北方碾压地形破碎的南方”的规律。此后的故事就没什么悬念了。&br&&br&从中国的例子可以看出:殖民地经济必然破产,人民必然走上觉醒和反抗的道路。而一开始必然是“群众的自发的抵抗”,也就是充满了盲目排外、族群仇杀、复古与反智倾向的表露,以及由此带来的传统社会的瓦解。而这种“自发的抵抗”,注定会带来失败的结局。其经济的殖民化程度反而加深,原有的封建统治者会被彻底的资本主义代理人所取代。但此时的矛盾将会更加单纯,直到资本主义代理人的失败。&br&&br&那么我们转向中东,看看在那片土地上发生了什么。&br&&br&近代,中东地区除伊朗外,大部分处于奥斯曼帝国的治下。帝国后期,同我大清一样,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正是充当了西方资本主义代理人的角色,其国祚才延续了六百多年。直到一战时期,奥斯曼帝国错误的选择了同盟国阵营,导致西方国家决定更换代理人。鉴于奥斯曼帝国土地广阔民族众多,更换代理人的过程事实上意味着帝国的解体。&br&&br&具体到阿拉伯人这一块儿,整个阿拉伯世界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红海以东的阿拉伯半岛和新月沃地,称为“马什里克”;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和苏丹;以及非洲西北角的“马格里布”。三块土地的联系程度要远远小于中国南方与北方的联系程度,实际上,其社会呈现各自发展的特点。&br&&br&重点说说“马什里克”和尼罗河流域部分。事实上,奥斯曼帝国对阿拉伯地区的统治多数时候是处于“羁縻”状态,即使后期进行了郡县化的改革,地方上依然领主林立。这些大大小小的地主,既是土地所有者,也是家族领袖(部落首领)。换句话说,是非常典型土地加血缘的封建模式。&br&&br&事实上,控制了海洋的英国人在一战之前,就已经控制了最远离奥斯曼帝国核心区的半岛东南侧。这个三角形的地带,以马斯喀特苏丹国为核心,向北沿着波斯湾,抵达科威特,向西沿着印度洋抵达亚丁。这个三角地带,成为日后阿曼、阿联酋、巴林、卡塔尔、科威特、南也门的雏形。&br&&br&而在这个三角形之外,英国人同时扶持了两个代理人反对奥斯曼帝国。这两个代理人,分别代表了当时阿拉伯人的两种政治路线。&br&&br&第一个,“衍圣公”哈希姆家族。这个穆圣后裔的家族天然拥有一种政治号召力(这里都说的比较简化,暂时这么理解)。当时很多阿拉伯人觉得,土耳其人压迫我们,“把满人皇上换成汉人皇上”问题不就解决了吗?&br&英国人许诺,将来打倒了土耳其人,将会帮助哈希姆家族在“马什里克”地区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阿拉伯的劳伦斯)。&br&于是1916年,哈希姆家族为首的阿拉伯人发动阿拉伯大起义配合英军。英阿联军一改此前裹足不前的困境,迅速改变了阿拉伯战场的局势。此次大起义中,阿拉伯人首次升起了象征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四色旗(白色象征倭玛亚王朝,黑色象征阿拔斯王朝,绿色象征法蒂玛王朝,红色象征将要建立的哈希姆王朝),后来成为许多阿拉伯民族主义国家的国旗蓝本。&br&&br&但英国人当然不会遵守自己的诺言。随着《塞克斯—皮科协定》、《贝尔福宣言》等一系列文件的推出,英法共同瓜分新月沃地的图谋浮出水面。哈希姆家族在抵抗法国侵略者的大马士革之战失败后,不得不事实上承认了这种划分。除了英法的咄咄逼人之外,阿拉伯内部的另一支势力的挑战甚至更为致命。&br&&br&那就是英国的另一个代理人:沙特家族。&br&沙特家族本是利雅德附近小城德尔伊叶的小部落。18世纪,该家族族长与瓦哈比派创始人结盟,获得强大思想武器。不久该家族成功占领整个内志和汉志。出于该派宗教观点,破坏了麦地那的先知陵墓,纳杰夫的阿里清真寺等历史遗迹。此后,两次被奥斯曼帝国的藩属:埃及和哈伊勒灭国。直到1902年,伊本沙特从英国控制下的科威特出发,突袭利雅德,第三沙特复国。&br&此后,第三沙特在英国的支持下,击败消灭世仇拉希德家族,攻占哈萨和汉志封地。对哈希姆家族提出了强烈挑战。&br&&br&这里简要说一下,为什么沙特家族比哈希姆家族更为强大的原因。事实上,哈希姆家族可以视为整个阿拉伯地区各个不同封建家族的共同推出的共同代表。如果不是青年土耳其党人激进的改革和削藩政策,这些封建主不一定会反叛奥斯曼帝国。把哈希姆家族推出来,就是要代表阿拉伯地主阶层的利益。这也决定了哈希姆王朝必定是一个松散的、低效的政权。而其宗教政治观点也必定是保守而中庸的。&br&而沙特家族和瓦哈比教派,其宗旨就是要打着复古的旗号,革那些部落酋长、圣裔、苏菲导师的命。其宗教观点激进而犀利。迎合了当时渴望改变社会的底层人民的追求,因此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来这种“张力”,尽管大体上沙特王国的版图局限于内志、汉志、哈萨三块,但在每一个方向,其处于进攻状态:北部的内夫德沙漠,以南从也门夺取的三省,东南鲁卜哈里沙漠方向等。&br&&br&当然,英国人出于众建分其势的考虑,依然将约旦和伊拉克交给哈希姆家族统治。英法共同主导的阿拉伯国家基本格局从此固定下来,成为至今未能突破的藩篱。&br&&br&至于埃及,那个时候早已是英国事实上的殖民地,王室家族是历史上著名的穆罕默德.阿里的后裔。几大家族就在英国主导下度过了二三十年的王国时代。直到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br&&br&第一次中东战争,参战的阿拉伯各国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战败。所有的阿拉伯国家的人民都意识到了本国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无能。于是压抑已久的民族主义开始爆发,阿拉伯国各国迎来激情澎湃的民族主义时代。&br&&br&1952年,埃及“自由军官组织”领袖纳赛尔发动政变,推倒了法鲁克王朝。此后,伊拉克(1958)、叙利亚(1954)、利比亚(1969)等国的自由军官组织先后推翻本国封建统治者。纳赛尔主义成为阿拉伯国家最流行的思想。&br&&br&几乎同一时代,一个叫做“复兴社会党”组织,分别于年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取得政权。无论是纳赛尔主义还是复兴党运动,都是阿拉伯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结合。其进步思想让当时的阿拉伯社会一片变革之声,整个五六十年代成为近代历史上的少有的进步时代。&br&&br&“泛阿拉伯主义”体现了阿拉伯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无论是纳赛尔主义还是复兴党运动,都认为整个阿拉伯世界由于各地封建主事实上的割据,以及他们背后的帝国主义的压迫,被分裂为许多个国家。因此,对内要打倒封建专制,对外要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由此实现民族统一和国家富强。&br&&br&纳赛尔主义的实践者,主要是各国的青年军官。无论封建统治者怎样的保守落后,他们总要维持一支可用的武装力量。也不得不允许一些军官学习现代知识。而这些开阔了眼界的军人,对本国的落后状态感到不满。推翻封建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成为共同的理想。与清朝实际上是被南北新军共同推翻的类似,阿拉伯国家同样经历了这一阶段。&br&&br&但是,单纯依靠军队的政权,有期致命的弱点。一是对内对外斗争的需要,将会建立起个人崇拜和事实上的独裁;而独裁一旦建立,实质掌权的军队系统就会迅速腐败;军队系统成为新的统治者之后,也同样会成为社会改革的反面力量。同时,军队的威望维系于其对外作战的胜利,一旦军事上受挫,就会爆发信任危机。领袖威望高度依赖各种秘密警察。因此,尽管纳赛尔主义者一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自从第三次中东战争失败,就仿佛丧失了自身勇气。直到第四次中东战争后事实上放弃了自己的主张。&br&&br&而复兴社会党运动代表了“泛阿拉伯主义”的另一思路。与纳赛尔主义的军头领导不同,其强调党指挥枪。其指导思想事实上是苏联模式的阿拉伯版。与纳赛尔主义者以军官阶层为核心不同,其支持者主要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其党员普遍有更高的政治觉悟。但是,毕竟是一个建立在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基础上的政党组织。其一开始就有先天不足:&br&一是理论基础的缺失,其思想上既有“复兴”这一民族主义的诉求,也有“社会”这一阶级斗争的提法。然而在实践中,却始终无力或是不肯发动群众。虽然都标榜土地改革的旗号。但没有哪个改革彻底成功过。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表露无遗。&br&二是组织建设上的随意性。复兴社会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合并又分裂的历史。动不动搞政党合并,使得党内成分复杂,派系众多。而派系之间的矛盾又往往造成迅速的分裂。当发现党内马克思主义者竟占了多数的时候,又搞突然清党。其几个领袖之间的关系也时好时坏。有的领袖政治观点幼稚,书生气严重。&br&其结果,使得复兴党的历史成为了曲折复杂、摇摆不定、不断分裂的历史。党的软弱最终造成军头的崛起。阿萨德和萨达姆分别篡夺了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政权。复兴社会党运动走上了纳赛尔主义的老路。&br&&br&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结果,造成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与以色列的媾和。此时的各国强人们,已经成为新的地主和买办的代理人。此后的三十多年,是一个漫长的停滞期,一方面是吃此前社会改革的老本,一方面是西方国家见识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威力,不敢逼得太紧,因此,阿拉伯国家度过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光。&br&&br&直到2011年,阿拉伯之春。数十年混吃等死的时光,在养肥了新的一批军头之后,积累的社会矛盾终于爆发出来。军头总统纷纷下台。反倒是王爷们稳坐泰山。&br&&br&阿拉伯社会与中国社会最显著的一个差别就是各地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与中国拥有华北平原这一核心区域不同,阿拉伯国家的地理情况更加支离破碎。这给西方国家分而治之创造了前提条件。因此,现代的阿拉伯国家,既有经过民族革命的埃及、伊拉克、叙利亚等国。也有根植于古代社会的一战产物:海合会国家。&br&阿拉伯国家虽然是相互接壤的国家集团。但是地区内海洋、沙漠占据了巨大的空间。各个阿拉伯国家在地理上实际上处于一种“群岛状态”。各片绿洲之间交通不便。但是几个深入内陆的海洋,给帝国主义干涉提供了方便之门。&br&当然,如果只是单纯的地形不利,仍然不足以解释阿拉伯社会发展的落后与不平衡性。之所以各帝国主义能够在这一地区占有支配地位,是因为它们有自己的两个帮手,也就是基本盘。&br&&br&一个是沙特为首的海合会国家。前面说过,资本主义有其短视性。也就是说,当其要做出干涉的决定时,一定会核算成本。成本明显低于收益的时候,就不会全力出动。比如在中国,美国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国民党集团被击败,赶出大陆。只到了台湾海峡有低成本的介入手段时才亲自出手。&br&&br&而海合会国家的天量石油财富,给了西方国家果断介入的底气。以海湾战争为例,仅沙特一家就给了美国八百多亿军费。换句话说,镇压阿拉伯国家内战,不但不花钱,反而能赚钱。这就让西方的军事介入的决心大大增强,决策成本大大降低。&br&海合会国家为了自身的封建统治,力求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各种社会运动不要“传染”到自己。为此,利用金钱攻势直接干预邻国内政。最典型的是埃及在阿拉伯之春后,穆兄会政权得不到任何财政支援,社会经济运转出现问题,最终被政变下台。而军头塞西上台后,沙特立刻送上大礼包,连军舰飞机都帮着买。大概还有人还以为穆兄会是“宗教极端政权”,塞西是“世俗主义政权”,如果是这样,只能说西方媒体的洗脑能力实在强大。&br&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条件下,是无论如何发展不出自己的产业能力的。海湾阿拉伯国家的统治阶层,已经是彻彻底底的地主加买办。在一个正常的国家,财富的增长来源于人民的劳动和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人民努力劳动的前提是社会分配的大体公平和劳动价值的正常体现。只有这一“正向反馈”得到建立,才能让社会平稳发展。&br&而在阿拉伯国家,最彻底的殖民地经济让整个社会变得扭曲。王爷们在得到海量石油美元之后,除了自身挥霍和安抚民众之外,剩余财富几乎全部投入欧美资本市场。一切消耗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而本地产业几乎得不到任何订单。事实上,王爷们绝不会真心的发展自己的产业,因为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大量受过教育的人才。而这种开启民智的做法是王爷们的大忌。&br&石油财富越多,进口商品就越多。进口商品越多,本地产业就越发展不起来。除了海湾国家,其他的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状况同样糟糕。例如埃及,由于民族产业的缺失,大量商品需要进口。进口就需要外汇。那么外汇从哪里来呢?埃及有外汇四大支柱的说法:运河、旅游、侨汇和石油。其中石油出口随着自身的需求增长早已经消失。旅游业高度依赖西方的经济景气,加之政治动荡,也没什么收益。运河倒是坐地收租的好办法,这也是塞西急急忙忙拓展苏伊士运河的动机,可毕竟收益与需求相比是不够的。那么侨汇呢?依赖于在海湾国家打工的埃及人。一旦得罪和海湾国家,劳工就会被驱逐。同时,埃及还指望着王爷们和西方国家的经济支援。因此埃及是万万不敢得罪西方和王爷们的。否则,外汇不足就买不来足够的粮食,埃及人民的廉价大饼就不够吃,统治者也就坐不住了。&br&从另一个角度说,现代的非海湾阿拉伯国家大多是“关税经济”。这与我大清和蒋政权高度相似。传统农业税收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国家需要,又没有自己的产业能力,就只好想办法守住物流通道,收取关税。&br&而这关税,最终还是转嫁到普通国民头上。普通国民孱弱的经济能力,决定了关税越高,政府越肥,民众越穷。而政府为了海关有更多的流量,一定会鼓励、起码不限制进口。那么本国的产业就会被西方产业彻底挤垮。如此恶性循环。&br&本来呢,这种游戏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民众总有被榨干的一天,实在穷的受不了只有造反一条路。这也是中国最终推翻蒋集团的原因。然而在阿拉伯国家事情发生了变化。天量的石油财富让统治者有了始终维持社会基本基本秩序的底气。每当民众受不了的时候,统治集团就给一点补贴,让民众吃的起大饼。因此这个游戏竟玩到现在还没有玩脱。&br&&br&不过,历史总是动态发展的。随着人口膨胀,以及国际市场的波动,维持这一游戏变得越来越难。2008金融危机之后,突尼斯等国失去了旅游市场,外汇储备急剧减少,同时粮价大涨。阿拉伯国家的廉价大饼政策维持不下去了,人民只好走上街头。而这一动荡和内战进一步削弱了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经济基础。特别是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已经处于社会底层的逊尼派社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很快卷入战乱。最终形成了IS这样一个怪胎。&br&&br&IS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社会现象。对其可以进行各个不同角度的解读。&br&我们回顾一下前面所提到的阿拉伯国家的近代发展历程,对比中国,会发现明显少了一个阶段(除了共产主义革命)。是什么阶段呢?就是太平天国和义和团阶段。&br&对这种“群众的自发的抵抗”,历来对其评价对其褒贬不一。不可否认,这绝不是一个美好的历史阶段。随处可见的暴力、混乱、排外的现象,以及底层文化中愚昧和残忍的倾向纷纷上演。但现在看来,没有这个阶段,就不会后来的社会进步。&br&这个阶段的意义就是:开启了摧毁传统社会的序幕。&br&&br&什么是传统社会?传统社会就是以农业生产为社会基础,“一团一团”“一块一块儿”的社会;现代社会就是以工业生产为社会基础,以个人和小家庭为基本单位,“原子化”的社会。&br&&br&无论哪个国家,传统社会都有共同的特点: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和土地占有为基础的经济基础。在这个社会里,地主通常以家长的形式出现。同时,传统的宗教文化也依托于这个社会基础而存在。&br&&br&在土地产出尚可以养活上面的人口的时候,社会显得井井有条,父慈子孝、三纲五常之类的伦理秩序也得到落实。这就是所谓的封建社会盛世期,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社会。&br&但是,随着人口的繁衍,以及自然经济的解体,终究会产生一批无法在传统社会内找到活路的人。这批人陷入赤贫之后,自然会形成一种颠覆传统的力量。当这种力量汇聚到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大规模的暴力运动。&br&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我国历史上持续最久的封建盛世。它是我国封建制度彻底成熟的产物。儒家伦理在是如此的深入人心,整个帝国也在这个基础上显得无比巩固。&br&但是,总算有一批活不下去的流民起来造反。流民所到之处,又进一步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秩序,以至于产生更多的流民。明朝就是这么灭亡的。但清朝有了西方殖民者的辅助,最终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运动。&br&但是,这场运动所造成的对传统社会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一个失去了原本家族庇护的阶层从此形成。这些人成为流氓闲汉,充斥了满清的军队和衙门。有的不得不进工厂做工。但这些“零散的”既回不到传统社会,又融入不了现代社会的人,时刻处于生活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朝不保夕之中。同时,依据社会底层文化的方式,这些人纷纷自组织起来。到了清末时候,军队里加入“袍哥”之类民间组织的,竟已达到七八成。因此,满清的覆灭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br&如果没有这些“既回不到传统社会,又融不进现代社会的人”,那么传统社会就得不到冲击,以后中国的社会变革就没那么容易了。&br&&br&那么,为什么说传统社会秩序是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呢?&br&&br&第一,传统社会必定是一个破碎的社会。基于农业社会的生产模式,决定了人地矛盾是生产的主要矛盾。换句话说,我多一块地,你就少一块地;我多吃一口,你就少吃一口。各个家族之间,包括家族成员内部之间,永远充满了趋向于你死我活的矛盾。各家族只有以血缘关系扭在一起,和相邻家族无休止的械斗,“打冤家”,才能生存下来。为了实现弄死邻居的目的,每一个家族都不惜出卖民族利益。同时,“帮亲不帮理”,不管邻居干什么,打着什么样的旗号都要反对。&br&第二,传统社会注定是一个高生育率的社会。农业社会,人多力量大。在一个封闭的地方,人们会自觉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人口(《遒山节考》)。但是,只要存在相邻家族,控制自己的人口就是为别人做嫁衣裳。因此,为了尽可能的抢和不被抢,每一个家族和家庭都有努力多生儿子。人口的快速膨胀不可避免。直到实在养不活为止。&br&第三,传统社会注定是一个没有个人自由的社会。比如,对女性的压迫。由于男女生理上的差异,女性生育资源永远是稀缺的。把女性控制在家族内部,依然是任何一个家族的理性选择(起码可以换亲嘛)。那么女性的婚姻自主权自然会受到无视。越是社会危机的时候,越是如此。同时,为了保证女性自觉自愿的遵守规则,对女性的教育也会受到限制,即使有也会是所谓“妇德”教育。至于在活动空间上限制女性,甚至不惜摧残女性身体的,也不胜枚举。&br&第四,传统社会必定是一个反智的社会。在一个传统的村落里,一般只有少数统治阶级识字。这就是维持统治秩序的需要。大量人口受到教育,意味着传统伦理的颠覆。知识阶层会自觉不自觉的维持“知识的垄断”。比如,强力反对义务教育,比如保留文言文之类的知识壁垒。即使允许一部分人读书,也往往集中于政治法律之类的内容,目的是通过政治法律等手段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而生产性的知识通常被人轻视——地都保不住了,还想着其他?&br&第五,传统社会必定是一个排斥新生事物的社会。各种新的事物,无论是工厂、学堂还是铁路,必定引起人们本能的恐惧。从地主的角度来说,变革意味着风险。“六两银子一个丫头”的社会是地主们的终极梦想。当村里的人有了新的收入来源之后,原有的,基于土地所有权的经济秩序必然被破坏。这就让地主阶层本能的反对所有的新生事物。而对普通人来说,新生事物会撕裂原有的社会划分。掌握了新技术的人会轻易获得与原有地位不相称的经济能力。同时会破坏原有的互助的亲戚关系。原本捻熟的社会规则会突然变得陌生。因此,无论上下,都对新生事物有些强烈的排斥情绪。&br&&br&第六,传统社会努力构建一个静态的社会。整个社会的财富增长都基于农业社会的缓慢积累。而政治领域高度依赖社会经验的增长和人际关系的编织。推崇长辈经验和老人政治不可避免。同时,对古代先贤的推崇和各种教条的崇拜也显得非常合理。&br&&br&因此,任何社会进步,都必须建立在打破原有社会秩序的基础上。任何不涉及传统社会变革的改革或革命,都将是泥足巨人,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br&&br&而对殖民者来说,让殖民地保持传统社会模式是一种天然的选择。一方面是传统社会有助于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另一方面,也阻碍了该国生产能力的提高。甚至该国连征兵动员都难以完成。同时,每一个传统社会都有些大量的想出卖邻居的家族,选取和更换代理人再方便不过。(不过为了打通市场,资本也有摧毁原有社会的冲动,这里暂时不表)&br&&br&具体到阿拉伯国家,有一句谚语“我们和自己的兄弟联合对付自己的堂兄弟,和自己的堂兄弟联合起来对付外人”。整个社会是一个从根子上就分裂的社会。其对民族、国家等现代概念的认同是十分薄弱的。&br&&br&当然,每一个家族在面对这个分裂的社会的时候,都会觉得孤单。人类的本能会让每一个家族寻找自己的盟友。如果按照血缘关系寻找盟友,那么就会认同于部落、民族;如果按照文化关系寻找盟友的话,就会认同于教派、教团。事实上,漫长的历史已经让这两种认同渐渐融合。换句话说,往往会出现一个部落集体认同于一个教派的现象。很多时候,这一群人干脆就是一个教团。各个人群实际上处于随时可能开战的状态。在我国也有同样的现象。比如,南方土客矛盾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西北的回汉矛盾导致同治年间的战争等等。&br&&br&而在中东地区,由于这种联合是如此的成功而持久,就出现了各种教派教团各据一方的现象。注意这个“各据一方”不可能太大。毕竟,最大的敌人是邻居,教派控制范围太大,一定会产生内部的分裂。事实上,一般一个教派往往占有某种特定的地理区域。因为这个区域内的农业经济基础相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接近,认同感高。但这个区域只要稍微一大,内部就会分裂为两个或多个集团。彼此之间矛盾不断。&br&&br&比如,在阿富汗的主要民族普什图人内部,就存在两个古老的部落联盟。杜兰尼人和吉尔札伊人,任何时候,这两个部落联盟都是反着来的。比如,前总统卡尔扎伊出身于杜兰尼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就成了美军的天然盟友。而对应的,吉尔札伊人就“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倒向塔利班一边。而现实情况更为复杂,各部落联盟其实难以控制下面的部落,各部落又控制不了各个家族。到底是亲政府还是亲塔利班只有到了村一级才能知道。各种立场的村庄实际上是犬牙交错的分布着的。电影《红翼行动》中,美国海豹突击队被亲塔利班的村庄攻击,而被反塔利班的村庄的援救。在外人看来,这是极端派和温和派的区别,其实两者都是按照自己的立场和利益行事而已。&br&那么能不能专门对付亲塔利班的村庄呢?事实上,大多数的村落和家族都是两面下注。真正完全站在一边的家族不多。如果对某个村庄搞无差别攻击的话,势必得罪他们在另一阵营的亲戚。一旦开启血亲复仇的模式,很快整个阿富汗都会站在美军的对立面。当年苏联就是这么踩进坑里的:只要发现某个村庄收留抵抗分子,立刻将整个村子炸成火海。很快,整个阿富汗都在和苏联人打仗,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br&&br&换句话说,在一个传统社会,任何一个家族都存在很多个同心圆。越小的圈子越亲密,越大的圈子,越容易出卖。优先保证家族利益,而不是高大上的国家、民族利益,是理智的选择。&br&&br&同时,由于要对付的首要敌人是相邻的家族。也就决定了各种教派的分布是犬牙交错的,永远不可能彻底分开。&br&&br&而教派的选择,除了考虑到结盟的需要,和这个教派和自己生产生活方式的适应程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要在整个国家的法律社会体系当中,取得一定的定位。换句话说,自己这一派的教义教法,要在“文斗”当中发挥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教派或者说家族,都要培养大量的宗教人才。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诉讼、谈判、协调等各方面的需要。&br&&br&具体到一个个具体国家,会发现这一规律屡试不爽。比如伊拉克,这个国家大体以巴格达为界,北部为逊尼派,南部为什叶派。当年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当政的时候,参与革命的大多是北部逊尼派人员。当时他们视南部的什叶派为保守的封建分子。甚至说“宗教是封建社会产物”。而为了对抗逊尼派的民族主义运动,什叶派不得不选择宗教路线,创办“伊斯兰达瓦党”,以传统价值观捍卫自己的利益。而到了今天,南部的什叶派玩起了民主政治和国家主义。北部的逊尼派却不得不一定程度上和宗教极端分子结盟,或主动或被动的卷入IS的统治下。&br&&br&而伊拉克南方的什叶派内部,同样也存在着家族政治。近代以来,伊拉克什叶派群体就存在两个大的家族,一个是萨德尔家族,一个是哈基姆家族。近一百多年来,伊拉克的大阿亚图拉职位,大部分都在这两个家族的子弟门生手里。包括最近十几年被媒体宣传的神乎其神的西斯塔尼,其实也曾是萨德尔家族的门生。&br&需要说明的是,什叶派有一种“效仿源泉”制度,也就是一个大阿亚图拉职位都有一大票支持者,形成一个事实上的教团。&br&在萨达姆当政的高压时期,这两个家族的领袖有的外逃,有的与萨达姆对抗而遇害。只有西斯塔尼选择低调的留在国内,加之其资格老、人脉广,因此在伊拉克战争之后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势力的政治代表是“伊斯兰达瓦党”。这是一个五十年代出现的政党,是什叶派势力为了对抗当年逊尼派主导的轰轰烈烈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而诞生的宗教政党。伊拉克的前执政联盟叫做“全国团结联盟”,由二十多个党组成,其中的核心就是这个“伊斯兰达瓦党”。伊拉克总理,无论是贾法里还是马利基都出自这一政党。&br&而哈基姆家族在萨达姆当政时期一直在伊朗避难,并组织了“巴德尔”旅参与作战。伊拉克战争后,一度与美国走的很近。其政治马甲叫做“伊斯兰最高委员会”。&br&而萨德尔家族,最出名的就是那个组织马赫迪军的萨德尔。此人的伯父与父亲都是大阿亚图拉,伯父死于萨达姆迫害,两个亲兄也死于萨达姆迫害。其父死后,大阿亚图拉职位传给一个弟子,此人长期居住伊朗,而认命萨德尔为其驻伊拉克的“联络人”。其军事组织叫做马赫迪军,曾与美军的对抗而文明世界。直到美军将其堵在纳杰夫的阿里清真寺,西斯塔尼进行斡旋,萨德尔解散马赫迪军,美军放弃抓捕。此后以“萨德尔运动”的马甲参政。&br&两大家族之间曾发生多次武装冲突。特别是哈基姆家族的其中一个大阿亚图拉遇害普遍被怀疑是马赫迪军所为。直到出于和美国谈判获取政治主导权的需要,在西斯塔尼斡旋下,才临时将什叶派势力统一。共同组成“全国团结联盟参选”。&br&直到2010年,总理、达瓦党党魁马利基谋求连任。此时的两大家族均对西斯塔尼一手遮天感到不满。于是两大家族联合成立“伊拉克全国联盟”,用以对抗西斯塔尼和马利基的的“法制国家联盟”。致使当时的马利基政府差点流产。至于军队系统,本来就吸纳了大量民兵组织,其内部可想而知。&br&这也是2014年IS能够八百破三万,迅速占领伊拉克北部地区的原因。&br&&br&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举例说明,在一个传统社会,永远不可能正常运行现代社会的各种制度。任何现代化的努力,即使其领导者再高瞻远瞩,也必定是浮于上层。其结果,要么建立所谓的强人政治。要么就会变成各家族博弈的舞台。&br&&br&事实上,这个问题不但是现代人能看出来。早在几百年前就有人看出来了。大体在18世纪左右,一大波类似于瓦哈比这样的“原教旨主义教派”出现。这些教派的宗教理论这里不过多介绍,只说其社会影响。&br&大家应该有一个印象,这些“极端分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拆陵墓、砸雕像。这个爱好既有其宗教理论上的解释,同时也是对这些陵墓、建筑的所有人的挑战。最著名的就是十九世纪初,第一沙特王国移平穆圣陵墓的地面建筑的行为。这些行为其实是一种宣示,表达其对抗各大家族的决心。其政治观点就是要消灭以“君主、圣裔、苏菲导师”等为代表的封建家族势力,建立一种宗教上的“理想国”。&br&现实中,第一沙特王国的行为引发统治埃及的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的出兵,直接导致第一沙特的灭亡。&br&这个穆罕默德.阿里(不是拳王那个),是世界著名的资本主义改革家,一度将埃及建设的富裕强大。其路线是所谓“伊斯兰现代主义”的代表。“现代主义”与“复古主义”是一对突出的矛盾,其中的关系可以单独展开来讲,这里不过多涉及。&br&而当现代的第三沙特建立的时候,同样是靠其宗教主张,很快将地主们的势力代表“哈希姆家族”赶出汉志。而这些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了若干土地共有的组织“伊赫万”,成为沙特家族的统治根基。&br&直到三十年代,沙特王国丰富的石油资源得到开采,王室觉得还是当资本主义的代理人要比打打杀杀舒服的多。这就直接引起了中下层社会的不满,加之财富的分配不均等问题,于五十年代爆发了著名的“伊赫万叛乱”。沙特王室依靠英国的武装力量才将其镇压下去。从此,沙特彻底走上了依赖西方的道路。&br&可是,只要有贫富分化,就会有原教旨主义的支持者。沙特家族想出一个非常机智的解决办法,那就是祸水外引。一方面让这些人出去送死,一方面借这些人的手除掉某些沙特不喜欢的势力。&br&例如本拉登等人,本是沙特吹螺打鼓送去阿富汗对抗苏联的“圣战者”。直到苏联撤军,这批人居然活着回来了。此时萨达姆正好吞了科威特,威胁沙特的安全。本拉登等人向王室建议,以那些“圣战者”为核心,组建一支军队抵抗萨达姆。可王室最怕的就是这些“圣战者”啊。其依然选择依赖西方来解决问题。&br&这些“原教旨主义者”逐渐发现,要摧毁各家族的势力,关键在于摧毁最大的那几个家族——海合会王爷们的家族势力。这之所以这些家族能够维持统治,是因为有西方国家的支持。所以,迫使西方国家放弃其对中东事务的插手成为原教旨主义者共同的目标。&br&前面说过,资本主义有其短视性。政府官员作为资本家的代言人,必须在自己的任期内给资本家带来明显的利润才能连任。这就决定了明显赔本的生意不太愿意做。&br&那么怎么提高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决策成本呢?这些极端分子就想出来个办法,就是“死磕”战术。就是不要命的对西方发动袭击。当然,这样的战术必然引起强势反击。典型的如911事件后,美国立刻将塔利班政权“灭国”。&br&但是美国的过度自信让其一头扎进泥潭。十年反恐战争很难说获得了明确的战果。直到2011阿拉伯之春,可以明显的看出来,美国累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怂”了。在一段时间内,只要不涉及其在中东的两个基本盘:海合会和以色列,美国可以说是放弃治疗了。&br&那么是不是可以说这些极端分子成功了呢?也不能这么说,毕竟美国依然坚守着它的底线,两个基本盘还是守的很牢。&br&&br&但是从长远来看,西方的中东政策依然面临着变数。上面说了,半殖民地国家,由于上面的两个原因,经济永远有一种破产倾向。只不过大量的石油美元不断的为这一体系续命。如果不是近期的一些信息,这一体系似乎牢不可破。现在我们都知道了:比如沙特王室的继承危机、财政大量赤字带来的资金链问题、新能源的开发带来的信心危机、产油区的什叶派问题等等,在平时都可以解决,但是到了某个节点,很可能会一同爆发。&br&&br&现在回到问题,宗教改革能不能发生?能,不但能,而且事实上已经发生。只不过不符合题主的那种“小清新”式的期望而已。宗教改革不是几个人在书斋里考虑好之后,拿出来公布就能实行的。而是在社会变革,在血与火的碰撞中实现的。&br&&br&计划改日再写两篇文章,一是关于“绿祸论”的;二是关于上文社会现象的宗教解释的。这里就不多啰嗦了。&br&&br&最后再加一句:很多人喜欢穿越小说,就是拿现代的思想去解决前代的问题。而就在现在,一个和中国有着百年代差的的巨大世界正处于风起云涌的时代。各位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难道看不出一点端倪?现在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这么方便,就是把穆斯林黑成半兽人又能怎么样?与其无休止的黑来黑去,还不如静下心来分析一下自己能做点什么。在阶层逐渐固化的今天,说不定另有一番新天地呢。
将一篇半成品文章贴出来,也许能解答题主的疑惑。 在现在西方强力宣传之下,很多人自觉不自觉的被洗脑——没错,别不服气,就是洗脑——仿佛伊斯兰世界出现的问题就是因为这个“这个教”。凡是信了这个“教”的,都会像僵尸变异一样成为暴民。我们常说经济…
&b&&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4d2bb5c4dffa0c1d036f41cc86861a27_b.jpg& data-rawheight=&416&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4d2bb5c4dffa0c1d036f41cc86861a27_r.jpg&&&/figure&野心家的煽动权谋——&/b&&b&高明的政客如何玩弄大众——&/b&&br&&br&&b&&br&特朗普支持率吊打共和党其他资深政客绝非偶然,这是因为他比其他任何党内候选人更理解这次选战的性质。&/b&&br&&br&&b&那些认为特朗普说话不靠谱,耻笑他荒诞不经的人,其实是习惯了正常的选举政治,不懂群体政治的人——就像他们永远不了解为何“用爱发电”的民进党能轻松击败兢兢业业的国民党。&/b&&br&&b&&br&这次共和党党内选举的大背景就是:&/b&&br&&br&党的分歧极为严重,精英阶层和基层党员出现了巨大偏差。传统精英阶层认为2012年罗姆尼竞选失败是因为失去了拉丁裔的票,所以更为看重对拉丁族裔的争取。党内高层小小布什,卢比奥等都有有意无意的让自己带有拉丁色彩,但是高层的作为却让广大基层白人选民备受冷落,特别是白人中下阶级的生活水平出现缩水,使得下层党员集聚了极大的怒火,并变得愈来愈极端——对自己被漠视感到委屈,对精英阶层的傲慢感到不耐,对少数族裔带有抱怨,对穆斯林则是仇视。&br&&br&特朗普早已看出了这个巨大的分歧,所以他从来就不打算进行一场传统的选战,他一开始就定下了选战基调——积极走“群众运动”的民粹路线——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而不是精英语言与老百姓沟通——不管是胡说八道还是诈骗传销。&br&&b&&br&他的成功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b&&br&&b&1、特朗普的竞选宣传的政策简单明了,就一句空话——&/b&&b&“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b&相比于其他人好几页写满各种专业术语和枯燥数字的逻辑严密的施政规划,特朗普的规划只有四个字的废话。当传统政界精英取笑特朗普满腹空空,只懂TVshow时,却忽视了特朗普对大众宣传有远超出其他人的深刻认识。老百姓知识水平有限,对政治的兴趣也有限,他们没有多少意愿去花时间仔细阅读专业报告,更别说品评其中的科学性,他们只会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记住最容易记住的施政方案,特朗普显然成功了,他漂亮的空话成功让普通老百姓知道他的雄心壮志,这就够了——至于少数精英专业人士的怀疑,随便他们laugh,he doesnt care。&br&&b&&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c369bbc635_b.jpg& data-rawheight=&582& data-rawwidth=&3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8&&&/figure&对老百姓来说,简单的废话远远比严密的施政论文更能给他们留下印象&/b&&br&&br&&br&&b&&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5bc3d37e661c2c5bf6a9_b.jpg& data-rawheight=&381& data-rawwidth=&26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figure&1980年,罗纳德里根的施政纲领开头很简单,没有高大上的东西,直指老百姓切身利益,就一句话——“相比四年前,你们生活如何?”&/b&&br&&br&&br&&b&&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5e4a09f45cb27eb7f4be_b.jpg& data-rawheight=&220& data-rawwidth=&26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5&&&/figure&阿道夫希特勒针对德国老百姓的施政纲领更简单,五个字——“面包和工作”,&/b&其他“反犹”,“凡尔赛合约”,“反共”等意识形态统统没有——希特勒比其他任何人都清楚如何在斗争中以迂为直,无情地玩弄对手及盟友以达到目的,他可以随时与任何人结盟,也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对方,他当时的竞选甚至争取到了德国犹太人联盟的支持。&br&&br&&b&2、特朗普比其他候选人更了解老百姓的思维模式和见识其实极为有限。&/b&他清楚的知道老百姓根本就不懂政府管理,国际关系,政策法规等等——所有这些高大上的东西,老百姓一窍不通,也毫无兴趣。特朗普更清楚的就是——老百姓始终站在键盘侠(甚至更差)的角度,以极为肤浅愚蠢的思路来理解国家运转——以致于执政经验丰富的官员所提的很多正确的施政方案在老百姓眼里一文不值——你可以就把民粹化的老百姓当成一个肤浅贪婪愚蠢狭隘的昏君(实际上还不如昏君),这种情况下的竞选就是如何让这个昏君满意你的政策,以你为贤,从而任命你做官——现实就是,只有说让深居后宫的昏君觉得可行的政策——而不是实际可行的政策,你才有机会出头——就像袁崇焕五年平辽忽悠崇祯。&br&&b&&br&
什么是种地的老百姓认为可行的政策?什么是搬砖的老百姓认为可行的方案?&/b&&br&&br&
如果你拿出国际法,拿出宪法,拿出财政,制定出理性而逻辑严密的预案,去呈现给老百姓,恐怕老百姓会昏昏欲睡,他不但不会觉得你精明可靠,反而觉得你敷衍了事无能透顶。&br&&br&&b&
但是如果你能够在老百姓的耐心消耗完之前,说出老百姓见识之内的“好方案”,那么你就会让老百姓觉得你很能干,非常可靠:&/b&&br&&b&&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b8dfc6b347737dee731f2e_b.jpg& data-rawheight=&336&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b8dfc6b347737dee731f2e_r.jpg&&&/figure&特朗普提议建一堵墙阻挡墨西哥非法移民。&/b&这在专业人士眼里简直就是傻比,但是对于修一个院墙就能阻挡小偷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他反而会觉得才是正儿八经的远见卓识。精英与大众的认知差距,可惜只有装疯卖傻的特朗普知道。&br&&br&&b&&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9a972fa3bda_b.jpg& data-rawheight=&300& data-rawwidth=&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特朗普提议阻止任何穆斯林入境以保护美国安全。&/b&这在浸淫国防外交工作多年的专家来说,简直就是疯子。但是对于几乎连穆斯林都没见过的老百姓或者键盘侠来说,这tmd才是他们能理解能认可的方案,这TM才是为老百姓着想的深谋远虑。&br&&br&特朗普之所以疯言疯语,还能有这么多的人认为他能干可靠,就是他始终以一种大众思考政治的方式与大众沟通,从而让大众觉得他行(可能事实上并非如此)。&b&这表明他比任何人都知道”老百姓,就TM一群低能儿,你只需要用低能儿听得懂的话骗他们就行。“&/b&&br&&br&&b&&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e4b476a08a2d01bf3d2cbb37a97898c_b.jpg& data-rawheight=&373& data-rawwidth=&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e4b476a08a2d01bf3d2cbb37a97898c_r.jpg&&&/figure&很显然,特朗普比任何人都理解希特勒的至理名言:“大众不过是任我为所欲为的婊子。”&/b&&br&&br&&b&3、特朗普比任何都清楚如何与大众打成一片,让他们误认为你和他们互为一体。&/b&&br&
与jeb等官二代的高冷优雅范不同,特朗普说话粗鲁野蛮,满口都是脏话,shit,fuck,hell连绵不绝,简直就是老流氓一个。但是这种语言风格,恰恰符合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习惯,让老百姓产生同类相吸的幻觉。&br&而且你会发现,特朗普与支持者在一起的时候,能够非常放得很开,跟他们一起玩愚蠢肤浅的游戏,这很容易让老百姓以为特朗普跟他们是一类人:&br&&b&
一样粗俗,&/b&&br&&b&一样直率,&/b&&br&&b&一样单纯,&/b&&br&&b&一样真诚,&/b&&br&&b&只是更勇敢,&/b&&br&&b&所以敢于为他们说话,&/b&&br&&b&只是更坚强;&/b&&br&&b&所以能够为国家竞选。&/b&&br&&br&&b&&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4bdca3c6b381ecdf1aff10e0eb2f409_b.jpg& data-rawheight=&423& data-rawwidth=&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4bdca3c6b381ecdf1aff10e0eb2f409_r.jpg&&&/figure&看看特朗普如何与疯狂失常的支持者互动的。他脸上谦逊的微笑——哪还有面对媒体精英时的盛气凌人,哪还有亿万富翁的骄傲狂妄——这分明是一个宽容可爱温良可亲的邻家大叔。&/b&&br&&br&当特朗普为了“维护美国老百姓安全,禁止穆斯林入内”触犯了对老百姓来说不着天际的政治正确,被全世界污蔑打压——你想想,你是个特朗普支持者,你看到这么可亲可靠的大叔为你站出来抗击邪恶,却被可恨的精英侮辱,你能不同情特朗普吗?能不把他当慈父般热爱吗?&br&比如我在特朗普的脸书上看到的,从来就不是以往选民对候选人的正常支持,而是一种宗教狂热——特朗普很了解大众的肤浅,所以他毫不在意高冷的媒体精英,因为至少党内,他早已胜券在握。&br&&br&&br&&b&&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7a88baa451cf435fd0e_b.jpg& data-rawheight=&298& data-rawwidth=&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7a88baa451cf435fd0e_r.jpg&&&/figure&“我在慕尼黑见识过我的对手,他们不过是一群蝼蚁。”——阿道夫希特勒&/b&&br&&br&&b&4、特朗普善于任何机会机智地宣传自己并打击对手。&/b&&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22298efd8674dda9a70_b.jpg& data-rawheight=&424& data-rawwidth=&5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722298efd8674dda9a70_r.jpg&&&/figure&特朗普装疯卖傻嘲讽沙特王子的话,其实心机很深——“直指美国政治家被沙特收买。”特朗普表面上装作情绪失常,佯装失去理智的胡说撕逼,实际上却把暗箭射向了反对他穆斯林政策的其他政客。这种宣传思路远远比其他方法更能让美国民众相信特朗普的爱国心,并在民众心里种下对其他政客怀疑的种子。&br&&br&&b&“我年轻的时候总是动不动发怒,后来做了党的领袖总算能抑制住自己的怒火。不过,现在坐了总理,我已经随时可以让人以为我发怒了。”&/b&——阿道夫希特勒&br&&br&更不用说他的自我标榜不被收买,是干净的政客了。综上所述凡此种种,特朗普是一个相当精明的政客,这也是他能肆意玩弄对手的关键。&br&&br&&br&&b&记住特朗普的名言:“成功从来没有运气。”毫无疑问,这是他这次成功的真实写照。&/b&&br&&br&&b&==============================&/b&&br&本人很早以前写过一本关于群众政治的书,主要谈如何驾驭大众特别是统治群众运动的,拿来几章给你做参考吧——也许从中你能一窥有无,有助于你了解这次精彩的选战。&br&以下文字转载于王陶陶的&b&&i&&u&《无可遏制的强大力量----论群众运动---从巴士底狱到克里姆林宫》一书,已经获得作者转载授权。&/u&&/i&&/b&&br&&b&第一章:&/b&&b&群众运动的力量——无敌的存在&/b&&br&&br& 少年的时候,我认为世间最强大的力量莫过于坚兵利马,是以极为崇尚军人的武力;然而及初中,可能是看了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你们法国人懂军事,但我们意大利人懂政治”,受他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躲在密室里用笔杀人的政治阴谋家才是最强大力量的拥有者;不过后来,当我所了解的东西真正多起来,并学会了独立思考一些问题的时候,于是不得不承认,在现代社会中,&b&最强大力量的来源,并不在兵营,更不在某个阴谋家的卧室,而是在街头,在世界上最肮脏最破烂的地方,孕育于那些最低贱的氓民、狂躁的青年及看不到未来的伶仃人中间。&/b&&br&&br&  从1789年巴士底狱的陷落,到1991年苏共的瓦解,在拥有现代特性的国家发生的所有政权灭亡中没有一场不是群众运动所导致的后果:1793年,是巴黎的暴民杀死了欧陆最强大君主路易十六;1848年,此起彼伏的群体暴动掀翻了欧洲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1917年,是一个刚开始才几百人参加的小型游行迫使拥有百万军队的俄国沙皇走投无路,最终全家被处死;1918年,是一场百万人的集会数天之内结束了哈布斯堡帝国几百年的皇运;1918年,不到一千名的落魄水兵在一夜之间就推翻了赫赫武威的德意志帝国皇帝;1956年,是几名学生的当街演讲就毁灭了匈牙利罗格的独裁统治;1989年,是蒂米索拉小镇上的一场小集会使得掌管国家近30年的齐奥塞斯库几天之内人头落地;同样1991年,也是是一场场无休止的最底层大众的喧嚣和鼓噪使得拥有最强大军队的苏共黯然下台,土崩瓦解。&br&&br&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亦是那些群众运动的巨大受益者:是巴黎的市民使得失意律师罗伯斯皮尔成为法兰西的仲裁者;是成千上万渴望土地的法国农民造就了落魄炮兵拿破仑;是城市中游荡的一贫如洗的无产者塑成了游侠加里波第;是彼得格勒的散兵和工人赐予了退学大学生列宁改天换地的力量;是米兰城中大量的失业老兵促成了临时记者墨索里尼的崛起;是德国不计其数的无业青年使酒吧潦倒客希特勒拥有了魔鬼般的力量;同样,在决定俄罗斯命运的819政变中,拥有莫斯科民众的狂热支持的叶利钦能够轻易击溃拥有全俄国军队控制权的亚纳耶夫,这并不是偶然。&br&&br&  就像政治家托克维尔观察到的那样:“士兵在革命中是容易慌乱的,一遇到暴民就会表现得软弱无比。”总是有军队经受得住战争的考验,却极少有军队经受得起革命的考验,在暴乱中,军人的倒戈和叛变属于最稀疏平常的事情,否则20世纪就不会发生如此众多的暴乱、革命和政权更迭。&br&&br&  在一个典型的将军看来,群众不过是军队溃散后的有毒产品;在一个典型贵族看来,群众不过是一团乡巴佬组成乌合之众。这些人的态度掺杂着恐惧和鄙夷,他们或许知道如何去镇压群众运动,却不知如何去战胜利用群众运动,并绝对不曾认识到群众运动的本质----建造新世界的材料。&br&&br&  然而,那些群众运动的领袖们(从列宁到希特勒)却会从一片汹涌如大海般的群众脸上得到神祇,并在群众的狂热的怒吼声中听到上帝的声音。他会看到一种所向无敌的强横力量-----一股只有他才能够驾驭的力量----就在伸手可及之处。有了这股力量,他便可以横扫一切帝国、军队和强大的“现在”。群众的脸就像“大海的脸”(语出《圣经》--《创世纪》),从这张脸,他便可如同上帝般改造天地,创造出一个他所喜欢的新世界。&br&&br&  一场真正群众运动会如同大洪水一样涤荡整个社会,并将带来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巨大改变,不管这种改变在后人看来到底是好还是坏,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是对于那些当事人来说,如果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了,那么为什么不期待未来能有所改变呢?如果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那么对于未来的改变又何必心怀恐惧?&br&&br&  如同法国大革命著名领袖马拉所说的那样:&b&“当希望和梦想在街头汹涌澎湃的时候,胆怯的人最好关起门来。&/b&&br&&b&++++++++++++++++&/b&&br&&b&第五章”群众运动的发起之关键------“希望”&/b&&br&&p&有一个政治问题始终困扰着政治家,&b&“什么样的人或团体能够获得苦困的底层大众的追随?”&/b&&/p&&p&“是给予他们帮助的人吗?”显然不是,人只会对给予他帮助的人报以感激之情,却不一定会因此追随忠诚他。“是爱护他们的人吗?”显然也不是,因为爱只能换回爱,却不能换来忠诚。&/p&&p&斯大林曾用工农产品剪刀差无情地剥夺农民用以活命的粮食,造就了成千上万农村人口的死亡,却依然获得狂热的拥护。而在中国的现在,广大的农民依然沉浸在农村生活绝不幸福的毛泽东时代的追忆之中。&/p&&p&法国大革命期间,革命领导人丹东是巴黎哥德利埃街区贫民的庇护者,在那里,这位野心勃勃的暴乱头目是威名赫赫的大善人,然而,当罗伯斯庇尔命令圣鞠斯特抓捕丹东时,面对企图纠集民众反抗的丹东,圣鞠斯特只用了一句话就轻易摧毁了丹东的抵抗,“巴黎市政府今天要发粮食,过期不候。”随即,民众为了在今天拿到粮食,纷纷抛弃了他们的恩公,最终,丹东被送上了断头台。&/p&&p&斯大林像对待农奴一样鞭策虐待他的农民,却获得了他农民们不惜生命般像对待父亲一样的忠诚;丹东像父亲对待孩子一般爱护和关心他的民众,却被他的民众仅仅为了几袋粮食像猪狗一样无情抛弃。一个冷酷的事实即被提出,大众是善忘的,是多变的,是忘恩负义的,仅仅靠恩和爱并不可能打动他们。如果,帮助和爱护民众的人并不能获得他们的忠诚,那么,什么样的人会获得反复无常的民众的忠诚?&/p&&p&依我看来,&b&凡是民众特别是底层大众所追随的,必定是他们认为能够给他们带来希望的人,无论这个鼓吹希望的人是无耻恶劣的流氓或者还是毫无诚信可言的神棍。&/b&&/p&&br&&p&&b&“失业者宁愿追随贩卖希望的人,也不愿追随施与救济的人。”&/b&&/p&&p&
----------美国群体心理学家 霍弗&/p&&p&&b&“在我看来,政治家只需要做好两件事情:第一,能提出一个能够制造希望的预言;第二,当预言破灭后,还能找出一个不错的借口。”&/b&&/p&&p&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p&&p&希望是政治家们最好的法宝,这是因为希望可以让人不顾一切地行动,也可以培养人的耐心。差别就在于它是一个短程的希望还是远程的希望。&/p&&p&一个兴起的群众运动会鼓吹短程的希望,其目的是诱发追随者行动的激情,最能煽动人们行动的激情的,就是宣传一个近在咫尺的希望。基督教兴起的时候宣传世界末日即将来临,天国近在眼前;默罕默德把劫掠来的战利品展现在穆斯林信徒面前;革命前的雅各宾党人鼓吹立刻兑现自由与平等;掌权前的列宁许诺大众马上得到面包土地和自由;上台前的希特勒发誓立刻撕碎《凡尔赛合约》并给予人民工作;解放前中共许诺大众立刻得到自由和土地。&/p&&p&然而,当一个群众运动一旦得势,他就必须立即转而强调一些远程的希望-----一些遥不可及的梦想与愿景-----一般聪明的领袖会把它弄到让人必须到天堂或遥远的未来才能断定其真伪。所以,我们同样也看到:基督教宣传的天堂是恭顺一辈子的死人才能享受;穆罕默德宣传的七十二处女对于活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的东西;雅各宾党人则在得势后宣扬他的人民30年后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革命成功后的列宁布尔什维克提出了共产主义是美好的未来,但是现在还处于漫长的过渡阶段;上台后希特勒则给他的民众们构想了一个宏大长远的千年帝国的计划;解放后的中共领袖们则不止一次的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在后来提出了超过150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步走战略。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对于一个已经成功的群众而言,它的首要关心的是维持现状,因此它会鼓励顺从与耐性,如同耶稣教他的追随者们一样,告诉他的民众一个道理:“&b&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须忍耐等候。”&/b&(《圣经.罗马书》第八章)&/p&&br&&p&所以,使得斯大林和毛泽东能够在不给他的民众以任何生活改善,却依然能够在极端恶劣生存条件下,依然维持其忠诚的关键,在于这两天非凡的领袖给他的民众们注入了一个如同肥皂泡美丽的希望,虽然其很远,可能需要一百年去实现。&/p&&br&&p&&b&“所有的成功的群体运动都必须拥有自己的远程希望,以麻醉民众的急躁,并使他们各安天命。”
&/b&&/p&&p&
---------希特勒《第二本书》&/p&&br&&p&所以,一个政权,要想予以维持,就必须能够给大众制造某种希望,即使在现实中无法寻找这样的希望,它也必须在现实生活冷酷的铜墙铁壁中制造出一些虚假的缝隙,以给大众渗透出一些希望。在中世纪,贫苦的欧洲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很大一部分原因应该归结于天主教灌输给民众的遥远希望&b&“只要能够忍耐,恭顺,便一定在死后可以到达天堂,享受上帝慈父般的仁爱。”&/b&(教皇格里高利七世语)&/p&&p&----------------------&/p&&p&然而,对于一个野心勃勃的群众运动发动者来说,要想让人民参加暴乱,就必须利用各种办法掐灭大众对现实的希望,告诉他们‘现在’已经毫无留恋的价值,生活是无意义的,奋斗是毫无价值的,对于政府所给出的‘现在’的种种期盼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他必须将现实的一些不太满意的地方描述得令人难以忍受,将政府的一些失误扩大使之成为天理不容的暴政和不可饶恕的愚蠢,并将失意者内心的积怨大声说出来并巧妙地加以合理化,使之看起来名正言顺,再正当不过,同时他要描述出一个令人屏息的未来,以此证明,牺牲抛弃毁灭掉毫无价值转瞬即逝的现在是值得的,更是必须的。&/p&&p&“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今亡亦死,举大事亦死,死国可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p&&p&------陈胜谋反时对苦役们的陈词,事实上,这些话里,陈胜不仅掐灭了苦役们对‘现在’的希望,同时还给予了他们莫大的希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p&&p&“克伦斯基要么将你们送上前线,把你们当作他的炮灰,要么把你们送进工厂,把你们当作他的奴隶,我的工人士兵同志们,你们的生命何曾有过尊严和自由。我们,我们俄国的人民,只有推翻克伦斯基,并在自己掌握政权以后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真正拥有平等和自由。”&/p&&p&-----1917年9月,列宁对俄国的工人这样说道&/p&&br&&p&“这十四年来政府究竟要把德国引向何方?把国家财政陷入混乱,造成数量惊人的浪费,数亿马克的钱财已被挥霍殆尽,愚蠢的引发通货膨胀,致使国家荒废,听任外国索取高额的非法利息。而那些在从前,在任何国家都会受到处罚的高利贷,现在在德国竟然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情(抨击犹太人),道德沦丧,经济败坏,德国的人民,在这种恶劣的政治下,我们怎么生存?我们怎么奋斗?谁又能不绝望?&/p&&p&。。。。。。。&/p&&p&只有真正的勇敢的德国人才配支配这个国家,而且只要真正的德国人掌管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民必定能够&b&恢复他们祖先所拥有的地位和自尊&/b&!”&/p&&p&-----1932年希特勒对大众的演讲&/p&&p&“黑人依然在美国社会中间&b&向隅而泣&/b&,依然感到自己在国土家园中流离漂泊。所以,我们今天来到这里,要把这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p&&p&。。。。。。。。。&/p&&p&我&b&梦想有一天。。。。等废话&/b&&/p&&p&--------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最著名的煽动文《I have a dream》(此文前半篇主要描述黑人生活现状的无力,用来掐灭黑人平凡现实生活的任何希望,后半篇则全力鼓吹参加黑人民权运动所能带来的希望,并制造了一个所谓的急不可待且貌似可以立刻实现的希望。本文抓住群体宣传的要点,结果效果大好。)&/p&&p&在群体运动的激发阶段,掐灭希望和制造希望极为重要。同样,在群体运动激情必须予以的维持阶段,希望的利用也同样重要。&/p&&br&&p&希望是维持群体大众激情和奋斗精神的发动机,拥有希望的人群能够保持团结和旺盛的生命力,而失去希望的人群则会陷入分裂和无尽的内斗中。使红军在人迹罕至的草地和雪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