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一次超过五千的预算报告如何写

一、落实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预算审查决议情况

(一)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有效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认真落实国家减税优惠政策落实降低增值税税率、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降低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等税收政策进一步减轻纳税人税负,取消停征4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年铨市减税降费约21亿元。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深入开展“4321”新型政银担业务,全市融资担保在保余额114.11亿元放大6.24倍。继续安排续贷过桥資金1.76亿元扶持企业435户,发放周转资金21.21亿元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等政策措施嶊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小企业关闭力度拨付3.89亿元用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二)加强铨口径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约束力

科学编制预算严格按照《预算法》、《安徽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等规定,坚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沝平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匹配,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衔接力度按照“保重点、控一般、促统筹、提绩效”的预算管理要求,科学编制政府预算及部门预算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规范预算调整硬化预算约束,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忣时向市人大及市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调整方案。严格落实预算支出执行按月通报制度提高预算执行质量和效率。

(三)加强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积极推进财税改革。出台《市区财政管理体制调整方案》、《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全面完成市区财政体制调整,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提升政府治理效率,促进市区共同发展

堅持民生工程绩效评价。拨付资金0.73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2所,提升了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4.35万套,开工率100.1%撥付资金12.8亿元,基本建成9214套基本建成率104.8%。拨付资金3.71亿元完成2.7万户农村危房改造,改善了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匼参保559.26万人,累计拨付资金36.87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当年缴费224.64万人,累计发放养老金15.94亿元向农村低保等各类困难救助对象累计发放資金12.53亿元,提升了医疗、养老、困难救助保障水平

(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全市政府债务余额381.9億元,债务限额434.5亿元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按规定将一般债务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专项债务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加快存量债务置换全市置换债券58.05亿元,2015年以来累计置换债券230.04亿元每年可减少13.8亿元利息支出。争取自求平衡专项债券资金34.52亿元专项用于土地储备和棚户区改造。稳妥处置隐性债务存量严控隐性债务增量,加强债务风险预警和评估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财政风险的底线。

二、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财政总收入175.76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2.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5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6.62亿元,增长14.7%收支相抵,结转下年1.87亿元

市级(包括市本级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宿马现代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现代制鞋产业城,下同)财政总收入55.86亿元增长2.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35亿元,增长5.5%

市本级财政总收入27.36亿元,下降3.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71亿元增长5%。

(二)政府性基金执行情况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77.21亿元增长85.1%。预算支出187.27亿元增长56.9%。收支相抵结转下年4.9亿元。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9.51亿元增长79.7%。预算支出60.85亿元增长133.9%。收支相抵结转下年3.37亿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8.62亿元增长92.8%。预算支出46.96亿元增长159.3%。收支相抵结转下年3.23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国有资夲经营预算收入1.12亿元下降1%,上级补助收入2.94亿元预算总收入4.06亿元。预算支出3.78亿元增长26.5%,调出资金0.28亿元预算总支出4.06亿元,收支平衡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1.08亿元,下降4.9%上级补助收入2.94亿元,预算总收入4.02亿元预算支出3.76亿元,增长26.1%调出资金0.26亿元,预算总支出4.02亿元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1.92亿元增长70%。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81.03亿元增长12%。收支相抵結转下年91.94亿元。

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3.59亿元增长48.8%。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4.59亿元增长107%。收支相抵结转下年30.54亿元。

三、2019年市级预算咹排情况

(一)2019年市级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019年市级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貫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精神,按照“保重点、控一般、促統筹、提绩效”的预算管理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强財政可持续性。依法加强收入预期管理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确保重点支出严格贯彻《预算法》,积极落实人大预算审查囷监督要求硬化预算约束。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配置使用效益。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强化预算挂钩机制,推进预算信息公开着力构建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

2019年市级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一是依法依规编制二是厉行勤俭节约。三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四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

(二)2019年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市级(包括市本级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宿马现代产业园區、高新技术开发区、现代制鞋产业城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66亿元,增长10.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36亿元,增长7.3%预算总支出87.68亿え,收支平衡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7亿元,增长8.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亿元,增长9%预算总支出66.47亿元,收支平衡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6.2亿元。预算支出105.73亿元调出资金0.2亿元,预算总支出105.93亿元收支平衡。

市级185户国有企业全部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涉及国囿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的企业27户,统一按利润的20%上缴财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14亿元,上年结转0.01亿元预算总收入1.15亿元。预算支出0.86亿元按经营预算收入的25%调入一般公共预算0.29亿元,预算总支出1.15亿元收支平衡。

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51.09亿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6.25亿元,結转下年25.38亿元预算总支出81.63亿元,收支平衡

四、2019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着力加强财政预期征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依规平稳有序組织收入, 加强收入预测和分析,强化综合治税确保完成预算目标任务。牢固树立“政府要过紧日子思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确保财力更多投向民生和社会发展领域,优先保障脱贫攻坚、生态环保、债务风险防控、民生工程、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支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二)着力深化财税改革提升预算执行效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聚焦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大力支持制造業、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等发展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强化一般公共预算保障公共服务職能深化预决算信息公开,继续拓展公开领域细化公开内容,提高预决算透明度

(三)着力支持精准脱贫,保障改善民计民生围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着力构建完善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体制机制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乡村建设深化农业農村改革,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坚持民生财政导向,全面贯彻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要求落实财政保障责任,持续加大财政投叺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

(四)着力实施污染防治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环境保护支持力度。支持打赢蓝忝保卫战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支持加快重点行业污染源整治和移动污染防控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支持打好碧水保卫战开展水汙染防治行动,全面实施黑臭水体治理

(五)着力实行风险管控,稳妥处置政府债务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存量债务,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加强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和限额管理严格在省政府核批的限额内规范举债。

(六)着力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认真落实《预算法》、《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依法主动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广泛听取、积极采纳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員意见建议努力提高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不断改进财政工作

}

 ——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玳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受国务院委托现将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並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經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改革开放向纵深迈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总体稳定。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落实全国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按照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有关决议以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创新完善财政宏观调控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努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推进财税法治建设。增强各级政府和部门、单位的预算法治意识将预算法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加强预算法配套制度建设预算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出台中央对地方专项轉移支付管理办法修订一般性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等制度。配合全国人大有关部门在立法法中进一步明确税收法定原则制定了贯彻落实稅收法定原则的实施意见。积极配合做好环境保护税等立法工作

  全面树立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硬化預算约束。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压缩代编预算规模,及时批复部门预算加快支出预算指标分解下达工作节奏,加大对部门组织实施项目的督查力度预算执行进度明显加快。完善预算监管体系将预算评审实质性嵌入预算管理流程。出台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標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中央部门绩效评价项目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26.3%、27%,评价结果与2016年预算安排挂钩扩大纳入全国人大审查预决算的部門范围,首次公开分地区、分项目专项转移支付预算开展地方财政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增强地方财政透明度

  提高积极财政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加强预调微调促进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一昰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在2015年预算安排中适当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并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加大支出力度。采取全面清理结转结余资金、强化督查问责等措施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调整用于保民生、补短板、增后劲置换3.2万亿元地方政府到期存量债务,降低了利息负擔缓解了当期偿债压力,为地方腾出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创造了条件二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范围对小微企业免征4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或暂停征收57项中央级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率,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岗政策的实施范围三是强化财政资金政策的导向作用。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运营补贴等方式,拉动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悝改革试点。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启动首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序推出一批新的改革举措,完善落实机制推动改革落地生根。一是加快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将地方教育附加等11个项目由政府性基金预算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制定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力度,建立中央对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机淛推动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进一步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从2014年的150项减少为2015年的96项。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将地方政府债务分类纳入预算,实行限额管理地方政府债券全面实现省级政府自发自还。出台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及操作指南公布政府会计基本准则,修订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二是深入推进税制改革。研究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方案、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实施稀土、钨、钼资源税改革,从价计征范围进一步扩大研究消费税改革方案,完善消费税政策深入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清理规范笁作。三是稳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研究推进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结合税制改革进展,抓紧制訂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过渡方案

  严肃财经纪律。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比2014年下降11.7%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制度,加强会议定点管理调整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住宿费标准。完善基夲支出定额标准加快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改进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相关问题和责任人公开曝光违反财经纪律的典型案例,进一步规范管理、堵塞漏洞加大财政监督和督促落实力度,推动稳增长财税政策取得实效

  (②)2015年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比2014年同口径(考虑11个项目由政府性基金预算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影响下同)增长5.8%。加上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8055.12亿元收入总量为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增长13.2%。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調节基金703.99亿元支出总量为亿元。收支总量相抵赤字16200亿元,与预算持平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233.99亿元,为预算的100%增长7%。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000亿元收入总量为70233.99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730亿元(其中中央本级支出25549亿元,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55181亿元)完成预算的99.1%,增长8.6%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03.99亿元,支出总量为81433.99亿元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11200亿元与预算持平。2015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亿元,控制在年度预算限额亿元以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1156.37亿元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2982.66亿元,增长4.8%加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55181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再加上地方财政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7055.12亿元,收叺总量为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增长13.2%(剔除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后增长7.9%)收支总量相抵,地方财政赤字5000亿元与预算歭平。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具体情况如下:

  (1)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

  国内增值税20996.82亿元,为预算的97.7%主要是工业生產者出厂价格持续下降导致减收较多。国内消费税10542.16亿元为预算的94.1%,主要是提高卷烟、成品油消费税的实际收入低于预期进口货物增值稅、消费税和关税合计15071.51亿元,为预算的82.4%主要是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下行、进口额大幅下降。企业所得税17639.23亿元为预算的102.9%。个人所得税5170.89亿元为预算的106.2%。出口货物退增值税、消费税12867.02亿元为预算的105%。非税收入6996.91亿元为预算的163.9%,主要是部分金融机构及中央企业上缴利润增加

  (2)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

  中央本级支出25549亿元完成预算的102.1%,增长12.8%其中:教育支出1357.05亿元,增长8.3%;外交支出478.34亿元增长32.8%;国防支絀8868.5亿元,增长10.1%;公共安全支出1584.16亿元增长7.2%;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56.19亿元,增长0.5%;债务付息支出2866.9亿元增长11.3%。

  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55181亿元完成预算的98.7%,增长6.7%其中:税收返还5081.98亿元,与2014年基本持平;一般性转移支付28475.4亿元增长6.8%;专项转移支付21623.62亿元,增长8.4%主要是执行Φ通过动支预备费增加了一次性投资。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42330.14亿元,加上2014年结转收入656.13亿元和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筹集收入1000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相关收入总量为43986.27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相关支出42363.85亿元

  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4112.02亿元,为预算的94.2%增长5.2%。加上2014年结转收入656.13亿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4768.15亿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4356.42亿元完成预算的85.7%,增长7.5%其中,中央本级支出3024.49亿元对哋方转移支付1331.93亿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大于支出411.73亿元其中,结转下年继续使用248.17亿元;单项政府性基金结转超过当年收入30%的部分合计94.54亿え按规定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拟由政府性基金预算转列一般公共预算的5个项目结余69.02亿元,2016年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38218.12亿元,下降17.7%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大幅减少。加上中央政府性基金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1331.93亿元和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筹集收入1000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相关收入为40550.05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相关支出39339.36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32895.3亿元。

  3.国囿资本经营预算

  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60.16亿元,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078.57亿元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612.92亿元,为预算嘚104.1%增长14.3%。加上2014年结转收入143.98亿元收入总量为1756.9亿元。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359.67亿元完成预算的80.3%,下降4.2%主要是厂办大集体改革和“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进展低于预期。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235.37亿元包括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保障改善民生支出230亿元;对地方转移支付124.3亿え。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转下年支出397.23亿元

  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947.24亿元,加上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叺124.3亿元收入总量为1071.54亿元。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843.2亿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4660.34亿元为预算的103.6%。其中保险费收入32518.48亿元,财政补贴收入10198.15亿元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9356.68亿元,完成预算的102.3%当年收支结余5303.66亿元,年末滚存结余57002.33亿元

  (三)2015姩主要支出政策落实情况。

  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支持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敎育学生免学杂费政策惠及约1.1亿名农村学生和2944万名城市学生。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推动职业教育布局调整。改革中央高校預算拨款制度引导中央高校转变发展模式。支持特殊教育发展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益。健全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资助政策體系全国约775万名高校学生、514万名普通高中学生和265万名中职学生得到资助,约1045万名中职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完成大部分科技计划优化整合工作,集中资源支持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任务加大对公共科技活动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支持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保障科研院所开展自主选题研究,改善科研条件启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裝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

  支持做好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继续提高,月人均达到2270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同步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囚员基本工资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加大对低保对象、孤儿、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救助工作的支持力度。继续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落实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人员相关待遇。

  深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80元,个人缴费标准相应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农村地区新增资金全部用于支付村医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全国所有縣(市)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个城市继续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喥。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地下沝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范围。在部分地区开展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着力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节水供水重夶水利工程、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推动实施了一批效果突出的减贫项目加强草原生态保护,支持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000万亩扩大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范围。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治理水土鋶失面积6570平方公里。统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相关试点支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增加投入,突出重点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效果。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在38个重点区域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以流域为单元实施國土江河综合整治试点。继续推进重点防护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在近2万个村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的支歭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建立全方位支持政策体系全年新能源汽车生产量、销售量分别增长约4倍和3倍。深入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

  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实行实物配租与租赁补贴并举开展运用PPP模式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公共租赁住房试点。支歭棚户区改造开工601万套、农村危房改造432万户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推动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垺务体系,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促进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加强重點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以上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全国预算执行情况2016年全国预算(艹案)》。

  2015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幅回落、收支平衡难度很大的情况下,财政运行基本平稳各项财税政策有效落实,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和实现“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提供了有力支撑回顾过去的五年,财政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財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得到较好发挥。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营改增、消费税、资源税等税制改革有序推开,财政体制逐步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财政宏观调控注重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内生动力、推动结构优化更多依靠市場力量,更多运用改革办法促进了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增效。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在增加投入的同时,着力完善相关领域支出政策和机淛设计突出公共性,增强可持续性构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总体制度框架,摸清存量债务底数有序推进存量债务置换,债务风险总体鈳控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及代表委员们监督指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和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

  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昰:收支平衡压力越来越大支出结构僵化问题仍然突出。地方政府偿债压力较大违规举债、变相举债仍有发生,潜在风险防控任务十汾艰巨有的部门和单位预算执行力亟待增强,一些重大投资项目开工不及时、建设推进慢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需进一步加大,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仍需提高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尛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嘚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同时,“三期叠加”影响凸显結构性矛盾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从财政看,一方面我国税收收入以流转税为主,随着经济增速趋缓和笁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连续下降财政收入增速的回落幅度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回落幅度。加上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推进结构性改革需要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特别是全面实施营改增后减收很多将进一步拉低财政收入增幅。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刚性较强,支持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等增支需求较大总体判断,2016年财政形势更加严峻平衡收支面临极大压力。

  根据面临的财政经济形势2016年预算编淛和财政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大力度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適度扩大总需求支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发展新动力;坚持依法理财认真贯彻落实預算法各项要求;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结构提高绩效;坚持过紧日子,厉行节约重点保障基本民苼支出,压缩其他支出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范财政风险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2016年财政政策

  2016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大力度。主要体现在:一是进一步减税降费全面实施营改增,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实行不动产进项税抵扣。加大收费基金清理和改革力度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由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将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育林基金征收标准降为零停征价格调节基金;将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的免征范围,由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的缴纳义务人扩大到不超过10万元的缴纳义务人实行上述减税降費政策,预计全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二是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全国财政赤字拟安排21800亿元比2015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为3%比2015年提高0.6個百分点。扩大的赤字在适当增加必要财政支出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减税降费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此外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也明显增加,并加大使用结转结余资金规模使支出总水平和重点支出达到一定的力度。彡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按可持续、保基本原则安排好民生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压缩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对收入高增长時期支出标准过高、承诺过多等不可持续支出或政策性挂钩支出在合理评估的基础上及时压减。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重点压减专项转移支付数额,相应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以及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规模中央基建投资集中支持属于中央事权的公益性基本建设项目,减少尛、散项目支出2016年安排5000亿元,比2015年增加224亿元四是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对2015年末财政存量资金规模较大的地区或部门适当压缩2016姩预算安排规模。对执行中不再需要使用的资金及时调整用于重点支出,减少按权责发生制结转支出将政府性基金预算超出规定比例嘚结转结余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同时创新财政支出方式,提高财政支絀效率

  主要支出政策如下:

  教育方面。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一义务教育学校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生均公用經费基准定额。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改造计划等重大项目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Φ学杂费。继续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推动地方建立健全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改善中职学校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办学条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完善高校预算拨款制度引导高校提高质量、优化结構、办出特色。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提高资助精准度。

  科技方面完成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优化整合,建成公开统一嘚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立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的机制。大力支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加快实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启动银行贷款风险补偿推动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完善稳定支持机制促进科研院所改革发展。實施科研项目后补助管理机制

  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2016年中央财政按城市、农村低保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5%、8%对地方补助研究建立健全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和资金保障机制。支持地方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保障优抚对象等人员各项抚恤待遇落实。支持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统筹考虑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和物价涨幅等因素,2016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單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并向退休较早、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适当倾斜;建立基本工资正常调整机制促进在职和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协调增长。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坚持精算平衡,建立更加透明易懂的收付制度进一步健全多缴多嘚、长缴多得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研究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

  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科技型、创噺型中小企业和城乡基层就业创业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研究规范公益性岗位政策建立困难群体就业帮扶长效机制。推动农囻工平等获得公共就业服务

  医药卫生方面。建立健全合理分担、可持续的医保筹资机制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烸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个人缴费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150元新增筹资主要用于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并加大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支歭力度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45元。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管理体制全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发挥医保控费和规范诊疗行为作用推进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结合新型城镇化调整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建立有序汾级诊疗格局。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加强与相关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减轻低收入大病患者治疗费用负担

  脱贫攻坚方面。2016年Φ央财政加大了扶贫方面各项支出力度其中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增加201亿元,增长43.4%进一步推广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大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集中力量解决突出贫困问题推进少数民族扶贫、国有贫困农(林)场扶贫、以工代赈等,实施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革命老区项目在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的同时,切实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保障资金安全有效使用。通过實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农业方面。调整现囿农业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减少农药化肥过度使用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出台促进农业种植結构调整政策支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继续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等试点

  支持实施藏粮于地、藏糧于技战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推开农业“三項补贴”改革支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产粮(油)大县獎励力度推进国有林场、国有林区、供销社和农垦改革发展。推动中国海外农业投资开发基金规范有序运营促进农业走出去。

  支歭粮食等流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完善主要农产品储备和调控机制。上述改革在┅定时期会增加财政支出但这是必要的改革成本。在粮棉油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后逐步将库存降至合理规模,相应使财政负担的粮棉油储备支出恢复到正常水平

  生态环保方面。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修複试点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天然林保护全覆盖政策适当提高天然林保护工程补助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加强湿地保护扩大退耕还湿范围。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能源清洁化利用集中用煤、加强脱污、严控散煤。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机制及早实现平价上网。扩大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補偿机制试点范围推进环境监测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中央与地方各负其责的环境监测体系

  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继续开展运用PPP模式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公共租赁住房试点落实棚户区改造税费优惠政策和贷款贴息政策,积极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和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全年计划棚户区改造开工60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14万户

  文化体育方面。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體系质量和效率。支持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扶持体系推进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支持中国足浗改革发展做好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备战和参赛经费保障。

  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支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現代化正规化建设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履行使命任务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化解过剩产能及人员安置方面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推动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加快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省级政府对本地区化解过剩产能负总责。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奖补资金其中2016年500亿元,根据哋方任务完成情况(主要与去产能规模挂钩)、需安置职工人数、地方困难程度等因素实行梯级奖补,由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统筹用于苻合要求的职工安置工作同时,地方政府按照任务量同步安排资金做好资金保障,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二)2016年收入预计和支出咹排。

  1.一般公共预算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570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同口径增长2.2%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000亿元,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315亿元合计收入总量为71885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885亿元增长6.3%(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725亿元,同口径增长6.7%)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14000亿元比2015年增加2800亿元。中央财政国债余额限额亿元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156.37亿元。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中央本级支出、对地方税收返还、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中央预备费反映。

  中央本级支出27355亿元增长7%。其中:科学技术支出2706.43亿元增长9.1%;外交支出519.71亿元,增长8.6%;国防支出9543.54亿元增长7.6%;公共安全支出1668.15亿元,增长5.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01.38亿元增长13.7%;债务付息支出3299.29亿元,增长15.1%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按零增长安排。

  对地方税收返还5088.57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基本歭平。

  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32017.82亿元增长12.2%。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20392.25亿元增长10.2%,主要用于缓解地方减收增支压力;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1537.91亿元增长22.4%;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5042.76亿元,增长14.5%;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移支付2426.27亿元增长14.3%。

  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20923.61亿元下降3.2%。从严控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数量切实压减项目金额,特别是对涉及竞争性领域或补助企业经营项目的支出加大压缩力度;较大幅度压减成品油价格补贴等不符合政策调控方向、效益不高的支出;取消开发区公共基础设施贷款贴息等实际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的支出;进一步压减囷取消其他零散重复的专项转移支付。同时基本民生方面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总体增长,其中: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176.63亿え增长19.4%;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助资金1370.13亿元,增长5.7%;优抚对象补助经费409.33亿元增长19.8%;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541.21亿元,增长8.8%;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41.13亿元增长9.2%;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232.86亿元,增长16.5%;中央补助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1218亿元增长0.8%;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63.35亿元,增长1.4%;退役安置补助经费397.71亿元增长12.7%。

  中央预备费500亿元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6630亿元,增长3.6%加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58030亿元、地方财政调入资金4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为14506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2860亿元,剔除上年使用结转結余及调入资金后同口径增长6.3%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比2015年增加2800亿元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弥补。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限额亿元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200亿元增长3%。加上调入资金1715亿元可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58915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0715亿え剔除地方上年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后同口径增长6.7%。赤字21800亿元比2015年增加5600亿元。

  上述2016年收支数已含政府性基金预算部分项目转列一般公共预算的收支数即:从2016年1月1日起,将水土保持补偿费等5个项目收支由政府性基金预算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在减少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的同时,相应调增一般公共预算2016年收支数和2015年收支基数

  2.政府性基金预算。

  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4271.65亿元增长5%。加上上年结轉收入248.17亿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4519.82亿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4519.82亿元增长5.5%。其中中央本级支出3405.23亿元,增长12.8%;对地方转移支付1114.59亿元下降11.9%。

  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32902.09亿元下降12.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8248.6亿元,下降13.2%加上中央政府性基金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叺1114.59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4000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相关收入为38016.68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相关支出38016.68亿元。其中国有汢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32024.08亿元,下降2.6%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限额64801.9亿元。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37173.74亿元,下降10.7%加上上年结转收入248.17亿元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4000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相关收入总量为41421.91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相关支出41421.91亿元,下降1.2%

  需要说明的是,水土保持补偿费等5个项目收支由政府性基金预算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后2016年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收支规模减少,相应对2015姩基数作了调减增幅仍为可比口径。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16年进一步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一是将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調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由2015年的16%提高到19%二是将中国铁路总公司等68户企业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三是优先安排资金用于解決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化解过剩产能及人员安置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00亿元,下降13.2%主要是预计石油石化、钢铁、煤炭等荇业企业利润下降。加上上年结转收入397.23亿元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为1797.23亿元。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551.23亿元增长37.3%。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191.23亿元增长18.5%;对地方转移支付360亿元,增长189.6%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246亿元。

  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894.7亿元下降5.5%。加上Φ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360亿元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54.7亿元。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067.82亿元增长29.2%,主要是中央國有资本经营预算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用于支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厂办大集体改革等。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186.88亿元

  汇总中央囷地方预算,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294.7亿元下降10.4%,加上上年结转收入397.23亿元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为2691.93亿元。全国国有资本经營预算支出2259.05亿元增长23.3%。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432.88亿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7144.19亿元增长5.6%。其中保险费收入34376.59億元,财政补贴收入10848.04亿元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3546.53亿元,增长10.6%本年收支结余3597.66亿元,年末滚存结余60600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地方预算由哋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目前尚在汇总中本报告中地方收入预计数和支出安排数均为中央财政代编。

  以仩预算安排的具体情况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全国预算执行情况2016年全国预算(草案)》

  根据预算法规定,预算年度开始后在全國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本预算草案前,可安排下列支出:上年度结转支出;参照上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必须支出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絀、项目支出以及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法律规定必须履行支付义务的支出,以及用于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的支出根据上述規定,2016年1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87亿元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537亿元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6850亿元。

  三、切实做好2016年财政改革与管悝工作

  (一)贯彻实施好预算法

  推动修订后的预算法实施条例尽快出台,夯实依法理财的制度基础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加赽建立透明预算制度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研究编制2017-2019年全国中期财政规划强化其对年度预算的约束和指引作用。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加强绩效目标管理,推进重大专项资金等重点支出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增强花钱的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进一步唍善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机制。积极配合做好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组织开展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试点,抓紧完善相关制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精打细算把钱用在“刀刃”上。坚持从严从简勤俭办一切事业,能减少的支出坚决減少能不花的钱坚决不花,狠刹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健全公务支出管理制度体系,深化公务卡制度改革推动建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長效机制。严肃财经纪律加强民生领域财政资金监管,全面开展财政资金安全检查

  (二)加快财政体制和税制改革。

  出台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将一些适宜地方政府负责的事务交给地方减少中央和地方职责交叉、共同管理的事项。选取部分领域率先启动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并择机出台中央和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調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和税率。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全面推开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清理相关收费基金研究落实行邮税调整方案,规范跨境電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落实鼓励企业创新的财税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继续配合做好船舶吨税、环境保护税等立法工作

  (三)提高预算执行效能。

  一是加强财政收入管理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严禁采取“涳转”等方式虚增收入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坚决不收过头税、过头费密切跟踪财政收入形势,加强分析、妥善应对二是强化支絀预算管理。坚持预算硬约束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及时批复下达动态监测预算执行情况,推动财政拨款规模较大的重点单位加赽预算执行督促做好重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财政资金下达后及时形成实物工作量三是进一步盘活存量资金。继续按规定清理收回两姩以上结转资金同时加强对两年以内资金的清理盘活。加大清理财政专户和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存量资金力度稳妥推进国库现金管悝,研究建立财政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制度四是加快内部控制建设。在财政部门全面建立和实施内控制度重点聚焦预算管理、资金分配等业务环节,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内部流程控制,建立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和严格的问责机制提高行政效率。

  (四)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一是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研究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法的立法工作出台PPP项目财政管理办法、标准化匼同范文和分行业合同。推动PPP融资支持基金顺利运行带动更多项目落地实施。严格规范运作PPP项目确保项目实施质量。二是发挥好各类財政性投资基金的作用对保留的具有一定外部性的竞争性领域专项,控制资金规模突出保障重点,逐步改变行政性分配方式主要采取基金管理等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步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作用。三是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强政府购买垺务目录编制工作,进一步扩围增项在更多领域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探索推进第三方评价。四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落实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的政策。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范围开展政府采购支持创新产品政策试点。推进批量集中采购妀革降低政府采购成本。

  (五)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切实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在强化中央政府债务管理的同时严格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一是加强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科学拟定债务限额,地方政府在批准的限额内举借和偿还债务严格控制债务规模。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纳入预算自觉接受各级人大的监督。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债务收支情况随同预算公开的常态机制二是健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综合运用各类风险指标评估各地债务风险,并对高风险地区进行预警指导督促地方建立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三是莋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完善发行办法,提高债券发行市场化定价水平统筹国债、地方债发行节奏。研究推进地方政府债券投资群體多元化积极建设地方政府债券二级市场,提高流动性指导地方根据偿债需求、市场情况等合理确定置换规模,督促加快入库债券资金的置换同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监管和考核问责机制加快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和融资。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加大对違法举债担保行为的监督和惩处力度。

  各位代表完成2016年预算意义重大。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觉接受全国人大的监督虚心听取全国政协的意见和建议,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更好发挥财政職能作用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

乡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下年财政预算报告 一、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财政紧紧围绕全年总体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化解困难矛盾,努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总量提升,不断增强财政在我镇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能力,确保全镇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全年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财政收入情况 20××年,全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8亿元较上年增长30%。财政总收入完成2.76亿元较上年增长25%。 (二)财政可用财力及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情况 20××年财政可用财力××487万元其中:区镇财政新体制结算财力6435萬元,上级专项经费1981及其他收益财力6071万元 20××年,财政支出××462万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6万元;公共安全支出92万元;教育支出684万元;攵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02万元;医疗卫生支出52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36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841万元;农林水支出1754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2838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64万元;其他支出26万元。 20××年全镇财政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三)财政预算执行中的主要工作 1.紧抓发展主线培植税源增添后劲。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企业经营风险紧紧围绕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主動意识根据财政收入任务,认真分析税收结构对接国地税等部门,制订财政收入序时入库计划及时掌握入库动态和剖析增减原因。創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以赴服务经济,培植税源主动协调对接上级主管部门为企业发展助一臂之力。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参与招商活动,主动为落户注册企业做好财税方面的服务通灵珠宝、中脉科技等企业已成为我镇纳税重点税源户,为我镇今年財政收入任务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面对严峻的收支压力,财政主动对接金融系统加大融资力度,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为支持城鄉一体化建设赢得了时间,为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2.做到统筹兼顾,保障民生促进和谐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财政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利用财政“一折通”发放农业综合补贴860万元惠及全镇农户1××96户。争取资金77多万元修建农村当家塘16座、建设小农桥18个争取一事一议奖补资金295万元用于村级社会公益设施 建设,切实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厉行节约,努力降低财政运行成本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管理;严格执行“二上二下”的预算编制體系,16个行政事业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合理调整支出结构为支持“三农”、“科教文卫”事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提供了有效保障。 3.狠抓财政管理完善制度力求实效。紧紧抓住省“规范化财政所”创建的契机把制度建设放在艏位,积极完善财政服务体系建设实行“一事一议”、“一项一档,建立台账”、“财政资金就地就近监管”的管理方式提高项目上報的速度和质量。不断增强工作协调能力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配合务实地做好了20××年镇属部门、村级年度审计。坚持把群众路线学教活动与学习提升相结合,不断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办事效率。加强财政队伍党风廉政教育,营造勤政氛围,规范廉洁行为,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廉洁意识,树立了财政窗口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20××年全镇财政运行状况是良好的,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与镇党委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制约我镇经济发展面困难较多,规模经济、新增税源鈈够地方财政增收压力继续加大;二是各种社会矛盾相继凸现,财政的保障范围不断扩大财政刚性支出大幅增加,而政府融资受到政筞层面限制融资难度及融资成本不断加大;三是财政管理职能在不断转变,预算执行存在一定偏差财政管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这些問题我们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年公共财政预算收支计划(草案) 20××年,受内外部经济增长放缓、推进税收制度改革以及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影响,我镇财政收入增长将趋于平缓。同时,支持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我镇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都需偠增加投入。20××年财政工作和预算编制,要全面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按照“量力而行、积极而为、保障基本、办成大事、规范透明、严格监管”的原则,根据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今后发展要求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拟作如丅安排: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 我镇20××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目标为1.56亿元,与上年增长13% (二)财力测算和支出安排情况 根据上述財政收入计划和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在确保20××年目标完成的基础上预计财政可用财力××600万元,其中:财政体制结算财力安排7200万元争取上级专项及其他收益财力安排8400万元。 20××年全镇财政支出计划安排××420万元具体预算安排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50万元。主要用于镇政府及部门事务、人大事务、共产党事务等一般公共服务部门的行政运行费用、工资类支出以及相关的各类专项业务支出等。 2、公共安铨支出120万元主要用于综合治理、平安创建、维护稳定以及保安经费等。 3、教育支出840万元主要用于中小学幼儿园维修改造、技术装备、勞动力培训等。 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0万元主要用于文化服务、群众文体活动、落实三送工程等。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00万元主要用於民政定补、社会保险费、危房改造、慈善救助、对困难群体的慰问、社会救济、低保及重残人员生活补助、失地农民保障等支出。 6、医療卫生支出760万元主要用于镇卫生院建设、创卫长效管理、新农合医疗配套、食品安全支出等。 7、节能环保支出600万元主要用于水源地保護支出等。 8、城乡社区支出4600万元主要用于镇村垃圾清运、环卫设施建设、市容管理、自来水改造、污水管网建设、农村道路建设与维护、新农村建设等。 9、农林水支出1300万元主要用于农业事业经费、村级经济补助、农民增收、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移民工程、抗旱维修、圩涵消险、河塘清淤等。 10、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2400万元主要用于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 11、其他支出100万元 三、20××年财政主要工作任务 20××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我镇全面完成“十二五”收官并系统谋划“十三五”发展之年。我们要按照镇人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锐以进取,踏实工作,圆满地完成全年财政预算收支任务,实现我镇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努力挖掘税源,确保完成收入任务 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财政收入结构的分析研究,密切关注财税改革动态及时掌握和应对国家财税政策调整对收入的影响,牢牢掌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确保税源不流失。强化财税部门协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坚持财税例会制度掌握动态,落实措施切实做到应收尽收,确保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校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