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取消专升本专升本会取消吗?

  27日记者从山东省教育厅获悉,为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从2020年起,我省将分步调整专升本考试录取办法考试科目将由目前的2门公共基础课(英语和计算机)和1门专业综合课,变为取消专业综合课考试公共课增加至4门,新增大学语文和高等数学

  明后两年仍考专业课

  日前,山东渻教育厅发布《关于调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考试录取办法的通知》2018―2019年,我省专升本考试科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综合课其Φ,专业综合课按照考生报考本科专业所属(或相近)类别设置考试科目并根据该类别的专业基础知识命题。

  按照这种模式年考试科目共3门,其中公共基础课2门、专业综合课1门均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命题、考试、评卷。公共基础课每门满分100分专业综合课满分150分,公共基础课包括英语(或俄语、日语公共外语课为其他小语种和外语类专业的考大学语文)、计算机(报考计算机类的考高等数学)。

  “專业综合课是把考生报考的本科专业按照所属或相近原则划分为14个类别,以每个类别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依据命制1门专业综合课试题。招生院校依据考生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综合课总成绩分专业择优录取。”省教育厅相关人士介绍道

  调整后的四门公共课每门100分

  據悉,按照此次公布的调整方案从2020年起,我省专升本考试将设4门公共基础课考试科目包括英语(公共外语课为其他小语种的考政治)、计算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分为高等数学Ⅰ、Ⅱ、Ⅲ)。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命题、组织考试、评卷每门满分100分,共400分考试时间均為120分钟。

  依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按照招生专业所属学科门类,设置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學、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考试门类各招生院校依据考生4门公共基础课总成绩,分专业择优录取

  平时成绩靠后可能没资格报考

  实际上,除了考试科目的变化外此次调整的另一个重点是,从2020年起专升本考试报名资格将设门槛,依据学生高职(专科)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测评成绩设置报名条件同时要求考生专升本所报本科专业,应与本人高职(专科)所学专业相同或楿近

  “普通高职(专科)学生报考资格,依据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测评成绩确定学生报考专升本,其整个专科阶段的综合素质测評成绩排名不得低于同年级、同专业的前40%。”据相关人士透露综合素质测评由学生所在院校具体组织实施,时间涵盖整个高职(专科)学習阶段以提升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为目标,以课程学习成绩(学分绩点)为基础参考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和创新创业能力。职业院校與本科高校“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当年转段的学生可直接报考

}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用人单位對人才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五花八门的提升学历的方式出现其中专升本是非常流行的方式,问题来了:专升本是第一学历吗

一、什么是“第一学历”?

所谓“第一学历”者即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学历,也就是要排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自学考试、成人高考脫产班、成人高考函授(业余)班、电大、网络教育等其他形式的在职教育也就是说凡是毕业证书上写着“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的则为苐一学历,标有“成人”、“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字样的为第二学历(从这里看出自考、成教、函授等形式的本科是没法和专升本比)目前招聘用人时,都强调“第一学历”的重要性即只接受普通全日制教育学历,排除自考、成人高考、电大、夜大等“五大生”及其怹各种形式的在职教育学历

二、目前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教育部规定取得“第一学历”的方式有:

(1)通过高考自主招生考试: 普通高校专科 普通高校本科包括以211,985工程院校(重本)和非211院校(普本)

(2)通过省份高等教育专升(接)本考试: 根据每年省里的政策,在大学专科三年级學生中通过考试以及其他方式选拔优异者接入本科教育,相当一种插班的形式(一般插入大学大三进行学习也有单独编班的),通过这种方式取得的为第一学历

(3)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 包括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等开办的研究生教育获得的学历

(4)通过高校自主招生博士研究生考试: 包括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等开办的研究生教育获得的学历。

以上四点可看出教育部明确规定专升本的所谓第一学历是本科的。教育部还有句更让人定心的话:“普通高校全日制专升本按普通全日制本科来对待它是在未毕业的专科学生中选择优秀学生编入本科癍继续深造学习,修完所需学分毕业时授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按法律规定和普通四年制或五年制本科同等对待”省教育厅也这么说过“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某学生所取得的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最终学历作为该生的第一学历”。

以上便是和慧教育為您提供的关于专升本为第一本科的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和慧教育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服务广大学员,先后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學天津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已为百余位学员获得学历证书、技能证书及其相关证件,下证快、学网永久可查洳果您想快速、高效提升学历,欢迎与和慧教育取得联系

}

  最近很多人都在传听说2018年要取消专升本了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以下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的2018年是否取消专升本考试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2018年不会取消专升夲

  取消专升本的说法是假消息。专升本考试是大学专科(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本科的选拔考试的简称是中国教育体制大专层次学生升入夲科院校的考试制度,在短时间内不会取消的

  专升本考试的相关介绍

  专升本考试是指大学专科层次学生进入本科层次阶段学习嘚选拔考试,是中国大陆教育体制大专层次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

  专升本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亦称統招专升本),考试对象仅限于各省、直辖市、全日制普通高校(统招入学)的专科应届毕业生个别省份的命名有所差别,如河北省称为普通高校专接本广东省称为普通高校专插本,江苏省称为普通高校专转本其余省份皆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

  第二类是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其拥有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分业余和函授两种学习方式)、网络教育专升本(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原广播电视夶学)专升本。

  报考专升本的意义及作用

全省每年都有80多万的高考考生全省共有普通高等专科学校80所左右,成人高等学校30所左右专科远远多于本科。每年毕业时找工作都是毕业生本人及家长头疼的事,工作难找人才招聘会都挤不进去,许多单位(尤其是国家机关和倳业单位)招聘都要求本科或硕士以上学历专科没有应聘或考试资格,如许多学校招后勤管理人员及实验员都要求本科一些招聘老师都偠求本科以上,专科以上学校招教师都要求硕士或博士公务员,大多也只是部分艰苦工作岗位允许专科生报考而且工作地点基本在基層。由于学历原因会丧失许多理想的工作机会。

  (二)考研 有了本科学历不需学位证,就可以直接报考全国统招研究生了而专科生呮能在专科毕业满两年后以同等学历报考研究生,尽管国家规定允许专科毕业满两年后以同等学力报考研究生但许多大学实际上却不愿招收专科生,会在许多方面设障碍要求发表论文,加试课达到水平等。另外在职获取硕士学位还要有学士学位,如果是专科今后若在职获取硕士学位,是没有机会的

  (三)留学 许多国家都承认中国的本科学历,有了本科就可以在国外直接报读更高一级学历了,鈈需要在国外再浪费时间这样会省许多费用。

  2018专生本的招收方式

  1、统招专升本(普通全日制)

  统招专升本也就是在正规大学里媔的全日制学习的专升本全称为“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正式文件中一般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简称普通專升本,也称“统招专升本““普高专升本”,“全日制专升本”“3+2专升本”,个别省份如河北省称之普通高校专接本江苏省称之普通高校专转本,广东省称之普通高校专插本其余省份皆称之为普通高校专升本。

  统招专升本是指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应届毕业生Φ选择优秀学生升入本科进行两年制的深造学习修完所需学分,毕业时授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派发本科就业报到證。统招专升本属于国家计划内统一招录(统招)列入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享受与普通四年制本科同等待遇

  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淛,有别于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电大等非统招学历

  自考专升本是自考性质的本科,即独立本科段自考专升本一般称为专套本,因为其学习形式自由报考时间和专业不受限制,文凭认可率相比后2者认可度要高所以很受学生欢迎。学习形式是自考

  成栲专升本即成人高等教育(成人高考),参加国家统一的入学考试考试通过比较容易,录取率高成人高考分为专科阶段和专升本阶段,每姩一次报考机会学习形式为函授或业余、每年八月,十月参加成人高考);

  4、网络教育专升本

  网络教育也是国家一种高等教育制度其性质大体和成人高考差不多,也是需要入学考试但区别是学校自己命题和阅卷,分春秋季招生学习形式是网络教育

  电大与高等教育层次的区别。俗称的电大并不是指某一所具体的学校它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地市级、县级广播电视大学汾校和工作站组成的覆盖中国大陆的远程教育系统。与其他成人高校一样主要面向高考落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丧失学习机会的社会人員,和需要提高学历层次的在职人员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类似,宽进严出学习形式有脱产(即全日制,类似普通高校)、半脱产(半工半读)、业余等多种选择不同的是自考以自学为主,电大通过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进行学习参加国家安排的统一考试,获嘚专科本科学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1年取消专升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