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毕业二十多年没有工作过,啃老现象的原因带给父母怎样

当今社会,啃老现象是比较严重的。不管是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有很大一部分的啃老人群。他们年龄在20岁以上,已经具备挣钱的能力,却一直依赖父母生活。

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甚至博士生和硕士生,一直不出去工作。理由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或者嫌弃工作辛苦,不愿意付出。所以宁可在家等着父母养活。有新闻爆出有48岁的硕士生一直在家啃老,母亲不堪重负。父母辛苦二十多年的养育,供他上学,换来的却不是孩子的功成名就。辛苦一辈子,不仅没有得到儿子的赡养,还要继续养儿子。

造成啃老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与当今学校和父母的教育也有很大一部分关系因。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和家庭眼光只盯着学习能力培养,聚精会神抓学习,不让孩子从事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这样的结果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了只会学习书本知识和应对考试的片面人,没有生活工作能力。到头来不但对社会没有贡献,还成了家庭和社会的巨大累赘。

想让自己的孩子独立,要从小抓起。当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时,我们就要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完成。从小时候的自己吃饭、自己穿衣都是对孩子独立的一种锻炼。你对孩子的溺爱,会在孩子成人后回报给你更多的心痛。

还有很多人虽然经济上不依赖父母,但是在精神上赖父母。除了挣钱什么也不会,指望父母照顾自己的生活,生活中大小事都要父母包办。甚至结了婚有孩子后,父母不仅要帮忙带孩子,还要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很多年轻人三十多岁了,家庭重担基本还是父母在承担。中国是一个亲情观念比较重的国家,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父母可以适当帮忙带带孩子,以便于让年轻人更专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但是,父母带孩子是情面不是义务。老人辛苦了一辈子,也该好好颐养天年。年轻人当早自立,承担起肩上的责任。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啃老”已从一种家庭现象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调查目的:分析大学生对啃老族现象的看法及原因,从而寻求解决对策.

你知道“啃老族”这个词吗?*

你觉得什么阶段的人算是“啃老族”?*

你是个很爱花钱的人吗?*

如果你大学毕业时,工资不高,会向父母请求帮助吗?*

你现在或今后有打工或做兼职,自己赚取生活费的打算吗?*

你对未来薪酬的要求是?*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成为“啃老族”?*

在你看来,当今社会产生“啃老族”的原因是什么?* 【多选题】

如果你有“啃老族”的朋友,你的态度怎样?*

你怎样看待“啃老族”的未来?*

你认为哪一方该为“啃老族”现象负责?*

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啃老族”的问题?* 【多选题】

你认为未来自己有可能会向“啃老”的方向转变吗?*

你认为该如何有效解决“啃老”的问题?

}

当街摔打老母亲:社会正在惩罚“心太软”的父母 

前几天,上海街头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阿姨在街上走着,后面一男子突然冲过来将她抱起,在空中狂甩。 

老阿姨试图挣扎,男子则加大了力度,强行将她往地上按。

瘦弱的老阿姨被甩得站都站不稳,一个踉跄就摔倒在了地上。 

她疲惫又无奈地坐在台阶上,男子却愈发来劲: 

脱掉自己的上衣,用力地朝着老阿姨的头部抽打,甚至将衣服甩在了她脸上。 

后来,周围来了一些保安,大家试图制止男子的疯狂举动。 

可谁知,这名男子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猖狂,还拿了别人的扫帚,要过来殴打老阿姨。 

究竟是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才能让他对一个瘦弱无力的老人下重手? 

后来经过调查才得知,这名老阿姨,正是男子的母亲。 

当天,男子向母亲索要2万块钱还银行贷款,但母亲说自己没钱。 

男子便让她去向亲戚借,母亲不同意,他就直接动了手,对自己的母亲又是拖拽又是殴打。 

这一幕看得人又心酸又毛骨悚然。 

作家武志红曾在一本书中写道: 

“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有超过1岁,还停留在口欲期。” 

有太多的中国式巨婴,把啃老当作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地拒绝长大。 

他们虽然生理年龄已经是成人,但心理年龄仍似婴儿般。 

总是一味向父母、社会索取,永远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 

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像没断奶的婴儿一样撒泼、哭闹。

山东一位70多岁的阿婆,每天顶着酷暑奔走于街头,只为帮儿子找工作。 

不会上网、没有人脉的阿婆,只能用最笨的方式:在街上找人搭话。

她希望能碰到某个好心的路人,可以帮自己的儿子重新走上社会。 

阿婆的老伴已经去世,儿子在家啃老了二十多年。 

平日里,两人就靠着每月3000元的退休金生活。 

阿婆说,儿子之前也干过一段时间保安,但后来就不想干了,在家待着,一待就是20多年。 

一个有手有脚的成年男人,每天窝在家里当蛀虫,吃饭、睡觉、打游戏。 

还要从70多岁老母亲微薄的退休金里,搜刮钱财来为自己所用。 

这样的巨婴现象,在中国实在是太过常见。 

有48岁的海归硕士,回国后不肯工作,靠老母亲给的生活费苟活。

他母亲已经82岁了,还患有尿毒症,苦苦哀劝儿子出去工作,儿子却死活不肯。 

有赴日留学5年的25岁青年,对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9刀,致其生命垂危。 

原因仅仅因为他嫌弃母亲不能满足他的生活费需求,于是竟拔刀相向。 


有16岁就成为博士的高材生,是别人眼中的天才,却在毕业前强迫父母在北京为自己买套房。 

父母无力承担北京的房价,他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个博士生又有什么用,我连一套房子都没有,算什么博士。”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在城市里,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 

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 

刘墉曾感叹说:“今天有多少孩子,既要美国的自由,又要中国的宠爱,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又失去了中国的孝道。” 

都说百善孝为先,养儿为防老。 

然而,有太多喜欢溺爱孩子的中国式家长,养出了遍地的中国式巨婴。 

他们没有独立能力,喜欢坐享其成,喜欢一味索取,最后成为不折不扣的白眼狼。

中国式巨婴,把自己当成了宇宙的中心。 

他们不仅认为父母应该对自己百依百顺,甚至认为整个世界都应该为他们服务。 

他们的心态总是:我弱我有理,别人帮我是天经地义。 

2017年6月,武汉一位名牌大学女博士自己迟到,过了登机时间。 

值机员建议她改签或退票,女博士却执意要乘坐这趟航班。 

沟通无果后,女博士突然冲进柜台,朝着值机员的脸狠狠打了几巴掌。 

并嚷嚷着:“我就迟到五分钟怎么了?” 

可怜的值机员小姑娘,平日性格温柔乖巧,被无故扇了巴掌,泣不成声。 

2018年1月,一批刚从军校毕业的兵哥哥,背着行囊坐上了高铁。 

没想到,一群没有买到座票的乘客开始怨声载道: 

“当兵的为什么不给别人让个座?” 

身边还有人附和着:“你以为当兵的会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给你让座啊?好人没那么多!” 

5分钟后,当高铁开始平稳运行,兵哥哥说:“我们都站起来,给没有座位的人让个座。” 

于是,明明买了座票的兵哥哥们,背着行囊站在高铁车厢里,给几位中国式巨婴让了座。 

2018年1月,一名带着孩子的罗女士用身体强行挡住高铁车门,阻碍发车。 

她声称要“等老公来”,让全车人等她们一家人。 

在被工作人员阻拦、拒绝后,她像个三岁孩子一样无理取闹,使出了撒泼打滚的绝活。 

巨婴们,你们真的以为普天之下皆你妈,谁都得惯着你啊? 

这个奇葩的群体,自私到了极致,不尊重规则,漠视他人的感受。 

当这个社会被遍地的巨婴包围,想想该有多可怕?

每一个中国式巨婴的背后,都有一对过度溺爱的父母。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 

“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在娇惯、宠爱、百依百顺中长大的孩子,习惯了享受和依赖,没有独立成长的能力。 

他们不会对父母的付出有丝毫的感激,反而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他们会认为自己半世的不如意,都是别人造成的。 

物质上啃老、精神上未断奶,都是不独立的表现。 

父母能做的,就是放手,让孩子独自承担他的人生。

那些事事代劳、从不教孩子独立的父母,才是最无知最残忍的。 

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话: 

8岁时你没教他系鞋带,20岁时他的确学会了。 

但20岁明明已经应该打工赚钱养自己了,他却只学会了系鞋带。 

中国式巨婴,父母尚可容忍,而社会却没有那么仁慈。 

中国式父母们,是时候放手了。 

否则你替孩子走的路,最后都会成为他的坑。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精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啃老现象的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