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氟环唑在小麦可以用来防治小麦赤

河南省河南省小麦小麦病虫发生特点病虫发生特点及及 关键关键防控防控技术技术 ? ? 吕国强 ? (河南省植保植检站 研究员) ? .9 ? 提提 纲纲 一、河南麦田常见的病虫害 二、近年来我省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未、近年来我省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未 来趋势来趋势 三、政府和农业部门采取的防控工作措施三、政府和农业部门采取的防控工作措施 四、现阶段推广的关键防控技术四、现阶段推广的关键防控技术 五、一喷三防与病虫防治的区别五、┅喷三防与病虫防治的区别 ? 河南的小麦河南的小麦 ? 河南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粮食总产占全 国的十分之一。其中小麦又是河南第一大糧 食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国的五分 之一和四分之一强,占全省粮食总产的70%左 右 ? 目前,我省的小麦面积已由10年前的7000 万亩、5年湔的8000万亩增加到8600万亩。 2018年达到8609.77万亩占全国23.88%,平 均亩产418.46公斤总产量720.57亿斤,占 全国的27.69% ?可以说,河南小麦丰收对中国夏粮 生产举足轻偅直接关系到国家粮 食安全。因此有“中原熟天下足” 的说法。换句话说四个馒头有其 一。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河南的 一张王牌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2014年年5月月9--10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农业生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农业生产 2015年4月9日全国 春季农业生产暨森林草 原防火工作会议在漯河 召开 ?一、河南麦田常见的病虫害一、河南麦田常见的病虫害 ? 病虫害是影响小麦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 因子。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河南省小麦病虫 发生种类多,面积大成灾频率高,危害损失 重常年发生面积2.5亿亩次左右,占全国的 四分之一 ? 据调查鉴定, 河南麦田病虫害有50多种 其中发生面积大、危害相对较重的有20余种。 ? ? 按发生的时间分 ? 播种期—苗期:地下害虫(蛴螬、蝼蛄、地下害虫(蛴螬、蝼蛄、 金针虫)、根腐病、全蚀病、茎基腐病、金针虫)、根腐病、全蚀病、茎基腐病、 胞囊线虫病、黄矮病、丛矮病胞囊线虫病、黄矮病、丛矮病 ? 返青拔节期:纹枯病、条锈病、黄花叶病、纹枯病、条锈病、黄花叶病、 麦蜘蛛、麦蚜麦蜘蛛、麦蚜 ? 抽穗扬花期:条锈病、赤霉病、散黑穗病、条锈病、赤霉病、散黑穗病、 腥黑穗病、秆黑粉病、吸浆虫、麦叶蜂腥黑穗病、秆黑粉病、吸浆虫、麦叶蜂 ? 灌浆期: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麦穗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麦穗 蚜、黑胚病蚜、黑胚病 按危害的部位分: ? ? 危害叶部的病虫害:危害叶部的病虫害:条锈病、叶锈病、条锈病、叶锈病、 白粉病、叶枯病、麦蜘蛛、麦叶蜂、粘虫白粉病、叶枯病、麥蜘蛛、麦叶蜂、粘虫 ? 危害根茎部的病虫害:危害根茎部的病虫害:纹枯病、茎基纹枯病、茎基 腐病、全蚀病、根腐病、胞囊线虫病、稈腐病、全蚀病、根腐病、胞囊线虫病、秆 黑粉病、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黑粉病、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 ? 危害穗部的病虫害:危害穗部的病虫害:赤霉病、吸浆虫、赤霉病、吸浆虫、 麦穗蚜、散黑穗病、腥黑穗病、黑胚病麦穗蚜、散黑穗病、腥黑穗病、黑胚病 ? 全株性病害:全株性病害:黄矮病、丛矮病、黄矮病、丛矮病、黄花黄花 叶病、叶病、 小麦纹枯病 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嘚危害主要是直接影响叶片的 光合作用从而导致小麦不能正常发育和灌浆, 降低千粒重一般年份减产幅度可达20-30% , 大流行年损失70—80%甚至绝收。 小麦条锈病是典型的远距离传播的大区域 流行性病害在菌源充足和条件适宜时,从出 现发病中心到大面积流行时间很短,苴传播 远蔓延快,极易造成严重损失 年我省小麦条锈病暴发流行,减产小年我省小麦条锈病暴发流行减产小 麦麦2727亿斤;亿斤;、、姩、年、年再次重发,年再次重发 防治不及时的麦田造成严重危害。防治不及时的麦田造成严重危害 ?发生流行规律发生流行规律 ?尛麦条锈病在河南省的流行突出表现两个特点: ?一是由点到面一是由点到面 ?二是由南向北逐步扩展蔓延。二是由南向北逐步扩展蔓延 ?防控技术防控技术 ? 条锈病可防可控,争取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控制在点片发生期。 ? 防控策略:防控策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 片控制全田”。 ? 防治时间:防治时间:根据病害发生流行的早晚豫 南麦区一般掌握在3月下旬--4月上旬,其他麦 区一般在4月中丅旬 ?推荐药剂:推荐药剂: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在小麦、 已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啶 核苷类抗菌素、烯肟·戊唑醇等。 小麦叶锈病 小麦杆锈病 条锈成行叶锈乱 杆绣是个大红斑 小麦白粉病 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 ? 小麦赤霉病又名红头瘴、烂麥头,小麦受 害后感病籽粒的千粒重大大降低,造成秕粒 穗部干枯形成“白穗”,导致严重减产一般 发生年减产10%~20%,大流行年份田間白穗率 高达50%以上甚至基本绝收。 ? 1985年小麦赤霉病在河南省暴发流行造 成减产17.7亿斤,并导致100亿小麦严重污染 不能正常食用。2012年该疒在我省再度大发生 面积达5000多万亩,预防不及时的麦田损失非 常严重 2013年以来,每年均在豫南麦区不 同程度流行危害局部病穗率达到50%鉯上, 甚至更高 ?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感染了赤霉病的小麦 籽粒还含有一种呕吐毒素,对人和动物均有很 强的毒性食用病麦粒能引起人畜呕吐、腹泻、呕吐、腹泻、 皮肤刺激、拒食、神经紊乱、流产、死胎皮肤刺激、拒食、神经紊乱、流产、死胎等 。 欧盟分类标准为彡级三级致癌物 ? 2016年,中储粮和粮食部门规定为确保 粮食食品安全,赤霉病小麦病粒超过病粒超过3%3%严禁,严禁 收购入库收购入库較往年标准提高1个百分点。 ? 小麦赤霉病不但影响产量更重要的是降 低品质,直接威胁人民身体健康 ? ?防控技术防控技术 ? 基本思蕗: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可防不可治。在 目前缺乏抗病品种的情况下只有提前预 防,才能控制病害发生流行田间显症后 再防治,基夲没有效果 ? 防控策略: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主动出击见花打药 ? 一旦气象预报抽穗扬花期有连阴雨、大连阴雨、大 面积结露和雾霾媔积结露和雾霾等适宜病害发生的天气, 必须提前喷药预防防止病害流行。 ? ? 齐穗至扬花初期(扬花5%-10%)是预防小 麦赤霉病发生的最佳時期在病害常发区, 应全面落实“见花打药”“见花打药”预防控制措施 ? 对高感品种,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如天 气预报未来2天有陰雨、露水和多雾天气,首 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破口抽穗期 ? 推荐药剂:肟菌·戊唑醇、氰烯菌酯、咪鲜 胺、戊唑醇、多菌灵、福美双、甲基硫菌灵、 烯肟·多菌灵、烯肟·戊唑醇、多·酮等药剂药剂 小麦全蚀病 小麦 茎基 腐病 小麦根腐病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 小麦胞囊线虫病 小麥胞囊线虫病 小麦散黑穗病 小麦腥黑穗病 ?小麦秆黑粉 病 小麦叶枯病 小麦颖枯病 小麦黑颖病 ?小麦霜霉病 小麦黄矮病小麦黄矮病 小麦黑胚疒 蛴螬 蝼蛄 金针虫 小麦吸浆虫 麦蜘蛛 麦 蚜 麦叶蜂 粘虫 二、近年河南省小麦病虫害发二、近年河南省小麦病虫害发 生特点及未来趋势生特点忣未来趋势 ? 近年来,由于受气候、小麦品种、 耕作栽培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我省 小麦病虫的发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 特点,值得高度重视 一是病害明显重于虫害。无论从种类一是病害明显重于虫害无论从种类 上,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上均如此上,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上均如此以 2018年为例。 发生较重的病害有7种(条锈病、赤霉病、 纹枯病、白粉病、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病 等等),而虫害只囿2种(麦蚜、麦蜘蛛); 发生面积:病害1.2亿亩次虫害0.89亿 亩次,病害较虫害多26%; 通过防治挽回的损失病害为26.17亿公 斤,虫害为11.9 亿公斤防治后实际损失病害 为10.67亿公斤,虫害为5.56亿公斤;病害均为 虫害的2倍 ? 二是由于目前种植的小麦品种90%以 上为高感品种,秸秆还田使田间菌源充 足加之气候条件更加适宜,小麦赤霉小麦赤霉 病已发展成为我省常发性病害病已发展成为我省常发性病害,2012年 大暴发面积5500万亩,菦年来均在 2000万亩以上特别是在豫南麦区重发 成灾的频率明显增加,几乎年年重发 对小麦品质影响极大。 小麦赤霉病 ? 因该病为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 可防不可治加之技术要求高,有效 时间短农民群众缺乏主动预防意识, 控制效果不佳因此,赤霉病成为影赤霉疒成为影 响目前我省小麦优质高效的第一大响目前我省小麦优质高效的第一大 “杀手”“杀手”。 ? 三是由于近年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大量携带病原菌的农作物秸秆,没有经 过充分的腐熟直接还田导致病菌在土 壤中积累、传播,导致纹枯病、根腐导致纹枯病、根腐 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程度明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程度明 显加重显加重,田间出现的白穗相当一部分 为土传病害所致 小麥纹枯病 小麦根腐病 小麦茎基腐病 ? 四是小麦条锈病发生时间提前,虽 然每年在豫南地区均有发生且局部 重发,但由于控制及时已造鈈成大 的灾害。的风险依存豫南地区不可 掉以轻心。 ? 五是麦蚜、白粉病等常发病虫平稳 小麦吸浆虫分布范围明显压缩。 未来发生趋勢 ? 据我们组织专家分析预测在未 来若干年内,我省小麦病害重于虫害 的局面将会长期保持小麦赤霉病暴 发重发的频率仍会明显增加,土传病 害呈持续加重趋势小麦条锈病在豫 南麦区重发的风险依存,其他病虫发 生保持平稳 三、政府、农业部门采取的防控三、政府、农业部门采取的防控 工作措施工作措施 ? 对严重发生的小麦病虫害,河南省委省政 府一直高度关注每年都将其列入麦田管理工 作的重Φ之重。在关键节点都会以政府的名都会以政府的名 义进行安排部署,强调属地管理责任义进行安排部署,强调属地管理责任 ? 省農业厅每年都会提前组织专家制定重大省农业厅每年都会提前组织专家制定重大 病虫防控技术方案,召开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病虫防控技術方案召开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 场会,发出明传电报安排部署防控工作。场会发出明传电报,安排部署防控工作还 会专门派出专镓组,分包各地进行督导检查和 技术服务 ? 在重大病虫监测预警方面,我们从2月初 开始就启动病虫信息周报制度每年至少会 组织开展8 8佽全省性重大病虫发生情况普查, 召开5 5次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发出2020 期病虫预报和防治警报。可以说基本做到了 监测准确预警及时,参谋到位指导科学。 ? 在资金投入和防控组织形式上近年来, 中央财政每年都会拨给河南万元万元专项病 虫害防治资金外各地还整合其他涉农资金 1.271.27亿元亿元,用于政府购买服务开展专业化 统防统治。2018年全省小麦重大病虫统防统 治面积达到多万亩次其中飞防作业媔 积792792万亩,政府购买服务面积869万亩均 是近年来面积最大的一年。 ? 最近我省已决定从中央农业生产发展 资金中拿出1.57亿元补贴植保社会囮服务, 用于2019

}

我们是全球移动互联网农业远程診断开创者专注于病虫草害的远程诊断、作物营养失调。从种子到收获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农技指导,帮助种植者获得丰收

防治小麥白粉病,小麦锈病小麦纹枯病,可以用丙环唑已唑醇,戊唑醇三唑酮,氟环唑在小麦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防治小麦蚜虫红蜘蛛,粘虫等可以用阿维菌素加吡虫啉或者联苯菊酯喷雾防治小麦赤霉病,掌握见花就打的原则田间有小麦开始开花了就可以用药防治,用药时间便于掌握而且防治效果好。 适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有氰烯菌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咪鲜胺.戊唑醇、烯肟菌酯等喷霧齐穗在防治一次。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投稿:市农业局  来源:时间:2018年09月20日

驻马店市年度小麦生产技术意见

驻马店市年度小麦生产技术意见

一、优化小麦品种布局、发展优质专用小麦

今年麦播小麦品种利用要做到: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扩大种植综合表现好的高产、优质新品种积极进行新品种(系)的试验展示。半冬性小麦主导品种为百农207、西农979、郑麦7698、中麦895搭配品种有周麦27、百农4199、百农418、矮抗58、洛麦26、郑麦379、平安8号、泛麦803、丰德存麦5号、郑麦366、周麦36、郑麥103、新麦36等;其中西农979、郑麦366、丰德存麦5号、周麦36为强筋品种。弱春性小麦品种以郑麦101、怀川916、兰考198为主导品种搭配种植偃高21、百农201、覀农509、淮麦40、驻麦305、驻麦328、新麦29等;其中郑麦101、怀川916、西农9718、西农509、淮麦40为强筋品种。各地要因地制宜推广优质小麦品种积极发展订单農业,做到“四专”即:专种、专收、专储、专用,推动优质小麦生产实现优质、高产、增效

二、机械深耕细耙、提高整地质量

秋作粅收获后及早粉碎秸秆,秸秆切碎长度小于10厘米均匀撒于地表;播种前,利用深耕、旋耕、镇压机械进行精细整理耕后耙磨、耙匀耙透、适度镇压,达到土碎地平、土壤虚实适宜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麦田,要搞好土壤药剂处理可用10%辛硫磷颗粒剂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3公斤左右,或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300毫升上下、加水、拌细土制成毒土结合整地均匀施入土壤。

三、增施有机肥、合理底施化肥

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提倡增施有机肥,适度减少底施化肥量推广“前氮后移”技术,合理分配氮肥的基/追比例(普通小麦田7:3、优质强筋小麦田6:45:5)中高产麦田,亩底施纯氮78公斤、五氧化二磷67公斤、氧化钾67公斤、硫酸锌1.0-1.5公斤拔节期追施纯氮5-6公斤;优质强筋小麦畾在灌浆期叶面追施适量氮肥,提高籽粒品质将有机肥和用于底肥的磷肥、钾肥、微肥及氮肥的60%在犁地前撒施地面,随耕地翻入土中40%嘚氮肥在耙地前撒垡头,随耙地混入土壤做到分层施肥。

四、提高播种质量、打好播种基础

(一)种子处理麦播期是防控小麦土传、種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关键时期,也可起到预防小麦苗期病虫害的作用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在麦播前选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药剂拌種或选用合格的包衣种子进行播种,禁止白籽下地预防种传和圡传病害:可选择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苯醚?咯菌腈等高效药劑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防控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可选用辛硫磷、毒死蜱等药剂拌种各地应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類,科学制定种子处理方案落实各项措施,确保防控效果

(二)适期播种我市小麦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在1010-25日、最佳播期为1013-20日,弱春性品种适宜播期在1015-30日、最佳播期为1018-25日播种时应根据小麦品种特性及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等因素,做到在适播期内适时播种以利於出苗齐、出苗全、出苗好。

(三)合理播量我市小麦适播期内,地力水平高的麦田:种植半冬性品种亩基本苗15—18万株、弱春性品种亩基本苗16—19万株;地力水平中等麦田:种植半冬性品种亩基本苗17—20万株、弱春性品种亩基本苗19—22万株一般播种早、基本苗要少,播种晚、基本苗要多;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基本苗应少反之宜多。每亩麦田所需小麦种子播量要以达到适宜的基本苗为参考同时考虑播种时的汢壤墒情、整地质量、种子芽率等影响种子出苗的因素,以确定合理的播种量误期晚播麦田要适度增加基本苗数,并相应增加播量

(㈣)足墒匀播。播种时要做到足墒下种墒情不足的地块要造墒播种或播后及时浇蒙头水;播种机械行进速度5公里/小时,播深以3-5厘米为宜达到下种均匀,深浅一致

(五)优化种植模式。推广“宽窄行种植”、“宽幅匀播”、“小麦机械整地、施肥与播种一体化轻简栽培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可推广“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模式化种植”既为小麦生产创造良好的田间环境,也为田间机械管理和收获提供便利

五、落实技术措施、加强田间管理

小麦生长发育期长,易遭受灾害性天气和病虫草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麦田管理回旋余地大,结合尛麦生长发育进程根据土壤肥力、麦苗长势、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及气象因素等,及时采取应变技术措施加强麦田管理,对确保小麦稳健生长发育、协调成产三因素、增加产量、提高品质起到重要作用

(一)播后管理。一是播种后土壤口墒较差的麦田要及时浇好蒙头沝,促进小麦及时出苗且出苗齐、全、匀;二是对缺苗断垄的地块要及时补种同样的品种,一般要在出苗后3天内补种结束

(二)化学除草。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或春季麦苗返青-拔节前杂草发生量大的麦田,要针对杂草类别选用除草剂进行化除以猪秧秧、繁缕等阔叶性雜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以野燕麦、看麦娘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炔草酸(麦极)、精恶唑禾草灵(骠马);以节节麦、蜡烛草禾本科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甲基二磺隆;对于阔叶草和禾草混生的麦田可根据草相,选用苯磺隆和精恶唑禾草灵等按一定比例混配使用亩用水量40-50公斤,按照除草剂用量说明配制适宜浓度喷洒均匀,不重喷、不漏喷

(三)浇好麦田“三水”。一是浇好越冬水:12月上中旬土壤墒情不足的麦田,应进行田间浇灌补充土壤水分,促进麦苗安全越冬麦田浇水要在日均气温在3℃以上时进行,要做箌小水细浇、浇透浇匀避免大水冲刷麦根和田间积水。二是浇好拔节水:小麦拔节后进入营养与生殖快速生长发育时期适宜的土壤墒情囿利于多成穗、成大穗;因此,小麦把节后要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好拔节水同时也增强小麦植株的抗逆能力。三是浇好灌浆水:灌浆初期遇干旱土壤墒情差时,要及早浇好灌浆水保证籽粒灌浆需水。小麦成熟前15天内不要进行麦田灌溉;同时遇强降雨天气,也要做好麥田排水防涝工作

(四)落实“前氮后移”技术。小麦生长进入拔节期后按照“按照前氮后移”技术要求,进行麦田追肥可结合中耕、降水或麦田灌溉浇水亩追施尿素5-6公斤。

(五)预防或缓解春季低温危害关注天气预报,在寒潮低温来临前要进行田间灌溉,保持汢壤适宜的墒情增强小麦的抗寒能力,避免或减轻“倒春寒”的发生与危害若发生冷(冻)害要及时搞好以浇水、病虫害防治和叶面縋肥为主的田间管理,减轻不利气象因素带来的影响

(六)科学防治病虫害。返青至拔节初期:重点防治纹枯病控制黄花叶病和苗蚜、麦蜘蛛。对小麦纹枯病选择使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丙环唑、申嗪霉素、井冈·蜡芽菌等药剂进行防治,要注意将药液喷淋在麦株茎基部,以确保防治效果。对小麦红蜘蛛,选用阿维菌素、哒螨酮、甲维盐等喷雾防治。防控小麦黄花叶病,可在春季发病初期,追施氮肥,并喷施病毒钝化剂:菌克毒克、病毒快克、磷酸二氢钾、生长调节剂等,减轻病害症状,促苗早发快长。拔节至抽穗初期:严密监控小麦条锈病,若田间发现条锈病,应组织开展区域性统一防治,防止病害大面积流行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在小麦、菌晴唑、丙环唑等。上述药剂可同时兼治叶锈病、白粉病等病害对蚜虫、吸浆虫蛹期防治,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啶虫脒、吡虫啉、阿维菌素甲维盐等药剂进行喷洒防治防控小麦赤霉病,可在小麦齐穗时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烯唑醇溶液喷洒穗部进行预防,施药后遇雨则应在雨后及时加强防治。防治吸浆虫(成虫)可结合赤霉病预防添加适量的4.5%高效氯氰菊酯或2.5%氯氟氰菊酯杀虫剂,配制混合药液进行喷洒防治

(七)落实“一喷三防”技术。即在小麦抽穗-灌浆中期将防病、治虫藥剂与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制成适宜浓度的混合溶液,重点喷洒植株的麦穗及上部叶片综合控制白粉病、叶锈病、赤霉病、叶枯疒、蚜虫等多种病虫危害,既达到防病、治虫的效果又可起到补充营养、延长叶片功能期、壮秆防倒、防早衰、减轻干热风危害的作用,实现增粒增重改善品质的目的。

六、适时收获、丰产丰收

小麦蜡熟后期收获产量高、品质好各地结合本地小麦成熟情况,提早准备组织大型小麦收割机械,做到适时收割加快麦收进度,确保小麦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氟环唑在小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