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控股集团对于区域科研基础建设有什么创新的办法吗?

     为支持老挝磨丁经济特区的实验室基础建设8月11日,安徽华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老挝磨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一份合作备忘录为中国-老挝“一带一路”战畧合作吹响冲锋号。

    老挝的改革开放晚于中国并于1986年结束中央计划经济后正式引入了“新经济机制”,逐步放开了贸易和投资通路为此,老挝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调整放宽了企业监管权限,此举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的经济增长并与1997年加入东盟。为进一步谋求贸易发展的更大动力经过15年的努力,老挝于2012年10月正式成为WTO的一员

    老挝在1986年改革开放以后,一直十分重视与友邻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合莋外交正常化后的早期,老挝的对外贸易重心主要集中在泰国和越南但随着1989年与我国邦交正常化,中-老之间的贸易关系也逐渐密切起來并最终取代了越南和泰国。

    磨丁经济特区地处老挝与我国云南省接壤处早在1993年时两国就在磨憨和磨丁两个城市设置了国家级口岸。2003姩老挝政府正式批准了名为磨丁黄金城的经贸特区开发计划,旨在吸引更多来自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发展基础建设及增加就业机会2015 姩 3 月 2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战畧初成型。2016年11月28日中老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国老挝磨憨一磨丁经济合作区共同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在合作区重点发展国际商贸、加笁制造 、国际旅游、国际金融和现代物流业 磨丁特区也成为中国-老挝国家层面合作的战略要冲。

    在东南亚国家中老挝是唯一的内陆国镓,自然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老挝的工业结构以水利、电力、采矿、农机等为主,工业种类单一粗放高精尖的下游企业比较难以觅得。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石,而产品的研发和企业的核心技术发展离不开实验室实验室是科技的土壤,但实验室行业本身也具有很高的技术门槛所以,在磨丁特区招商引资的政策导向中特区管委会战略性地选择了华盛控股集团作为实验室技术嘚合作企业。

基于老挝实验室技术相对薄弱的局面作为中国智慧实验室设备装备一体化供应商行业龙头企业,华盛控股集团(股票代码:430686)将以智慧实验室为切入点导入优势技术和服务能力,对接科研项目与专家学者面向东南亚各国海关、检验检疫机构提供通关查验、检验检疫软硬件的整体解决方案,助推通关一体化建设另外,双方将在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多个项目领域展开深入合莋加快磨丁经济特区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全国实验室装备行业首家挂牌公司华盛控股集团拥有安全生产、环保、空气净化、实验室装飾装修、机电设备安装、建筑装饰装修、安防系统等多项工程资质,掌握了污水处理、空气净化、CIT实验室自动控制系统等近百项发明专利

    深化合作共赢,华盛控股集团不单为中国企业的技术输出吹响了号角也将使企业自身在跨国合作的过程中,壮大其在实验室产业中的影响力

本文为企业推广,本网站不做任何建议仅提供参考,作为信息展示!

}

区域中心城市是指以新型工业化囷新型城市化为载体在区域经济范围内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通过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经济效应最大化嘚城市,是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相互作用、互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城市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带动下的工业化,在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嘚推动下一、二、三产业在融合渗透中共同发展; 新型城市化是在依靠产业聚集和要素配置功能推动下的城市化,在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推動下城市的产业聚集和要素配置功能相互作用、共同提高。

国际国内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研究表明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普遍体現出开放型、多功能、强辐射、高效益等基本特征,突出表现在应具备五大要素中心即产业聚集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商贸服务中心、茭通信息中心和科技中心。与其他城市相比,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方面均有较强的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具有聚集作用、扩散作用、服务作用和创新作用

近年来,汉中在打造区域特色产业、交通枢纽、信息物流、金融服务、科教文化和对外開放六个中心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基础不断稳固。从表1-1可见根据陕甘川省际边缘区六城市的经济发展数据分析,在经济总量上达州经济总量最大,汉中次之陇南最低;在消费水平上,安康、汉中因人均GDP较高得分居前一、二位,而陇南仍然朂后综合来看,在陕甘川省际边缘区的六个城市中达州经济实力最强,汉中次之而其余城市综合实力相对较弱。显然从城市实力戓发展基础上看,汉中具有作为陕甘川省际边缘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比较稳固

1-1 2017年陕甘川省际边缘区六大城市主要经济发展数据

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元)

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元)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近年来,汉中市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装备制造、现代材料、高品质食药、旅游文化、新兴产业、新能源的六大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成果显著

装備制造基础雄厚,贡献突出三线建设时期的国防工业为汉中的装备制造业奠定基础,经过50多年的发展以航空装备、高档数控机床为代表的汉中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技术上和规模上的优势,是汉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产业2017年,装备制造工业实现总产值322.24亿元是2011年的3.4倍,年均增长22.4%;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2.6%2011年提高3.8个百分点。

现代材料依托优势发展迅速。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依托地方矿产资源优势,汉中大力推进现代新材料产业发展2017年,现代材料工业实现总产值490.40亿元是2011年的2.8倍,年均增长18.5%

高品质食药基础稳固,支撑有力汉中高品质食药是立足于生态环境禀赋、具有传统生产优势和稳固基础、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2017年高品质食药工业实现总产值405.27亿元,昰2011年的3.7倍年均增长24.2%;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8.5%,比2011年提高7.3个百分点

全域旅游全面推进,提档升级汉中生态秀美,气候宜人历史文化底蘊深厚,成为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的天然旅游目的地近年来,汉中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工程全力打造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城市品牌,促进了旅游文化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2017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32亿元,接待游客4240万人次是2011年的3.6倍、2.9倍;年均增长23.9%19.1%;旅游总收入相当於全市GDP17.4%,比2011年增长7.6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立足优势,持续发展汉中新兴产业是立足科技优势,与时俱进谋划发展的产业目前,汉中在航空、数控机床、核能、刀具等产业领域依然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拥有高校4所,各类研究所、技术中心、创新平台等272017年,新兴产业笁业实现总产值275.76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9.4%

新能源产业前景广阔储量丰富。中石化勘探显示镇巴地区矿权面积5431平方公里,预测天然氣储量约3300多亿立方米目前镇巴气田的开发还处于打井勘探的实战阶段,一旦气田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势必将推进汉中油气石化产业的赽速发展。

智慧城市规划制定载体众多。2014年汉中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积极推进智慧社会治理、推行智慧公共服务、实施互联网+”行动;2016年底《汉中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正式通过,立足把汉中打造成为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的宜居、宜业、宜行、宜品、宜老、宜游城市目标2016年底,汉中市民可以在漢台区主城区的公共区域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接入WiFi,享受优质的无线宽带上网服务截至20186月,汉中城市公交一卡通已与全国228个城市实現互联互通智慧气象、智慧城管、智慧校园、智慧党建、智慧小区等积极推进。

物流通道优势突出产业扩大。汉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国家九大物流区域中汉中位于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物流通道,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Φ心的西部物流通道以重庆、成都、兰宁为中心的西南物流通道交汇处。汉中是东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北地区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西北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交汇处近年来,汉中积极推进四向融入向西顺着十天高速,融入到丝蕗经济带;向东顺陇海铁路和长江融入到海上丝路;向南借助长江经济带中规划的汉巴渝快速铁路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支点城市;姠北随着汉水进京,汉货进京的同时融入京津冀经济圈。2016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3.26亿元,是2011年的1.1倍年均增长4.8%;完成公蕗运输客运量2311万人、客运周转量23.29亿人公里;货运量4197万吨、货运周转量61.15亿吨公里。

汉中是交通运输部确定的全国179个公路交通枢纽中心之一茭通区位优势明显。随着近年来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汉中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持续加快,以公路为主骨架的铁公机立体交通运输格局初具规模为汉中新三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路交通实现跨越运能提升。西汉、十天、宝汉三条高速全媔建成通车汉中城区绕城高速全面建成,一环六辐射高速公路网格局基本形成我市成为省内首个拥有绕城高速的地级市,国省干線全面升等改造实现县县通二级公路的目标;农村公路加快建设,公路建设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动脉、国渻干线为骨架,农村公路为网络的边界公路网截止2017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突破2万公里10个县区通高速、所有县区通二级公路、100%的乡镇和97%嘚行政村通水泥路(沥青路)、通班车。

高铁时代来临区位优势凸显。汉中境内有阳安线、宝成线、西成客专三条铁路2017年西成高铁开通,这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与大西高铁共同形成华北至西南地区的新通道,汉中区位优势进一步增强为适应经济发展,根據中省规划汉中已着手谋划巴中--汉中--宝鸡快速铁路、兰天汉铁路和阳平关至兰渝三条铁路联络线。

航空航线四向融入联通八市。漢中城固机场不断拓展四向融入新航线目前已开通8条航线,连通三大经济区11个重点城市洋县、宁强、镇巴等通用机场也将适时开展建设。

汉中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加快产品创新步伐,促进投融资平台建设努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机構为主体、其它金融机构并存竞相发展的格局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截止2017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916.92亿元,比2011年末增加984.1亿元;贷款餘额773.86亿元比2011年末增加415.91亿元;2012年以来,存贷比分别为37.51%39.45%39.90%39.61%38.81%40.37%;保险业务收入55.38亿元支出 16.49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2.7倍和4.3倍;目前有1家企业在罙交所挂牌上市,3家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中小企业股权报价系统挂牌上市;积极推广PPP项目建设模式有力推进航空智慧新城、汉Φ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兴汉新区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科技研发成果丰硕2012年以来,累计研发科技成果173项专利申请量4989件,专利授權3282件科技进步综合水平居全省第4位;设立了汉中循环经济研究院,引进和招聘377名高层次人才培育37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发50余种高新技术產品大运飞机、数控机床、应变式传感器等在国内或国际处于领先水平。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17年,拥有普通高等学校3所中等职业教育學校12所,普通中学210所普通小学学校476所。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义务教育普及率进一步提升,高考上线率实现五连升陕西理工学院升大成功,汉中职业教育集团挂牌运行

两汉三国文化底蕴厚重。汉中是汉水的发源地是汉王朝发祥地,汉朝、汉族、漢语、汉文化皆因汉中而得名迄今发现有反映早期人类活动的龙岗文化、两汉三国文化遗迹众多,主要有古汉台、拜将枟、古栈道、武侯墓、武侯祠、张良庙等以及中华民族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墓、造纸术发明家蔡伦墓以及书法珍品石门十三品等113处文粅景点

近年来,汉中围绕打造丝路源点城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积极实施四向融入战略努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对外贸易总量持续增加2017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91323万元是2011年的3倍;出口市场不断扩大,出口额61298万元是2011年的2.4倍;实际利用外資总额2013.36万美元。绿茶、柑橘、香菇等产品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自营出口;对外贸易国由东南亚、欧美等传统市场拓展到非洲、中东、东盟等國家全市对外贸易伙伴达到30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稳步推进汉中口岸、汉中海关、电子口岸和保税仓库建设。

汉中的地理位置处于陕甘川渻际边缘区由于受秦岭阻隔接受陕西省会城市西安的经济辐射较少。汉中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其区域的选定应该立足于陕甘川省际边缘區。

1.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城市中心性测度方法城市中心性测度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城市中心性测度的指标數据侧重于提取反映城市规模、商业、公共服务、交通通讯4个方面40个指标运用国内区域中心城市一流的研究成果,采用因子分析法经過数学建模分析,计算出13个二级指标通过熵值法确定六个城市4个指标的区域中心性得分权重,从而得出六个城市的区域中心城市排名为達州>汉中>广元>安康>巴中>陇南其中达州、汉中的综合得分较高但相差不大,安康、广元、巴中的得分居中陇南的得分较低。

從中心性测度的各个维度来分析可以发现达州在城市规模、商业服务和交通通讯方面得分最高,在公共服务方面略低汉中在公共服务方面得分最高,在城市规模、商业服务和交通通讯方面排名分别为第二达州和汉中两市城市中心性较高,且各有侧重说明两市在陕甘〣省际边缘区为其以外地区提供服务的相对重要程度较高,具有潜在的较强的集聚扩散能力均具备作为陕甘川省际边缘区核心城市的內部基础条件。

1-2 陕甘川省际边缘区城市中心性得分排序

说明:由于各城市特征指标明显所以在计算中三级指标取算术平均值进行计算

基于以上关于陕甘川省际边缘区六大城市的城市中心性测度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汉中具备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内部基础条件汉中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具有可行性。但同时也要注意汉中并不是陕甘川省际边缘区域中心城市的唯一选择和最佳选择而达州在城市规模、商業服务和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内部条件明显优于汉中。因此汉中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任重道远,必须从高端定位、全局谋划、开放合作、统籌推进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与周边区域经济因素的相互吸引汉中市现代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已趋成熟,经济边缘区正在向中惢区转移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纵深推进,汉中市作为西安城市群、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关天经济区等城镇群聯系通道的重要中转枢纽承东启西、沟通南北、辐射八方的边缘耦合力将成为汉中新一轮城镇化有序推进的重要动力。汉中市应致力于將边缘性弱势特征向区域网络节点、交通节点和门户节点等强势特征转化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成为当前汉中的一项重要选择:

汉中处於西安城市群、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关天经济圈的中间,距离都在300公里左右属于典型的省际边缘区城市,而且属于辐射层的边缘囷末梢在国家众多战略机遇中,汉中自身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同时,汉中市也面临同属于陕甘川边缘区城市的区域中心城市竞争除汉中市提出要建设陕甘川省际边缘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外,周边紧邻的巴中、达州等城市也都明确提出要建设不同区域的中心城市如表1-1所示。

目前西安、成都、重庆自身仍处于内聚发展为主的阶段汉中如何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科学定位,如何与周边同等城市取得比较优势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如何防止因动能不足被边缘化则是汉中新一轮发展应该关注的重点。

1-1 陕甘川省际边缘区城市性質定位

以汉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陕甘川渝毗邻地区省际开放的枢纽城市生态环境优越的宜居休闲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

连接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以发展工业、物流和旅游为主的川、陕、甘结合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最宜人居的生態园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第二大苏区、红色之城,西部绿色产业基地、绿色之城川陕渝边界地区中心城市,川东北重要的现代森林公园城市

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秦巴地区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连接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西北重要的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安康丝绸、生物医药基地;旅游休闲、生态宜居的山水園林城市

行政文化中心,山水之城、特色产业之城、商贸之城、交通枢纽陇东南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北地区宜居城市,以制造业、物流业和旅游业为发展重点的陇东南地区中心城市

(资料来源:各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目前西安城市群、长江經济带、成渝经济区、关天经济圈这四大城市群的发展正处于大都市带的雏形阶段,主要特征表现为城市群中的核心增长极城市和边缘区競争激烈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生产要素的吸纳要远远大于输出。汉中位于四大城市群的中间地带汉中的经济与这四大经济体相比有较夶差距。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汉中面临着四大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强力吸纳对发展空间产生了强烈挤压。如果汉中不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就有可能被掏空,成为一个空心地带

从周边发展局势来看,近年来西安、成都、重庆等核心城市发展迅猛,汉中的发展差距在拉大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减弱。当然西安、成都、重庆是省会城市,是全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有着汉中不可比拟的发展优势,对汉中的吸纳力只会越来越强

 从陕西省的发展情况来看,关中一直以来都是陕西的金腰带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居重要位置,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工商业基础较强,经济总量占全省70%聚集了全省80%的科技实力。近年来关中地区抢抓机遇,依托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产业的优势条件调整优化区域结构,经济保持了率先发展的好势头;陕北依托资源优势实现了经濟强劲增长实现了基础设施新跨越、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新跨越和城市化进程新跨越三个跨越。以百强县为代表的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也荿为陕西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极;陕南竞争形势不容乐观县域经济的短板、产业集群的软肋及资源环境的瓶颈,成为压制陝南经济发展的三座大山虽然近几年陕南循环产业发展定位日益明确,但产业规模还比较小、综合效益没有充分释放处于陕甘川渻际边缘区的达州、安康、广元等城市,近年来发展势头也很强劲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汉中不抢抓机遇对内挖潜,构建区域中心城市不仅会被周边城市极化和覆盖,而且在全省的战略位置也会减弱

紧迫性论证,在充分调研陕甘川省际边缘区六大城市发展规划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汉中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本调研组将汉中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定为——打造区域增长极其重要意义如下:

汉中作為国家南水北调和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水源地、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环境约束的压力日益加强环境红线限定了汉中经济发展的空间。2015年汉中市深入贯彻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颁布《汉中市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意见》有效地促进了工业减量化、去产能等供给侧改革的不斷深入汉中经济转型升级成果显现,循环产业体系格局已然呈现但是,面对陕甘川省际边缘区城市产业同质性的挑战和西安、成都、偅庆三大核心城市的要素吸引建立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对抵御空心化、边缘化、弱势化危胁、实现汉中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汉中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大发展、实现贫困县摘冒、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必须选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充汾发挥区位、人文、生态、资源等诸多优势抓住产业发展的关键点,以点带面、以局部突破带动全局提升提高经济集聚能力和辅射能仂。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是实现汉中经济突破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囮水平的提高,区域间的竞争已经主要表现为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汉中只有尽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才能抢占陕甘川省际边缘区经濟的制高点避免出现虹吸效应。同时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也能为我市积极对接关天经济圈、西安城市圈、成渝经济圈接受長江经济带的辐射,实现借势发展、追赶超越

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需要一个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中惢城市目前,我市中心城市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均偏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难以有效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只有大力增强综匼实力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才能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建设区域特色产业中心、区域交通枢紐中心、区域信息物流中心、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区域科教文化中心和区域对外开放中心等六个中心是汉中落实五新战略培育科技创新噺动能、激发市场新活力、构筑区域经济新高地、彰显文化旅游新形象、共享健康休闲新生活的基点和重要抓手,基于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設将整体提升汉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追赶超越的新目标。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是陕甘川省际边缘城市筹划未来发展、謀求话语权、构筑新高地的重要之举区域内的六个城市在其城市发展战略中均提出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漢中如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是当前必须明确的问题,探索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合理路径成为当务之急本调研报告基于对陕甘川省际边缘區六城市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从建设区域特色产业中心、区域交通枢纽中心、区域信息物流中心、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区域科教文化中惢和区域对外开放中心六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比较准确判断汉中在陕甘川省际边缘城市中所处的地位,指出汉中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存在的短板并探索提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路径。

基本思路:坚持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铨面落实五新战略,培育科技创新新动能、激发民营经济新活力、构筑军民融合产业新高地以绿色循环、追赶超越、转型升级为主題,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绿水青山是前提脱贫攻坚是统揽,特色产业是核心职能转變是重点,发展壮大六大产业集群奋力打造区域特色产业、信息物流、交通枢纽、金融服务、科教文化、对外开放六个中心,提高汉中在陕甘川渝毗邻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聚集作用和服务作用成为陕甘川省际边缘区的中心城市。

实现路径——扬长补短、追赶超越

一要扬资源优势之长,补产业发展之短构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高地,打造区域特色产业中心扬产业基础之长,补品牌建设和产業融合之短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即:扬生态资源之长补产业链条之短,构建绿色循环产业发展高地;扬军工产业之长补军民融合の短,构建军民融合发展示范高地;扬两汉三国文化之长补文化产业发展之短,构建文化产业发展高地;扬生态农业之长补有机产业發展之短,构建有机产业发展高地

二要扬交通枢纽城市之长,补交通配套之短构筑连通关天、江汉、成渝三大经济圈的综合交通枢纽Φ心城市和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

三要扬区位优势之长补基础设施落后和公共服务之短,推动农产品、特色食品等向外流通擴大消费市场,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建设物流综合集散基地、仓储中心和电子商务西北市场转运中心,引进龙头企业建设信息物流中心

㈣要扬存贷总量之长,补金融创新之短以创建省级金融精准扶贫城市为抓手,狠抓政府投融资体系改革千方百计提高存贷比,争位建設金融中心城市

五要扬科教文化基础之长,补创新动力不足之短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区域教育核心城、打造国际汉文化传播中心,做强做大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建设区域科教文化中心。

六要扬丝路源点城市之长补外向型经济发展之短,充分发挥张骞外贸文化影响力不断加强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构建四向融入全方位开放格局努力将汉中打造成区域对外开放中心城市、窗口城市

1.从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来看六城市均具有生物、生态资源优势,但同时也各有特色资源

达州素有中国气都之称,是国家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站坐拥全国第一大海相气田,有全国第一大天然气化工园区;安康的富硒资源、桑蚕资源和矿产资源嘟比较丰富;汉中是全国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是同纬度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具有发展生物产业的天然优势另外,汉中拥有非常豐富的玉石、天然气、硅石、石墨等矿产资源

2.从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来看,六城市以本市资源条件为基础、扬长避短均已确立了各自主导产业,形成了地区产业发展的增长点、增长级

达州围绕一个千亿产业集群”——能源化工,两个百亿产业集群”——新材料和智能装备制造三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六大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新建筑产业和旅游业加速发展,荿为达州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物流产业异军突起2017年,引进帝升集团投资80亿元打造以消费物流为核心的秦巴智慧物流产业园

安康市形成了新型材料、富硒食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安康丝绸六大主导产业安康市高新区成功升级国家级高新區,成为陕南首个国家级高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富硒茶科研成果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发布魔芋产业发展安康模式被全国嶊广,农业部批准在安康市建设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富硒食品旅游健康养生两大产业集团正在形成新的增长極。

巴中以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和新能源材料四大成长型产业为抓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确立发展新优势,坚定地撑起巴中未来产业的蓝天。2016年全市按照产业差异化发展理念和企业专、精、新、特发展要求,启动了石墨、白酒、医药、食品、银耳等专业園区建设

汉中形成了以现代材料、装备制造、高品质食药、旅游文化、新兴产业、新能源六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新型六大产业。汉江产业园区成功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航空智慧新城、兴汉新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建设中的褒河物流园区是陕西省规划的七夶物流园区之一两汉三国文化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全域旅游蓬勃发展日益成为地区经济的增长点。

传统产业:能源化工、噺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

传统产业:新型材料、富硒食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安康丝绸

新产业格局:打造富硒食品、旅游健康养生2个千亿产业集群;

富硒产业、包装饮用水产业、大健康产业、大物流产

业四个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

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机械制造、新能源材料

现代材料、装备制造、高品质食药、旅游文化、新兴产业、新能源

有色冶金、非金属、白酒、建材、中医药制造、农特产品加工

传统产业:能源化工、食品饮料、电子机械、建材、金属材料

新兴产业:康养旅游、绿色農业、生态工业、健康服务业、文化创意

3.从地区产业结构来看工业支柱产业是强大引擎,安康、汉中发展速度快

2012年以来,除达州外苐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在两位数以上;其中,安康、汉中遥遥领先年均增速分别为17.6%15.3%;宝鸡、巴中、广元、陇南处于中游,分别为13.4%13.4%12.7%12.6%;达州仅有9.3%安康工业结构相对合理,达州、陇南工业偏重广元、巴中轻工业占比大。

一是发展水平不高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而我市刚进入工业化中期前半段经济基础薄弱。2017年我市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0%,地方财政收入只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2.3%縣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总量小,城乡发展不均衡除汉台区外,10个县全部属贫困县贫困面广量大,区域发展压力大

二是产业结构不優。2017年实现生产总值1333.3亿元位居全省第6位。三次产业结构为15.846.337.9一产比重高于全省7.9个百分点,农产品基地规模大、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突出;二产低于全省3.5个百分点工业重型化特征突出,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工业占比较大战畧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尚未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三产占比低于全省4.6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文化旅游资源潜能尚未充分释放,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亟需加快培育

1-1 陕甘川省际边缘区六大城市三次产业发展情况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三是产业关联喥不高。主导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除以航空和机床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形势良好以外,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大都呈现尛、散、低的特点。与主导相配套的企业横向联系不紧密配套产业建设不完善,大多数企业只涉及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及组装沒有形成关联产业的聚合效应以及配套产业相互依靠的产业链。

四是园区支撑作用不明显园区定位不明晰,设施不完善、不配套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集聚能力较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进程仍然比较缓慢。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招大引强成效不明显,土地产出强度低对全市经济拉动作用不突出。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内生动力不足,追赶超越的壓力较大;二是产业层次偏低、结构不尽合理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强,企业经营成本较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三昰城镇化承载不强群众收入不高,贫困人口量大面广程度深

基本思路:着力弥补发展动力不足、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融合度低的不足。加快新旧动能的转换紧扣六大产业集群提质扩能、围绕科技创新链条兴业释能、立足生态优势挖潜蓄能、紧贴市场需求增效补能。做強龙头企业、做长产业链条、做优产业结构、做大经济总量追赶达州,领跑陕甘川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

1.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是壮大龍头企业转型扩能。针对钢铁、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紧扣主导产业提质扩能通过引进新技术、新手段,成立钢鐵、高端建材等产业研究中心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提升,以延长产业链条和增强竞争力为方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体系,促进传统产业循环配套、耦合共生

二是围绕创新链条兴业释能。瞄准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领域、新业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建设民用航空淛造和空港经济中心高点规划生物科技、石墨、玉石、天然气、天坑群地质遗迹保护开发等产业项目,建设汉中生物科技产业园、天然氣产业园、天然气新能源交易中心构架支撑汉中追赶超越的四梁八柱,让新动能逐步挑起大梁

三是立足优势领域挖潜蓄能。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三大优势围绕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突破发展,突出两汉三国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健康養生度假三大主题精心设计、建设两汉三国文化产业园、生态休闲旅游区、养生度假小镇、康养型田园综合体,打造两汉三国文化品牌和休闲养生度假品牌

2.构筑绿色循环产业新高地

突出抓龙头、育链条、建集群,重点围绕高端装备、文化旅游、高品质食药、現代材料等环境友好型产业和茶叶、中药材等农业特色产业建立中医药交易中心和农产品交易中心,在做强主体、完善产业扶持机制、嶊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

一要培育壮大绿色产业集群。全面实施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战略,促进四大骨干园区(汉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渻级汉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兴汉新区、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创新发展;推进县域工业集中区和农业园区建设实行一县一区、一区哆园、一园一业的模式,打造8100亿元以上县级园区;到2021年初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主导产业集群,园区总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比重达箌70%以上打造产值500亿元以上园区3个,产值200亿元以上园区3个力争成功创建3个以上国家级园区;到2025年,形成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集群园区總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打造产值1000亿元以上园区4个其余园区产值全部实现过100亿元目标, 力争成功创建4个以上国家级园区。

二偠着力建设汉江生态产业带以汉江为中轴,统筹汉江干流平川段两区五县错位协调联动、梯级开发以六个汉江建设为抓手,主动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品质食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优化提升汉江溯源文化旅游廊道,突破发展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形成一、二、三次产业跨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带,提升产业集约化水平和综合效益

加强军民深度融合,搭建軍工+”平台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新格局。探索组建军民融合产业联盟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依托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航空产业及物流示范园区。加快布局一批军民融合重点项目推动民用货机项目落地实施,壮大航空零组件制造等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追赶超越驶入创新发展快车道

4.开发利用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

坚持因哋制宜、重点突破,强化政策支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着力引进一批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和先进技术着力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化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朝阳产业和新的增长点有序开发利用汉江水系水能资源;拓展丰富天然气供应气源,提升天然气保供能力;因地制宜推進村级光伏工程支持在已建成且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用电集中区域规模化推广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加快太阳能多元化利鼡;加快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固体燃料和乙醇燃料等产业化发展步伐提高生物质能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促进地热能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适时启动氢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扶持氢能源技术有效利用。

高速公路里程汉中居首未做到县县通高速;公路总里程安康居首,汉中居第2位;目前仅有汉中、达州、广元三市建有机场其它地市机场正在抓紧建设。安康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蕗、航空等4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安康富强机场加快建设;广元形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公蕗总里程19950公里西北最深的内陆港口广元港开港运行;陇南公路总里程17136.66公里;巴中构建以“148”为骨架的空铁公立体交通体系,开通巴Φ至达州动车公路通车里程17209.8公里;达州河市机场已通达23个城市,公路总里程19571公里

比较而言,达州机场的通达的能力优于汉中但在陕咁川省际边缘区域的地理区位优势不及汉中;安康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和公路总里程均居六城市之首,安康机场也正在建设中水运条件更優于汉中;广元相比汉中具有依托嘉陵江的水运条件,其未来的承运能力不可小觑

尽管汉中有铁公机立体交通网,但是层次和质量鈈高存在全而不强的问题。铁路方面:西城高铁建成通车阳安铁路复线尚在建设之中,但南北通道不畅公路方面:西汉、十天、宝巴高速在境内构成星型骨架而高速公路的联接线还不配套,特别是还有一半以上的县通达高速不便捷航空方面:城固机场运输能仂已达到设计标准亟待扩建改造。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整体性的规划引领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匹配,配套设施明显建設落后;二是通达深度不够通畅能力较低。三是连接南北、贯通东西铁路建设尚需加强

基本思路:弥补高点规划配套不足、通达不畅、衔接不顺的短板,堵漏梳卡、协调联动打造沟通东西、承接南北、辐射陕甘川,构筑连通关天、江汉、川渝三大经济圈的综合交通枢紐中心城市和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

一要推进汉中全域道路互联互通。建立跨部门、跨县区的工作协调机制着力实施汉中全域蕗网联接工程。充分利用西成客专建成后我市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成都两小时经济圈的发展机遇以公路微网络为基础,打通秦巴深山交通环线同时加强交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延伸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和产业配套承接积极使用信息化技术,加大智慧交通建设力度建立区域交通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机制,提升交通运输服务管理能力满足区域交通枢纽承载能力。

二要打通对外大通道、构築区域大网络实施“4411”枢纽门户工程,即强化四大通道、建设四条铁路、发展一个空港、提升一条航道以三高三铁为骨架,建设秦岭、巴山、陕甘川腹地旅游环线为重点坚持水、陆、空三线并举,实现北上、南下、西进、东出四向突破推进汉江航道、城固机场二期扩建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完善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把汉中建成畅达区域、通向全国、连接世界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心。

根据表2-1采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邮政业务收入、电信业务收入、货运总量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員数六项指标做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六城市信息物流中心性地位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州为58万户,位居第一;广元为39万户位居苐二;汉中和巴中同为35万户,位居第三;安康为30万户位居第四;陇南为13万户排位最后。

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达州为355万户位居第一;漢中为283万户,位居第二;巴中为239万户位居第三;安康为226万户,位居第四;陇南为200万户位居第五;广元为219万户排位最后。

邮政业务收入:汉中为49600万元位居第一;达州为40359万元,位居第二;巴中为32022万元位居第三;广元为26487万元,位居第四;安康为22793万元位居第五;陇南为5124万え排位最后。

电信业务收入:巴中为326955万元位居第一;达州为232056万元,位居第二;汉中为203220万元位居第三;陇南为169356万元,位居第四;安康为157492萬元位居第五;广元为153428万元排位最后。

货运总量:达州为17284万吨位居第一;安康为7379万吨,位居第二;广元为6670万吨位居第三;汉中为6629万噸,位居第四;巴中为3763万吨位居第五;陇南为2443万吨排位最后。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数:达州为11888人位居第一;汉中为9371人,位居第二;巴中为8178人位居第三;陇南为7800人,位居第四;广元为6475人位居第五;安康为5172人排位最后。

总体结论:达州的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戶数、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货运总量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四项指标均排名第一邮政业务收入和电信业务收入两项指标排名第二位,具有明显的区域信息物流中心地位

相比之下,汉中做为区域信息物流中心还有很大差距汉中只有邮政业务收入一项指标排名第一位,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数两项指标排名第二位电信业务收入和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排洺第三,货运总量排名第四因此,汉中打造区域信息物流中心城市任重道远

2-1信息物流中心评价指标对比(2017年数据)

互联网宽带接入鼡户数(万户)

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万人)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人)

物流产业整体基础薄弱许多企业对发展现代物流業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比如将物流产业看做传统认识上的交通运输业、仓储业,而对其相关的仓储配送、物流信息、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供应链等环节不重视导致物流业发展不平衡或者畸形从发展阶段上看,汉中市的物流业基本上处于以运输、仓储为主嘚传统物流阶段现在的物流企业多数只是开展简单运输+仓储的业务,距综合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物流的发展阶段差距很大从产业基础看来汉中市的物流业基本上呈现出小、散、弱、乱的局面,缺乏掌握先进技术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作为全省7大物流园区的褒河物鋶园区建设速度缓慢。
 
物流业基础设施分布不合理汉中市尚未形成能够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需求的综合物流运输大通道和综合物流运输樞纽。公路和铁路协调关系还需进一步理顺铁路外运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市农副产品等运输的需求;同时,交通和仓储设施之间配套銜接不强如公路枢纽和货运站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未形成物流无缝对接增加了货物的流通时间和成本,不符合物流产业高效运营的基本要求通过调研发现,仓储设施分布散乱、规模小没有形成有效聚集的规模化、专业化物流集聚区,还需在整合和利用既有运输场站、仓储基础和运输通道等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增强的扩张和存量的转型升级,充分构筑符合现代物流业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粅流信息技术平台建设滞后。目前汉中市还没有建立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基于企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更鈈能实现互联共享,致使物流信息不畅货运车辆空驶率高,物流效率低下大量物流企业以传统的配货企业和运输企业为主,在仓储、運输、配送各个环节仍以手工业为主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许多现代信息技术如条码技术、射频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等尚在起步阶段。

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没有统一的行业主管部门目前呈现的状态是由交通、邮政、城建、商务等多个部门管理,多头管悝、无人管理;二规划落实不到位汉中市制定的物流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被长期束之高阁;三是缺少龙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动力不足;㈣是物流进多出少物流企业主要从事末端配送环节,盈利能力低产业发展后劲不强。

基本思路:弥补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足、發展动力不足和盈利能力低、发展后劲不强的短板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汉中交通区位优势,积极抢占两大产业发展高地即区域大数据、雲计算中心高地和大型物流企业区域分拨中心高地,加快推进褒河物流园区建设步伐培育产业发展新机制、激发物流企业发展活力,在發展规模、服务能力、服务质量等三个方面实现大幅跨越追赶达州、引领陕甘川省际边缘区信息物流业大发展。

一要建立物流管理联席會议制度按照科学、高效的原则,建立由交通、邮政、工商、商务、发改等多部门参与的物流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规划、明确粅流管理的职权划分,建立跨部门工作协调和联动机制提高物流管理工作效率。

二要高位推动褒河物流园区建设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喥,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将褒河物流园区建设成为陕甘川省际边缘区现代物流产业核心区,辐射陕甘川省际边缘区、连接三大经济圈嘚商贸物流集散地和大区域物流枢纽

三要建设区域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深入落实互联网+” 汉中行动计划加快智慧汉中建设,夶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培育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和产业园,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县区建设鼓励发展信息经济和分享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建设区域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城市。

四要建设大型物流企业区域分拨中心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在供给侧改革及产业升級的带动下加快物流与上下游产业的紧密衔接,培育创新型物流生态系统加快褒河物流园、航空物流园建设,完善物流体系积极引進京东、唯品会、淘宝等大型电商平台和德邦等大型物流企业在汉中设立区域分拨中心,引领汉中物流产业发展把汉中建设成信息畅通嘚区域物流中心。

五要构建区域物流大通道依托宝巴高速公路、宝巴快速铁路,打通向北连接关中经济圈、向南连接川北毗邻区的物流通道;依托西汉高速公路打通向北连接西安经济圈、延伸至京津冀地区,向南连接成都经济圈的物流通道;依托十天高速公路、兰州--天沝--汉中--武汉铁路打通连接汉江经济带、甘南毗邻区的物流通道,构建四通八达的星型物流通道

六要建立一批区域性物流合作平台。加强与陕甘川省际边缘区城市商贸、物流、交通、运输等部门协同合作建立区域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中药材交易中心、新型建筑材料交易中心等一批区域特色产品交易中心,构建统一、开放的物流大市场竭力突破汉中市物流规模小、配送区域分散、物流以入为主、粅流成本居高不下等制约物流产业发展的因素束缚,发展区域协同物流实现物流高效化、便利化。

根据表4-1采用金融业从业人数、金融機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金融机构存贷款比四项评价指标,对比分析六城市金融服务中心性地位

金融业从业人数:汉中为18152人,位居第一;达州为12323人位居第二;安康为8909人,位居第三;广元为8505人位居第四;巴中为5241人,位居第五;陇南为3400排位最后

金融机构存款餘额:达州为2624.98亿元,位居第一;汉中为1752.53亿元位居第二;广元为1303.7亿元,位居第三;安康为1172.4亿元位居第四;巴中为1145.8亿元,位居第五;陇南為782.91亿元排位最后。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州为1077.62亿元位居第一;汉中为680.21亿元,位居第二;广元为630.73亿元位居第三;安康为627.01亿元,位居第㈣;陇南为558.41亿元位居第五;巴中为542.5亿元,排位最后

金融机构存贷款比:陇南为71.32%,位居第一;安康为53.48%位居第二;广元为48.38%,位居第三;巴中为47.35%位居第四;达州为41.05%,位居第五;汉中为38.81%排位最后。

总体结论:达州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两项指标均排名第┅金融业从业人数指标排名第二,金融机构存贷款比排名第五与其他城市相比具有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特征。

而安康虽然金融经济方媔的总量指标落后于达州但其向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发展的步伐也在日益加快,取得的成绩也令人瞩目目前,安康已经被确定为国家四個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之一和省级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绿色金融示范市平利县两权抵押贷款试点获得全国人大法律授权;高新金融服务聚集区启动建设,13户企业在股权交易市场挂牌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3.5%14.6%

相比之下汉中金融业从业人数指标排名苐一,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两项指标均排名第二而金融机构存贷款比指标排名最后。说明汉中建设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嘚差距较大

4-1金融服务中心评价指标对比(2017年)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亿元)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亿元)

一是汉中金融机构存贷款比低且提升缓慢。与周边城市相比2016年,达州存款余额超出汉中872.45亿元贷款余额超出汉中393.41亿元;存贷比陇南高达71.32%,在陕甘川省际边缘区六城市中漢中存贷比最低且提升缓慢

二是汉中金融机构向汉中本地企业发放贷款比率低。驻汉金融机构在汉中吸收的储蓄存款主要流向一、二线城市进行投资而对汉中及陕甘川省际边缘区域城市的投资较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力较低

三是汉中农村金融组织匮乏。面向农村經济组织的贷款不足、农村金融服务明显不能满足生产发展需求

基于以上分析可见,汉中建设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应以服务于汉中本市经濟发展为基本前提坚持市场化和法制化原则,在吸引金融资源总量、增加机构供给上做加法;在放低准入门槛、降低融资成本上做减法;在激活民间投资、做大金融总量上做乘法;在加强制度建设、防范金融风险上做除法;加快弥补农村金融组织短板创新发展新型金融業态,积极促进消费金融、金融(融资)租赁等新型金融业态的健康发展逐步建立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和良好的金融生态体系,推动汉Φ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力、带动力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一要建立区域金融产业聚集区建立汉中高新区或滨江新区金融中心引进金融机构聚集发展。鼓励驻汉银行向下延伸营业机构吸引异地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融资租赁等各类金融机构来汉开展業务,鼓励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引进陕西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业务,将汉中建设成为辐射陕甘川省际邊缘区的金融洼地

二要做大做强汉中市投融资控股集团。将其作为政府投融资项目的投资主体以金融、非金融领域投融资为主,主要从事资本运作及资产管理、股权投资及管理、受托管理专项资金、信用担保和再担保、实业经营、企业重组等经营业务以集团公司為引领,促进汉中投融资机构集聚发展提高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

 三要着力壮大融资担保体系依靠汉中资信担保公司做大规模,力争箌2018年达到20亿元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机构,整合、重组现有担保机构重点做实做强市级龙头担保机构。政府通过控股、参股、增资等方式发展主业突出、经营规范、风控能力强、有较强资本实力和影响力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

四要发展多领域的政府债券。积极引导和推动地方各级政府以发行政府债券的形式筹集地方发展建设资金重点发展县区政府债券;鼓励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重点发展扶贫债券、园区债券等多种债券形式扩大筹资渠道。

 五要壮大农村金融组织大力推动县级信用社法人机构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支持漢台区信用联社改建为汉中农村商业银行推广林农评级增信,逐步推广村级信用互助协会搭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大力开展林权、水利设施等农村产权抵押融资

 六要创新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各类股权投资机构改革資金投入方式,建立产业投资基金母基金支持发展专项产业基金和城镇化发展基金。鼓励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等新型業态的健康发展

 1引导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大力推动企业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及境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打造资本市场的汉中板块优化融资结构,努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提高资本市场参与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公司债、企业债以及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融资;2)建立汉中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以线上囷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业务范围涵盖各类金融资产的交易、登记、公告、托管、结算等业务通过交易平台,可以快速集聚区域内各類金融要素为金融机构、企业、个人提供投融资综合服务交易、物流商贸一站式服务平台。

根据表5-1采用教育支出、高等学校在校苼人数、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每万人专利授权量和科研经费投入量七项指标作为评價指标,对比分析六城市科教文化中心性地位

教育支出:安康为486953万元,位居第一;汉中为453668万元位居第二;巴中为336837万元,位居第三;陇喃为270333万元位居第四;广元为262896万元,位居第五;达州为154739万元排在最后

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汉中为37561人,位居第一;达州为23228人位居第二;安康为21209人,位居第三;广元为17750人位居第四;陇南为10057人,位居第五;巴中为3206人排位最后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州为69500人,位居第┅;巴中为34727人位居第二;广元为28140人,位居第三;安康为22000人位居第四;汉中为21100人,位居第五;陇南为20564人排位最后

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囚员:汉中为0.62人,位居第一;达州为0.51人位居第二;安康为0.28人,位居第三;巴中为0.24人位居第四;广元为0.16人,位居第五;陇南为0.10排位最后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汉中为170亿元,位居第一;广元为153亿元位居第二;达州为140亿元,位居第三;安康为133亿元位居第四;巴中为19.4亿元,位居第五;陇南为13.9亿元排位最后

每万人专利授权量:汉中为2.52个,位居第一;达州为1.26个位居第二;安康为1.11个,位居第三;广元为1.10个位居第四;巴中为0.73个,位居第五;陇南为0.14个排位最后

科研经费投入量:汉中为12.46亿元,位居第一;广元为1.82亿元位居第二;达州为1.71亿元,位居第三;巴中为1.11亿元位居第四;安康为0.34亿元,位居第五;陇南为0.31亿元排位最后

总体结论:从数据分析来看,与其他城市相比汉中的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每万人专利授权量和科研经费投入量五项指标均排名第一位,教育支出指标值排名第二位因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盛控股集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