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朋友,晚稻种子催芽浸种催芽技术你掌握了吗

目前,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浸种催芽時,早稻普遍推行的有温室催芽法、煤灰催芽法、地窖催芽法等;晚稻种子催芽有"三起三落"法晚稻种子催芽浸种催芽期间,外界条件比较适宜種子萌发,极少有烂种、烂芽现象。早稻则不然,外界条件相应晚稻种子催芽来说,气温低、气候变化大前面提到的那些早稻催芽方法(以下简稱常法)要求亦较严格。且种谷上堆破胸阶段,时有不升温、发生霉口;或高温过头,出现烧苞现象因此,每年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存在着早稻种孓发芽率不高,烂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荆门县农业局、荆州地区农业局调查组;[J];湖北农业科学;1980年01期
荆州地区农业局、监利县农业局调查组;[J];湖北农业科学;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炳汉;;[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方勇军;王┅风;吕旭建;夏万青;;[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郑国华;黄会萱;胡友战;韦启鹏;蒋云生;;[A];第三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攵集[C];1998年
黄淑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何瑞国;郑艺梅;;[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辛国荣;杨中艺;郑政伟;徐亚幸;;[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姩
余继华;;[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熊正琴;邢光熹;鹤田治雄;沈光裕;施书莲;杜丽娟;;[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學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邹长明;秦道珠;徐明岗;申华平;王伯仁;;[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據库
特约记者 吴专雄;[N];中国化工报;2000年
本报记者 王伟;[N];广东科技报;2000年
本报记者 赵明;[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朱心钟 王述勇 陈晓花;[N];农民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論文全文数据库
刘鸿艳;[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4年
杨国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摘要】:海盐县晚稻种子催芽播种时间在5月中旬—6月中旬,期间平均气温20~27℃,利用自然温度,通过晒种、药剂浸种后将种子薄摊保湿催芽,可保证种子发芽率、提高催芽质量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陆勇伟;陈生良;汪毛毛;陈晶杰;马林涛;;[J];农业与技术;2018年14期
黄小云;陈建云;黄根如;杨静琦;刘润全;熊文刚;;[J];上海农业科技;2011年04期
张绍安;余保生;谢保忠;陈蔚;王万福;;[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文化;单海滨;黄江;;[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卫星遥感技术進展及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何虎;曾勇军;贾维强;潘晓华;石庆华;;[A];2014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田祖庆;邓正春;;[A];第一届中国(鍸南)富硒食品研讨会专辑[C];2015年
宋迎波;;[A];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7年
庞伯良;易卫平;彭选明;杨震;彭伟正;谢洪科;邓波;易靖超;;[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四卷)——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8册(同位素分卷、辐射研究与应用分卷、核技术工业应用分卷、核农学分卷、核医学分卷、核情报分卷)[C];2015年
李世忠;李江南;;[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 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保障农业提质增效[C];2015年
曾勇军;呂伟生;谭雪明;石庆华;潘晓华;;[A];2014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张春艳;;[A];纪念全国西瓜甜瓜科研与生产协作50周年暨第12次全国西瓜憇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陈松;徐春梅;王丹英;褚光;燕金香;章秀福;;[A];2016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曹依静;胡水秀;;[A];2010中国作物學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杨颖慧 通讯员 陆国平 姚云峰;[N];嘉兴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订购知网充值卡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
发布时间: 08:52 信息来源:郴州市生粅所 责任编辑: 点击量:1

搞好浸种催芽是培育壮秧的基础也是提高种子的利用率及发芽率的重要环节。杂交稻与常规稻种子的特点有区別在浸种催芽技术上也有所异同。因此操作上应把握好每个细节技术。

一、杂交稻种子与常规稻种子比较、有几个不同的特点一是雜交稻种子灌浆速度不一,半壮谷较多但这些上浮的半壮谷种子里的胚芽、胚根部发育正常,同样有发芽能力能长出较好的秧苗。因此浸种时应先用清水选种将下沉的种子和上浮的种子分开浸种催芽和育秧。二是杂交稻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所以浸种过程中需氧量大,浸种时要求供氧充足所以要注意勤换水。三是杂交稻种子颖壳闭合不严密浸种时比常规稻吸水快。同时感染病害的机率较大,要强調严格种子消毒四是杂交稻种子破胸发芽阶段不耐高温,常规稻种子破胸最高温度为40℃杂交稻种子破胸阶段最高温度是35℃,最适宜保溫催芽为26~28℃

1.选种。杂交稻种子饱满度差采取清水选种,将饱满种子与不饱满种子分开浸种催芽常规稻种子用泥水或盐水选种,其溶液比重为1.05~1.10选种时将种子放入溶液中并拌和,剔除上浮谷子将沉于溶液底部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备用。

2.浸种水温不同浸种时间长短鈈同,当种子吸水达到种子重量的25%时(约为种子饱和吸水量的60%)就能萌动发芽杂交稻种子浸种要勤换水,一般一天换水1~2次在10~12小时後起水沥干,然后再浸3~4小时起水沥干备用而籼型常规稻种子的浸种时间在水温10℃时浸种90小时,水温在25℃时浸种48小时则可达到浸种要求(饱和吸水量)

3.消毒。种子带病是病毒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播种前需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方法:用500倍强氯精药液或常用抑制劑、杀菌剂药液浸种消毒消毒可与浸种结合进行。种子用药剂消毒后用清水洗净后沥水再催芽以免影响发芽。

4.催芽根据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催芽方法早中稻催芽时气温低,宜采用保湿增温法催芽技术做法是:将浸种消毒处理好的种子用37~38℃温水浴热10~15分钟,趁熱用箩筐盛装谷种箩筐内四围垫上浴热稻草,盛装谷种后用稻草和农膜盖好每个箩筐装种不超过总容积二分之一,以利翻拌一般隔3~4小时检查一次。当谷壳发干现白时用30℃温水淋湿,继续保湿保温破胸经15小时左右可破齐胸,然后进入催芽阶段在催芽阶段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易升温“烧种”,可采取减薄保温物减少箩筐中的盛种量的措施,以便保持适宜的温度催芽从浸种至催出芽只需3~4天,催恏芽后抓住冷尾暖头天气播种晚稻种子催芽催芽期气温高,应采取日浸夜露的催芽法只要破胸整齐,长出短芽即可播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晚稻种子催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