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焊接的基本原理加工有没有合作的

回流焊是英文Reflow是通过重新熔化预先分配到印制板焊盘上的膏装软钎焊料实现表面组装元器件焊端或引脚与印制板焊盘之间机械与电气连接的软钎焊。回流焊是将元器件焊接的基本原理到PCB板材上回流焊是对表面帖装器件的。回流焊是靠热气流对焊点的作用,胶状的焊剂在一定的高温气流下进行物理反应达箌SMD的焊接的基本原理;之所以叫'回流焊'是因为气体在焊机内循环流动产生高温达到焊接的基本原理目的

回流焊原理分为几个描述:


A.当PCB进叺升温区时,焊膏中的溶剂、气体蒸发掉同时,焊膏中的助焊剂润湿焊盘、元器件端头和引脚焊膏软化、塌落、覆盖了焊盘,将焊盘、元器件引脚与氧气隔离
B.PCB进入保温区时,使PCB和元器件得到充分的预热以防PCB突然进入焊接的基本原理高温区而损坏PCB和元器件。
C.当PCB进入焊接的基本原理区时温度迅速上升使焊膏达到熔化状态,液态焊锡对PCB的焊盘、元器件端头和引脚润湿、扩散、漫流或回流混合形成焊锡接點
D.PCB进入冷却区,使焊点凝固此;时完成了回流焊

双轨回流焊的工作原理双轨回流焊炉通过同时平行处理两个电路板,可使单个双轨炉嘚产能提高两倍目前, 电路板制造商仅限于在每个轨道中处理相同或重量相似的电路板。而现在, 拥有独立轨道速度的双轨双速回流焊炉使哃时处理两块差异更大的电路板成为现实首先,我们要了解影响热能从回流炉加热器向电路板传递的主要因素在通常情况下,如图所礻回流焊炉的风扇推动气体(空气或氮气)经过加热线圈,气体被加热后通过孔板内的一系列孔口传递到产品上。

可用如下方程来描述热能从气流传递到电路板的过程q = 传递到电路板上的热能; a = 电路板和组件的对流热传递系数; t = 电路板的加热时间; A = 传热表面积 ; ΔT = 对流气体和电蕗板之间的温度差 我们将电路板相关参数移到公式的一侧,并将回流焊炉参数移到另一侧可得到如下公式: q = a | t | A | | T

双轨回流焊PCB已经相当普及,並在逐渐变得复那时起来它得以如此普及,主要原因是它给设计者提供了极为良好的弹性空间从而设计出更为小巧,紧凑的低成本的產品到今天为止,双轨回流焊板一般都有通过回流焊接的基本原理上面(元件面)然后通过波峰焊来焊接的基本原理下面(引脚面)。目前的一个趋势倾向于双轨回流焊回流焊但是这个工艺制程仍存在一些问题。大板的底部元件可能会在第二次回流焊过程中掉落或鍺底部焊接的基本原理点的部分熔融而造成焊点的可靠性问题。

2、回流焊流程介绍回流焊加工的为表面贴装的板其流程比较复杂,可分為两种:单面贴装、双面贴装

A,单面贴装:预涂锡膏 → 贴片(分为手工贴装和机器自动贴装) → 回流焊 → 检查及电测试


B,双面贴装:A媔预涂锡膏 → 贴片(分为手工贴装和机器自动贴装) → 回流焊 →B面预涂锡膏 →贴片(分为手工贴装和机器自动贴装)→ 回流焊 → 检查及电測试

回流焊的最简单的流程是'丝印焊膏--贴片--回流焊,其核心是丝印的准确对贴片是由机器的PPM来定良率,回流焊是要控制温度上升和最高温度及下降温度曲线

回流焊工艺要求回流焊技术在电子制造领域并不陌生,我们电脑内使用的各种板卡上的元件都是通过这种工艺焊接的基本原理到线路板上的这种工艺的优势是温度易于控制,焊接的基本原理过程中还能避免氧化制造成本也更容易控制。这种设备嘚内部有一个加热电路将氮气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后吹向已经贴好元件的线路板,让元件两侧的焊料融化后与主板粘结

1、要设置合理嘚再流焊温度曲线并定期做温度曲线的实时测试。


2、要按照PCB设计时的焊接的基本原理方向进行焊接的基本原理
3、焊接的基本原理过程中嚴防传送带震动。
4、必须对首块印制板的焊接的基本原理效果进行检查
5、焊接的基本原理是否充分、焊点表面是否光滑、焊点形状是否呈半月状、锡球和残留物的情况、连焊和虚焊的情况。还要检查PCB表面颜色变化等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温度曲线。在整批生产过程中偠定时检查焊接的基本原理质量

影响工艺的因素:1、通常PLCC、QFP与一个分立片状元件相比热容量要大,焊接的基本原理大面积元件就比小元件更困难些


2、在回流焊炉中传送带在周而复使传送产品进行回流焊的同时,也成为一个散热系统此外在加热部分的边缘与中心散热条件不同,边缘一般温度偏低炉内除各温区温度要求不同外,同一载面的温度也差异
3、产品装载量不同的影响。回流焊的温度曲线的调整要考虑在空载负载及不同负载因子情况下能得到良好的重复性。负载因子定义为: LF=L/(L+S);其中L=组装基板的长度S=组装基板的间隔。回流焊工藝要得到重复性好的结果负载因子愈大愈困难。通常回流焊炉的最大负载因子的范围为0.5~0.9这要根据产品情况(元件焊接的基本原理密度、不同基板)和再流炉的不同型号来决定。要得到良好的焊接的基本原理效果和重复性实践经验很重要的。

回流焊是SMT工艺的核心技术PCB仩所有的电子元器件通过整体加热一次性焊接的基本原理完成,电子厂SMT生产线的质量控制占绝对分量的工作最后都是为了获得优良的焊接嘚基本原理质量设定好温度曲线,就管好了炉子这是所有PE都知道的事。很多文献与资料都提到回流焊温度曲线的设置对于一款新产品、新炉子、新锡膏,如何快速设定回流焊温度曲线这需要我们对温度曲线的概念和锡膏焊接的基本原理原理有基本的认识。

本文以最瑺用的无铅锡膏Sn96.5Ag3.0Cu0.5锡银铜合金为例介绍理想的回流焊温度曲线设定方案和分析其原理。如图一 :

图一 SAC305无铅锡膏回流焊温度曲线图


图一所示為典型的SAC305合金无铅锡膏回流焊温度曲线图图中黄、橙、绿、紫、蓝和黑6条曲线即为温度曲线。构成曲线的每一个点代表了对应PCB上测温点茬过炉时相应时间测得的温度随着时间连续的记录即时温度,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连续变化的曲线。也可以看做PCB上测试点的温喥在炉子内随着时间变化的过程

那么,我们把这个曲线分成4个区域就得到了PCB在通过回流焊时某一个区域所经历的时间。在这里我们還要阐明另一个概念“斜率①”。用PCB通过回流焊某个区域的时间除以这个时间段内温度变化的绝对值所得到的值即为“斜率”。引入斜率的概念是为了表示PCB受热后升温的速率它是温度曲线中重要的工艺参数。图中A、B、C、D四个区段分别为定义为A:升温区 ,B:预热恒温区(保温区或活化区)C:回流焊接的基本原理区(焊接的基本原理区或Reflow区),D:冷却区

继续深入解析个区段的设置与意义:

一.升温区APCB進入回流焊链条或网带,从室温开始受热到150℃的区域叫做升温区升温区的时间设置在60-90秒,斜率控制在2-4之间

此区域内PCB板上的元器件温度楿对较快的线性上升,锡膏中的低沸点溶剂开始部分挥发若斜率太大,升温速率过快锡膏势必由于低沸点溶剂的快速挥发或者水气迅速沸腾而发生飞溅,从而在炉后发生“锡珠”缺陷过大的斜率也会由于热应力的原因造成例如陶瓷电容微裂、PCB板变形曲翘、BGA内部损坏等機械损伤。

升温过快的另一个不良后果就是锡膏无法承受较大的热冲击而发生坍塌这是造成“短路”的原因之一。长期对制造厂的服务哏踪很多厂商的SMT线该区域的斜率实际控制在1.5-2.5之间能得到满意的效果。由于各个板载贴装的元器件尺寸、质量不一在升温区结束时,大尛元器件之间的温度差异相对较大

二.预热恒温区B此区域在很多文献和供应商资料中也称为保温区、活化区。

该区域PCB表面温度由150℃平缓仩升至200℃时间窗口在60-120秒之间。PCB板上各个部分缓缓受到热风加热温度随时间缓慢上升。斜率在0.3-0.8之间

此时锡膏中的有机溶剂继续挥发。活性物质被温度激活开始发挥作用清除焊盘表面、零件脚和锡粉合金粉末中的氧化物。恒温区被设计成平缓升温的目的是为了兼顾PCB上贴裝的大小不一的元器件能均匀升温让不同尺寸和材料的元器件之间的温度差逐渐减小,在锡膏熔融之前达到最小的温差为在下一个温喥分区内熔融焊接的基本原理做好准备。这是防止“墓碑”缺陷的重要方法众多无铅锡膏厂商的SAC305合金锡膏配方里活性剂的活化温度大都茬150-200℃之间,这也是本温度曲线在这个温度区间内预热的原因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1、预热时间过短。活性剂③与氧化物反应时间不够被焊物表面的氧化物未能有效清除。锡膏中的水气未能完全缓慢蒸发、低沸点溶剂挥发量不足这将导致焊接的基本原理时溶剂猛烈沸腾而發生飞溅产生“锡珠”。润湿不足可能会产生浸润不足的“少锡”“虚焊”、“空焊”、“漏铜”的不良。2、预热时间过长活性剂消耗过度,在下一个温度区域焊接的基本原理区熔融时没有足够的活性剂即时清除与隔离高温产生的氧化物和助焊剂高温碳化的残留物这種情况在炉后的也会表现出“虚焊”、“残留物发黑”、“焊点灰暗”等不良现象。

三.回流焊接的基本原理区C回流区又叫焊接的基本原悝区或Refelow区

SAC305合金的熔点在217℃-218℃之间④,所以本区域为>217℃的时间峰值温度<245℃,时间30-70秒形成优质焊点的温度一般在焊料熔点之上15-30℃左祐,所以回流区最低峰值温度应该设置在230℃以上考虑到Sn96.5Ag3.0Cu0.5无铅锡膏的熔点已经在217℃以上,为照顾到PCB和元器件不受高温损坏峰值温度最高應控制在250℃以下,笔者所见大部分工厂实际峰值温度最高在245℃以下

预热区结束后,PCB板上温度以相对较快的速率上升到锡粉合金液相线此时焊料开始熔融,继续线性升温到峰值温度后保持一段时间后开始下降到固相线

此时锡膏中的各种组分全面发挥作用:松香或树脂软囮并在焊料周围形成一层保护膜与氧气隔绝。表面活性剂被激活用于降低焊料和被焊面之间的表面张力增强液态焊料的润湿力。活性剂繼续与氧化物反应不断清除高温产生的氧化物与被碳化物并提供部分流动性,直到反应完全结束部分添加剂在高温下分解并挥发不留丅残留物。高沸点溶剂随着时间不断挥发并在回焊结束时完全挥发。稳定剂均匀分布于金属中和焊点表面保护焊点不受氧化焊料粉末從固态转换为液态,并随着焊剂润湿扩展少量不同的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产金属间化合物,如典型的锡银铜合金会有Ag3Sn、Cu6Sn5生成

回焊区是溫度曲线中最核心的区段。峰值温度过低、时间过短液态焊料没有足够的时间流动润湿,造成“冷焊”、“虚焊”、“浸润不良(漏铜)”、“焊点不光亮”和“残留物多”等缺陷;峰值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造成“PCB板变形”、“元器件热损坏”、“残留物发黑”等等缺陷。它需要在峰值温度、PCB板和元器件能承受的温度上限与时间、形成最佳焊接的基本原理效果的熔融时间之间寻求平衡以期获得理想的焊点。

四.冷却区D焊点温度从液相线开始向下降低的区段称为冷却区通常SAC305合金锡膏的冷却区一般认为是217℃-170℃之间的时间段(也有的文献提出最低到150℃)。


由于液态焊料降温到液相线以下后就形成固态焊点形成焊点后的质量短期内肉眼无法判断,所以很多工厂往往不是很偅视冷却区的设定然而焊点的冷却速率关乎焊点的长期可靠性,不能不认真对待
冷却区的管控要点主要是冷却速率。经过很多焊锡实驗室研究得出的结论:快速降温有利于得到稳定可靠的焊点

通常人们的直觉认为应该缓慢降温,以抵消各元器件和焊点的热冲击然而,回流焊锡膏钎焊慢速冷却会形成更多粗大的晶粒在焊点界面层和内部生较大Ag3Sn、Cu6Sn5等金属间化合物颗粒。降低焊点机械强度和热循环寿命并且有可能造成焊点灰暗光泽度低甚至无光泽。

快速的冷却能形成平滑均匀而薄的金属间化物形成细小富锡枝状晶和锡基体中弥散的細小晶粒,使焊点力学性能和可靠性得到明显的提升与改善

生产应用中,并不是冷却速率越大越好要结合回流焊设备的冷却能力、板孓、元器件和焊点能承受的热冲击来考量。应该在保证焊点质量时不损害板子和元器件之间寻求平衡最小冷却速率应该在2.5℃以上,最佳冷却速率在3℃以上考虑到元器件和PCB能承受的热冲击,最大冷却速率应该控制在6-10℃工厂在选择设备时,最好选择带水冷功能的回流焊而獲得较强的冷却能力储备

3、回流焊技术有那些优势?1)再流焊技术进行焊接的基本原理时不需要将印刷电路板浸入熔融的焊料中,而昰采用局部加热的方式完成焊接的基本原理任务的;因而被焊接的基本原理的元器件受到热冲击小不会因过热造成元器件的损坏。


2)由於在焊接的基本原理技术仅需要在焊接的基本原理部位施放焊料并局部加热完成焊接的基本原理,因而避免了桥接等焊接的基本原理缺陷
3)再流焊技术中,焊料只是一次性使用不存在再次利用的情况,因而焊料很纯净没有杂质,保证了焊点的质量

4、回流焊的注意倳项1.桥联


回流焊焊接的基本原理加热过程中也会产生焊料塌边,这个情况出现在预热和主加热两种场合当预热温度在几十至一百度范围內,作为焊料中成分之一的溶剂即会降低粘度而流出如果其流出的趋势是十分强烈的,会同时将焊料颗粒挤出焊区外的含金颗粒在熔融时如不能返回到焊区内,也会形成滞留的焊料球 除上面的因素外,SMD元件端电极是否平整良好电路线路板布线设计与焊区间距是否规范,阻焊剂涂敷方法的选择和其涂敷精度等都会是造成桥联的原因

2.立碑元件浮高(曼哈顿现象)


片式元件在遭受回流焊急速加热情况下发生嘚翘立,这是因为急热使元件两端存在温差电极端一边的焊料完全熔融后获得良好的湿润,而另一边的焊料未完全熔融而引起湿润不良这样促进了元件的翘立。因此回流焊加热时要从时间要素的角度考虑,使水平方向的加热形成均衡的温度分布避免回流焊急热的产苼。
防止元件翘立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选择粘接力强的焊料焊料的印刷精度和元件的贴装精度也需提高;  
②元件的外部电极需要囿良好的湿润性和湿润稳定性。推荐:温度40℃以下湿度70%RH以下,进厂元件的使用期不可超过6个月;  
③采用小的焊区宽度尺寸以减少焊料熔融时对元件端部产生的表面张力。另外可适当减小焊料的印刷厚度如选用100μm;   
④焊接的基本原理温度管理条件设定也是元件翘立的┅个因素。通常的目标是加热要均匀特别在元件两连接端的焊接的基本原理圆角形成之前,均衡加热不可出现波动
润湿不良是指回流焊焊接的基本原理过程中焊料和电路基板的焊区(铜箔)或SMD的外部电极,经浸润后不生成相互间的反应层而造成漏焊或少焊故障。其中原因夶多是焊区表面受到污染或沾上阻焊剂或是被接合物表面生成金属化合物层而引起的。譬如银的表面有硫化物、锡的表面有氧化物都会產生润湿不良另外焊料中残留的铝、锌、镉等超过0.005%以上时,由于焊剂的吸湿作用使活化程度降低也可发生润湿不良。因此在焊接嘚基本原理基板表面和元件表面要做好防污措施选择合适的焊料,并设定回流焊合理的焊接的基本原理温度曲线 
在无铅焊接的基本原悝工艺中,焊接的基本原理材料的选择是最具挑战性的因为对于无铅焊接的基本原理工艺来说,无铅焊料、焊膏、助焊剂等材料的选择昰最关键的也是最困难的。在选择这些材料时还要考虑到焊接的基本原理元件的类型、线路板的类型以及它们的表面涂敷状况。选择嘚这些材料应该是在自己的研究中证明了的或是权威机构或文献推荐的,或是已有使用的经验把这些材料列成表以备在工艺试验中进荇试验,以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其对工艺的各方面的影响。  对于焊接的基本原理方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元件類型:表面安装元件、通孔插装元件;线路板的情况;板上元件的多少及分布情况等对于表面安装元件的焊接的基本原理,需采用回流焊的方法;对于通孔回流焊插装元件可根据情况选择波峰焊、浸焊或喷焊法来进行焊接的基本原理。波峰焊更适合于整块板(大型)上通孔插装元件的焊接的基本原理;浸焊更适合于整块板(小型)上或板上局部区域通孔插装元件的回流焊焊接的基本原理;局喷焊剂更适合于板上個别元件或少量通孔插装元件的回流焊焊接的基本原理另外,还要注意的是无铅回流焊焊接的基本原理的整个过程比含铅焊料的要长,而且所需的焊接的基本原理温度要高这是由于无铅焊料的熔点比含铅焊料的高,而它的浸润性又要差一些的缘故   在焊接的基本原理方法选择好后,其焊接的基本原理工艺的类型就确定了这时就要根据焊接的基本原理工艺要求选择设备及相关的工艺控制和工艺检查仪器,或进行升级焊接的基本原理设备及相关仪器的选择跟焊接的基本原理材料的选择一样,也是相当关键的   
在第一步完成后,就可以對所选的焊接的基本原理材料进行焊接的基本原理工艺试验通过试验确定工艺路线和工艺条件。在试验中需要对列表选出的焊接的基夲原理材料进行充分的试验,以了解其特性及对工艺的影响这一步的目的是开发出无铅焊接的基本原理的样品。   
这一步是第二步的继续它是对第二步在工艺试验中收集到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改进材料、设备或改变工艺以便获得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健全工艺。在这┅步还要弄清无铅合金焊接的基本原理工艺可能产生的沾染知道如何预防、测定各种焊接的基本原理特性的工序能力(CPK)值以及与原有的锡/铅工艺进行比较。通过这些研究就可开发出焊接的基本原理工艺的检查和测试程序,同时也可找出一些工艺失控的处理方法 

4、还需偠对焊接的基本原理样品进行可靠性试验,以鉴定产品的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需找出原因并进行解决直到达到要求为圵。一旦焊接的基本原理产品的可靠性达到要求无铅焊接的基本原理工艺的开发就获得成功,这个工艺就为规模生产做好了准准备就绪後的操作一切准备就绪现在就可以从样品生产转变到工业化生产。在这时仍需要对工艺进行以维持工艺处于受控状态。   


无铅焊接的基夲原理工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舞台工厂必须警惕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避免出现工艺失控,同时也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工艺以使产品的質量和合格晶率不断得到提高。对于任何无铅焊接的基本原理工艺来说改进焊接的基本原理材料,以及更新设备都可改进产品的焊接的基本原理性能
}

智慧树知到《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见面课答案

见面课:SMT工艺流程

1、以下不属于SMT工艺流程的是哪个工序

2、以下哪个是自动光学检测的英文简称

3、全自动丝网印刷机的功能是

4、以下不是衡量贴片机速度的指标是

5、以下属于局部加热方式的回流焊设备是

6、与波峰焊相比回流焊工艺中元器件受到的热冲击大,工藝简单焊接的基本原理质量更高

7、大批量生产中常用注射法完成涂膏或点胶

8、在一条SMT生产线中,贴片机可以根据需要配备多台分别用於不同类型SMT元器件的贴装

9、单面全表面装配的典型工艺流程是

A.贴片 涂膏 回流焊接的基本原理 检验

B.回流焊 涂膏 贴片 检验

C.涂膏 贴片 回流焊接的基本原理 检验

D.涂膏 回流焊 贴片 检验

答案:涂膏 贴片 回流焊接的基本原理 检验

10、以下哪种情况下需要点胶工艺

A.单面混合安装(波峰焊)

D.单面混合安装(手工焊)

答案:单面混合安装(波峰焊)

见面课: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验

1、某瓷片电容标注有104,代表其容量为

2、某电阻嘚色环标注依次为:黄紫黑红棕则其标称阻值为

3、以下关于万用表的使用,描述正确的是

A.测交流电压时不分正负极

B.数字万用表和指针万鼡表的红黑表笔与内部电池的接法相同

C.万用表测电阻时可以带电测量

D.万用表测电压时要与被测电路串联测电流时要并联

答案:测交流电壓时不分正负极

4、以下哪一项不是电阻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5、以下不属于电感器的是


6、以下不属于电声元件的有

7、判断题:为安全起见,选擇电容器时耐压越高的越好

8、能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二极管称为

9、以下关于三极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三极管是电压控制器件

B.三極管按极性可分为NPN型和PNP型

C.可用万用表测出三极管的三个极

D.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与工作频率有关如果超过了工作频率

答案:三极管是电壓控制器件

10、以下属于数字集成电路的有

见面课:焊接的基本原理原理与手工焊接的基本原理技术

1、以下属于焊接的基本原理材料的是

2、鉯下有关手工焊接的基本原理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有

A.保持烙铁头的清洁,可用润湿的海绵蹭去烙铁头上的杂质

B.电烙铁的撤离有讲究应垂直姠上撤离

C.在焊锡凝固之前不能动,否则易造成虚焊

D.为保证焊接的基本原理效果尽量多使用助焊剂

答案:保持烙铁头的清洁,可用润湿的海绵蹭去烙铁头上的杂质;

在焊锡凝固之前不能动否则易造成虚焊

3、元器件成型时,为了美观应尽量将引线弯成直角

4、对于温度较敏感嘚元器件,成型时可以适当将引线打弯以增加热传导的时间,从而降低热量对元器件的影响

5、判断题:选择电烙铁时功率越低的电烙鐵越安全,不容易烫坏元器件以及出现铜箔剥离现象。

6、以下哪个不是合格焊点的外表典型特征

A.表面平滑有金属光泽

B. 形状为近似圆锥洏表面微凸

C.无裂纹、针孔、夹渣

D.以焊接的基本原理导线为中心,对称成裙形展开

答案: 形状为近似圆锥而表面微凸

7、共晶焊锡的优点不包括

C.流动性好表面张力大

D.机械强度高,导电性好成本低

答案:流动性好,表面张力大

8、以下不属于焊接的基本原理工具的有

9、以下可用於拆焊的工具有

10、手工焊接的基本原理操作是:

E.电烙铁预热、元器件成型并插装到电路板指定位置

电烙铁预热、元器件成型并插装到电路板指定位置

1、标称值为562的贴片电阻的阻值大小为

2、焊锡膏的存储温度为

3、以下不属于SMT工艺材料的是

4、以下封装形式中不属于SMT器件封装的囿

5、以下哪项是四方扁平封装

6、以下封装结构中属于球型引脚的是

7、同SMT相比,THT的优点是轻、薄、短、小

8、SMT的全称是表面贴装技术,是不需要钻焊盘孔直接在印制电路板的表面进行元器件的装配与焊接的基本原理的技术。

9、波峰焊机也可以用于SMT元器件的焊接的基本原理

10、目前电子产品装配的主流技术是SMT技术,并且已经能够做到所有的元器件片式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焊接的基本原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