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考状元自愿放弃就读承诺书,选择复读是为了什么

媒体盘点高考考霸:状元从北大清华退学复读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记者梳理15个曾引起媒体关注的“考霸”案例,发现“北大清华名校情结”“追求理想专业”对学霸们选择复读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新京报梳理近年15个考霸案例,7人为状元复读,10位考霸考上清华北大
  两名状元复读被指“职业考霸”
  新京报记者梳理15个曾引起媒体关注的考霸案例中,其中7人为状元复读(含省、市、县状元),4人系复读后成为高考状元。从复读结果看,有10位考霸考上了清华北大。1人考上香港城市大学,1人考上华中科大,其余人未知去向。
  一状元从复旦北大清华退学后复读
  新京报记者发现,15位考霸中,5位考霸均因有“北大清华”情结复读,4位是追求喜欢的专业而复读,3位是为了考上“北大清华”中的“理想专业”而复读。
  其中,有“清华梦”的吴善柳复读次数最多,达到10次;今年黑龙江省理科状元刘秋实为了实现“北大梦”则经历过复读两次,今年才圆梦。
  德州齐河县高考理科状元陈一天则为“清华梦”从同济大学退学复读两次,最后一次媒体报道的复读情况显示其暂未考上。
  由于部分考霸复读次数多,其中的2人还被质疑为“职业考霸”―为赢取学校及当地的高考奖励而不断高考。
  如复读3次的浙江嘉善县文科状元陈一天,曾考取过人大、复旦,但都没有入读。面对质疑,陈一天回应媒体称因“北大梦”而不断复读。2010年他再次高考,媒体报道其分数考取北大较难。
  2005年南充市理科高考状元张非(后改名张空谷)曾因从复旦、北大、清华等三名校退学后3次复读引起质疑。
  2007年,他以高分再次考入清华大学,他回应质疑时表示,其不断退学是因为“迷恋网络导致成绩不及格被退学。”
  湖北安徽最盛产高考复读状元
  新京报记者从15起考霸案例中发现,考霸案例最多的是湖北省,共有3个。其中王攀考取武大后因“清华梦”复读,2009年以宜昌理科状元身份考入清华大学。
  据中国校友会网所发布的《2014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调查到的年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中,从高考复读状元的地区分布来看,湖北高考状元中复读生人数最多,有5人,居全国首位;安徽有4人,名列第二;山西和重庆各有3人,并列第三。
  对此,21世纪教育科学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2008年,复读率在地区上的差别比较明显。平行志愿实行以后,高分落榜的学生已经大幅减少了。总的来看,还是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更高,越是发达的地区复读率越低。因为在欠发达地区,升学是考生比较容易实现成功的途径,如果上二本以后还是很艰难,而北京、上海等地的考生就算上二本也没关系。
  专家:板子不应
  打在学生身上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记者介绍,因名校情节而复读的现象已经存在多年,“上大学独木桥”变成了“名校独木桥”。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高等教育本身把高校分成三六九等。高校的等级化管理为社会划分高校优劣提供了坐标。不同等级不仅占有的资源不一样,考研究生、就业都会受到影响。
  此外,他认为,高考填报志愿的方式也存在缺陷。虽然有的地区实行了平行志愿,但考生还是只能拿到一张录取通知书。考生在报考志愿时还是存在很大的博弈成分,很难在学校和专业之间两全。
  “归根结底,是不健全的高考制度导致了这几种畸形的高考状态。”他提议,如果我们也能双向选择、多元录取,学生拿到几张录取通知无后顾之忧后再选,对学校的满意度会得到提升;自由转学制度,进入学校不合适,可以根据当年高考成绩及最近课业表现转到其他学校。
  对于高分生挤占教育资源的说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个别学生的选择对高考秩序的影响不大。“现在高考的录取比例已经超过75%,所以个别学生的选择影响远远降低。”
  “考多少次是学生的权利。”熊丙奇认为,“板子不应该落到学生身上,应该在制度上调整,使制度保证考生在高考录取中的选择权利。”
  原因:不满专业
  从清华退学考取港校
  江焕波:只想学物理
  7月20日,武汉考生江焕波收到香港城市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最近,他在准备香港学生签证的材料,也许还会开始学习一些广东话。
  三年前的夏天,江焕波曾收到的则是清华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时年,他考了678分,但为减轻家庭负担,江焕波选择了清华大学的定向班,学费虽然优惠,但一旦毕业必须到定向企业服务5年。
  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江焕波说,在报考清华的时候,自己就想读物理。但是当时分不够,所以报了机械自动化专业。
  然而在就读清华大学后,江焕波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对物理学的喜爱。慢慢地,他萌生了退学再次参加高考的想法。
  去年11月18日,江焕波彻底告别清华学子身份,成为武汉国华复读学校的一名复读生。
  他对记者回忆,重回高考阵营,对他而言“不会有很大的压力,比较自信。”江焕波所在的复读学习的校长刘邵阳对新京报记者介绍,江焕波并不浮躁,自觉性很好。与别的学生不同的是,江焕波作息规律,并不熬夜。
  而在这个复读过程中,江焕波不再如三年前“非名校不上”的心态,他说,他所明确的是自己要学物理,而不一定非得要上哪个学校。
  如今,即将赴港学习的江焕波说,其实现在感觉和以前上大学的感觉差不多,也很兴奋。而这次不同的是,要去读自己想学的东西,心里感觉更踏实。
  原因:名校情结
  从武大退学考入清华
  王攀:奔着清华名头去
  曾考入武汉大学,却在38天后退学。随后在一年后摘取2009年宜昌市理科状元,进入清华大学。
  回忆起在2008年退学的决定,现在已从清华大学毕业的王攀对新京报记者说:“只能说当时年纪小,太任性。”
  2008年,王攀以635分被武汉大学电气工程系录取。然而,在他看来,这只是高考失利的成绩。当时他已做好了不填报志愿的打算,后来在父母的劝阻下,仍然去武大读了一段时间。
  然而,王攀只在武汉大学读了38天就选择退学,重回母校当阳一中复读。对于这个决定,王攀对记者解释,小时候就挺向往清华,而清华的吸引力主要是来自于长辈的灌输,自己其实从未到过清华大学。
  在2009年成为宜昌市理科状元之后,王攀顺利进入清华大学学习电气工程。在去之前,王攀说,自己是“奔着国内最好的理工高校这个名头去的”。到了清华后,老师、同学、校园都很不错。
  对于近期多个高分考生退学复读的现象,王攀说:“这些都是个案,每一个选择的人所面对的情况都是特殊的。”
(责任编辑:UN654)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高考解密 高考状元中居然有超三成靠复读
  在网络问卷调查到的各地区高考新科状元中,加分和复读等“人造状元”占状元总数的32.05%。其中,福建和天津高考加分状元人数最多。百年英才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专家杨雅平博士教授指出,虽然现在全国各地区高考加分“瘦身”政策实施,但从各地加分状元比例来看,高考加分瘦身运动效果并不明显,实现教育公平和高考公平困难重重任重道远。
  辽宁高考状元刘丁宁为了进入北大中文系“追寻更纯粹的国学”,放弃香港大学学籍和72万全额奖学金,回母校复读,如今再以666分成功“卫冕”文科状元。连续两年问鼎辽宁省高考状元,弃港大选北大,“学霸”刘丁宁的选择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赞其勇敢寻梦,有人弹其愚蠢,也有人质疑内地的高考状元不适应香港大学的土壤。事实上,刘丁宁并非第一个选择复读的高考状元,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选择复读的高考状元。
  高考状元缘何选择复读
  2013年高考,刘丁宁以668分考入香港大学,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但开学仅一个月,刘丁宁就辞别香港大学,重回高中复读。她的低调退学却引来轰动效果,关于退学原因的各种猜测纷至沓来。
  刘丁宁复读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徐楠告诉记者,“一开始我们也不希望她回来,希望她能适应那边的环境,但这孩子挺有主见和主意。”徐楠透露,港大的课程设置与刘丁宁想学的内容有些差距。刘丁宁觉得,在香港一直待下去,考研究生再回到北大,花费这个时间没有任何意义,这不是她想追求的,干嘛在这儿浪费时间,与其这样不如再重新选择一次。
  复读的高考状元,以前有,以后还有
  退学复读的高考状元,刘丁宁并非第一人。2005年德州齐河县的高考理科状元吕德鑫,总分669分,入读同济大学。2008年,已经是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的他,选择了退学复读。吕德鑫告诉记者,大学并不像他想的那样,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也不感兴趣,自己在大学里混日子,错过了转专业、修双学位的机会,也没交到知心朋友。于是他选择了退学复读,想重新开始,复读目标是北大或香港高校的商科专业。
  退学复读的高考状元,刘丁宁也并非最后一个。2014年湖北高考荆州市的文科状元肖雅欣,总分620分(语文128,数学140,英语141,文科综合211),可是当得知自己的分数时,肖雅欣脸上没有喜悦,只有更多的遗憾。她在微博表示:自己可能准备复读。因为起初以为620分的总分仅能入读人大,所以比较失落。
中国教育在线微信公众号
留学微信公众号
本科留学qq群:
            
丨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排名 学校名称      人气   相关推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排名 专业名称    层次  人气  开设院校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媒体揭复读高考状元:多为考取清华北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辽宁高考状元刘丁宁为了进入北大中文系“追寻更纯粹的国学”,放弃学籍和72万全额奖学金,回母校复读,如今再以666分成功“卫冕”文科状元。陈一天,四度参加高考,成绩分别为636、617、678、679,这样的高分足以入读名校,而他却非清华北大不上,复读三年。
辽宁高考状元刘丁宁为了进入北大中文系&追寻更纯粹的国学&,放弃学籍和72万全额奖学金,回母校复读,如今再以666分成功&卫冕&文科状元。连续两年问鼎辽宁省高考状元,弃港大选北大,&学霸&刘丁宁的选择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赞其勇敢寻梦,有人弹其愚蠢,也有人质疑内地的高考状元不适应的土壤。事实上,刘丁宁并非第一个选择复读的高考状元,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选择复读的高考状元。
高考状元缘何选择复读
2013年高考,刘丁宁以668分考入香港大学,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但开学仅一个月,刘丁宁就辞别香港大学,重回高中复读。她的低调退学却引来轰动效果,关于退学原因的各种猜测纷至沓来。
刘丁宁复读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徐楠告诉记者,&一开始我们也不希望她回来,希望她能适应那边的环境,但这孩子挺有主见和主意。&徐楠透露,港大的课程设置与刘丁宁想学的内容有些差距。刘丁宁觉得,在香港一直待下去,考研究生再回到北大,花费这个时间没有任何意义,这不是她想追求的,干嘛在这儿浪费时间,与其这样不如再重新选择一次。
复读的高考状元,以前有,以后还有
退学复读的高考状元,刘丁宁并非第一人。2005年德州齐河县的高考理科状元吕德鑫,总分669分,入读。2008年,已经是同济大学专业大四学生的他,选择了退学复读。吕德鑫告诉记者,大学并不像他想的那样,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也不感兴趣,自己在大学里混日子,错过了转专业、修双学位的机会,也没交到知心朋友。于是他选择了退学复读,想重新开始,复读目标是北大或香港高校的商科专业。
退学复读的高考状元,刘丁宁也并非最后一个。2014年湖北高考荆州市的文科状元肖雅欣,总分620分(语文128,数学140,141,文科综合211),可是当得知自己的分数时,肖雅欣脸上没有喜悦,只有更多的遗憾。她在微博表示:自己可能准备复读。因为起初以为620分的总分仅能入读人大,所以比较失落&&
被疑是&枪手&的高考状元
浙江嘉善县高考文科状元陈一天,也是一名退学复读的高考状元,使他进入公众视线的,不只是连续三年选择复读,更多的是高分复读背后是否隐藏着&职业考生&的真相。
陈一天,四度参加高考,成绩分别为636、617、678、679,这样的高分足以入读名校,而他却非清华北大不上,复读三年。作为高分复读生,他连续三年出现在浙江新理想高复学校&光荣榜&上,成为这家学校对外招生宣传的活招牌,也因此被质疑是&枪手&。
2010年高考成绩揭晓后,就有考生在百度&知道&里发问:嘉兴嘉州新理想高复(新理想高复嘉兴校区)招生发生了一件怪事,&去年看到广告上有一个叫陈一天的同学文科678分,怎么今年又出现了一个叫陈一天的人,分数又变成了679分,这是什么原因呢?&而举报的老师说:&这名学生已经至少在这里高复了3年,年年都是高分。早就有家长来问,学校为了做宣传是不是找'枪手'考高分?&举报人称,像陈一天这样的优秀学生,学校每年支付的费用是15万元。
陈一天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否认是新理想高复的&枪手&,他说自己有很重的北大情结。
据陈一天自述,他2007年第一次参加高考,报考,高考636分,与与浙大当年的最低录取分持平,最后没有被录取。2008年,高考复读第一年,他考了617分,被录取,但他嫌专业不好,加上自己对未进入北大实在不甘心,于是读了没几天选择了退学。2009年,高考复读第二年,他考了678分,被录取,但最后没有进入他所喜欢的经济专业,而是被调剂到了英语专业,决定再试一年。2010年,高考复读第三年,也是陈一天第四次参加高考,成绩是679分,他填的志愿是和中国人民大学。但是,2010年北大在浙江的文科录取分数线是686分,这意味着陈一天将再次无缘北大。
湖北安徽最盛产高考复读状元
无论是刘丁宁,还是上述提到的吕德鑫、陈一天,很多复读状元都已经考上香港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复读的唯一目的就是考取北大清华等中国顶尖大学或追求自己心仪的热门专业。
据中国校友会网所近日发布的《2014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调查到的年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中,全国共有25名高分复读生问鼎中国各地区高考文理科状元,占状元总数的5.98%。其中,2013年有6名复读生问鼎状元,2012年、2011年和2009年各有5人;2010年有4人。从高考复读状元的地区分布来看,湖北省高考状元中复读生人数最多,有5人,居全国各省市区首位;安徽省有4人,名列第二;山西省和重庆市各有3人,并列第三;河南省和江西省各有2人,广西自治区、黑龙江省、湖南省、吉林省、辽宁省、山东省各有1人。
相比而言,全国高考复读生状元较为集中在湖北、安徽、山西、河南、湖南、吉林、山东、重庆等省市,这些省区的大量考生常将读大学作为改变人生命运的首选路径;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博士冯用军副教授指出,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区未出现或较少出现高分复读生状元,这不仅与北上广等省市的大学多、录取分数偏低、高考录取率高等有关,还与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和求学就业多元化有关。
高考状元复读背后的制度思考
高考状元从港大退学复读,再度成为状元,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彪悍&的&学霸&,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要上北大,按照规定,必须复读,这是很荒谬的事情。&这凸显出了我国内地高等教育体系缺乏自由转学制度的短板。熊丙奇说,如果一个学生进入大学后,感觉不适应这个学校或者认为该校不适合自己,他可以申请转学。大学排行榜中也有&新生留校率&的指标,这样学生有了选择权,也能倒逼学校提升教育质量。
业内专家表示,如果能实行学生的自由转学或者自主录取入学,扩大学生的选择权,无疑能极大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竞争机制,对内地高等教育体制的提高也是一大促进。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尚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教育官方微信
播放数:42198
播放数:86526
播放数:132668
播放数:47332
48小时点击排行李树彬:高考状元复读是教育的另一种怪象
  辽宁省2013年文科状元刘丁宁近日离开香港大学回到辽宁省本溪高中拟进行复读的新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本溪市高中校长1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刘丁宁的确办理了休学手续,正准备来学校保持上课状态。但他希望,刘丁宁能继续留在香港大学学习,不赞成其回本溪复读。(10月12日中国新闻网)  据李校长介绍说,刘丁宁选择回到老家本溪,主观上是她想追寻更纯粹的国学,认为通过复读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可能更适合自己对学业的追求,而香港大学在文学方面不太纯粹,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有点不适应,但是选择权在其本人,学校无权干预。有网友说,刘丁宁目前已经在本溪市高级中学文奥14班上课,应试教育适应不了香港的教育等等。对此,李玉成接受记者采访时给予否定。他说,刘丁宁的确在香港大学办理了休学手续,但目前她并没有在该学校办理入学手续。之前,家长跟学校方面进行过沟通,刘丁宁只是表示,正准备来学校保持上课状态。目前,她还在家休息。  高考状元,放弃高校从回高中复读。或者高考状元放弃名牌大学通知书继续复读的新闻在全国不是少数。这些返回高中重读的理由有很多:有的是不适应新的学校,有的是不喜欢自己选择的新学校的教育专业,有的是把考试挡着一种赚钱的工具和方式。有的是因为其他原因。  这些高考状元返校复读多少折射的是教育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一些学校炒作高考状元是为了宣传自己,去挖掘更多的优秀的人才到学校就读。高考状元成了一种宣传的道具。高考状元应试是教育中的佼佼者,应该是具有一定天才潜力的人才,但是一些高考状元是通过机器似的训练训练出来的,这样的状元多少让人没有信服的感觉。同时一些高考状元到新的学校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学习的感觉,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状元的失落感是不是高中教育的缺失呢?有时候我们炒作状元其实更多是关注自己的利益,很少去关注状元本身需求。  其实无论怎么说,从严格意义上讲:刚上大学生的状元其实还是一个孩子,过多的去关注他们。去炒作一些话题,其实是对状元成长的不利。其实状元也是普通的人,他们对于他们的生活和自己的人生道路有选择这样和那样的权利。一切随其自然,其实是真正关爱状元的体现。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树彬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金慧)
关键词:李树彬
相关新闻:
襄阳日报讯(记者徐勇通讯员焦华一王炜豪卫星宇)说到集中供暖,大部分人第一印象会想到烧煤,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可利用的自...
京东宣布618战报;累计下单金额达1199亿元????京东618促销昨晚结束,京东对外发布销售数据显示,自6月1日始截至18日24点...
腾讯娱乐讯浙江卫视和腾讯视频《高能少年团》“人生十二课之表演课”上周六激烈开播。一场以手机病毒引发的争夺战,让以王大...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高考状元放弃港大复读考北大 原高中校长反对-中新网
高考状元放弃港大复读考北大 原高中校长反对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现在已经是十月中旬了,距九月一号开学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很多的大一的新生现在已经慢慢的适应了大学的生活,但是今年辽宁省的文科状元刘丁宁却不走寻常路,她选择从香港大学休学,回家复读再考北京大学。
  其实能考上香港大学是让很多人羡慕的一件事,因为首先它是一座百年的名校,而且在多家权威的大学排名里,港大基本上都是占据着亚洲第一、第二的位置,而且刘丁宁还是获得了香港大学的全额奖学金,那她为什么要匆匆选择离开?她的家人包括她就读的高中、以及香港大学各方对这件事情是如何表态的?像港澳台高校以及国外高校是不是对每个人都合适?
  就在今年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刘丁宁参加了一档著名的综艺节目。在节目中她透露出对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强烈向往。在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之间,虽然刘丁宁选择了后者,但不仅主持人,不少细心的观众也察觉到了,刘丁宁提到北大中文系时情绪饱满,而在提到香港大学时则显得有些落寞。
  刘丁宁:其实要是真心说,我想到北大中文系,也是听家长老师的意见,年轻的时候应该出去闯练一下。
  主持人:所以你闯到哪去了?
  刘丁宁:香港大学。以后还是有机会回去的,五院的老师同学们,等我来,我一定会回来的。
  在节目中,刘丁宁所说的五院代表着北大中文系,节目播出两个多月后,刘丁宁就决定离开港大,复读后再考北大。现在刘丁宁回到本溪市的高中准备复读,她的家人不愿意更多透露刘丁宁的消息,因为"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记者:离开香港大学原因是什么?
  刘丁宁的父亲:这个我觉得不太好说,因为都是孩子个人的原因,再一个吧,我说多了恐怕不太合适。
  记者:我能问一下她是什么时候回到本溪中学的吗?
  刘丁宁的父亲:她是十一前后吧。
  刘丁宁是一个怎样的人?她高考档案分668分,其中因获得过全国象棋十佳,刘丁宁有10分加分,此外,刘丁宁的竹笛水平也达到了十级。不论是选择港大还是北大,刘丁宁唯一的志愿就是文学院。
  刘丁宁:报考志愿的时候,很多人都跟我说了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比如说我想学什么,然后大家会告诉我,你长大还要考虑就业,考虑其他。
  显然,繁华的香港,拥有丰富课余生活的香港大学并不是刘丁宁心中的与世无争的"桃花源"。一位香港学生也从侧面证实,因为语言的差异,内地学生融入香港大学的校园文化需要过程。
  港大本地学生:主要体现在语言方面,虽然港大是国际化的大学,但是在课后一般都是以广东话为主,特别是一些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是港大比较特别的,因为搞学生活动比较多一些,但这些活动主要以广东话为主。在这一方面内地生融入的确比较有困难。
  尽管离开待遇优厚的学校,开始为心仪的学校努力。但刘丁宁和香港大学仍然可以算得上是"和平分手"。就在昨天,香港大学新闻发言人的书面回应里写道:港大"会视每一个学生为独立的成年人,认为同学有能力在对问题做出独立思考后,做适当的判断和适当的决定"。港大对刘丁宁休学的决定表示尊重。同时表示,港大的大门还是向刘丁宁敞开的,刘丁宁还"可以申请恢复就读"。至于刘丁宁的全额奖学金,目前尚未发放,刘同学恢复就读以后,仍可以享有奖学金待遇。
  不管是北大还是港大,有人说港大好,也有人说北大更适合。但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从广义来看,在2013年有16位全国各省市区的高考第一名选择了香港大学。对于高考状元休学准备复读,各方又是怎样看待的呢?
  香港大学每年入读的三千多名新生中,有极为个别的同学,因为各种个人原因而申请休学或退学。在港大读研的内地学生管羚雅表示,应该尊重刘丁宁的想法,希望她能按她的意愿和兴趣学习。
  管羚雅:可能她这么短时间内就离开肯定还是有适应的问题,如果这个状元是有自己想法的人,她就是觉得这边不合适,或者她真的像报道里说的想探寻更纯粹的国学,我觉得是没问题的,因为她自己愿意的话,只要她相信她能考上北大。
  一位中途从香港大学退学的学生表示,刘丁宁只读了一个月就休学未免可惜,但即便如此,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更重要,他建议来香港求学的内地学生事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退学学生:比如说她觉得在那边学不到她要的东西,或者说课程上面不适应,或是在环境上面不适应,这个也不好讲。所以说我是觉得,想考过来港大的事先要先找一些资料,可以过来先看一看,感受一下大学里面的文化。我是觉得如果她想清楚的话,选择适合自己的是没问题的了。
  作为可能承担刘丁宁再次高考本溪市高中,校长李玉成则明确表示,文科状元休学再进行复读,这是常人无法敢做的事情。之前学校未有过这种先例,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和处理,不仅学生压力大,学校的压力也很大。李玉成表示,他希望刘丁宁能继续留在香港大学学习,不赞成其回家复读。刘丁宁的父母在面对媒体时则显得小心谨慎,他们希望外界不要过多地关注,给孩子一个平静的环境走自己的路。 (记者 吴椿)
【编辑:王浩成】
>教育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状元复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