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葡萄花翅小卷蛾粘虫蛾图片板 哪个好用?

葡萄花翅小卷蛾诱芯哪家的好... 葡萄花翅小卷蛾诱芯哪家的好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绿普森生物公司的葡萄花翅小卷蛾诱芯还不错,具体的绿普森生物公司的网站上有详细介绍

}
葡萄花翅小卷蛾诱芯哪家的好... 葡萄花翅小卷蛾诱芯哪家的好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绿普森生物公司的葡萄花翅小卷蛾诱芯还不错,具体的绿普森生物公司的网站上有详细介绍

}

沧州佳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物理防虫研究所”于2009年成立,专业从事物理、生物防治病虫害产品研发及技术集成服务,重点致力于农、林业等害虫信息素产品的研发、产业化生产、服务及技术推广;集成以信息素为核心的绿色生物防控技术,2010年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技术支持,普通性诱剂诱芯持效期长达到60天—110天,引诱剂、性引诱剂的持效期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以下部分害虫简介:

产品名称: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芯

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又名梨小蛀果蛾、东方果蠹蛾、梨姬食心虫、桃折梢虫、小食心虫、桃折心虫,小卷叶蛾科。梨小在各地果园均有发生,是梨树的重要害虫,在梨、桃树混栽的果园为害尤为严重。梨小除为害梨、桃树外,也为害李、杏、苹果、山楂等,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及梨果产量。

成虫:体长5—7毫米,翅展9—15毫米,全身灰褐色,无光泽,前翅前缘有10组白色短针纹,在翅的中部有一小白点,近外缘处有10个小黑斑点。雌蛾尾端有环状鳞片,雄蛾比雌蛾略小。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10~13毫米。全体非骨化部分淡黄白色或粉红色,头部黄褐色。

产品名称:桃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芯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果蛀蛾科(Carposinidae)小食心虫属的一种昆虫。又名桃蛀果蛾。果树害虫。为害桃、梨、花红、山楂和酸枣等。成虫体灰白或灰褐色,雌虫体长5~8毫米,翅展16~18毫米,雄虫略小。

产品名称:苹小卷蛾性诱剂诱芯

昆虫名,为鳞翅目,卷蛾科。分布于中国各地,仅西藏未见采集记录 主要为害苹果,苹果被害率达40%。分布于北华、东北、西北、华东、华中等地。幼虫可以蛀食新芽、嫩叶、花蕾。叶片被害时幼虫吐丝将叶卷起或两叶重叠,居内食害叶肉呈网状和孔洞,越冬幼虫蛀食新芽或花蕾成孔洞。

产品名称:棉褐带卷蛾性诱剂诱芯

棉褐带卷蛾,Adoxophyes orana (Fischer von Roslerstamm),为鳞翅目卷蛾科褐带卷蛾属的一个物种。分布在中国各地。主要危害棉花、草莓、豆类、黑莓、悬钩子、荔枝、苹果、梨、山楂、桃、李、杏、柑桔等。初孵幼虫群栖在叶片上为害,以后分散为害,并常吐丝缀连叶片成苞,在其中啃食叶肉,造成叶片网状或孔洞,有的还啃食果皮,影响绿化美化效果和果品质量下降。

产品名称:苹褐卷蛾性诱剂诱芯

苹褐卷蛾,Pandemis heparana(Denis & Schiffermüller, ),又称苹果褐卷叶蛾,属鳞翅目卷蛾科褐卷蛾属的一个物种。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前苏联、印度及欧洲一些国家。国内分布较广,东北、华北、华东、西北等地区都有发生。寄主果树有苹果、桃、李、杏、樱桃、梨等。此虫是果树卷叶蛾类。中主要种类,除卷叶为害外,还啃食果面,造成虫疤,降低果品质量。

产品名称:金纹细蛾性诱剂诱芯

金纹细蛾,为鳞翅目,细蛾科。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江苏等省。寄主有苹果、沙果、海棠、山定子、山楂、梨、桃等,以为害苹果类果树为主,近些年有日趋发展之势,可造成严重灾害,严重果园被害率100%,每叶平均有虫斑4块以上,7月下旬叶片即大量脱落。

成虫体长约2.5mm,体金黄色。前翅狭长,黄褐色,翅端前缘及后缘各有3条白色和褐色相间的放射状条纹。后翅尖细,有长缘毛。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6mm,扁纺锤形,黄色,腹足3对。

产品名称:苹果蠹蛾性诱剂诱芯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属鳞翅目卷蛾科,杂食性钻蛀害虫,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繁殖能力,是一类对世界水果生产具有重大影响的有害生物。

成虫体长8mm,体灰褐色而具紫色光泽,前翅臀角处的肛上纹呈深褐色椭圆形,有3条青铜色条斑。翅基部色较浅,其外缘略呈三角形,有较深的波状纹。后翅褐色,基部颜色较淡。卵椭圆形,扁平,中央略凸出。初龄幼虫黄白色。成熟幼虫体长14~18mm,头黄褐色,体呈红色。蛹黄褐色,体长7~10mm。

产品名称:苹果巢蛾性诱剂诱芯

苹果巢蛾属于专性滞育的害虫,全国各地均为1年发生1代。以第一龄幼虫在卵壳下越夏越冬。成虫体长 9—10 mm,翅长 10刀 mm。头部、下唇须、胸部及腹部白色;胸部背面有5个黑点。前翅白色稍带灰色,尤其是前缘中部附近为灰白色。

前翅上有40个左右的黑点,除翅端区约有10—12个小黑点外,其余大致分3行排列,近前缘有1行,近后缘两行比较规则。外缘缘毛灰褐色;后翅灰褐色。雄性外生殖器的抱器瓣长为宽的2.2倍;阳茎长为囊形突长的3.7倍。尾突之间距离较宽。 卵扁椭圆形,表面具有纵条纹4—5条,鱼鳞状排列,块状。

产品名称:桃潜叶蛾性诱剂诱芯

桃潜叶蛾是中国苹果、桃、梨害虫中的一种,在生物学上划分在昆虫纲鳞翅目潜叶蛾科下,分布于河南、安徽、山东等地,主要危害危害桃、杏、李、樱桃、苹果、梨等。每年发生约7代,以成虫在桃园附近的梨树、杨树等树皮内,以及杂草、落叶、石块下越冬。第2年桃树展叶后成虫羽化,产卵于叶表皮内。老熟幼虫在叶内吐丝结白色薄茧化蛹。5月上旬发生第1代成虫,以后每月发生1次,最后l代发生在11月上旬。

产品名称:桃蛀螟性诱剂诱芯

桃蛀螟为杂食性害虫,主要寄主为果树和向日葵等,寄主植物多,发生世代复杂。为害玉米时,把卵产在雄穗、雌穗、叶鞘合缝处或叶耳正反面,百株卵量高达1729粒。主要蛀食雌穗,取食玉米粒,并能引起严重穗腐,且可蛀茎,造成植株倒折。

体长12mm,翅展22—25mm,黄至橙黄色,体、翅表面具许多黑斑点似豹纹:胸背有7个;腹背第l和3—6节各有3个横列,第7节有时只有1个,第2、8节无黑点,前翅25—28个,后翅15—16个,雄第9节末端黑色,雌不明显。

寄主包括高粱、玉米、粟、向日葵、蓖麻、姜、棉花、桃、柿、核桃、板栗、无花果、松树等。

产品名称:核桃举肢蛾性诱剂诱芯

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为鳞翅目举肢蛾科。分布于北京、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四川、贵州等地。以幼虫蛀入核桃果内(总苞)以后,随着幼虫的生长,纵横穿食为害,被害的果皮发黑,并开始凹陷,核桃仁(子叶)发育不良,表现干缩而黑,故称为“核桃黑”。有的幼虫早期侵入硬壳内蛀食为害,使核桃仁枯干。有的蛀食果柄间的维管束,引起早期落果,严重影响核桃产量。

产品名称:葡萄透翅蛾性诱剂诱芯

葡萄透翅蛾为鳞翅目,透翅蛾科。中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南方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贵州、江苏、浙江等省、直辖市。以幼虫蛀食葡萄枝蔓髓部,使受害部位肿大,叶片变黄脱落,枝蔓容易折断枯死,影响当年产量及树势。

体长约20毫米,翅展30~36毫米,体蓝黑色。头顶。颈部、后胸两侧以及腹部各节联接处呈橙黄色,前翅红褐色,翅脉黑色,后翅膜质透明,腹部有3条黄色横带,雄虫腹部末端有一束长毛。

产品名称:苹果透翅蛾性诱剂诱芯

苹果透翅蛾:为鳞翅目,透翅蛾科。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内蒙古。寄主 苹果,桃、梨、李、杏等果树。幼虫在树干枝权等处蛀入皮层下,食害韧皮部,造成不规则的虫道,深达木质部,被害部常有似烟油状的红褐色的粪屑及树脂黏液流出,被害伤口容易遭受苹果腐烂病菌侵袭,引起溃烂。当前,果园内防治苹果透翅蛾的为害,对控制毁灭性病害——苹果腐烂病的发生蔓延有着积极的作用。

有的可深达木质部,呈现不规则的虫道。被害处常有似烟油状的红色粪屑及树枝粘液流出,伤口处容易感染苹果树腐烂病菌,引起溃烂。

产品名称:醋栗透翅蛾性诱剂诱芯翅蛾

(醋栗透翅蛾成虫、醋栗透翅蛾幼虫)

鳞翅目,透翅蛾科。是为害黑穗醋栗、红穗醋栗、醋栗(灯笼果)的主要害虫。刚孵化的幼虫为害叶片和芽,然后顺着芽髓钻入枝条内部,这是主要的钻入方式,约占总钻入量的80%,有一少部分是从机械伤等处钻入,还有一少部分幼虫是先食靠近芽子上部和下部的嫩皮,环食半周至一周,然后将木质部蛀穿钻人内部,后两种钻入方式各占15%和5%。蛀入茎内的幼虫在髓部串食形成虫道,长约10cm左右。茎外蛀入孔有红色粪便。粗枝的蛀入孔下有时由粪便细丝连结木屑形成圆形片状堆积物。被害枝生长衰弱,夏末叶片变成红色,严重时枝枯、果萎、叶落。有虫孔的枝条在防寒埋土时容易折断。

产品名称:海棠透翅蛾性诱剂诱芯

海棠透翅蛾,为鳞翅目,透翅蛾科。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及北京、天津等省、直辖市。寄主 苹果、沙果、海棠、梨、李、樱桃、梅等。幼虫多于枝干分叉处和伤口附近皮层下食害韧皮部,蛀成不规则的隧道,有的可达木质部,被害初有粘液流出呈水珠状,后变黄褐并混有虫粪,轻者削弱树势,重者枝条或全株死亡。

产品名称:桔卷叶蛾性诱剂诱芯

桔卷叶蛾鳞翅目(Lepidoptera)卷叶蛾科 (Tortrici-dae)。果树、林木害虫。主要为害柑橘,也为害荔枝、龙眼、杨桃、茶、桑等植物。常见种类有拟小黄卷叶蛾(Adoxophyes cyrtosema)和褐带长卷叶蛾(Homona cof- fearia)。分布于南太平洋和中国各柑橘区。幼虫蛀蚀果实引起大量落果,并为害叶片、嫩梢和花蕾。

产品名称:苹褐长翅卷蛾性诱剂诱芯

苹褐卷蛾,Pandemis heparana(Denis & Schiffermüller, 1775),又称苹果褐卷叶蛾,属鳞翅目卷蛾科褐卷蛾属的一个物种。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前苏联、印度及欧洲一些国家。国内分布较广,东北、华北、华东、西北等地区都有发生。寄主果树有苹果、桃、李、杏、樱桃、梨等。此虫是果树卷叶蛾类。中主要种类,除卷叶为害外,还啃食果面,造成虫疤,降低果品质量。

成虫:黄褐色,体长8~10mm,翅展18~25mm。前翅褐色,基部斑纹浓褐色,中部有1条自前缘伸向后 缘的浓褐色宽横带,上窄下宽,横带内缘中部凸出,外缘弯曲,超前缘外端半圆形斑浓褐色。各斑纹边缘有深色细线。后翅灰褐色。

产品名称:桔小实蝇引诱剂诱芯

幼虫在果内取食为害,常使果实未熟先黄脱落,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除柑桔外,尚能为害芒果、番石榴、番荔枝、阳桃、枇杷等200余种果实。我国列为国内外的检疫对象。

柑桔小实蝇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rypetidae,寡毛实蝇亚科Dacinae。一般成虫体长7~8毫米,翅透明,翅脉黄褐色,有三角形翅痣。全体深黑色和黄色相间。胸部背面大部分黑色,但黄色的“U”字形斑纹十分明显。

产品名称:小菜蛾性诱剂诱芯

(Linnaeus);别名:小青虫、两头尖。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紫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为害特点: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2~16毫米,前后翅细长,缘毛很长,前后翅缘呈黄白色三度曲折的波浪纹,两翅合拢时呈3个接连的菱形斑,前翅缘毛长并翘起如鸡尾,触角丝状,褐色有白纹,静止时向前伸。雌虫较雄虫肥大,腹部末端圆筒状,雄虫腹末圆锥形,抱握器微张开。

产品名称:斜纹夜蛾性诱剂诱芯

斜纹夜蛾,Pr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夜蛾科斜纹夜蛾属的一个物种。农作物害虫。世界性分布。中国除青海、新疆未明外,各省(自治区)都有发现。

成虫为体形中等略偏小(体长14~20毫米、翅展35~40毫米)的暗褐色蛾子,前翅斑纹复杂,其斑纹最大特点是在两条波浪状纹中间有3条斜伸的明显白带,故名斜纹夜蛾。幼虫一般6龄,老熟幼虫体长近50毫米,头黑褐色,体色则多变,一般为暗褐色,也有呈土黄、褐绿至黑褐色的,背线呈橙黄色,在亚背线内侧各节有一近半月形或似三角形的黑斑 。

产品名称:甜菜夜蛾性诱剂诱芯

甜菜夜蛾(Beet armyworm)学名Spodoptera exigua Hiibner 俗称白菜褐夜蛾,隶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分布、间歇性大发生的以危害蔬菜为主的杂食性害虫。对大葱、甘蓝、大白菜、芹菜、菜花、胡萝卜、芦笋、蕹菜、苋菜、辣椒、豇豆、花椰菜、茄子、芥兰、番茄、菜心、小白菜、青花菜、菠菜、萝卜等蔬菜都有危害。

成虫体长10~14毫米,翅展25~34毫米。体灰褐色。前翅中央近前缘外方有甜菜夜蛾肾形斑1个,内方有圆形斑1个。后翅银白色。

产品名称:甘蓝夜蛾性诱剂诱芯

甘蓝夜蛾广泛分布于各地,是一种杂食性害虫,除大田作物、果树、野生植物外,对蔬菜也是一种主要害虫,它可为害甘蓝、白菜、萝卜、菠菜、胡萝卜等多种蔬菜。在昆虫分类中属于鳞翅目的夜蛾科。另外一个很普遍的名字称为甘蓝夜盗虫。

体长10—25毫米,翅展30—50毫米。体、翅灰褐色,复眼黑紫色,前足胫节末端有巨爪。前翅中央位于前缘附近内侧有一环状纹,灰黑色,肾状纹灰白色。外横线、内横线和亚基线黑色,沿外缘有黑点7个,下方有白点2个,前缘近端部有等距离的白点3个。亚外缘线色白而细,外方稍带淡黑。缘毛黄色。后翅灰白色,外缘一半黑褐色。

产品名称:烟青虫性诱剂诱芯

烟青虫俗名青虫,又名烟草夜蛾,每年发生2~6代,随不同烟区的温度条件改变而改变。在黄淮烟区,蛹在7~13厘米深的土壤中越冬,越冬代成虫5月下旬~6月上旬出现,并为产卵盛期;2~4代产卵盛期分别在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7月上旬~8月上、中旬,8月上旬~9月上旬。第一代至第三代主要危害春、夏烟;第四代则危害夏烟花朵、果实,其中以第二、第三代危害烟草最重。

产品名称:菜粉蝶性诱剂诱芯

鳞翅目,粉蝶科。菜粉蝶别名菜白蝶,幼虫又称菜青虫。[1] 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体黑色,胸部密被白色及灰黑色长毛,翅白色。雌虫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为黑色,顶角有1个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侧有2个黑色圆斑,前后并列。后翅基部灰黑色,前缘有1个黑斑,翅展开时与前翅后方的黑斑相连接。菜粉蝶属完全变态发育。主要寄主在十字花科、菊科、旋花科等9科植物,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尤以芥蓝、甘蓝、花椰菜等受害比较严重。

产品名称:葱须鳞蛾性诱剂诱芯

葱须鳞蛾,Acrolepla alliella Semenov et Kuzn,为鳞翅目菜蛾科的一种昆虫。危害韭菜、葱、洋葱等百合科蔬菜及野生植物。以幼虫在葱叶夹缝处蛀食,严重的致心叶变黄,叶和花薹多从伤口处断折,降低产量和品质。

产品名称:棉铃虫性诱剂诱芯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鳞翅目,夜蛾科,[1] 属昆虫的一种,是棉花蕾铃期的大害虫。 广泛分布在中国及世界各地,中国棉区和蔬菜种植区均有发生。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受害较重。近年来,新疆棉区也时有发生。寄主植物有20多科200余种。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铃,也取食嫩叶。 该虫是中国棉区蕾铃期害虫的优势种,近年为害十分猖獗。

产品名称:豆荚螟性诱剂诱芯

豆荚螟为世界性分布的豆类害虫,我国各地均有该虫分布,以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受害最重。豆荚螟为寡食性,寄主为豆科植物,是南方豆类的主要害虫。 以幼虫在豆荚内蛀食豆粒,被害籽粒重则蛀空,仅剩种子柄;轻则蛀成缺刻,几乎不能作种子;被害籽粒还充满虫粪,变褐以致霉烂。一般豆荚螟从荚中部蛀入。

产品名称:茄黄斑螟性诱剂诱芯

虫态有成虫、卵、幼虫、蛹,以幼虫为害蕾、花并蛀食嫩茎、嫩梢及果实。

体长6.5~10毫米,翅展约25毫米。体、翅均为白色,前翅具4个明显的黄色大斑纹,翅基部黄褐色,中室与后缘之间呈一个红色三角形纹,翅顶角下方有一个黑色眼形斑。后翅中室具一小黑点,并有明显的暗色后横线,外缘有2个浅黄斑。栖息时翅伸展,腹部翘起,腹部两侧节间毛束直立。

老熟幼虫体长15 ~18毫米,多呈粉红色,低龄期黄白色;头及前胸背板黑褐色,背线褐色;各节均有6个黑褐色毛斑,呈两排,前排4个,后排2个,各节体侧有1个瘤突,上生2根刚毛。腹末端黑色。

产品名称:黑点银纹夜蛾性诱剂诱芯

黑点银纹夜蛾,为鳞翅目,夜蛾科。分布在中国各地。寄主于油菜、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豆类作物,葛芭、茄子等。幼虫食叶,将菜叶吃成孔洞或缺刻,并排泄粪便污染菜株。

成虫体长12—17mm,翅展32mm,体灰褐色。前翅深褐色,具2条银色横纹,翅中有一显著的U形银纹和一个近三角形银斑;后翅暗褐色,有金属光泽。

产品名称:二点委夜蛾性诱剂诱芯

近几年据安新、曲周、正定、藁城、栾城、辛集、宁晋、临城、内丘、深州、晋州等地调查,该虫在河北省部分夏玉米,尤其以小麦套播的玉米田发生重,主要以幼虫躲在玉米幼苗周围的碎麦秸下或在2 ~ 5厘米的表土层危害玉米苗,一般一株有虫1 ~ 2头,多的达10 ~ 20头。在玉米幼苗3 ~ 5叶期的地块,幼虫主要咬食玉米茎基部,形成3 ~ 4毫米圆形或椭圆形孔洞,切断营养输送,造成地上部玉米心叶萎蔫枯死。在玉米苗较大(8 ~ 10叶期)的地块幼虫主要咬断玉米根部,包括气生根和主根,造成玉米倒伏,严重者枯死。危害株率一般在1% ~ 5%,严重地块达 15% ~ 20%。由于该虫潜伏在玉米田的碎麦秸下危害玉米根茎部,一般喷雾难以奏效。

产品名称:二化螟性诱剂诱芯

suppressa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在分蘖期受害造成枯鞘、枯心苗,在穗期受害造成虫伤株和白穗,一般年份减产3%~5%,严重时减产在3成以上。国内各稻区均有分布,较三化螟和大螟分布广,但主要以长江流域及以南稻区发生较重,近年来发生数量呈明显上升的态势。二化螟除危害水稻外,还能危害茭白、玉米、高粱、甘蔗、油菜、蚕豆、麦类以及芦苇、稗、李氏禾等杂草。

产品名称:三化螟性诱剂诱芯

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昆虫,是亚洲热带至温带南部的重要稻虫。国外分布于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和日本南部。国内发生于长江以南大部稻区﹐为害严重。

产品名称:美国白蛾性诱剂诱芯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灯蛾科,白蛾属,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果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产品名称:舞毒蛾性诱剂诱芯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又名:秋千毛虫,苹果毒蛾、柿毛虫。舞毒蛾的幼虫主要为害叶片,几周内可把树叶吃光。它的防治方法有:烟剂防治、人工采集幼虫法、人工采集卵块法、性引诱剂诱杀及灯光诱杀等。如果能够积极预测并防治,它的危害会大大减小。

产品名称:玉米螟性诱剂诱芯

玉米螟(Pyrausta nubilalis,Hubern)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主要分布于北京、东北、河北、河南、四川、广西等地。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可发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

落叶松毛虫(学名Dendrolimus superans)属鳞翅目枯叶蛾科的一种松毛虫。是中国东北林区的重要害虫,为害落叶松,还不害类红松、油松、樟子松、云杉、冷杉等针叶树种。食害针叶,爆发时吃光针叶,使枝干形同火烧,严重时使松林成片枯死。为中国特有种。

粗肩灰夜蛾(麦穗夜蛾)
落叶松卷叶蛾(松线小卷蛾)
白条夜蛾(取食一枝黄花) 一种黄翅石蛾(取食斑点矢车菊)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动物研究所
三角形长效诱捕器 由沧州佳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生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粘虫蛾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