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振兴实体经济 要做到“实”起来,国家可以采取相应的财政

国家为什么需要实体经济?有个笑话,变成了现实,那就是几百人几千人辛辛苦苦拼搏了一年,所在上市公司净利润都不抵北上广深一套房的价值,若碰上房价疯涨的时候,同样不抵豪宅一年升值的空间。2015年底开始,在明确了供给侧改革之后,房地产利好政策主要施力于二三线城市,但一线城市的楼市同样不甘落后,在改善型住房需求及投资客的疯狂情绪双重推动下,北上深房价在2016年期间继续节节攀升。主要一线城市10万以上单价的住房处处可见,部分核心地段开始进入数十万以上的单价时代,若想入手“改善性住房”,1000万已成“起步价”,好一点的高档商品房或者公寓别墅,都是几千万甚至上亿计价。残酷的现实是,在牛气冲天的房地产市场中,楼市过热,楼市价格节节攀高,有的上市公司即便拼上一年营业收入也无力购得北上广深一套房产。一家上市公司上千名员工辛苦干了一年,还不如一个人在一线城市买一套房子的收益大。A股上市公司是中国优秀公司代表,如果他们拼尽一年利润也属于无力买房一族,那可想而知中国千千万万的小企业生存现状如何了。我们看看A股几千家上市公司的数据统计,由于2016年还没有完全披露完毕,那就拿2015年数据来说明吧,这里参照物有千万左右的普通住宅和数千万左右的豪宅。数据显示两市共有494家上市公司在2014年的净利润不足1500万元,占全体2818家上市公司的17.53%;1065家上市在2014年的全年盈利不足5500万,占全体上市公司的37.79%。也就是说投入了数十亿数百亿资产,加上几百几千人的劳动,最后一年赚的利润总额,有接近20%的上市公司都买不了一套好点的商品房,有接近40%的上市公司也买不了北上广深一套豪宅别墅,真是辛辛苦苦一整年,最后空望楼市叹!那净利润不行,一年营业收入同样也飙不起。比如*ST星美2015年营业收入为1344万元,合计实现净利润130万元。这意味着,该公司就算用上2015年全部营业收入,也还够不上一套深圳的普通商品房。此外、和*ST兴业等公司营业收入低于5500万元,分别为1592 万元、2077万元
和3768万元,做一年业务,够不上一套豪宅。甚至还有极端例子,亏损的上市公司还要靠着变卖北京城里的两套房,才能免于退市。去年上市公司套现买房,今年上市公司卖房套现,真的很可笑,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事业,最后居然是自己的房子救了命,所谓国家提倡的大众创新创业,那些辛苦了几十年的公司还不如一套房子值钱,人的价值、实体经济的价值在哪里?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今年的重点工作时,其中“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列为四项重点工作之一,这应该是近年来比较少见的。一方面说明对实体经济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下中国的实体经济确实令人担忧。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上面上市公司赚钱少赚钱难的窘境看,根子究竟在哪里?或者换言之,他们为什么赚不了钱?最近玻璃大王曹德旺因为宣布将投资10亿美金到美国建厂做汽车玻璃,接受了采访。总结一下他对于中国实体企业生存现状的看法 :谈及为什么到美国去建厂,曹德旺算了一笔账:一是美国的土地基本不要钱,买地的钱政府各种补贴后等于没花钱;二是美国的电价便宜,是中国的一半,天然气是中国的五分之一;三是物流成本比中国便宜;四是综合税负比中国低。这样算下来,除了我们的人力成本仍然比美国便宜,剩下的成本都比美国贵。曹德旺的话翻译过来,就是在中国做制造业,已经没有什么成本优势可言。美国从奥巴马政府开始,痛定思痛,振兴实体经济,启动“制造业回归”计划。这种思维其实是基于美国仍然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以及美国在制造业产业链高端的竞争力。美国其实从来没有从成本的角度考量过制造业回归的问题。但即使从从成本的角度考量,也居然顺理成章。近10年来美国制造业的各项成本都在下降,包括人力成本,页岩气革命给美国带来的能源成本的降低,以及美元作为全球储备给美国制造业带来的优势竞争力等。根据研究报告估计,在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更令人震惊的是到2018年,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3%。到2015年下半年,就多数面向北美消费者的商品而言,在美国低成本州生产将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再进一步,如果美国的互联网制造一旦成为现实,在制造业的总体成本上,美国将比中国占有一边倒的优势。对于缺乏核心技术的中国制造业而言,我们唯一的竞争力就是成本优势,如果丧失了成本优势,中国制造业等于只有死路一条。实体经济的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金融、IT 等虚拟经济领域,偏虚脱实成为隐患。在制造业的成本上,我们和美国比居然已经没有任何优势,这的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了。如果成本不断提高,那这意味着,即使在低端的制造业领域,我们和美国比已经没有任何优势。至于高端,自然不用提,很多高毛利的科技领域都没有中国企业的影子。另外曹还谈了关于中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阴盛阳衰问题,如下 :除了各种成本的繁重,曹德旺还谈到了中国社会存在的不良的风气。他说美国在搞制造业回归,我们中国呢?现在你看看,最赚钱的就是IT,IT实际上本身没有赚钱,他就是忽悠,从资本化利用民间钱拿来做这个事情,第二个就是私募基金、投资银行,银行这几年赚的盆满钵满,截断了实体领域大部分的利润。而实体经济呢,因为劳工成本高,大家都去做房地产,盖房子要用劳力,变成我们有效的劳工被房地产拿去,再加上转金融业、IT业,这些服务业的高需要劳工也找不到人,这样的情况你说怎么做?”这段话其实捅到了中国经济更大的软肋。当大家都玩以钱生钱的游戏,当很多人都去炒房地产,当创业者每天想着用各种手段去“融资”的时候,中国经济事实上被一种歪风邪气左右了。真正做制造业的被嘲笑,而投机取巧赚钱快钱受到了热捧。很显然,这是一种糜烂的颓废的气质。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一个国家应对外部冲击、巍然屹立的关键。与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往往投入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利润空间有限,更需要得到重视和支持。实践证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炒作资产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而且会增加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以史为鉴,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提供了深刻的警示。次贷危机从2007年8月全面爆发以来,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国际金融体系长期积累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得以暴露。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而过度倾向虚拟经济,金融工具过度创新、信用评级机构利益扭曲、货币政策监管放松等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看,次贷危机刚刚爆发的时候,美联储初期并没有打算大规模救市,但到了9月18日美联储突然改变立场大幅降息,开始大规模救市,只要因为后期冲击了实体经济。因为实体经济对于美国而言,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一旦实体经济出现问题,就撼动了整个美国的根基。所以平时我们也可以发现,美联储高度关注食品价格指数、消费者核心物价指数以及库存和零售销售等指标,很多加息减息,联储调控工具,都是根据这些实体经济的指标数据变化,做出对应的调节方向。以上的种种分析,说明了美国之所以强大,核心还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仅仅是辅助手段,而且经过2007年次贷危机之后,美国更加将重心放在了实体领域,这个对我们借鉴意义很大。那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中央一直在鼓励(政策/税收/金融的支持等)、地方一直在支持(土地/财政补贴的倾斜等)、企业家有着做实业的情怀、百姓也知道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可为什么钱还是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呢?这是什么逻辑?一,房地产过热,虹吸了社会大部分资源实体萧条至少有一大半的原因,来自于商人们的理性选择,那就是机会成本。因为这几年一二线城市房价暴涨,不少人靠投资房产的收益完胜做实业,有这么轻巧好赚,而且能够坐享其成的高收益,谁还会辛辛苦苦去冒险、去打拼,最后赚那么点低微收益呢?高房价蚕食、挤压、摧毁了实体经济,因为你可以切身感受城市里的房价到底有多高!实体经济的萎靡是因为房地产行业的挤压,钱都流入了地产业,买房炒楼催生资产泡沫了!二、房价过高,透支过大,从而压制了消费市场现在房价过高,动不动一套房子就是几百万上千万的价格,土豪毕竟是少数群体,普通收入群体还是社会的主流,绝对占比较大,这些人的房价收入比已经到了20-30年以上了(银行贷款期限上限区间),也就是说从工作到退休期间,大部分人的收入都是贡献给房屋贷款的,剩余消费力就大打折扣了。所以在支付了大额房贷之后,中国家庭生活消费开支已经所剩无几了,除了节衣缩食毫无办法,所以在这种局面之下,更加低廉的商品备受青睐(对应的利润率肯定很低了),更加划算的网购不断替代(对应的实体商业就垮了),长此以往高端消费比重不断下降,低端消费还在大浪淘沙当中,那对应的中国制造,中国商业都会进入恶性竞争当中,整个中国实体经济就差了。三、低端、无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的实体经济因为这些行业进入门槛低,产能过剩造成相互压价利润摊薄,而人力/营销等成本随着经济发展,却在一个劲地上升,从而造成整个社会投入回报极低,严重影响大家投资实业的积极性。这就是实体经济艰难的根本原因:是商品供应太多了,只好价格恶性竞争,此时再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增加产量,那不是送死吗?!不得已资金才去寻找其他的高收益行业,这也是2012年后资金脱实向虚的原因——四万亿的刺激需求告一段落,新增加的产能无处消化。实体经济的困难如何破?答案是研发创新,生产出创造需求的商品!之前,手机本已存在,可它出现却颠覆了手机行业,让手机的需求出现了新一轮的爆发。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是钱进不了实体经济,是钱已经不再进入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这类实体经济,钱已经不再进入缺乏创意、没有成本意识、管理粗放、只是简单供应数量的店铺类实体经济。就像六七十年代的欧美低中端产业向日韩台转移、八九十年代的日韩台低中端产业向大陆转移一样,目前中国也处在产业的升级换代阶段,等到更好的、升级换代的、更高利润的新产业有萌发之势后,钱自然会进入这些实体经济中去,现在进入老旧过时的实体经济无异于送死。其实也不是所有企业,都不去搞创新研发,都没有转型成功,比如华为,学习它就可以了。那资金为什么不进入实体经济中去搞创新研发呢?大的来说,中国的教育体系不鼓励创新,应试教育泯灭个性,孩子从小就被压抑发明创造的热情,而这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创造力;其次,政府产权保护不完善、处罚不严,且民众还没有为知识产权付费的习惯;最后,还是和房地产有关,有那么好赚的钱,你何必投入那么多去冒险研发创新呢?在这种投入回报不成正比,存在很大风险的情况下,小额资金/民营资金又怎么会舍得下血本花大钱去研发呢?更别提那些希望见效快、回报大的投机资金了。于是做实业的资金都喜欢模仿抄袭,赚快钱,这行利润不行了就赶紧换另一个行业。也因此国家的很多扶持政策在执行中总是大打折扣:新能源汽车骗补、双创骗补、文化创意产业骗补,大家都忙着骗补贴,而不是踏踏实实的做实业。现在提的供给侧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其本质都是要通过研发创新来突破,生产有技术含量、有议价能力的商品,就是跟别人的东西不一样,避免陷入同质化低层次价格竞争,最后弄得大家都没利润。可如何让钱乐意去创新研发,并进入实体经济却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让钱进入实体经济?首先,要保护好知识产权,只有这样资金才会敢于投入研发;此外还要保护好财产权,民营企业的财产要跟国有/集体企业的财产一样被同等保护(重庆唱红打黑期间,不少民营企业的财产就被无故查封没收),这样大家才敢于投资做大蛋糕。最近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即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其次,还是要坚定不移的调控房地产市场,至少要稳住价格疯涨的预期。因为通过消费拉动经济也好(学美国),还是消费升级拉动实体(学西方),这个前提都是首先必须有“余钱”可花。因为在初步解决了社会保障体系之后,高层只有通过智慧调控,降低或者最少稳住房地产价格,让修生养息,有多余收入了,才敢于消费,从而提振实体经济。然后,就是税赋问题。中国税务过高已成各界共识,有中美两地投资经验的曹德旺说“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务比美国高35%”,更有经济学家提出企业的死亡税率问题—即中小企业如果不偷漏税只能死亡,因为纯利润还不够缴税的。生产成本刚性,人工成本刚性,管理成本刚性,如果税务成本也无法降的话,企业要么偷漏税、要么就不投资,实体经济如何起来?虽然有些人觉得税费跟10年前比,没怎么动啊!但在经济行情不好、企业利润少、人力成本又上升的“寒冬”,问题就凸显出来,企业承受的压力很大。比如以前穿两件衣服够暖和的,但现在天冷了,我们穿三件衣服还是感到寒冷,就是这个道理。最后,就是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贵是世界现象,在中国尤为严重。国有企业因为有政府隐性担保而在融资上受到了各种优待,中小企业(大部分是非国有企业)的融资不仅要承担更高的成本,而且难以申请。从中美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对比中就可以发现,中国的民营企业高度依赖自己,这一部分占比高达60%,而美国的对应比例只有30%;另外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比例20%远低于国外类似的企业42%,实际需求远远未得到满足。以上四点本质核心问题,如果能够解决,实体经济迟早会腾飞起来!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变化。日特朗普下令成立白宫贸易和制造业政策办公室,并对美国现有全部贸易协定进行全面审议,这意味着原先预期的国际贸易战,有可能提前打响。根据白宫当天发布的行政令,白宫贸易和制造业政策办公室的任务看,全是为了维护美国工人和国内制造商的利益,并就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贸易逆差、增强美国制造业和国防工业基础向总统提供政策建议。特朗普要求美国商务部贸易代表全面审议美国所有双边、诸边、多边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以及与美国未签自贸协定但对美存在巨大货物贸易顺差国家的贸易关系,包括落实特朗普最近签署的“买美国货、雇美国人”行政令。这份行政令强调,美国政府有权谈判对于美国工人、农民和国内制造商有利的新贸易协定、投资协定和贸易关系,也有权重新谈判或终止任何现有的对美国经济、国内制造商和民众不利的贸易协定、投资协定及贸易关系。所以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未来的压力就更大了,世界市场大饼就那么一块,谁多吃了就意味着谁少吃了。中国经济要做到稳中求进,就必须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只有壮大了实体经济,筑牢经济的根基,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前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要和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些传统产业出现萎缩不可避免。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老路,必须同步调结构、上水平,加快转型升级,下大力气发展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以提升竞争力,保持实体经济的长久活力。发展实体经济,和发展虚拟经济,也不是矛和盾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发展了实体经济不是弱化虚拟经济,而是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住实体经济的基础性地位,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扩张。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实业体系,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就一定能够巩固和延续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VIP群组包时段宣传 :1、相对于包月单篇,低至1-2折的费用2、免费入私人直播群,7天*24小时的VIP服务3,更多的盘中实时增加的投资机会个人主页包时段,系统自动进群 :&
作者不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但计划买入或做空。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金融平台。干掉投机泡沫!怎么让实体经济做最大赢家?干掉投机泡沫!怎么让实体经济做最大赢家?巨和资本百家号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主要基于我国特有的财税制度和发展战略。首先,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不平衡,致使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出让收入来平衡财政收支。这就必然导致地方政府有意采取“饥饿式”供地策略,以致土地价格居高不下,地王频繁产生,土地价格抬升必然导致房价居高不下。其次,我国把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对待。房地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较大,发展房地产业可以促进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GDP的持续高增长。经过近些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阶段已经过去,且明显趋稳。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大量的流动资金囤积在股市、房地产、大宗商品等虚拟经济领域,不断推高资产价格,使其逐步向上偏离由实体经济决定的内在价值,形成资产泡沫。大量流动资金滞留在虚拟经济领域,导致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缺乏充分的资金支持,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与政策效果。虚拟经济的过度投机和实体经济的不景气,是当前我国部分资产泡沫形成的两大主因,而后者是根本原因。因此,抑制资产泡沫,需要从两方面综合治理。一方面,积极抑制虚拟经济领域的过度投机行为;另一方面,加快结构调整和改革步伐,实现宏观经济稳中求进的目标,促进实体经济的全面振兴。治理房地产泡沫是抑制资产泡沫的关键。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的讲话中强调,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和抑制房地产泡沫是实现住有所居的重大民生工程。房地产业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房地产业的扩展和繁荣不仅拉动经济增长,还会导致税收大幅增加。由此,房地产业“绑架”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和财政税收,其自然没有积极性来抑制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升。因此,要抑制房地产泡沫,必须要开辟新的税种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摈弃土地财政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尽快出台房地产税。除了抑制房地产泡沫之外,抑制金融市场上的资产泡沫也非常重要。首先,抑制资产泡沫要将银行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央行宏观审慎评估中的广义信贷指标范围,引导银行加强对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严厉打击首付贷、场外配资行为,规范发展融资融券业务,降低虚拟经济领域的金融杠杆。其次,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建设,加强股市、房地产、大宗商品交易等虚拟经济领域的风险排查,建立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高资产泡沫监管的水平与能力。最后,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与风险提示,树立正确的投资舆论导向,引导理性投资。抑制资产泡沫 做强实体经济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巨和资本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提供专业、安全、高收益的理财快捷服务平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新论|何立胜:如何才能把实体经济“做实”?
【核心提示】从综合配套的角度来看,振兴实体经济需要财政、资金、产业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从微观角度来看,一个可行的路径是以消费品标准和质量的提升,倒逼制造业精益生产、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促进“中国制造”发生品质革命。其基础又在于塑造两种精神,即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绝不是回头去搞低端制造。制造业本身要有自信、有定力,要以变求变,有效利用“互联网+”更好地提升自己,积极利用虚拟经济更好地壮大自己。一个完整的现代制造和工业体系,如果能够实现智能化跃进,其释放的新动能将是不可限量的。
当前,加快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面对的一个主要挑战是脱实向虚。一段时期以来,面对经济运行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生态环境方面的压力,有地方政府和实体企业认为搞制造业没有出路,甚至把制造业等同于“夕阳产业”;还有人觉得工业化任务已经完成,现在应当“退出制造业”; 还有的不顾经济发展阶段与实际条件,热衷于资本运作,开银行、办信托、炒股票,通过炒热房地产来聚集资本资源,导致了重虚轻实、脱实向虚的问题。对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没有回避,而且明确地提出要“防止脱实向虚”。那么,如何才能把实体经济“做实”呢?
找出实体经济“瘦”的症结
导致脱实向虚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微观经济来看,因实体经济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存在脱节之处,导致从事一般制造业的企业经营成本优势削弱。这表现为劳动力成本、环保成本快速上升,而土地使用成本、资金成本等居高不下。企业经营成本升高导致实体企业盈利逐渐下滑,企业负担压力增大。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为了应对成本攀升、盈利下降,其经营活动往往选择减少、终止投资,或转行进入房地产、金融类行业,或加杠杆扩大生产规模以实现薄利多销。大致来看,民企多选择前者,因为民企融资成本高,难以加杠杆;国企多选后者,因为融资成本相对低,杠杆敏感度低,同时还要承担稳增长的任务。
从一般制造业来看,随着时代变迁、技术革新、产业更替与需求结构的变化,制造业分化加速,从规模扩张逐渐转向结构调整,从低端制造逐渐转向高端制造。一般制造业已经走过高毛利时期,加之一些具体行业的产能过剩,导致相关企业出现亏损。同时,一些发达经济体促使高端制造回流、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成本优势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这使得我国面临“双向挤压”的挑战。
从地方政府行为来看,在环境约束强化或“一票否决”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如果还希望追求GDP增长的速度、规模,通常不是选择去做实体经济,而是通过提供使用土地优惠、退税等手段竞相引进或培育虚拟经济,如金融企业、投资公司或房地产企业等。这些行业相对来钱快,且在金融或资产泡沫的助长下,容易让投资者短期获得高额收益,由此产生的示范效应又会引导更多资本进入,从而对其他产业发展形成“挤出效应”。
总体来看,成本因素、产能过剩、自身升级困境与资产泡沫等因素,导致实体经济尤其是一般制造业难以获得平均利润率。有企业家抱怨“为银行打工”,这或多或少反映了实体经济之“瘦”与虚拟经济之“肥”。只要实体企业盈利持续下滑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那么资本投资实业的意愿就很难得到提升,脱实向虚的压力就会更大。
用创新推动“老树发新芽”
在全球分工体系中,中国被誉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或“世界工厂”。实体经济是强国之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大主要任务,是夯实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开展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根基。振兴实体经济的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相关产业或企业的利润率。
第一,强化重点领域或关键环节的技术开发,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
要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德国制造业之所以长盛不衰、“日本马桶盖”之所以走俏,与它们的制造业掌握大量核心技术有关,与这些国家高度重视实体经济是分不开的,与一代代人的传承密不可分。
从综合配套的角度来看,振兴实体经济需要财政、资金、产业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从微观角度来看,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一个可行的路径是以消费品标准和质量的提升,倒逼制造业精益生产、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促进“中国制造”发生品质革命。其基础又在于塑造两种精神,即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第二,主战场在制造业,路径是结构升级优化,核心是创新发展。
要通过结构升级优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按照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和比较优势变化方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其中,除了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重要的是用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鼓励多种形式的创新,让民间资本有更多的投资渠道,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要通过结构升级优化和市场公平竞争,提升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促进大中小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网络体系,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供应链,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业价值链,助力步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为此,需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优化市场要素配置环境,重点是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同时,实施企业制度驱动与组织模式创新,以实现更低成本、更便捷服务、更快速反应,进而满足市场需求、适应市场竞争。
第三,顺应产业变迁趋势,促使制造业升级向形态高级、分工复杂的阶段演进。
历史证明,旧经济低迷往往孕育着新经济的可能。当前,对于那些能在逆境中保持增长甚至爆发强大生命力的制造类企业,应当通过拓展产业价值链,提升产业附加值,运用产业政策、金融工具等方式,助其转型升级。政府可以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开展“互联网+”集群行动,推进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智能改造、绿色改造等。
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绝不是再回头去搞低端制造业,而是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传统企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等。
制造业本身要有自信、有定力,要以变求变,有效利用“互联网+”更好地提升自己,积极利用虚拟经济更好地壮大自己。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一个完整的现代制造和工业体系,如果能够实现智能化跃进,其释放的新动能将是不可限量的。
第四,“放水养鱼”,降低经营成本;加强产权保护,提振民企发展信心。
所有成本的上升,都会侵蚀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有些企业消化不了,就难逃破产淘汰的命运;有些企业虽然勉强维持,也会处于持续亏损状态。当前,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消解土地使用成本,解决好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消化原料、能源与环保成本变化快的因素,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是关系实体经济生存的重大问题。
具体来看,要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重点,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成本,较大幅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资本周转效率,鼓励引导企业内部挖潜。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有发展前景和生存欲望的实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并加大研发投入。
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激活民间投资,给民间主体的投资行为以安全性保证,让民间主体愿意投资。首先要营造产权保护的社会氛围,增强政府的契约意识,完善民营企业公开、公正、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环境。其次要让实体经济能够获得行业的平均利润,增强其投资和创新的积极性。最后要打破“玻璃门”,实现公平准入,推动实施金融服务与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等领域的部分市场开放、产权开放,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细、落地与完善,做到“多设路标,少设路障”。
作者: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主任、教授
来源:《解放日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体经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