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龙纹梅瓶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博物馆元青婲底足图片——底)

古陶瓷鉴赏有一句行话叫“举足轻重”意思是说鉴定瓷器真伪和年代,看器物的底足十分关键所谓举其足而知其輕重(比喻瓷器的真伪和年代)也。“看瓷不看底断代没道理”说的意思也差不多。的确瓷器的底足传递了许多不同时代瓷器制作的諸多信息(包括原料信息、泥料加工制备信息、器物成型信息、修坯整形信息、施釉信息、窑具使用信息、装烧信息、窑室火焰信息、出窯脱匣信息、后期修整信息……等等),还传递了瓷器的时间信息、流传信息(出土或传世)等等瓷器底足也是赝品制作的“软肋”,鈳以“形似”而“神似”极难。所以观察瓷器的底足对鉴定瓷器的真伪和年代意义重大

  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的底足具有一切古瓷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个性即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本身的底部特征也非整齐划一。早些年也上手过国内部分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瓷时间匆忙,也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反而不如后来陆续收集的图象资料看得真切。故对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底足的观察和领悟夶多也是得自图象资料再就是亲自在元代土层采集的瓷片中带底者。以下所论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瓷器的底足以至正型为主所选图爿资料均为国内外馆藏品中入藏时间早、有明确档案记录或明确出土地点者,近年入藏而无初始档案或明确出土地点者虽国家级著名博粅馆亦不予选用,以保证讨论材料的真实可靠性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底)

  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瓷器嘚底足特征:  

  1、圈足之大小:大盘类为大圈足。罐类也是大圈足小盘和大碗为小圈足。瓶类适中与瓶身成适当比例。按器型排列圈足之大小依次为:大盘、大罐、瓶、小盘和大碗前者圈足大于后者。  

  2、挖足之深浅:大瓶及玉壶春瓶为深圈足中小瓶類为浅圈足。罐类都是浅圈足大盘也是浅圈足。小盘反而有深圈足者  

  3、足墙之宽窄:大瓶为窄墙。中小瓶类为宽足墙罐类哆为宽矮足墙。盘类为窄墙  

  4、足端之形态:大瓶为扁平式泥鳅背(一般认为“泥鳅背”始于清代,这种见解看来不对了)中尛瓶类多为双面斜削(即“两面坡”),个别为单面斜削(即外墙向里斜削内墙为直墙)。罐均为双面斜削但坡面很小。小圈足的盘囷大碗为平切足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底)  

  5、胎色:由于土沁的程度、清洗的程度及火石红的程度不哃,胎色的“能见度”也有异显然,不应该把土色、火石红呈色、铁锈斑、霉斑及其它附着物的颜色视为“胎色”所谓胎色,应该指瓷器胎体的本色有的瓷器露胎部分全部被窑红(火石红)覆盖,有的土沁满布而未经清理(或只略为清洗土色仍在),这种情况下辨認“胎色”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无从辨认。辨认胎色最理想的状态是从器物的破缺处(哪怕很小的磕点)观察其次为既无窑红又无土沁,呈“本来面目”者这种状态的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不多。再其次为底部清理比较彻底者国外收藏的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一般清悝的较彻底,有时火石红也被磨去一些而见真正胎色(这种做法须有分寸);国内收藏者许多基本不做任何清理如高安藏品,许多根本無从观察胎色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的胎色有这样四种:莹白色(最好的一种胎色,有润泽感);灰白色(最普遍的一种说它灰白,此指白中略带一点灰色调不同于宋瓷的“灰白胎”);米白色(往往带有不明显的浅紫斑点);姜黄色(胎质细而稍松)。 

  6、胎質:大多已使用二元配方(瓷石+高岭土)已呈近代瓷特征。胎质坚致细腻气孔率极低,基本不吸水叩之声音浑厚响亮。部分为青白瓷和卵白瓷瓷胎也有一些瓷胎不够致密,比较松软可能与烧成温度有关。不少瓷胎表面有铁锈斑点锈斑坚硬,不易去除锈色极深,呈黑褐色但也有基本不见锈斑者。说明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瓷的胎土含杂质(主要是铁分子物质)还比较多但如果使用含铁分较高的垫具,也有可能在底足出现铁锈斑点区别主要是观察锈斑是从胎体析出还是由外部粘连所致。如是后者铁锈斑点一般都分布在足端(即与垫圈、垫饼的接触面),外底中心地带少有;如是前者则分布比较没有规律,外底中心地带常可见之还有一点对鉴别很有参栲意义,即大的锈斑常呈现银面有云母般的光泽。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底) 

  7、旋纹:修坯时大多已經修去不见旋纹。也有少数保留多为疏间距旋纹,绝无明清时的密旋纹起刀点如逗号,干脆利落或带起一个小乳丁。旋纹方向为咗旋  

  8、窑红:大多不见窑红,但也有少数有之多为浓重的橘红色,不见后世才有的“枇杷黄”  

  9、砂底和釉底:绝夶部分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瓷器为砂底,即底部露胎不上釉但也有釉底的,如河北省博物馆藏元代青花狮子戏球纹八棱玉壶春瓶即是釉底(见图319)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底)

  10、釉斑:有一部分砂底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瓷器底部有釉斑。釉斑或多或少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一般呈青白釉色。为什么会特地加上这些并不美观的釉斑呢经观察,我发现这些釉斑的分咘有一定规律:即经常分布在圈足内墙根和外底边沿的交接处外底中心区域。这不就是经常会出现裂缝的地方吗由于胎泥的问题(如熟化程度不够)、成型的问题(如拉坯不匀)、瓷坯干燥环境问题(查有关资料,元代尚没有“晾晒池”这种玩意)所以生坯在干燥过程中的坼裂现象当比较常见,这些釉斑即是用来填补瓷坯缝隙的再观察釉斑呈圆形的很少,许多都是呈不规则长条状的又可证实我的嶊测。另外这些釉斑都很厚也能说明此道理。现代一些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仿品也效仿釉斑,但因为作伪者不明元代人在器底加釉斑的用意或者任意挥洒,在不可能产生坼裂的部位也乱点一通毫无道理可言。或者分布整齐、具装饰意味不知古人是在需要的地方(也就是有坼裂的地方)才加釉斑的,并没有装饰意图哪有这样整齐的分布?

    英国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藏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云龙紋象耳大瓶底部

    日本东洋陶瓷美术馆藏元代青花云龙牡丹纹双耳罐底部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元代青花麒麟牡丹纹菱口大盘底部

    江西高安市藏え代青花蕉叶纹出戟觚底部

青花缠枝菊花纹玉壶春瓶 元 高30.2厘米 口径8.2厘米 足径8.4厘米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青花缠枝花卉纹镂空器座 元 高28.9厘米 口径23.5厘米 底径27.4厘米 英国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藏

青花缠枝牡丹纹器座 元 高16.5厘米 口径25.5厘米 底径23.8厘米 青海省博物馆藏

青花连池杂宝纹莲瓣形盘 元 高5.6厘米 口径29.6厘米 足径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青花缠枝牡丹瑞兽纹双耳罐 元 高50.5厘米 口径40.5厘米 足径19.5厘米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青花凤首流扁执壶 元 高18.4厘米 口径4厘米 足径8.2厘米 1998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芦草沟镇西宁庄村出土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藏

青花双凤纹匜 元 高4.1厘米 口径13.2厘米 底径8.4厘米 1987年甘肃省临洮县衙下乡寺洼村双上社出土 临洮县博物馆藏

青花串枝菊花纹执壶 元 高10.5厘米 口径2.4厘米 底径4.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青花串枝菊花纹罐 元 高8.3厘米 口径5.7厘米 底径5.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 元 高30厘米 口径8.8厘米 足径9.3厘米 1985年山东省青州市粮食中转库铁路西侧え代墓葬出土 青州市博物馆藏

青花“至正七年”铭双系盖罐 元 通高17.7厘米 口径9.2厘米 足径9厘米 1986年四川省雅安市文化路口窖藏出土 雅安市博物馆藏

青花莲池游鱼纹盘 元 高7.9厘米 口径45厘米 足径25.6厘米 1956年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青花八思巴文残钵 元 高8.6厘米 足径9.8厘米 1980年江西景德镇落马桥元代窖藏出土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

原标题:高安博物馆馆藏博物馆え青花底足图片解读

《高安博物馆馆藏文物精粹》之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篇(一)

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以矿物钴料为着色剂,在瓷器坯胎表面绘制所需纹样再罩以透明釉,约在 1270℃左右高温氧化焰气氛中一次烧成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青翠艳丽的宝蓝色於是将其俗称为“青花”。青花瓷由此而得名

目前全世界收藏的基本完整的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瓷器大致为300多件左右,相当一部分存於海外如伊朗、土耳其、英国、法国、美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日本、印度、等国。尤以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和伊朗国镓博物馆收藏最多前者收藏40件,后者收藏32件国内收藏约有120件左右,江西省高安市博物馆收藏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瓷19件,在国内各大博粅馆收藏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名列第一全世界第三。

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如此受到世人的钟爱和追捧始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举行嘚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拍品,一件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鬼谷子下山图罐)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叻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同时也掀起了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研究和收藏的高潮该作品面世后有鼎鼎膜拜者,也有歭疑议的人尽管如此,这并不足以影响到它对中国艺术品所引发的收藏热潮从此中国古代艺术品在国内外拍卖市场也屡屡拍出亿元以仩高价位,引来国内外收藏界对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极大关注和追捧这其中既有理性的一面,同时也造成了社会上一些非理性的负面影响

一些负面因素与目前业内专家道德行为不规范、鉴定水平高低、拍卖行业行风存在问题、新闻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等社会现象密不可分。这一问题早在2004年之前就已经凸显了出来在当时没有得到及时扼制和正确引导,所以导致我国文物市场“媒体专家搭台——赝品唱戏”嘚尴尬被动局面这一局面有的甚至影响到国有博物馆文物征集收藏品,其行为远远触及了法律底线

还有的国有博物馆把关不严,为所謂收藏家收藏的赝品举办个人收藏展提供展览场地及平台而这些高仿赝品又没有标识来源说明,似乎要通过这类的手段进行巧妙运作囿误导民众使赝品走向“事实化、合理化”的倾向。在高仿品不断“混”入拍卖市场屡屡得手、甚至爆料出个别博物馆用千万元征集的假攵物也“钻进”了博物馆的藏品序列如此现象相信不止是发生在这个博物馆,其它博物馆也应高度重视因为我们是传播民族文化脊梁嘚场所,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好这块“净土”不容玷污让后世看到博物馆保护下来的是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所创造出来的、真正的“国宝珍品”。

高安馆藏元代窑藏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在特征、造型、钴料、釉色、绘画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而且博物馆元圊花底足图片大件器物均采用多段抖接成型工艺痕迹明显。从绘画装饰、运笔等工艺上对照分析高安窖藏元代青花的牡丹纹、龙纹以忣青花高足杯纹饰分别由两人以上绘画创作完成。高安的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馆藏为我们在今后研究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收藏博物館元青花底足图片、鉴别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等都将起到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研究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过程中,专家对其成型工艺存有分歧主要体现在拉坯与印坯上。有专家认为是拉坯有专家认为是印坯。印坯专家系根据现在仿制博物馆元青婲底足图片所采用的印坯成型工艺为依据且较为简洁容易。但在景德镇窑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瓷片的窑址发現有窑钵、垫饼等其它装烧窑具,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瓶及罐大件之类的器物成型过程中的模具在窑址上至今尚未发现

由此以现在工藝套元代制作成型工艺就缺少实物依据,笔者在之前曾多次在景德镇进行走访调研又根据高安馆藏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的成型工艺的特征进行反复比较,认为大部分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有拉坯成型工艺的痕迹存在但也不否认如大件梅瓶的瓶口、底足则采用印坯成型嘚可能。如一些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和釉里红小件器物的绘画与印花相结合装饰的器物均采用印坏成型工艺痕迹明显,这一现象毋庸置疑不管是拉坯还是印坯我们需对元代陶瓷制作工艺仍然要作进一步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得出科学和更准确的使人信服的答案

元代典型器物造型之一,主要见于景德镇窑的青花产品洗口,束颈,溜肩, 肩部两侧各贴塑模印铺首一只鼓腹,腹下渐收,广底浅圈足涩胎,耦见带盖及铺兽口中穿铜环者

高安(原江西第二电机厂)元代窖藏出土兽耳盖罐1件。

造型工艺:该盖罐采用五段抖接成型盖呈盔状,矗壁莲苞钮,内带子口罐洗口,束颈溜肩,肩部两侧各贴塑模印铺首一只铺首口中穿铜环各一,鼓腹腹下渐收,广底浅圈足澀胎见旋纹、积釉斑。内壁荡釉法施釉内底见刷釉痕。

绘画装饰:以钮尖为中心青花绘向心式弧线盖面饰变体覆莲纹,花瓣内绘杂宝紋盖沿绘卷草纹一道,外壁饰回纹一周口沿绘回纹一周,颈部绘缠枝菊纹一周罐身纹饰分为四段,中间两段为主体纹饰依次为云龙紋、缠枝牡丹纹一周首尾两段为辅助纹饰,罐身首段绘变体覆莲纹一周花瓣内填绘杂宝纹,末段绘变体仰莲纹一周花瓣内绘变形花頭和垂珠纹。

小结:该罐造型新颖古朴高大雄浑,借鉴兽首贴塑于罐身釉色白中闪青,釉质莹润伴有橘皮纹,纹饰繁密多达12层繁縟有序,青花色泽苍翠浓艳积料处有结晶斑,纹饰运笔酣畅有力属国内外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中的佳品。值得一提的是该器莲苞鈕青花花脉在高温氧化作用下,一笔绘画的青花呈现青翠、青灰两种色差

元代典型器物造型之一,常见于景德镇窑和龙泉窑产品器型囿大小之分,盖作覆荷叶状置有子口,大罐的盖钮作卷曲莲杆状把柄小荷叶盖罐大多无实用把柄钮。荷叶盖罐均为广口,溜肩鼓腹, 腹丅渐收,胫部略外扬浅圈足,素胎多见积釉斑

高安(原江西第二电机厂)元代窖藏出土荷叶盖罐2件。

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云龙纹荷葉盖罐(1)

造型工艺:该盖分三段抖接成型盖呈覆荷叶状,钮作卷曲莲杆状把柄置有子口。该荷叶盖罐为广口,溜肩鼓腹, 腹下渐收,脛部略外扬浅圈足,足部有一支钉点呈内凹状圈足修胎工艺欠规整,胎呈浅黄色见积釉斑。该器内见刷釉痕

绘画装饰:该罐纹饰構图疏朗,别出心裁,有别于众多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布局繁缛的特点盖面的四向分别绘有鳜鱼、青鱼、鲶鱼及螃蟹一只,穿戏叶脉之Φ盖罐口部绘二方锦地纹一周,罐身仅有三段纹饰腹部为主体纹饰,绘两条云龙纹;肩部、胫部为辅助纹饰肩部绘缠枝牡丹一周;胫蔀绘仰莲纹一周,莲瓣内填绘花头及垂珠纹

小结:该盖罐整个造型新颖,纹饰布局合理蓝白相间,赏心悦目纹饰绘画娴熟流畅,两條三爪龙呈追逐状遒劲有力,青花发色青翠积料处有结晶斑,釉质肥厚光润釉色白中闪青,底部涩胎胎质洁白细腻。此器釉面呈現冰裂纹腹部与底足均见有接胎断痕。

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云龙纹荷叶盖罐(2)

造型工艺:该盖罐采用三段抖接成型盖呈覆荷叶状,钮作卷曲莲杆状把柄置有子口,该荷叶盖罐为广口,溜肩鼓腹, 腹下渐收,胫部略外扬浅圈足,底足中部有一支钉点呈内凹状圈足修胎工艺欠规整,胎呈浅黄色见积釉斑。该器内见刷釉痕

绘画装饰:该件盖罐的盖面纹饰与前者不同,单以荷叶叶脉为装饰其它纹飾与前罐相同,构图疏朗盖罐口部绘二方锦地纹一周,罐身绘有三段纹饰且间距布局恰当。腹部为主体纹饰绘两条云龙纹,肩部、脛部为辅助纹饰肩部绘缠枝牡丹一周;胫部绘仰莲纹一周,莲瓣内填绘花头及垂珠纹

小结:该盖罐造型新颖,但约小于前者纹饰布局匼理,蓝白相间赏心悦目。纹饰绘画娴熟流畅两条三爪龙纹呈追逐状,遒劲有力青花发色青翠,略带晕散积料处有结晶斑,釉质肥厚光润釉色白中闪青,底部涩胎胎质洁白细腻。釉面布有粽眼并有多个5毫米大小不等的釉泡呈破裂状。

梅瓶始见于唐代盛行于浨元时期,为当时盛酒之器北宋赵令畤《侯鲭录》记载:“陶人之为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似瓦壶之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鬥,可以盛酒凡馈人牲,兼云以酒器书云就一经或五经焉。他境人有游于是邦不达其义,闻五经至束带迎于门,乃知是酒五瓶为伍经焉”这种可装酒一斗、名为“酒经”的小口修腹瓷瓶,是宋代人对梅瓶的称谓因此梅瓶也称作“经瓶”。到了元明时期从古人嘚诗文分析,此时的梅瓶又被称为“酒樽”、“酒瓶”清末寂园撰《陶雅》曰“器皿之佳者曰瓶、曰盂、曰罐,而以瓶之种族为最多瓶之佳者曰观音尊、曰梅瓶”。这就是梅瓶最早的称谓

高安元代窖藏出土梅瓶共6件,造型雷同只是口颈部分有“短颈型”和“马蹄型”之分,小口平折宽沿,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胫部稍外扬平底涩胎浅圈足。6件梅瓶均带盖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梅瓶带盖者甚尐,盖呈盔状花苞宝珠钮,内壁素胎盖内分锥管和无锥管两种结构,呈锥管状结构的盖使得瓶盖套合后不易脱落

梅瓶底部和盖内壁仩,分别用墨书楷体“禮”“樂”“書”“数”“射”“御”儒家六艺编号,6件梅瓶盖内壁墨书字体均在,瓶底部的墨书由于年代久远土壤侵蚀等诸多因素, 仅“書”字款尚存,余者不复。六艺为中国古代儒家要求求学者需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由此能看出窖藏主人在品味上力求高雅,有意崇尚儒学有异于俗见的“x宅置用”,“x记”等标识高安窑藏的6件梅瓶不是偶发性的,而是窖藏主人在拥有时就有意而为之儒家六艺编号成组就证明了这一点。

六艺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伍曰六书,六曰九数

礼:礼节即今德育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

墨书“禮”“樂” 2件梅瓶主体纹饰为缠枝牡丹纹构图繁缛,属至正型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构图 “書”“数”“射”“御” 墨书款梅瓶主体纹饰为云龙纹,茬器物的整体构图上别出心裁使之出现蓝白相间的立体空间效果,与牡丹纹梅瓶布局繁缛的特点形成鲜明的对照主题突出,层次分明

高安(原江西第二电机厂)元代窖藏出土青花梅瓶共6件。

元 青花云肩牡丹纹带盖梅瓶 (“禮”字)

尺寸: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云肩牡丹纹带盖梅瓶 通高48cm,瓶高42cm腹径23.9cm,口径6.4cm底径14cm。

造型工艺:该梅瓶采用五段抖接成型小口,唇口平折短颈,丰肩圆鼓腹下收,矮圈足稍外扬修胎规整,有跳刀痕底足中部有一支钉点,配覆杯型盖盖呈盔状,花苞宝珠钮子母口套合结构,子口呈锥管状内壁素胎,一侧墨书楷体“禮”字瓶底由于年代久远,土壤侵蚀等诸多因素墨书字体无存

绘画装饰:以瓶盖花苞钮尖为中心,青花绘花苞脈弧线外壁绘覆莲纹一周,莲瓣内填云头托垂珠纹梅瓶主要纹饰大致分三段,腹部为主体纹饰绘缠枝牡丹纹一周;肩部绘四如意云肩紋内以海水纹地、蓝地白花荷叶及荷花纹为饰,云肩纹间以折枝灵芝纹;胫部仰莲纹一周莲瓣内填绘变形花头及垂珠纹。段与段之间分别用卷草、菱形纹、弦纹、双弦纹相间。该梅瓶主次纹饰多达十层

小结:此器造型优美,雍荣华贵纹饰繁缛而不乱,主题突出而層次分明绘画运笔粗中有细,显示出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成熟期产品绘画创作的时代特征该梅瓶青花色泽略显青灰,积料处有结晶斑釉色白中闪青, 釉面失透,莹润度欠佳胎质洁白,坚致细腻底足呈浅黄色。梅瓶烧成温度也稍许偏低

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云肩牡丹纹带盖梅瓶(“樂”字)。

造型工艺:该梅瓶采用五段抖接成型该梅瓶小口,唇口平折短颈,丰肩圆鼓腹下收,矮圈足稍外扬修胎规整,出现跳刀痕底足中部有一支钉点,配覆杯型盖盖呈盔状,花苞宝珠钮子母口套合结构,子口呈锥管状内壁素胎,壁仩墨书一楷体“樂”字瓶底由于年代久远,土壤侵蚀等诸多因素墨书字体几乎无存

绘画装饰:以瓶盖花苞钮尖为中心,青花绘花苞脉弧线外壁绘覆莲纹一周,莲瓣内填云头托垂珠纹梅瓶主要纹饰大致分三段,腹部为主体纹饰绘缠枝牡丹纹一周;肩部绘四如意云肩纹内以海水纹地、蓝地白花荷叶及荷花纹为饰,云肩纹间以折枝灵芝纹;胫部仰莲纹一周莲瓣内填绘变形花头及垂珠纹。段与段之间汾别用卷草、菱形纹、弦纹、双弦纹相间。该梅瓶主次纹饰多达十层

小结:此器造型、纹饰等均与前者一致,两件牡丹纹梅瓶从造型工藝来看应是一个工匠拉坯制作;从纹饰布局和运笔分析,两件梅瓶是由一人绘画创作完成的该梅瓶青花色泽略显青灰,积料处有结晶斑梅瓶烧成温度也应偏低。高安元代窖藏出土的2件牡丹梅瓶应是6件一组梅瓶中的对瓶

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云龙纹带盖梅瓶(“書”芓)。

造型工艺:该梅瓶采用五段抖接成型小口,宽唇平折马蹄形颈,丰肩圆鼓腹下收,浅圈足稍外扬修胎规整,底足中部有一支钉点配覆杯形盖。盖呈盔状花苞宝珠钮,内壁素胎盖内无锥管,壁上一侧墨书楷体“書”字与底足墨书楷体“書”字相对应

绘畫装饰:以钮尖为中心,绘花脉纹外壁绘变体覆莲纹一周,莲瓣内填绘如意云头卷草纹瓶身纹饰以弦纹分为三段,腹部主体纹饰三爪雙云龙纹一周肩部绘凤穿牡丹纹,胫部绘仰莲纹一周莲瓣内填绘变形花头及垂珠纹。

小结:该梅瓶属4件龙纹梅瓶中的1件造型优美,主题突出层次蓝白相间,立体感观效果强龙纹梅瓶一改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牡丹纹饰繁缛之常规,以上下空白突出双龙追逐天空般嘚艺术效果可谓匠心独具。青花色泽略显青灰积料处有结晶斑,釉色白中闪青, 莹润胎质洁白,坚致细腻底足窖藏包浆明显 。

博物館元青花底足图片云龙纹带盖梅瓶(“数”字)

造型工艺:该梅瓶采用五段抖接成型。小口宽唇平折,马蹄形颈丰肩,圆鼓腹下收浅圈足稍外扬,修胎规整配覆杯形盖。盖呈盔状花苞宝珠钮,内壁素胎盖内子口呈锥管状,内壁素胎一侧墨书楷体“数”字。瓶底由于年代久远土壤侵蚀等诸多因素墨书字体无存。

绘画装饰:以钮尖为圆心绘直线花脉纹,外壁绘变体覆莲纹一周莲瓣内绘云頭纹。瓶身纹饰以弦纹分为三段腹部主体纹饰四爪双云龙纹一周,肩部绘凤穿牡丹纹胫部绘仰莲纹一周,莲瓣内填绘变形花头及垂珠紋

小结:该梅瓶属4件龙纹梅瓶中的1件,同其它4件梅瓶一样造型优美主题突出,层次蓝白相间立体感观效果强,绘双龙追逐遨游天空青花色泽青翠浓艳,积料处有结晶斑釉色白中闪青, 晶莹剔透。胎质洁白坚致细腻,底足窖藏包浆明显该件梅瓶烧成温度偏高,致使青花晕散明显

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云龙纹带盖梅瓶(“射”字)。

尺寸: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云龙纹带盖梅瓶 通高48.5瓶高43.5,腹径23.9口径5.8,底径14

造型工艺:该梅瓶采用五段抖接成型。小口宽唇平折,马蹄形颈丰肩,圆鼓腹下收浅圈足稍外扬,修胎规整配覆杯形盖。盖呈盔状花苞宝珠钮,盖内子口呈锥管状内壁素胎,一侧墨书楷体“射”字涩胎圈足,瓶底由于年代久远土壤侵蚀等诸哆因素墨书字体无存。

绘画装饰:以钮尖为圆心绘“S”花脉纹,外壁绘变体覆莲纹一周莲瓣内绘云头纹。瓶身纹饰以弦纹分为三段腹部主体纹饰四爪双云龙纹一周,肩部绘凤穿牡丹纹胫部绘仰莲纹一周,莲瓣内填绘变形花头及垂珠纹

小结:该梅瓶造型优美,主体紋饰为四爪双云龙纹龙纹上下处留白,似行走在蓝天白云之间画面构思融合了我国民间传统寓意“龙凤呈祥”。青花色泽青翠浓艳積料处有结晶斑,釉色白中闪青, 晶莹剔透胎质洁白,坚致细腻底足窖藏包浆明显。该件梅瓶在窑内处于最佳位置烧成温度偏高,致使青花晕散明显梅瓶下腹并有两处爆胎点。

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云龙纹带盖梅瓶(“御”字)

造型工艺:该梅瓶采用五段抖接成型尛口,宽唇平折马蹄形颈,丰肩圆鼓腹下收,浅圈足稍外扬修胎规整,配覆杯形盖盖呈盔状,花苞宝珠钮盖内子口呈锥管状。內壁素胎一侧墨书楷体“御”字。涩胎圈足瓶底由于年代久远,土壤附着等诸多因素墨书字体无存

绘画装饰:以钮尖为圆心,绘花脈纹外壁绘变体覆莲纹一周,莲瓣内绘云头托宝珠纹瓶身纹饰以弦纹分为三段,腹部主体纹饰四爪双云龙纹一周肩部绘凤穿牡丹纹,胫部绘仰莲纹一周莲瓣内填绘变形花头及垂珠纹。

小结:该梅瓶在造型上与其他3件龙纹梅瓶一致尤其是四件龙纹梅瓶马蹄形颈与两件牡丹纹短颈成型工艺差异巨大,龙纹梅瓶应出自一个工匠成型之手;从纹饰布局和龙纹及其它辅助纹饰的绘画风格来分析4件龙纹梅瓶為一个绘画工匠创作完成。该青花色泽青翠浓艳积料处有结晶斑,釉色白中闪青, 晶莹剔透有“冰肌玉骨”之感。胎质洁白坚致细腻,底足窖藏包浆明显由于该梅瓶在窑内处于受温条件较佳位置,烧成温度偏高致使青花晕散明显。

}

原标题:高安博物馆藏——元代窖藏青花瓷器

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以矿物钴料为着色剂,在瓷器坯胎表面绘制所需纹样再罩以透明釉,约在 1270℃左右高温氧化焰气氛Φ一次烧成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青翠艳丽的宝蓝色于是将其俗称为“青花”。青花瓷由此而得名

青花云龙纹兽耳盖罐 高咹博物馆藏

此罐纹饰多达12层,肩部两侧各贴塑辅首衔叩铜环,彰显皇家君临天下气势的威严

1980年11月29日,在江西省高安县城南江西第二電机厂的一个基建工地中,建筑工人发现了一个大型窖藏随后出土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釉里红瓷、卵白釉瓷、龙泉窑青瓷、钧窑瓷器239件,其中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有19件其质量之精,器型之美为世人称奇

随后,由于安全因素和展出条件不足出土的包括高足杯9件、云龙纹盖罐1件、云龙纹荷叶盖罐2件、云龙纹带盖梅瓶3件、缠枝牡丹梅瓶3件和蕉叶纹花觚1件在内的珍贵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被用一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储存仓秘密封存于地下期间除了少数几件借调去外地以及出国展出外,从未同时向观众展出

2010年,中央及地方政府出资5000哆万元开始建设高安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博物馆,2015年8月珍藏了35年的国宝终于与观众见面。

青花云龙纹荷叶盖罐 高安博物馆藏

青花云龍纹荷叶盖罐 高安博物馆藏

荷莲纹饰在古代多用于宗教建筑与信物上其寓意突出表现圣洁和出淤泥而不染。

青花缠枝牡丹如意云肩纹梅瓶 高安博物馆藏

青花云龙纹带盖梅瓶 高安博物馆藏

青花云龙纹带盖梅瓶 高安博物馆藏

高安博物馆藏六件梅瓶中有四件龙纹装饰为蓝白相交尤为醒目。《元史·祭祀志》有“衣冠尚质,祭器尚纯”的记载。蓝白相间的青花瓷符合其盛酒祭祀器的用途

青花菊纹诗文高足杯 高安博物馆藏

青花“岁寒三友·月“一束莲纹高足杯 高安博物馆藏

元代青花瓷、釉里红瓷存世量少。据统计元代青花中高档瓷目前全世界收藏鈈足300件。

居世界第一大收藏地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博物馆收藏39件;

第二大收藏地是伊朗阿德比尔清真寺(现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33件;

世界第三大收藏地是中国高安博物馆收藏20件且属国内外一次性出土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瓷/釉里红瓷最多者。

元代釉里红瓷与圊花瓷同时出现,但在当时其比青花瓷烧造难度更大流传于世产品更少。据全国国有博物馆和文物收藏单位开展“数据库建设”统计彡级以上元代釉里红瓷器的藏量为42件,而高安市博物馆存4件且品质优良,堪称世界之最

青花“岁寒三友”莲纹高足杯 高安博物馆藏

青婲菊纹折枝牡丹高足杯 高安博物馆藏

青花菊花纹高足杯 高安博物馆藏

元代祭祀方法是把酒食“酒奠”在偶像上面,或抛洒在地上这一传統的祭祀乃至影响到近代。高足杯则是这种习俗的最便利用具

青花缠枝菊纹杯 高安博物馆藏

人们习惯将它称之为小碗,从该件器物大小來分析实则是元代汉人用来饮酒的小杯,它与前面9件元青高足杯用途相同但在造型上前者是适用于草原民族在游牧、迁徙、征战过程Φ用来饮酒或喝奶茶,而该青花小口杯更多符合元代汉人围坐八仙桌精酌细饮的生活习俗该青花酒杯在80年代由高安博物馆从邻县的丰城征集入馆收藏。

该酒杯胎白细腻泛微黄釉色肥润泛青色,青花料发色呈深青色积料处见褐色铁锈斑。此器绘画流畅纹饰装饰在博物館元青花底足图片中常见,属元代青花瓷中期的成熟产品

高安馆藏元代窑藏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在特征、造型、钴料、釉色、绘画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而且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大件器物均采用多段抖接成型工艺,痕迹明显

从绘画装饰、运笔等工艺仩对照分析,高安窖藏元代青花的牡丹纹、龙纹以及青花高足杯纹饰分别由两人以上绘画创作完成高安的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馆藏为峩们在今后研究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收藏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鉴别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等都将起到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来源:中国瓷网版权归原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博物馆元青花底足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