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是如何融合柏拉图哲学与基督教神学的

亚特拉蒂斯城一直是神秘的,刚开始只是认为这是先贤柏拉图先生,美好的愿望,毕竟他的思想一直到现在依然是众人追寻的一个目标,一度大家都认为那是柏拉图的一个美好愿景。直到一次考古发现,突然神话变成了现实,亚特拉蒂斯城真的存在吗?这是亿万人内心深处的疑问!

亚特兰提斯是柏拉图的《对话录》和《克里特阿斯》中提到的一个可能是神话中的岛国。近2400年来,它一直是西方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着迷的对象。柏拉图(公元前424-328年)描述它是一个强大而先进的王国,在公元前9600年左右的一天一夜之间沉入了海洋。自19世纪以来,人们又重新燃起了将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与历史地点联系起来的兴趣,最常见的是希腊圣托里尼岛,这座岛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被火山爆发摧毁

柏拉图(通过他在对话中的角色克里提亚斯),亚特兰蒂斯被描述为一个比利比亚和小亚细亚加在一起还要大的岛屿,位于大力神支柱以外的大西洋-通常被认为是指直布罗陀海峡。它的文化是先进的,它的宪法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概述的宪法有着可疑的相似之处。它受到了海神波塞冬的保护,波塞冬把他的儿子阿特拉斯定为国王,并以阿特拉斯的名字命名该岛及其周围的海洋。

随着亚特兰蒂斯人势力的增强,他们的伦理道德下降了。他们的军队最终征服了非洲,直到埃及和欧洲,直到提尔赫尼亚(伊特鲁里亚,意大利),然后被雅典领导的联盟击退。后来,作为神圣的惩罚,这个岛被地震和洪水所困扰,沉入了泥泞的大海。

柏拉图的克里蒂亚斯说,他从他的祖父那里听到了亚特兰蒂斯的故事,他的祖父从雅典政治家梭伦(柏拉图时代前300年)那里听到过这个故事,他从一位埃及牧师那里学到了亚特兰蒂斯的故事,他说这件事发生在9,000年前。

不管柏拉图是否相信他自己的故事,他讲述这个故事的目的似乎是为了提升他的理想社会观念,用古代胜利和灾难的故事来唤起人们对最近发生的事情的回忆,比如特洛伊战争或者公元前413年雅典灾难性地入侵西西里岛。

柏拉图故事的历史性在古代是有争议的-据说他的追随者克兰托相信了这一点,而斯特雷博(几个世纪后写的)则记录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柏拉图能够从稀薄的空气中征服国家、然后毁灭它们的能力的笑话。

在基督教时代的最初几个世纪,亚里士多德听了他的话亚特兰蒂斯很少有人讨论。1627年,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出版了一本名为“新亚特兰蒂斯”的乌托邦小说,像柏拉图在他之前描绘的那样,描绘了一个政治和科学先进的社会,在一个以前不为人所知的海洋岛屿上。

1882年,前美国国会议员伊格纳提乌斯·L·唐纳利出版了“亚特兰蒂斯:古老的世界”,引发了一场疯狂的作品,试图寻找和学习历史上的亚特兰蒂斯。唐纳利假设一个先进的文明,它的移民居住了大部分古代欧洲,非洲和美洲,他们的英雄启发了希腊,印度教和斯堪的纳维亚神话。唐纳利的理论是由20世纪转向的神学家推广和阐述的,并且经常被纳入到当代新时代的信仰中。

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不时地找到证据-西班牙沿海一座沼泽地的史前城市;巴哈马群岛一个可疑的海底岩石形成-这可能是亚特兰蒂斯故事的一个来源。其中,被广泛接受的地点是希腊的圣托里尼岛(古老的塞拉岛),这是一个半淹没的火山口,由公元前二千年的大规模火山喷发造成,其海啸可能加速了克里特岛上的迈诺安文明的崩溃。

当然亚特兰蒂斯在多个地方都有发现,而且他们或多或少都有和柏拉图说的亚特兰蒂斯相吻合的地方,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个神话故事是真的,真的存在一个很高级的史前文明,这也是鼓励我们继续发掘的动力。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的基础上,从基督教的立场出发,以切身的个人体验为积淀, 凭依一种发自生命根底对真理的酷爱与执着精神,奠定了基督教神学美学的根 基。奥古斯丁的神学美学以内在体验的形而上诉说以及《圣经》话语的引证诠释 为特色,对其进行把握,有助于我们洞察神学美学的精髓,领略这一美学形态的 非凡力度。第三部分主要从人类生存、美学及文学的思考中论述圣·奥古斯丁神

}

【摘要】:“恶”的问题是基督教神学的一个不能回避的难题。基督教历史上最伟大的教父奥古斯丁自然也不能避开这个问题。奥古斯丁神学的独特之处在于从心灵的体验来寻求上帝,他对“恶”的问题的寻求伴随着他的生存体验。奥古斯丁遵循由内而上寻求上帝的进路,“认识自己”正是“认识上帝”的必由之路。奥古斯丁少年时”为作恶而作恶”的经历使他在一直在探询“恶”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即“恶”的来源问题。他开始被摩尼教吸引也是因为他以为摩尼教的教义解释了他心中最大的疑问。摩尼教认为善恶分别属于两个对立的实体,恶与善一样也是实体;人是受外在于人的恶的实体控制才作恶的,所以人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新柏拉图主义全面打开了奥古斯丁的思想,奥古斯丁继承了普罗提诺的“恶是善的缺乏”的思想,认为善是唯一的实体,一切存在都是从至善而来,而恶并非是实体,只是善(存在)的缺乏。奥古斯丁关于自由意愿的思想直接受到普罗提诺灵魂学说的影响,罗马晚期哲学把意愿作为哲学的主题,改变了古希腊哲学以知识作为真理之路的认识论路径。人的自由意愿是生存论境遇中罪的最终原因。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本来创造的人类身心是和谐的,但因始祖出于骄傲背离了主,造成了灵与欲的抗争。亚当的后代继承了原罪,由于理性认识和意愿能力的天生不足,永远陷于罪和痛苦当中,作为对罪的惩罚。在奥古斯丁看来,人无力靠自己的意愿能力作出正确选择,唯有依靠神的恩典才能行使正当。本文的第一章绪论交待了国内外奥古斯丁研究的现状、奥古斯丁的家庭背景以及奥古斯丁探寻恶的问题的由来;第二章是叙述了奥古斯丁对恶的生存体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偷梨事件、好友之死、灵与欲的分离、米兰花园里的皈依;第三章是叙述了奥古斯丁一生各个时期恶的观念的发展历程:摩尼教时期、怀疑论时期、新柏拉图主义时期和《罗马书》与恩典时期,其中最后一节又包括从新柏拉图主义转向保罗和与多纳特派和佩拉纠派的论战两部分;而第四章是阐述恶的本质,又分别从虚无与恶(创世论)、恶是善的缺乏(本体论)、自由意愿与恶(生存论)三个层面来进行阐述。最后一章是结语。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5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万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裴黎黎;;[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陈绿洲;;[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其勇;;[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五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乌日古玛拉;[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杨茂明;[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张荣;[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赵宁宁;;[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晓朝;;[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吴飞;;[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章雪富;;[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一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花威 北京大学哲学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孙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夏洞奇 复旦大学历史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夏洞奇 复旦大学历史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北京铁路运输法院 郭思媛;[N];人民法院报;2012年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花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