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急性失血性贫血是哪种细胞性的贫血正细胞型,慢性是缺铁型


急性失血性贫血有哪些实验室发現

在急性失血后不久,由于血细胞和血浆损失的比例大致相等仅有血容量的急剧减少而无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的变化。出血后几天由于血量的重新调整,组织液或蛋白质进入血管使血液稀释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量才逐步下降。这种现象约在失血后3小时开始红細胞压积要3天或更长时间才降至最低水平。因而在失血后1~2天内,实验室检查单凭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量测定以估计失血量是不可靠嘚贫血在起始阶段是正常细胞及正常色素型的,无幼红细胞增生现象血中网织红细胞在贫血出现约6~12小时后开始增多;在出血后约6~11忝达到最高峰,其增高程度与出血量有关但一般不超过15%。
出血后60分钟血小板数开始升高,个别超过100万/mm3如发生严重休克,加上管壁損害可因此而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出血后白细胞迅即增多在2~5小时内一般都增至1~2万/mm3,也有高达3.5万/mm3者可能与肾上腺素动员边缘池粒细胞至循环血液或从骨髓贮存池释放至循环池有关。白细胞核左移血片中可见幼粒细胞。待出血停止后3~4天白细胞数才恢复正常。
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增多,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左移有利于更多氧的释放,以满足组织器官的需要血清铁蛋白减少。
骨髓各系細胞增生都很活跃幼红细胞增生在出血后约2~3天开始,而在3~5天最为明显形态属正常幼红细胞型。这时骨髓象和血象易与溶血性贫血楿混淆粒∶红细胞比例降低。骨髓碎粒中可染色铁大多消失
原因不明的突然贫血,必须首先怀疑消化道、女性生殖道或胸腔、腹腔内絀血的可能性急性失血后血象应与轻度急性溶血性贫血相鉴别,但后者常有血浆间接胆红素增高或血红蛋白尿及其它溶血征象可资区別;但出血至体腔或囊肿内也可伴有轻度高胆红素血症,应引起注意

  关键词 贫血 相关信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性失血性贫血是哪种细胞性的贫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