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你的第一本哲学书关于哲学的书

评论-1251&
近来,陆陆续续写了快十年的书《完美软件开发:方法与逻辑》终于上市了,这书非常另类,更像是软件+哲学的作品,很可能卖不好,也很多人不喜欢,但一路写来实在是比较坎坷,因此把大致的过程写下来,供想写书的各位参考。另一个自己很想说下的话题是,每个程序员都应该给自己写本书,虽然不太赚钱,下一篇写这个。
非要给书分个类的话,我感觉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解决具体问题的书,比如:《高级编程》,《实战》等等。一类则是修炼内功的书籍,比如:《人月神话》,《程序员修炼之道》,等等。当然也有一些融合的比较好的,比如《代码大全》。自从从事软件开发之后一直想写一本后一类的书,主要原因是自己除了软件之外也比较喜欢哲学,总感觉把哲学的思维用到软件上后,看到了一些别人没有看到过的东西,写出来没准可以超越《人月神话》。这想法不能说错,但其实是个坑,真用心去做的话,很容易就很多年过去了,还看不到什么成绩。现在想想,做这种判断和选择纯粹性格使然,有人喜欢创业,有人喜欢开源,我则喜欢思考一些本质的问题,年的这篇文章可以算是个旁证《》& &。&那时候还没有博客,只有文档中心,当时大家讨论的很凶,可惜转成博客后,各种讨论都不见了。
什么事情,如果心里有执念,就会放不下,之后就会转化成一种动力,推着你走。思考也是,就因为持续思考,老感觉自己看到了些特别的东西,因此也就一直断断续续的写点东西。但写这类修炼内功的书,其实很累人,尤其是年纪小,视野不够开阔,实践不够多的时候。写点东西出来,过个一阵,自己看都会感觉惨不忍睹。但不管怎么样,这也是一种目标,虽然不是很清晰,只有模糊的一种感觉。真要想写书的话这点很关键,执念的程度直接影响书写不写的出来,写书不像成为比尔盖茨,需要很多其他东西,最最主要的是能坚持,这个上不给力,特别容易想放弃,因为写书既不酷,也不好玩,还很花时间。
就这样抱着&写本阐述软件本质问题的书&的想法就开始动笔了。这其中有三个比较大的坎。第一个是书的涵盖范围。
大约年前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有一种烂大街的感觉,所以最开始的切入点是,想写成一种关于设计的书。
直接起因是虽然大家都说很好,但违背我个人的直观感觉,读的程序明显比读非的程序费劲。对程序员而言在传统的结构化方法里,主要关注调用,作用域等几个基本概念就可以了,而程序里你要关注继承、多态、包含、聚合等等。直观上这等于好处没看到,但先支出了一笔虽然都说上了规模,其好处自显,但自己没看到终究是不信的。
如果从对立统一的角度看,一物有其优势的地方就必然有其劣势的地方,当它跨越某种边界之后,这种劣势就会表现的明显。这就和说真理再向前一小步就是谬误的道理一样,但关键是边界,你要能说清那里是的能力边界,那里是结构化方法的边界。回头想想,这点对写书很关键:在逻辑和事实面前可以承认自己错了,否则的话要相信自己,不管多牛的人,多牛的组织也不能让他强奸个人的意志。
读了很多书,看了很多程序,最终写了篇文章来专门阐述这个问题,后来还以《闲侃分析设计》的名字发在《程序员》杂志上了。我们先不说具体内容,还是说写作过程。
但写了半天发现,从写书的角度看,单只这一个切入点也就只能是一段素材,篇幅远不足够支撑一本书。这时候我才认识到写书要做详细一点的规划,而不是只有热情,但从结果来看,最终结果与最初规划偏差实在是大。
第一版规划的时候,是想专注于设计,以抽象及抽象所需要的基本原则为提纲,打通各种设计方法,比如:结构化分析设计,面向对象分析设计,设计模式,框架设计,契约式编程等等。书名都想好了,那时准备叫《编程基础》。
可写写,又发现有问题了。
一个是在定位上有点好高骛远了,要想把设计挖的这么深,太花时间;一个是发现有点违背初衷。我想写的是一本关于软件的书,而软件里不只包含设计。软件的本质特征也作用于管理、流程这样的领域,最终各种因素汇合才有软件产品。
而要想把管理、流程、估算、开发模型、需求开发、开发与设计这么广的话题串起来又简直不像人干的事情。这时候的关键选择是只写设计,还是涵盖管理、流程这些领域。
琢磨了好一阵,由于比较年轻,还是想整个大的题目,要既有广度也有深度。说是好高骛远也好,不知天高地厚也好,反正自我感觉良好,就是这么选了。这是写这本书的第一个坎,跨这个坎的时候扔了很多写好的篇章的。现在想想,写书的经验可以描述成:你可以好高骛远,但得咬牙坚持,坚持了也能写出来。(待续)
--------------------------------------------------------------
理想流 + 软件 =&理想流 + 人生 = ??理想流 + 管理 = ??理想流 = 以概念和逻辑推演本质,追求真理。
阅读(...) 评论()一本有趣的哲学作品·读《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
——读卡普兰《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一书有感
每到了“世界读书日”前后,微信上总会有许多关于中外阅读比较的文章,其中美国著名常青藤大学学生和北大清华学生最喜欢阅读的书目比较,很吸引人的眼球。相对于美国大学生在文史哲、思想研究方面的深入阅读,我国的大学生多多沉浸在娱乐性作品的阅读上,差距确实不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的?这是因为人的阅读是有阶梯的,大体要经历娱乐性作品、传统经典小说、史哲领域、思想领域等不同的阶段,最后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并以此来构建自己的阅读书目。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对阅读价值的认识、对阅读习惯的培养等都是不够的,很多学生没有充分阅读的时间,没有完成阅读进阶,所以当他们有了时间可以开始阅读的时候,从娱乐性作品开始就是很自然的。
也因为我们平时没有这样明确的阅读进阶的意识,缺乏对大众阅读进阶的指导,所以很多人虽然读了不少书,但始终处于娱乐性、经典的阅读层面上,很少能上升到史哲、思想的层面。因此在遇到史哲方面的作品时,往往就有点力不从心。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要督促自己多阅读一些这方面的作品,提升阅读的趣味。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就是一本有关哲学、思辨等等领域的作品。这本书的英文名字是Does Santa
Exist?(圣诞老人存在否?),在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译者或许是出于营销的考虑,或许是考虑到这个直译的书名确实无法很好地描述本书的内容,所以给出了现在这样的中文书名。
这本书的作者是在美国收视第一的爆红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的编剧兼执行制片人埃里克·卡普兰。他从圣诞老人存在与否的疑问出发,用逻辑、宗教神秘主义、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知识,让形而上的哲学探讨变得诙谐、有趣,让读者感到原来哲学可以如此思考。
圣诞节,这个原本西方的节日,现在已经演变成为全球狂欢的日子。以“红黄白”为标志的节日色彩,早早就开始烘托着节日的气氛,让很多孩子期待着一觉醒来时圣诞老人送过来的令人惊喜的礼物。与此同时,圣诞老人是否存在,也是引起热议的话题之一。本书的作者不相信圣诞老人存在,这让他的邻居颇感不安,以至于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作者的孩子一道出去游玩,希望圣诞老人在孩子的心中再多停留几年的时间。
这看上去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但其背后隐含着一些很深刻的问题。圣诞老人是否存在?上帝是否存在?大脑是如何运作的?如果我们都要死,那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还有,人权、道德……呢?如果说这些都是存在的,存在的依据或者说标准是什么,如果不存在,又怎样证明它们不存在呢?
这样连续地追问下去,你就会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在这本书里,圣诞老人是否存在并不是讨论的重点。它就像“药引子”,让读者将目光聚焦到那些平常我们不太确定、将信将疑、时而相信时而又不相信、不想再相信但又不知道如果不信之后将会发生什么的事情上,关注那些困惑了我们多日、困惑了我们及我们的前辈、甚至还要困惑我们的后代的问题,并告诉大家,这才是哲学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
那么,该如何证明一件事物是否存在呢?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三种分析的路径。
简单地说,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是一种理性的、科学的论证事物的方法。一个有着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在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时往往能游刃有余,善于抓住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内在规律,帮助自己解决各种问题。
但逻辑也存在诸多的缺陷。其一,如果逻辑本身有矛盾,就会让论证陷入死循环。比如说,对“这句话是假的”进行论证,如果这句话是假的,那么它就变成了真的,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它就变成假的了。引申到圣诞老人是否存在这个问题上,如果相信圣诞老人存在,我们会发现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如果相信圣诞老人不存在,那么当所有人都沉浸在圣诞节的狂欢之中时,你就会成为一个异类。其二,逻辑受限于人的认知水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坚信“天圆地方”,以至于很多建筑的设计都秉承了这样的思想,但现在我们意识到地球不过是宇宙中一个非常普通的蓝色的星球。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坚信时空是永恒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时空是变化的,最新发现的“引力波”还让时空荡起了“涟漪”。其三,极端理性的人,是非常孤独而且可能是无趣的,他们经常要面对的是人类无法解释的事情。比如说牛顿有关“第一推动力”的思考,霍金有关宇宙的起点等等。这些都无法用逻辑来回答,这往往使他们相信“神”的力量。
二是神秘主义
神秘主义的基本含义是指能够使人们获得更高的精神或心灵之力的各种教义和宗教仪式。我们常说的玄想、瑜伽、巫术、炼金术等,都或多或少与此有些关系。神秘主义的基本信条就是世上存在着秘密的或隐藏的自然力,存在着一种原始古老的智慧,被认为可以用来控制环境和预言未来。
在面对自己搞不明白的事情时,人们就希望借助神秘主义来帮忙,给自己一些心理慰藉。举个例子来说,自己平常所做的工作,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干到什么样的程度自己都非常清楚,一切都在自己的把控制中,所以心里非常踏实。但面对升官、晋级、前途等“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的事情时,因为不晓得其中的流程和套路,不知道未来将会怎样,心中未免忐忑,于是就会烧香拜佛,做出许多在外人看来非常奇怪的行为来。嬉皮士是神秘主义的代表,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风行一时,他们的人生哲学就是要冲破理性主义的、以逻辑主导的思想对自己的束缚。为了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很多人都会去嗑药,其中大麻和致幻剂占了相当大的成分。
神秘主义和逻辑的说一是一不同,它允许矛盾存在,甚至允许多种矛盾存在,他们认为存在与不存在的问题完全没必要讨论,因为这不是他们关注的话题。正如圣托马斯·阿奎那所说:“我们不可能说上帝是什么。我们只能说,上帝不是什么。”换句话说,没有语言能描述上帝,他并不好也并不存在,这是否有点佛教的“万事皆空”的意思?问题是,如果圣诞老人是空的、上帝是空的……那么存在与不存在就没有任何探究的意义了。于是,人们的分析又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幽默也是哲学的一部分?这也有点太幽默了吧。
卡普兰对大脑的功能做了一番分析。在他看来,依据逻辑行事的人主要使用自己的左半脑,有着神秘主义信念的人则主要使用右半脑,而幽默的人则将二者相结合。神秘主义者认为既存在又不存在完全没有问题,逻辑学家人为既存在又不存在就是扯淡。作者认为,当逻辑帮不了你,神也很可疑的时候,做好的方法就是一笑了之。
我们今天的社会,越来越走向娱乐化,就连四年一次的美国大选都演变成了一场娱乐秀,在几乎所有的领域,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境况。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不会以娱乐的方式来处事,必然会一本正经地倒霉,希拉里、朴槿惠就是典型的事例,而特朗普则是娱乐届的高手。以至于尼尔·波兹曼专门写了一本书《娱乐至死》提醒人们:“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反过来想,人类之所以会变得如此,是否就是因为人世间困顿的事情、各种样样的矛盾越来越多,当人类无法回答、无法化解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时候,主动采取的一种应对方式?泛娱乐化,娱乐至死,或许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新常态。
逻辑的愿望是能将所有的问题一次性解决,认为总有一天我们能了解所有的事,能将我们的所思所想都说清楚。逻辑为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大结局,但幽默是没有终结的,也是不需要解释的,只要你能意会、会心地笑出来即可。只要我们在成长,就必然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伤心事、烦心事,幽默是自我谅解的手段,它鼓励我们谅解并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幽默是解决神秘主义和逻辑之间分析的一剂良药,能对我们不同的思考进行整合,将我们破碎的心重新拼凑起来。如果运气好,还能让我们在未来变得更加坚强。
幽默是否属于哲学,其实并不重要。世界上痛苦的事情太多了,矛盾的事情太多了,既然无法解决,不如让我们乐观些,一笑而过吧。
人生充满着各种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理论,明确分析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刀切的理论都是错的,划定界限就是矛盾的根源,使得人类的生活就是在和界限搏斗,有时候能跨越界限,有时候会被绊倒。用理性的方式来解决矛盾,或许会让自己越陷越深。
卡普兰之所以看好幽默,而不是逻辑或者神秘主义,是因为在他看来,解决矛盾最好的方法是包容,以让自己达到一种“无限”的境界。“从定义来看,无限中包括着一切。它是一个空泛的集合体吗?不,无限中包含着思维,包含着想象,包含着可能性,包含着一切物质诞生的母体,包含着数字,等等。”这让我们想起了牛顿的那句名言:“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这位活了80岁的伟人,有一半的时间在研究神学,在探索真理,他发现了那片真理之海,知道了“无限”的存在。
在作者看来,“无限”有两张脸:一张叫作“挑战的脸”,一张叫作“友善的脸”。人类在探明未知的自己和外界的疆域时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包括植树造林、探索宇宙、追求新知、崇拜偶像……其实都是在做一件事情,让你跟自己的内心与“无限”建立起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就是“挑战的脸”;反之,“当我们闻到草地的清香、呼吸清新的空气、凝视他人的时候,其他什么也不用做。单纯的存在就已经足够美好了,不需要大费周章,也不必过关斩将,这就是‘友善的面孔’。”我不知道,作者这样的理解,是不是也是在划界?
不过,作者由此而对圣诞老人存在与否的解读还是很有意思的。世上就是存在一些让人感到幸福和高兴的事物,比如食物,比如蓝天,比如爱情,比如圣诞老人。它们的存在,有时候我们以为它是我们挑战“无限”之后的奖赏,但更多情况,它们就是不明原因的单纯存在。你所信仰的各种东西都是可以存在的,包括圣诞老人、基督、佛祖、神秘主义、逻辑学、中医、科学,等等,都是为了更加理解“无限”而反馈给我们的微笑。
如果圣诞老人给我准备了精美的礼物,为什么他不可以存在呢?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一场逗你玩的哲学探险》 [美]
埃里克·卡普兰/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01
我的更多文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如果你上过大学,把大学哲学教科书再看一遍,如果你想独立一门哲学学派,就出一本书,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9:02:40&)
( 16:08:22)
36字(48/0)
( 15:20:39)
32字(65/0)
( 13:31:31)
( 09:09:15)
0字(133/0)
( 08:39:37)
0字(121/0)
( 08:38:18)
0字(131/1)
( 09:37:28)
66字(62/2)
( 10:42:08)
22字(49/0)
( 10:25:21)
24字(115/1)
( 10:32:20)
26字(35/1)
( 11:17:45)
23字(42/0)
( 06:25:57)
0字(140/1)
( 09:04:48)
34字(123/0)
( 21:37:51)
19字(38/0)
( 21:10:43)
11字(79/1)
( 21:27:45)
32字(47/2)
( 21:45:18)
13字(37/1)
( 22:00:33)
18字(128/1)
( 09:01:05)
18字(121/0)
( 21:35:14)
21字(42/1)
( 21:59:47)
12字(92/0)
( 20:58:47)
28字(96/0)
( 20:58:09)
28字(101/0)
( 20:56:05)
24字(94/0)
( 20:53:15)
11字(102/1)
( 21:17:04)
11字(82/0)
( 20:37:27)
31字(85/0)
( 20:28:36)
50字(49/2)
( 21:13:43)
29字(90/1)
( 21:27:34)
32字(41/0)
( 20:32:06)
26字(101/1)
( 21:47:58)
66字(53/1)
( 08:58:41)
66字(131/0)
( 20:28:09)
48字(56/1)
( 20:32:46)
16字(98/1)
( 08:09:30)
31字(135/1)
( 08:59:22)
17字(120/0)
( 20:07:52)
40字(406/3)
( 20:53:45)
34字(104/1)
( 21:20:53)
19字(45/0)
( 20:26:08)
118字(120/0)
( 20:11:22)
36字(97/1)
( 20:15:15)
23字(58/1)
( 20:18:22)
19字(103/1)
( 20:20:10)
14字(41/1)
( 20:23:09)
16字(40/0)
( 20:05:11)
31字(108/2)
( 20:24:40)
24字(55/1)
( 20:34:26)
23字(44/0)
( 20:12:06)
97字(91/0)
( 20:00:25)
56字(82/0)
( 19:56:24)
64字(137/0)
( 19:54:11)
16字(92/2)
( 20:13:21)
23字(41/1)
( 20:22:34)
26字(44/0)
( 20:12:53)
15字(96/1)
( 20:15:25)
23字(50/1)
( 20:19:18)
21字(70/0)
( 19:49:06)
48字(121/0)
( 19:39:17)
29字(123/2)
( 19:58:02)
37字(100/0)
( 19:46:38)
14字(120/0)
( 19:35:09)
17字(104/2)
( 20:09:30)
34字(114/0)
( 19:45:00)
32字(92/0)
( 19:31:20)
36字(96/1)
( 19:39:57)
20字(96/0)
( 19:29:51)
32字(100/2)
( 19:35:11)
36字(96/1)
( 20:02:57)
65字(89/1)
( 20:14:30)
55字(34/1)
( 20:30:20)
26字(79/1)
( 21:19:45)
36字(49/0)
( 19:32:27)
30字(93/1)
( 19:49:06)
33字(73/1)
( 20:15:25)
34字(38/0)
( 19:28:03)
43字(113/3)
( 21:22:29)
25字(115/1)
( 21:27:58)
60字(71/1)
( 10:13:49)
70字(54/0)
( 19:50:51)
26字(64/0)
( 19:43:34)
60字(87/0)
( 19:23:45)
69字(116/0)
( 19:19:25)
20字(35/3)
( 20:01:45)
25字(61/1)
( 20:27:44)
38字(52/1)
( 20:41:46)
33字(74/1)
( 21:47:02)
122字(63/2)
( 09:49:37)
176字(84/2)
( 11:55:25)
22字(40/0)
( 10:18:05)
9字(111/0)
( 08:15:43)
36字(114/0)
( 19:46:35)
12字(90/0)
( 19:36:15)
48字(88/1)
( 19:49:27)
26字(52/1)
( 20:17:38)
19字(46/1)
( 20:23:21)
12字(57/2)
( 21:32:39)
55字(64/2)
( 10:38:29)
( 09:33:57)
96字(52/0)
( 21:22:31)
27字(90/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推荐一本通俗有趣的哲学入门书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推荐一本通俗有趣的哲学入门书
&&一本选择明确,介绍通俗易懂的哲学入门书。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这是一本关于治疗哲学的书这是一本关于治疗哲学的书你很可爱宝贝儿百家号本书为著名古典学者、当代最活跃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玛莎·努斯鲍姆探讨希腊化时期情感理论的代表作。在希腊化时期,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派和怀疑论的哲学家认为,哲学并非仅仅探讨与人类情感无关的理性定律,而是一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发掘人生意义的艺术。在这种背景下,哲学的论题就囊括了:对死亡的恐惧,爱与性,愤怒与侵略。在本书中,努斯鲍姆强调,在当下占主流地位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中,希腊化哲学学派的重要性被严重忽视了。通过考察伊壁鸠鲁、卢克莱修与塞涅卡等哲学家的相关著作与文本,努斯鲍姆希望时刻引导读者关注希腊化哲学中的一些重要元素,展示这一时期的哲学对当今的伦理与政治思考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借助于出色的文本分析与理性论证,本书为大众读者提供了绝佳的入门导读,也是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重要参考文献。这是一本关于治疗哲学(therapeutic philosophy)的书,哲学家作为医生;这是一部关于希腊哲学流派的历史著作,也就是在公元前3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希腊文化适应了大而松散的国家的存在,取代了独立的城邦——在这些国家中,大多数希腊人的生活都是在古典(Classical)时期进行的。这些学校继续发展,并在罗马世界产生影响,事实上,玛莎·努斯鲍姆在她丰富而有趣的书中引用的一些主要来源都是用拉丁文写的。这是一部学术著作,有许多参考资料和注释,但努斯鲍姆始终明确表示,她认为这些古老的哲学风格所提出的问题对我们来说是紧迫的,她以一种流畅、无学究、有时是情感上急迫的风格阐述了自己的主张,这种风格促使我们接近这些早已去世的大师们的内心。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你很可爱宝贝儿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每一天的生活都多姿多彩,我很开心快乐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入门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