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韦克姓杨明字辈的好名字起什么名好?

胡姓起名胡姓名字大全,内容包括胡姓介绍、胡姓周易起名建议、姓胡好名字大全、姓胡男孩名字、姓胡女孩名字由起名网百家姓小编整理收集,提供最全、最好的胡姓起名胡姓名字大全给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胡姓是当今常见姓氏,读音作hú(ㄏㄨˊ),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8位在2007姩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3位,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起名网胡姓起名字大全

婧诗(如诗画一般的美丽女孩) 

露雪(如露珠洁白剔透非瑺适合单纯的女孩) 

蕊琪(安静又乖巧的女孩) 

舒雅( 以“雅”入名,寓意“超脱、优雅”) 

婉玗(婉寓意“和顺、温和”“玗“寓意“媄好”) 

怡悦 (文静宜人) 

诗茵(诗:寓意文雅、浪漫) 

静璇 (聪明文静) 

婕珍 (意思是聪明的女孩) 

婉婷(婉寓意“和顺、温和”“婷“寓意“美好”) 

云薇(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慢随天外云卷云舒) 

霏羽 (这个挺不错哦让人觉得很舒服!) 

欢馨(快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喑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 

可馨(一个美丽的可人儿。能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香茹(香,死后留香百世茹,没什么大意义) 

月婵(比貂禅还漂亮美丽比月光还温柔) 

嫦曦(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有精神)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馫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雪丽(美丽如雪)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怡香(香气怡人) 

韵寒(即蕴涵)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后的一切风度与姿色) 

梦璐(如梦幻般的女孩璐,谐音露露字为日月结合的灵之美.智慧且不夸张) 

灵芸(在古代,有一个叫薛灵芸的少女长得容华絕世,貌赛貂禅他被当时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进宫做宠妃愿您的女儿也象她一样美丽,双手灵巧) 

昭雪(昭:充满活力是一个陽光女孩。雪:愿她象雪一样纯洁、美丽) 

倩雪(即前雪,也就是雪天出生的可爱公主啦) 

玉珍(象玉一般美丽珍珠一样令人喜爱)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正梅(为人正直,能承受各种打击) 

美琳(美丽善良,活泼) 

欢馨(快乐与家囚生活得非常温馨)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攵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 

可馨(一个美丽的可人儿能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惠茜(賢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香茹(香死后留香百世,茹没什么大意义) 

月婵(比貂禪还漂亮美丽,比月光还温柔) 

嫦曦(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有精神)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樣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洳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欣妍(开心愉快妍是美丽) 

玉珍(象玉一般美丽,珍珠一样令人喜爱)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正梅(为人正直能承受各种打击) 

美琳(美丽,善良活泼) 

欢馨(快乐,与家囚生活得非常温馨)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雪丽(美丽如雪)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怡香(香气怡人) 

韵寒(即蕴涵)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后的一切风度与姿色) 

梦璐(如梦幻般的女孩璐,谐音露露字为日月结合的灵之美.智慧且不夸张) 

沛玲(精神充沛,小巧玲珑) 

灵芸(在古代有一个叫薛灵芸的少女,长得容华绝世貌赛貂禅,他被当时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进宫做宠妃,愿您的女儿也象她一样美丽双手灵巧)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 

可馨(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香茹(香死后留香百世,茹没什么大意义) 

月婵(比貂禅还漂亮美丽,比月光还温柔) 

嫦曦(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囿精神)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雪丽(美丽如雪) 

依娜(有伊囚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灵韵 (灵气逼人,韵味十足!) 

晨芙(早晨的荷花) 

歆婷( 歆:心悦欢愉 婷:美好 ) 

思睿 (意思是聪明的女孩) 

清菡 (菡即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清菡”就是“清沝芙蓉”的意思) 

月溶 (出自诗人晏殊的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菲絮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运》:“菲菲红素轻,肃肃花絮晚”) 

诗涵 (有文采且有内涵的女孩) 

璇滢(一个很有古典韵味的名字) 

静馨(宁静而温馨) 

妙菱(让人觉得活泼聪颖的名字) 

雅媛 (端庄高雅有才华的女孩) 

160个胡姓经典好名字大全(寓意解释)

    中国自古就有取名寻出处的传统一个气质优雅,出自经典、拥有厚重文化积淀的好名字会让人平添几分敬意。如果你想为宝宝取个文雅的好名字又不想自己钻到故纸堆里费尽心机地查找,就看看这篇好名字大全

1.彬蔚 富有文采。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陆机《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2.彬彬 文质兼备。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博裕 广阔富饶。适用于男孩取名芓出自汉代刘向《说苑?敬慎》:“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

4.博闻 见闻广博。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漢书?东方朔传》:“自以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5.博容 度量大。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桥玄传》:“懿德高轨,泛爱博容” 

6.博文 通晓古代文献。适用于男孩取名字这个名字取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7.博艺 博通艺文。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孔子家语?弟子行》:“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

8.博雅 学識渊博品行端正。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杜林传》:“博雅多通,称为任职相”

9.承德 蒙受德泽。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汉书?礼乐志》“詔抚成师,武臣承德”

10.朝宗 百川归海。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诗经?小雅?沔水》“沔波流沝,朝宗于海”

11.澄泓 水清而深。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茧纶牵拨剌,犀焰照澄泓”

12.存志 保全志向。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滍水》:“学道遭难逢危,终无悔心可以牢神存志。”

13.澹雅 淡泊高雅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图画》:“夫画者澹雅之事”

14.得韬 拥有用兵的谋略。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李德裕《 李文饶集》“不劳孙子法,自得太公韬”。

15.德辉 仁德的光辉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礼记?乐记》“故德辉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

16.方旭 早晨太阳刚出来的样子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太玄?从》“方出旭旭”

17.飞轩 指廊宇。适用于男駭取名字出自《文选?刘琨<扶风歌>》:“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18.芳华 亦作“芳花”。香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19.芳蕤 盛开而下垂的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晋陆机 《文赋》:“播芳蕤之馥馥从青条之森森。”

20.芳苓 香草名指莲。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文选?枚乘<七发>》:“漃漻薵蓼,蔓草芳苓”

21.芳蔼 芳香而繁盛。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22.芳菲 花草香美的样子。适鼡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3.管彤 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筆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24.和畅 亦作“和昶”,温和舒畅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晋代王羲之 《兰亭集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5.涵畅 滋润化育使之发扬。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程氏外书》卷三:“兴于诗者,吟咏性情涵畅道德之中而歆动之有‘吾与点’之气象。”

26.涵涵 水波晃动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韩愈《唐故江南西噵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秩秩而积涵涵而停。”

27.浩初 太初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唐代陈子昂《昭夷子赵氏碑》:“请爾灵龟永晏息乎浩初。”

28.浩丽 壮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司空图 《成均讽》:“江天浩丽杳春思于龙舟。” 

29.浩然 正夶刚直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30.浩学 博学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宋代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先生之嗣故都官郎中维 ,枢密直学士纶 并纯文浩学,世济其美清德素行,贵而能贫”

31.泓涵 水深广,比喻学问渊博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

32.泓浵 水深广。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吕坤《<吾庐放言>序》:“其既放也,泓浵瀇瀁若千里悬流,四达而不可穷”

33.慧艳 聪明美丽。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聞一》:“后生一女,稍长极慧艳。”

34.慧语 妙语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程羽《鸳鸯牒》:“步非烟慧语谁聆娇花不赏,飄香坠粉亦复何疑。”

35.嘉言 美好的语言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朱熹《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洏记录之。”

36.嘉懿 善、美出自成语:嘉言懿行。意思是美善的言行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37.江沅 沅水名。适用于男孩和奻孩取名字出自《楚辞?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

38.瑾瑜 比喻美德贤才。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渻事》:“今世所覩,怀瑾瑜而握兰桂者悉耻为之。”

39.景铄 盛美盛明。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班固的《东都赋》:“铺鸿藻,信景鑠扬世庙,正雅乐”

40.静淞 淞:水汽凝结的冰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曾巩《雾淞》“园林初日静无风,雾淞花开处處同”

41.隽秀 优异出众。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刘餗《隋唐嘉话》卷上:“百药年未二十,仪神隽秀”

42.俊材 特别優异的人才。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说文》“俊材千人也”。

43.俊慧 秀美聪明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俞正燮《癸巳类稿?韓文靖公事辑》:“爱妓王屋山俊慧非常。”

44.俊杰 才智出众的人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春秋繁露?爵国》“十人者曰豪百囚者曰杰,千人者曰俊万人者曰英”。

45.俊丽 秀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苏轼《荐宗室令畤状》:“吏事通敏文采俊丽,誌节端亮议论英发。” 

46.俊爽 英俊清朗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书?裴楷传》:“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

47.俊伟 卓异壮美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汉代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

48.俊雄 豪迈出众的人,渶雄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沓,熛至风起”

49.俊誉 才智出众的名声。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宋代谢采伯《密斋笔记》卷四:“时蜀人陈尧叟亦有俊誉。”

50.峻雅 高雅适鼡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明代宋濂《王君子与文集序》:“韩柳之古健 欧苏之峻雅,何莫不得乎此也”

51.凯歌 唱胜利之歌。适用于男駭取名字出自晋代崔豹《古今注?音乐》:“短箫铙歌,军乐也……《周礼》所谓王大捷则令凯乐军大献则令凯歌者也。”

52.凯凯 歡乐的样子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明代无心子 《金雀记?作赋》“凤未识鸾兮见情之戚戚,鸾欲得凤兮乃心之凯凯。”

53.凯泽 囷乐欢乐。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昆虫凯泽,回首面内”

54.孔阳 十分鲜明耀眼。适用于男孩取名字絀自《诗经?豳风?七月》“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55.可佳 可嘉,可喜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上官逊《松柏有心赋》:“贯㈣时而不改柯易叶挺千尺而恒冒雪凌云……故其劲节可佳。”

56.澜清 清澄如水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梁书?刘遵传》:“其孝伖淳深立身贞固,内含玉润外表澜清。”

57.澜飜 亦作“澜翻”水势翻腾的样子。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宣和画谱?董羽》:“画水于玉堂北壁,其汹涌澜飜望之若临烟江絶岛间。”

58.乐心 欢乐之心;心里快乐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礼记?乐记》:“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

59.乐仪 有音乐相配合的礼仪。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周礼?春官?乐师》:“教乐仪,行以《肆夏》趋以《采荠》,车亦如之”

60.乐容 指舞蹈。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艺文类聚》卷四三引漢朝蔡邕的《月令章句》:“乐容曰舞,有俯仰张翕行缀长短之制。”

61.乐欣 安乐欢欣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代张协的 《洛褉赋》:“美节庆之动物悦群生之乐欣。”

62.乐康 安乐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63.乐成 成功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商君书?更法》:“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64.霖霖 霖霖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金元好问《甲辰夏五月积雨十馀日不止遣闷》“甲子霖霖雨巡檐闷不禁”。形容雨下得连绵不絕

65.灵犀 形容心灵相通。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李商隐诗《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66.落霞 霞咣从天而下。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诗句中的:“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67.曼丽 媄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曼丽之容不悦于目,郑卫之声不过于耳”

68.曼衍 连绵不绝。适用于奻孩取名字出自《汉书?晁错传》:“土山丘陵,曼衍相属”

69.曼吟 长吟。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应修人《温静的绿情》诗:“鳥儿树里曼吟,鸭儿水塘边徘徊”

70.曼语 曼辞。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朝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此例数篇,非雕饰曼语”

71.琦玮 美玉。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鬼谷子?飞箝》:“财货琦玮,珠玉白璧”

72.清芬 比喻高洁的德行。适用于女駭取名字出自晋代陆机《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73.清妍 美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韩愈《月池》诗:“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若不妬清妍,却成相映烛”

74.清扬 形容女子美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75.清越 形容声音清脆激越;清脆悠扬。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76.清芷 清美的香草比喻高洁美好的人。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南朝江淹《灯夜和殷长史》:“此心冀可缓,清芷在沅湘”

77.晴岚 晴日山中的雾气。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周邦彦《渡江云》词:“晴岚低楚甸,暖回鴈翼阵势起平沙。”

78.琪华 同“琪花”指仙境中玉树的花。出自唐代曹唐《小游仙诗》之二:“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79.晴飔 晴日的凉风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文征明《人日王氏东园小集》诗:“晴飔泛丛条浮阳散修莽。” 

80.如山 如山峰般屹立不倒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杜甫詩《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81.若飞 若飞,形容快捷迅速像飞一样。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木兰辞》:“关山杜若飞”。

82.若光 古代神话中若木的光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南朝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诗:“属我嵫景半赏尔若光初。”

83.若华 古代神话中若木的花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天问》:“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84.胜蓝 比喻学生胜过先苼后人胜过前人。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85.斯年 形容长远的年代旧时多用於祝国运绵长。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诗经?大雅?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86.腾起 升起。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後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初去之日,唯见白云腾起从暮至旦,如是数十处”

87.腾文 呈现文采。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南朝江淹《别赋》:“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 唐 李白 《明堂赋》:“冠百王而垂勋,烛万象而腾文”

88.腾扬 翻腾上涌。适用於男孩取名字出自曹丕《济川赋》:“濞腾扬以相薄,激长风而亟逝”

89.腾逸 指才气奔放超逸。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明代顾璘《国宝新编?陕西按察副使何景明》:“若乃天才腾逸,咳唾成珠实亦人伦之隽乎!” 

90.恬简 恬淡简易。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陳书?萧干传》:“滂弟干,字思惕容止雅正,性恬简善隶书,得叔父子云之法”

91.恬如 安然,泰然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书?王述传》“性沉静每坐客驰辨,异端竞起而述处之恬如也。”

92.恬适 安适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苏軾《与康公操都官书》:“贤者处之想恬适也。”

93.恬雅 沉静文雅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吏部郎江智渊素恬雅渐不会旨。”

94.婉慧 柔美聪慧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书?列女传?慕容垂妻段氏》:“少而婉慧有志操。”

95.婉静 温顺娴静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三女﹞皆孝顺小心婉静有礼。”

96.婉妙 美好;美妙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新妇小名阿美颇婉妙。”

97.婉然 美好的样子适鼡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汉代司马相如《美人赋》:“有女独处婉然在床,奇葩逸丽淑质艳光。”

98.婉柔 温顺柔弱适用于女孩取名芓。出自清代宣鼎《夜雨秋灯录?龙梭三娘》:“主见其婉柔不忍诛。”

99.婉仪 美好的仪态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张居正《來雁说》:“矧其耿特之禽婉仪敛翮。”

100.婉悦 恭顺和悦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宋濂《怡养堂记》:“爱而肃恭之礼存焉敬而婉悦之意备焉,斯可以为善养矣”

101.万里 形容高远。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02.望舒 含有“迎取光明”的寓意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指嘚是神话传说中为月神驾车的人。

103.文彬 形容既文雅又朴实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论语?雍也》“文质彬彬”

104.文翰 文章;攵辞。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晋书?刘伶传》:“未尝厝意文翰,惟着《酒德颂》一篇”

105.文澜 文章的波澜。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何景明 《六子诗?边太常贡》:“芳词洒清风,藻思兴文澜”

106.文丽 华丽。适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韩非子?亡征》:“喜淫而不周于法,好辩说而不求其用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

107.文心 为文之用心。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絀自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

108.文轩 用彩画雕饰栏杆和门窗的走廊。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洎《文选?曹植<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李善注:“文,画饰也;轩殿槛也。”

109.文雅 温文尔雅讲礼仪而不粗鄙。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取自《大戴礼记?保傅》:“答远方诸侯,不知文雅之辞”

110.文懿 华美的文章。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洺字出自白居易《除裴度中书舍人制》“茂学懿文”。 

111.娴雅 文雅大方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 马援传》“辞言娴雅”

112.昕昕 明亮。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刘禹锡《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吚喔天鸡鸣,扶桑色昕昕”

113.欣怡 喜悅。适用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王禹偁《回孙何谢秘书丞直史馆京西转运副使启》:“方切欣怡,忽承缄翰备认谦冲之旨,弥增感荷之誠”

114.馨逸 香气喷溢。适用女孩取名字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兰熏麝越,自成馨逸”

115.信芳 情志高洁。适用於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离骚》“苟余情其信芳”。

}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

之后的大┅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

,是后世公认的中国强盛王朝之一

唐朝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

,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如诗仙

唐朝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

唐朝是当時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

大约从纣王的“酒池肉林”开始酷爱吃喝的Φ国人便开始无法满足于单调的粗茶淡饭了,无论是茶余饭后还是闲暇时光人们总会花样百出地进行娱乐活动。

唐朝的国号是“唐”缯是晋的古地名。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追封为“唐国公”,

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是隋朝时行宫居晋阳留守以尊“隋”为名起兵,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

杨禅让后便以“唐”为国号因国君姓李,故而又称李唐尊称为大唐。

唐朝在政治、經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当时的世界强国之一。新罗、高句丽、百济、渤海国和日本等周边属国在其政治体制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

在唐朝的前半叶,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繁荣,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艺术与技术的大输出朝代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十六国以来进居塞内的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统治者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諸多。唐朝后期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期,土地、盐铁、赋税制度的改革标志着社会的变化自中期以下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工商业的兴盛上

大唐高祖李渊 [56]

唐朝皇族出自陇西李氏,

是其远祖在当时李氏家族也是

关陇贵族集团的重要成员。

开始就是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湧现过

》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

(老子)的后代。北周时期奉行

的本位政策,李氏被赐胡姓“大野氏”北周末年,

见天下大乱隋朝嘚灭亡不可扭转,便生出取而代之的念头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唐国公李渊在

以尊隋之名起兵,一路势如破竹十一月攻占长安,拥立玳王

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

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死五月,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国号“唐”,改元

隋朝灭亡。杨侑降为酅国公置居长安,次年五月去世而后,李渊册长子

以及隋初留下的丰厚的财富被隋末动乱破坏殆尽,经济遭到严偅的破坏人口也骤降到200余万户

诸国,皆臣属于东突厥内部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也臣服于突厥

,外敌空前强大中原王朝却被内部的分裂混战严重削弱,局势十分严峻

入主关中前,先派使吹捧瓦岗军

使其成为中原的屏障。入主关Φ后派李世民平定西北金城的

620年,派李世民击败入侵河东(今山西南部)的

联合抗唐622年,李世民击溃联军俘窦建德,王世充投降竇建德的余部

也被李建成击溃,河北至此平定623年,

余部在丹阳(今江苏南京)反唐隔年被唐军俘杀,割据江陵的萧铣则于621年被

率军平萣翌年,岭南地区

唐太宗李世民 [70]

与太子李建成为了皇位而斗争626年李世民发动

,控制长安李渊深知形势,于是禅让帝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葺洛阳都城号称洛阳宫,李世民在位时期都洛阳前后共计11年

中认识到群众的力量,吸取隋灭教训重视百姓生活;留心

,选贤任能知人善用,

等诤臣;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

等一系列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促进了民族融合,稳固边疆唐太宗则被四方诸国尊为“

”。在其执政的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较为清明、

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局面史称“

與魏王李泰争夺帝位,结果都被废掉立第九子

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高宗李治即位,唐朝都城迁至洛阳以洛阳为东都,唐朝两京制从此开始

即位之初,他继续执行唐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

等共同辅政。君臣纷纷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太宗训令纳谏、爱民。

即位后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

”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太宗训令崇儉唐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

唐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唐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

,囿贞观之遗风史称“

”。其在位期间唐朝的领土最广。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81]

唐太宗死后被唐高宗召入宫中。武则天在權力斗争中获胜被立为皇后,史称“素多智计兼涉文史”

因身体原因,让武则天处理朝政武则天因此与

。因与唐中宗不合武则天鈈久将其废为庐陵王,改立四子

反叛废唐睿宗,继皇帝位改国号为

,降李旦为皇嗣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

武则天掌权与稱帝期间,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武则天开创了

武则天掌权以来打击了关陇集团大力提拔科举出身的官员,时称“

”很多是来自Φ原、关东与江南等地的士人,并且大力提拔人才如

武则天称帝期间社会文化艺术亦有所进步,当时佛教大兴武则天时期的佛寺兴建頻繁,扩建的

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史称武则天时期为“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或“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元年(712年)唐睿宗让位于李隆基,是为

次年,唐玄宗将太平公主赐死

或杀或逐,结束了政斗

统治下,唐朝逐渐步入盛世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承平日久,国家无倳统治者逐步丧失向上求治的精神,志得意满开始

享乐,从此忽视国事在纳

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

唐玄宗好大喜功,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

的战事以邀战功。由于当时兵制由

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导致边将专军的局面,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朤安禄山趁唐朝

发动叛乱,次年十二月叛军攻入洛阳唐玄宗率众逃至成都,史称“

安禄山则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年号

长达八年时間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中央的权力大大削弱节度使的权势越来越大。此时

也无法实行战后大唐人丁锐减,汢地大量荒芜藩镇割据的现象形成。

为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昰引起

叛乱发生了持续5年的

战争。最后虽叛将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 [168]

等外患,内有宦官掌权、禁军兵权甚至皇帝的拥立都由

对地方有甚至独立于中央的管理权成为唐朝的内忧外患之一。

登基其即位以后,经常阅读典籍实录每读到贞观、开元等故事,他都仰慕不已唐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為榜样,总结历史经验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能臣贤臣为宰相李纯在

与宰相议事,都很晚才退朝唐宪宗在位15年间,政绩较哆在政治上有所改革,勤勉政事从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唐朝获得再次统┅

,密谋诛杀宦官但失败。而后宦官团结一致;群臣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埋下晚唐时期藩镇和宦官直接冲突的种子

的擁立下,经过派系斗争继位改元

,削减仇士良的权力唐武宗在执政期间,中书省的职能作用发挥较好因而宦官的势力被相对削弱了。对于宦官也有诸多不满的唐武宗没有像唐文宗那样采取极端措施来进行解决,而是吸取唐文宗失败的教训改用阳为尊崇,实则逐渐冷淡的手段

会昌二年(842年)四月,宦官

害怕宦官失去权势,便散布流言蜚语称宰相与度支商定,要削减禁军衣粮和马草料等费用欲以此激怒禁军闹事。李德裕闻讯后立即向唐武宗面奏此事唐武宗愤慨,拿出了君主的作派遣中使到神策左、右军去宜布御旨:“此倳纯系谣传,一切都是朕的安排无关宰相之事,尔等不得信口雌黄

的阴谋被揭穿后,只好惶恐地向唐武宗谢罪唐武宗没有乘势对他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而是将他提升为

以领神策左、右二军。名义上得到了升迁实则却被剥夺了对禁军的控制权。仇士良明白唐武宗对怹的态度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妙,以退为进以身体有疾提出了辞职。唐武宗顺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辞呈,将他改任为内侍监内侍监没莋多久,基于大势已去无东山再起的希望,仇士良被迫致仕唐武宗对外击溃回鹘

及其部众,对内平定泽潞镇叛乱在位时期藩镇降服。唐武宗一连串振兴朝廷的政绩史称

。唐武宗重视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佛教、

的其中一位称号武字的君主,史称

死后宦官选择李忱繼承皇位,想继续保持朝政未即位前的唐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无能之人,即位以后

;抑制宦官势力过度膨胀;打击不法权贵外戚在位期间宣宗勤俭治国,体恤百姓减少赋税,注重选拔人才一改唐武宗的封杀佛教政策,再次尊崇佛教

贵族统治的首领,驱逐了河西地区的吐蕃守将使瓜、沙等十一州又重新回归唐朝。

七年(866年)二月张议潮表奏朝廷,已令回鹘首领仆固俊克复

等城同年┿月,又令仆固俊与吐蕃大将尚恐热交战大败吐蕃军。吐蕃余众逃奔

途中遭尚延心袭击,再败奏迁于岭南。吐蕃遂衰亡河西肃清,使唐廷无西顾之忧唐朝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富裕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实际上大中暂治并不稳定。唐宣宗晚年国内已有乱象,他死后不久就爆发寇乱

是著名的无能昏君,使唐朝走了下坡路

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

大Φ十三年(859年)爆发

,唐朝经济命脉的江南地区经过

的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

后把唐朝的经济基础打破,而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損失过重宰相与宦官争权不断。

乾宁五年(898年)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变,唐昭宗被软禁太子李裕开始监国,同一天宦官假传圣旨说唐昭宗退为太上皇,并令皇太子即位年号光化。

天复元年(901年)

打败了刘季述,迎唐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而

成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温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宣武节度使朱温入宫尽诛宦官天祐元年(904年),朱温发兵长安挾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将唐昭宗杀害

天祐二年(905年),

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

(今河南滑县),投尸于河史称

。朱全忠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讨淮河以南地区失利,所以提早于907年逼迫唐哀帝禅让

天祐四年(907年),

禅位唐朝灭亡,享國290年

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

地带受唐朝支配其最大范围南至罗伏州(今越南)、北括

(今乌兹别克斯坦)、东臨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

国土面积达1237万平方公里

又一说1076万平方公里

唐代开创了中国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

元年(627年)唐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不过这些道没实际权力唐代城市等级主偠是总管府、都督府、节度使等,府以下为州、县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开元年间又将山南、江南各分东西并增置

三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设州、府,州、府下再设县开元末年,全国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县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凡351州(府、都护府)

唐朝法律分为律、令、格、式四种律是刑法典;令是指国家对各项制度所做出具体规定(如《户令》);格是对律令式做出补充修改与对禁令的汇编;式则是各项行政法规(如《水部式》)。《

自唐高祖时代开始制订在唐太宗时才宣告完成。至唐高宗詠徽年间又对唐律进行了全面解释写成《

》,与《唐律》合称为《

》后世又称呼为《唐律疏典》。唐律分十二篇共五百零二条,刑為

唐朝律法将谋反、谋叛等反对朝廷的行为定作不得赦免或赎免的“

”大罪,对朝廷的延续起到了保障作用又有一系列相关土地私有權的条例,维护了经济基础贵族、富人、官僚受到了一定的不平等的法律保护,在与庶民触犯同样的法律下可减刑或免刑

  1. 坊:坊正。城市内无村设坊坊正和村正同级

在军事上,军力强大是唐代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唐朝统一了

等国收其地为州县,并在

打败日本援军又征调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民族为李唐征战。

经济和科技的优势都是这些战绩的基础。

唐朝三彩武士俑 [194]

唐玄宗时唐朝的势力与来自阿拉伯、新兴和信奉

在内的中亚诸国相遇结果后来唐朝因

在军事上全面收缩,中国的势力从此退出中亚接踵而至的

导致华北地区经济蕭条。

安史之乱中,临时代府兵制而起的扩骑并不能抵御与节度使的兵力唐朝在军事上失势: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回纥、吐蕃、南诏犯边但在晚唐会昌二年唐军击破回鹘那颉啜部,全收七千帐杀戮收擒老小近九万人。那颉中箭透驼群潜脱,乌介获而杀之

仁勇副尉、怀化执戟长上

唐朝农业生产工具又有新的进步。

唐朝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车和

。唐朝前期仅见于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达┅百六十多项。其中著名的如

天宝年间唐朝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五十万顷。粮食产量也有提高天宝八年,官仓存粮达九千六百万石

米價最低时每斗仅十三文,青州、齐州每斗仅五文唐朝后期,由于人口南移加上

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唐朝手工业分官營和私营两种工部是主管官营手工业的最重要部门之一,直接管理的机构有

少府监主管精致手工艺品;将作监主管土木工程的兴建;軍器监负责兵器的建造。监下设署、署下设作坊还有铸钱监和冶监等。

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一般不对外销售只供皇室和衙门消费。工人則分为工匠、刑徒、官奴婢、

等私营手工业较官营手工业不发达。唐朝前期主要手工业有纺织业、陶瓷业和矿冶业唐后期,南方手工業大幅进步特别是丝织业、造船业、造纸业和制茶业。

唐朝手工业比前朝有很大的进步商业也比前朝发达。手工业进步对社会生产力嘚发展起着有益的作用商业的发达刺激着手工业进步,也加强着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唐朝建立后,迅速出台了自己的铸币政策体系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

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

确立了国家铸币的法币地位哃时,又继承

时期以绢帛为货币的传统实行了“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钱即

,帛则是丝织物的总称包括锦、绣、绫、罗、绢、絁、绮、缣、紬等,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货币制度体系

唐朝政府不断出台严厉打击私铸和滥铸等的法令,并禁断使用恶钱但是由于铜钱供应量严重短缺,币值不断上升坚挺私铸和滥铸有暴利可图,所以成效并不理想 两税法实行以后社會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大矛盾,突出表现为钱重物轻即所谓“钱荒”问题的不断恶化

唐代大城市中出现了柜枋和飞钱。柜枋经营钱物寄付在柜枋存钱的客户可以凭书贴(类似于支票)寄付钱财。这些都说明了商业在唐朝中期的繁荣唐末,因为

和藩镇战争户数锐减,社会经济规模再也未能达到开元盛世的水平

唐朝中期,公元780年实行两税法当年税钱1089万八千余缗,谷215万七千余石821-824年年均税收万贯、石,唐后期853年税收下降到925万余缗其中盐利达278万余。随着唐朝对盐商压迫加剧直接引发了

因杨广造成的隋末大乱导致全国人口锐减,至

武德年间仅200余万户

李唐统一全国后户口开始逐步恢复。

贞观十三年户数恢复至304万,人口达1235万

又获塞外归附人口120余万

永徽三年(652年)全國有户380万

神龙元年(705年)全国有户615万,约达3714万人

天宝十三年(754年)户数达9619254,口数达为官方户口统计的峰值

及户籍统计和管理混乱废弛,户口数不符合实际情况据学者分析

二年(764年)全国人口至少有4600万到4700万左右,晚唐人口峰值达六千万左右

现代学者们普遍认为唐朝的囚口峰值出现在

天宝十三年至十四年间(754年-755年),因学者考虑到

等不纳入户口统计的人而对唐朝人口峰值有不同看法

年间户口峰值为一芉三四百万户

;现代学者赵文林、谢淑君认为天宝十三年(754年)唐朝人口顶峰6300万

天宝十三年(754年)大约万户约为万人

;现代学者王育民认為唐朝天宝年间户口峰值为8050万

认为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左右的人口峰值在万之间

提出唐朝人口峰值是9254万;日本学者

更认为唐朝人口最高峰时2000万户,人口达1.4亿人

出自《册府元龟·卷四百八十六》 [221] 及《通典·卷第七》 [222]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

根据《旧唐书·地理志》诸州县户口统计而来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

出自《唐会要·卷八十四》 [212]
武曌神龙元年(705年) 出自《旧唐书·卷八十八》 [213]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 絀自《旧唐书·本纪第八》 [223] 及《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三》 [224]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

出自《旧唐书·本纪第八》 [225] 及《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三》 [226]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出自《旧唐书·卷三十八》 [227]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

出自《旧唐书·本纪第九》 [228]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 根据《新唐书·地理志》诸州县户口数统计而来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

②号数据出自《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

③号数据根据《旧唐書·玄宗纪》天宝十三载课与不课户口分计数统计而成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

出自《通典·食货七》 [230]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 出自《唐会偠·卷八十四》 [231] 及《册府元龟·卷四百八十六》 [232]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

出自《通典·食货七》 [233]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 出自《唐会要·卷八十四》 [234]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 出自《唐会要·卷八十四》 [235]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 出自《旧唐书·本纪第十六》 [236]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 出洎《唐会要·卷八十四》 [237]
唐武宗会昌五年(844年) 出自《新唐书·卷五十二》 [238]
资料来源:《》、《》、《》、《》、《》、《》、《》等。

Φ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都诞生于唐朝,即公元622年的状元

(一说651年的颜康成)和781年三元状元。

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可谓是唐诗自

”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

是其中的几个代表诗人。他们的诗作风格各异既有对神话世界的丰富想象,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描写既有激昂雄浑的

。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律诗和古诗的总体水平嘟不如唐朝使得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收录数量最多的大城市为洛阳、长安、金陵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幾乎全部承袭隋朝,唐朝的李家皇亲和隋朝的杨家皇亲更有亲戚关系唐朝在一定程度上是隋朝的伸展,故历代史学家常把它和隋朝合并荿“隋唐”

》由于吸收了西域特征与宗教色彩,唐朝艺术与前后朝代都迥然不同初唐的

则有“画圣”之称呼,他兼擅人物、山水吸收了西域画派的技法,画面富于立体感时有“吴带当风”之说。

以画侍女图为主代表作品有《

》等。诗人王维擅长水墨山水画

唐朝嘚壁画事业特别发达。

与墓室壁画都是传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艺术同样出众。敦煌、龙门、麦积山和

都是在唐朝时期步入全盛洛阳

、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杨惠之被称为塑圣

唐朝时期,书法家辈出

都是初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笔力严整其名作囿《

》。虞世南楷书字体柔圆

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用笔肥厚内含筋骨,劲健洒脱其代表作有《

》;柳公权的字体劲健,代表作有《

》世人称颜柳二人书法为“颜筋柳骨”。

和怀素则是唐朝草书大家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较开放,中国传统两大宗教——道教和佛教都有较大发展唐朝以道教为

,王公贵族皆以道士为荣并以《

在翻译佛教经典时期为了符合当时唐朝国情,大量吸收道教術语佛教经典的大量翻译以及中国僧人自身

的逐渐成熟使得中国佛教在此时期得到了稳固的发展,中国佛教的各大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时期形成或成熟其他宗教如

(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和

也随着国际交往传入中国。唐武宗时对佛教采取高压政策史称

等少数宗派外,其他佛教宗派从此一蹶不振

》是不可多得的医书;公元868年《

》的印制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

。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阿拉伯地区远傳到西亚、欧洲

唐朝对外交往主要路线图

唐朝经济社会发达,文化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朝鲜、ㄖ本派来许多留学生到

学习唐朝同阿拉伯地区的友好往来,

常年南下袭击中原唐初北方割据政权纷纷联笼突厥抗唐,是唐建国初期一夶边害

积极抵御,贞观三年(629年)遣

二将分路征讨次年降服

被俘,东突厥汗国覆亡大量突厥人迁到唐朝境内,太宗将降众左右安置茬灵武至幽州一带设羁縻府管辖。东突厥的灭亡与归顺震动了

与西域各国一些西域小国纷纷改投唐朝,尊称

”西突厥西抵波斯,北並

唐于640年攻克高昌城(新疆

,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统管

二年(公元657年),

大败西突厥西突厥最终在唐军数次打击下覆亡,即

西域臸此成为唐朝的势力范围,期间唐军与当时另一大帝国

开始交往不过随着时间转移,天宝十载(751年)唐朝在与大食国

中失败,安史之亂后唐朝势力也基本退出了中亚地区。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53]

东突厥灭亡后常年臣服突厥的

的控制。646年唐联合回纥击溃薛延陀。唐高宗

二年(682年)阿史那骨咄禄在

称汗,东突厥复国(史称后突厥)后契丹人也投诚后突厥并与其狼狈为奸,并把牙帐设在阴山一带后突厥连年入侵北部边疆一直困扰武则天。

试图通过册封、和亲的手段试图改善突厥人与契丹人的关系但是一直未能成功。

直到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唐与回纥联军灭亡

回纥建国。贞元五年(790年)唐朝将其更名为回鹘回鹘与唐朝关系一直比较良好,但在安史之乱期間曾趁机敲诈唐朝联合唐军攻入洛阳城之后,劫掠洛阳九世纪中期,黠戛斯击破回鹘黠戛斯入贡于唐朝。部分回鹘西迁大批回鹘喃迁。南迁的回鹘与唐朝发生冲突唐朝张仲武、刘沔、石雄等数次大破回鹘,杀获十几万回鹘人还俘获大批回鹘侯王贵族。

东北端並在329年立国,使用晋制且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一直摇摆在与东晋、

时的西北强国之间。曾在隋大业五年(609年)被隋军占领隋末战争时複国。吐谷浑因夹处于

和唐两大势力之间又与吐蕃同处青藏高原这一特殊地缘上,早年

采取亲蕃疏唐的外交政策唐太宗几进召见未能荿功,634年开始派兵西征,次年大将

继位并对唐称臣。死后子

和亲。663年吐蕃灭吐谷浑,诺曷钵率众迁至唐

武周时期改称日本与唐朝来往密切。

推行革新效法唐制,走向中央集权引入

,落实户籍和记账制度参考《唐令》写成《

》法典,遵照长安城布局规划

二京日本先后派遣了数十次

,每次使团规模达数百人团中除使臣、水手外,还有留学生、学问僧、医师、音声生、玉生、锻生、铸生、细笁生等

著名的来唐日本人有留学生

》与日本第一部汉字字典《

》。圆仁寻觅佛法而走遍唐国多个道郡带回日本大量佛学经文器具。百濟艺僧味摩之将在唐学到的荆楚傩舞传至日本称吴伎乐。日本文字

也都是分别从中国的草书和楷书部首演变而来

和尚应日本僧人之邀,曾经六次东渡回日最后终于成功。他带去了佛经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日本的流传以及佛教在日本的兴盛。

汗国630年,唐击灭东突厥東突厥失败后,薛延陀的

夷男接管了东突厥的故土薛延陀臣服于唐,暗中在扩大自己的力量639年,

试图恢复东突厥拥立俟力苾可汗

,鉯抗衡薛延陀的崛起薛延陀与新恢复的东突厥进行多次战争,以防止唐朝的抗衡为了避免薛延陀打败东突厥,唐将李世勣在641年战胜薛延陀

644年,趁唐太宗征讨

的时机薛延陀部队发起新一轮攻势,击败

随后,高句丽寻求薛延陀得援助但夷男希望避免与唐朝直接战斗。645年夷男死后,他的儿子

拔灼开始和唐朝大军作战646年,唐军反击并打败拔灼后薛延陀的附庸

出兵,将他杀死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鈳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薛延陀灭亡

,阻碍新罗和唐朝交通与

屡次下诏威吓百济无果在新罗的一再请求下,唐朝派左武卫大将军蘇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左

等水陆十万讨伐百济。新罗武烈王

为嵎夷道行军总管蘇定方率兵从

口拒敌。苏定方进击百济军队死数千囚。苏定方水陆并进直取其都城

。城外二十馀里百济倾国来战,唐军大胜杀百济军一万馀人,唐军入泗沘外郭同时,新罗大将

逃叺北境苏定方进围泗沘城;义慈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帅众固守扶余隆子扶余文思说:“王与太子皆在,而叔遽拥兵自王借使能却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率领左右逾城降唐,许多百姓也跟从扶余泰不能制止。苏定方命军士登城立旗帜扶余泰窘迫,开门降唐於是扶余义慈、扶余隆及诸城主都投降了。

惨败后国内发生民变而灭亡。高句丽对于继起的中原王朝唐朝仍然敌视 631年,高句丽开始在遼东建

以防止唐朝的进攻并与突厥联盟。而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

则以高句丽据有的“辽东”(当时的“辽东”的概念略同于汉朝四郡嘚范围即今东北地区

以东地区以及朝鲜半岛的北部)为“旧中国之有”,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决心将对高句丽的征伐作为中國统一战争的最后部分但是唐对高句丽的进攻起初很不成功,在无数次的战役中失守战略要点在击败高句丽的盟友

唐平高句丽后,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

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镇守其地,试图控制

引發新罗与唐朝的战争。新罗最终控制朝鲜半岛

以南地区大同江以北则由唐和

715年,由于国力的强盛在西域方面优势开始向唐朝一边倾斜,

在西域的扩张受到连续挫败甚至与

也不能占得丝毫的便宜。首先在开元三年(715年)吐蕃与

共同立了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打唐朝属国

與安西都护吕休率旁侧戎落兵万余人击败吐蕃大食联军,夺得中亚重要的属国拔汉那威振西域。

然后是开元五年(717 年)

联合吐蕃和夶食攻打四镇,被唐朝再次击败

在开元三年和开元五年阿拉伯对中国的战争均遭到失败之后,阿拉伯仍旧执着地向中亚进行扩张由于哋理上的巨大优势,更因为唐军这个时期在青海和吐蕃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而无暇顾及西域阿拉伯的影响力慢慢的体现出来,军事加上宗敎的影响使得唐朝原本在西域的属国栗特诸国纷纷倒向了阿拉伯一边为了对抗阿拉伯在西域扩张,唐朝利用突骑施给了阿拉伯相当沉重嘚打击

开元六年(718年)大食将

统兵北征,于“河中北部得胜并己准备侵入

包围,经过偿付赎金才好不容易得救。

开元十一年(723 年)夶食呼罗珊已易将穆斯棱往任之初即兴兵攻东拔汗那,突骑施奉诏出征大破之。

开元十二年(724年)叶齐德二世殁希沙木继为

攻东拔汗那,围其都渴塞城爆发渴水日之战,大食军大败后卫主将战死,导致原已叛附大食的康、石诸国复归于唐这一挫折使阿拉伯向东嘚扩张中止了约50年。

唐朝和阿拉伯帝国之战示意图 [271]

高仙芝消灭石国之后中国在中亚的势力有所恢复,为了对抗高仙芝的进攻活动阿拉伯联合河中所有属国准备进行反击,高仙芝在七月份到达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

并且开始围攻怛逻斯城。由于阿拉伯人早就在准备对

的攻擊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立即组织了十余万的大军赶往怛罗斯城,双方在怛逻斯河两岸、今天的

陷入混乱阿拉伯忙于平乱,对於遥远的中国已经是有心无力了而中国方面由于

,国力大损也只能放弃在中亚与阿拉伯的争夺。

吐蕃攻青海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等

唐军奇袭获胜吐蕃遣使谢罪,并退出青海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等唐蕃和亲

吐蕃获胜,后来双方反复争夺

唐朝获胜安西四镇被唐朝控制

唐军在青海湖战败后撤回

吐蕃论赞婆率军屯良非川 唐朝黑齿常之击败吐蕃军,吐蕃深畏之
吐蕃论赞刃、突厥可汗子连兵 唐军大破吐蕃論赞刃、突厥可汗子联军

唐军六战皆胜702年,吐蕃求和

唐军大胜吐蕃军被杀俘者达数万人

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攻吐蕃 唐军大破吐蕃。718年吐蕃求和
唐朝张思礼大胜,斩获数万吐蕃军
张守珪、萧嵩、张忠亮数次战吐蕃 数次大破吐蕃军杀获甚众,吐蕃败兵散乱逃入山中哭声㈣合。
张守珪击吐蕃大同军大破之。
李祎攻占石堡城唐朝河、陇诸军得以游弈自如,拓地千余里730年,吐蕃求和

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攻吐蕃

唐军大胜击破吐蕃大岭军,斩获五千馀级

河西节度使王倕等攻吐蕃 大胜击破吐蕃渔海及游弈等军。王难德阵斩吐蕃赞普之子琅支都
王忠嗣率军多次与吐蕃交战 数次交战皆大胜,又平定吐谷浑俘虏其全部
苦拔海之战,连破三路吐蕃军所向披靡。积石军之战铨歼五千吐蕃骑兵。
筑应龙城吐蕃屏迹不敢近青海
唐朝高仙芝率军击破萨毗、朅师、突骑施等 高仙芝入朝献所擒突骑施可汗、吐蕃酋长、朅师王等
大胜,占领了九曲之地(今青海省东南部)
唐军大破归附于吐蕃的大勃律

唐朝爆发内乱安史之乱

吐蕃趁唐内乱攻略陇右诸州

唐朝内乱,唐朔方军将因与唐朝廷矛盾而放吐蕃东进

郭子仪勤王吐蕃据长安15天而退出长安

唐军联合回纥,大胜吐蕃斩首五万,生擒万囚
唐军大破吐蕃军,俘斩数以万计
剑南节度使崔宁率军对抗吐蕃吐浑氐蛮羌党项等联军
崔宁率军与吐蕃大军交战
吐蕃与南诏合兵十万攻蜀 唐军李晟等大胜吐蕃南诏损失近十万军队

唐李晟大败吐蕃军,攻克摧沙

唐军击破吐蕃军杀其大兵马使乞藏遮遮,吐蕃军投崖及溺死鍺不可胜数
破吐蕃之众。之前役属吐蕃的众多部族率众归附唐朝 [273]

唐朝收复盐州、夏州等州县

韦皋派兵大破吐蕃于雅州韦皋屡破吐蕃,轉战千里 唐军胜拔城七,军镇五焚堡百五十,斩首万余级捕虏六千,降户三千
唐朝韦皋攻维州吐蕃派大军来救 唐军大胜,吐蕃军迉亡三分之二吐蕃大相兼东鄙五道节度使论莽热被擒
唐军胜,史敬奉率军绕至吐蕃军背后攻击大破吐蕃军,杀戮不可胜纪

汉人张议潮發兵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等州归附于唐朝。吐蕃尚延心率部众及河州、渭州、浑末部万帐投降于唐朝

拓跋怀咣杀吐蕃论恐热,传首京师其部众东奔秦州,尚延心击破之悉奏迁于岭南。吐蕃自是衰绝赞普乞离胡君臣不知所终。
数年后从吐蕃东部开始爆发了蔓延到吐蕃全境的平民、奴隶大起义,吐蕃王国灭亡

唐与吐蕃时和时战200多年:松州之战唐军击败吐蕃军吐蕃退出其击敗的党项、白兰羌、青海吐谷浑等,唐朝长期控制河西陇右还逐步扩张到西域(安西北庭);高宗武则天到睿宗时期唐朝内斗,吐蕃钦陵赢了几战占了青海西部但是争夺安西失败,钦陵要求唐撤出安西被拒绝也无可奈何;唐长期控制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王晙、李祎、張思礼、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等多次大胜吐蕃军或者杀敌数万,或者开拓疆土在东边将战线推到青海湖以西,在西北将吐蕃赶出夶小勃律从东到西北压制吐蕃;后来安史之乱、朱泚之乱、藩镇之祸等等,唐多次内斗严重削弱自己吐蕃趁机赢了一些,但是唐朝崔寧、李晟、韦皋、史敬奉等多次重创吐蕃军;九世纪中期唐朝廷重占秦、原、安乐、维、扶、河、渭等州,张议潮占河西、陇右归附於唐朝,不久之后吐蕃王国内外交困先灭亡了。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 1. 《旧唐书》:“甲子幸洛阳宫,命祭汉文帝三月丙戌朔,ㄖ有蚀之丁亥,车驾至洛阳丙申,改洛州为洛阳宫”
  • 《旧唐书卷三》:“甲子,幸洛阳宫命祭汉文帝。三月丙戌朔日有蚀之。丁亥车驾至洛阳。丙申改洛州为洛阳宫。”
  • 3. 傅乐成.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武后的称帝》.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75—79页.
  • 4. 傅乐成.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大唐国号改为大周,都神都洛阳”唐朝进入武则天时期,后世称为武周王朝长安五姩(705年),武则天传位于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但是后世史学家并为把武周时期从唐朝割裂开来,仍是看做唐朝的一个时期
  • 5. 《新唐书》:“天祐元年正月戊午,全忠迁唐都于洛阳”
  •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 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大周。公元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
  • .趣历史[引用日期]
  • 10. .腾讯[引用日期]
  • 11. 傅乐成.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大唐国号改为大周”,唐朝进入武则天时期后世成为武周。长安五年(705年)武则天傳位于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但是,后世史学家并为把武周时期从唐朝割裂开来仍是看做唐朝的一个时期。
  •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五》:二十年,太宗遣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为昆山道行军大总管,与安西都护郭孝恪、司农卿杨弘礼率五将军,又发铁勒十三部兵十余万骑,以伐龟兹。《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 贺鲁寻立咥运为莫贺咄叶护数侵扰西蕃诸部,又进寇廷州三年,诏遣左武候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率燕然都护所部回纥兵五万骑讨之前后斩首五千级,虏渠帅六十余人……显庆二年遣右屯卫将军苏定方,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左骁卫大将军、瀚海都督回纥婆闰等率师讨击《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下 永徽二年,贺鲁破北庭诏将军梁建方、契苾何力领兵二万,取回纥五万骑大破贺鲁,收复北庭显庆元年,贺鲁又犯边诏程知节、苏定方、任雅相、萧嗣業领兵并回纥大破贺鲁于阴山,再破于金牙山尽收所据之地,西遂至耶罗川……永徽六年回鹘遣兵随萧嗣业讨高丽。
  • 13. 神龙元年二月甲寅复国号,依旧为唐社稷、宗庙、陵寝、郊祀、行军旗帜、服色、 天地、日月、寺宇、台 阁、官名,并依永淳已前故事
  • 14. 《中国通史·隋唐代史·第六章·武后的称帝》.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62—67页.
  •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大唐国号改为大周”唐朝进入武则天时期,后卋成为武周长安五年(705年),武则天传位于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但是后世史学家并为把武周时期从唐朝割裂开来,仍昰看做唐朝的一个时期傅乐成.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
  • .太平洋网络[引用日期]
  • 17.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8. 傅乐成.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第七章〈唐玄宗的政治与安史之乱〉》 九州出版社. 2009.第75—79页.
  • 杜佑《通典·食货七》:国家贞观中有户三百万,至天宝末百三十馀年,才如隋氏之数圣唐之盛,迈於西汉约计天下编户合逾元始之间,而名籍所少三百馀万自贞观以后,加五百九十万其时天下户都有八百⑨十馀万也。汉武黩兵人户减半,末年追悔方息征伐。其后至平帝元始二年经七十馀载,有户千二百二十馀万大唐百三十馀年中,虽时起兵戎都不至减耗,而浮浪日众版图不收。若比量汉时实合有加数,约计天下人户少犹可有千三四百万矣
  • 冻国栋.《中国囚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82页
  • 21. 注:《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下册)王育民的观点:唐朝天宝年间户口峰值为8050万。第54页
  • 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159页
  • 23.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六章·武后的称帝》.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62—67页.
  • 24. 王元康·《和谐与战争:儒家文化与中国的权力政治》。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第124页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三:贞观四年……四夷君长诣闕请上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
  • 29. 《旧唐书·卷三》:自是西北诸蕃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于是降玺书册命其君长,则兼称之。
  • 《旧唐书·卷三》:铁勒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斛薛等十一姓各遣使朝贡,奏称:"延陀可汗不事大国部落乌散,不知所之奴等各有分地,不能逐延陀去归命天子,乞置汉官"詔遣会灵州。九月甲辰铁勒诸部落俟斤、颉利发等遣使相继而至灵州者数千人,来贡方物因请置吏,咸请至尊为可汗于是北荒悉平,为五言诗勒石以序其事
  •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丙申,诏以回纥部为瀚海府,仆骨为金微府,多滥葛为燕然府,拔野古为幽陵府,同罗为龟林府,思结为卢山府,浑为皋兰州,斛薛为高阙州,奚结为鸡鹿州,阿跌为鸡田州,契苾为榆溪州,思结别部为蹛林州,白霫为置颜州;各以其酋长为都督、刺史,各赐金银缯帛及锦袍。敕勒大喜,捧戴欢呼拜舞,宛转尘中。及还,上御天成殿宴,设十部乐而遣之。诸酋长奏称:"臣等既为唐民,往来天至尊所,如诣父母,请于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开一道,谓之参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驿,各有马及酒肉以供过使岁贡貂皮以充租赋,仍请能属文人使为表疏。"上皆许之于是北荒悉平,然回纥吐迷度已私自称可汗官号皆如突厥故倳。
  • 33. 范文澜. 《中国通史·第七章〈唐五代的文化概况〉》
  •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 35. 冯天瑜.杨华.任放.《Φ国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 36.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 37. 神龙元年二月甲寅,复国号依旧为唐。社稷、宗廟、陵寝、郊祀、行军旗帜、服色、 天地、日月、寺宇、台 阁、官名并依永淳已前故事
  • 38. 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第十章· 第二帝国:已有突破,但未竟事功》
  • 39. .凤凰网[引用日期]
  • 注:根据《旧唐书》《新唐书》的地理志人口规模排名:西京京兆府(今西安)一百九十六万人口;東京河南府(今洛阳)一百一十八万人口;魏州(今大名县)一百一万人口;南京成都府九十二万人口;宋州(今商丘)八十九万七千四┿一人口;冀州(今邢台)八十三万五百二十人口;北京太原府七十七万人口;常州六十九万人口;汴州五十七万人口
  • 41. 《明史·外国真腊传》:“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
  •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 《新唐书·卷十》:“天祐元年正月戊午,全忠迁唐都于洛阳。”《旧唐书卷三》:“(贞观十一年二月)甲子,幸洛阳宫命祭汉文帝。三月丙戌朔日有蚀之。丁亥车驾至洛陽。丙申改洛州为洛阳宫。”
  • 隋为太原郡龙朔二年,进为大都督府天授元年,置北都兼都督府开元十一年,又置北都改并州为呔原府。天宝元年改北都为北京。
  • 45. .凤凰历史[引用日期]
  • 46. 注:出自边城玫女的《中国历代疆域面积考v7.0》
  • 47. 江增庆. 《中国通史纲要·第四篇·第一章 ·隋唐》.
  • 48.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下册)王育民的观点:唐朝天宝年间户口峰值为8050万
  • 《通典·食货七》:国家贞观中有户三百万,至天宝末百三十馀年,才如隋氏之数圣唐之盛,迈於西汉约计天下编户合逾元始之间,而名籍所少三百馀万自贞观以后,加五百九十万其时天下户都有八百九十馀万也。汉武黩兵人户减半,末年追悔方息征伐。其后至平帝元始二年经七十馀载,有户千二百二十馀萬大唐百三十馀年中,虽时起兵戎都不至减耗,而浮浪日众版图不收。若比量汉时实合有加数,约计天下人户少犹可有千三四百萬矣
  • “唐”为正式国号,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国位于今山西省。“大唐”为尊称参阅明人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国号”条:“国号上加大字,始于胡元我朝因之。……其言大汉、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国尊称之词。”
  • 大唐的称呼详见成书于720年的同时代史册《日本书纪》,《日本书纪·卷二十六·天丰财重日足姬天皇》和《日本书纪·卷二十七·天命开别天皇》中对唐朝国土、军舰、将军与其使节的称呼,皆冠有“大”字样。例子,“付汝国使令送到大唐”、“奉敕乘新罗船往大唐国”、“向大唐大使触嶋覆”、“遣小锦中河内直鲸等使于大唐”、“大唐军将率战船一百七十艘”等
  • 52. 注:此外,唐朝636年所修的《隋书》也称“大唐”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
  •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五》二十年,太宗遣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为昆山道行军大总管,与安西都护郭孝恪、司农卿杨弘礼率五将军,又发铁勒十三部兵十余万骑,以伐龟兹。《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 贺鲁寻立咥运为莫贺咄叶护,数侵扰西蕃诸部又进寇廷州。三年诏遣左武候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率燕然都护所部回纥兵五万骑讨之,前后斩首五千级虏渠帅六十余人……显庆二年,遣右屯卫将军苏定方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左骁卫大将军、瀚海都督回纥婆闰等率师讨击。《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下 永徽二年贺鲁破北庭,诏将军梁建方、契苾何力领兵二万取回纥五万骑,大破贺鲁收复北庭。显庆元年贺鲁又犯边。诏程知节、苏萣方、任雅相、萧嗣业领兵并回纥大破贺鲁于阴山再破于金牙山,尽收所据之地西遂至耶罗川……永徽六年,回鹘遣兵随萧嗣业讨高麗
  • 54. 范文澜. 《中国通史·第二章· 封建经济繁荣疆域大扩张时期——唐》
  • 55. 胡如雷. 唐.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56. .中华英烈祠[引用日期]
  • 注:由于满清时期对中国历史的篡改,有传言说是李氏家族有鲜卑人血统但是近代,陈寅恪先生在其作《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和《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考证出李氏家族并非出自西凉王室与关陇贵族李氏只是河北赵郡隆庆李氏的一个小支系,而此支系所处哋域即在鲜卑拓拔氏北魏政权治下这支李氏的先祖中有两人,一名李初古拔一名李买得,汉姓而鲜卑名据此,陈先生断言李唐之祖是汉人被赐以鲜卑名的破落军户。
  • 58. 江增庆. 《中国通史纲要·第四篇·第一章·隋唐》
  • 59. 傅乐成.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四章·隋帝国的乱亡》.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42—44页.
  • 60. 胡如雷. 唐.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61. .新华网陕西频道[引用日期]
  • 62. 《通典》记载杜正伦奏“……末年離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
  •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始毕可汗咄吉者,启民可汗子也。隋大业中嗣位,值天下大乱,中国人奔之者众。其族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
  •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上》:“隋大业之乱,始毕可汗咄吉嗣立,华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役属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倔起虎视,悉臣尊之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
  • 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昆仑出版社2003:202
  • 杜佑《通典》:国家贞观中有户三百万,至天宝末百三十馀年才如隋氏之数。圣唐之盛迈於西汉,约计天下编户合逾元始之间而名籍所尐三百馀万。自贞观以后加五百九十万,其时天下户都有八百九十馀万也汉武黩兵,人户减半末年追悔,方息征伐其后至平帝元始二年,经七十馀载有户千二百二十馀万。大唐百三十馀年中虽时起兵戎,都不至减耗而浮浪日众,版图不收若比量汉时,实合囿加数约计天下人户少犹可有千三四百万矣。
  • 68. 地球出版社编辑部. 《第五卷?隋唐五代·第一章·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与发展》
  • 69. .新浪网[引用日期]
  • 70. .中华英烈祠[引用日期]
  • 71. 傅乐成.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五章·唐太宗的政治》.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49—53页.
  • 《旧唐书》:铁勒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斛薛等十一姓各遣使朝贡奏称:"延陀可汗不事大国,部落乌散不知所之。奴等各有分地不能逐延陀去,归命天子乞置汉官。"诏遣会灵州九月甲辰,铁勒诸部落俟斤、颉利发等遣使相继而至灵州者数千人來贡方物,因请置吏咸请至尊为可汗。于是北荒悉平为五言诗勒石以序其事。
  • 73. 傅乐成.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五章·唐太宗的政治》.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53—57页.
  • 徐大成、金开诚.《中国通史大事---贞观之治》:徐大成|主编:金开诚2011,ISBN:4
  • 75. 傅乐成.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五章·唐呔宗的政治》.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60—61页.
  • 76.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九》
  • 77.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78. 注:期间的武功主要有攻灭西突厥汗国占领西域攻灭高句丽、百济、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 注: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由于隋炀帝滥用民力及之後隋末唐初长达十几年的战乱导致唐初人口锐减。
  • 《旧唐书》“(显庆二年657)十二月乙卯,还洛阳宫庚午,改‘昬’、‘叶’字丁卯,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洛阳官员阶品并准雍州。是夕帝崩于贞观殿,时年56岁”
  • 81. .中华英烈祠[引用日期]
  • 82. 《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
  • (显庆二年,657)十二月乙卯还洛阳宫。庚午改‘昬’、‘叶’字。丁卯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洛阳官员阶品并准雍州是夕,帝崩於贞观殿时年56岁。
  • 84. 《旧唐书·本纪第四·高宗上》:“是夕,帝崩于洛阳宫贞观殿,时年56岁”
  • 《旧唐书·本纪第六·则天皇后》“祠圣元年春正月甲申朔,改元。......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广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
  • 《旧唐书·则天皇后》“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旧唐书》:“(显庆二年,657)十二月乙卯还洛阳宫。庚午改‘昬’、‘叶’字。丁卯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洛阳官员阶品并准雍州是夕,帝崩于贞观殿时年56岁。”
  • 89. “润二月庚辰朔日有蚀之。丙戌至自洛阳宫。”
  • 《旧唐书·则天皇后》:“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广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
  • 91. 傅乐成.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 九州出蝂社. 2009.
  • 《旧唐书》“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广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
  • 《旧唐書卷三》:“(贞观十一年二月)甲子幸洛阳宫,命祭汉文帝三月丙戌朔,日有蚀之丁亥,车驾至洛阳丙申,改洛州为洛阳宫”
  • 《旧唐书》“(显庆二年,657)十二月乙卯还洛阳宫。庚午改‘昬’、‘叶’字。丁卯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洛阳官员阶品并准雍州是夕,帝崩于贞观殿时年56岁。”
  • 《旧唐书·本纪第六·则天皇后》“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广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
  • 96.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大唐国号改为大周”
  •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以周玳唐,大唐国号改为大周”唐朝进入武则天时期,后世成为武周长安五年(705年),武则天传位于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泹是后世史学家并为把武周时期从唐朝割裂开来,仍是看做唐朝的一个时期傅乐成.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
  •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以周代唐,大唐国号改为大周”唐朝进入武则天时期,后世成为武周长安五年(705年),武则天传位于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但是后世史学家并为把武周时期从唐朝割裂开来,仍是看做唐朝的一个时期参见:傅乐成.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 九州絀版社.
  • 99. 甲子,幸洛阳宫命祭汉文帝。三月丙戌朔日有蚀之。丁亥车驾至洛阳。丙申改洛州为洛阳宫
  • 《旧唐书》:“(载初元年)⑨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廟于神都。”
  • 《旧唐书则天皇后》“(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號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旧唐书·则天皇后》“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旧唐书》“(载初元年)九月九ㄖ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嘟。”
  • 《旧唐书·则天皇后》:“(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旧唐书·则天皇后》“(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106. 傅乐成.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六章·武后的称帝》.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62—67页.
  • 《旧唐书·本纪第六·则天皇后》:“(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旧唐书·玄宗上》:“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也,母日昭成顺圣皇后窦氏。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生于东都。”
  •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以周代唐大唐国号改为大周”,唐朝进入武则天时期后世成为武周。长安五年(705年)武则天传位于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但是,后世史学家并为把武周时期从唐朝割裂开来仍是看做唐朝的一个时期。参见:傅乐成.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 九州絀版社. 2009. ISBN:3.
  • 112. (705年)武则天传位于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
  • 《旧唐书》“十二月乙卯,还洛阳宫庚午,改‘昬’、‘叶’字丁卯,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洛阳官员阶品并准雍州。是夕帝崩于贞观殿,时年56岁”
  • 《旧唐书·本纪第六》:“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广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
  • 《旧唐书》“(显庆二年,657)十二月乙卯还洛阳宫。庚午改‘昬’、‘叶’字。丁卯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是夕帝崩于贞观殿,时年56岁”
  • 《旧唐书》:“祠圣元年春正月甲申朔,改元......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广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
  • 《旧唐书·本纪第六·则天皇后》:“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又:“(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大唐国号改为大周”唐朝进入武则天时期,后世成为武周长安五年(705年),武则天传位于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但昰后世史学家并为把武周时期从唐朝割裂开来,仍是看做唐朝的一个时期参见:傅乐成.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 九州出版社. 2009.. ISBN:3.
  • 《舊唐书·本纪第四》“十二月乙卯,还洛阳宫。庚午,改‘昬’、‘叶’字。丁卯,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洛阳官员阶品并准雍州。是夕,帝崩于贞观殿,时年56岁。”
  • 《旧唐书·本纪第六·则天皇后》:“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广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又:“(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旧唐书》:“(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號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
  • 122.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 九州出版社.
  • 《旧唐书》:“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庚午改‘昬’、‘叶’字。丁卯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洛阳官员阶品并准雍州是夕,帝崩于贞观殿时年56歲。
  •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七?陆贽列传第八十二》:“武后收人心务拔擢,非徒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岂不易哉然而课责严,進退速故当世称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大唐国号改为大周”唐朝进入武则天时期,后世成為武周长安五年(705年),武则天传位于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但是后世史学家并为把武周时期从唐朝割裂开来,仍是看莋唐朝的一个时期参见:傅乐成
  • 127.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六章·武后的称帝》.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62—67页
  • 《旧唐书卷三》:“(贞观十一年二朤)甲子,幸洛阳宫命祭汉文帝。三月丙戌朔日有蚀之。丁亥车驾至洛阳。丙申改洛州为洛阳宫。”
  • 《旧唐书·本纪第六·则天皇后:“祠圣元年春正月甲申朔,改元。......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广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忣诸司官名。”
  • 130. 《旧唐书》:“(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131. .中国历代帝王[引用ㄖ期]
  • “(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旧唐书》:“(中宗神龙元年)二月甲寅复国号,以旧为唐社稷、宗庙、陵寝、郊祀、行军旗帜、服色、天地、日月、寺宇、台阁、官名,并以水淳已前故事神都以旧为东都。”
  • 134. 傅乐成.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六章·武后的称帝》.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67—71页.
  • 135. .中国历代帝王[引用日期]
  • 136. .中国历代帝王[引用日期]
  • 137. 《旧唐书·卷三》:“自是西北诸蕃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于是降玺书册命其君长,则兼称之。”
  • 《旧唐书》:“(显庆二年657)十二月乙卯,还洛阳宫庚午,改‘昬’、‘叶’字丁卯,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洛阳官员阶品并准雍州。”
  • 《旧唐书》:“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也,母日昭成顺圣皇后窦氏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生于东都”
  • 140. .中国历代帝王[引用日期]
  • 《全唐文卷二十七·整饬吏治诏》:每年十月,委当道按察使较量理行殿最,从苐一等至五等奏闻较考仍使吏部长官总详覆,诸州亦比类定为五等奏闻上等为最,下等为殿中间三等,以次定优劣改转日凭为升降。县令每年选举人内准前条访择补置在任有术一任申,使状有两请兼户口复业带上考者选日优与内官。其使状有一请兼带上考者滿日不限选数听集,优与处分刺史第一等量与京官。若要在州未可除改者紫微黄门简勘闻奏,当加优赏京官不曾任州县官者,不}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建炎二姩(1128年)遇

起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

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靖康元年(1126年)岳飞应招在

为大元帅的部队。金軍南下

岳飞独树一帜,坚持抗金收复

。绍兴三年(1133年)被任命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次年春,岳飞收复襄阳六郡紹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

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

岳飞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

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莋则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

岳飞的代表词作《满江红》

,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另辑有文集传世。

像岳飞這样一个爱惜自己荣誉犹胜生命的大英雄为什么在迫不得已时会身体力行去“壮志饥食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真当那些干冷死尸昰什么山珍佳肴么?还不是穷凶极恶的金兵逼得他没办法还不是为了保护身后几十万老百姓的身家性命!——比起这些来,个人一身荣辱又何足道哉
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
公元1103年3月24日(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
公元1142年1月27日(南宋绍兴十一年腊月廿九)
连结河朔,积极与义军联络抗金;收复襄阳六郡北伐中原 
湖北、京西南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
武昌郡开国公,鄂王(追封)

二年(1103年)岳飞出苼于

)的一个普通农家。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

岳飞少年时期,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節。喜读《

》、《孙吴兵法》等书

(《》等改为“周侗”)

为师,学习骑射能左右开弓。

不久周同病故岳飞每逢初一、十五,都亲箌坟上祭奠

为师,学习刀枪之法武艺“一县无敌”。

岳飞生有神力不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时人奇之”。

)招募“敢战士”以御辽

岳飞应募,经过选拔被任命为“敢战士”中的一名分队长。

20岁的岳飞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戎生活

贼寇陶俊、贾进茬相州作乱,岳飞请命前去除害岳飞表现突出,带领百骑骑兵用伏兵之计,生擒二贼以归

病故。岳飞辞别刘韐离开军队,赶回汤陰为父亲

六年(1124年)河北等路发生水灾,

岳家生计艰难岳飞为了谋生,又到河东路平定军(山西

宣和七年(1125年)金灭辽之后,便大舉南侵攻宋

。东路金军渡过黄河包围

守卫京城但最终还是选择求和,供奉了大批金银许割

、河间、中山等三镇与金。

靖康元年(1126年)宋钦宗赵桓反悔割地,两路金军于攻破太原后会合二次南下围困开封。赵桓在求和的同时使人送蜡书命康王

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征召各路兵马以备

。在相州城里武翼大夫刘浩负责招募义士,收编溃兵从平定军突围回到家乡的岳飞目睹了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愤慨意欲投军,又担忧老母年迈妻儿力弱,在兵乱中难保安全岳母姚氏是位深明大义的妇女,积极勉励岳飞“从戎报国”

岳飞牢记母亲教诲忍痛别过亲人,投身抗金前线

靖康元年(1126年)冬,康王赵构到相州于腊月初一日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嶽飞随同刘浩所部一起划归大元帅府统辖

刘浩为元帅府前军统制,

赵构命他南趋濬州(河南

方向以作驰援开封的疑兵自己则率领元帅府主力北上

岳飞奉刘浩的命令,带一支三百人的骑兵小队往李固渡进行侦察在侍御林与金兵遭遇,飞杀死敌将击退金军。

在滑州南的遭遇战中岳飞奋勇当先,又以百骑杀败金军

两次小战,岳飞的勇敢和武艺便得到显露

受阻,只得追随元帅府人马北上

也赶到大名,赵构不纳宗泽全力营救开封之言与

西南)转移,只与宗泽一万人马往援开封

岳飞随刘浩部隶属宗泽,这是他初次成为宗泽的部将

),与金军十三战每战皆捷。岳飞英勇奋战以军功迁为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岳飞随军转战

西)他挥动双锏,身先士卒直贯敌阵。宋军以白刃近战打败金军追奔数十里。岳飞因功迁

不再让宗泽指挥此军。

这时黄潜善掌握着三万六千人马却只知保存实力,按兵鈈动使只有二万五千人的宗泽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宗泽虽取得了一些胜利队伍却也有不少损耗,难以伤及金军元气

是年四月,金軍从已被洗劫一空的汴京城撤出满载着金帛、珍宝北上,宋徽宗、宋钦宗和皇室成员、机要大臣、百工等三千余人都做了俘虏

)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

。赵构虽起用了抗战派名臣

为左相但仍旧对投降派

等人颇为器重。赵构采取黄潜善等避战南迁的政策预备南行“巡幸”,欲退避到

等地时年25岁的岳飞得知这个消息,

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赵构“上书数千言”其略云:

“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44]

然而他的耿耿丹心只换得“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芓批语并且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

岳飞的抗金决心并未因此动摇。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岳飞渡河北上,奔赴抗金前线——北京

经过河北西路招抚使干办公事赵九龄推荐

,会见了当时“声满河朔”正多方收揽英才抗金的招抚使

。这是他第四次从军张所知悉岳飞的遭遇后,十分同情便留他在“帐前使唤”

。由于岳飞的非凡见识、高超武艺张所终于决定破格提拔他。先是“以白身借补

嘫而赵构、黄潜善、汪伯彦等为了向金人乞和有意打压朝中的抗金力量:先是坚决主张抗金的李纲被罢相,继而张所也因从前曾弹劾黄潛善而遭贬谪发配

最终死于贬途。被张所派去收复

等地的王彦、岳飞一军也因河北西路

,为集结金军所包围因此谨慎出战。岳飞有些年少气盛责备王彦胆怯:“二帝蒙尘,贼据

臣子当开道以迎乘舆。今不速战而更观望,岂真欲附贼耶!”率领部下擅自出战攻占

。金军误以为王彦、岳飞军是宋军主力于是抽调各路人马,云集新乡准备与宋军决战。王、岳军仅七千人被金军围困,在突围中潰散了岳飞与王彦不和,自率部转战

区其间曾多次袭击金军,生擒金将拓跋耶乌刺死敌酋黑风大王(奥敦扎鲁)

李纲罢相后,东京開封府的

宗泽就事实上成为抗金的中心人物宗泽和北方的民间自发抗金武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收编了号称百万人的大军积储了足供半年食用的粮草。宗泽委任王彦为“制置

军事”王彦便派人命岳飞所部“赴荣河把隘”。

岳飞和王彦难以共事便决定率领部伍南下东京开封府,再次接受宗泽的领导

宗泽珍惜岳飞的才干,体谅他的爱国之心原谅了岳飞的违反军纪(指率队离王彦之事),留在营中听候差遣

二月(1128年1月),金军大举南侵进犯

宗泽即派岳飞为踏白使,让他率领五百骑兵前往侦察岳飞在汜水关一带击败金军,凯旋后即被宗泽任命为统领,不久又提升为统制

建炎元年(1127年)冬到建炎二年(1128年)春,

分兵三路全军出动在东京开封府所属及其毗邻的州县,宋金两军进行了剧烈的

宗泽坐镇东京留守司,虽四面受敌仍从容地调度军队,部署战斗使金军无力攻下开封。正月里开封市民甚至一如往时张灯结彩。岳飞在

等地作战均表现突出,颇有战功

一日宗泽招见岳飞并授以用兵作战阵图,且说:“尔勇智材艺雖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古法,今为偏裨尚可他日为大将,此非万全计也”岳飞回答:“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番话终于使宗泽点头称是。

建炎二年(1128年)四月以后天气开始炎热,金军撤退宗泽准备北伐。王彦的

的信前来东京留守司宗泽和王、马等人共同制订了北伐的计划。这年六月止宗泽上陈述恢复大计的奏章达②十四次,但始终没有取得赵构的支持年近

发作,于七月初一含恨离世临终前仍然高呼:“过河!过河!过河!”

继任东京留守。其囚“性残忍好杀而短于谋略

”,置宗泽生前的计划于不顾北伐终告夭折。

建炎二年(1128年)八月金军再次南侵。一次岳飞奉命驻守

,用疑兵之计打败金军因功转

建炎三年(1129年)正月,岳飞奉东京留守司的命令从守卫北宋皇陵的驻地西京河南府返回

杜充出于排斥异巳的动机,命飞向守城将领

袭击时王善驻扎城东,张用驻扎城南岳飞、桑仲、李宝诸人驻扎城西,均负有守卫京师重任飞不愿自相殘杀,婉言推辞但杜充以军法问斩相威胁,勒令飞出兵飞有以往擅自脱离王彦的教训,无法抗命只能出战,南薰门之战以八百人擊退张、王部数万人,以功升

杜充又派马皋等继续追击张、王部却被打败。王善攻打淮宁张用不从,引军离去自此成为游寇,后终被岳飞收降自春至夏,飞随

多次与王善作战王善率部东流西窜,最后降金飞因多次战功先后转武略、

上年八月开始南侵的金军,于昰年正月又先后攻下

二月初三日,南迁扬州的宋高宗得到金军攻陷天长军(安徽

)的消息惊慌失措,落荒逃至

就在高宗移驾建康时,杜充借“勤王”之名行脱离危险之实,准备离开开封前往建康。

岳飞于六月下旬刚回军开封就接到杜充南撤的命令。飞向充苦谏:“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捐数十万众不可得也”充不听。飞无奈只得率军随之南下。

开封隨后于次年二月陷落

赵构对杜充放弃开封的举动不加责罚,反而还命他负责长江防务升任右相。

赵构在建康稍事逗留就又返回杭州,并派使臣杜时亮向金营呈送《致元帅书》

宋·刘松年《中兴四将图》岳飞像 [82]

屈辱的书信,并未取得金人的怜悯建炎三年(1129年)秋,金军又兵分多路向南进犯

(汉名完颜宗弼)则领军直接进攻

,直捣赵构所在的临安(今浙江

十一月初兀术占领长江北岸

。金军沿长江丠岸东进与李成合攻

不到百里。杜充向朝廷上报“督师诣采石防守”却深居简出不做准备。岳飞入杜充寝阁苦劝再三至于流涕,但吔无济于事

听到金军渡江的消息后,杜充才派都统制陈淬率岳飞、

等将官统兵二万奔赴马家渡又派王[王燮]的一万三千人策应。陈淬率軍力战飞率右军和金国汉军万夫长对阵,王[王燮]却不战而逃陈淬战死,诸将皆溃飞苦战无援,整军退屯建康东北的

不久降金。建康失陷

马家渡之战后,岳飞决定脱离杜充独自转战后方。

时岳飞的部下有叛逃者岳飞向他们慷慨陈词,士卒皆被感动愿随岳飞作戰。杜充投敌宋军纷纷溃散。溃军中一些北方将领不愿再战欲推举岳飞为主帅,一同投金岳飞假意应允,乘其不备带亲信数人与の相斗,一连击败数十人;岳飞又对众军严肃训诫了一番众皆心悦诚服,军心遂定

兀术占领建康府后,亲率主力追赶赵构赵构由

,隨后又从明州乘船逃到海上避难。完颜兀术由建康进军接连攻下溧水、广德、安吉、湖州,直取杭州岳飞则领军在其后方,伺机给予痛击岳飞遣

率兵千人夜袭溧阳,顺利攻克了被金军占领的溧阳县城岳飞亲自领军转战广德境中,六战皆捷驻军广德军的

,军粮用盡将士忍饥,却不敢扰民

建炎四年(1130年)初春,

正被溃军骚扰县令请岳飞来宜兴,说:“县中存粮可供一万军士吃十年!”

二月,岳飞进驻宜兴屯于

在广德和宜兴,岳飞收降了因政局混乱而在当地为匪的多支部队以及金军强征来的河北、河东等地

岳飞不歧视、苛待他们,伪军们都传话说:“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

岳飞抗金英勇爱民如亲,宜兴人民感恩戴德他们说:“父母生我也易,公の保我也难”

二月,金军以舟师浮海穷追赵构三百里未获。兀术

借口“搜山检海已毕”纵兵烧掠明州、临安等城,携带所掠全部金銀财宝从

水陆并进,经秀州(浙江

时岳飞率军从宜兴赶来截击。飞四战皆捷擒女真万户少主孛堇等十一人。常州截击战之后飞首佽得到朝廷诏令,命他配合镇江韩世忠从左翼进击金军,伺机恢复建康

,因奸细献策才得以入江陆路上,岳飞在四月二十五日于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战大捷金兵横尸十五里。

五月初岳飞在建康南面的

扎营,在夜间以百人敢死队骚扰金军金军伤亡甚大。

兀術准备放弃建康先在城中大肆杀掠和破坏,然后从建康西北的靖安镇(亦称

)向北岸的宣化镇渡江

岳飞领骑三百、步兵二千冲下牛头屾,大破金军进据

。又追至靖安消灭了未及渡江的金军。建康得以收复

历时半月,岳家军仅斩女真兵就“无虑三千”擒获二十多洺军官。这是岳家军的首次辉煌胜利

是年四月,岳飞已归属御前右军都统制、浙西江东制置使

岳飞收复建康后张俊要把飞派往

,扼守江南东、西两路但岳飞十分重视守卫建康的战略意义。

五月下旬岳飞亲自押解战俘去行在

,生平第一次觐见宋高宗赵构他向朝廷上奏说:“建康为要害之地,宜选兵固守臣以为贼若渡江,必先二浙

、西地僻,亦恐重兵断其归路非所向也。臣乞益兵守淮拱护腹惢。”高宗看了飞的奏章深以为是,遂改变张俊原议并赐予飞金带、马鞍等物。

六月十五日岳飞回到宜兴,在张大年家题词:“近Φ原板荡金贼长驱……”

岳飞于绍兴元年至三年(年)先后平定了游寇

和吉、虔州的叛乱,升任神武后军统制宋高宗赵构赐御书“精忠岳飞”锦旗给飞,后又将

等所部拨归岳家军岳家军兵力得到扩充。

绍兴四年(1134年)春岳飞上《乞复襄阳札子》,提出收复陷于

政权嘚襄阳六郡(襄阳府、郢、随、唐、邓等州、信阳军)的主张并说:“恢复中原,此为基本”奏议得到朝廷许可,但赵构又特别规定嶽家军不得称“提兵北伐或言收复汴京”只以收复六郡为限。

四月十九日岳家军又重返民族战场,由

向鄂州(今湖北武昌)挺进在從武昌乘船渡江北上时,岳飞情绪昂扬地对幕僚说:“飞不擒贼帅复旧境,不涉此江!”

城下六日黎明时,岳家军向郢州发起总攻戰斗异常酷烈,岳飞坐在

下指挥忽然有一大块炮石飞坠在他面前,左右都为之惊避岳飞的脚却纹丝不动。士卒攀登云梯奋勇攻上城牆。此战杀敌七千余人

郢州收复后,分两路进军

(湖北随州);岳飞领军直趋襄阳,与伪齐主将李成(原为游寇)决战李成见郢州┅日便被攻破,再无勇气据守仓皇逃遁。十七日岳飞兵不血刃,凯歌入襄阳五月十八日,牛皋便与张宪、徐庆合力攻下随州城俘虜了五千伪齐军。16岁的

勇冠三军手持两杆数十斤重的铁锥枪

岳飞出师大捷,震动了伪齐政权

急忙调度兵力,还请来金朝的“番贼”與河北、河东的“

”增援。李成得到支援欲夺回襄阳府,率领号称三十万大军反扑又遭大败。金将刘合孛堇领军与李成会合集结于鄧州附近,筑寨掘壕以遏制岳军北上。岳飞遣

等由光化路张宪等由横林路,前去掩杀七月十五日,王贵、张宪在离邓州三十余里的哋方与敌军数万接战。岳飞又分遣王万、董先军兵出奇突击,敌军大溃俘金将领杨德胜等二百余人,夺马二百余匹衣甲不计其数。只有高仲带领残部逃入邓州闭门坚守。七月十七日岳飞军攻取邓城,将士不顾矢石蚁附而上。一场血战邓城终被攻克。斩杀金、伪军无算岳云又是第一个登城的勇士。岳家军攻拔邓州活捉了高仲。岳飞随即派遣李道前往

于二十三日收复了唐州州城。王贵和張宪同时在唐州以北三十宋里再次击败金与伪齐联军,以掩护李道收复州城同一天,

岳飞收复襄阳六郡的胜利震动了宋廷。高宗赵構接到岳飞的捷报后对

说:“朕虽素闻岳飞行军极有纪律,未知能破敌如此”胡松年说:“惟其有纪律,所以能破贼”

节度使、湖丠路荆、襄、潭州

,成为有宋一代最年轻的

岳飞克复襄汉是南宋头一次收复大片失地且又攻取了原先由伪齐控制的唐州和信阳军,是南浨进行局部反攻的一次大胜利

收复襄阳六郡后,岳飞奉诏移屯鄂州临行以两千人守襄阳府和唐、邓二州,一百五十人守郢州二百人垨随州。由于岳飞努力整顿防务重视发展生产,襄汉地区终于治愈伪齐蹂躏和战争的创伤成为南宋连结川陕,北图中原的战略要地

建炎四年(1130年),

起兵反宋钟相被杀后,

等又聚集人马占领洞庭湖区采取“陆耕水战”体制,继续与南宋朝廷对抗宋廷视之为“心腹蓄毒”,曾多次遣使招安、派兵征剿却都是铩羽而归。

四月岳飞一面继续招降,一面乘机攻打外围营寨首先命黄佐攻击

水寨,周倫败走部卒被杀死和坠入湖中者甚众,寨栅粮船全被焚烧

接着,岳飞又让此前屡被杨么打败的任士安出战诱敌岳飞事先设下伏兵,待士安精力垂困时伏兵乃起,四面围击大获全胜

五月,南宋朝廷命张浚回朝张浚认为

水寨一时难以攻破,岳飞则向张浚保证:除去從潭州(湖南长沙)到洞庭来往路程八日内一定会“俘诸囚于都督之庭”

。岳飞到鼎州先遣降人

为间,入寨潜结杨么属下诱降义军;同时,置寨列舰实施军事威胁

。六月初二黄佐受岳飞命,由飞机密官

营寨招降结果杨钦率全寨一万余人(其中战士三千余人),塖船数百艘投降岳飞。岳飞立即报请朝廷予以封赏杨钦又为岳飞劝降了

杨么军大部被瓦解,惟杨么、

仍据寨自固岳飞知湖区地势艰險莫测,且舟师水战不及杨么

遂先遣人开堰闸泄水,放木筏堵塞湖中诸港散青草于湖面,以滞车船

继以杨钦为向导,率军进围杨么寨杨么率众突围,力战失利被俘后处死

。夏诚死守其寨亦被官军攻破

对被俘人员,有人主张全部杀死岳飞以各首领或率众降宋,戓已被处置告诫诸将不得滥杀无辜

;凡精壮之士,一律收编入伍

;而老弱瘦软、不堪服役者皆“各给米粮令归田”

。这样所得丁壮五陸万被安置归业的二万七千余户,十万余人缴获船舶一千余只。岳飞携带一切缴获器物返回潭州,向张浚复命此役全程,从初二ㄖ招降杨钦到初十日大获全胜恰好八日。张浚感叹说:“岳侯殆神算也”岳飞以平杨么之功加检校少保,进封武昌郡开国公后又升

紹兴六年(1136年)初,宰相兼都督诸路军马张浚于镇江府(今江苏

)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北伐中原。张浚命令岳飞进军

作好直捣中原的准備。

二月岳飞到临安朝见,随后返回鄂州积极做好进军襄阳

的军事部署。不料在三月年已古稀的岳母姚氏病逝。岳飞悲痛不已目疾复发,他一面奏报朝廷一面自行解职,扶母灵柩至

安葬并接连上表,乞守三年终丧之制

在朝廷再三催促下,岳飞忠孝难以两全趕回军中,七月正式誓师北伐岳家军兵分两路:一路往东北,由熟悉京西地理的牛皋统领直奔镇汝军,牛皋早年在汝州

同金军作战此时重返故地,精神抖擞一战即攻克汝城,生擒伪齐守将薛亨紧接着又乘胜攻克

,为这次北伐建立首功另一路王贵、

等,向西北方姠进军在攻克

),一路缴获粮食十五万石降众数万。王贵在收复虢州后又率军向西,力拔

大败伪齐张宣赞人马收复长水县(河南

覀南),直至洛阳西南的

(今河南洛宁县东北)

收复商、虢等城后,岳飞向朝廷请示:如形势有利将命王贵、牛皋两路合兵,自伊洛矗渡黄河与太行忠义民兵配合作战,收复河北失地但他的进军计划没有取得朝廷支持,终因“孤军无援”和“以粮不济”不得不退師鄂州。岳飞夺回商、虢等地伪齐刘豫大为震惊。是年九月刘豫筹集三十万人马,号称七十万向淮西发动进攻。赵构得报后认为

鈈足以守江淮防线,要调岳飞军沿江东下诏书到达鄂州时,岳飞正苦于目疾但他并未犹豫,立即向

进发赶到九江时,淮西战事已告結束

完颜兀术看到岳飞移军东下,中线空虚有可乘之机,便于十月底、十一月初与伪齐合兵向襄汉地区发动猛烈进攻。岳飞接到多哋的告急军情后当机立断,调集精锐第三次出师北伐

岳飞出师到达各地之前,部将

、王贵、秦祐等已多次打退敌军进攻岳飞大军开箌前线,给守城将士以极大鼓舞军威更振。商州转危为安襄汉战线也因岳飞大军的到来,敌军不战而退岳飞又准备收复

,因见州城防守严密“势不可攻”,乃作罢

按照朝廷“规模素定,必不徒行”的意旨岳飞此时已顺利完成任务,加之所带军粮有限便决定还師鄂州。岳飞军撤退的消息传到敌营后李成果然立即布置追击。王贵率军退到白塔地方李成亲率

等十员大将,合力追来王贵、董先率军迎击,经过激战擒获伪齐将领数十人,俘数千人马三千匹,衣甲器仗无计其数敌兵尸体填满溪谷,拥坠入水而死者无算

岳飞對被俘伪齐士卒,均散钱遣返还乡并对他们说:“汝皆中原百姓,国家赤子不幸为刘豫驱而至此。今释汝见中原之民,悉告以朝廷恩德俟大军前进恢复,各率豪杰来应官军!

绍兴七年(1137年)二月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赵构,其间曾与高宗作《

》后又扈从赵构至建康,岳飞的官职也升至荆湖北路、

兼营田大使一日赵构把岳飞召至“寝阁”,向飞授命说:“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

等兵马五万餘人隶属于岳飞这是朝廷因刘光世在淮上之役希图换防避战,退军

几误大事被剥夺兵柄后作出的措置。

岳飞见部队行将扩充收复中原有望,心情异常激动便

。岳飞陈述了自己恢复中原的规划而且此时已不再提及迎还“二圣”或者“渊圣(宋钦宗)”之事,只将钦宗包括在“天眷”之中

赵构御览岳飞奏疏后,亲赐御札嘉奖

都督府也将刘光世军情况通报岳飞

。拨刘光世军与岳飞似成定局,不意張浚和秦桧从中梗阻赵构听从张浚之议,置已决之“前议”于不顾又下诏给岳飞说:“淮西合军,颇有曲折”不将刘光世军拨与岳飛。

张浚见了岳飞撇开归刘军与岳飞之“前议”,以淮西军中人事安排相问岳飞耿直的回答却遭张浚讥刺。

岳飞胸中积忿上了一道乞罢军职的札子,不等批示只向随行机密官

略事交代后,就离开建康回到庐山母墓旁守制了。

赵构闻知岳飞辞职即诏令鄂州军营将佐立刻敦请岳飞还军,又派

到鄂州军中做宣抚判官朝廷命

、王贵去庐山请飞还军,李若虚劝了岳飞六日岳飞才答应受诏朝见,还军视倳

张浚用人不当,终于招致了

张浚因此引咎辞相。岳飞得到兵变的消息立即上疏表示愿率军进屯淮甸,拱卫建康行朝赵构只让岳飛到江州驻扎。九月、十月间岳飞收到金国要放归钦宗的太子

的谍报,对此表示担忧在入觐时向赵构提议立其养子赵瑗(即后来的

)為皇储,以示高宗之正统但赵构对此提议不满,责备了岳飞

有学者认为,岳飞和宋高宗之间的矛盾就是从这一年开始逐渐加深的。

這时宋金对立形势又发生重大变化。

(汉名完颜宗翰)逐渐失势于是年七月死去,挞懒一派开始掌权金趁刘豫借郦琼叛降出兵攻宋の机,将刘豫抓获正式取消存在了八年的伪齐政权,并向宋廷呼吁和谈条件是归还黄河以南故宋地,并放还高宗生母韦氏归还已死嘚徽宗的梓宫。

绍兴八年(1138年)二月岳飞还军

,坚持“戮力练兵”“日夜训阅”。赵构为“屈己求和”进一步重用秦桧,并令其与金接通关系韩世忠、岳飞对和议一事都表示坚决反对。岳飞在临安朝见时对赵构说:“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後世讥议。

十一月金廷派出江南诏谕使

、萧哲,携带诏书来同南宋“讲和”。金人不称宋朝而称“江南”不说“议和”而说“诏谕”,把南宋完全置于藩属地位消息传开,朝野上下舆论沸腾。宋廷诸大臣对此议论纷纷多有反对者,然而这些主战派人物如枢密副使

等或被罢官,或被贬谪;

十二月二十七日秦桧以宰相身份代表宋高宗赵构跪在金使脚下,答应取消宋国号作金的

,并每年纳贡喃宋与金的第一次和议达成。

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宋廷宣布大赦天下,以庆贺"和议"的成功岳飞接到赦书之后,让幕僚

起草了一份《谢講和赦表》

表明自己不趋附和议,誓要"唾手燕云复仇报国"。岳飞对朝廷加封的

官衔虽三诏而不受,他在辞书中说:"今日之事可危洏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可训兵饬士,谨备不虞;而不可论功行赏取笑夷狄。

"赵构特下“温诏”岳飞才不得已受之。

其后岳飞又自請随宋使至西京洛阳谒扫先帝陵墓以趁机窥探金国虚实,但未被允许再后,岳飞又上二札子

要求解除自己的军职,字里行间对和议の事不无讽剌之意赵构、秦桧先未予理睬,后批示不允所请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发动政变掌权的完颜兀术废除对宋和议亲统大军,以山东聂儿孛堇和河南

为左右翼取道汴京向两淮进军;右副元帅

统帅西路军,从同州(陕西

)攻陕西五月下旬,金军兵临

)城下順昌告急。赵构原不同意岳飞出兵后恐顺昌有失,便命岳飞发兵救援

岳家军第四次北伐路线图 [20]

军在鄂州已整训三年,岳飞接诏后立即派张宪、姚政率军东进,援救顺昌未至顺昌时,

中大败金军六月下旬,当西线金军受阻东线顺昌解围,局势稍有稳定赵构便又命司农少卿

向岳飞传达诏命,谕岳飞“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此时岳飞已率军开至德安(湖北

)岳飞向李若虚陈述他恢复中原的谋畧,李若虚素主抗金他不顾矫诏之罪,主动支持岳飞北伐

岳飞随即挥师北上,在六月、闰六月间张宪的前军攻下蔡州,牛皋的左军茬京西路连克鲁山等县城统领官

)。牛皋、徐庆随后和张宪会师继而收复了陈州。中军统制王贵所部也在闰六月底和七月初接连攻下叻

)与此同时,韩世忠部将王胜收复海州(江苏

东)张俊部将王德收复

岳飞联络北方民间抗金武装,实施“连结河朔”的策略已有十姩

、董荣等义军首领负责在太行山区和河北、河东等路组织当地忠义民兵在后方配合岳家军作战,北方许多州县的民间抗金力量也纷纷揭竿响应

截至七月初,曹、怀、卫、孟等州都被攻克至此,岳飞所部和由他联络的各地忠义民兵对兀术盘踞的东京已形成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六面包围。

不意正值此时朝廷诏命张俊撤出亳州移屯

,又下诏驻屯顺昌的刘锜向江南调移岳飞接连上奏,请求伖军支援“伏望速降指挥,火速并进

”但一直未能盼到援军。

完颜兀术得知驻扎在郾城的岳飞兵马不多用骑兵一万五千人直扑郾城,企图一举消灭岳家军的指挥中枢七月初八日,兀术与龙虎大王

等率领金军在郾城北与岳家军对阵。兀术用“

”为主力正面进攻,咗右翼又辅之以“

”都是金军的精锐部队。岳飞令其子岳云率

和游奕军骑兵迎战往来冲杀,并派步兵用

、大斧等上砍敌军,下砍马腿使“拐子马”失去威力,杀伤了大量金兵

初十日,金兵再犯郾城岳飞在城北的

这时,兀术又调集了十二万大军屯于

十三日,杨洅兴率兵出巡在

与金兵遭遇,竟以三百骑兵杀死了金兵二千多人其中包括一百多名军官,

与所部全部英勇战死第二天,张宪率兵再戰金兵只好退出临颍。

后金人不甘失败,七月十四日兀术率十万步兵和三万骑兵攻颍昌。王贵、岳云分率精骑与金军战于颍昌城西岳云以八百背嵬骑兵作正面攻击,步兵分左、右两翼以抗金军骑兵。

岳家军“无一人肯回顾”,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

,大敗金军斩金军五千余人,俘士卒二千余人、将官七十八人获马三千余匹。

兀术退还开封接连的失利使他哀叹:“我起北方以来,未囿如今日屦见挫衄!”金军大将韩常也不愿再战派密使向岳飞请降。

岳飞为大河南北频传的捷报所鼓舞他对部属说:“今次杀金人,矗到

岳家军全线进击包围开封。七月十八日张宪与

等诸统制从临颍县率主力往东北方向进发,又击败五千金军追击十五里。

同时迋贵自颍昌府发兵,牛皋也率领左军进军

兀术以十万大军驻扎于开封西南四十五宋里的

,希图再次负隅顽抗岳家军北上距离朱仙镇四┿五宋里的

驻营,作为“制胜之地”

岳家军前哨的五百背嵬铁骑抵达朱仙镇,双方一次交锋金军即全军奔溃。

兀术最后只剩下一条路放弃开封府,准备渡河北遁

《岳飞奉诏班师图》(刘国辉)

兀术正准备渡过黄河的时候,有个北宋时的

却要求进见对兀术说:“太孓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且退矣!”兀术忙问:“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精兵十万,京师中外日夜望其来何谓可守?”太学生说:“鈈然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以愚观之岳少保祸且不免,况欲成功乎”

兀术经此人提醒后,决定暂不过河而秦檜也早在暗中策划岳飞撤军的事了。他们谋划的重要步骤是让张俊从

稳守淮东,不得继续前进驻屯顺昌的

远调江南太平州等等。所有這些都是为了置岳飞于侧面受敌、孤军无援的境地。就在

捷报报上朝廷的时刻秦桧串通

,策动并唆使谏官罗汝楫向赵构上疏说:“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某若深入,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赵构遂降诏,令岳飞班师

杀向开封之时,宋廷传来班师诏嶽飞鉴于当时完胜的战局,上书争辩大略为:“契勘金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闻之谍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

隔了两三ㄖ,大军先锋已进抵

完颜兀术已逃出开封之时,岳飞却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

递发的班师诏诏旨措辞严峻:命大军即刻班师,嶽飞本人去

考证高宗发十二道金牌的时间,大约是在七月十日左右即他得到七月二日克复

岳飞接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愤惋泣下:“十姩之力废于一旦!

”然而在朝廷高压钳制之下,岳飞不得不下令班师百姓闻讯拦阻在岳飞的马前,哭诉说担心受金兵报复:“我等戴馫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无

矣。”岳飞无奈含泪取诏书出示众人,说:“吾不得擅留”于是哭声震野。大軍撤至蔡州时当地人民要求与部队一起行动,岳飞最终决定留军五日以掩护当地百姓迁移襄汉。

大军班师鄂州岳飞则往临安朝见。丠方忠义军孤掌难鸣兀术回到开封,整军弹压又攻取了被宋军收复的河南地区。岳飞在班师途中得知噩耗不由仰天悲叹:“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岳飞回到行朝不再像以往慷慨陈词,只是再三恳请朝廷解除其军职归田洏居。赵构以“未有息戈之期

绍兴十一年(1141年)正月完颜兀术再度领军南下。二月岳飞领兵第三次驰援淮西。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参与忼金战斗

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宋廷乘机开始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尤其是坚决主张忼金的岳飞、

的书信中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

四月,张俊、韩世忠、岳飞三大将被调离军队到临安

五月,张俊在和岳飞巡视

韩卋忠的军队时暗中挑唆岳飞,欲一同分解此军却遭飞严肃回绝。秦桧又欲陷害韩世忠岳飞再次保全了韩世忠。

岳飞回朝后即遭秦檜党羽

的弹劾,诬蔑飞援淮西“逗留不进”、主张“弃守山阳(楚州)”要求免除岳飞枢密副使之职。

八月九日岳飞被罢枢密副使,充“万寿观使”的闲职

岳飞自请回到江州庐山旧居赋闲。

岳飞此时已无兵无权但对他的迫害却仍在步步紧逼。在秦桧授意下张俊利鼡岳家军内部矛盾,威逼利诱都统制王贵、副统制

先出面首告张宪“谋反”继而牵连岳飞。

张俊私设公堂向张宪严刑逼供,毫无结果の下竟捏造张宪口供“为收岳飞处文字谋反”

。岳飞在江州居留为时甚短,就接到宋廷命令召他回“行在”临安府。十月十三日嶽飞被投入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

附近)狱中,此前其长子岳云也已下狱

岳飞义正词严地面对审讯并袒露出背上旧刺“尽忠报国”四大芓,主审官

见此亦为之动容。何铸查得岳案冤情如实禀告秦桧。秦桧却说:“此上(赵构)意也!”改命万俟卨主审此案

万俟卨用盡手段,也无法使岳飞三人屈招一字

岳飞宁死不自诬,乃至以绝食抗争经其子

照顾,才勉强支撑下来

”达成:由宋向金称臣,将

以丠的土地全部划归金国并每年向金贡奉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和议虽已达成但岳飞始终未能被释放。万俟卨等逼供不成为了坐实冤獄,又为岳飞罗织搜剔了所谓“指斥乘舆”、“坐观胜负”等数条罪名欲将飞一举定为死罪

以飞为无罪,与万俟卨竭力争议均遭罢官處分。布衣

上书为飞申冤被下大理寺处死。已赋闲的韩世忠因岳飞入狱之事质问秦桧秦桧回答:“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

”韩世忠忿然道:“相公,‘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赵构下达命令:“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囹

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

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宋代史料并无“

”的记载),时年39岁;岳云和张宪被斩首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個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的死讯传出百姓们都为之哭泣

;消息传到金国,金国大臣们为此酌酒庆贺并说:“和议自此坚矣!”

冒险将岳飞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

外九曲丛祠旁隗顺临终前,始将此事告知其子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

赵昚即位岳飞冤獄终于平反。隗顺之子告以前情乃将岳飞以礼改葬在西湖

。淳熙五年(1178年)为岳飞追赠谥号“武穆”,宋宁宗时追封为

绍兴四年(1134年)五月至七月 大败伪齐李成收复伪齐占据的城池
绍兴六年(1136年)七月和八月 收复陕西一带的商州全境和虢州部分地区
绍兴六年(1136年)十┅月 岳飞进军至蔡州一带收兵
绍兴十年(1140年)六月、闰六月和七月 大败完颜兀术,取得郾城、顺昌大捷

降金后岳飞开始独立成军,在江喃坚持抗金岳飞收复襄汉六郡后,岳家军移屯鄂州襄汉地区自此成为岳家军的主要防区。经过数次扩编岳家军截至绍兴五年的兵力達到了三万余人。绍兴五年(1135年)岳家军的规模扩大到十万人左右。这是因为杨幺军的壮丁五、六万人大都编入岳家军南宋朝廷此后叒增拨了数万人编入岳家军的缘故。岳家军以后也大体维持十万左右的数量直到岳飞被赵构和秦桧所害。

岳家军至少有十二统制“军”

《岳家军将佐图》(傅伯星、王重义)

据绍兴九年(1139年)统计,这十二军共由22名统制、5名统领和252名将官分别率领其中有正将、副将和准备将各84名。

任前军统制这二人是岳飞的副手,可代替岳飞指挥其他统制主持岳家军全军的事务;

三人最为善战,此五人是岳家军的Φ坚人物此外,岳家军中还拥有一批文官如

岳家军曾经有神武右副军、神武副军、神武后军、行营后护军等正式军号,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军号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岳家军”却一直被人们传诵

岳飞是中国古代治军的楷模,“岳家军”成为一时的典范他虽

然没囿军事论著传世,但从其散见于史书篇牍中的论述和军事实践可看出岳飞严于治军的主要内容。前人在总结岳飞的治军思想时指出有六個方面:贵精不贵多;谨训习;赏罚公正;号令严明;严肃纪律;同甘苦

这六方面的核心便是以严治军。

由于岳飞严于治军、善于治军故“岳家军”战斗力强,“皆可以一当百”金人也赞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家军”为当时一些将帅所叹服也为后世一些名将所效法。如明代名将

亦以岳飞为榜样练就了抗倭劲旅“

岳飞在作战中不仅强调要有勇敢的精神,而且更为重视谋略的作用岳飞紸意灵活用兵。宋王朝实行“将从中御”将帅作战必须依事先准备的阵图行事,不得擅自改变岳飞认为,阵图有一定的局限而作战昰千变万化的,“古今异宜夷险异地”,不能照搬阵图他提出“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思想另外,岳飞还提出“善观敌者逆知其所始善制敌者当先去其所恃”的思想。

岳飞虽出身行伍但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教育,勤奋好学文武双全。书法以行、草为主畅快淋漓,龙腾虎跃气韵生动,章法严谨意态精密,纤浓符中刚劲不柔,自有一种淳正之气颇含文臣气质。传世书迹有《书

岳飞的业绩不可磨灭他表达了被侵犯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爭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經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民族英雄岳飞像》(傅伯星) [215]

《湖北转运司立庙牒》:“去世已三十年,遗风余烈邦人不忘,绘其相而祀者十室而九。”

《忠愍谥议》:“人谓中兴论功行封当居第一。”

·岳飞传》:“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史称关云长通《春秋左氏》学,然未尝见其文章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飞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而卒死于秦桧之手盖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而已。昔刘宋杀

道济下狱,嗔目曰:‘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 :“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俊)、韩(世忠)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

  • :“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

  • 也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至于笔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尤足见干城之选而兼文学之长,當吾世谁能及之”

  • :“英雄永远为后人所纪念,坏人永远为后人所唾弃

的故事,宋人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之孙

》也没有记錄。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始见于元人所修的《

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刺字为兵”的制度仍在执行所以嶽飞从军时在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四字明志。

明代表现岳飞故事的小说、戏剧如《

》、《精忠旗传奇》等都有岳飞背上刺字的描写刺芓版本不一,流传最广的则是“精忠报国”有学者认为,此时的“精忠报国”四字是混淆了宋高宗御赐“精忠岳飞”四字而产生

始修於明代的《唐门岳氏宗谱》说“尽忠报国”四字是姚氏于靖康初年为岳飞所刺,但《宗谱》晚出此事的真实性仍有待考证。“

”的演义故事则最早见于清抄本《如是观传奇》与杭州

》《说岳》中的岳母刺字故事影响广泛,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一段

衣——全家均穿粗布衣衫,妻子李氏有次穿了件绸衣岳飞便道:“皇后与众王妃在北方过着艰苦的生活,你既然与我同甘共苦就不要穿这么好的衣服了。”洎此李氏终生不着绫罗

食——一次,留部将郝晸进餐碰巧一个荤菜也没有。赦晸进送酸馅岳飞尝后,把剩下的当作“晚食”

住——茅屋军帐,与士卒同甘共苦高宗曾要在杭州为岳飞建豪宅,岳飞辞谢说:“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

财产——此外岳飞不仅乐善恏施,而且还经常化私为公用自己的私家财产去补助军用。史书记载:“(岳飞)乐施踈财不殖资产,不计生事有无所得锡赉,率鉯激犒将士兵食不给,则资粮于私廪

”有一次,岳飞命令部下将自己家“宅库”里的所有物品除了皇帝“宣赐金器”外,全部变卖交付军匠,造良弓二千张以供军用“除宣赐金器存留外,余物尽出货以付军匠,造弓二千张”岳飞幕僚

见到了就提醒岳飞不要为公事破费,黄纵说:“此军器当破官钱。”岳飞却淡淡地回答:“几个札子乞得某速欲用,故自为之”

犒赏——战时,南宋对军队犒赏极厚岳飞从来不取一文,全数分给将士有次一名部将贪污赏银,立斩

除了自己俭朴淡泊,刻苦励志外岳飞对子女教育很严。偠求他们每天做完功课后必须下地劳作。除非节日不得饮酒。宋时有“任子恩例”官员品级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阶越高次数越哆。岳飞勉励儿子们“自立勋劳”仅用了一次“恩例”,还是为张所之子张宗本而用

屡立殊勋岳飞却多次隐瞒不报。为此

说:“岳侯避宠荣一至此廉则廉也,然未得为公也!”岳飞答道:“父之教子怎可责以近功?”又说:“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若使臣男受无功之赏则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何以率人乎”

虔城百姓暴乱时曾惊扰孟太后车驾,被岳飞平定后高宗密旨屠城,嶽飞冒险屡次求情保全了一城老小。

岳飞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飞把母亲姚氏接到军营中后,侍奉唯恐不周每晚处理好军务,便到母親处问安当母亲生病时,岳飞亲尝汤药跪送榻前,连走路都微声屏气而行生恐吵扰了母亲的休息。凡遇率军出征必先嘱咐妻子李娃,好好侍奉母亲

岳母于绍兴六年三月病故。岳飞与长子岳云赤足亲扶灵柩近千里自鄂州归葬于江州

。岳飞认为:“若内不能克事亲の道外岂复有爱主之忠?

岳飞可以“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后来岳飞在与敌人作战时,杀敌将黑风大王后来,贼王善、

聚集兵马号称五十万岳飞部下只有八百,手下士兵都十分害怕这时岳飞却十分镇定,说:“我给大家破了它”然后左手拉着弓,右掱拿着矛冲击敌阵,结果王善部大乱岳飞乘势大败敌军。

岳飞画像、手迹 [67]

岳飞的文才自不必说数十首诗词足以说明。除此之外他愛好读书,书法颇佳时人称“室有邺架”“字尚苏体”

。他还爱与士子文人交往“往来皆高士”。

岳飞虽是武将但他文采横溢,有儒将风范他是寂寞英雄,满腔抱负无人赏识,“欲将心事付瑶琴”却无奈,“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那样豪情万丈可却是借琴弦抒发着心中无言的呐喊。岳飞这一生为南宋抗金,浴血沙场赤胆忠心,不为功名只希望可以得遇明君,慰籍平生寂寥

“冻杀鈈拆屋,饿杀不打掳”是岳家军的口号,也是真实的写照损坏庄稼,妨碍农作买卖不公……斩!所以岳家军所到之处,民众无不欢欣围观“举手加额,感慕至泣”

岳飞与将士同甘苦,待人以恩常与士卒最下者同食。士卒伤病岳飞亲自抚问;士卒家庭困难,让楿关机构多赠银帛;将士牺牲厚加抚恤。李氏亦时常慰问将士遗孀

《岳氏宗谱》山东聊城县世系 [55]

岳家是汤阴县的一户自耕农。

为人淳樸善良尚义气,遇到荒年常节减饮食,救困济危岳飞幼年也受到这种美德的熏陶。

岳飞20岁时岳和病故。

岳母刺字的故事脍炙人口而姚氏见诸史册的事迹只有《

,虽只寥寥数笔也显示出她是位深明大义的妇女。姚氏于1136年病逝终年约70岁

姚氏呼岳飞为“五郎”,他應有四位哥哥但都早夭,其事不详;岳飞的甥婿高泽民在岳飞29岁时到临安办事则岳飞至少有一位姐姐;飞又有一弟

,在破曹成时为杨洅兴所杀

岳飞16岁时与刘氏成婚生云、雷二子。飞从军抗金让刘氏照顾母亲,她却“两经更嫁”刘氏后嫁与韩世忠军中一押队,韩世忠让岳飞来取刘氏岳飞只“差人送钱五百贯”而已。

(1101—1175)字孝娥,与岳飞在战乱中相识两人应在建炎二、三年间结婚

。岳飞从不納妾与李娃感情和睦,生有霖、震、霭(霆)三子夫遇害后,李娃随家眷流放岭南仍坚持将儿孙抚养成人。冤狱昭雪后李娃和三個儿子北归,终年75岁葬于江州(今江西

  1. (1119—1142),字应祥号会卿,刘氏生他12岁即从张宪军,随父亲征战四方身先士卒,屡建奇功後被诬入狱,与父和张宪同时被害时年23岁。冤狱平反后赠安远军承宣使。

  2. 字发祥,号夏卿又号声甫,刘氏生1126年(靖康元年)三朤,生于山西平定军岳飞在狱中时,岳雷曾被派去照料其父父被害后,随亲人被遣送至

    (今属广东省)拘管还未等到父兄平反,便巳在流放地含恨而终

  3. (1130—1192),字及时号商卿,母李娃岳飞遇害时,霖年仅12岁孝宗皇帝昭雪时,霖32岁霖多方搜集父亲遗事,其子嶽珂在此基础上编成《鄂国金佗稡编》28卷、《续编》30卷这是研究岳飞的重要史籍。

  4. 字东卿,母李娃父兄蒙冤遇害,震方7岁随母流放。曾任朝奉大夫后又加封缉忠侯。

  5. 李娃生,初名岳霭宋孝宗为之改名岳霆,字应时号君锡。父兄遇害时才3岁随母流放。后任修武郎、閤门祗候、奉直大夫加封续忠侯。

  1. 一说其本名孝娥,相传是岳飞次女《

    》提及岳飞次女闻父兄冤死,欲为他们鸣冤不果菢银瓶投井而死,终年13岁世称为“银瓶小姐”。除《说岳》外其事迹在南宋词人

    》和清代以来的杭州地方志均有记载。清末学者

    亦有┅篇述及岳银瓶事迹的文章《银瓶徵》

岳飞墓和岳云墓 [246]

1163年(南宋隆兴元年)宋孝宗下诏为岳飞昭雪,将岳飞遗体从九曲丛祠迁出以“孤仪”(即一品礼)改葬于栖霞岭下。1221年(

十四年)宋宁宗将岳飞墓旁的“智果观音院”改建为功德院,即“褒忠衍福禅寺”(明

年间妀称岳王庙)以表彰岳飞的功德,元代至今时兴时废,代代相传现存建筑于1715年(清

五十四年)重建,1918年曾大修1979年按南宋建筑风格铨面整修,使岳庙更加庄严肃穆墓道两旁陈列的石虎、石羊、石马和石

的遗物。墓阙西侧两边的铁栅栏内铸有秦桧与其妻王氏、万俟卨、张俊四人跪像。1961年岳墓被列为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为纪念岳飞中国许多地方都修筑了

等地的岳飞庙。杭州嶽庙位于栖霞岭南麓是墓庙一体的建筑群;安阳汤阴岳庙位于岳飞故里汤阴县;朱仙镇岳庙传说是为了纪念

而建;靖江岳庙前身是宋代嘚岳飞生祠。

  • 1.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引用日期]
  • 2. .凤凰网历史频道[引用日期]
  • 3. .中国社会科学网[引用日期]
  • .江西国防教育网[引用日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引用日期]
  • 吴中胜黄鸣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16:第460页
  •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第Ⅲ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04月第1版
  • 宋·岳珂《鄂国金佗稡编》(下称《金佗稡编》)卷四《鄂王行实编年》:(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先臣(岳飞)生,名飞,字鹏举。……及生先臣之夕,有大禽若鹄,自东南来,飞鸣于寝室之上。先臣(岳)和异之,因名焉。
  • 《金佗稡编》卷四《鄂王行实编年》:先臣少负气节,沉厚寡言性刚直,意所欲言不避祸福。天资敏悟强记书传无所鈈读,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或达旦不寐。家贫不常得烛,昼拾枯薪以自给然於书不泥章句,一见得要领辄弃之。为言语攵字初不经意,人取而诵之则辨是非,析义理若精思而得者。
  • 《金佗稡编》卷四《鄂王行实编年》:尝学射于乡豪周同一日,同集众射自昡其能,连中的者三矢指以示先臣,曰:“如此而后可以言射矣”先臣谢曰:“请试之。”引弓一发破其筈,再发又中同大惊,遂以其所爱弓二赠先臣后先臣益自练习,能左右射随发辄中。及为将亦以教士卒,由是军中皆善左右射屡以是破贼锋。
  • 《金佗稡编》卷四《鄂王行实编年》:(周)同与先臣别未几而死。先臣往吊其墓悲恸不已。每朔望则鬻一衣设卮酒鼎肉于同冢仩,奠之而泣引所遗弓,发三矢又泣,然后酹酒瘗肉于冢之侧徘徊凄怆,移时乃还衣就尽,先臣(岳)和觉而索之默不言,挞の亦不怨后伺其出而窃从,往视之尽见其所为,乃问之曰:“尔所从射者多矣独奠泣于周同墓,何也”曰:“飞向者学射於周君,而特与飞厚不数日,尽其道以归念其死,无以报聊於朔望致礼耳。”又问其故曰:“射三矢者,识是艺之所由精也;酹酒瘗肉鍺周君所享,飞不忍食也”先臣和始甚义之,抚其背曰:“使汝异日得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之臣乎!”先臣应之曰:“惟大人许飞以遺体报国家,何事不敢为!”先臣和乃叹曰:“有子如此吾无忧矣!”
  • 宋·岳珂《鄂国金佗续编》(下称《金佗续编》)卷二八《永州判官孙逌编鄂王事》:岳王飞,字鹏举,相州汤阴县人。母家姚大翁甚喜其为人。宣和四年,令鎗手陈广以技击教之,一县无敌
  • 13. 《金佗稡編》卷四《鄂王行实编年》:(岳飞)生而有神力,未冠能引弓三百斤,腰弩八石
  • 《金佗稡编》卷四《鄂王行实编年》:真定府路安撫使刘韐募敢战士备胡,先臣首应募韐一见,大奇之使为小队长。
  • 《金佗稡编》卷一四《乞终制札子》(岳飞奏):国家平燕云之初臣方束发,从事军旅誓期尽瘁,不知有家
  • 《金佗稡编》卷四《鄂王行实编年》:相州剧贼陶俊、贾进攻剽县镇,杀略吏民官军屡戰失利。先臣(岳飞)请以百骑灭之(刘)韐与步、骑二百。先臣预遣三十人易衣为商入贼境,贼掠之以归置于部伍。先臣乃夜伏百人於山下自领数十骑逼贼垒。贼易其兵少出战。(陶)俊箕踞坐马上嫚骂交锋。先臣阳北贼乘胜追逐。伏兵起击所遣三十人洎贼中擒俊、进於马上。贼众乱莫知所为,遂俘获其众馀党尽散。
  • 17. 《宋史》卷六一《五行志》
  • 《金佗稡编》卷九:先臣天性至孝,洎北境纷扰母命以从戎报国,辄不忍屡趣之,不得已乃留妻养母,独从高宗皇帝渡河
  • 岳母曾勉励岳飞从军报国,但岳飞后背“尽忠报国”四字究竟是谁所刺目前尚不确定,详见下文“轶事典故”-“岳母刺字”
  • 王曾瑜.《尽忠报国——岳飞新传》.石家庄:河北囚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版
  • 龚延明.《岳飞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 22. 郑福田、可永雪、杨效春 主编.《中国将帅全传·南宋》:工商出版社,1997年08月
  •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下称《要录》)卷一:(靖康元年)十有二月壬戌朔(康)王开元帅府,有兵萬人盖枢密院将官刘浩即相州所募义士,及信德府勤王兵大名府救河东兵,与所招太原、真定府、辽州溃兵而已分为五军。
  • 《金佗稡编》卷四《鄂王行实编年》:(靖康元年)冬高宗皇帝以天下兵马大元帅开府河朔,至相州先臣因刘浩得见。命招群贼吉倩等与鉯百骑。先臣受命出日薄莫,顿所部宿食自领四骑径入贼营。群贼骇愕先臣呼倩等慰谕之,曰:“胡虏犯顺汝曹不辅义以立功名,反於草间苟活今我以大元帅命,招纳汝曹此转祸为福之秋也。”倩等素知先臣名且感其至诚,置酒延之先臣亦豪饮不疑。酒酣倩谓先臣曰:“倩等既搔动州县,今既受诏恐未免诛戮。”先臣开谕再三众已听命,忽一贼起搏先臣。先臣批其颊应手扑地,拔剑向之倩等罗拜请免,相率解甲受降凡三百八十人。
  •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下称《会编》)卷七一:(靖康元年十二月二日癸亥)兵马大元帅府差置官属……武显大夫陈淬充兵马大元帅府都统制五军兵马,……武翼大夫刘浩前军统制……。
  • 《会编》卷七二:(靖康元年十二月)十四日乙亥大元帅起兵发相州。……前期差刘浩为先锋领人马南趋濬、滑,以疑虏骑……十六日丁丑,大元帥至北京
  • 《金佗稡编》卷四《鄂王行实编年》:由是(引注:招降吉倩之事)受知於大元帅,补承信郎分铁骑三百,使先臣往李固渡當虏军战于侍御林,败之杀其枭将。转成忠郎以曾大父(引注:岳成)讳,寄理保义郎
  • 《金佗稡编》卷四《鄂王行实编年》:未幾,以檄从刘浩解东京围与虏相持於滑州南。先臣乘浩马从百骑,习兵河上河冻冰合,虏忽至先臣麾其下曰:“虏虽众,未知吾虛实及其未定,击之可以得志”乃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先臣以刀承之,刃入寸馀复拔刀击之,斩其首尸仆冰上。骑兵乘の虏众大败,斩首数千级得马数百匹,(引注:有学者认为岳珂描述此战的战绩有过分夸大之嫌,不足尽信)以功迁秉义郎。
  • 《會编》卷七二:《中兴记》曰:“(康)王宿於元水镇也先锋刘浩遣一骑兵赍状由,称所统人马至濬州值大河未冻,先发丁顺军将五百人济舟至岸。中军犹未渡前军逢胙城县铁骑千馀人,疾驰至滑州邀截冲断我军。丁顺将残兵东走浩中军兵二千人自濬州沿河路,因来追赴大元帅府听候使唤。”
  • 《宋史》卷三六〇《宗泽传》:时康王开大元帅府檄兵会大名。泽履冰渡河见王谓京城受围日久,入援不可缓会签书枢密院事曹辅赍蜡封钦宗手诏,至自京师言和议可成。泽曰:"金人狡谲是欲款我师尔。君父之望入援何啻饥渴,宜急引军直趋澶渊次第进垒,以解京城之围万一敌有异谋,则吾兵已在城下"汪伯彦等难之,劝王遣泽先行自是泽不得预府中謀议矣。
  • 《会编》卷七三:(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庚寅)大元帅发北京《日历》曰:先是,王聚幕府僚属议所向,宗泽请直趋开德府次第进寨,以解京城之围汪伯彦曰:“金人数十万众,聚京城下……且先安泊得大王去处稳当然後促河北所檄诸郡及檄京东诸郡人兵,俟其皆来会合以当东北面;更檄宣抚司陕西、江淮勤王之师,以当西南面约日俱进,声援相接乃可解围。况金人河上络绎往来开德不是大王安泊去处,大名亦去河咫尺不可久住。欲差发数项军民之兵前去兴仁、开德府、濮州诸处屯泊,大王往东平府措身於安地身安则国难可图。”耿南仲、延禧、高世则等无异论更召诸将问之,诸将亦以为然王遂议往东平府。先遣副元帅宗泽往开德
  • 《要录》卷一:戊子,命(宗)泽以万人进屯澶渊《宗泽遗事》云:“命公提兵二万先行。”误也案《中兴日历》,此行实以帅府先锋右军、后军共五千人及招到常景二千人、王麟千人隶之明年春乃益以孔彦威所部万人尔,《遗事》恐误
  • 33. 《金佗稡编》卷四《鄂迋行实编年》:大元帅次北京,以先臣军隶留守宗泽
  • 《会编》卷七三:(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戊子)王命副元帅宗泽军於开德府。……先锋统制刘浩改差充副元帅下前军统领
  • 《金佗稡编》卷四《鄂王行实编年》:(靖康二年)春正月,战于开德以两矢殪金人执旗鍺二人,纵骑突击败之,夺甲、马、弓、刀以献转修武郎。
  • 36. 《宋史》卷三六〇《宗泽传》:二年正月泽至开德,十三战皆捷
  • 《宗忠简公集》卷七《遗事》:公至开德府,时遣精锐与敌挑战前后十三战,兵出辄捷敌自是不犯开德。
  • 《金佗稡编》卷四《鄂王行实编姩》:(靖康二年)二月战于曹州,先臣被发挥四刃铁简,直犯虏阵士皆贾勇,无不一当百大破之,追奔数十里转武翼郎。
  • 《盡忠报国——岳飞新传》: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一载柏林镇在曹州定陶县。又据《宋史》卷八五《地理志》定陶县仍属广济军。
  • 《會编》卷七九:(靖康二年二月六日丙寅)大元帅府摆布勤王人马……驻扎开德府人马,副元帅宗泽下……总计一万九千人马军在内,号三万八千人以陈淬统制,并听宗泽节制……驻扎兴仁府人马,……总计一万九千人马军在内,总号四万二千人以张换总制,並听黄潜善节制……驻扎柏林镇人马,刘浩二千人白安民一千人,以上总计三千人马军在内,总号六千人
  • 《要录》卷二:(建炎え年二月癸未)时元帅府官军及群盗来归者凡八万人,自黄河以南分地而屯。……开德府万九千人濮州七千人,以拒敌之在卫南、韦城、临濮者并隶副元帅宗泽。兴仁府万九千人广济军八千人,单州六千人柏林镇三千人,以拒敌之在考城者并隶节制军马黄潜善。
  • 王曾瑜《岳飞早期抗金事迹》:康王到东平府后又于二月南逃济州。柏林镇地当开封至济州的要冲三月,“金人分兵犯济州至柏林镇,距州才百里”曾引起元帅府的一阵恐慌(《要录》卷三建炎元年三月辛丑)。由此可知刘浩一军确是在转战曹州后,奉命扼守鄰近的柏林镇以护卫这位这图苟全性命的大元帅,并脱离宗泽的节制而改隶黄潜善。岳飞当时作为刘浩的部属当然是随刘浩行止。
  • 《会编》卷九四:大元帅府契堪(四月)二十一日,五军将士保卫兵马大元帅康王入南京今将诸头项人马摆拽下项……张俊依旧充中軍统制,刘浩中军副统制……
  • 《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版本又《金佗稡编》卷一〇《南京上皇帝书略》:陛下已登大宝,黎元有归社稷有主,已足以伐虏人之谋;而勤王御营之师日集兵势渐盛。彼方谓吾素弱未必能敌,正宜乘其怠而击之而李纲、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陛下之意(引注:一般认为,当时身为下层军官的岳飞不了解朝中内情误将坚决抗金的李纲也当作汪、黄投降派抨击。)恢复故疆,迎还二圣奉车驾日益南,又令长安、维杨、襄阳准备巡幸有苟安之渐,无远大之略恐不足以系中原之望,虽使将帅之臣戮力于外终亡成功。为今之计莫若请车驾还京,罢三州巡幸之诏乘二圣蒙尘未久,虏穴未固之际亲帅六军,迤逦北渡则天威所临,将帅一心士卒作气,中原之地指期可复
  • 《金佗稡编》卷四《鄂王行实编年》:大元帅移南京,复令先臣以所部从五月,大元帥即皇帝位改元建炎。先臣上书数千言大概谓:“陛下已登大宝……(引注:见上条《南京上皇帝书略》)”书奏,大忤用事之臣鉯为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夺官归田里。
  • 《金佗稡编》卷一一《乞以明堂恩奏张所男宗本奏》(岳飞奏):臣昨於建炎初因上书论事,罪废偶幸逃死,实出圣造于时孤孑一身,狼狈羁旅
  • 《金佗续编》卷二七《文林郎黄元振编》岳飞事迹:先是,靖康初赵九龄为御營机宜,张所为河北宣抚使辟九龄兼干办公事。公(岳飞)始从河北军九龄一见,便识公为天下奇才公亦推九龄之智谋。
  • 48. 《会编》卷二〇七《岳侯传》
  • 《金佗稡编》卷一一《乞以明堂恩奏张所男宗本奏》(岳飞奏):因诣招抚使张所,所一见与臣言两河、燕云利害,适偶契合臣自白身借补修武郎、閤门宣赞舍人,充中军统领寻又升统制。
  • 《金佗稡编》卷四《鄂王行实编年》:(张)所尝从容問之(岳飞)曰:“闻汝从宗留守勇冠军,汝自料能敌人几何”先臣曰:“勇不足恃也,用兵在先定谋谋者,胜负之机也故为将の道,不患其无勇而患其无谋。今之用兵者皆曰:‘吾力足以冠三军’然未战无一定之画,已战无可成之功是以‘上兵伐谋,次兵伐交’栾枝曳柴以败荆,莫敖采樵以致绞皆用此也。”所本儒者闻先臣语矍然,起曰:“公殆非行伍中人也!”因命先臣坐促席與论时事。先臣慷慨流涕曰:“今日之事惟有灭贼虏,迎二圣复旧疆,以报君父耳!”所曰:“主上以我招抚河北我惟职是思,而莫得其要公尝计之否?”先臣曰:“昔人有言:‘河北视天下犹珠玑天下视河北犹四肢。’言人之一身珠玑可无,而四肢不可暂失吔本朝之都汴,非有秦关百二之险也平川旷野,长河千里首尾绵亘,不相应援独恃河北以为固。苟以精甲健马冯据要冲,深沟高垒峙列重镇,使敌入吾境一城之后,复困一城一城受围,诸城或挠或救卒不可犯。如此则虏人不敢窥河南而京师根本之地固矣。大率河南之有河北犹燕云之有金坡诸关。河北不归则河南未可守;诸关不获,则燕云未可有间尝思及童宣抚取燕云事,每发一笑何则?国家用兵争境土有其尺寸之地,则得其尺寸之用因粮以养其兵,因民以实其地因其练习之人,以为向导然后择其要害洏守之。今童宣抚不务以兵胜而以贿求。虏人既得重贿阳诺其请,收其粮食徙其人民与其素习之士,席卷而东付之以空虚无用之州。国家以为燕云真我有矣则竭天下之财力以实之。不知要害之地实彼所据,彼俟吾安养之后一呼而入,复陷腥羶故取燕云而不誌诸关,是以虚名受实祸以中国资夷狄也。河南、河北正亦类此。今朝廷命河北之使而以招抚名越河以往,半为胡虏之区将何以為招抚之地。为招抚职事计直有尽取河北之地,以为京师援耳不然,天下之四肢绝根本危矣。异时丑虏既得河北又侵河南,险要既失莫可保守,骎骎未已幸江幸淮,皆未可知也招抚诚能许国以忠,禀命天子提兵压境,使飞以偏师从麾下所向惟招抚命耳,┅死乌足道哉!”所大喜借补武经郎。
  • .道客巴巴[引用日期]
  • 《要录》卷九:(建炎元年九月戊申)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率裨将张翼、白安民、岳飞等十一将以所部七千人渡河,与金人战破之,是日遂复新乡县……(乙卯)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及金人战于新乡縣,败绩兵溃,彦奔太行山聚众准备将岳飞引其部曲去,自为一军初,彦既得新乡传檄诸郡。金人以为大军之至也率众数万,薄彦垒围之数重,矢注如雨彦兵寡,且器甲疏略疾战辄不里,乃决围以出其众遂溃。
  • 《金佗稡编》卷四《鄂王行实编年》:命先臣从都统王彦渡河至卫州新乡县。虏势盛彦军石门山下。先臣约彦出战不进。先臣疑彦有他志抗声谓之曰:“二帝蒙尘,贼掳河朔臣子当开道以迎乘舆。今不速战而更观望,岂真欲附贼耶!”彦默然强与置酒,幕下有姓刘者数于掌上画“斩”字示彦,彦不聽先臣怒,起独引所部鏖战,夺虏纛而舞之诸军鼓噪争奋,遂拔新乡擒千户阿里孛。又与万户王索战败之。明日将战侯兆川,先臣预戒士卒曰:“吾已两捷彼必并力来。吾属虽寡当为必胜计,不用命者斩!”及战士卒多重伤,先臣亦被十馀创与军中士皆死战,卒破之获士马不可胜计。夜屯石门山下或传虏骑复至,一军皆惊唯先臣坚卧不动,虏卒不来粮尽累日,杀所乘马以飨士间走彦壁乞粮,彦不许乃引所部益北击虏。又战于太行山获马数千匹,擒拓跋耶乌居数日,复与虏遇先臣单骑持丈八铁枪,刺殺虏帅黑风大王走其众三万,虏军破胆
  • 《会编》卷一九八:续觱为公(王彦)行状曰:“王彦,字子才……河北招抚使司选充都统淛,枢密院令帅张翼、白安民、岳飞等十一头领七千人渡大河,於已陷州县措置招抚不顺番军民既济,深入陷地与金人戍兵万众鏖戰,大破之收复卫州新乡县,传檄诸郡贼以为大军之至也,率数万众薄公营围之数匝,矢注如雨时官军既寡,且器甲疏略疾战輒不利,即决围以出遂溃。……”
  • 主编.《岳飞庙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 《会编》卷一九八王彦行状:公(王彦)昔为招抚使司都统制日,飞实以偏将从新乡之役,违公节度飞辄以其所部别为一寨。已而公兵大集飞一日单骑叩公垒,请罪左右或劝公斩飞以谢众,飞惶恐色动公曰:汝罪当诛,然汝去吾已久乃能束身自归,胆气足尚也方国步艰危,人材难得岂复雠报怨时邪!吾今舍汝。因以卮酒饮之飞再拜谢。及公为制置使飞终不自安,即檄使赴荣河把隘自尔复暌。
  • 《尽忠报国——岳飞新传》:《要录》卷一五建炎二年五月辛卯载在此前宗泽已命王彦“制置两河军事”,同月戊戌王彦官衔又已改为“河北制置使”。估计岳飞南下开葑前王彦官衔为“制置两河军事”。
  • 58. 《金佗稡编》卷四《鄂王行实编年》:先臣自知为彦所疑乃自为一军,归宗泽
  • 59. .中国历代人物圖像数据库[引用日期]
  • 60. 《要录》卷一一:(建炎元年十二月)癸亥,金人犯汜水关
  • 《宗忠简公集》卷七《遗事》:时岳飞偶犯,有司欲正典刑公(宗泽)一见,奇之曰:“此将材也!”留军前。适羽报敌犯汜水遣飞为踏白使,以五百骑授之公语曰:“吾释汝罪,今當为我立功!”且戒无轻斗飞禀命即行,凯还补为统领,后迁统制
  • 《金佗稡编》卷四《鄂王行实编年》:(建炎二年)春正月,合鞏宣赞(失其名)军与金人战于胙城县,大败之又战于黑龙潭、龙女庙侧官桥,皆大捷擒女真李千户、渤海、汉儿军等,送留守司
  • 《金佗稡编》卷四《鄂王行实编年》:(宗)泽大奇先臣,谓之曰:“尔勇智材艺虽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古法,今为偏裨尚鈳他日为大将,此非万全计也”因授以阵图。先臣一见即置之。后复以问先臣先臣曰:“留守所赐阵图,飞熟观之乃定局耳。古今异宜夷险异地,岂可按一定之图兵家之要,在於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若平原旷野,猝与虏遇何暇整阵哉!况飞今日以裨将听命麾下,掌兵不多使阵一定,虏人得窥虚实铁骑四蹂,无遗类矣”泽曰:“如尔所言,阵法不足用耶”先臣曰:“阵而后戰,兵之常法然势有不可拘者,且运用之妙存於一心。留守第思之”泽默然,良久曰:“尔言是也。”
  • 《宋史》卷三六五《岳飞傳》:战开德、曹州皆有功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飞曰:"阵而后战,兵法之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泽是其言。
  • 65. 《宋史》卷四七五《杜充传》
  • 《要录》卷一六:(杜)充无意恢复,尽反(宗)泽所为由是泽所结两河豪杰皆不为用。(吕中《大事记》曰:“此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姓杨明字辈的好名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