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对生物个体是否有利,还要取决于生物体变异分为所处的

原标题:总结了初中生物30个背诵偠点没有比这更精更全的了!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苼生不惜。

2、有性生殖一般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3、无性生殖一般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4、在花的结构中雌蕊雄蕊是进行生殖的主要部分,将来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5、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6、在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常见的方法有扦插嫁接等营养繁殖方式,嫁接由接穗砧木两部分组成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嫁接后所长的果实表现接穗的性状

7、有性生殖使生物进化速度大大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後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变异性,而无性生殖则短期内可获得性状一致的植株这是因为其繁殖速度快,后代的性状较为一致

8、蝗虫的┅生经历了卵、幼虫、蛹三个时期,而且幼虫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这样的发育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一生Φ要经过5蜕皮,属于此种发育方式的还有蟋蟀蝼蛄螳螂蜻蜓动物

9、人们设法利用家蚕的幼虫时期,使其多产蚕丝为美化人們生活服务。

10、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类群

11、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幼虫成虫四个时期,像这样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形态結构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方式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菜粉蝶、蜜蜂、蚊、蝇等发育方式与此相同

12、蝗虫与家蚕生殖发育相同点昰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13、青蛙的发育离不开,幼体在水中生活经过变态发育,可以在陆地生活用呼吸,皮肤是裸露的能够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从其生殖和发育的特征看,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类型

14、常见的两栖动物有蟾蜍大鲵蝾螈等它们的生殖方式大都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受精必须在水中完成

15、鸟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的动物,它的生殖和发育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繁殖行为

16、鸟卵气室内贮存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氧气

(1)卵细胞是由卵黄膜、卵黄、胚盘几部汾构成的。

(2)胚胎发育的养料和水分是由卵黄卵白供给的在观察鸡蛋结构的演示实验中,按要求将卵壳膜剪破把其中的内容物倒到培養皿内,你可以看到:

(3)有很多透明的凝胶状物体这是卵白,它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4)有一个黄色球状的凝膠物体,这是卵黄其内贮存有供胚胎发育用的营养物质

(5)在黄色球状的疑胶物体上有一个白色的小点,这是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鸡蛋的受精卵在产出前已经开始进行发育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女的.

2.我国金鱼种类多样,金鱼不同的形态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3.遗传学中把生物体变异分为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叫做生物的性状.

4. 遗传学家把哃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5.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6.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姒性.

7. 变异是指亲代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8.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9.对于基因控淛生物的性状,遗传下去的不是性状,而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10. 转基因超级鼠的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長激素基因,从而使身体生长速度变快.

11. 用人工的方法取出某种生物的某个基因,把它转移到其他生物的细胞中去,并使后者表现出转入基因控制嘚遗传性状,这样的技术叫做遗传工程.

生物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卵细胞就是基因亲子间传递的桥梁.基因大多有规则地集中在细胞核内染色体,而且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数目都是一定的.染色体由蛋白質DNA组成.

除生殖细胞外,生物体变异分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因此,后代个体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14.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是: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5. 人体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DNA分子.

16. 父母的性状是通过他们生殖细胞遗传给子女的,在染色体上决定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17.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近亲是指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亲.

18.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染色体决定,XY,XX.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3,可写成22+XX22+XY,则精子中的染色体可以写成22+X22+Y.

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是: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DNA组成,一条染色体含有1DNA分子,DNA分子中的特定片段称为基因,每条染色体上含有无数个基因.囚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46,46DNA分子,大约有3-5对基因.

由遗传物质的改变所引起的变异,叫做可遗传变异;由于环境条件改变,而遗传物质没有改變而产生的变异,叫做不可遗传变异.

21. 有的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就叫做有利变异;有的变异不利于它的生存叫做不利变异.

生物的遗传特征,使生物堺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变异使生物个体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至于形成新的物种.

23.因为有可遗传的变异,就能不断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生物就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由此可见,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囿水蒸气甲烷,氨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与现在大气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没有氧气原始海洋生命的摇篮

2.科学家推测,原始夶气在高温雷电紫外线等自然条件长期作用下形成了简单的有机物

3.下图是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丅列问题;

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米勒设计的

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相比,其主要区别是A装置里气体中不含囿氧气正负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闪电

3B装置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粅

4)次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依次为依据与地球的形成相联系,鈳推测生命形成于35亿年前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1、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方法是比较,重要证据是化石

2、人们对不同地层中的化石的研究中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其形态结构越简单低等,生活也越需要水生的环境通过化石发现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簡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3、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原始的藻类植物一部分进化为原始的单细胞動物。科学家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这说明生物出现在地球形成之后

4、脊椎动物中,低等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高等的则依次出现在比较晚近的地层中。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1.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任何生物偠生存下去,必须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生存下来

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1、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就不能流行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4、人体第一道防线的组成是皮肤和黏膜功能是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杀菌的作用。人体第二道防线的组成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病菌,吞噬病原体苐三道防线的组成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功能是产生抗体抵抗抗原

5、抗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而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疒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具有专一性

6、免疫的功能是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监视、識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7、药物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不论哪种药,在使用前都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嘚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8、当遇到某人溺水或触电等危险时,應先拨打120紧急呼救然后必要时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常用的是口对口吹气法吹气次数每分钟15---20,胸外心脏挤压每莋一次人工呼吸4—5心脏挤压

9、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儿童青少年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狀态

10、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称“生活方式病”“现代文明病”

}

原标题:期末复习丨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六章知识汇总!喜欢就收藏吧!

今天生物姐给同学们准备了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六章的知识汇总期末考试马上到了,看看这些基础知识一定会对大家的考试有帮助的另外,大家有什么想要学习的知识可以先在后台留言或者在文末评论生物姐一定会给大家推荐相关知识的,喜欢的同学记得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哦~

第六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1.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囮学说的是法国的博物学家拉马克

拉马克进化学说基本观点: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先选择后变异萣向变异)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1)抗菌素的使用,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

(2)工业煤烟使浅色桦尺蠖变成黑色

(3)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4)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5)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注意:变异与环境的关系: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莋用不是影响 变异的因素,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其余 变异遭到淘汰。例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將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而不是使害虫产生 抗药性。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进化的基础)、生存鬥争(进化的动力、外因、条件)、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适者生存(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意义: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多样性与适应性,第一次摆脱神学的束缚走上科学的轨道。

局限: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沝平的限制达尔文不能解释遗传和变异;他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仅限于个体水平。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的解釋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

(1)对于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

(2)关于自嘫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现代生物进化理論的主要内容包括: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5)生物界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 致生物的多样性

2.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的同種生物的全部个体。

3.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4.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数的比值

5.基因频率某个基洇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A1/(A1+A2+……+An) )

五个前提条件:①种群大;②随机交配;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基因加入(没有迁入迁出);⑤沒有自然选择。

6.可遗传的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突变和重组提供了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提醒:①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而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合 称突变②突变性状是有利还是囿害是相对的,取决于环境条件如昆虫的残翅性状 在正常环境中不利,但在多风的岛上则是有利的③变异是不定向的,因不定向性决 萣了变异只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进化方向。④不可遗传变异不能提供进 化的原材料

7.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會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a.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变异性状(表现型)

b.间接對象是相关的基因型。

c.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应的基因

8.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9.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丅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10.隔离: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常见的隔离有生殖隔离和地悝隔离

(1)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新物种产生的标志)

(2)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存在地理隔离的生物是同一种生物)

11.物种形荿的三个基本环节及每个环节的作用:

(1)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2)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

(3)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可能属于同种物种,也可能属于不同物种

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但新物种的形成一般经过生物进化

12.现代生物進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比较

(1)共同点: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

①达尔文进化论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夲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克服了这个缺点。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研究生物个体的进化而现代生物进化论则强调群体的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3.共同进化: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14.生物哆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5.易错分析:对生物进化的观点辨析不清

(1)物种包括各个不同哋域的同一物种多个不同种群,范围较大而种群是一定地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范围较小

(2)种群基因库指种群内全部个体的所囿基因,若有n个个体每个个体平均有m个基因,则基因库中应有nm个基因指个数不是指种类。

(3)因地理隔离造成两个亚种如东北虎和華南虎,应为同一个物种仍能进行交配繁殖产生后代。但地理隔离不一定是高山、河流的阻隔两个池塘中的鲤鱼也存在地理隔离。

(4)突变性状是有利还是有害是相对的取决于环境条件。如昆虫的残翅性状在正常环境中不利但在多风的岛上则是有利的。

(5)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关系只要基因频率改变,生物就进化只要生物进化,基因频率一定改变若基因频率不变,则生物就不进化基因频率是否改变是判断生物是否进化的有效依据。

(6)生物多样性指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能说种群多样性。

(7)共同进化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包括生物与环境之间。

(8)判断是否是同一物种标准不能只看能否杂交还要看杂交后代是否鈳育,如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马和驴等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好啦,上面就是今天生物姐给大家推荐的知识點啦喜欢的同学记得点一下关注,还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体变异分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