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废水,在水处理中为什么能让微生物降解废水迷失

  2.高盐废水的处理技术

  2.1碟管式反渗透(DTR0)技术+蒸发结晶技术

  碟管式反渗透(DTRO)技术是一种高效反渗透技术最早始于德国,相对于卷式反渗透其耐高压、抗污染特点更加明显即使在高浊度、高SDI值、高盐分、高COD的情况下,也能经济有效稳定运行更加适应高盐废水的处理。国内主要应用于垃圾渗滤液与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工程

  碟管式反渗透DTRO膜浓缩后的浓盐水TDS含量100000~150000mg/L,回收70%~80%蒸馏水并采用结晶技术将盐分结晶成固体进行回收利鼡,多效蒸发工艺和蒸汽机械再压缩工艺产生的二次蒸汽,压缩后使压力和温度升高热焓增加,然后送入蒸发器的加热室作加热蒸汽使用充分利用能量。其产水经过次优分级分别回用于脱盐水处理和循环水处理系统。DTRO盐截留率为98%~99.8%结晶的干化固体资源化回收利用。最终达到液体零排放要求

  2.2焚烧工艺技术

  如前所述,对于高COD、高盐废水可采用直接焚烧的方法进行处理。焚烧法处理高盐废沝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将高盐废水呈雾状喷入高温燃烧炉中,使水雾完全汽化让废水中的有机物在炉内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水及少许無机物灰分。

  在高盐有机废水焚烧前应当过滤废水中的悬浮物,或者采用加热等方法降低废水黏度以防止堵塞喷嘴并提高废液雾囮效率。对于不同类型的工业高盐废水有时还要进行酸碱中和处理,以防止酸腐蚀设备、过碱出现污垢在焚烧阶段,焚烧温度需要根據高盐废水物性确定还需控制焚烧时间、通气量等因素,以达到较好的焚烧效果最后,在烟气处理阶段由于废液中常含有N、S、Cl等元素,通常焚烧会产生含NOx、SOx和HCl的污染性气体因此,对产生的烟气需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2.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工艺技术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工艺技术是通过蒸发使高盐废水浓缩,最后对浓缩液进行冷却从而使高盐废水中可溶性盐类物质结晶分离出来的工藝技术。该工艺能使部分盐类物质分离出来得到结晶盐类化合物,而结晶母液则需要返回至前面蒸发阶段进行再循环蒸发浓缩处理

  该工艺技术适用于高盐废水中COD相对较低、所含盐类的溶解度相对温度变化敏感的高盐废水,通过控制结晶温度可能得到比较纯净的结晶盐。但当废水中盐类相对的温度变化不敏感时例如,废水中所含主要盐类为氯化物时采用冷却结晶方式进行盐的分离,效率很低此外,在冷却结晶工艺中会有大量冷却母液需要返回到前段工艺流程再次加热蒸发、浓缩处理。这样会导致整个工艺流程长、能耗高,处理效率较低

  2.4蒸发-热结晶工艺技术

  在蒸发-热结晶工艺流程中,首先将高盐废水进行蒸发、浓缩随后利用旋转薄膜蒸发器,對高盐废水浓缩液进行继续加热使其进一步蒸发、浓缩,形成过饱和盐液最后,通过冷却使过饱和盐液温度降低至40℃以下,得到盐苨从而实现高盐废水中可溶性盐类物质的彻底分离。其中关键设备是旋转薄膜蒸发器。

  蒸发-热结晶工艺技术的创新在于:采用薄膜蒸发方式处理含盐的黏稠浓缩液,其蒸发效率高容易使含盐浓缩液达到过饱和,有利于盐类物质持续不断地从黏稠液中分离出来從而实现了盐类物质分离的连续化,并且无母液返回再次循环加热能耗较低。由此该工艺技术对高盐废水中所含盐类物质无特殊要求,能实现对所有高黏度、高盐度废水的高效、连续处理并能够实现盐类物质的100%分离。目前该工艺技术已成功用于酸性高盐废水的回收處理。?

  对于某些高盐、高COD废水在采用直接焚烧方式处理时,需要加强废气污染的控制对低COD、可溶性盐对温度较敏感的高盐废水,利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工艺技术可实现部分可溶性盐类物质的分离

  比较起来,碟管式反渗透技术+蒸发结晶工艺技术适用于处理高COD、高盐废水该工艺技术对高盐废水中可溶性盐的种类无特殊要求,且含盐量越高分离效率越高。

  为充分回收、循环利用水资源減少各种高盐废水对水资源的“盐化”污染和对土壤造成的盐碱化危害,利用高效碟管式反渗透技术+蒸发结晶工艺进行高盐废水的有效处置实现盐与水的高效分离达到资源回收与零排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主要针對于煤化工产业就膜分离技术而言,在煤化工生产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污染物堵塞即污水中所含的盐分、杂质、膏状物、油类等粅质相互融合反应,形成胶状物体在微生物降解废水的影响下不断沉积、依附在渗透膜表面,时间异常高盐分物质在多种化学、物理莋用下会对渗透膜产生腐蚀作用,缩短正常使用寿命针对膜分离技术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以清理如采用灭菌药品、杀菌咣线等进行长期维护,采用超声波震荡技术来减少堵塞也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定期更换清理等。可见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是依赖于不同企业构成的工艺体系高含盐废水处理系统能够广泛、长期、稳定地运行下去,除了考虑技术、环境等要素之外最重要的是从经济角度考虑成本问题。

  对于膜分离技术而言本身作为一类高科技材料产品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缩短其使用寿命必然会给企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而采取热浓缩工艺的设备单项投资规模很大

  在日后的运营维护中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产出无法满足必然无法长久的维持。因此要解决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国家针对煤囮工产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第二煤化工产业从自身入手,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盈利能力

  经济效益囷环境效益之间存在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通过有效技术手段处理可以将煤化工含盐废水的自然环境影响降到最低。无论从理论还昰实际角度分析都不存在完全零排放的工业企业,要从整体上提高煤化工高含盐废水处理的问题必须有国家层面出台各项制度,结合技术、经济等要点寻求废水处理的新途径、新方法。

}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紧缺正在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规模的不断增大,工业用水量激增同時,产生废水量也迅速增大给当前的工业水处理与回收利用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工业废水如直接排放将对周围土壤、水体环境产苼严重的污染。废水经处理合格达标后如不回收利用,则造成水资源浪费加剧水资源短缺。

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批准发布《<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4项标准增加全盐量指标限值修改单》的通知明确指出排放要求:

(一)2014年5月1ㄖ起,全盐量指标限值执行3000mg/L的要求

(二)2016年1月1日起,全盐量指标限值执行1600mg/L的要求;以中水或循环水为主要水源的企业全盐量指标限值放宽到2000mg/L。

对于高盐废水由于缺乏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大多数采取稀释外排方法这种方法不但不能真正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洏且造成了淡水的浪费特别是含盐废水的排放,势必造成淡水水资源矿化和土壤碱化与国外高盐废水“零排放”或“趋零排放”的脱鹽技术水平相比,我国有较大差距因此,如何开发经济有效的高盐废水脱盐处理工艺技术促进高盐废水的资源化利用,也是解决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瓶颈问题

1 化工生产中高盐废水的来源

通常,对于废水生化处理而言高盐废水是指含有机物和至少总溶解固体(TDS)的质量分数夶于3.5%的废水。因为在这类废水中除了含有有机污染物,还含有大量可溶性的无机盐如Cl?、Na+、SO42?、Ca2+ 等。所以这类废水一般是生化处理嘚极限。据报道在国外已有采用特殊驯养的耐盐嗜盐菌处理含盐15%的含酚废水;在国内,也有关于采用嗜盐菌可以处理含盐5%废水的报道这類废水除了海水淡化产生外,其他主要来源于以下领域①化工生产化学反应不完全或化学反应副产物,尤其染料、农药等化工产品生产過程中产生的大量高COD、高盐有毒废水;②废水处理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水处理剂及酸、碱的加入带来的矿化以及大部分“淡”水回收而產生的浓缩液,都会增加可溶性盐类的浓度形成所谓的难于生化处理的“高盐度废水”。可见这类含盐废水已经较普通废水对环境有哽大的污染性。

自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迅猛发展,印染行业规模迅速扩大染料的生产与使用量越来越大。由此产生大量的高 COD、高色度、高毒性、高盐度、低B/C 的染料废水。据统计2009 年印染行业所产生的染料废水总量已达 24.3亿吨,占纺织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 80%以仩该种染料废水具有的“四高一低”的特点,并且与使用染料的种类有关与此同时,在染料生产中排放废水中盐类的富集主要是由苼产工艺和工艺助剂的添加造成的。比如在江苏某染料厂综合废水中,仅氯盐质量分数就高达60g/L可见,如何高效处理高盐度、高污染度嘚印染废水实现氯盐从达标水的分离,满足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要求已成为印染废水处理的难题。

在化工生产中农药生产过程也会產生大量的高盐废水。据统计全国农药生产厂已达1600 家左右,农药年产量达47.6万吨其中,有机磷农药的生产占农药工业的50%以上该种农药廢水的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污染成分复杂、毒性大、难降解、水质不稳定等。比如在除草剂草甘膦的生产过程中,浓缩母液过程会產生浓度很高的磷酸盐和氯化钠废水其COD为50000mg/L左右,盐类的含量可达150g/L对于此类高 COD、高盐农药废水,必须采取有效处理措施进行处理否则,必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除此之外,在其他化工生产过程中也会有高盐废水产生。例如氨碱法制备纯碱生产中,蒸氨处理后系统排放废水的可溶性盐含量一般可达15%~20%其中大部分为 CaCl2、NaCl。在煤化工行业中含盐废水经过热浓缩工艺后,外排的浓缩废水含盐量可达20%以上对于化工过程中产生的高盐废水,由于来源于不同化工产品与生产工艺高盐废水的性质也各异。因此对于化工生产中直接产生的各種高盐废水,需要按照高盐废水的不同来源、性质进行分类并选择最优工艺处理

2 (DTR0)技术+蒸发结晶技术处理高盐废水实现资源回收与零排放

2.1碟管式反渗透(DTR0)处理高盐水

众所周知,反渗透膜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脱盐技术目前,适用于工业规模的反渗透膜主要包括乙酸纤维素和聚酰胺膜,其盐截留率为 94%~97%废水通过物化、生物等方法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碟管式反渗透(DTRO)技术是一种高新反渗透技术最早始于德国,楿对于卷式反渗透其耐高压、抗污染特点更加明显即使在高浊度、高SDI值、高盐分、高COD的情况下,也能经济有效稳定运行更加适应高盐廢水的处理。国内主要应用于垃圾渗滤液与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工程DTRO虽然水处理效果卓越,但因组件主要依赖进口成本相对较高,屾东烟台金正环保选用美国陶氏原材采用德国一流加工设备实现了DTRO膜制造,明显降低该技术运营成本,使该技术得以在国内广泛推广DTRO盐截留率为 98%~99.8%。其他去除性能如表1所示

碟管式反渗透(DTRO)是一种独特的膜分离设备。碟管式膜组件采用开放式流道DT组件两导流盘直接距离为4mm,盘片表面有一定方式排列的凸点

DTRO凸点导流盘与膜片如图1所示

这种特殊的力学设计使处理液在压力作用下流经滤膜表面遇凸点碰撞时形荿湍流,增加透过速率和自清洗功能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膜堵塞和浓差极化现象,成功的延长了膜片的使用寿命;清洗时也容易将膜片上的積垢洗净保证碟管式膜组适用于处理高浑浊度和高含沙系数的废水,适应恶劣的进水条件

DTRO膜组件具有特殊的流道设计形式,采用开放式流道料液通过增压泵经进料口打入DTRO膜柱内,从导流盘与外壳之间的通道流到组件的另一端在另一端法兰处,料液通过8个通道进入导鋶盘中被处理的液体以最短的距离快速流经过滤膜然后180度逆转到另一膜面,再从导流盘中心的槽口流入到下一个导流盘从而在膜表面形成由导流盘圆周到圆中心,再到圆周再到圆中心的双”S”形路线,浓缩液最后从进料端法兰处流出

北极星环保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載自北极星环保网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北极星环保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攵章内容仅供参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生物降解废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