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美中国的冷战思维维,中国怎么办

成报:美国只有弃冷战思维 才能与中国真正双赢-中新网
成报:美国只有弃冷战思维 才能与中国真正双赢
&&来源:辽宁都市频道
  10月26日电 香港《成报》25日刊文说,美国政府必须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对中美关系、对世界和平都具有积极意义,美国只有抛弃冷战思维,才能真正发展两国的伙伴关系,才能取得双赢局面。
  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日前举行最后一场电视辩论,现任总统、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同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就外交问题以及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等展开辩论。这次奥巴马和罗姆尼不约而同对中国放软语调,“中国观”罕见雷同,罗姆尼表示,中国并不对美国构成威胁,中国是一个稳定的国度,美国要寻求同中国一起工作。奥巴马表示,中国既是对手,也是潜在的国际伙伴。
  美国两位总统候选人在公开场合对中国均表示友善态度,都承认发展合作伙伴,这与四年前大选前的情形何等相似,然而,不论谁坐上白宫宝座后,便不是那么回事了。
  奥巴马总统2009年上台后,将美国全球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加强对中国的遏制和包围。并不想看到中国稳定的周边关系,从中极力挑拨和离间。
  近来,美国驻冲绳、关岛兵力调整,并有在澳大利亚驻军和其它基地部分兵力转移等一连串动作。有指美国正在从西太平洋一线实施战略收缩,转而增强二线军事实力。其实,美国在增强二线兵力的同时,并未在西太平洋一线实施战略收缩。
  从冷战之始,美国就着手构筑三道岛链围困中国。美国的一举一动,目的就是为了实行对中国的岛链包围战略。自去年底至今美国采取一系列重返亚太的策略,都是美国太平洋岛链战略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张,从总体上对中国国家安全和海权利益构成威胁。
  美国还在中国周边军事基地更新技术手段和武器装备,增强在西太平洋一线的军事监控;6月中旬,美国正式将韩国纳入反导系统,通过共享美军侦察卫星、U-2高空侦察机及其它手段,监视东北亚态势,并计划在今年12月份成立“弹道导弹作战指挥所”,完成反导系统的核心建设。此外,美国还计划从新加坡、泰国、菲律宾至澳大利亚进行联合空中监视任务,部署最新的P-8A“海神”反潜巡逻机和高空监视无人机……
  美国企图在这一地区形成遏制围堵态势,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企图阻挠中国经济和军事发展的前进步伐,这是对国际形势稍有认识的人都是一目了然的。
  美国政客高调说什么“中国并不对美国构成威胁”,是“潜在的国际伙伴”,但不少人实质并没有抛离冷战思维,仍然采取敌视态度,不忘围堵中国,口中所说,目的只是为了欺骗国际社会及美国人民。正是这种扭曲了的冷战思维,损害着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正是这种扭曲了的冷战思维,令美国不敢正视历史事实,不敢承认钓鱼岛属于中国铁一样的史实,暗助日本,挑起中日纷争。
  美国政府必须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对中美关系、对世界和平都具有积极意义,美国只有抛弃冷战思维,才能真正发展两国的伙伴关系,才能取得双赢局面。
【编辑:丁文蕾】
>相关新闻: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美国重返亚洲意在遏制中国 被指冷战思维延续-中新网
美国重返亚洲意在遏制中国 被指冷战思维延续
参加2012“金色眼镜蛇”军演的美军坦克装甲士兵。
2012“金色眼镜蛇”军演中的抢滩登陆场面。
  在罗援看来,这一次美国是铁了心要重返亚洲。他认为奥巴马政府此时将美国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目的有四:
  其一,要“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确保美国的绝对安全、保持美国的绝对优势。中国崛起让美国不适应,美国担心中国动摇其地位。美国迫切希望在亚太地区维护霸主地位,显示美国的存在,不允许在亚太地区出现一个排美的政治、经济、安全力量格局。
  中国腾飞有两翼,南有东盟,北有上海合作组织,但这两个区域组织中都没有美国,美国因此害怕被中国排挤出局。
  其二,搭亚太高速发展的顺风车,解决国内经济困境。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境况下,与陷入欧债危机的欧洲相比,亚太地区成为促使全球经济提速的引擎,美国对外投资和贸易的一半以上都在亚太地区,因此,美国的战略重心必然要向亚太地区倾斜。
  其三,在亚太地区兴风作浪,利用矛盾拉帮结派。美国在亚太地区有美日、美韩、美澳等五大军事同盟,最近,美国又与一些南海国家加强了军事联系。
  美国此举的目的之一就是向他们传递一个信号,尽管美国大幅削减军费,但美国对他们的安全承诺不会降低。
  把中国作为主要竞争对手不是一个美国总统的意志,而是冷战思维的延续。新中国刚成立时,杜鲁门总统提出著名的杜鲁门主义,其核心思路就是遏制共产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奥巴马提出重返亚太就是这个思路的延续。
  其四,在亚太地区提前布局谋势,遏制中国崛起。尽管一些美国政要“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宣称此举不是针对中国,但这只是欲盖弥彰。
  放眼看去,美国在亚太强化与五大同盟的关系,调整五大军事基地群的部署,在中国周边寻求更多的军事基地准入权,开发更多可利用的战略伙伴和资源,加强针对中国的战略侦察和联合军事演习,谁能相信这不是针对中国?不是冷战思维的回归?
  美国的麻烦
  色厉内荏 以攻为守
  罗援将军并不看好奥巴马政府的如意算盘。他称,美国这次防务战略调整是在战略收缩期的调整,貌似咄咄逼人,实际上是以攻为守。理由有三:
  其一,这次战略调整是迟来的调整。上世纪90年代科索沃战争之后,美国认为已经基本把巴尔干半岛摆平,为了保持全球战略平衡,原先以欧洲为重点的战略天平可以朝亚太地区倾斜了。但由于“9?11事件”,美国推迟了本已着手开始的战略调整。因此,这次调整是上一次调整的继续,但这次调整并不意味着美国已经“脱欧入亚”。
  地缘战略家斯皮克曼认为,谁统治了欧亚,谁就控制世界的命运。欧亚权力平衡会直接影响美国,美国不会置欧洲于不顾,它仍然会“东张西望”兼顾欧亚,这就极大地分散了它的战略力量。
  其二,这次战略调整是美国在经济不景气下的无奈之举。美国的战略调整除了在冷战时期与前苏联严重对峙和在越南战争后期的战略调整外,大多是在战略扩张期的主动调整。而这次调整是在美国经济遭到金融危机重创、经济提升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面临预算大幅削减压力下的一种被动调整。美国的军力一向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现在经济出了问题,囊中羞涩,不得不裁减军队。连自己军队的发展都困难重重,美国还有多少本钱用于亚太地区?
  其三,这次调整是美国经历了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后的战略收缩。两场战争消耗了美国大量的财力物力,战争后遗症将长期困扰美国。美国意识到它已经无力再奉行“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战略,不得不改为“确保打赢一场战争,同时,遏制另一场战争”的新战略。
  此时的美国,已经不可能十指摊开,他必须握拢拳头,这就叫做“色厉内荏”。因为美国树敌太多,防不胜防,按下葫芦浮起瓢。把军事战略重心移向亚太地区,“后院起火”怎么办?
  罗援将军强调说,美国重返亚太,不会给这一地区带来安全,只会是动荡,他反问说:“美国军舰频繁出现在亚太地区,频繁在亚太地区举行军演,你能想象它会给亚太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宁?”
【编辑:肖媛媛】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针对美国的冷战思维,中国怎么办?
美国频频对中国挥舞大棒,最近一个时期有加剧趋势,如再次召集当年的“联合国军”开会聚首,公布两份重要的战略文件剑指中国,声称当年让中国入世是个错误,威胁要对中国进行贸易惩罚,加快强化实施“印太战略”,等等。但一些中国人对此完全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中美关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美国之所以这样干,原因是因为美国有一些人抱着冷战思维不放,他们认为,这就是当今中美关系一切毛病的病根。
美国频频对中国挥舞大棒,最近一个时期有加剧趋势,如再次召集当年的“联合国军”开会聚首,公布两份重要的战略文件剑指中国,声称当年让中国入世是个错误,威胁要对中国进行贸易惩罚,加快强化实施“印太战略”,等等,动作接二连三,以至于人们甚至怀疑2018年的中美关系将向何处去,会不会因此出现颠覆性的变化了,可见形势的确不容乐观。
但一些中国人对此完全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中美关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美国之所以这样干,原因是因为美国有一些人抱着冷战思维不放,他们认为,这就是当今中美关系一切毛病的病根。
他们不认为这是霸权本性之使然
有一些中国人坚定认为,霸权主义就意味着侵略与战争,美国目前针对中国咄咄逼人的战争叫嚣,不过是其霸权本能与本性的产物,帝国主义进入到历史的更高阶段即霸权阶段,其战车是停不下来的,霸权在战争中诞生,也必然在不停的黩武战争中衰落,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当代中国居主流“专家”、“学者”坚决反对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关键在于是哪一派得势当权,他们认定,在美国政坛上有对华鸽派与对华鹰派两种政治势力,如果是对华鸽派得势占上风,中美关系就友好相处,反之,如果是对华鹰派说了算,则中美关系就要磕磕碰碰,这同美国是不是霸权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不认为这是不同社会模式和社会制度对冲之当然
有一些中国人相信,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美国的政治制度格格不入,彼此在思想信仰与价值观上截然对立,意识形态冲突根深蒂固,因此,两国理所当然地要发生冲突与对抗。但是,当代中国居主流“专家”、“学者”对此不屑一顾,他们认为这种说法根本就是胡说,他们坚定地认为,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发展空前密切的程度,为此多年来已经形成经典的描述语言,那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所以,他们坚定地相信,中美两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如今已经风雨同舟、殊途同归,哪里还有什么制度与价值的冲突呢?
他们也不认为这是战略格局变化导致结构性矛盾之必然
有一些中国人坚定地认为,全球战略重心转移,战略格局的变化已经把中国推到了大国突出的位置,在这种格局下,中国所处的位置决定中美两国之间必然形成战略上结构性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必然导致激烈的战略对抗,这是人类历史的一条基本经验。但当代中国居主流“专家”、“学者”完全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他们坚定地认为,中美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这些分歧根本具算不得是什么矛盾,是完全可以得到“管控”的。中美之间不管出现什么“分歧”,只要通过外交等渠道来那么一番“管控”,就一切都能OK了。
所以,在相当一些中国人看来,中美关系中的关键问题,是美国一些人的冷战思维,只要这些人把这个冷战思维丢掉,那就万事大吉。
找到了病根病源,那么接下来就要治病。问题在于,怎么才能让那些始终抱着冷战思维的美国人放弃它呢?
众所周知,要想让人换一种思维,也就是换脑筋,办法无非有二,一是教育,二是拉拢。如果说教育,无非就是开展宣传、宣讲,举办培训班统一思想之类。但这些办法对美国恐怕不好实施,既无法派出宣讲团,也不能给美国的冷战政客们分期分批办培训班,于是,办法就只剩下一个,那就是用各种手段进行拉拢、怀柔,具体的办法为人们所熟知、所常见。大致上有如下几种:
一是密切联系。也就是拉关系、套近乎,包括公开里对话,私下里递话,借用外交或者战略性的语言就叫“增进互信”,中国人都熟谙这一套,都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二是加强合作。也就是互相帮助,你有什么事我来帮,我有什么事你来帮,甚至为了更长远的考虑,眼前可以只是我帮你,以便让你感动、让你欠情,据此进行感情笼络。中国人对这一套也很熟悉,也一项运用运用得很好。
三是实现共赢。也就是赚到实惠,所谓无利不起早,无论搞什么,都得让人家有的赚才行,这就是所谓的“赢”,至于谁该“赢”得多,谁该“赢”得少,那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据说有的中国人就是通过玩牌赌钱让领导上级“赢”来达到目的的,可见国人在这方面道行之深厚。
上述这些办法,已经被当代中国主流的“专家”、“学者”所高度凝练地加以概括,美其名曰“斗而不破”。不过,笔者以为,这种所谓的“斗而不破”,同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斗而不破”根本不同,只不过是当代中国外交关系领域的一朵奇葩而已。
但问题是,这样一种充满旖旎温情的“斗”,究竟具有多大的可持续性,现在正越来越面临严峻的考验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察网是国内领先的民间爱国门户,致力于传播正能量,维护国家利益。
察网官方微博
今日搜狐热点您的位置:>>>正文
香港中评社:美国不应以冷战思维遏制中国
  香港中评社11月21日文章,原题:围堵遏制是枉费心机!&据《联合早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成功连任后,在本月17日至20日访问、和。奥巴马缅甸之行是历史性访问。此外,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国防部长帕内塔也将在本月访问亚洲。国际观察家认为,美国总统、国务卿和防长在一个月内相继访问亚洲,是美国向亚洲国家传达的一个强烈信号。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东南亚项目主任保尔指出,这是美国总统自战争以来首次在出访亚洲时只访问东南亚国家。奥巴马直扑亚洲,他想干什么?美国的图谋是什么?可以说,美国围堵遏制中国不言而喻。&
  一、美国一贯的冷战思维是奥巴马直奔亚洲的主要原因。时代在发展,各国在进步,世界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随着新兴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世界正在向多极化方向迈进。而美国仍然抱着冷战思维来对待世界各国的新变化,还想在极力扮演和充当一个世界警察的角色,乱挥其大棒,干涉他国内政。苏联的解体使美国失去了竞争对手,东西方两大对抗阵营暂时解体,成全了美国作为单一的超极大国。&
  然而这种局面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使美国自觉不自觉地把中国作为其竞争对手。于是美国作出战略调整,重心直移亚洲。奥巴马连任后便火急火燎地出访泰国、缅甸和柬埔寨等国家,并加强与韩日的同盟关系,在驻军,在和新加坡寻找基地,显然是一种合纵牵制中国之策略,其目的就是围堵遏制中国的发展,这是其冷战思维的延续。&
  正是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美国不顾其经济衰退的现实,并没有把精力放到提升国内经济发展上,却硬着头继续挥舞着它所谓的&世界警察&大棒,想用自己的意识形态来影响干涉着他国的发展。而美国极力拉拢中国的周边国家,特别是拉拢、、菲律宾、越南等国家,想从外部形成对中国的合围之势,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还怂恿有关国家向中国挑起事端,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孤立中国,干扰中国的发展。美国这种见了别国发展就害红眼病的冷战思维,到头来只能使其成为孤家寡人,四面楚歌。&
  二、中美之间的利益合作大于对抗,对抗只能是俱伤。中美现在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中国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两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贸易总额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中美经济关系已经远远超出双边范畴。而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的情势下,中美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着共同的挑战,也面临着合作的机遇。中国又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拥有美国近7000亿美元的国债。&
  由此可见,中美两国之间的经济利益合作是非常紧密相连的,经济相互合作的分量是很重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经济合作联系更加紧密,影响更为深远,可谓一荣俱荣,一毁俱毁。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给全球经济的打击不可谓不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现如今,美国还是用其冷战思维来主导国家战略,以干扰他国发展为手段,遏制他国发展,使原本更有利于美国发展的合作变成对抗,其结果必将对美国自身利益以大的打击。然而,中美之间利益合作的空间和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可以说中美利益合作远远大于对抗。温家宝总理曾经讲过,中美建交3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遏制好,伙伴比对手好,应该从这样的角度来努力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温总理所言极是。&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两个大国只有取长补短,加强合作,才能确保获利更大的利益和世界的和平稳定。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对抗的手段,显然如温总理所说的那样只能是两败俱伤,美国捞不到任何好处。
   三、和平发展、多极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将彻底失败。抱着冷战思维的美国,可谓见不得他国的发展壮大,谁要是强大了,就把其作为竞争对手。人类社会是在向前快速发展的,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也是经过努力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其他国家同样需要发展,需要向美好生活迈进。&
  我们这个地球家园,各国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情况,其发展不均衡性和差异性在所难免,但是世界各国需要和谐共处,友好发展。美国逆世界发展潮流,有悖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发展之民心,即便其极力拉拢亚洲各国好似对中国形成围堵,但是亚洲各国需要发展,需要与睦邻的中国开展经济合作。&
  而美国与亚洲国家没有地缘关系,更不是邻邦,其来亚洲只能是给亚洲各国添乱,制造亚太地区的不稳定,亚洲各国心知肚明。只有极少数除像日本这类为了自身向外扩张的国家,能够与美国沆瀣一气外,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司马昭之心是心存警惕的。&
  中国13亿人口,同样需要发展来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发展是各国应享有的权利,发展富强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美国之所以担心其他国家的快速发展,主要是担心发展超过美国,使美国失去做世界警察的位子,这是一种狭隘自私而霸道的表现,这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而退出政治舞台。世界各国快速发展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和大势所趋,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
  同样美国也没有能力对中国的发展实施所谓的围堵和遏制,更没有资格对中国的发展说三道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期望。中国走向民主、文明、和平、富强也是历史的必然,美国对中国的遏制难以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因为,中华民族是有着优良传统的民族,建国初期,面临美国的围堵,社会主义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着翻天履地的变化,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世界各国的快速发展预示着以美国为首的单极化将被彻底打破,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均为地球村的一员,各种利益合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还想用冷战思维来遏制中国的发展,显然是匪夷所思,不合适宜的。&
  美国把中国作为其竞争对手,同样看出美国还想在极力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美国如此做法,明智?显然是蹩脚而自大的做法。何也?曾如温总理所言,两大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由此可见,中美在如此密切的经济交往合作中,已成为经济共同的命运体,对抗对双方来说,都将受到大的伤害。&
  美国对中国的围堵和遏制其弊明显大于其利,而美国能围堵住中国的发展?显然不可能。中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其人口世界第一,市场广阔,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发展的潜力巨大。世界各国都看好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美国能够遏制了中国的发展?只要想想五六十年代美国对中国发展的遏制打击,但中国还是在极弱极贫的情况下,顶住其压力,坚持走自己的发展之路,并没有被美帝国主义打垮。&
  现在看来,美国重返亚太也好,针对围堵遏制中国的发展也罢,不但难有功效,反而影响到自身的发展。届时,美国只能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遏制中国发展注定要失败。&
免责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Huanqiu.com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任编辑:周旭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环球时报系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零和博弈 冷战思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