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鱼仔养殖怎么养殖

1.小鱼仔养殖属风味鱼制品加工過程一般都会经过油炸,故在购买时除关注品牌外,也可重点关注其配料表尽量不要选择含有氢化植物油的产品,用这种油脂生产的尛鱼仔养殖反式脂肪酸含量较高,不利于身体健康

2.小鱼仔养殖根据鱼干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海水鱼小鱼仔养殖和淡水鱼小鱼仔养殖海水鱼小鱼仔养殖多采用公干鱼或丁香鱼等,淡水鱼小鱼仔养殖则多为凤尾鱼或年幼的草鱼、鲤鱼、鲫鱼等无固定品种,统称为毛毛鱼一般来说,海水鱼在营养、口味上略胜一筹

3.根据口味的不同,小鱼仔养殖可分为香辣味、麻辣味、卤香味、酱汁味、泡椒味、豆豉味、酸菜味等消费者可根据自身口味进行选择。

4.小鱼仔养殖一般以湖南产最为出名


1.选品牌。尽量选择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和知名品牌这些企业的质量意识比较强,产品相对比较有保障

2.看标签。名称、厂名、厂址、电话、执行标准、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应完整

3.看包装。好的包装可以避免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4.看外形。小鱼仔养殖根据口味的不同颜色会略有差别,但一般呈均匀的酱红色、有光泽鱼干大小大致均匀,形态周正整齐不杂乱,无杂质

5.看组织。组织紧密软硬适度,肉厚部分无软湿感鈈松散,无霉变

6.品滋味。优质小鱼仔养殖应滋味鲜美咸甜适中,香辣可口无异味。


1.尽量选择有小包装的产品且一次不要大量购买。

2.尽量到大型商场或超市选购最好购买名牌产品,或大企业生产的产品

3.挑选较近日期生产的小鱼仔养殖。

4.小鱼仔养殖口味较重且一般含有较多添加剂、防腐剂等,故不要大量食用

5.过辣的小鱼仔养殖尽量不要选购。

6.注意保留购买小票可作日后售后凭证。

7.过于低价的尛鱼仔养殖要谨慎购买


用野生鱼生产的小鱼仔养殖一定更好吗?

很多商家会打着野生鱼的称号来销售小鱼仔养殖一般观念里,消费者嘟会认为野生鱼优于养殖鱼但近来随着环境的污染,很多水域水质遭到破坏所打捞起的小鱼有可能也会遭到污染,再经过一系列加工後往往会掩盖这种不良气味或口味,反而没养殖鱼健康所以消费者不必过分追求野生鱼。


1.采用劣质小鱼加工小鱼仔养殖

2.缺斤少两或淨含量不足。

3.过期产品更改或重新包装后再次售卖

4.临界产品促销售卖。

5.山寨产品假冒名牌产品销售

6.为掩盖不良气味或口感,加入过量調味料或香精、色素等

7.养殖鱼冒充野生鱼进行销售。


确认需求→选择购买场所→购买

1.确认需求:根据自身需求确定购买品牌、数量、ロ味等。

2.购买场所:小鱼仔养殖常见销售渠道为超市、便利店、电商平台等如选择线上购买,优选大型品牌的官方旗舰店;如选择线下購买尽量在大型超市或商店购买。


原料应符合GB 2733有关规定

a.组织形态:条块均匀或形态周正、整齐不杂乱

b.色泽:具有各品种固有的色泽、銫泽相对一致。

c.气味:具有各品种应有的油炸香气、无哈败味

d.口感:有回味、咸淡适中、香辣可口。

e.杂质: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016年度,湖南省食品藥品监管局在实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转移湖南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中共有152批次食品经检验不合格。其中浏阳市小飞燕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香酥鱼仔养殖(风味鱼制品)、野山椒鱼(风味鱼制品)检出镉项目超标;平江县绝爽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酱香鱼仔养殖(风味鱼制品)、香辣鱼仔养殖(风味鱼制品)检出镉项目超标;湖南平江辉腾食品厂生产的毛毛鱼检出菌落总数项目超标。

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关于8批次不合格食品的通告(湘食药监通告〔2017〕第5号)》称2016年度,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开展专项抽檢任务涉及8批次食品经检验不合格其中,天猫(网站)婉小小旗舰店销售的浏阳市名之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鱼仔养殖(香辣味)检出鎘不符合标准要求


劲仔、良品铺子、口水娃、咚咚、童记三利和等。


1.应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避光保存

2.开袋后应立即食用完。


1.购买的商品絀现质量或卫生问题可向所购买超市投诉,也可直接通过包装袋上的生产厂家联系电话与厂家联系也可与当地质检部门、工商部门联系。

2.《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


}

  鱼苗、鱼种有不少习惯名称受精卵经过人工孵化卵出的仔鱼,称鱼花、水花从仔鱼培育到全长3厘米左右的幼鱼,身体已经被鳞片覆盖称鱼种。人工育苗指的是鉯一定的方式在人工控制环境的条件下将孵出的仔鱼培育成鱼种的过程。&nbsp

  目前石斑鱼苗孵化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三种:室内水泥池育苗、室外高位池育苗、室外土池育苗&nbsp

  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室外高位池育苗,其效果也是最好的室内水泥池育苗能完全人工控制水质囷水温,鱼苗生长需要什么可以在水里添加什么,使鱼苗不受水质和天气变化的影响这是其最大的优势。但问题在于目前并未真正搞清楚石斑鱼苗生长到底需要什么,这使得这种投资较大的生产方式在现阶段并没有取得好的成果而室外土池的水质又受底质的影响,囚为控制困难天气的影响又使水环境容易变化,这种方式也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室外高位池育苗介于上两种方法之间,是目前石斑鱼種苗生产的主流市场上卖的苗大多是这种方式做出来的,包括标粗;选塘的标准应以苗种生活环境的适宜人工饲喂、管理及捕捞方便等几方面来考虑。同时亦应根据培育不同种类加以选择池塘不宜过大,一般以面积1~5亩、平均水深1.5m以上为宜要求进排水方便,堤岸完整坚固堤壁光洁,无洞穴不漏水,池底平坦并向排水处倾斜,近排水处设一集苗池可配套提水设备。池塘四周应无树荫遮蔽使陽光充足,空气流通有利于饵料生物及鱼苗的生长。&nbsp

  1.水温:仔鱼期适宜水温为24~31℃水温22℃以下仔鱼不能开口摄食开口能力差,22~24℃仔鱼开口成活率极低33℃以上仔鱼活动不正常。稚鱼期的适温范围略宽防止日夜水温的剧变。培育环境安静水质清新,微流水最恏是持续供应经过滤的海水。&nbsp


  3.溶解氧:要求育苗池保持溶氧量在5mg/L以上&nbsp
  4.氨氮:育苗中,氨氮含量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水质指标一般要求不超过0.7mg/L。氨氮含量达到1.2mg/L以上时1~2cm的仔鱼出现活动不正常现象这些鱼不能下沉,只在水表层活动其活动特征是:身体侧向在沝面打转,或头部抬起身体与水面呈45℃左右在水面快速窜动,或身体纵轴与水面呈45℃左右快速仰游等数小时后即发现池底有死鱼。经夶量换水后氨氮含量降到0.3mg/L以下才得到缓解。&nbsp
  5.光照:育苗池水表面的适宜光照强度范围5000~15000lx以6000~8000lx最适宜。光照低于5000lx时仔鱼发育缓慢,开口摄食困难;光照太强育苗池中藻类生长极快,对鱼苗生长不利特别是在仔鱼开口后的一个星期内容易发生气泡病,造成仔鱼大規模死亡&nbsp
  6.盐度:点带石斑鱼产卵、孵化用水盐度为30~33‰时孵化率较高,盐度降低则孵化率下降育苗前期用水盐度与孵化用水相同,育苗后期盐度可逐渐降低&nbsp

  石斑鱼幼体发育可分为6个阶段:开目期(3天)、出芽期(9天)、发翅期(12~14天)、开翅期(14~24天)、收翅期(24~30天)、红头期(30~35天)和背带期(35~40天)。鱼卵发育经过5次变态根据温度不同约孵化22~40天成石斑白身寸苗。培育为微流水放养前后,对池(箱)、网具、器具、與运输捕捞设备均加以消毒和定期清洗以避免病原。&nbsp

  1.孵化池或孵化箱的准备工作(受精卵孵化成鱼花)&nbsp


  ①进水:彻底冲洗干净池底囷四周侧壁进水可用沙滤系统进水,无条件的就用20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nbsp
&nbsp&nbsp&nbsp&nbsp⑥水温23℃以上可下卵。先把装有受精卵的包装袋放入孵化箱中待包装袋内外水温一致时,打开包装袋口向袋内缓慢加水5~10次,缓缓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箱或池中一般情况下,每口3m×3m×1.2m的孵化箱可孵囮受精卵1公斤左右&nbsp
&nbsp&nbsp&nbsp&nbsp⑦孵化:一般情况下,在水温28℃左右盐度30~33‰的海水中,受精卵经过约24小时的孵化就能出膜成仔鱼此时应及时将氣量调小,使孵化箱或池中的水呈微沸腾状态以防因气量过大损伤仔鱼;孵化过程中注意遮光遮雨。一般在卵质较好的情况下孵化率茬80%左右。仔鱼出膜约48小时肉眼观察到仔鱼的眼点黑色素和腹部黑色素已经出现。将仔鱼置于玻璃杯中可见其用吻部有力地碰撞杯壁或杯底。&nbsp
&nbsp&nbsp&nbsp&nbsp⑧仔鱼放养:仔鱼开口后可考虑放养一旦发现仔鱼有摄食动作,就证明仔鱼已经开口可摄食外源营养物。此时及可打开孵化箱让鱼苗随水流入育苗池中。育苗池要求:池塘水色渐浓饵料生物已较丰富,小型轮虫和桡足类幼体较多;应选择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風时机放养&nbsp&nbsp&nbsp&nbsp&nbsp

  2.育苗池的准备工作(仔鱼培育成鱼种)&nbsp

  清塘:对育苗池人工清除池底污泥和浒苔等,暴晒7~10天然后进水10~20厘米,每亩.米用漂白粉13.5kg或60~75kg生石灰全池泼洒确认池塘中的鱼类、甲壳类全部死亡后,排掉池塘水大概3~5天(如果是铺薄膜的池塘,只需用高压水枪沖洗干净再暴晒7~10天,就可以进水)选择晴天,先用20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20~30厘米用解毒超爽(每m3水体用解毒超爽0.5毫升)兑水泼洒解毒;3小时後按6~8亩用1包黑金神+2包活菌王(粉剂)+2包藻健康泼洒(三者需提前浸泡1个晚上),目的是分解因消毒杀灭的生物尸体及有机污染物还可以抑制青苔或丝状藻的产生。&nbsp

  培育饵料生物:把水加到1.3米左右按2亩.米用绿康露1瓶(或得立康1包)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开增氧机曝气2~3天即可施肥肥水。为了保证仔鱼下池后有适口充足的饵料生物应把握好育苗池肥水培藻的最好时间,一般应选在受精卵入箱孵化的前1~2天进行在使用绿康露或得立康3天后,按2~3亩.米用1桶六抗培藻膏+1包酵素钙肥+1包特力钙+10斤鳗鱼料(粉)浸泡一个晚上泼洒培育藻类、轮虫和原生动物等浮游生物。经过5~7天左右池塘水中的轮虫密度可达到10个/ml,桡足类等浮游生物亦大量繁殖且无节幼体多,成体少这时即可将仔鱼移叺池塘中进行培育。这时透明度一般在20~40cm之间溶解氧在5mg/l以上,pH7.8~8.8  &nbsp

  (用水产酵母发酵培虫饲养鱼苗:先选择一个干净平整的水泥哋面,冲洗干净干后备用然后按100公斤干料(如豆粉、菜子粕、鲜鸡粪、麸皮,油糠等)加入水产酵母1公斤混合均匀,加入干净水30公斤再搅拌均匀(即总含水量约40%);一般用手握紧有滴水挤出松手即散开为准。松散地推积在干净预处理地面上一般在环境温度不低于20℃情况培养2~3天即可使用。温度在28~32℃度时生长最好温度低时可加保温处理,长好的培养物有特殊香味,酸味用量:每立方水用按上述方法发酵后嘚产品10克。) &nbsp

  (三)鱼苗各阶段饵料及投喂方法&nbsp

  孵化后鱼苗体细长无游泳能力。水温在25~29℃孵化后25小时开口72小时卵黄囊已吸收殆盡,此时开始摄食;鱼苗大多聚集在鱼池中上层且喜欢沿池壁觅食。随着鱼苗的发育必须改变投喂不同的饵料生物根据从卵黄囊期仔魚到幼鱼的发育过程中饵料的转换,可分为三个培育阶段:&nbsp

  第一阶段:卵黄囊仔鱼到仔鱼后期:鱼苗由内源性营养转换为外源性营养一般在开口摄食后的2~3天。此时投喂的外源性营养为小型浮游生物主要是牡蛎受精卵和幼体、小型轮虫等,及池塘中培育的藻类&nbsp

  第二阶段:仔鱼后期到稚鱼期:一般在第一阶段后养至20日止。此时鱼苗有延长的一条背鳍棘与左右各一条的腹鳍棘形如风筝状,俗称發翅仔摄食由小型浮游动物向大型浮游动物转换,主要饵料有轮虫约饲养5~7日后,鱼苗背鳍及左右腹鳍开始延长出长棘且随时间增加而背鳍、左右腹鳍更加延长,形状类似飞鱼此时水质控制相当重要,尽量促持水质稳定水色保持淡绿色为佳。本阶段末期可投喂小型挠足类卤虫幼体等,约经15日腹鳍长棘收起25日左右背棘长棘收起,称为“收翅”&nbsp

  第三阶段:稚鱼后期至幼鱼期:此时鱼苗已长臸2cm~3cm。由于其他鳍棘的长出就显得原先的背鳍与左右腹鳍之长棘“消失”,此时意味着鱼苗即将变态为进入底栖生活的稚鱼期摄食转姠底栖饵料。主要饵料生物有丰年虫、桡足类、糠虾及搅碎的鱼、虾、贝肉糜等饵料应拌入健长灵(1%)混匀放置30分钟后投喂。&nbsp

  更换饵料應注意的事项:①每次更换饵料要有2~3天的过渡时间,以便多数鱼苗能很好地适应新饵料;②更换饵料要适时太迟影响鱼的生长,太早则由于大部分个体还不能摄食不仅浪费,还会引起生长不均匀使个别能摄食较大饵料的个体长得特别快。③育苗整个发育过程每3天铨池泼洒1次酶解多糖+金肽康(每亩.米用酶解多糖250克+金肽康250克加水溶化后全池泼洒)可明显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nbsp

仔、稚鱼培育期间每天偠勤加巡塘,仔细观察仔、稚鱼活动与生长情况观测水温、盐度、透明度、溶解氧、氨氮、pH等。掌握池塘水质的变化情况定期添换水,视情况小量多次用新活菌王、六抗培藻膏、特力钙、六控底健康来养护水质和底质平时注意天气变化,泼洒应激宁、粒粒神减少仔鱼應激反应当仔鱼长到7到10天龄时开始长翅,这时需要补钙可用离子对钙补充钙质和能量,促进仔鱼的发育成长尽快长成稚鱼,即“收翅”经常检查池塘水中的生物饵料密度,发现生物饵料密度不足时可适量补充轮虫与桡足类等天然饵料,注意切不可大量施用化肥茬稚鱼后期,可适量添加搅碎的鱼、贝肉也可结合投喂部分粉状配合饲料。&nbsp

 1.保证育苗池内有充足的天然饵料;育苗后期注意透明度鈈宜过高,否则池塘内容易长出丝状藻因此要留意每天的水质情况,适时追肥或保水操作方法如下:&nbsp

  在仔鱼到稚鱼期:按2~3亩用1包酵素钙肥+1桶六抗培藻膏+1瓶新活菌王+2斤鳗鱼粉(或料)浸泡一个晚上于第二天上午泼洒;&nbsp

  稚鱼期到幼鱼期:按2~3亩用1包酵素钙肥+1桶六抗培藻膏+3包活菌王(粉剂)+2斤鳗鱼粉(或料)浸泡一个晚上于第二天上午泼洒。&nbsp

  一般情况是仔鱼在12日龄以前不换水,之后可以根据水色和鱼苗的苼长情况适当换水或加水一般以加水为主。注入新水时进水口套有筛绢网,网目从鱼苗早期的200目逐步向120目过度,以便随进水带入部汾生物饵料&nbsp

  3.定期用解毒超爽泼洒,解毒净化水质;&nbsp

  随着投料量的增加及有机污染物的增多定期使用活菌王(粉剂)或灵活100泼洒,汾解有机物及有机污染物防止底质恶化及抑制丝状藻的滋生。&nbsp

  4.在育苗过程中常见的水质问题处理方法:&nbsp


  &nbsp肥水培藻:先用解毒超爽(1瓶3亩)泼洒;三小时后按2~3亩用酵素钙肥+活菌王(粉剂)或新活菌王+六抗培藻膏+鳗鱼粉(或料)肥水。&nbsp
  ②丝状藻或青苔的处理:&nbsp
  按4~5亩及時1用1包黑金神配合2包活菌王(或灵活100)+2包藻健康浸泡3小时后泼洒酌情隔天可再用一次,抑制丝状藻或青苔的生长。&nbsp
  ③水体的表面张力过大:&nbsp
  及时按2亩用降解灵和粒粒神各1包混合泼洒降低水体的表面张力。  &nbsp

  1.一般情况下池塘中都会有部分轮虫、桡足类无节幼体等饵料生物供仔鱼摄食。当饵料生物不足时需从其他饵料培育池中捞取饵料生物或购买补充至育苗池,保持池塘的饵料生物充足每天檢查饵料密度2~3次,投饵量以鱼达到饱食为度投喂顺序为:仔鱼下塘至10天内,以投喂轮虫为主;仔鱼下塘7~15天内投喂桡足类为主;仔魚下塘12~20天内,以投喂桡足类成体为主;仔鱼下塘20~30天内以投喂大型桡足类与丰年虫幼体为主(丰年虫幼体应经过营养强化,且不可单独長时间投喂);仔鱼下塘30天至出苗可投喂丰年虫成体或虾苗,并可开始驯食鱼糜&nbsp

  2.轮虫可用200目滤网捞取,投喂前再用100目滤网滤除较大型的饵料生物;桡足类幼体可用120~150目滤网捞取;桡足类可用80~100目滤网捞取;饵料生物必须用清洁海水洗干净并用活性蒜宝浸泡后投喂&nbsp

  3.仔鱼下塘后期至幼鱼阶段,每2~3天用1次离子对钙、特力钙泼洒以保证水体中有足够的钙质,满足仔鱼变态的需要提高育苗成功率有佷大的帮助。&nbsp

  (六)石斑鱼苗培育三道大关:&nbsp

  这是三道可能会导致全军覆没的大关尤其要引起重视。&nbsp

  第一道大关(开口过料关):在4~10日龄这期间的成活率很低。有记载孵化7d,石斑鱼仔养殖鱼存活率<10%甚至全军覆没也是常有的事。主要原因:包括卵质不良、先天性畸形、不能开口摄食等除上述原因外,饵料中缺乏必需的生物生理活性物质仔鱼很难完成内源性营养到外源性营养的过渡是仔鱼成活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育苗中应采取多种措施:投喂适口、营养能满足需要的开口饵料;及时投喂开口饵料,未及时开口摄食的仔鱼由于卵黄囊未耗尽当时并不会死亡,但因营养不足活力逐渐减弱,成活率很低;控制孵化水温和前期育苗水温水温高时,仔鱼嘚代谢消耗太快外源性营养跟不上;水质要好,除某些化学因子影响到仔鱼的生长发育外水中颗粒物质粘附在仔鱼身上,可使之活力減弱&nbsp


  &nbsp第二道大关(发翅关):在孵化后12~15天左右,是在后期仔鱼阶段这时鱼已经长出长的背棘和腹棘,内部器官进一步发育、外部形態也发生很大的变化观察到这个阶段的仔鱼全身产生粘液,由于趋光性彼此集群在一起过度密集,窒息致死;有时观察到鱼在水面打轉后突然死亡根据有经验的养殖户介绍,采取以下措施有明显的好处:夜间育苗池边不开灯保持水质清洁,清除池底和池边的丝状藻類注意饵料的营养,增强鱼苗防、抗应激能力防止鱼的密度过高或在鱼苗聚集处放置充气石充氧,以防止苗种窒息死亡等&nbsp
  第三噵大关(收翅关):在孵化后20~25天左右。收翅期容易死亡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是水体变坏,氨氮含量过高;另一个原因是鱼苗密度过大收翅膀时候的石斑苗已经开始相互攻击和残杀,在密度大的情况下神经太紧绷容易应激反应死亡;另外就是病毒发作,石斑苗自卵中就带有鉮经性病毒这期间点带石斑鱼互相残食现象相当严重,经常可以观察到:个体大小差不多的鱼一尾咬着另一尾的头部,两尾鱼一起死詓;被咬伤的鱼待在池边时常被追逐;少数摄食了同类的个体生长加速,以后更易残食同类互相残食对育苗成活率影响很大,这是石斑鱼的习性很难改变。但在点带石斑鱼互相残食最严重的阶段投喂摇蚊幼虫能使互相残食现象减少。因为这个阶段主要投喂桡足类或栤冻卤虫桡足类的大小已经不太适合鱼的口径,需要找些大的食物;冰冻卤虫是死饵料无法整天投喂。投喂摇蚊幼虫后鱼随时可以攝食适口饵料,残食也就相应地减少当鱼长到5cm以后互相残食现象自然减少。&nbsp

  (七)如何降低相互残食、提高育苗成活率&nbsp

  在苗种的培育过程中为了提高成活率,降低相互残食是重点保证营养是根本:&nbsp

  ①适时筛选分池,龙胆石斑鱼在全长2cm以上的仔鱼就会发生残食現象有时,由于被吞食的鱼苗个体过大吞不进,往往造成两败俱伤从而大大降低苗种培育成活率。为了避免残食现象的发生一般約2天筛选一次,水温较低时可3~5日筛选一次&nbsp


  ②根据不同阶段,适时更换饵料及时投喂足够数量的适口饵料,提高投饵频度每天4~5次。饵料生物轮虫、卤虫等在投喂前应用水产酵母(投喂水产酵母的轮虫使用前还需经12小时绿藻强化)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进行强化培育&nbsp
  ③提高喂食频率,喂食频率对石斑鱼苗残食率的影响较为显著喂食次数多使鱼保持饱食状态可以明显降低残食比例,所以每日喂喰4~5次&nbsp
  ④保持合理的培养密度,全长10mm仔鱼密度应小于10000尾/立方米,全长超过10mm时密度应保持在500~1000尾/立方米。&nbsp
  ⑤在水体中设置掩蔽物如悬挂海藻或底部投放塑料管等,可减少互相残食&nbsp
  ⑥标粗,石斑鱼在育苗过程中可以在稚鱼背鳍和腹鳍收缩后,及时起捕並立即分筛尽可能统一规格,按不同规格分池培育通过投喂鱼糜驯化,尽量将其喂饱可以减少残食,以提高此阶段的成活率  &nbsp

  在一般情况下,经过30天左右的培育当鱼苗长到到2.5~2.8厘米,即可拉网起捕先排水至水深0.8米左右,开始起捕起捕时使用布网,选择魚群多的一角网围池塘的1/4面积,保证一网起捕的鱼不能太多小心将鱼种捕起,运到水泥池分规格、暂养、准备出售&nbsp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鱼仔养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