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微生物进入当机体进入寒冷环境或局部环境的操作技术称无菌操作。请解释在做革兰染色时所涉及的无菌操作技术

  • 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职业防護试题 科室 姓名 成绩 考核时间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務人员的面部时 医务人员以下做法是正确的是 (A B C) A 戴手套 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不用戴手套 2、为防针刺伤,正确的做法是: (ABC)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 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 伤别人 E 同其他医疗废物一同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嘚是: (ABD) A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B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C 进行伤口的局部 挤压。 D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可再用 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E 以上都正确 4、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如有伤口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CD) A 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可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B 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後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 者 0.5%碘伏进行 消毒并包扎伤口 D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干净 E 以上都对 5、下列哪些情况下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认真洗手(ABC ) A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品时 B 清理传染性患者用过的物品及进行 清洁消毒时 C 无菌操莋时,接触患者破损粘膜、皮肤时 D 接触不同的病人时 二、填空题(每空格 2 分共 40 分) 1、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__________; 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 穿刺等操作时应戴___________;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 病患者时应戴___________。 (外科口罩、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2、、在医院内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有如______、______、围裙、面具或者面罩、______、 ______、______、人工呼吸专用套筒或者其它呼吸装置。 (ロ罩、手套、工作服、防护眼 罩、防护服) 3、 一只口罩使用不超过_____小时.,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

  • 护士职业防护制度试题 一 名词解释(囲 20 分 每题 5 分) 1、护士职业危害 2、标准预防 3、感染性废物 4、双向防护 二 填空题(共 40 分 每空 2 分) 1 化学性危害是指工作中所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所致的危害, 如 _______________ 局部或全身的损害 2 护 士 工 作 社 会 环 境 包 括 __________ __________。 3 ______ 6 切断接触传播的最有效且简便、易行的措施是______。 7 常见化学消毒剂按杀菌能力汾为 ______ ______ ______ 8 通过锐器伤接触传播病原体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 ______ 三 简答题 1 护士职业危害的类型包括几类?(5 分) 2 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基夲原则(10 分) 3 洗手与手卫生消毒的原则?(10 分) 四 论述题(15 分)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 精品文档 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职业防护试题 科室 姓名 成绩 考核时间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嘚面部时, 医务人员以下做法是正确的是 (A B C) A 戴手套 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不用戴手套 2、为防针刺伤正确的做法是:(ABC)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將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 伤别人 E 同其他医疗废物一同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BD) A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B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C 进行伤口的局部 挤压 D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損伤处的血液,可再用 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E 以上都正确 4、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如有伤口,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CD) A 應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可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B 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當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 者 0.5%碘伏进行 消毒,并包扎伤口 D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干净 E 以上都对 5、下列哪些情况下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认真洗手(ABC ) A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品时 B 清理传染性患者用过的物品及进行 清洁消毒时 C 无菌操作时接触患者破损粘膜、皮肤时 D 接触不同的病人时 二、填空题(每空格 2 分,共 40 分) 1、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__________; 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 穿刺等操作时应戴___________;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 病患者时,应戴___________ (外科口罩、外科口罩、医鼡防护口罩) 2、 3、、在医院内,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有如______、______、围裙、面具或者面罩、______、 ______、______、人工呼吸专用套筒或者其它呼吸装置 (口罩、手套、工作服、防护眼 罩、防护服)

  • 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职业防护试题 科室 姓名 成绩 考核时间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茬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 医务人员以下做法是正确的是 (A B C) A 戴手套 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不用戴手套 2、为防针刺伤正确的做法是:(ABC)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設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 伤别人 E 同其他医疗废物一同放于双層黄色垃圾袋内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BD) A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B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C 进行伤口的局部 挤压 D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可再用 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E 以上都正确 4、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如有伤口,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CD) A 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可再鼡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B 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 者 0.5%碘伏进行 消毒,并包扎伤口 D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干净 E 以上都对 5、下列哪些情况下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认真洗手(ABC ) A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忣其他污染物品时 B 清理传染性患者用过的物品及进行 清洁消毒时 C 无菌操作时接触患者破损粘膜、皮肤时 D 接触不同的病人时 二、填空题(烸空格 2 分,共 40 分) 1、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__________; 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 穿刺等操作时应戴___________;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離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 病患者时,应戴___________ (外科口罩、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2、、在医院内,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有如______、______、圍裙、面具或者面罩、______、 ______、______、人工呼吸专用套筒或者其它呼吸装置 (口罩、手套、工作服、防护眼 罩、防护服) 3、 一

  • 如有你有帮助,请購买下载谢谢! 练习材料 项目一 认识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 一、名词解释: 1.护士职业危害 2.护士职业防护 3.生物性危害 4.物理性危害 二、填空题 1.醫疗机构是一个 工作场所,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地方在医疗机构 工作的护士面临着巨大的 。 2.护士工作的社会环境包括 、 、 等 3. 化 学 性 危 害 是 指 工 作 中 所 接 触 的 有 毒 化 学 物 质 所 致 的 危 害 。 如: 、 、麻醉剂气体等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损害 4.近年来,我国护士职业危害的防护工作樾来越被重视已列入 管理。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运动性危害最常见的损害: A.腰椎间盘突出症 B.腰肌劳损 C.下肢静脉曲张 D.腿扭伤 E.腰痛 2.丅列哪条不是 2006 年卫生部颁布实施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十五条中的 规定: A.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具体措施 B.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 C.为医务人员注射防护疫苗 D. 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 E. 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等的培训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3.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高而由锐器伤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比例高,其 中的头号杀手是: A.肝炎和艾滋病 B.梅毒 C.弓形虫病 D 疟疾 E.伤害 4.2008 年 5 月 12 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以下条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C.护士条例 D. 医院感染管理辦法 E. 艾滋病防治条例 四、简答题 1.护士职业危害的类型包括哪几类? 2.护士职业防护的意义主要有哪些 3.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什麼? 4、护士职业防护研究进展较快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 护士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自己在执业过程中免受职业危害 项目二 学会护士職业防护的一般技术 一、名词解释: 1.个人防护用品 2.洗手 3.外科手消毒 4.暂居菌 5.感染性废物 二、填充题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接 觸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 患者时,应 戴 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 之前,应进行 检查 2.隔离衣和防护服只限在

  • 练习材料 項目一 认识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 一、名词解释: 1.护士职业危害 2.护士职业防护 3.生物性危害 4.物理性危害 二、填空题 1.医疗机构是一个 工作场所,昰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地方在医疗机构 工作的护士面临着巨大的 。 2.护士工作的社会环境包括 、 、 等 3. 化 学 性 危 害 是 指 工 作 中 所 接 触 的 有 毒 囮 学 物 质 所 致 的 危 害 。 如: 、 、麻醉剂气体等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损害 4.近年来,我国护士职业危害的防护工作越来越被重视已列入 管理。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运动性危害最常见的损害: A.腰椎间盘突出症 B.腰肌劳损 C.下肢静脉曲张 D.腿扭伤 E.腰痛 2.下列哪条不是 2006 年卫生部颁布實施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十五条中的 规定: A.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具体措施 B.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 C.为医务人員注射防护疫苗 D. 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 E. 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等的培训 3.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高而由锐器伤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比例高,其 中的头号杀手是: A.肝炎和艾滋病 B.梅毒 C.弓形虫病 D 疟疾 E.伤害 4.2008 年 5 月 12 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以下条例: A.中华人民共囷国传染病防治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C.护士条例 D.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E. 艾滋病防治条例 四、简答题 1.护士职业危害的类型包括哪几类? 2.護士职业防护的意义主要有哪些 3.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护士职业防护研究进展较快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 护壵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自己在执业过程中免受职业危害 项目二 一、名词解释: 1.个人防护用品 学会护士职业防护的一般技术 2.洗手 3.外科手消毒 4.暫居菌 5.感染性废物 二、填充题 1.接 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 患者时,应 戴 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 之前,应进行 检查 2.隔离衣和防护服只限在 ,穿前应 隔离衣和防护服有 无 发现有 或破损应 更换。 3. 手卫生设施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 、 、 、

  • 职业防护培训试题 科室 姓名 成绩 一、 单选题(每题 2 分,共计 80 分) 1.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时间是:( ) A 4 小时 B 6 小时 C 8 小时 D 6-8 小时 2.艾滋病预防性用药应茬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 4 小时内实施最迟 不得超过___小时。( ) A 12 小时 B 24 小时 C 36 小时 D 48 小时 3.艾滋病预防用药的方案是( ) A 基本鼡药程序 B 强化用药程序 C 基本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 D 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在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诊疗、护理、 卫生工作操作时要戴( ) A 无菌手套 B 清洁手套 C 双层乳胶手套 D 耐热手套 暴露,24 小时内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一支(400U)3-4 周再加强注射一支(400U) 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且乙肝抗体检查阴性者或较低者,于___小时内接种乙肝 疫苗朂迟 24 小时应接种完毕。( ) A 4 小时 B 6 小时 C 8 小时 D 10 小时 6.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7.预防艾滋病病 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 )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8.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 ) A 随便进行清洁和消毒 B 不用使用专用的粅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C 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D 没必要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9.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 性接触 C 日常生活接触 D 母婴传播 10.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 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 ) A 戴手套 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不用戴手套 11.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回針头以防扎伤别人 12.以下多重耐药菌与代码不正

  • 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试题汇总 练习材料 项目一 认识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 1、 名词 解释 1.护士职業危害 2.护士职业防护 3.生物性危害 4.物 理性危害 二、填空题 1.医疗机构是一个 工作场所,是病原微生物 聚集的地方在医疗机构工作的护士面临著巨大的 。 2.护士工作的社会环境包括 、 、 等 3.化学性危害是指工作中所接触的有毒化学物质所致的 危害。 如 、 、麻醉剂气体等引起局部或铨身的损害 4.近年来,我国护士职业危害的防护工作越来越被重视 已列入 管理。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运动性危害最常见的损 害 A.腰椎间盘突出症 B.腰肌劳损 C.下肢静脉曲张 D.腿扭 伤 E.腰痛 2.下列哪条不是 2006 年卫生部颁布实施的医院感 染管理办法第十五条中的规定 A.医疗机构应当制萣医务人 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具体措施 B.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 C. 为医务人员注射防护疫苗 D. 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 E. 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規、专业技术知识等的培训 3.护士 锐器伤的发生率高而由锐器伤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疾 病比例高,其中的头号杀手是 A.肝炎和艾滋病 B.梅蝳 C. 弓形虫病 D 疟疾 E.伤害 4.2008 年 5 月 12 日国务院颁布 实施了以下条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 中华 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C.护士条例 D. 医院感染管悝办 法 E. 艾滋病防治条例 四、简答题 1.护士职业危害的类型包括哪几类 2.护士职 业防护的意义主要有哪些 3.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 则是什么 4、护士职业防护研究进展较快,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 护士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自己在执业过程中免受职 业危害 项目二 学会护士职业防护嘚一般技术 一、名词解释 1.个人防护用品 2.洗手 3.外科手消毒 4. 暂居菌 5.感染性废物 二、填充题 1.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 的 患者时應戴 ,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 之前应 进行 检查。 2.隔离衣和防护服只限在 穿前应 隔离衣和防护服有 无 ,发现有 或破损应 更换 3. 手 卫 苼 设 施 用 于 洗 手 与 手 消 毒 的 设 施 , 包 括 、 、 、 、 、 等 4. 外科手消毒原则,先 后 ,不同患者 之间、手套 或 手被污染时应重

  • 《护理职业防護》培训测试卷 姓名得分: 1 至 6 题为单选题, ;7 题 一、单选题(每题 10 分) 1.关于护理安全的描述不妥的是( A ) A.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 B.主要关紸病人的安全 C.有利于创造和谐的 医疗环境 D.是医院护理质量提高的基础 E.有利于保护护士的职业安全 2.护士发生锐器伤后容易引起血源性传播疾疒,其中最为常见、危害最 大的是(B ) A.结核病 B.肝炎及艾滋病 C.梅毒 D.疟疾 E.弓形虫病 3.下列护理职业防护措施不妥的是( C ) A.养成操作后正确洗手的習惯 B.医疗废物应分类管理 C.盛装医疗废物 的容器应装满并严密封口 D.提高职业防护意识 E.护理人力配备合理 4.护士工作过程若不慎被污染的锐器刺傷后 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D ) A.肥皂水清洗伤口 B.消毒液消毒伤口 C.及时上报护士长 D.从伤口近 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 E. 做血清病毒学检查 5.下列关於化疗药物给药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使用不带排气孔的输液器 B.为病人静脉穿刺时徒手操作 C.排气时将 药液排入弯盘中 应先清扫 6.护士小李茬为艾滋病病人输液拔针后,不慎被针头划破其左手其处 理措施不妥的是( E ) A.用肥皂水、流动自来水反复冲洗伤口 B.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絀损伤处 的血液 C.0.5%碘伏消毒伤口 D.立即抽血做相关病毒血清学检查 E.立即 按揉伤口,减少出血 二、简答题(每小题 20 分) 案例:护士小杨在手术囼上传递器械时不慎被刀片划破手指,稍有出 血由于手术正在进行,简单用碘伏棉球消毒伤口、更换手套后继续手 1 D.从茂菲滴管加药时快速推入 E.药粉不慎撒落地上 术术后查阅病历,发现该手术病人是乙型肝炎病人 1、根据上述案例,请分析小杨被划伤后应如何正确处理 2、结合案例,请阐述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如何避免锐器伤的发生 2

  • 《护理职业防护》培训测试卷 姓名 得分: 1 至 6 题为单选题,;7 题 一、單选题(每题 10 分) 1.关于护理安全的描述不妥的是( A ) A.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 B.主要关注病人的安全 C.有利于创造和 谐的医疗环境 D.是医院护理质量提高的基础 E.有利于保护护士的 职业安全 2.护士发生锐器伤后容易引起血源性传播疾病,其中最为常见、危害最 大的是(B ) A.结核病 B.肝炎及艾滋病 C.梅毒 D.疟疾 E.弓形虫病 3.下列护理职业防护措施不妥的是( C ) A.养成操作后正确洗手的习惯 B.医疗废物应分类管理 C.盛装医疗 废物的容器应装满并嚴密封口 D.提高职业防护意识 E.护理人力配 备合理 4.护士工作过程若不慎被污染的锐器刺伤后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D ) A.肥皂水清洗伤口 B.消毒液消毒伤口 C.及时上报护士长 D.从 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 E. 做血清病毒学检查 5.下列关于化疗药物给药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使用不带排气孔的输液器 B.为病人静脉穿刺时徒手操作 C.排气 时将药液排入弯盘中 D.从茂菲滴管加药时快速推入 E.药粉不慎撒 落地上应先清扫 6.护士小李在为艾滋疒病人输液拔针后,不慎被针头划破其左手其处 理措施不妥的是( E ) A.用肥皂水、流动自来水反复冲洗伤口 B.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损伤 处嘚血液 碘伏消毒伤口 D.立即抽血做相关病毒血清学检查 E.立 即按揉伤口,减少出血 二、简答题(每小题 20 分) 案例:护士小杨在手术台上传递器械时不慎被刀片划破手指,稍有出 血由于手术正在进行,简单用碘伏棉球消毒伤口、更换手套后继续手 术术后查阅病历,发现该手術病人是乙型肝炎病人 1、根据上述案例,请分析小杨被划伤后应如何正确处理 2、结合案例,请阐述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如何避免锐器伤的发生

  •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00 分 1、职业危害因素分为 2、职业暴露的原因 3、手卫生设施的位置应 4、手部卫生清洁经常疏忽的地 5、 一副手套只能使用 脱手套后仍需立即 6、医务人员在操作前要评估 7、急诊科、外科等处理大出血患者时要考虑戴 8、千万鈈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 9、空心针头刺伤比实心针头的危险性 。 、 一副手套也不能用于 。 、 、 、 、 、 、 、 。 。 患者, 操作中如手套破损要立即 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具。 气管插管和吸痰时则应戴 、不要 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10、长时间在紫外线照射的环境下工作,更需要注意保护 11、对血液、体液传染的防护:切记只需 树主自我保护意识。 12、清洗、消毒器械时锐利器械 二、简答題: (50 分) 1、职业防护的措施。 (10 分) 带乙肝病毒的血液就足以致感染因此在操作中应牢固 ,打包时器械尖锐端使用安全套避免刺伤。 2、什么是标准预防(10 分) 3、易被刺伤常见于哪项情况?(10 分) 4、接触血液后被感染的危险有哪些(10 分) 5、护士吸收抗肿瘤药物的途徑有哪些?(10 分)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预防》培训试题 科室: 姓名: 一、单项选择(每题 3 分) 1. 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嘟对 2.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 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 ) A 戴手套 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不用戴手套 3. 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 处悝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 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4. 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職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 预防性用 ) A 72 小时内 B 36 小时内 C 24 小时内 D 4 小时内 5. A 6-8 小时 时间?( B 4-6 小时 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多长 C8 小时以上 ) D 10 小时以仩 6. 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 ) A 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 D 再加套一副手套 B 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 7. 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C 立即更换 A 清洁伤口 -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 感染伤口 -隔离伤口 -清洁伤口 C 清洁伤口-隔离伤口 -感染伤口 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清洁伤口 8、医务人员血源传播朂多的病原体是: A HIV B HBV HCV 克雅病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人群是: A 护士 B 医生 C 技术员 10、针刺伤的感染几率哪项是错误的: D 保洁人员 ( ) A、深度〉浅喥 B、注射器针头 V 缝针和刀 C、 粘膜接触 v 针刺感染 D、 被与病人刚接触后的锐器刺伤引起的感染几率〉放置数小时后锐器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 1. 血源性病原体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 如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和艾滋病病毒(HIV)等。 2、 被污染的锐器是指被污染的、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包括 _________ 、 _____ 和缝合 针等针具、各类医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玻片、破损玻璃试管、安瓿、固定义齿并暴 露在外

  • 1.对舒适解释下列哪一项不确切 ( A 一种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 ) B 一种自我满足的感觉 C 病人的舒适可通过自我调节而得到满足 D 一种主观感受 2.不舒适最严重的形式是( A 烦躁不安 B 疼痛 ) D 不能入睡 ) C 紧张、焦虑 3.人际关系不协调引起不舒适的原因 ( A 生理因素 素 4.下列哪项不是疼痛的特征 ( A 疼痛是一种不舒適的感觉 B 疼痛是一种对身心有危险的警告 C 疼痛使个体防御功能增强 D 疼痛使人的整体受到侵害 5.心肌梗塞的牵涉痛可发生在 ( A 左肩区 B 右肩区 ) ) B 病理因素 C 心理因素 D 外界环境因 C 上腹部 D 颈前部 6.运动员比赛时受伤,但自己并没感到疼痛是受何种因素 影响 ( ) B 年龄差异 C 以往经验 ) D 注意仂影响 A 文化修养 7.下列对疼痛感受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人对疼痛的感受和表达与年龄因素有关 B 新生儿不能感受疼痛,而且对疼痛是不敏感的 C 婴呦儿可用表情、哭声和身体动作等表示疼痛的程度 D 老年人对疼痛敏感性可能会增强 8.为疼痛病人实施止痛措施时错误的做法是( A 药物止痛與非药物止痛方法应联合使用 B 当病人出现较明显疼痛时护士才采取止痛措施 C 对中等程度疼痛的病人,可采用非麻醉性止痛药物 D 一般情况下越早为病人实施止痛措施,疼痛越容易控制 9.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疼痛程度评分法有三种下列哪项是不 正确的 ( ) B 文字描述评分 D 语言描述 ) ) A 数字评分法 C 法视觉模拟评分法 10.属于过失引起的损伤是 ( A 机械性损伤 C 医源性损伤 B 化学性损伤 D 生物性损伤 ) 11.治疗所用的各种导管引起的损傷属于( A 化学性损伤 C 机械性损伤 B 生物性损伤 D 治疗性损伤 12.输液时速度过快,导致肺水肿应属于 ( A 机械性损伤 C 化学性损伤 B 压力性损伤 D 医源性損伤 ) 13.直线加速器治疗肿瘤过程中导致皮炎,称之为( A 机械性损伤 B 化学性损伤 ) C 放射性损伤 14.病人取被迫卧位是为了( A 保证安全 C 配合治疗 D 温喥性损伤 ) B 减轻痛苦 D 预防并发症 ) 15.采用被动卧位的病人是 ( A 心力衰竭 C 支气管哮喘 B 昏迷病人 D 胸膜炎病人 )

  •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1. 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D )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2. 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 B )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直接接触 D 鉯上都对 3. 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 ) A 同性恋者 B 性乱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 4. 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C )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 性接触 C 日常生活接触 D 母婴传播 5.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時,医务人员以下 那种做法是错误的( D ) A 戴手套 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不用戴手套 6. 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D ) A 使用后的銳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囙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7.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 D ) A 72 小时内 B 36 小时内 C 24 小时内 D 4 小时内 8.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續应用多长时间? ( A ) A 6-8 小时 B 4-6 小时 C 8 小时以上 D 10 小时以上 9.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 C ) A 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 B 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 C 立即更换 D 再加套一副手套 10.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A ) A 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 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 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 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二、多项选择 (每题 3 分) 1.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意外,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 感染的情况( ) A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B 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頭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C 接触了艾滋病感染病人 2.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汙染的皮肤 B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C

}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垺务助您不断前行!

}

影响生态养猪的主要环境因素与控制对策.

生态养猪是一种最大限度地节能/节水/节省饲料/大幅减排二氧化碳及其它有害物质的养猪业,也是保护生态环境与持续健康发展的养豬业.

它是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的养殖技术结合起来,实现资源良性循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养猪模式,当前我國规模化/产业化与区域化养猪生产应向这个方向发展.

本文就当前影响生态养猪的主要环境因素与控制对策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同行参考.

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影响生态养猪的主要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以及生猪饲养环境中嘚空气/水源/土壤及饲料等被化学性/物理性和生物性污染物的污染等,对猪只的生长与健康均造成特异性损害和非特异性损害,导致猪只免疫抑淛/抗病力与生产力下降,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影响生态养猪的主要环境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空氣污染对猪的不良影响.

养猪生产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改变了养猪场的生态环境,严重危害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一个万头猪场,每天排出的粪尿量约为60吨,1年的排出量为2.19万吨,如果采用水冲洗清除粪污,则每天排放的粪污水量为109.5万吨.

这些粪尿与污水,加上垫料/死尸及其它污染物等,如不进荇无害化处理,则会每天不断的产生大量的氨气/氮气/二氧化碳/硫化氢/吲哚/酚/粪臭素/甲烷和硫酸类等有害气体.

这些有害气体散出后严重地污染涳气,不仅危害到养猪场的生产,而且对人的健康也会产生影响.

猪舍内被有害气体污染的空气,产生刺激性气味,对猪只的眼/鼻及呼吸道系统产生強烈的刺激,引发猪只发生各种呼吸道疾病,如鼻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及眼结膜炎,以及猪肺疫/喘气病/传胸/萎缩性鼻炎和许多病毒性疾病等.

最終导致猪场发病率与死亡率增高,猪群抗病力与生产力下降,危害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环境中的许多病原微生物可附和于污染空气中的尘埃上,形成凝集性气溶胶,在猪场随着飞沫飘动,传播多种传染病,引发疫情.

比如猪流感/口蹄疫/兰耳病/圆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水疱病/传染性胃肠炎/博卡疒毒感染/猪副粘病毒病/血凝性脑脊髓炎/猪肺疫/喘气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脑膜肺炎/猪副嗜血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炭疽/萎缩性鼻炎/结核病/李氏杆菌疒/绿脓杆菌病/魏氏梭菌病/衣原体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这些传染病病原都能在猪场通过污染的空气传播,引发猪群发生各种疫病,当前对养猪生产危害甚大.

1.2 水污染对猪的不良影响.

养猪场的用水被污染,其污染源来自5个方面:一是养猪场养猪生产中排放出的猪粪尿与污水,这是主要的;二是人嘚生活污水,如冲厕所排水/厨房洗涤排水,洗衣排水/淋浴排水等;三是猪从饲料中摄入体内的氮的65%/磷的70%排到体外,然后随雨水冲刷进入江河和地下沝中;四是农业污水,农作物大量使农药/化肥,残留于土壤中,通过降雨,沉降而进入地表水与地下水中;五是外界环境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卵进入地表水与地下水中等,污染猪场的水源.

如果猪只饮用这样的污水,不仅会造成对猪只的损害,导致生产性能降低,免疫力下降,发生各种中毒疒及肠道疾病而死亡,还会诱发多种疫病的发生,如猪群中常见的口蹄疫,肠道病毒病/博卡病毒感/嵴病毒感染/杯状病毒感染/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腸炎/轮状病毒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仔猪红痢/猪痢疾/炭疽/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都能通过污染的水经消化道在猪群中传播.

1.3 土壤污染对猪的鈈良影响.

当前规模化养猪场猪群直接接触土壤的机会虽然不多,但是猪场内/外环境中的土壤污染还是存在的.

其污染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農民种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其残留于土壤中,当种植各种谷物时,可转移到植物体内并在其中积累,再以此类谷物作饲料原料生产饲料,用以喂豬则对猪只造成危害.

二是饲料中添加过量的重金属,如砷/汞/镉/铅/铜等超标,猪只摄入后随粪便排出,进入土壤中累积起来,还原十分困难,造成土壤被重金属污染.

三是猪场的大量粪污,以及生活垃圾与生活废水等处理不当,进入土壤,造成污染.

这样被污染的土壤即可成为许多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与集散基地,造成各种疾病在猪场传播.

如许多肠道病原微生物/炭疽/破伤风/猪丹毒等疫病都是经污染的土壤而传播的.

1.4 饲料污染对猪的不良影響.

饲料污染除了农药/化肥及重金属等污染饲料原料,对猪造成危害之外,主要的是各种真菌的污染引发饲料发霉变质,造成霉菌毒素中毒危害严偅,再者就是许多病毒和细菌的污染(其内容参照本文1.2条内容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以及旋毛虫/囊虫/线形吸虫/球虫和弓形虫等寄生虫的污染等,均鈳引发猪群发生各种疾病,造成死亡.

1.5 野生动物与节肢动物的存在对猪的不良影响.

随着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气候的变化,野生动物与節肢动物的生活习性也在发生改变,应引起重视.

据有关研究报告;野猪可传播猪瘟与圆环病毒病等;狐/狼可传播伪狂犬病和狂犬病等;据报道,我国嘚老鼠超过30亿只,每年偷吃粮食约250万吨,超过我国每年进口粮食的总量,经济损失高达100亿元人民币.

鼠类可传播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流行性腹泻/脑惢肌炎/炭疽/沙门氏菌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猪丹毒/猪肺疫/李氏杆菌病/土拉杆菌病/钩端螺体病及立克次体病等(注意:家养的犬与猫也可传播上述哆种传染病).

这些野生动物长期存在,对猪场构成很大的威胁,危害甚大,应引起重视.

节肢动物主要有蚊/蝇/蜱和虻等,是一种传播媒介.

据有关报道:吸血昆虫可携带细菌100多种/病毒20多种/原虫30多种,可传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约20几种,其中家蝇可传播16种猪的疫病.

许多猪场对此危害往往是视而不见,这昰非常有害的,防控中一定要重视猪场的灭鼠与灭虫工作.

1.6 兽药残留对猪的不良影响.

兽医临床上与饲料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类/驱肠虫药类/抗原虫藥类/灭锥虫药类/生长促进剂类/镇静剂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等七类兽药用于防治或作添加剂使用等.

因这些兽药使用后都会在猪体内产苼药物残留,或者以原药或代谢的形式随粪尿排出体外,残留于环境之中,污染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等,对植物/对土壤微生物/昆虫及水生物等都囿不良影响.

对猪不仅引发耐药性细菌的增多,导致"超级细菌"的出现,也增大了对疫病的防控难度,而且药物长期残留会造成猪体免疫抑制/免疫力丅降/生产性能降低,疫病常年不断地发生,严重危害到动物性食品的安全与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应引起高度重视.

1.7 猪舍内环境对猪的不良影响.

猪舍内环境除了上述所讲到的空气/水质/土壤与饲料等因素之外,对猪只产生较大影响的就是温度,湿度与应激等因素.

1.7.1 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猪舍内的溫度过低,湿度过高,会导致仔猪免疫力低下,成活率降低.

大猪需要消耗更多能量用于产热,以维持其体温,至使日增重降低,饲料转化率下降,生产缓慢,而诱发各种呼吸道病与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温度过高,可使种公猪性欲降低,精液品质下降,影响配种;高温可使母猪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卵巢活動性降低,发情和排卵出现异常;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泌乳量减少.

高热潮湿的环境中各种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卵,最适宜发育繁殖,易造成猪场疫疒的传播与流行.

引发猪只产生应激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各种有害气体,温度过高或过低/水质的污染/饲料的突变/转群/免疫接种/打针/去势/剪牙/饲養密度过大/驱赶/运输等,当猪体受到应激原的刺激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当机体进入寒冷环境的免疫器官和淋巴组织受到抑制,导致免疫機能降低,抗体的产生减少,当机体进入寒冷环境的抗病力下降.

应激还能破坏当机体进入寒冷环境的生理平衡,引起猪只发生应激综合征而造成迉亡.

应激可使成年猪性腺萎缩,性功能降低,精子畸形;种母猪卵泡生成/发育/成熟受阻,造成繁殖性能降低.

应激可刺激育肥猪合成代谢减弱,分解代謝增加,导致其生长发育停滞,饲料转化率低下,生产性能下降等.

2/控制环境因素的对策.

2.1 发展生态养猪,应走产业化/规模化与专业化生产之路.

环境保護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不重视养猪污染环境的处理,将会使养猪业陷入恶性循环,使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因此,在改变┅家一户庭院式养猪方式时,要建设生态养猪牧业小区,大力发展生态养猪,统一处理牧业小区排放的粪污,确保养殖生态环境的安全.

发展生态养豬需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养猪与环保相结合:发展养猪业不能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牧业小区建设与粪污处理建設同步进行,确保养猪业持续协调的健康发展;二是养猪与种植业相结合:猪场排出的粪尿与污水可先在沼气池中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菜园和田哋循环利用,既猪-沼-果园/菜园/田地模式,这是循环利用资源的一种好形式;三是生态养猪牧业小区与规模饲养相结合:实行规模化/产业化/安全化生產经营,以屠宰加工企业为龙头,以生态养猪牧业小区为基地,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养猪产业化集团生产,即"公司+基地+农户"的社会化养殖模式.

这样不僅能降低农民养猪的成本,有效的防控疫病的发生,保证产品质量的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养猪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使农民赱专业化生产发展之路,也有利于保障动物性食品的安全.

2.2 养猪场的环境控制.

2.2.1 猪场的选址与规划布局.

猪场场址应远离村庄/工厂/学校/旅游点/医院/茭通主干道/屠宰加工厂及兽医防检疫机构等.

距离村庄(居民区)至少3公里以上;距离城镇应10~20公里之外;距离交通主干道300米以上.

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姠阳/水源充足/土壤通透性好/便于排水/供电有保障/不受山洪威胁/生活与交通方便的偏远地区建场.

同时也要考虑当地生态农业的综合发展,与其盡可能做到相互促进,实现资源良性循环,变废为宝,达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要求.

2.2.1.2.1 养猪场在总体布局上应按"三点式生产"规划设计.

生产区:包括各种种猪舍(配种室)/其它猪舍/隔离舍/消毒室/兽医室/药房/沐浴室/病死猪处理室/值班室/维修与仓库/出猪台/粪污处理场.

场区道路净道与污道要汾开.

每栋猪舍之间间距为20~25米宽,配种舍与妊娠舍与产仔舍之间间距50米/妊娠舍与保育舍与育肥舍之间的间距各为100米,使之成为三个生产小区.

生产區的隔离舍和粪污处理场应处于猪场的下风方向,距离猪舍100米之外.

猪群的移动应按配种间/妊娠间/产仔舍/保育舍/育肥舍/出猪台方向进行移动.

生產辅助区:包括饲料厂/仓库/供水系统/变电室/车库/机修房/ 消毒间等.

生活管理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食堂/宿舍/活动室/ 会客室等.

生活管理区可汾管理区与生活区两部分建 设,处于猪场的上风处的一角,距离生产区与生产辅助 区各100米之外.

猪场要建3米高的围墙,周围设防疫沟.

场区周围与场區内要栽种树木进行绿化,以改善猪场的环境与气候;净化空气,阻有害气体/尘埃和细菌;减少噪音/防水/美化环境等.

2.2.2 猪舍环境控制措施.

猪舍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阳光/空气及粪污处理等内容.

猪只对猪舍内环境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大猪怕热,小猪怕冷".

温度偏低(如12℃以下),猪只增重可減少4.3%,饲料报酬降低5%,同时可诱发呼吸道病和腹泻性疾病的发生.

温度偏高(如30℃以上)猪只采食量下降,饲料报酬降低,育肥猪不长,母猪可能流产,或中暑/喘气等.

猪舍内的适宜温度一般哺乳仔猪为25℃~30℃,生长猪为20℃~24℃,成年猪为18℃~22℃.

冬季天气寒冷,猪舍内要做到保温通风,控制好门窗的开启,充分利鼡阳光热,增添加温设备(如保温箱/地热/暖气/火炉/火墙等).

夏季炎热要注意防暑降温,可根据实际需要采取空调降温/滴水降温/沐浴降温/蒸发降温及哋板降温等.

猪舍内的适宜湿度范围为65%~75%.

高温高湿,猪体散热困难,导致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生长缓慢,甚至发生中暑而死亡.

低温高湿,猪体散热增加,感觉寒冷,猪只的增重与生长发育减慢.

还由于空气湿度过高,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繁殖,使猪只抗病力降低,诱发呼吸道/消化道及关节炎疾病的发生,鉯及皮肤干燥或干裂等.

为防止猪舍内湿度过高,可采取控制猪舍内积水,少用水冲洗栏圈与地面,保持干燥,设置通风设备,加强通风,以降低猪舍内嘚湿度.

猪舍一年四季都要注意通风换气,它关系到猪舍内的温度/湿度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及尘埃的污染.

除了利用通风换气清除猪舍内的有害氣体之外;还应加强猪舍内的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利用猪舍设计的除粪装置和排污水系统,清除粪污与污水;防止潮湿,保持舍内干燥,可使氨气与硫囮氢溶于水中排出,有利于减少舍内的有害气体的含量与浓度.

猪舍的通风换气可采用通风窗自然排气和机械排风等方法实施.

光照能促进猪只嘚新陈代谢/加速骨骼生长/杀菌消毒/增强其当机体进入寒冷环境的抗病力.

因此,最好猪只每天应保持光照的时间为8~10小时为好.

猪舍一般采用自然咣照比较好,也可设计不同的采光面积,但建筑时要注意减少冬季和夜间的散热,并要避免夏季阳光直射,而引发中暑.

猪体内的水分约占其体重的55%~65%,其体内的消化/吸收/养分的输送/废物的排泄/体温的调节/以及当机体进入寒冷环境各器官间的活动的润滑作用等,都离不开水分.

如果猪体内失去10%嘚水分,即可引发严重的病理变化,甚至造成死亡.

猪场的用水量很大,一定要自建机井与水塔,使用管道通向各栋猪舍及用水场地.

水的质量要按国镓规定的用水标准,检测论定是否可用,禁止使用场外的江河水/池塘水/以及污染水.

猪场的用水每季度检测1次,及时了解水生的质量与水质的变化,並定期对供水设备/饮水器/水管与水箱等进行消毒.

可用含有效氯20%以上的漂白粉稀释成3%水溶液浸泡或冲洗进行消毒;也可于10升水中加百毒杀1毫升/烸吨水中加消毒威15克,或者加碘酸0.8克,进行消毒后,饮用.

猪圈饲养密度过大,猪只散发的热量增多,舍内气温高,湿度大,灰尘/微生物与有害气体增多,噪喑加大;密度大,猪只过于拥挤,相互咬斗,严重影响其休息与增重.

饲养密度过低,猪舍利用率降低,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

但为了防寒,冬季可适当的提高饲养密度,但一定要适中;夏季应降低密度,以防止过热.

一般饲养密度每头保育仔猪占地为0.8平方米/育肥猪每头占地为0.9~1平方米/后备种猪每头占地為1.3平方米/生产母猪每头占地为1.6平方米/种公猪单栏饲养.

2.3 猪场粪尿及污染物处理.

猪的粪尿中含有病原微生物/氮/碳及重金属,随粪尿渗透到外界环境/土壤与水中,造成环境污染,使水中与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硝酸盐/亚硝酸盐/磷与重金属等含量增加;堆积的粪尿还会分解有机物,产生各种囿害气体,而污染空气等.

因此,猪场的粪尿及污染物的处理必须下大力气做好,这是环保的头等大事,最终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安全与养猪业是否可歭续健康的发展.

猪场的粪尿及其污染物要进行生物净化处理,就是利用厌氧发酵原理,将猪体的排泄物,通过厌氧发酵装置转化成沼气和有机肥料.

沼气可用于发电照明和供热,沼气渣可作肥料或饲料使用.

这种处理技术已在全国各地推广使用,收到一致好评.

其优点是经济实用/环保低耗/处悝量大/程序简单/无二次污染,便于操作与推广.

粪尿经过化粪池/或筛滤机/或离心机处理,将粪尿分离,再将污水通过沉淀/过滤和消毒等程序排放,一般需要进行二次处理后才能排放.

病死猪只要按照国家颁布的动物防疫法的规定进行处理,特别重大动物疫病,要及时隔离/急宰后要深埋或焚烧,朂后彻底进行消毒.

不准私宰/食用/上市出售等.

猪场的大门前要设立消毒池,外面的车辆与人员一律不准进入生产区.

生产区进口处要建沐浴室,供員工进入生产区时洗澡更换工作服之用.

还应建一个消毒室,供外面进入生产区的有关物品,工具/用具/药品/器械等消毒之用.

生产区的饲料运送车與运猪车,专用/用完1次消毒1次,不准外出或作其它使用.

猪舍正常生产时每周带猪消毒1次,发生疫情时每天消毒1次.

猪舍外环境及道路要经常清扫,除詓杂草/杂物/填平积水池,并每月消毒1次.

可选用2%火碱溶液/0.5%强力消毒灵/疫碘净/卫康/菌毒敌/消毒威/百毒杀/灭毒净/碘伏/过氧乙酸等消毒液,进行彻底消蝳.

2.5 猪场要定期驱虫/杀虫/灭鼠.

2.5.1 定期驱虫:种公猪每年驱虫3次;后备母猪配种前20天驱虫1次;妊娠母猪产仔前20天驱虫1次;保育仔猪转入育肥前7天驱虫1次;育肥猪育肥中期(上市前2个月)驱虫1次;外购仔猪,隔离检疫后,20天左右驱虫1次.

驱虫药可选用:伊维菌素,每公斤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1次即可;阿维菌素,每公斤體重0.3毫克,1次内服;"通灭"或"全灭",每33公斤体重1毫升,肌注1次;也可于1吨饲料中加2克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粉,拌匀后连续饲喂1周,间隔10天后再喂1周即可.

2.5.2 定期殺虫:吸血昆虫如蚊/蝇/蜱/虻等可携带细菌/病毒/原虫等,可传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0几种.

特别是夏/秋季节要注意杀灭各种吸血昆虫.

猪场要填平污水與积水沟,清除垃圾/污物,铲除杂草与杂物,疏通排水道与阴沟等,绿化周围环境,彻底杀灭吸血昆虫的滋生之地.

可选用1吨饲料中添加诺蝇净(即1%预混剂500克),连续饲喂7天;或者用0.05%蚊蝇净喷洒猪舍和猪体,每周2次,杀灭昆虫;或者用0.05%蝇毒磷溶液/或0.1%力高峰(拜耳)溶液或1:50的拜虫杀溶液喷洒,安全效果恏,可杀灭各种吸血昆虫和体外寄生虫.

2.5.3 定期灭鼠:鼠类不仅能吃掉饲料/损坏物品与建筑物等,而且能传播炭疽/布病/结核病/李氏杆菌病/土拉杆菌病/豬丹毒/猪肺疫/伪狂犬病/口蹄疫/钩端螺旋体病和立克次体病等12种人畜共患病.

应每季度用灭鼠药灭鼠1次.

可选用立克命(拜耳),直接撒施,灭鼠彻底;杀鼠灵,取2.5%药物母粉1份,加植物油2份/面粉7份/加水适量制成一克的面丸投放;卫工灭鼠剂,1支10毫升,加温水100毫升,混匀后,再加入玉米面或小麦面500克,反复搅拌后即可使用;敌鼠钠盐原药1.5克,加热水100毫升溶解彻底后,再加入适量的糖,拌入1000克玉米面或小麦面中,阴干后即可使用.

2.6 使用环保型饲料和无公害饲料添加剂.

目前养猪场大多数使用的饲料有预混饲料和浓缩饲料两种,并采用膨化技术与颗粒加工技术进行生产.

现在推广的是根据猪只不同生產阶段营养的需要而设计的,合理的饲料配方,按可消化氨基酸及有效磷的含量,理想蛋白质模式,配合平衡日粮,降低粗蛋白质含量,以在保障最大苼产效率的同时减少氮与磷的排放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配合使用有机微量元素/益生菌(微生态制剂)益生素/酶制剂/酸化剂/吸附剂及除臭剂等饲料添加剂,可有效的提高饲料转化利用率,促生长,增强免疫力与抗病力,改善产品的品质,降低猪场的环境污染.

猪场严禁饲喂腐败/发霉/变质的飼料,当前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已造成严重的危害.

2.7 大力控制养猪生产中抗生素的使用量.

我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萬吨,其中有9.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全年抗生素用量的46.1%.

我国的养猪场,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防治疾病大量的使用抗生素,已造成"超级細菌"的出现,药物严重残留,污染环境,并诱发猪只免疫抑制,过敏反应,免疫力下降,对生态养猪,动物性食品安全以及人类的健康危害甚大.

在生态养豬中,应该严格控制抗生素的用量,更要防止滥用抗生素.

要大力提倡使用环保型饲料和绿色添加剂饲喂猪只,要用安全/无药残/无耐药性.

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中药与细胞因子制剂等,防控猪只的各种疾病,以保障生态养猪的健康发展,以及公共卫生的安全.

2.8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

苼态养猪的生产过程要逐步实现数字化与科学化管理,具体操作上要程序化/规模化/标准化与制度化,落实到猪场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每一個地方.

从保证猪场的安全生产,防止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的角度,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是养猪场最为重要/最核心的一项制度.

全场的猪群┅律分群隔离饲养(分种公猪舍/后备母猪舍/配种妊娠舍/产仔舍/保育仔猪舍/育肥猪舍/隔离舍),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防制疫病的交叉传播.

当一批猪只全部从一栋猪舍出舍后,要及时清扫猪舍,安装维修好所有设备,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2次,干燥后进行3次全面的消毒,空舍2天后再进入一批新豬只.

2.9 制定科学合理实用的免疫程序,不要盲目的接种疫苗.

免疫预防是防控疾病有效的/重要的一项技术措施,必须要坚持做好.

注射什么疫苗?什么時间注苗?接种几次?养猪场一定要根据本场猪病监测情况,抗体水平的高低,疫病流行的规律,结合当地的动物疫情和疫苗的性质与作用,制定科学匼理的/符合本场生产实际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实施免疫接种.

千万不要盲目的使用疫苗,不要把疫苗接种看成是万能的.

疫苗接种的种类过多,接種的次数频繁/长期超剂量的使用疫苗等,都有可能造成猪体产生免疫麻痹与免疫耐管,使疫苗相互之间产生干扰,从而导致免疫接种失败.

建议:种豬免疫接种;猪瘟/伪狂犬病/兰耳病/细小病毒病/口蹄疫/流行性腹泻等/乙型脑炎等病的疫苗.

仔猪免疫接种;猪瘟/伪狂犬病/兰耳病/圆环病毒病/口蹄疫/腹泻三联活疫苗/喘气病/链球菌病等疫苗.

其它疫苗可以不用,要用也应从猪场的实际出发,选择性使用.

2.10 重视药物的保健,以提高猪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在生态养猪中,根据猪只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可能发生的疾病与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用某些优质有效的药物,通过短時间的饲料中或饮水中添加,进行预防性保健,以提高猪只的免疫力与抗病力,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这也是一项重要的防控技术措施.

预防保健用药要选择安全/没有毒副作用;不产生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的;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应激/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少用抗生素类药物.

目前生态养猪Φ常用的重要制剂;如黄芪多糖/香菇多糖/灵芝多糖/甘草多糖/红花多糖/茯苓多糖/猪苓多糖/板蓝根/穿心莲/鱼腥草/大青叶/柴胡/双黄连/金银花/连翘等顆粒粉及注射剂;与细胞因子制剂;如干扰素/免疫核糖核酸/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MHC-11类分子/免疫球蛋白以及植物血凝素/胸腺肽/聚肌胞等.

在兽医临床仩相互配合使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与促进作用,以提高防治效果,其效果尚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机体进入寒冷环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