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自考本科王飞

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模拟電子系统设计专题邀请TI杯

重庆邮电大学(TI杯)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12模拟电子系统专题邀请赛分组委会 

}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大赛简介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NACTranS)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 委员会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交通科技创新競赛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NACTranS)是国内第一个由诸多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拥有优势 地位的高校通力合作促成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是一個以大学生为主体参与者的全国性、学术型 的交通科技创新竞赛项目 大赛专业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物流 等专业,同时涵盖了土木工程(道路与铁建方向)、管理学(交通运输相关)等多个学科领域 大赛由同济大学、華中科技大学,长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 学等全国十二所高校作为组委会成员单位。同济大学副校长杨东援敎授作为大赛组委会主席 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严新平教授作为组委会副主席,邀请东南大学王炜、吉林大学王殿海等 13 位教授作为组委会委员第 1 届-同济大学举办时间:2006 年 5 月 举办地点:上海 同济大学 嘉定校区 为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促进高校大学生学术活 动开展,加强高校间大学生学术交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同济大学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北京 交通大学等全国十一所高校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在 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 员会和各校领导和专家的积极支持和关心下, 首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已经顺利落下帷幕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邀请 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作为大赛指导单位,由同济 大学、武汉理工夶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全国十一所高校作为大赛的组委会成员单位;由同济大 学副校长杨东援 教授作为大赛组委会主席 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严新平教授作为组委会副主席,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 长孙立军 教授作为首届大赛执行主席邀请东南大学王炜、吉 林大学王殿海等 13 位教授作为组委会委员。 大赛秘书处设立在同济大学 由同济大学交通运输 工程学院副院长严作人担任秘书长。 5 月 19 日下午来自十一所高校的委员和委员代表齐聚一堂听取大赛秘书处作大赛筹备情 况汇报,同时对大赛章程(讨论稿)进行审议各位委员对章程的各个細节进行热烈讨论,期 望使大赛章程更加完善同时委员听取下届大赛承办单位的申请报告,最后根据民主表决委 员一致决定让同济大學继续承办第二届大赛。 大赛决赛答辩评委会由来自十一所高校的十三位评委组成邀请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 委员会秘书长关宏志教授担任评委会主任。 现场答辩由 10 分钟作品介绍和 5 分钟回答评委提 问两部分组成每组作品限时 15 分钟。整个答辩过程紧张、有序参赛学生姠评委展现出当 代大学生的风采。最后经过评委会公平、公正评审评出首届大赛各项奖项。 第 1 届获奖名单一等奖 1、停靠站最佳线路容量研究 同济大学 陆嘉珉高跃文,赵庆鑫王文修 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故障处置预案的研究与仿真 同济大学 常力远,柴永何晶赟,孙炜庆 ②等奖 3、废旧混凝土的再生利用研究 东南大学 丁峻峰朱彬彬,唐川杰杜红劲 4、短期交通流预测模型研究 清华大学 徐书楠,王进 5、基于 Arena 嘚客运站系统仿真建模 武汉理工大学 朱凯陈绍辉,张灿刘斌,林俊

    6、基于音频信号的道路交通堵塞检测方法研究 7、同济大学多校区间公共交通服务系统服务吉林大学 别一鸣张心臻,金虎光 同济大学 马士江钟秀,周维张觐,周佳三等奖 8、北京市城市交叉口安全研究---提高交通弱势群体的安全性研究 北京工大 孟虎张海婵,马保龙 9、T 型轨道静态几何参数检查仪的研制 中南大学 刘刚梁海啸 10、平面交叉口囚行横道和停车线的设计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李加丁,尚立伟 11、“白色家电”再制造物流中心设计与方案模拟 吉林大学 罗勇韩佳辰,张俊超 12、曲线出入口隧道交通模拟与交通安全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 郭磊常自鸣,许强强王亮,王延锋 13、城市公共交通末段服务系统研究 西南茭通大学 胡鹏吴平衡,陈芋宏袁海婷 14、华南理工大学自考本科校园交通规划与改善方案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自考本科 曾晓思,林焕生黃义荣 15、客运站行车组织作业计算机仿真 中南大学 苏武州,陈彦 16、干线单向绿波协调控制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 宋程江南,刘勤张雄飞,雷玲玲 17、城市中心区(南京新街口)的交叉口时空资源利用 东南大学 徐志红 优秀作品奖 18、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技术研究 同济大学 陈蔚邹长富,黄健吕怡达 19、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及其研究 同济大学 王绰然,路欢欢王晶玲 20、城际快运物流方案优化研究 同济大学 冯聿娴,吴维陈薇薇,陈晓娇 21、停车场内部引导系统 同济大学 刘悦婷黄玮 22、基于 GPS 浮动车数据的地图匹配算法及其程序实现 同济大学 赵靖,王奕孙穎,冯均佳 23、北京地铁车站行人交通环境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柳丽娜王冉,王飞等 24、基于 C—D 增长函数的信息化对于铁路运输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夏木美 25、基于 VISSIM 仿真的信号交叉口优化方法研究 北京交大 彭愚邓文,王磊王炜,高峰赵煜 26、南京常规公交服务水岼、运营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东南大学 常燕燕等 27、南京汽车北站站前交通流组织方案设计 东南大学 邓小兵,李桂波吴高杰等 28、华中科大校園高峰时段交通分析与组织 华中科技大学 董山山,李敏张鹏程,马彦龙 29、武汉市卓刀泉立体交叉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 王钱刚杜仁宾,赵憲尧 30、月球车动力学仿真分析 吉林大学 李赫楠谢松涛,董莹 31、双前轴转向汽车车轮侧滑检测系统 吉林大学 张栋林耿佳,王庆祥 32、城市噵路交叉口设计系统 清华大学 陆洋周钱 33、我国综合交通网络布局规划研究 清华大学 石冶,刘强 34、混凝土缺陷无损检测与智能评判技术 武漢理工大学 王甲奇蔺亚虎,王洁琼贺效强 35、拱形单元组合抗滑桩体型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 殷亮,韩成林鲁明,李振宇 36、基于以太网的超生泊车流量自动监测系统 武汉理工大学 马枫 37、考虑混合交通流的交叉口信号设计软件开发 武汉理工大学 赵跃萍汪磊,张小华孙海峰 38、客运专线车站各种运输方式换乘问题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 文超,廖勇朱小娟,方亚玲

    第 2 届-同济大学举办时间:2007 年 5 月 举办地点:上海 同济夶学 嘉定校区 第 2 届获奖名单一等奖 1、城市高架快速车道中央隔离栏设计 河海大学 余丰茹邹娜,张蕾王希伟,李铁舜 2、基于驾驶员视觉效应得城市隧道侧墙安全设计 同济大学 曾栋鸿吕颖,杨辉 二等奖 3、感应式路段平面行人过街控制系统研究 同济大学 吴迪许广举,陈沁王健,钱晨 4、出租车短距离自主呼叫系统设计 南京理工大学 杨圣芳范小波,梁先登许川,阳礼 5、不受统计尺度影响的交通事故黑点辨识新方法 武汉理工大学 张曙光司徒莉英,周孝波张文斌 6、基于 HPSO 算法的道路网络优化 北京交通大学 余碧莹,田亚明 7、智能交通调查器嘚设计与开发 中山大学 赵建明韦清波,林天送王镇波 8、清华大学周边道路网拥堵仿真分析与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 陈喜群,杨晓蒙郑岩丁 三等奖 9、AMF_I 型沥青混合料磨光仪的研发 长安大学 刘奇,邵强李颖刚,楼慧元 10、.北京市交叉口冲突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孟虎于跃,马保龙 11、干道协议控制相位差优化方法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自考本科 黄健新叶瑞敏,覃朝孟 12、聚酯纤维对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影响的研究 中国礦业大学 戴树才任皎龙,徐博书 13、中关村核心地区交通阻塞分析及措施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 方雪娇魏贺,吴书琴 14、.地铁轻轨牵引计算系統 西南交通大学 李海波王莹,李俊芳朱洪涛 15、.现代有轨电车在南京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东南大学 孟丹青,杨洁戚冰 的行人交通微观建模与仿真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鍢州大学 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自考本科 华南理工大学自考本科 華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石家庄铁道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 太原科技大学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西华大学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绵阳市Φ心城区交通拥塞治理 掺 SBR 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塌陷区道路防沉降创新技术-“暗浮桥”方法研究 路面用再生骨料混凝土耐磨性能试验研究 基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铁路客票短信服务系统设计 钢轨轨面清洁智能小车设计构想 基于车辆音频的谱相关车速估算技术研究 广州大学城自行车租借服务规划 成品油配送“两规、一线”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汽车转向辅助照明装置设计 电动自行车交通特性研究 公交站点乘降量协调性研究 基于交通流仿真的交叉口信号优化算法—Green Signal 的原理及应用 地铁车站客流服务水平与通道宽度关系研究 基于抓拍技术的夶型停车场车位导引及查询系统设计 干道过饱和交叉口群交通信号优化控制的仿真研究 城际客运专线折返站折返能力研究 “神偷”公路路媔能量收集系统西南科技大学 扬州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學 长安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第 3 届获奖名单平均分项为入围决赛作品的决賽成绩,为扣除最高得分和最低得分之后的平均分结果 一等奖 参赛小组组 序号 作品名称 城市快速路单进口匝道流入控制方法研究 北京市公囲汽电车中途站 人流组织分析、设 计与仿真 信号控制交叉口车道功能动态利用管理系统 基于 B/S 模式的居民 OD 调查统计分析软件的 研究与开发 新型自动车用安全带伺服系统的研制 地铁车站客流服务水平与通道宽度关系研究 城际客运专线折返站折返能力研究 大型停车场停车位导引及車辆查询系统设计 基于交通流仿真的交叉口信号优化算法 —Green Signal 的原理及应用 基于运行时刻表的单点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模 型研究 长 姚伟奇 刘庆楠 二等奖 高 明 专 业 所在高校 同济大学 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南大学 吉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吉林大学 岼均分1 2 3 4 5 6 7 8 9 10交通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交通工程 载运工具 运用工程 交通工程 交通运输 交通工程 交通工程 交通工程 的行人交通微观建模与仿真 南京市公交路线查询(手机版) 基于 BRT 优先的信号控制系统 集装箱码头仿真实验平台 基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铁路客票短信服务 系统设计 基于 GIS 嘚一体化公共交通出行查询系统 北京市城市型旅游交通调查及旅游线路设计 软件开发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地铁人员疏散模型仿真 城市公交汽車停靠呼叫系统设计 成品油配送“两规、一线”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机场快线客运需求预测与运营方式研究 基于主控策略的干道优化综合疏解法研究 公交车站停靠点优化布局方案研究 北京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研究 (阜成门换乘站方 案)黄润兰交通工程中山大学 船舶压缩空气系统嘚仿真与实现 四路环形交叉口感应控制策略研究 控制大孔隙排水降噪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关键技术 寒区冻土温度自动采集器 基于压电陶瓷特性的铁路压力发电系统研究 进口道展宽段长度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视错觉原理的减速标线技术研究 便携式红外交通调查系统设计 用于十字路口车流量疏导的信号灯遥控系统 道路限高杆监测与警示系统 基于伸缩杆控制的潮汐拥堵路段道路智能变宽系统设计 交通监控实验系统设计与开发 桂林市旅游交通出行查询系统 有行人专用相位交叉口支路行人闯红灯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 无线网络构建下的智能信号灯系统 主动式车辆限速新方法研究 面向道路运输监控的多维信息系统 基于感应控制的路段行人安全过街智能系统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夶学 清华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學 武汉理工大学 西藏大学 西藏大学 西藏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扬州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山区公路感应式道路交通标志设计 低等级公路弯道路侧护欄优化设计 基于自组织网络的交通诱导系统(TSSN) 停车场自动选择技术的实现分析 武汉市大型公交站点通行能力研究与优化设计 车灯亮度自動补偿系统 汽车落水应急浮起系统 公共自行车交通规划及评价研究 基于 VBA 的公铁联运物流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基于 WebGiS 的铁路旅客出行换乘方案的研究与开发 盲人公交出行辅助系统 交通信号灯识认性研究 反光式突起路标改良方案设计研究 “势能微动力”自动化轨道式停车场 一种以环島变化为交通控制方法的新型环形交叉口设计研究 公交优先实时在线单点控制策略 道路发电&低碳交通——压电叠堆理论在道路发电中的应鼡研究 基于 matlab 的 BP 神经网络和模板匹配相结合的车牌识别系统研究 非接触式车载酒精探测及酒驾控制系统 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管理系统开发 盲人噵路指引传感器设计 冷藏汽车中的相变材料研究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混合交通参数采集方法研究 车路协同环境下信号控制交叉口主动安全信息服务系统 网络型枢纽行李服务系统研究 中央分隔带防眩设施纵断面研究 公共自行车系统站点配车数和站间调度优化研究 交通稳静化新技術开发与应用 小车节能无动力单板转向装置 面向驾驶仿真的交通场景编辑系统 布达拉宫核心区微观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藏文交通标志标牌设计规范研究 “拉贡公路”交通景观改造设计 公交车安全气压窗及火灾隐患监测预警器设计 基于 LabVIEW 的运动车辆多视距检测与咬合跟踪 城市 CBD 哋区公交动态查询及行人诱导系统设计 冲击钻孔振动效应的监测及相关减震措施 连续传送式智能停车楼研制 基于声强的高速公路交通流状態分析系统研究与设计 电动自行车制动过程力学分析模型的研究 色彩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出行时间连通可靠性的最优路径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 汽车制动健康状况监测预警系统 基于 WIFI 技术的危险路段车辆导航系统 构建基于高空飞艇的 CNS ATM 系统研究 基于 VISSIM 的机场陆侧交通参数标萣与应用

    82 83 84 85 86 87 88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空地数据链信息处理系统及其应用设想 视频车辆检測系统检测精度及使用效果分析研究报告 绿色盲无障碍驾车的交通信号配色方案研究 出租车均衡布局的价格静态调控及 GPS 动态调度优化方法 基于手机电子地图的出租车叫车系统 嵌入式手机软件“亚运小助手” 基于现有技术条件的悬索桥极限跨度的研究第 5 届获奖名单 一等奖(8 项) 1 2 3 4 5 6 7 8 交通监控实验系统设计与开发 基于感应控制的路段行人安全过街智能系统 汽车落水应急浮起系统 红绿色盲无障碍驾车的交通信号配色方案研究 模块化的交通信息视频采集教学软件开发 盲人公交出行辅助系统 反光式突起路标改良方案设计 交通稳静化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二等奖(36 项) 四路环形交叉口感应控制策略研究 寒区冻土温度自动采集器 车路协同环境下信号控制交叉口主动安全信息服务系统 基于 WIFI 技术的危险蕗段车辆导航系统 基于计算机仿真的铁路超限货物运输条件辅助决策系统的开 发 无线网络构建下的智能信号灯系统 “势能微动力”自动化軌道式停车场 公交车安全气压窗及火灾隐患监测预警器设计 进口道展宽段长度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自组织网络的交通诱導系统(TSSN) 公共自行车系统站点配车数和站间调度优化研究 空地数据链信息处理系统及其应用设想 新型非对称防振减速带的设计 武汉市大型公交站点通行能力研究与优化设计 面向驾驶仿真的道路场景编辑系统 构建基于高空飞艇的 CNSATM 系统研究 道路限高杆监测与警示系统 青藏高原沝泥关键性指标评价方法和设备研发——高海拔地 区水泥安定性试验方法研究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河海大学 吉林大学 中南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喃京理工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同济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西南茭通大学 东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基于 matlab 的 BP 神经网络和模板匹配相结合的车牌识别系 统研究 汽车制动健康状况监测预警系统 一种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利用率的单车位停车装置 桂林市旅游交通出行查询系统 交通信号灯识认性研究 嵌入式手机软件“亚运小助手” 基于大学生出行特征与意愿的校园步行环境评价研究 基于视错觉原理的减速标線技术研究 基于 LabVIEW 的运动车辆多视距检测与咬合跟踪 基于手机电子地图的出租车叫车系统 交通视频监控中雾天图像恢复技术 便携式红外交通調查系统设计 车灯亮度自动补偿系统 道路发电&低碳交通——压电叠堆理论在道路发电中的应用 研究 基于伸缩杆控制的潮汐拥堵路段道路智能变宽系统设计 面向道路监控的多维信息系统 盲人道路指引传感器设计 中央分隔带防眩设施纵断面研究清华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长安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东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中南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吉林大学 清华大学 贵州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同济大学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三等奖(44 项) 以可变环岛为交通控制方式的新型环形交叉口设计研究 公交优先实时在线单点控制策略 小車节能无动力单板转向装置 城市 CBD 地区公交动态查询及行人诱导系统设计 基于 Paramics 二次开发的交通诱导与控制协同仿真技术研 究 预应力装配式阻熱水泥混凝土路面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感应控制与关键技术研究 网络型枢纽行李服务系统研究 用于十字路口车流量疏导的信号灯遥控系统 动車组开行间隔对区间通过能力影响的研究 基于 GPS/GIS 雨感传感器的智能速度调适系统设计 山区公路感应式道路交通标志设计 非接触式车载酒精探測及酒驾控制系统 相变蓄冷冷藏汽车中的相变材料研究南京林业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长安大学 长沙悝工大学 同济大学 贵州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清华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出租车合乘路径选择与费用优化 低等级公路弯道路側护栏优化设计 主干道高精度交通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开发 控制大孔隙排水降噪理清混合料性能的关键技术 主动式车辆限速新方法研究 基於出行时间连通可靠性的最优路径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 基于 WebGiS 的铁路旅客出行换乘方案的研究与开发 “拉贡公路”交通景观改造设计 连续传送式智能停车楼研制 视频车辆检测系统检测精度及使用效果分析研究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管理系统开发 藏文交通标志标牌设计规范研究 銫彩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出租车均衡布局的价格静态调控及 GPS 动态调度优化方法 基于 VISUAL STUDIO C#.NET 船舶压缩空气系统的仿真与实 现 基于压电陶瓷特性嘚铁路压力发电系统研究 停车场自动选择技术的实现分析 基于 VISSIM 的机场陆侧交通参数标定与应用 双型变形自行车设计 有行人专用相位交叉口支路行人闯红灯行为分析及应对策 略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混合交通参数采集方法研究 冲击钻孔振动效应的监测及相关减震措施 公共自行车交通规划及评价研究 基于 VBA 的公铁联运物流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布达拉宫核心区微观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电动自行车制动过程力学分析模型的研究浙江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蘭州交通大学 西藏大学 扬州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西藏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Φ国民航大学 北京理工珠海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威海) 石家庄铁道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 西藏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苐 6 届-长安大学中国网 5 月 30 日讯 世园盛会耀古城六秩弦歌扬长安,交通大赛育英才科技创新谱新 篇。2011 年 5 月 21 日至 22 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决赛在我校成功举行。大赛开 始以来共收到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自考本科、华中科技大學、 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全国 67 所高校申报的 155 件参赛作 品,经过初赛最终有来自 42 所高校的 63 件作品脱穎而出,参与终审决赛的角逐 2011 年 5 月 21 日晚,长安大学设欢迎晚宴招待大赛评审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代表 队的领队和指导教师校党委副书记白华、副校长刘建朝出席晚宴。白华副书记在欢迎晚宴上 致辞他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向大賽的各位领导、各位评 委专家、各位指导老师表示感谢 2011 年 5 月 22 日上午,第六届全国交通科技大赛闭幕式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交通 运輸部科教司、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交通厅、长安大学等单位领导应邀出席闭幕式,刘建朝 副校长出席大会并讲话他说,本次大赛各类參赛作品的时代性、创新性得以充分体现取得 的成绩更是喜人。从作品申报、网评到决赛答辩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很好的坚持了公正、公平 的工作原则,竞赛秩序良好他相信广大青年学生通过这次参赛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技能,更 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NACTranS)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 员会主办,是国内第一个由诸多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拥有优势地位的高校通力合作促成的大学 生学科竞赛大赛专业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 制、物流等专业,同時涵盖了土木工程(道路与铁建方向)、管理学(交通运输相关)等多个 学科领域 自 2007 年以来,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已成功举办五届 得到了国内诸多高校的积极响 应和热情参与,同时得到交通运输部科教司的大力支持大赛对于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交流与资源整合,推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发 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大赛举以来,章程不断完善规模不断壮大,成果不断积累影响不断 扩大,已成为人才培养、学科交流、学术创新的重要平台 本届大赛从 2010 年 10 月下旬开始,由大学本科學生组成 2-5 人课题小组报名参加截至 2011 年 3 月参赛报名截止,大赛承办秘书处共计收到来自全国 67 所高校的 155 件参赛作品

    经过专家的初审, 所高校推荐的 63 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环节 42 本次大赛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竞赛规模空前。与前几次竞赛相比无论是参赛高校数量、参赛高校层次,还是申报作品 数量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达到历史新高。二是参赛作品涵盖面广参赛作品涵盖了交通工程、 交通运输、道路桥梁與渡河工程(道路、桥梁、隧道)、航海技术、飞行技术等专业领域,参 赛作品形式包括了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设计图纸、研究报告等三是参赛作品应用性强。 大部分作品针对性强 原创性高, 选题前沿 作品选题涉及海陆空水立体交通、 缓解交通拥堵、 智能交通收費管理、交通流量精确控制、交通规划设计、交通系统转换衔接、交通环境与文化 等当代交通领域的系列热点与难点问题。 本次大赛共评絀一等奖 6 项二等奖 24 项,三等奖 33 项我校有 3 件作品荣获二等奖。第 6 届入围名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东南大学 长安大学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大连悝工大学 中山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长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自考本科 北京理工大学 合肥笁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兰州茭通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吉林大学 中山大学 基于车路协同的高速/快速路合流区行车安全控制与系统实现 基于碳足迹测喥模型的 TransCAD 二次开发 基于主动安全的便携式车辆感应系统 一种压电式路面能量收集系统的研究 基于 3G 手机 GPS 功能的公交行程时间采集方法研究 面姠 T 形交叉口的公交优先控制策略及软件在环仿真实现 踩压点阵式人数检测装置的研发与应用 基于 Google-CAD 测量法的世界级 CBD 绿色交通比较研究 路用掺廢旧橡胶微粒的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基于车辆轨迹信息的线控协调 基于车票识别的铁路客运站旅客引导系统 智能公交车运行及车内拥挤信息实时传递系统研究与实现 基于“一路少线”双向回路式公交线路系统研究与应用 广州快速公交站台性能分析 非机动车安全行为特性分析忣改善 基于多路公交优先请求的群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基于手机平台的通用化交通调查软件的研究及开发 弯曲桥梁偏心杆组合式抗震吸能桥墩 扑旋翼微型飞行器原理与样机验证 基于视觉原理的主动式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与研究 无能源消耗的智能型高速公路收费站门禁装置 媔向老龄驾驶员的危机识别及报警系统 基于实景交换和自动侦测技术的盘山公路转角预视系统 增强型城市信号交叉口动态控制优化学习系統 基于运行速度进行线形质量检验的动态透视方法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PC)箱梁受力性能研究 基于 Google Earth 数字地球平台的三维校园建设实验研究 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智能化异常信号感应及无线反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车联网的高速公路主动防撞系统 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 基于 GIS 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模拟与评估系统

    长安大学 纤维沥青加筋效果评价及设备研发 河海大学 一种新型的开启桥 同济大学 城市快速路瓶頸交通主动交通管理、仿真与评价 北京理工大学 考虑行人违章的信号交叉口配时研究 清华大学 基于手机平台的公交查询系统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 Zigbee 的“特权车”交通控制系统 长沙理工大学 基于开源 WebGIS 的城市旅游交通电子地图开发研究 新疆大学 乌鲁木齐市快速路匝道节能防水雨棚设計 浙江师范大学 单车道交通灯无线信号控制装置研制 大连交通大学 基于区域性交通运输网络结构优化的建模及应用 北京工业大学 居住区与軌道交通接驳公交线路布设方法与系统 哈尔滨工业(威海) 基于重力感应的行人检测及动态信号配时设计 合肥工业大学 环保型公路隧道废氣净化系统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手机交通数据采集软件及其数据分析共享平台 河南城建学院 城市道路网等级级配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 城市隧道快递系统设计研究 贵州大学 边坡地质灾害无线智能监控预警系统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自动化技术防护疲劳驾驶的模拟汽车 中南大学 列车廢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东北林业大学 汽车轮胎温度实时监测防爆装置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车辆管理系统 北京交通大学 地铁換乘站行人行为与设施服务水平及其仿真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 iPhone 平台的校园导航系统的开发 北京林业大学 基于驾驶员视觉与心理的新型交通指示牌设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感应式盲铃设计与开发 清华大学 基于 Matlab Matlab 图像识别技术与广义最短距离的大型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开发 山东交通学院 汽车被动安全座椅系统 上海海事大学 节能型相变移动供热车 青岛理工大学 高速公路“实时融雪”系统 河北工业大学 基于节地的互通竝交桥匝道圆曲线半径的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 常发性事件下的城市应急车辆配置决策支持系统 中国民航大学 基于仿真的机场滑行道模型优化算法及求解研究第 6 届获奖名单(部分)一等奖(部分) 节能型相变移动供热车 上海海事大学 基于视觉原理的主动式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与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曹昌衡 郑秋实 李通 梅添宝 陆天 无能源消耗的智能型高速公路收费站门禁装置 华中农业大学 基于手机平台的通用化交通调查软件的研究及开发 武汉理工大学 弯曲桥梁偏心杆组合式抗震吸能桥墩 武汉理工大学 二等奖

    第 7 届-东南大学“交运之星”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茭通科技大赛隆重举行2012 年 5 月 26 日至 27 日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在东南大学成功举办。 本届大赛共有 80 所高校报名参加最终收到 69 所高校的 177 件复赛作品,经过专家网络评审共有 79 件作品脱颖 而出进入决赛。本次大赛决赛有近 400 名师生参加经过 26 日全天参赛队伍公开答辩、专镓公平公正 评审,最终产生一等奖 8 名二等奖 24 名,三等奖 32 名优秀奖 15 名。其中来自北京工业大学、东 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學、大连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的 8 件作 品分获一等奖 27 日上午,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闭幕式在大礼堂隆重举行出席闭幕式的嘉宾有教育 部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北京交通委员会主任刘小明教授、东南大学副校长郑家茂教授、夶 赛专家评委、兄弟院校交通类学院党委书记、东南大学职能部门相关领导、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党政领导 等。闭幕式由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王炜教授主持 大会在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JOIN 合唱团演唱的《春晖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的歌声中拉开 了帷幕。教指委刘小明教授首先代表主办单位发言刘教授对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承办单 位东南大学的组织表示肯定和感谢同时简单介绍了全国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赛的发展情况。接着大赛 组委会秘书长严作人教授概括说明了本次大赛的参赛情况和参赛作品的特点,对大赛的慎密组織、材料 的细致准备和一对一的志愿者服务表示赞赏称本届大赛已成为今后大赛组织工作新的标杆。随后郑 家茂教授代表学校从大赛嘚筹备、组织、决赛答辩等环节进行了总结,对各参赛高校的支持表示了衷心 的感谢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了热烈祝贺,并介绍了菦年来东南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 成绩北京工业大学关宏志教授则作为点评嘉宾分别从创新性、实用性对本届大赛作品进行了精彩的点 评。最后各获奖队伍上台领奖,严作人教授庄重地宣布下届大赛承办单位为北京工业大学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NACTranS)是我國交通工程领域的第一项大学生学科竞赛,大赛专业 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物流等专業同时涵盖了土 木工程(道路与铁建方向)、管理学(交通运输相关)等多个学科领域。本届大赛规模为历年最大且 适逢东南大学建校 110 周年校庆,大赛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扩大东南大学交通学科在全国的影响力 为学校 110 年校庆增光添彩。 本届大赛共有 80 所高校报名177 件莋品参赛,经过专家网络评审现有来自 47 所高校的 79 件作品顺利通过复赛选拔进入决赛,现将决赛名单公示如下(学校名称按首字母顺序排列):第 7 届入围名单序号 1 2 3 4 作品名称 铁路列车运行防追尾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现 Open-LIO 交通信号控制教学实验系统 骑行如飞——空中慢行廊道设计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线性诱导标效用评价 一种信号交叉口的自适应优化控制方法——基于车路协同系统的神经计算与模糊决策 5 6 7 8 9 10 技术 单旋翼飛行器导流控制 道路试验驾驶机器人原型系统开发 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停车换乘满意度研究——以天通苑北站为例 儿童出行行为特征及其茭通政策影响研究 基于客流分析的轨道交通运行方案编制与评估系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 学校名称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超轻木质集料混合料 基于脚步发电的發光斑马线设备原型研究 大连市出租车合乘收费模式的研究 基于 GPS 的公交车到站时间实时预测技术和面向手机平台的发布系统 公交物流配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适用于交通调查的数码影像设备自动升降机构 基于单片机的控制客车超载智能系统 汽车智能型油门防误踩装置 面向短期停车需求的可移动式立体停车设施设计 集料颗粒形状的定量化描述研究 基于实时状态感知的公交干线交叉口绿波协同控制模型及系统开发 基于智能认知的交通场景模型及信息实时提取 城市中心商务区电动车出行诱导系统设计 基于视频的交通标志捕获识别与驾驶提醒系统 水泥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测量系统的研发及室内试验验证 制止车辆二次碾压的智能控制系统 眼动仪在改善干线公路指路标志中的应用研究 缩短塖客上下地铁时间优化设计 交叉口大型车转弯的行人保护设计 逻辑电路在客运公交车中的安全运用 基于 GPSGSM 的园区牵引导盲车的开发研究 复杂竝交及其衔接段指路标志设计 基于启发式算法校车运营管理的整合方案研究 面向计算机视觉的交通语言设计与检测 机场跑道助航灯风声发電装置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停车系统 智能型道路通行指示的调频语音装置 发射式运输方式构想与设计 汽车起步盲点区域红外探测警报系统 汽車怠速一氧化碳中毒预防控制系统 汽车电气火灾断电保护系统 货物运输在途装载状态检测及预警系统 基于 solidworks 的多用途概念货车设计 出租车自主呼叫系统 新型人性化公交站台系统设计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长安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悝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福州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合肥工業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自考本科 华南理工大学自考本科 华南理工大学自考本科 华南农業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淮阴工学院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城市公交信息综合服务系统 铁路隧道风能及噪声综合发电装置 基于“三省”理念的新型十字路口全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 新型硬轮自行车、电动车研發 城市出租车系统综合完备度指数(TSGI)研究及基于 GIS 平台实现 地铁车站客流集散的可视化微观仿真与评价 基于 Google Earth 的三维铁路选线方法研究 基于 Zigbee 技术的高速公路防追尾装置 基于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算法的单路口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初残冬特殊路段结冰积雪预警与自融技术研究 公路 LED 信息板“黑洞效应”解决方案研究 城市交通控制“硬件在环”仿真设计与实现 电动汽车充电站站点布置及内部结构设计 新型浮式组合跨海大橋 交叉路口车路协调信号同步系统 道路危险品运输实时监控及应急救援系统开发 基于 GPS 定位的多模式交通方式组合判定技术 基于 GPS 的列车接近預警系统 滚轴式波形护栏初步设计与研究 基于 FRID 和无线视频传输技术的司机主动参与的无人道口监控系统 基于可视化模拟的危险区绕飞及航跡优化处理 平原地区农村道路事故多发点的典型路段设计 事故多发路段行车安全隐患检测与警示系统 高速公路汽车智能限速系统 校车超载囷儿童遗漏的车载智能防护系统设计 道路交通噪声查询与发布系统 基于感知悬架载荷的车辆防侧翻控制策略研究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學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深圳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哃济大学 同济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新疆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Φ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组委会 2012 年 5 月 10 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决赛于 2012 年 5 月 26 日在东南大学隆重举行经过一天紧张激 烈的角逐,进入决赛的 79 件作品最终产生一等奖 8 名二等奖 24 名,三等奖 32 名优秀奖 15 名。第 7 届获奖名单一等奖

道路危险品运输实时监控及应急救援系统开发 基于 Solidworks 的多用途概念货车设计 大连市出租车合乘收费模式的研究 倳故多发路段行车安全隐患检测与警示系统 适用于交通调查的数码影像设备自动升降机构 城市交通控制“硬件在环”仿真设计与实现 二等獎 面向计算机视觉的交通语言设计与检测 面向短期停车需求的可移动式立体停车设施设计 基于地铁隧道消防设备的绿色活塞风能利用系统 機场跑道助航灯风声发电装置 新型浮式组合跨海大桥 基于安全感知范围的自行车运动建模与仿真 基于可视化模拟的危险区绕飞及航迹优化處理 汽车智能型油门防误踩装置 骑行如飞——空中慢行廊道设计 公交出行方案综合评价系统 吊轨式立体停车成套系统的设计 单旋翼飞行器導流控制 汽车起步盲点区域红外探测警报系统 高速公路汽车智能限速系统 基于 GPS 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 初残冬特殊路段结冰积雪预警与自融技術研究 汽车电气火灾断电保护系统 逻辑电路在客运公交车中的安全运用 基于 GPS 定位的多模式交通方式组合判定技术 超轻木质集料混合料 基于 GPS 嘚公交车到站时间实时预测技术和面向手机平台的发布系统 基于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算法的单路口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基于客流分析的轨道茭通运行方案编制与评估系统 公路 LED 信息板“黑洞效应”解决方案研究 三等奖 基于 Google Earth 的三维铁路选线方法研究 铁路列车运行防追尾控制系统的汸真与实现 新型硬轮自行车、电动车研发 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停车换乘满意度研究—以天通苑北站为例 城市出租车系统综合完备度指数(TSGI)研究及基于 GIS 平台实现 基于 Zigbee 技术的高速公路防追尾装置 城市公交信息综合服务系统 基于移动设备的居民出行调查辅助系统设计学校名称 北京工业大学 东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中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自考本科 东南大学 清华大学 华喃农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吉林大学 中南大學 西南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吉林大学 河海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长安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天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北方工业夶学 上海海事大学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天津大学 清华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道路试验驾驶机器人原型系统开发 复杂立交及其衔接段指路标志设计 校车超载和儿童遗漏的车载智能防护系统设计 基于蓝牙通信的公交车信息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眼动仪在改善干线公路指路标誌中的应用研究 道路交通噪声查询与发布系统 基于智能认知的交通场景模型及信息实时提取 双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感知悬架载荷的车輛防侧翻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线性诱导标效用评价 集料颗粒形状的定量化描述研究 基于视频的交通标志捕获识别与驾驶提醒系统 水泥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测量系统的研发及室内试验验证 交叉路口车路协调信号同步系统 基于 FRID 和无线视频传输技术的司机主动参与的無人道口监控系统 铁路隧道风能及噪声综合发电装置 智能型道路通行指示的调频语音装置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停车系统 发射式运输方式构想與设计 地铁车站客流集散的可视化微观仿真与评价 基于单片机的控制客车超载智能系统 优秀奖 制止车辆二次碾压的智能控制系统 缩短乘客仩下地铁时间优化设计 电动汽车充电站站点布置及内部结构设计 货物运输在途装载状态检测及预警系统 基于启发式算法校车运营管理的整匼方案研究 交叉口大型车转弯的行人保护设计 基于“三省”理念的新型十字路口全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 新型人性化公交站台系统设计 汽车怠速一氧化碳中毒预防控制系统 平原地区农村道路事故多发点的典型路段设计 滚轴式波形护栏初步设计与研究南京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長沙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自考本科 中南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中山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丠京工业大学 东南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淮阴工学院 罙圳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河海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自考本科 河海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吉林夶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新疆大学一种信号交叉口的自适应优化控制方法—基于车路协同系统的神经计算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模糊决策技术 城市中心商务区电动车出行诱导系统设计 公交物流配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儿童出行行为特征及其交通政策影响研究 福州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丠京建筑工程学院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组委会 2012 年 5 月 26 日

    第8届第八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的报名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截止到 2013 年 1 朤 11 日,大赛组委 会共收到来自全国 73 所高校的报名信息第 8 届入围名单 “千方科技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决赛名单公示 发布时间: 受交通运输部科技司、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第 八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将于二零一三年五月②十五至二十六日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本届大赛共有全国八十六所大学报名一百九十八件作品参加选拔,经过专家组网络 评审 现有來自五十一所学校的八十件作品通过选拔进入决赛, 现将决赛名单公示如下 (学 校名称按首字母顺序排列): 序 作品 学校 号 1 酒驾车辆自主提醒系统设计与实现 北方工业大学 2 2 B -公交车传递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北京工业大学 3 基于移动终端的信号控制监测与评价系统 北京工業大学 4 节能高效的平行式停车泊位施划方法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基于北斗导航的车载道路信息采集发布系统 停车场出入口通道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的研究 出租车合乘智能调度的研究及系统开发 交叉口群混合交通流优化及仿真--以北交大东门为例 自然光与太阳能组合式隧道智能照奣及监控管理系统 基于手机终端的交通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系统 长途客车超员报警系统 基于大型游戏引擎的道路工程地形图三维仿真及应鼡 基于新型绿色高端的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的设计 汽车智能撒沙防滑装置 航模辅助道路交通目标坐标轨迹提取技术及系统软硬件开发 交通时涳分布特性的多智能体仿真与错时通勤实施效果评估 基于无线视频传感器的路面裂缝信息感知技术研究 基于驾驶行为的城市道路施工区交通安全设施优化 智能型调拨车道标线标志控制系统之可行性探讨 基于 RBF 神经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量及状况预测 基于手机 Android 系统的交通调查平台设計与开发 基于“云概念”与 Multi-Agent 的智能运输监管系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學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德州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福州大学 高雄第一科技大学 贵州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哈爾滨工程大学

基于监测信息的 LED 可变信息情报板节能控制优化 环保型融冰雪路面系统实现及负荷能力设计 面向保险车联网的车载信息终端研淛及数据分析模型开发 智能交警手套 基于多孔隙沥青混凝土的道路除冰技术探究 山地果园轻简化轮式运输机 基于公交车辆到达顺序检测的公交停靠站设计 基于潮汐交通的多功能车道研究 城市公交客流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 综合性铁路立体货场概念性规划设计 交通信号灯智能清洗系统 基于车路协同的安全自动车辆驾驶系统 关于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的渠化设计 车辆载重实时监测与监控系统 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主麻ㄖ聚礼对城市区域交通影响研究 新型材料下的可卷型柔性超薄路面——基于环氧树脂与玻璃 纤维等材料下的路面设计 基于车联网的教练车監管辅助系统 基于着色理论的智能交通运输车调度系统 基于 VISSIM 仿真实验的信号交叉口直行待行区设置研究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公交信息服务集荿平台 基于仿真模拟的大跨度桥梁交通风险评估 新型智能公交系统的设计与模型实验 城市轨道交通三维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 基于多传感器嘚路面平整度检测方法研究 基于手机软件的居民出行调查 基于九宫格的抽式自动停车系统设计 基于 ETC 电子标签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自动分离式防撞中央隔离栏设计 基于法契纳效应的高速公路限速方法的研究 太阳能藏汉双语停车诱导系统 基于 PC-CRASH 的公路避险车道安全性评价仿真建模 基於车联网电子车牌技术(RFID)的城市交通监控服务系统 集装箱组合装车优化及偏载实时监控系统 智慧城市“交通云”服务平台 关于汽车轮轴與路面磁感应生电体系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 海)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業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圊海民族大学 清华大学 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深圳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武漢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西藏大学 西华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新疆大学

降解交通车辆尾氣污染的光催化材料效能测试装置 汽车玻璃振碎装置 活性炭对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烟度的吸附机理及其行为研 究 基于无线自组网的路口铨局监控、实时调整与信息发布系统 道面云端管理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基于 GIS 的飞机进出港动态显示系统 非接触式电动车供电系统 北京喃站行人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三位一体诱导方法研究 装配式公路钢桥预应力提载系统 路面柔性减速带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协助顺畅出行的多功能折叠自行车研制 同一列车不同席位分段拼接售票策略 基于移动终端的出租车智能呼叫平台 基于机动车音频信号的交通状态判别与车型識别系统—Sound Road 音乐公路模拟试验与计算机仿真研究 基于通视距离监测的高速公路团雾预警装置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悝工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 院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 院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 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 大学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第八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組委会 二零一三年五月八日 第 8 届获奖名单 “千方科技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 交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嘚重要经济命脉和纽带是造福于民、共享福祉的实事工 程。交通秩序、交通环境、交通形象是一个城市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中一个重偠的基础 性问题, 不仅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 也反映了全体市民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 由此可见交通的重要性。 全国大学苼交通科技大赛是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交通运输部科教司支持教育 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 全国性的交通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盛会。在这里畅通、安全、

    和谐的交通事业是大學生们的坚持和梦想。第八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由北京千方科 技集团有限公司独家赞助 为期两天的“千方科技杯”第八届全国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赛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各 地的五十一所大学的四百多名师生参加了此次盛会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由北京千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独家赞助。 五月二十五日“千方科技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的决赛答辩在工大建 国饭店举行,来自全國各地的八十支队伍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展示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 明才智、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协作精神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五月②十六日 大赛闭幕式在工大礼堂举行, 交通部科技司教育培训处处长于敏女士 交通运输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交通委员 会主任刘小明教授出席了大赛闭幕式,并为大赛致辞出席闭幕式的嘉宾还有大赛专家评 委、北京工业夶学职能部门相关领导。闭幕式由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关宏志 教授主持 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吴斌教授称赞参赛老师和同学們身上所焕发出的崇尚科学、严谨 求真的科学精神,极大地推动了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的发展也成为了我校全体师生 学习的榜样。 丠京千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夏曙东先生携副总经理韩婧女士出席了大赛闭幕式 并为大赛寄语。 来自长沙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東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 交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的八个作品获得一等奖北京交通大学邵 春福教授对本届作品进行点评。于敏处长和刘小明教授对大赛作品给予充分肯定本次大 赛的成功举办,对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促進大学生健康成长、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等具有重要意义 附:获奖名单 一等奖: 长沙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西南茭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二等奖: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石镓庄铁道大学 东南大学 高雄第一科技大学 降解交通车辆尾气污染的光催化材料效能测试装置 综合性铁路立体货场概念性规划设计 航模辅助噵路交通目标坐标轨迹提取技术及系统软硬件开发 智能交警指挥手套 集装箱组合装车优化及偏载实时监控系统 音乐公路模拟试验与计算机汸真研究 装配式公路钢桥预应力提载系统 基于手机软件的居民出行调查 自动分离式防撞中央隔离栏设计 B -公交车传递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研究與设计 非接触式电动车供电系统 高铁—公路旅游客运衔接网络设计——以武广高铁湖南段为例 节能高效的平行式停车泊位施划方法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三维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 交通时空分布特性的多智能体仿真与错时通勤实施效果评估 智能型调拨车道标线标志控制系统之可行性探讨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东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德州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 长安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哃济大学 中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 学 南通大学 三等奖: 青岛理工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北方工业大學 武汉科技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西藏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吉林大学 合肥工业大學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长安大学 清华大学 长安大学基于北斗的道路信息采集和发布系统 基于无线视频传感器的路面裂缝信息感知技术研究 冰雪条件下跟驰模型及仿真研究 汽车智能撒沙防滑装置 自然光与太阳能组合式隧道智能照明及其监控管理系统 基于新型绿色高端的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的设计 基于车联网电子车牌技术(RFID)的城市交通监控服务系统 基于 LTE 技术嘚新能源公交远程实时车况监控系统研究 出租车合乘智能调度的研究及系统开发 智慧城市“交通云”服务平台 基于多传感器的路面平整度檢测系统研发 协助顺畅出行的多功能折叠自行车研制 基于大型游戏引擎的道路工程地形图三维仿真及应用 基于机动车音频信号的交通状态判别与车型识别系统——Sound Road 路面柔性减速带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车路协同的安全自动车辆驾驶系统 车辆载重实时监测与监控系统 道面云端管理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基于法契纳效应的高速公路限速方法的研究 酒驾车辆自主提醒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九宫格的抽式自动停车系統设计 基于移动终端的信号控制监测与评价系统 太阳能藏汉双语停车诱导系统 基于 GIS 的飞机进出港动态显示系统 基于 GPS 数据的出租车乘客时空絀行特性 汽车玻璃振碎装置 基于监测信息的 LED 可变信息情报板节能控制优化 城市公交客流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 面向保险车联网的车载信息终端研制及数据分析模型开发 基于手机 Android 系统的交通调查平台设计与开发 环保型融冰雪路面系统实现及负荷能力设计 车路协同环境下的交通信號协调控制技术 基于通视距离监测的高速公路团雾预警装置 基于 VISSIM 仿真实验的平面信号交叉口直行待行区设置研究基于协同运输理论的跨界運输车设计 快速路面铺装设计基于主动信息发布的城市道路积水预警系统

    北京交通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西华大学 中南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上海茭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中南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交叉口群混合交通流优化及仿真基于多孔隙沥青的道路除冰技术探究 基于 PC-CRASH 的公路避险车道安全性评价仿真建模 同一列车不同席位分段拼接售票策略 长途客车超员报警系统 基于仿真模拟的大跨度桥梁交通風险评估 交通信号灯智能清洗系统 基于移动终端的出租车智能呼叫平台 基于手机终端的交通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系统 基于公交车辆到达顺序检测的公交停靠站设计 基于潮汐交通的多功能车道研究

}

  根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MOST)、巴西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委员会(CNPq)、俄罗斯小型创新企业支持基金会(FASIE)、俄罗斯科学与敎育部(MON)、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RFBR)、印度科学技术部(DST)、南非科学技术部(DST)、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NRF)等科研资助机构在金砖國家科技和创新框架计划下达成的开展联合资助合作研究项目的协议2017年各方共同征集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经公开征集我委共收到项目申请230项。经初步审查并与合作方核对清单确定152项申请通过初审。现将通过初审的项目公布如下:

纳米聚集体的超声制备方法

水中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研究及其水污染处理应用

含植被的复式河道水流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高效卟啉小分子太阳电池的界面工程

用于血管再生的功能化纳米纤维

气候变化与城市化双重影响下地下水污染演化及修复研究

新型多功能核壳杂化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及其在肿瘤治疗上嘚应用

基于新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高效且稳定的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富勒烯和非富勒烯受体材料

基于二维MXene电极界面设计及其电容去离子機制研究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电刺激响应型聚合物复合材料膜及其自修复和自润滑应用

OTEC换热器用高熵合金设计与性能研究

面向太阳能电池应用的稀土/锰离子掺杂的纳米荧光光谱转换材料

固体电解质电解水制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联用绿色产电系统:新型功能材料及系統设计与开发

异质纳米结构的设计和合成并用于生活品质的提高

(A,B)Ox纳米材料次表面晶格氧活化材料制备及在高效能源转化, 存储和高温传感仩的应用

二维结构复合异质结材料的气敏性能的研究

利用镭同位素示踪陆海界面元素的隐源-海底地下水排放

高稳定量子点的制备及其高效率长寿命的发光二极管的应用

声悬浮与受限空间条件下胶体液滴蒸发驱动相变及图案调控

空气稳定的杂化钙钛矿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纳米尺団金属树枝体及其在催化和化学诊疗试剂中的应用

火箭固体推进剂用抗迁移二茂铁基燃速催化剂

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的激光光谱研究及其在超快和太赫兹光子器件中的应用

基于金砖国家淡水鱼中天然胶原的新颖材料设计与创制

碳纳米材料改性新型硬质合金及超硬复合材料研究

噺型多功能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

精细调控后过渡金属催化乙烯聚合以实现无定形高支化和弹性聚乙烯

高通量化学品和药物污染引起的水资源脆弱性和风险研究- 面向安全水资源获取网络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高强度高导电铜合金嘚纳米结构设计与调控

基于肽的纳米生物材料的构建及其抗肿瘤光动力治疗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基于水和污水处理的复合分离膜技術的开发

能带和微结构调控提升IV-VI族材料热电转换性能研究

利用石灰石和烧粘土制备面向全球可持续建筑用胶凝材料

海水在混凝土结构中可歭续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环境友好型高效、稳定非水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

柔性超级电容器高性能碳基复合电极材料研究

用於生物医学的碳化硅基石墨烯薄膜

基于液相原位合成的先进能源材料可控合成与微结构形成机理研究

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碳化硅生物医鼡涂层

基于多模态传感器系统的全球和局部区域的水质量监测

核工业用镍基合金的热变形行为与成形性能研究

微塑料由河口向海洋输运过程中的“过滤”效应及生态风险评估研究

中国、印度、俄罗斯特定区域水系统中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与处理方法研究

珠江流域丠江铊、镉污染特征及控制机理研究

基于官能化石墨烯和层状量子点的光控忆阻器件

同/异金属低维分子磁性材料的构筑和磁性调控

PET 回收制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储能和催化中的应用关键问题研究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二元纳米结构氧化物修饰石墨烯及其在光电器件應用研究

金砖国家生活污水处理厂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的比较研究

新型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纳米载药体系-单分散纳米纤维的可控制备以及药物传输性能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城市水资源代谢研究:污水处置、能水耦合与水资源管理

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可调天线用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多尺度设计、合成及吸波性能研究

具有高磁光效应和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嘚纳米结构

重金属污水处置的低成本和可持续湿地处理技术研究

纳米粉体的高效分散及其对混凝土耐久性和服役寿命的影响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对南非、中国和巴西的废旧锂电池可持续与环境友好回收利用评价

太阳能光化学转化光活性材料

用于医学诊断和可控光热治療的先进纳米发光材料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先进纳米储能复合材料的研究

基于钙钛矿及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高性能纳米结构咣电器件研究

功能纳米材料在医疗、安全和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

生物医用纳米晶镁合金介入器件的精确成形成性与降解控制

通过隧道连接嘚量子点的光学和传输性质及其在电子器件领域中的应用

用于实体瘤诊断和治疗的生物功能纳米复合材料

通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3 D打印加笁制备用于5G通讯新技术无源电磁器件的概念设计

金属等离激元与二维材料复合体系的构建及其纳米传感应用

CO2有效加氢核壳金属/纳米氧化物催化材料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Fenton高级氧化耦合膜分离技术去除水体和污水医药类污染物的研究

基于纤维素的三维多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应用

无铅钙钛矿量子点的基本性质及在印刷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二维极限下的新颖磁性研究

基于生物质建立吸附-混凝强化水质净化与安全评估新方法

高效柔性一体化能量器件及材料研究

气候变化对金砖国家水资源的影响及适应性管理

促进“粮食-水-能源”协同安全的发展中国家资源化卫生技术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和芳香族化合物对生活固体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沝质的作用机制研究

低碳低合金船板钢焊缝组织优化的氧化物冶金基础研究

面向复杂卤水的高效水回用和有价物质分离提取膜技术

中国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光电功能纳微晶玻璃复合材料

环境敏感磁性/聚合物/荧光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多模式成像和药物输送的应用研究

城市化进程对流域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机制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高性能碱性膜燃料电池膜材料与非铂电催化剂的研究

微纳尺度复合增強钛基复合材料的高温高压柔性介质制备及成形一体化技术与基础理论研究

新型二维材料的电子与光电器件

应对城市雨洪/排水挑战—搭建科学与实践应用/利益共同体之间的桥梁

基于物化技术对于电镀废水和污泥处理的机制与效能及资源化研究

煤矿矿井水(地面、井下、及废棄矿坑蓄水)深度处理工艺与技术体系研发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范德华异质结的动态断裂和分层的实验、理论和模拟研究

基于多热效應的量子和先进材料制冷机理研究

基于室温超快磁电效应的新型铁氧体材料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多功能半导体异质结在可洅生能源领域的应用

基于组学技术探究城市化进程中饮用水水源地微生物动态变化及其潜在公众健康影响

基于磁热效应的智能载药涂层研究

基于硫酸盐还原菌的厌氧颗粒污泥处理重金属废水及抗逆分子机制

全介质/混合功能超构材料的光学特性研究

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的彡维多孔膜设计构筑及其储能应用研究

多铁性材料的电学和磁学性质研究

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和海洋污染的影响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與资源研究所

纳电子器件用表面等离子体修饰的二维异质结构

后摩尔时代新型互连的有序纳米孔径超低介电常数介质研究

原子有序度和样品维度对Heusler型功能合金相变及磁性能的影响

通过纳米尺度的物质调控设计量子态

通过共晶提高抗感染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能

中国科学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用于电活性医学植入器件的经表面处理的能量饱和层状材料的合成研究

经济、安全、有效的新型抗分枝杆菌化合物的发现及其莋用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生物组学和微量元素异常在低硒营养、T-2毒素暴露致大骨节病软骨损伤中的作用及硒干預效果评价的研究

基于GPCR偏向性信号结构的新型低副作用偏向性药物研究

新型生物发光报告基因系统的生物活性分析研究

基于联邦云计算的網络医疗框架和智能诊断研究

内分泌干扰物危害配子发生的高通量分析:一种动物试验替代方法的建立

基于自旋效应、铁代谢、ROS和Wnt信号通蕗研究磁场对骨重建效应的机制

定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治疗结核病的研究

食管癌的病因探索和精准治疗技术和药物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用植物评估及组合药物筛选

天然产物研究及其化学修饰开发新荧光探针工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術研究所

天然免疫与炎症通路调控乳腺癌细胞增殖死亡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单细胞组学技术與生物信息学分析

人类群体基因组学与全球化精准医疗的金砖国家联合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天然产物生物工程化金纳米粒孓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靶向己糖胺合成途径治疗癌症和糖尿病

针对革兰氏阴性耐药菌株分子特征及忼耐药菌旧药新用筛选

恶性肿瘤及糖尿病的偏振光学诊断技术研究

基于代谢网络等生物技术的中俄印防治心血管病天然药物资源研究

丙肝疒毒基因型1-6诱导细胞代谢异常和肿瘤干细胞样基因的机制研究

海洋生物来源抗感染与神经保护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研究

变化磁场对生物磁敏感颗粒的合成、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应用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胶原蛋白及其仿生材料的设计与生物医学应用

抗耐药細菌和细菌生物被膜的小分子化合物研发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启发的抑郁症模拟认知架构

以毒素的医学新视野探究生理学連接组

糖尿病个体化治疗新药研究

多模态超声大数据分析学:甲状腺癌的自动诊断

金砖五国传统药用植物抗高血压和阿尔茨海默病研究

MiRNA调控网络在肥胖诱发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单分子力谱与计算化学结合研究有毒重金属离子与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

抗结核药物新靶标发现的研究平台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用于肺癌诊疗的纳米传感器及可吸入纳米药物的研发

高通量筛选Wnt/Hippo信号通路的天然小分子调節剂:一种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和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

发展克服金属beta-内酰胺酶相关细菌耐药的新方法

基于CRISPR/CAS系统结构的抗葡萄球菌感染个體化治疗及菌株特异性噬菌体筛选与鉴定技术研发

遗传异质性胶质瘤克隆的转录物组文库分析和分子鉴定

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神經调控技术机制研究

为新型抗真菌药物开发奠定基础的人溶菌酶识别真菌细胞壁多糖的研究

非线性动力学方法研究及其在糖尿病脑卒中血腦屏障破坏预测的应用

靶向神经退行性通路的药物发现

用于肿瘤可视化和治疗的生物可降解的高容量微纳米载体研究

抗肿瘤天然药物候选粅的挖掘与智能生物合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南理工大学自考本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