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使用到柔性关节铰链铰链

【摘要】:仿人灵巧手一直是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方向之一随着应用需求的提升和应用环境的拓展,近年来柔性关节铰链仿人灵巧手逐渐引起广泛关注。柔性关节铰链靈巧手与刚性灵巧手的差异主要体现材料结构、驱动方式、结构设计和适应性控制机制等方面柔性关节铰链灵巧手多选用智能材料或柔性关节铰链材料作为主要组成部分,在应用中也会在整体结构中加入一些刚性骨骼增加支撑。这种复合结构不仅具有变形能力,还能够作为支撐结构和执行结构,与环境柔性关节铰链交互,拥有更好的适应性肌电信号的本质是众多肌纤维中运动单元动作电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叠加,鈳被用于人机交互领域,提供一种更自然、便捷和高效的控制方式,多应用在假肢控制、移动设备操控、手语识别等方面。本文设计了研制了┅个基于肌电信号控制的大变形柔性关节铰链仿人灵巧手,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柔性关节铰链仿人灵巧手的仿生设计和制莋工艺研究对人手复杂结构进行分析,提出骨骼-筋腱-肌肉的仿人灵巧手结构模式,每个手指为独立的运动单元,包含刚性的掌骨结构和柔性关節铰链复合指骨结构,尺寸参数依据仿生设计。柔性关节铰链指骨结构包括了驱动层、恢复层和柔性关节铰链层的复合结构,实现了基于形状記忆合金丝(简称SMA)驱动的连续变形体设计根据人手关节运动特点设计铰链关节,实现指骨和掌骨的相对运动,由往复合金丝独立驱动,增强了柔性关节铰链复合手指驱动器的运动能力。掌骨外骨骼设计根据满足能够实现对指动作的原则,使得抓握动作更加自然且有力在柔性关节铰鏈复合手指驱动器的制作过程中,提出模具成型和分层浇筑工艺,分层浇筑保证了手指驱动器的多层结构特性。系统集成通信单元、控制单元、电源和柔性关节铰链仿人灵巧手,完成一体化设计(2)柔性关节铰链复合手指驱动器的运动分析和热动力学建模仿真。柔性关节铰链复合手指驱动器作为一种连续变形体,其运动包括两个部分:铰链关节带动柔性关节铰链复合指骨结构转动,柔性关节铰链指骨变形实现两级弯曲对其空间运动选用末端位移和弯曲角度作为描述量,建模分析得出位移、弯曲角度和驱动器弯曲SMA丝收缩量的变换关系,进而得出和往复SMA丝收缩量嘚变换关系。根据SMA丝的理论收缩变化,在MATLAB中实现柔性关节铰链复合于指驱动器末端位移和弯曲角度分布点云图对SMA丝的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进行分析,对本文中所使用的的SMA丝进行DMA和DSC测试。采用Comsol对柔性关节铰链复合手指驱动器进行热动力学分析,对复合结构进行建模,分析SMA丝通电加熱时热影响,发现复合手指结构的热积累严重,随着加热时间上升,复合手指结构的变形能力下降(3)柔性关节铰链仿人灵巧手的运动性能和输出仂实验及肌电控制手势实现研究。对于柔性关节铰链复合手指驱动器的两级弯曲能力进行实验,分析柔性关节铰链复合指骨结构能够达到的彎曲变形范围,采用对比法研究铰链关节和预紧力设置对驱动器运动能力的影响搭建驱动器末端力测试平台,对各手指驱动器的输出进行分段测量,分析SMA丝长度、指骨掌骨长度、指骨掌骨长度比、铰链关节对柔性关节铰链复合手指驱动器的输出力影响。完成肌电信号控制下的柔性关节铰链仿人灵巧手的手势动作实验,保证了实时同步与连续,对手势动作中各手指进行运动状态和运动时序分解,使得灵巧手能够实现相似喥高的手势,验证了肌电信号控制的手势实现和作为灵巧手假肢控制的可行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242


}

【摘要】:随着精密工程的快速發展指向机构广泛应用于激光通信、天线指向、天文望远镜、红外跟踪和瞄准系统中,且对少自由度、高精密的指向机构的需求越来越夶为了保证任务实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设计的指向机构需要满足如下要求:重复转动精度达到1rad角位移达到100rad和角分辨率达到0.1rad,在此基础上展开以下工作 由于并联机构具有精度高、刚度高、承载能力大、动态特性好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超精密机构中柔性关节铰链鉸链通过材料的弹性变形实现高精度的运动,具有无间隙、无摩擦、无需润滑的特性被用来代替传统的刚性运动副。采用叠堆压电陶瓷驅动器可以保证系统高的分辨率、精度和稳定性所以本文设计的机构采用柔性关节铰链铰链作为被动关节,并联机构作为主要构型通過六个独立的压电陶瓷驱动器来调整指向运动平台的位姿。 柔性关节铰链铰链作为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利用Castigliano定理和Labotto积分方程,建立了柔性關节铰链铰链的力学模型推导出末端节点和转动中心的柔度矩阵。在提出3个评价柔性关节铰链铰链性能优劣的指标(转动能力、相对柔喥和相对转动误差)的基础上对几种不同截面(V型、双曲线型、抛物线型、椭圆型、圆角直梁型)柔性关节铰链铰链进行了性能比较分析,得出圆角直梁型柔性关节铰链铰链的机械特性和加工性更为优越从而设计一种新型圆角直梁型柔性关节铰链铰链,通过分析3个结构參数(r0、d和l)以及加工误差参数(η)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得出各参数的优化区域。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以及理论求解值得出相對误差在5%以内,从而验证了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在建立机构运动学的基础之上,对并联机构的结构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以机构的工作空間和运动分辨率为优化目标,采用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II)进行优化并通过权函数对优化种群遍历,从而获取最优解验证了设计的机构在理论仩满足角位移和角分辨率的要求。针对理论设计的结构对机构的工作空间、刚度、强度以及模态进行了评估,验证了机构的可行性 最後,根据设计结果搭建机械系统设计的控制器对陶瓷进行闭环控制,最终的指向系统实现了驱动、机构、检测一体化的整体集成根据測量方案,完成对相关测试点的性能测试实验验证了最终加工的并联指向机构能够满足初始设定的性能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濱工业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H112


晁代宏,刘荣,吴跃民,石龙;[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李团结,张学锋,刘军;[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4年05期
刘玊旺;余晓流;储刘火;马欣艺;;[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年02期
于靖军,宗光华,毕树生,赵玮;[J];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18期
曹永刚;张玉茹;马运忠;;[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王纪武,陈懇,李嘉,刘峰;[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11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柔性关节铰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