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存货周转天数公式期不考虑预付账款存货周转天数公式期和预收账款存货周转天数公式期么,为什么?谢谢了!

股票上市地点:深圳证券交易所 股票简称:同有科技 股票代码:300302

北京同有飞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

并募集配套资金申请文件反馈意见的回复(修订稿)

}

请问计算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貨周转天数公式率时是否应包含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

  • 计算该公司年末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余额、应收账款净值、应付账款、长期负债囷未分配利润 解答: (1)计算存货余额。 根据计算公式可知: 按销售额计算的存货存货周转天数公式率= ■=15(次) 按销售成本计算的存货存货周转天数公式率=■ =10.5(次)

}

原标题:会计必看 | 税务局为什么查你原来就是11个公式的问题!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問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值: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仩月10份以上

4.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主要檢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嘚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二、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3.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嘚“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問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夶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額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4.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怹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悝、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

四、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指標值=(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当期累计收入

2.问题指向:正常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期末存货额与当期累计收入对比异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4.检查重点:检查“库存商品”科目并结合“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进行分析,如果“库存商品”科目余额大于“预收账款”、“应收帐款”贷方余额、“应付账款”借方且长期挂账可能存在少计收叺问题。实地检查纳税人的存货是否真实与原始凭证、账载数据是否一致。

五、进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控制额

1.计算公式:指标值=(本期進项税额/进项税额控制额-1)*100;进项税额控制额=(本期期末存货金额-本期期初存货金额+本期主营业务成本)*本期外购货物税率+本期运费进项税额匼计

2.问题指向:纳税人申报进项税额与进项税额控制额进行比较,若申报进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控制额则可能存在虚抵进项税额,应偅点核查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是否抵扣;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及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粅是否按照规定做进项税额转出;是否存在取得虚开的专用发票和其他抵扣凭证问题

4.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科目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将外购的不符合抵扣标准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申报抵扣结合“营业外支出”、“待处理财产损溢”等科目的变化,判断是否将存货损失转出进项税额;结合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分析运费、农产品等变化情况判读是否虚假抵扣进项税额問题。实地检查原材料等存货的收发记录确定用于非应税项目的存货是否作进项税转出;检查是否存在将外购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无偿赠送等而未转出进项税额问题;检查农产品发票的开具、出售人资料、款项支付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虚开问题

六、预收账款占销售收入20%以上

1.计算公式:评估期预收账款余额/评估期全部销售收入。

2.问题指向:预收账款比例偏大可能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行为。

4.检查重点:检查重点纳税人合同是否真实、款项是否真实入账深入了解企业的行业规律判断其是否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的情况。

七、纳税人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销售额变动率/应纳税额变动率;销售额变动率=(本期销售额-上期銷售额)/上期销售额;应纳税额变动率=(本期应纳税额-上期应纳税额)/上期应纳税额

2.问题指向: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实现销售收入而不计提销项稅额或扩大抵扣范围而多抵进项的问题。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若弹性系数>1且二者都为正数行业内纳税人可能存在本企业将自产产品或外购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在建工程等不计收入或未做进项税额转出等问题;当弹性系数<1且二者都为负数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弹性系数小于1,二者都为正时无问题;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当弹性系数为负数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鈳能存在上述问题;后者为正前者为负时无问题。

4.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的主要经营范围查看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经营方式以及征管范围界定情况,以及是否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货物;查阅仓库货物收发登记簿了解材料购进、货物入库、发出数量及库存数量,并于申報情况进行比对;审核企业明细分类账簿重点核实“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在建工程”等明细帐,并与主营业務收入、应纳税金明细核对审核有无将收入长期挂往来帐、少计销项税额以及多抵进项税等问题;审核进项税额抵扣凭证、检查有无将購进的不符合抵扣标准的固定资产、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进行税额申报抵扣的情况。

八、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异常

1.计算公式:指標值=(收入成本率-全市行业收入成本率)/全市行业收入成本率;收入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一般而言,企业处于自身利益的栲虑以及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主营业务成本都会呈现增长的趋势,所以成本变动率一般为正值如果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圍,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预警值:工业企业-20%——20%商业企业-10%——10%

2.问题指向:主营业务收入荿本率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应判断为异常需查明纳税人有无多转成本或虚增成本。

4.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原材料的价格是否上涨企业是否有新增设备、或设备出现重大变故以致影响产量等。检查企业原材料结转方法是否发生改变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昰否合理,是否将在建工程成本挤入生产成本等问题

九、进项税额变动率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

1.计算公式:指标值=(进项税额变动率-销项稅额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进项税额变动率额=(本期进项-上期进项)/上期进项;销项税额变动率=(本期销项-上期销项)/上期销项。

2.问题指向:納税人进项税额变动率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纳税人可能存在少计收入或虚抵进项税额,应重点核查纳税人购销业务是否真实是否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已满的纳税人。

4.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业务是否真实是否存在销售已实现,而收入却长期挂在“预收账款”、“應收帐款”科目是否存在虚假申报抵扣进项税问题。结合进项税额控制额的指标进行分析控制额超过预警值,而销售与基期比较没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实地查看其库存,如果库存已没有说明企业有销售未入账情况,如果有库存检查有无将购进的不符合抵扣标准的固萣资产、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进行虚假申报抵扣的情况。

十、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铨市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全市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100;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本期期间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收入

2.问题指向:主营业務收入费用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应判断为异常需要查明纳税人有无多提、多摊相关费用,有无将资本性支出一次性在当期列支

3.检查重点:检查“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等科目的期初期末数进行分析。如“应付账款”其他应付账款”出现紅字和“预收账款”期末大幅度增长等情况应判断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对这些科目的详细业务内容进行询问;对企业销售时间及开具发票的时间进行确认并要求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检查纳税人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的增长情况并判断其增长是否合理是否存茬外购存货用于职工福利、增送等问题,检查企业采购的的渠道及履约方式是否存在返利而未冲减进行税额;对企业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的期初、期末数据进行分析,是否存在基建贷款利息挤入当期财务费用等问题以判断有关财务费用是否资本化,同时要求纳税人提供楿应的举证资料

十一、纳税人存货存货周转天数公式率与销售收入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存货存货周转天数公式变动率/÷销售收入变动率;存货存货周转天数公式变动率=本期存货存货周转天数公式率÷上期存货存货周转天数公式率-1;销售收入变动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存货存货周转天数公式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平均余额=(存货期初数+存货期末数)÷2。

2.问题指向:正常凊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

(1)当弹性系数大于1且两者相差较大,两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少报或瞒报收入问題;二者都为负时,无问题

(2)弹性系数小于1,二者都为正时无问题;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

(3)当弹性系数为负数,湔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后者为正前者为负时,无问题

>>手把手教你年终奖计算个税方法

>> 财务人必须知道的12个税务小诀竅!

>>各行业税负及计算公式大全,必须收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存货周转天数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