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迪士尼好莱坞酒店缝合体系中关于观众与影片主角达成认同构成因 素

好莱坞电影为了中国市场也是蛮拼的_网易新闻
好莱坞电影为了中国市场也是蛮拼的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好莱坞电影为了中国市场也是蛮拼的)
  A08版  自从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票房仓库后,好莱坞电影开始频频向中国观众和资本“抛媚眼”,2011年,中国牛奶打开了中国品牌植入好莱坞电影的先例后,各种好莱坞大片里的中国元素开始乱飞,有些更是以非常奇葩的姿态植入到完全不相干的电影中,形成了一种奇葩植入,尤其是正在上映的《独立日2》和《惊天魔盗团2》中,中国元素的植入更是笑翻观众。
好莱坞电影里主角的日常
调情用的是“企鹅”
《独立日2》正在全国上映,为了中国票房该片片方也是蛮拼的了,启用了Angelababy外,电影中还加入了无数中国元素。该片质量平平,内容也毫无新意,但是却创造了两大笑点,都是和中国品牌植入有关。其中之一是男女主角一个在月球基地,一个在地球,两人用电脑调情的时候,电脑屏幕上赫然出现了中国网友最熟悉的QQ图像,为了让世界人民都知道这是什么,画外音还伴随着萌萌的“Thanks for using QQ”语音提示,原来月球基地已经全部用“企鹅”进行聊天沟通了,当时电影院就爆发狂笑。
据了解,通过与QQ的合作,福斯的《独立日2》可以在QQ电影票、QQ钱包等平台进行推广,借助其社交媒体属性,QQ承担了电影互联网宣传的重头,包括联合其他媒体发稿的公关工作。
喝的是中国牛奶
不止如此,在月球基地生活的男主角,关上电脑走到一个饮料自动贩卖机前面,该贩卖机居然只贩卖一种饮料,那就是某知名国产牛奶,男主角一边叨咕着品牌名称一边买了一瓶中国牛奶,还没开封就被男配角抢走了。
看的电视剧是《武媚娘传奇》
无独有偶,另外一部正在热映的《惊天魔盗团2》也为了讨好中国市场,强势植入了无数中国元素,甚至包括把戏份打酱油的周杰伦在宣传里变成男主角,电影的剧情也挪到澳门来,甚至向王晶的赌片致敬。但这一切都并没有拯救这是一部稀松平常、尿点频频的影片的事实。不过该片也有一个对中国观众来说强烈的笑点,那就是强行植入了中国元素—范冰冰和周海媚。剧情是这样的,电影不止一次表现了周杰伦奶奶的剧情,每次镜头来到周杰伦奶奶这边,她都在看同一部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于是银幕里清晰地出现了范冰冰和周海媚的对手戏,范冰冰就这样零片酬强行客串了这部好莱坞影片。
用的是国产手机
好莱坞科幻片一向是中国品牌植入的“重灾区”,《变形金刚3》中的中国品牌牛奶成功植入之后,《变形金刚4》的中国品牌植入只能用疯狂来形容,整部电影就像一个中国超市,食品、药物、银行等应有尽有,收获全世界人民差评。从此以后中国品牌收敛了一些,开始用跟内容更有关的方式植入,但往往也只是惹人发笑。比如美国英雄们纷纷使用上了国产品牌,《美国队长3》漫威英雄们互相沟通时用的是音浪很强的中国手机,《钢铁侠3》开着中国车,还用上了和《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同款的中国电器。而且这些品牌出现得都十分突兀,还要像国产片一样搭配一个大特写,每次出现都会惹来全场观众捧腹大笑,成为一道奇观。
导演咋说?
电影太贵植入很有用
面对广告植入,大部分导演都不愿意多说,毕竟好莱坞是制片人制的电影工业,导演有时候说了并不算。
日前,《独立日2》的导演艾默里奇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谈到奇葩的中国品牌植入,他反而挺诚实,直接说,这些中国品牌的植入直接帮到了电影,因为“这是一部很贵的电影,非常需要赞助商的帮助”,但同时他也辩解说,这些品牌的植入很自然,“谁规定月球基地必须用美国商品,使用中国的商品也正常。”这样赤裸裸的讨好反而让中国网友们表示无言以对,只能接受。
中国观众咋看?
反馈呈两极分化
从目前的反馈来看似乎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有观众认为看完电影后,对广告中植入的品牌印象比剧情还深刻。也有观众不以为然,觉得好莱坞不该冲着钱接受品牌植入。
但随着中国品牌与好莱坞合作的深入,观众对于外片中越来越多中国品牌的露脸已经见怪不怪,甚至接受。而据了解,最早做植入的某国产牛奶,当年在电影中亮相的产品销量同比增长了40%。
新文化记者 殷维(来源:新文化报)
本文来源:华商网-新文化报 。更多精彩内容
请登录华商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M电影观察室 | 13亿人中多少人在电影院看电影?_独家策划_电影网_1905.com
M电影观察室 | 13亿人中多少人在电影院看电影?
作者:1905电影数据学院
关注1905电影网 M电影观察室每周送上电影圈最新谈资为您轻松盘点、解读行业新鲜大数据上周票房行业信息速览【金马奖】巩俐出任第55届金马奖评委会主席7月17日,金马奖官方宣布,巩俐受前主席、著名导演李安的大力邀请,出任第55届金马奖评委团主席。对此巩俐表示:&电影是反应我们生活和梦想的镜子&&为电影服务是我的追求,感谢李安导演的邀请和信任,愿为华语电影尽我所能。&曾经在第51届金马奖以一票之差落选影后之争,并表示&这是最后一次来金马奖&的巩俐,想必此次&不计前嫌&以评委之姿回归必定意义非凡。【迪士尼×福斯】康卡斯特放弃争抢福斯 X战警有望回归?7月16日,据CNBC消息,康卡斯特不再参与福斯竞价,而此前迪士尼713亿美元现金股票各一半的的提价已被福斯接受,并已通过司法部的批准,相信不久迪士尼就能够顺利收购福斯。而粉丝们最为关注的X战警、神奇四侠回归漫威电影宇宙更是指日可待!也许&贱虫&联盟也可以搞起来了?【主题公园】华谊兄弟电影世界即将开园 华语电影浸入式体验展开新篇章7月13日,华谊兄弟宣布位于苏州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的华谊兄弟电影世界(苏州)将于7月23日盛大开业,正式迎接第一批游客入园。作为华谊兄弟首个电影主题公园,也是目前国内首个以自持华语电影知识产权为主题的电影文化体验项目。该项目开业,意味着实景娱乐开始进入运营发展新阶段。据说这是个让无数&戏精&无比向往的地方,你心中暗藏的&戏精&之魂有没有蠢蠢欲动?【电影节】贾樟柯任第71届洛迦诺电影节评委主席 多部华语影片入围7月11日,第71届洛迦诺电影节公布评委名单,贾樟柯任评委主席。而随后公布的入围影片名单同样看点颇多,青年导演胡波遗作《大象席地而坐》入围致敬皮埃尔&里斯安单元。仇晟执导的《郊区的鸟》入围当代影人单元。如今,华语影片及电影人越来越多的在国际电影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华语力量正逐渐被世界所认可。定档信息速览8月3日 | 动画电影《风语咒》再次宣布改档至8月3日。8月3日 | 是枝裕和执导影片《小偷家族》正式定档8月3日。8月3日 | 系列续作《妈妈咪呀2》内地定档8月3日。8月5日 | 飙车喜剧《的士速递5》国内定档8月3日。9月30日 | 张艺谋指导影片《影》正式定档9月30日全国上映。9月30日 | 郭敬明小说改编影片《悲伤逆流成河》正式定档9月30日全国上映。10月1日 | 奇幻动作电影《古剑奇谭之流月昭明》定档10月1日。立项信息速览《折叠城市》| 近日,国家电影局公布最新一期故事影片备案公示。由郝景芳创作的中篇科幻小说《北京折叠》改编的电影《折叠城市》立项,原著小说曾获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去拉萨》| 由刘涛、张嘉译主演的《去拉萨》出现在了立项公示栏。影片已于2013年拍摄完毕,但此后便杳无音信。《冬虫?夏草》| 曾凭借《塔洛》获得第17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的万玛才旦新作《冬虫?夏草》立项,影片讲述了西部偏远村庄的虫草商人黄加央的自杀事件,以及其牵扯出一系列的有关虫草的盗窃和杀人事件。行业数据观察团(分享来源:凡影,已获转载授权)13亿人中多少人在电影院看电影?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近几年逐步上升,已到达一个曾经我们无法想象的高度,而达成这一成就的原因,不仅在于中国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在于电影观众日趋提高的观影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总人口数为13.83亿人,那么其中究竟有多少人会去电影院看电影,为电影买单呢?根据凡影在今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凡影论坛&中,以《中国电影观众趋势分析》为主题的数据发布显示,近三年间,中国电影院观众群体正发生着飞跃式的变化。数据显示,在2016年,只有30%的城镇居民会在一年内至少去一次电影院,而这个数字在2018年已经增长至57%,也就是说,目前已有近4.63亿的中国城镇居民,每年至少会去一次电影院。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人虽然不去电影院看电影,但也会在其他渠道上观看电影,这一部分人群2018年在城镇居民中的占比为26%。不论是影院观影还是其他形式的观影,看电影已日趋浸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最主要的休闲娱乐项目之一。(摘自:聚焦核心,打动观众&&中国电影观众趋势分析)1905电影数据学院 出品
7月11日,有网友偶遇关晓彤回学校参加期末考试,关晓彤还和网友比耶合照,中指上戴着的戒指十分抢镜。
由黄渤自导自演,王宝强、舒淇、张艺兴、于和伟、王迅、李勤勤、李又麟联袂主演的电影《一出好戏》将于8月10日全国上映。近日,电影幕后真人秀《另一...
1905电影网讯 由霍尔果斯同心文化出品,爱奇艺、《看电影》杂志联合出品的全新“说话综艺”《心灵捕手》将于7月21日在爱奇艺播出第一期节目。在节目...
近日,由美国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出品的悬疑剧情片《Searching》(暂译《网络谜踪》)在香港举办了放映活动。影片导演阿尼什·查甘蒂、制片人Sev Ohanian携...
近日,罗伯特·泽米吉斯新片《欢迎来到马文镇》曝光了一组特别的角色海报。海报上出现的不是真人,而是7个逼真的人偶。他们分别为穿着军用皮夹克的男...
警匪对决燃情一击
潘长江爆笑歼鬼子
致敬伟大的思想家
巩俐颜值巅峰之作
星爷搞笑经典之作
成龙金喜善跨世恋好莱坞明星讨厌自己主演的电影,有的是烂片,有的竟然是热卖大片
好莱坞明星讨厌自己主演的电影,有的是烂片,有的竟然是热卖大片
演员不喜欢自己主演的电影,这很正常,但有时候,演员岂止是不喜欢,简直是厌恶至极,甚至炮轰。
这都不足为奇,毕竟有点电影确实是很烂,观众骂,最后连演员也加入阵营了。
但有时候,电影明明不是烂片,反而是全球热卖大片,但演员也不喜欢。
总之,演员讨厌自己主演的电影,理由各种各样,有的是因为剧本不好,有的是由于导演过于严苛,有的是因为电影过于暴力等等。希亚·拉博夫
你知道吗?《变形金刚》的第一任男主角希亚·拉博夫,并不喜欢这部电影,他承认迈克尔·贝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为他做了很多,但他说他毁掉了《变形金刚》系列电影。
为什么他会讨厌全球热卖的系列电影呢?因为他觉得自己在电影中无关紧要,大家都是奔着特效去的。
“当你看到丹尼斯·霍珀的《逍遥骑士》,马丁·斯科塞斯的《愤怒的公牛》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电影,以及德尼罗的表演,你会发现它的价值所在,而我呢,只能追逐外星来的能量块。”布拉德·皮特
布拉德·皮特讨厌自己的哪部电影呢?他曾经将矛头对准了《与魔鬼同行》,当时引起了媒体的狂热。
这部电影由皮特饰演爱尔兰共和军恐怖分子,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戏剧性。皮特谴责这部电影是“我看过的最不负责任的电影。”
他告诉《新闻周刊》记者:“我们本来有一个很棒的剧本,但是被扔了。”梅根·福克斯
梅根·福克斯曾经演过两部《变形金刚》女郎,但是这位性感的女星却因为炮轰导演迈克尔·贝被换掉。因此《变形金刚》成了她讨厌的电影。
作为一个还没有成为大牌的女星,感觉这么做有点不明智,毕竟你不是大腕,迈克尔·贝可不是随便谁都可以炮轰的。
她曾炮轰迈克尔·贝在片场像希特勒,然后又说他像拿破仑,把自己搞成一个疯狂的、臭名昭著的疯子。哈莉·贝瑞
哈莉·贝瑞说《猫女》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电影之一,场景也是最糟糕的。在2005年,贝瑞接受她的金酸莓奖——最差女演员奖,怪不得她对这部电影如此反感。
贝瑞说:“我要感谢华纳兄弟公司让我出演这部糟糕透顶的电影,这正是我的职业生涯所需要的磨炼。”马特·达蒙
马特·达蒙素以说话不假思索而闻名,他曾和编剧托尼·吉尔罗伊共同完成《谍影重重3》的最初剧本,但显然他对这位编剧并不满意,马特·达蒙说我并不在乎托尼拿走一大笔钱就交出了这样的东西,剧本真的不具有可读性,我要是把这个任务放在ebay上,那哥们就玩完了,但他拿了那么多钱就走人了。查理兹·塞隆
查理兹·塞隆是“最性感的女人”,她坦然说最不喜欢自己的电影是《驯鹿游戏》。
“那是一部相当糟糕的电影,”塞隆说她接受这份工作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部糟糕的电影。“但是……我想和导演约翰·弗兰肯海默一起工作,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接演这部电影的原因。金·凯瑞
喜剧之王金·凯瑞谴责电影《海扁王2》中的“暴力程度”。在影片上映前,他公开反对这部电影,尤其在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发生后,他对这部电影更加刻骨铭心的讨厌。乔治·克鲁尼
乔治·克鲁尼说《蝙蝠侠与罗宾》真是一部糟糕透顶的电影,他不否认这一点,确实啊,这么一部烂片,也只能接受了。
乔治·克鲁尼也从未隐藏自己为啥接这部烂片的动机,2002年,克鲁尼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蝙蝠侠和罗宾》耗资1.6亿美元,你知道,这是在浪费钱啊。”
但不管这部电影有多糟糕,“蝙蝠侠”是一个让他的电影事业起步的地方。克鲁尼说他签下这部电影是因为他当时不只是拍电视剧,当时他在电视连续剧《急诊室的故事》中扮演了主角,电影事业还没有完全开始。罗伯特·帕丁森
不可否认的是,《暮光之城》系列电影让罗伯特·帕丁森成为了一名明星,但他却讨厌自己演的电影系列。
帕丁森曾形容作家斯蒂芬妮·梅耶的《暮色》就像“一本不该出版的书”。他可是不留余力在各种采访里黑《暮光之城》。
帕丁森一直对《暮光之城》系列电影表示反感,但他并不是《暮光之城》系列电影中唯一反感电影的演员——他们几乎都是这样。纵观电影发展史,多数国外电影出品方的成功都归功于同好莱坞合作。然而,全球影业贸易之风如今正朝着另一个方向吹拂:正如中国在世界经贸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样,中国正成为拉动全球票房增长的重要力量。曾经华语影坛的大牌明星及制作人——从李小龙到成龙,从吴宇森到李安,纷纷转向太平洋彼岸的好莱坞开启自己电影生涯的新篇章。现在,越来越多的好莱坞人才正向东进军,他们试图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影市场中寻找转瞬即逝的机遇。好莱坞影星也曾多次出演中国影片,比如克里斯蒂安·贝尔出演张艺谋执导的影片《金陵十三钗》;马特·达蒙担当同为张艺谋执导的影片《长城》的主角。但是,这些影片制作遴选演员的初衷都是为了通过融汇东西方元素赢得中国之外的观影市场。在新一波的全球电影制作浪潮中,口碑大片的收视目标直指中国观众,国际大牌明星的纷纷加入为的就是博得北上广观众的好感。“将国外影星更多引入中国影片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国产影片质量和口碑那么简单。”如今正在北京开办属于自己的影视公司的全球最大经纪公司美国CAA中国区前总经理约翰·格林堡说道。推动该趋势的因素之一是中国电影制作预算的连年攀升,众多非传统影视公司纷纷进军电影市场更是给原本就已火热的国内电影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国内电影制片人表示,中国电影预算的增长其实是国内电影票房爆发增长和中国观众对世界级高水平影片的需求不断增长的共同结果。
(责任编辑:刘晓建_dy102)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s://img2.cache.netease.com/f2e/wap/common/images/weixinfixed1200low.jpg《头号玩家》中国票房远超北美,是什么让国内观众为好莱坞大片买单_凤凰科技
《头号玩家》中国票房远超北美,是什么让国内观众为好莱坞大片买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头号玩家》中国票房远超北美,是什么让国内观众为好莱坞大片买单 文 | 范棋敏 编辑 | 江
原标题:《头号玩家》中国票房远超北美,是什么让国内观众为好莱坞大片买单
文 | 范棋敏
编辑 | 江宇琦
在中国被“封神”的斯皮尔伯格执导新作《头号玩家》上映11天票房已经达到10.6亿,是2018年以来第一部超过10亿的进口片。这部豆瓣评分超过9分的影片,但是在北美目前的票房只有9648万美元(约6.1亿元人民币)。
《头号玩家》是2018年首部超10亿的进口片
近年来,随着内地电影市场规模的扩大,中美之间的票房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在《头号玩家》之前,就已经有多部美国进口片的内地票房高于北美,其中有不少诸如《变形金刚5》这样口碑扑街的低分影片,甚至曾有一种说法称中国为好莱坞的烂片“回收站”。在国内电影市场发展越来越快的同时,也有不少影片在国内的票房远远低于北美,譬如在美国创下多项票房纪录的《星球大战8》和《黑豹》,以及颁奖季热门《水形物语》等。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在左右着中国观众的选择呢?为此,壹娱观察(微信ID:yiyuguancha)统计了100部美国影片在北美和内地的票房情况(其中包括内地进口片票房前40名和2010年后北美票房前20名,以及部分有较大影响力的代表性影片),对影响其票房表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归类、分析(注:本文除特别说明外,票房数全部以人民币为单位)。
大片、情怀与中国元素是国内观众杀手锏
在参与统计的100部影片中,共有21部影片在内地取得过高于北美的票房成绩,这种情况在最近几年尤为明显,其中《生化危机:终章》《魔兽》《极限特工:终极回归》等影片表现最为突出,在中国的票房甚至可以达到北美票房的4到6倍以上。通过分析这些影片,壹娱观察发现,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普遍有以下4个:情怀助推、中国元素加分、中国资本助力与档期影响。
数据来源:拓普数据及猫眼专业版
1. 情怀加分
代表影片:《头号玩家》《泰坦尼克号3D》《魔兽》《生化危机:终章》《速度与激情8》。
在内地票房表现优异的电影中,多部影片都是靠着中国观众的“情怀”取胜。例如正在上映的《头号玩家》各种经典电影、游戏、动漫元素频出,众多彩蛋成为社交媒体上的讨论重点,豆瓣31万人给出8.9分,热评中有不少观众表示是被“高达”等元素的出现所打动了。
《头号玩家》中元祖高达VS机械哥斯拉
而说到内地依靠“情怀”取胜的代表,当属2016年的《魔兽》。这部电影男性观众占比达到75%,其中年龄在20至29岁之间的近7成,数百万经历过《魔兽世界》鼎盛时期的游戏玩家成为电影的主要受众。
在电影上映期间,有许多游戏玩家组织了包场观影活动,大家穿着印有“魔兽十年,我还在”字样的T恤,观影前不断有观众高喊“为了部落、为了联盟”,观影时每隔几分钟就会出现集体欢呼,俨然成了共同回忆青春的聚会。在“情怀”的助推下,这部烂番茄新鲜度38%、北美票房仅2.9亿元人民币的电影,在中国却获得7.8分的豆瓣评分和14.7亿元的票房成绩。
《魔兽》观影粉丝专场
2012年《泰坦尼克号3D》重映也是“情怀”拉动票房的例子。该片在内地揽下9.5亿元票房,位列当年中国电影票房第二,比北美的3.6亿元人民币高了近两倍。评分方面,《泰坦尼克号3D》豆瓣评分达到了9.4分,甚至高于1997年原版的9.2分。这样的票房和评分,其原因或许正如豆瓣网友所说:“3D不过浮云,情怀方为本真”。
此外,2017年的《生化危机:终章》在宣传海报和预告片上都抓住“终结”的伤感情绪,引发了影迷的怀旧热潮,内地收获11亿票房,比北美(1.7亿人民币)高出6倍多,成为当时的买断片票房冠军。
《生化危机:终章》内地票房比北美高出6倍多
因“情怀”而起的观影欲望,往往能够冲破电影本身的质量和口碑,尽管很多影片的质量可能不尽如人意,但在强大的群体效应和有组织的观影活动的带动下,能够极大程度带动影片热度,从而收获意想不到的票房成绩。
2. 中国元素加分
代表影片:《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环太平洋2》《惊天魔盗团2》。
如果说“情怀”是让观众自发产生观影需求,那么在电影里加入中国元素,则更像是片方有意在“讨好”中国观众,以期收获较高票房。
以正在上映的《环太平洋2》为例,该系列的第一部曾在中国收获过6.95亿的票房,超过影片在北美的表现,因此在续集里,片方为了中国市场倾注了更多中国元素:《环太平洋2》中不但聚集了景甜、张晋、黄恺杰、蓝盈莹等多位中国演员,而且出现了上海东方明珠、北京央视大楼、广州“小蛮腰”等建筑,还有京东、腾讯、青岛啤酒等国产品牌的植入。内地上映至今票房超6亿,是北美(3.5亿人民币)的将近两倍。
《环太平洋2》中出现的上海东方明珠
而此类影片中更具代表性的,则要数2017年的《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该片由甄子丹和吴亦凡担任男二和男三,吴亦凡还演唱了电影原声《JUICE》,6个与本片相关的微博话题中,有4个都和吴亦凡相关,其中 #吴亦凡献唱极限特工# 话题讨论量27万。尽管《极限特工3》在北美票房仅为2.8亿人民币,与第一部的9亿人民币相去甚远,豆瓣评分5.7未达及格线,但内地票房却高达11亿,占全球总票房3.5亿美元(约21.8亿人民币)的一半。
《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中的吴亦凡
事实上,除了这些特地瞄准中国市场的电影外,很多好莱坞大片也会选择通过在片中加入少量中国元素、中国配角的方式,来为影片在华落地制造话题。像《独立日2》等影片中,都有过中国演员打酱油的情况,虽然这些电影内地票房并未超过北美,但中国元素的确为其在内地的推广增添了一定热度。
从豆瓣评分来看,这些电影的质量多数都不算理想,强行加入中国元素也更像是企图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但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审美标准逐渐提高的中国观众或许很难再会继续为此类影片买单。
3. 中国资本助力
代表影片:《魔兽》《金刚:骷髅岛》《一条狗的使命》。
近年间,中国票房超北美的进口片数量增加,除了内地市场不断扩大外,中国资本的助力同样功不可没。
《魔兽》收获高票房的背后,不光有游戏玩家的支持,其背后的中国公司们也是牟足了劲。影片幕后公司中,既有被万达收购的传奇影业,也有腾讯、中影集团、太合娱乐、华谊兄弟等中国公司。《魔兽》上映前,腾讯就曾动用多方面资源为影片进行营销;上映时,万达则给予了最大力度的支持,首映当天万达给《魔兽》排片78.2%,高于该片首日平均排片的65%,最终万达输出票房2.9亿,占到《魔兽》总票房的20%,在所有院线中排名第一。而传奇影业被万达收购后出品的另一部电影《金刚:骷髅岛》在内地斩获11.6亿,亦超过了北美票房。
万达院线推出25家《魔兽》主题影城
2017年的《一条狗的使命》,则是是阿里影业与斯皮尔伯格的安培林影业达成合作后,首部引进内地的电影。影片定位爱狗人士、年轻女性和亲子人群,在线上利用了淘票票的发行能力和阿里的用户、渠道资源,在线下开展了“爱宠陪伴观影会”等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发模式为影片赢得了口碑,助推《一条狗的使命》这样一部在《生化危机:终章》、《金刚狼3》夹缝中生存的小成本电影在内地斩获6亿票房,高于北美的4亿元人民币。
淘宝开展的《一条狗的使命》相关活动
4. 档期影响
代表影片:《生化危机:终章》《极限特工3》《古墓丽影:源起之战》《终结者:创世纪》《变形金刚4》《新木乃伊》《加勒比海盗5》《环太平洋2》。
受节假日分布及政策影响,中国和海外的档期在时间分布与热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档期特点,也决定了一部分影片在中国具备了一些独特的优势。
此次统计中,共有21部影片在中国的票房高于北美,其中10部非合拍片都分布在春节档后或者暑期档前后,这些影片内地上映时间和北美相比,少则晚2天,多则晚50多天,但票房却都比北美高。《生化危机:终章》2017年春节档后上映,尽管上映时间比北美晚近一个月,但票房仍达到北美的近7倍。《终结者:创世纪》在2015年暑期档后上映,比北美晚了50多天,但票房比北美高出30%。
春节档过后适逢中国观众在国产片的“狂轰乱炸”后急需换口味的当口,而且被春节档带热的市场也需要借好莱坞大片得到进一步释放,故往年紧接着春节档上映的好莱坞影片中,都曾涌现过《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古墓丽影:源起之战》这样内地票房高于北美的影片。
除了春节档,暑期档前后上映的进口片也时常会在票房上有不错的表现。《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日)、《终结者:创世纪》(日)、《新木乃伊》(日)等在暑期档前后上映的影片,往往都会在宣发时用上“珍惜暑期档前的最后一部好莱坞电影吧”、“被国产片轰炸了好久,终于能看到进口片了”等表述,来调动观众们的观影热情,从而使其收获比在北美更好的票房成绩。
《新木乃伊》
通过统计能够看出,尽管早些年受到中国电影市场分众化尚未形成、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盲目追捧等因素影响,中国市场时常会成为烂片们的“回收站”,但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在参与统计的中国比北美票房高的21部影片中,豆瓣评分在6以下的仅有4部,而像《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样的高分电影,以及《一条狗的使命》这样类型多元的电影也都在中国收获了高于北美的成绩。相反,像《变形金刚5》这样的视效大片,则由于质量不佳,成绩反而会不达预期:随着中国观众的逐渐成熟,那些质量不高、以圈钱为目的进入内地的影片必然会被观众所抛弃。
IP粉丝、社会文化的差异,让这些影片在中国票房远不及北美
相比于中国票房较高的情况,好莱坞影片在北美票房更高还是一种常态,参与统计的100部电影中,有79部在北美的票房要更高一些,其中,《饥饿游戏2》《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海底总动员2》等影片中美差距尤其大。壹娱观察分析认为,这和粉丝基础、社会环境、对于艺术电影的重视三大元素有关。
数据来源:拓普数据及猫眼专业版
代表影片:“星战”系列、漫威电影、DC电影、《海底总动员》《玩具总动员》《饥饿游戏》《哈利·波特》《爱丽丝梦游仙境》《美女与野兽》。
虽然近年来,以漫威电影、DC电影、《哈利·波特》系列为代表的大IP影片,也都在中国取得过不错的票房成绩,但和其北美表现相比,则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IP在北美都有着更为深厚的粉丝基础,有的甚至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沉淀,观众对其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要更高。
在所统计的影片中,北美票房超过中国内地最明显的12部影片里,有三部都出自“星战”系列,无论是2015年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2016年的《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还是2017年的《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在内地的票房都仅是北美的十分之一左右。其中,《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北美票房38.9亿,是2017年全球票房之首,但在内地却仅拿到2.6亿票房。
《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在内地仅拿到2.6亿票房
“星战”在北美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从1977年《星球大战:新希望》上映开始,“星战”早已成为美国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把“星战”比作美国的《西游记》,是陪伴几代人的成长、融入美国人文化精神中的大IP,该系列在美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不分种族、性别和年龄。但在中国,“星战”首次引入大陆是1999年的《星球大战前传1》,引入时间较晚,粉丝基础也就相对薄弱。
同理漫威电影亦是如此,别看如今各大英雄都具有一大批拥趸,但多数观众都是从2008年的《钢铁侠》之后才开始接触这些文化的。反观美国,漫威和DC漫画公司都已有七八十年历史,很多观众都是从小就开始看这些漫画,不少故事还已经翻拍成了动画或者电视剧,其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国内。美国和中国观众对漫改电影的不同反响在《蚁人》《奇异博士》这样的起源类作品上表现尤为明显,两部影片在中国大陆的票房都仅是北美的一半。
卷福主演的《奇异博士》在中国大陆票房仅是北美的一半
不过经过几年的粉丝培养,IP类影片在中国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和北美的票房差距也有缩小趋势。如2011年《雷神》上映时,内地票房9千多万,不及北美(11.3亿)的十分之一;而2013年的《雷神2》内地票房增至3.4亿,差距也缩小为北美(12.8亿)的三分之一左右;到了2017年的《雷神3》,内地票房7.4亿,和北美的19.8亿差距更进一步缩小。
2. 社会文化环境
代表影片:《神奇女侠》《美女与野兽》《黑豹》。
2017年至今,《战狼2》《红海行动》等主旋律电影都在中国收获了爆发式的票房,其中爱国情怀与民族情绪这些只有中国观众才能感同身受的元素为其加分不少。而类似的情况在强调“政治正确”的北美也十分常见,这一因素同样会对票房有明显的带动能力。
2017年上映的《神奇女侠》是由女性导演执导的女性超级英雄电影,而且女主是少数族裔,“政治正确”从形式到内核,深深影响到口碑和票房。据外媒报道,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部分影院开设了女性观众专场,烂番茄网站的网友也表示:“在几乎总是男粉至上的超级英雄题材作品中,《神奇女侠》的女权主义就像奇珍异宝。”该片最终在中国票房6.1亿,接近《正义联盟》的6.9亿,是普通DC电影的体量,而北美票房则高达26亿人民币,远高于《正义联盟》的14亿。
《神奇女侠》是由女性导演执导的女性超级英雄电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北美票房前三的影片全部是女性为主角,分别是黛西·伊莎贝尔·蕾德莉主演的《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艾玛·沃特森主演的《美女与野兽》、盖尔·加朵主演的《神奇女侠》。
今年的《黑豹》同样受益于此,该片是漫威首部黑人超级英雄担当主角的影片,其中包含了黑人演员、黑人音乐、非洲自然景色和与非洲黑人文化相关的故事情节。这种“全黑”阵容,使得《黑豹》在票房、口碑和引起的社会现象上,不再是一部普通的超级英雄电影,而是上升到了文化和政治的高度。
《神奇女侠》《黑豹》吸引大量新群体进影院,图源《好莱坞报道者》,编译:北美票房榜吧
据comScore统计,该片非裔美国观众(黑种人)首周末占比达到37%,而在其他影片中,非裔美国人平均占比仅为15%左右。此外,《黑豹》在IMDb评分7.9,仅是一个还算不错的漫威电影分数,但在烂番茄却拿到97%的新鲜度,超越《钢铁侠》的94%,成为烂番茄评价最高的超级英雄电影。影片在IMDb和烂番茄的不同表现,反映了普通观众和影评人、媒体的评分偏差较大,这或许与后者害怕被扣上“种族歧视”的帽子有关。可见“政治正确”对影片的票房和评分都有一定影响。
《黑豹》最终北美票房6.5亿美元,超过《复仇者联盟》的6.2亿美元,成为史上票房排名第一的超级英雄电影。相比之下,《黑豹》在中国票房6.6亿,豆瓣评分6.7,中国普通观众只把它当成一部平常的爆米花电影,“政治正确”对内地票房的提升微乎其微。
3. 对于艺术电影的重视
代表影片:《爱乐之城》《水形物语》《银翼杀手2049》。
北美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电影市场,其观众的审美能力和对艺术片的喜爱,也在日积月累间慢慢养成,因此在文艺类电影上,中国时常和北美有着较大的票房差距。
科幻文艺电影《银翼杀手2049》北美票房5.7亿,在中国票房则为7696万,仅占全球票房16.4亿元的4.6%。究其原因,尽管《银翼杀手2049》豆瓣评分高达8.2,在影迷中获得好评,但猫眼观众评分却只有7.2,可见中国普通观众对偏文艺电影的喜好大部分时间还难以带动票房。
《银翼杀手2049》豆瓣评分8.2,猫眼评分却只有7.2
此外,美国观众对于颁奖季的认同,也会给提名或获奖的影片带来额外收益。被奥斯卡提名或获奖的影片发行方常常会通过增加放映银幕数,利用奥斯卡提名的光环来增加票房收益。早在今年第90届奥斯卡宣布提名名单时,外媒Deadline就曾预测,从提名公布到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这段时间里,那些仍在影院上映的提名影片票房总共将预计增加1.5亿美元。
例如,2017年的《爱乐之城》和2018年的《水形物语》两部艺术电影都是奥斯卡得奖热门,奥斯卡提名和获奖带动了其在北美的票房增长。《水形物语》作为2018年奥斯卡获提名最多的影片,自获得提名后,北美周末票房较提名前的周末激增170%。该片上映至今北美票房4亿,高于内地的1亿元。
《水形物语》是2018奥斯卡获提名最多的影片
艺术片本身欣赏门槛高、内地观众对奥斯卡影片敏感度低,使得这些影片在内地票房低于北美。但近来,艺联专线放映的奥斯卡影片《三块广告牌》获得了6千多万票房,《至暗时刻》、《敦刻尔克》、《水形物语》等越来越多的奥斯卡影片在内地上映,也表明了对内地市场潜力的看好。可以预见,随着中国观众观影品味的提高、电影市场分众化的逐渐形成,艺术电影会在内地有更大的市场。
中美社会环境和观众观影偏好不同,自然会造成同一部美国电影在中美两国的不同票房表现,但除了这些客观因素,还有许多是能够通过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和观众的日渐成熟而有所改变的,例如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电影市场分众化程度的加深、中美电影合作多元化等。
壹娱观察,想做中国电影产业和泛娱乐产业的望远镜和声呐。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网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325
播放数:630
播放数:434
播放数:16432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莱坞位于美国的哪个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