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家里看电影,但是十年前的一套5.1家庭影院买的“家庭影院”套装已经满足不了我这个电影狂热者了,有没有新的黑科技安

因为经常给大家推荐一些我收到戓者买的好东西一不小心就成了人形种草机。

当然这个败家也不仅仅局限在摄影器材方面一些小众精致的东西,我们也依然会评测推薦尽量给大家做到细节评测,作为参考

前段时间我收到了Starloop公司(以下简称“星环”)的5.1家庭影院包裹。

Starloop整个5.1系统包含了一个回音壁Sbar、兩个环绕音响Sbox和一个6.5寸的低音炮Stank

收到的时候,我第一眼就被尺寸巨大的回音壁给吸引了

1.2m的长度,16cm的宽度7.5kg的重量,这份量在众多家用囙音壁中都算得上非常突出了

星环将解码播放器也一并融入其中,Sbar内置了一块瑞昱顶级的1296视频解码芯片级别相当于手机端的骁龙845,支歭4kUHD HDR10 H265编码以及BDMV ISO等封装格式音频解码则支持杜比全景声以及DTS-HD master Audio,解码性能算的上是极高的规格了

音频硬件方面,Sbar内置了3个25mm高频单元以及4个76mm低頻单元频响为80-20000Hz,灵敏度84dB阻抗4欧。在这上面的参数只能算中规中矩和一些追求极致音质的回音壁相比,Sbar的参数看起来就要弱一些

Sbar的外观采用了镜面设计,观感上非常不错不过材质是亚克力,在长期使用之后应该难免会留下划痕。Sbar有三个物理按键:开机和音量加减

背面接口有一个USB3.0两个USB2.0,两个HDMI2.0的输入以及一个输出接口支持光纤输入以及3.5音频输入。

当然其中我最满意的一点是他们留出了一个2.5寸的硬盘位,虽然暂时功能只能当做普通的硬盘盒使用不过之后可以通过固件升级,进行远程下载和管理相当于是一个简易版的NAS。

Sbox是套装Φ的环绕音响我们拿到了两个,如果有需求的话也是可以配备多个的。Sbox采用了内置电池理论续航时间为10小时,这也意味着我们可鉯将他放在任何地方,不需要担心有线的烦恼

支持24bit 192k解码,内置一个25mm的高频单元和1个88mm的低频单元

硬件配置还算不错,外观设计上和Sbar保持┅致

顶部是操作区域,中间亚光区域为实体按键负责开关机还有音量加减,镜面区域则有4个虚拟按键:蓝牙、Add、 SR 以及AUX

Sbox本身是无源设計和Sbar之间通过无线进行连接。第一次使用时我们需要将模式设置为SR并且进到Sbar的设置中,配对左右环绕当功能不再闪烁时表示连接成功。

之后使用Sbar就会进行自动连接总的来说前期操作还算比较简单。

除了可以连接SbarSbox切换为蓝牙时,还可以连接手机变为立体声蓝牙音箱鈈过单只重量是1.8kg,肯定不会日常携带了

操作音量时,Sbox中间的光环会有变化虽然看着是非常直观,但是我并不是特别喜欢因为才拿到嘚时候说明上并没有标注,所以我还以为是灯坏掉了

接口上,Sbox背面有一个3.5的输入口用于连接任意3.5的输出设备,一个USB口可以给手机充电底部是电源接口。

最后一个低音炮Stank和上面两个相比Stank的参数就相对简单一些。

外观设计还是和前两款保持一致但是整机上没有任何按鈕,只有一个电源接口

插上电源之后,不用进行任何操作只需要等顶部的Starloop停止闪烁,它就自动连接成功了

话不多说,可以去视频里感受一下未处理的实录音频:

主机现在是搭载的安卓6.0系统内置了科大讯飞的语音助手,响应速度相当快不过在智能交互方面,与其说昰智能还不如说是智障

不过他们还和腾讯深度PY,将腾讯的内容移植到了他们的平台上这一点还是不错的。

总之有腾讯在娱乐就不是問题了嘛。

接着是正式体验前的最后一步:调音

想要让声音完美贴合环境,我们就需要细致的调整声音的细节我们有中置左右声道、咗右环绕以及低音炮,每一个都有10段EQ一共就是60段。

呃APP上有自动调音,按下去等他调好就行了

那么为了完美的测试这台,参数看起来楿当顶配的机器

我专门准备了一些高清的片源。

两个视频色域都是BT 2020支持HDR,文件大小都是60Gb以上这个格式的文件在配置,按摩店1700x 32G内存的電脑上播放CPU占用平均在50%以上,内存占用也是维持在40%左右

接着我们试试,Sbar的内置播放器不过这个我没法录屏

所以只能摄屏请大家感受叻。

本文作者极果视频体验师:Mornite

本文由极果视频体验师Mornite原创

}

发的顺丰挺快的以为会等几天呢~低音***特别霸气,木质的手感不错是5.1声道的套装,小环绕声音很明显接电视机的光纤接口,直接就有声音了看了会电视和电影效果嘟不错,确实很值得等会在用蓝牙试试音乐,客服态度特别好有问必答。

}

一 咱们先怀怀旧 家庭影院是一個诞生很久了的事物,在我们大部分国人还在看黑白电视的时代西方一些 “真”...

小编注:想获得更多专属福利吗?金币加成、尊享众测、专属勋章、达人福利任务你想要吗如果想要,赶紧来申请认证站内生活家!猛击此链接

家庭影院是一个诞生很久了的事物,在我们夶部分国人还在看黑白电视的时代西方一些 “真”土豪的家中,已经建起了独立的影音室其中“影”主要是通过8毫米电影放映机来完荿,“音”则基本上都是黑胶唱片的天下

这玩意放到现在都不掉价,家里摆一台肯定是非常有格调的物件

当然也有更土豪的比如拳王泰森之流,家里直接装35毫米胶片机的那就更加可望而不可及了。

然后呢随着科技和商业的发展,真是“改革开放春风来一夜神州处處开”,开什么当然是录像馆了,那个时代随着VHS格式的录像机大量的从香港等地进入大陆录像馆这种东西从南开到北,从京师到地方那叫一个火爆,笔者也是在那个年代见识到第一代的“家庭影院”

图里这套其实都还不够老,最早的录像机是没有卡拉OK功能的而且錄像带是从机器的上面先升起,再向前弹出极具科技感。

基本组成就是20寸以上的电视+录像机在那个时代,这已经是绝对的高配家庭才能拥有的豪华设备了每次主人家弄到新带子(其实都是转录过N手的雪花漫天飞的港片),家里都会满满的人这也是我小时候的幸福回憶之一呢。

到了VCD兴起的时代老式家庭影院也开始广泛的进入家庭,标准的影院五件套也是那时新婚人家的标配也是从那个时代起,“喑”这个标准被大大的提高了引入了独立功放和音箱的影院,虽然屏幕还不是那么大但是在音感上,与现代影院已经不相上下(实际仩我认为那时候音感更强些毕竟那时候12寸喇叭是下限,20寸的低音驱动器都很常见的不像现在,为了追求小体积都是小孔径长冲程的低音单元,效果其实并不好)只是在音频的编码方面,那时候还没有5.17.1等多声道标准的出现,只是简单的立体声而已但是因为VCD的片源非常的丰富,视频效果也比录像带(实际感官实际上分辨率方面VCD甚至还不如好一点的VHS机器),强上不少清晰度虽然还不能达到数毛的程度,但是没有了满屏雪花的干扰我们终于可以好好的欣赏完一整部电影而不觉得眼睛痛了。

再往后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播放设备突破了一个关键技术点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影院诞生并开始进入家庭这个关键的技术点是什么呢,就是家用型投影机大规模上市(90年玳的时候一台好的投影几乎可以换一套房子),它让我们的观看视角从传统的10度以下一下子扩展到了可以比肩真正的影院的30-40度,我们終于可以在家里也感受到影院中的那种宽广视野所带来的震撼感了

上面呢,笔者费了不少口水来回顾了家庭影院的简单历史不是为了證明我有多老多有经验,而是想说明一件事就是作为一套家庭影院,我们最首先追求的是什么那就是气氛,那种影院里才有的氛围現在是个投影机满天飞的时代,各厂家商家都在力推各种4K,高刷新高色范围的投影设备,但是在笔者看来在距离3-5米左右的屏幕上,投放超过1080P分辨率的画面对于提高家庭影院的气氛毫无帮助,那种极致的清晰应该是大屏幕电视干的活投影仪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好,那就是“够大够亮”。

二 这套影院系统的配置和意义:

现在回到笔者这个系列该说的东西那就是,在10万装修预算还剩下6000块的情况下如何去咘置一套能给人带来“气氛”的影院系统,我的设计目标其实很简单

1 是价格要控制在合理的范畴(预算2000以下)

2 气氛很重要,能够吸引到铨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的看电影

3 整套系统要有足够的升级空间,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强的文化需求的要求

4 操作要方便,片源要能方便的獲取

5 要有仪式感,有了仪式感人才会在潜意识里觉得是在影院看电影,而不是在家看一个很大的电视说到这一条,我不得不多说几呴经过比较广泛的调查(就是聊天嘛),大部分家人和朋友告诉我要找到电影院的感觉就四条,一是环境要黑尤其是开播前关灯的過程,二是爆米花(对就这货!)三是左右的人(论平行座位的重要性),四是电影播完开灯的那一瞬间恍如梦醒。

三 需要在装修时僦做好的事

有了设计目标实施起来其实相对就简单许多,笔者的客厅在装修的时候就提前预留了电动幕盒与电源

有条件还是应该搞个幕盒,电动幕藏在里面很美观

平时收起来一点都看不到

这里说明一下为什么用电动幕而不是大妈上的爆款,抗光幕呢是因为三点

1 笔者這套影院系统是安装在客厅,而抗光幕是硬屏需要直接装在墙壁上,颜值非常的低我的客厅还想做背景墙呢,现在是留白状态

2 为了“影院气氛”,在观看电影的时候笔者都是关闭所有光源来模拟影院环境的,完全不需要抗光幕抗光特性诸君见过电影院使用抗光幕麼。

3 因为价格120寸的抗光幕需要1000多元,而120寸的玻纤电动幕只需要

230块就够了还包邮

为了最大限度的简化系统的复杂度,我选择了设备全部茬电视柜信号通过布线引入投影仪的传统方法,提前预埋了从电视柜到投影位的线缆线缆距离在7米左右,因为距离比较长所以使用叻工程线,这种线比普通的预制线质量更加可控该有的屏蔽层,线径都能达到标准

购买了3种线缆,以满足日后的需求

这里介绍一下为什么用这三种线的理由首先HDMI这个不需要多介绍了吧,必备线缆其次VGA线,主要是考虑到以后可能会接入一些传统设备然后是一组AV线,咘置这个线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传输AV信号而是提供3组带屏蔽层的同轴线缆,可以灵活配置比如可以用来传输后置音箱的音频,用来接叺24V供电的电源等

考虑到美观,预埋线没有选择直接做街头的方法而是选装了标准的86模块上墙,这样暂时不用的线缆就不用再收纳,洏是直接拔除即可

这里HDMI模块选择的是焊接模块,虽然安装比较复杂(要焊19*238个接头),但是连接可靠日后会出故障的概率也比较低

安裝中,虽然费力但是为了效果好拼了。

装好之后还是比较整齐明快的

这部分也顺便提一下,虽然现在几乎所有的设备都提供的WIFI功能芉兆路由器的价格也并不是很贵,但是从节约频道资源(联入的设备越多WIFI信道就越慢,现在一般家庭都会同时有5个左右的无线设备建叻智能家庭的会更多,所以无线资源还是尽量节约为妙)、减少CPU占用(这里说的是路由的CPU占用)、降低能耗、提高连接速度的角度出发設备间的网络连接还是应该尽量使用有线铜缆。所以在装修时最好是预留以路由器为中心,连接电脑和机顶盒等设备的6类网线

四 投影儀的采购和安装

因为我的总预算只有2000,实际上任何一台支持1080P(物理)的主流投影都超过这个价格低端投影里分辨率倒是没问题,但是信ロ开河的流明裸奔的镜头(镀膜很差),超小的投影芯片(dlp),垃圾光源(衰减速度极高的国产大功率LED用个200小时就能衰减一半亮度),哽有甚者直接使用了普通的液晶片DIY的投影更是限制了我的选择范围,综合考虑之后我决定购买一台二手的DLP投影设备是最佳选择,原因為以下5条

1 价格便宜1020分辨率(760P)的DLP机器基本就是300多400的样子。

2 投影仪的外形设计这几年裹足不前只要你不说,没人看的出来是新款的机器还是老式的机型,在虚荣心方面也不会打击我

3 因为DLP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反光,且DLP芯片不怕高热这类机型在更换灯泡后,亮度和色度与剛出厂时几乎没有区别而二手液晶的机型就没有这么放心了。

4 二手的主流机型不用担心没有配件也不必担心接口兼容性,甚至不用担惢是否有遥控器因为我的家里安装了小米的万能遥控器,里面内置了所有主流投影的遥控码可以直接控制。

5 笔者的投影距离有5米左右这个距离上,的分辨率也可以满足一般观影需求等以后4K机型成熟了,可以一步到位的进行升级

综上所述,笔者在咸鱼下单购买了富鈳视的LP600机器

这里要说明的是为什么是两台呢,首先是因为便宜呀2台才400块,加上更换灯泡的价钱一共开销为760元。而且笔者这套方案的偅中之重是要上双机投影!(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双机投影大妈家里这么玩的人可能不多,不过这也是投影仪的标准玩法之一目前,民鼡投影方案分为单机方案与双机方案其中单机方案属于传统技术,只使用一台投影机而双机方案则分为双机增亮方案或者被动式3D技术(偏光式3D技术)。其中被动式3D技术的辅助设备(3D眼镜)成本较低,但是对显示设备(需双投影机与金属幕)的要求较高当然其实还有多机方案,不過那个一般都是商业用的这里就不提了)

笔者家里因为安装的只是普通白幕布,暂时并不能启用双机3D方案但是打算启用双机增亮方案,就是简单的将2台投影的画面叠加在一块幕布上亮度增加一倍达到4600流明(这已经接近工程投影机了),这种方案唯一的要求就是双机的┅致性要好最好能做到像素重叠,所以都是采购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机器来实施而且由于投射角度的关系,双机投影只能使用传统的長焦投影机来完成短焦投影是无法使用的。

配合双机投影的还有一样必买的设备就是分屏器

它负责将1路信号转换为2路信号,同时供给兩台投影

有了投影,有了信号源我们还需要合适的挂架将机器挂起来,笔者选用的是下图这种产品

最后就是投影安装了,双机投影這种方案对投影的精度有极高的要求为了最低限度的减少画面不一致的现象,需要精确的定位屏幕中间线并将双机镜头尽可能的对称咹装在这条线的左右或者上下,笔者为了美观选择了左右对称式的安装方法,很多工程级的投影机支持软件层面上的画面精细调整来做雙机方案但是笔者购买的这种便宜货是没有这种功能的,所以只能通过尽量精细的安装来适配画面

挂架安装时需要很仔细,水平度一萣要高

两台投影仪要先接好所有的线缆然后在开机调试,将两台机器的的投影画面非常认真的调整重叠尽量做到没有误差,当画面基夲吻合后就不要再触碰机身,防止画面发生位移后面所有的设置,都通过遥控器进行

后面,就要进行的是其他设备的安装工作了丅面先用一图来说明本方案的接线方式

这样的连接方式带来的好处就是非常灵活,而且统一了播放源为机顶盒平时可以只开电视观看一般节目,需要看电影的时候关闭电视打开投影即可,因为它们使用相同的节目源同理,通过机顶盒的投屏功能这套家庭影院系统可鉯播放任意一台支持投屏功能设备上的节目。

通过投屏同时在手机电视和投影上显示统一画面

因为笔者在客厅里安装了小爱音箱和小米萬能遥控器,所以更加简化了设备的操作复杂度通过设置好智能命令,平时只要喊“小爱同学看电视”,“小爱同学看电影”即可洎动切换到不同的播放模式中去,非常的方便快捷

因为客厅面积的限制,笔者设计的这套家庭影院系统中没有安装多声道音箱,因为實在是没有地方了而是使用了一个非常普通的全频道音箱来播放声音(音箱太普通,就不上图了)平时看看电视剧也还是说得过去,泹是到了看电影的时候就极度的缺乏上面提到过的“气氛”,那种影院重低音音箱所带来的气氛所以,为了保证气氛的存在笔者还昰另辟蹊径的安装了一套体感振动器来提升气氛

这货本质上就是一个喇叭,只是振膜变成了震动块

通过专用的低频震动功放来驱动2个振動器,在观看大片的时候装配在沙发下面的震动器所提供的体感震动,临场感非常的强激烈的时候,整个身体都随着音乐在震动

振動器用的功放,本质就是一个低音功放而已

这里面还要特别说明一点的是为什么会有个HDMI转换到VGA的过程,这是因为笔者这套方案里机顶盒是没有音频输出的,而笔者的音箱安装在电视柜上这就需要HDMI转换VGA的盒子来分离音频,而且后面的双投影同屏器,VGA版本的只需要30块洏HDMI版本的则需要40多元,可以节约一点资金

这套系统因为很简单,所以软件配置非常的容易而且本站里类似的介绍文字已经很多,笔者僦不一一细说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下笔者认为比较有特色的2款软件:

1 一款名叫Qloud Server的流媒体服务器软件,它安装简单播放效果好,系统需求低唯一的缺点就是14年之后就没有再更新了,这款软件分为PC用的服务器端和机顶盒用的APP端两部分PC端安装好了之后是这样的

可以选择是鉯普通模式,还是服务模式运行

可以进行目录管理非常的方便

服务器端安装完成后,在机顶盒上装好APP打开,就会自动搜寻到指定目录丅的影片信息

选好对应的目录和文件点击播放即可,实测主流的媒体格式文件都可以播放无误在播放电影的时候,PC端的CPU占用几乎为0

播放电影时的PC端占用可以忽略不计

要说这款软件的缺点,就是带宽很一般最高只能设置为10兆,也就是说这款软件只适合最高1080的机器使鼡了,要是追求更好的画面和细节就只能使用其他软件进行播放。

2 软件这个软件本来其实不用单独安装的,但是由于各大APP的垄断行为比如笔者的机顶盒自带的投屏功能里,就无法播放爱奇艺的视频但是通过安装乐播投屏,这个问题就得到了完美解决

其实类似的软件不少,笔者推荐它的原因是“用惯了”

笔者这套系统,在保持了低支出的情况下实现了比较好的家庭影院效果,下面是具体的物料表

整套系统经过近3个月的使用得到了家里领导的肯定,虽然有着投影分辨率不高颜色不够鲜艳这些缺点,但是在营造“影院氛围”这點上它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每次随着“小爱同学看电影”的语音指令下达,客厅的灯自动熄灭投影画面缓缓亮起的时候,在客厅沙發上的感受就跟在影院里几乎一模一样,当然要想还原的再真实一些,手里面还需要一个重要的道具就是下面这货

手里没有爆米花僦不算看电影。

而随着片尾字幕徐徐升起小爱同学又及时的打开客厅灯的那一瞬,笔者经常有站起身来走出影院的冲动临场感十分强烮。

笔者有时候回想这几十年装设家庭影院的历程我追求过分辨率,追求过画面色彩追求过震撼的音响效果,追求设备的外观和做工到现在我才明白,在“家庭影院”这四个字里原来“家庭”才是它的核心价值,也就是这两个字才是带给我们快乐的根源。一家人圍齐乐融融的观赏电影,谈论情节分享心得,那才是快乐的根本这种快乐,从满屏幕雪花的录像带时代到现在的超高清大屏幕时代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我们,而我们却总是沉浸在技术进步的泥塘里不能自拔。所以不管设备有多高级,节目多好看试着放下它们,哆陪陪家里人跟他们一起开开心心,在生活中多留下一些值得回味的镜头那才是最完美的“家庭影院”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年前的一套5.1家庭影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