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10周年庆典高清为什么文化都不高

首先,有学历不等于有文化,郭德纲虽然学历不高,文化却不少。学历更多的只是一种知识教育,而文化的内涵更丰富。
郭德纲六岁就跟着高庆海先生学评书,后来又跟着常宝丰学相声,师从侯耀文,期间又学习了京剧,平剧,河北梆子等,辗转梨园多年,可以说是学富五车,知识渊博。老话说的好,相声人的肚子里都是杂货铺,为什么?东西多呗!郭大爷自学四书五经,论语,春秋,二十四史,中外世界名著,郭德纲引经诵典,信手拈来,小曲小调,张嘴就来,穿上大褂,肚子里就有一沃尔玛。
你是没见过郭德纲的书房,大到你难以想象,从事这个行业,相声,曲艺,评书,都要背诵大量的段子,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肚子里有货,自然能下笔如有神,闭眼无痕睁眼有神,出口成章了。
郭老师也说了:“人可以不上学,但是不能不读书。”不能光靠学历来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学历只是教育的合格证书,文化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啊!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UB5wbdTYIJ35FchQorgiiEtY4g2VodI52b5kjA23n38Vr8.jpg叶明珠:杭州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德云社?
“小王梳了个中分,然后——变成了小全。”
哄堂大笑。
叶明珠没笑。
他抻在台上,罩在竹竿般细长身形外的长大褂纹丝不动。在灼亮的舞台灯光下静静地等,等观众从上个包袱中获得的愉悦退潮。
不动声色的再抖出一个。
于是笑声如浪拍案,周而复始,连绵不绝。
笑声和笑声的间歇,叶明珠挽起袖口,余光缓缓扫过快坐满的场子,眼角才流露出一丝笑意。
这是每周,叶明珠最快乐的时刻。
除此刻外一周里的大部分时候,他都是老叶——开五金店的老叶,几无其他爱好的老叶,少言寡语安安静静的老叶。
但每周六晚7:30,走进青年路48号大华剧场,换上大褂往台上一站,清清嗓子鞠个一躬,他就成了叶明珠。
叶明珠,笑海相声会馆团长,杭州小剧场相声第一人。
少年说《猴的自白》
四十一年前,叶明珠出生在河北邢台,打小听侯宝林、李金斗的段子长大。
高一时,他有了人生中第一次登台的机会——学校的联欢会上,同搭档说了一出李金斗的《猴的自白》,“哆哆嗦嗦上台,再哆哆嗦嗦下了台。怎么说完的,不知道。”
这之后有天逛书店,在《中学时代》杂志上,叶明珠看见了山东艺术学校的招生简章,上面写着教相声。“就是它了”,他连家里人也没知会,揣着几十块钱就上了火车。
回来没几天,他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但那会,叶明珠家中出了场变故,经济来源断了,掏不出上艺校的3000块学费。
虽然不打算上大学(太贵更上不起),但叶明珠还是参加了高考,成绩正够邢台师专的分数线。叶明珠分数够,但没钱;班里一个小富二代有钱,但是分不够。俩人一合计,小富二代掏出3000块钱,顶替了他去读师专。“是不对,但不然还能怎么办?我那会没别的法子。”
由此,叶明珠正式上了相声这条道。
为了成家,来杭州开五金店
但在那个年代想靠相声养活自己,很难。
叶明珠走过穴、组过团、进过文工团,却一直没有任何起色。当梦想照不进现实时,想要成家的叶明珠暂时选择了后者。
1999年,叶明珠带着女朋友从老家来到杭州,在华家池开了家小五金店。
“相声这行呢,基本功最重要,你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师父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虽说做着生意,叶明珠心里很清楚,就像婚前给媳妇儿兜的底一样:“一旦生活稳定下来,我就要重返舞台的。”
于是每天早上,六点半到七点半是雷打不动的练功时间。早上的公园很幽静,怕惊扰到别人,他就躲在最靠近铁路的角落。一有火车驶过,叶明珠就憋足了气,“嘿!哈!嘿哈!打南边来个喇嘛,手里提溜着五斤鰨蚂~~~”
火车开远了。他意犹未尽,心里期盼着下一辆快点来!
练好嗓子,叶明珠心满意足地走回家。
一天中剩下的时间,他要留给自己的阀门生意。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8年。
德云社勾起了相声魂
2007年,郭德纲带着德云社在全国火的一塌糊涂。叶明珠坐不住了,“北方到处是相声,为什么南方没有?”
他在杭州本地的BBS广发英雄帖,要以相声会友。
屏幕的一端,叶明珠敲下:“约吗?”
对方微微一笑:“约!”
就这么,叶明珠凑齐了一波年轻的演员,有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富士康工人,还有省歌舞团的演员。
2008年,带着这波人练了一年的叶明珠,开始跑社区演出,练节目。“我记得很清楚,国庆节在大关社区演出完,每人得了一盒肥皂、一袋洗衣粉。”
不久,叶明珠又争取到了在河坊街杏林亭的义演机会。一天演三场,每场四十分钟。游人多,亭子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着,观众们听到舍不得走,叶明珠看在眼里,觉着时候到了。
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下,叶明珠和大华书场签下了一年合同。书场负责人怕叶明珠坚持不下去,还事先在合同中押下了一年的票钱。
刚成立,演员就被饿跑了
日,笑海在大华书场开始了第一场演出。
前辈都说,相声一过长江就是死。叶明珠心里也很忐忑,能来多少人?说的内容观众能否接受?叶明珠心里都没有底。
没成想,一开门呼拉拉涌进来一百多个观众,在台上抖出的包袱,观众也能接住,一声声“咦”让叶明珠乐了!
可没过多久,叶明珠就笑不出来了。
从第三场开始,笑海只卖出了十几张票。望着空空的座位,听着稀拉拉的掌声,叶明珠心里颇不是滋味。16块一张的票价本就低,捧场的观众还少,再除去每场300的租金,叶明珠一直在亏钱。
因此那时他最常做的事就是,拿五金店的收益来补笑海的亏损。
现实如同初见面时,叶明珠正在录制的一句话:“相声,就像是广阔大海中一头赫兹不对的鲸鱼,孤独地唱着无人回应的歌。”
来自湖南的搭档还没怎么演呢,便因为不挣钱,奔回了老家。“这是饿跑了”,现如今,叶明珠能笑着说,但当时,他哭都哭不出来。
每逢演出前的午后,叶明珠就不断抬头看天,心里哆嗦:今儿能来多少人?媳妇儿有时也不理解,嘀咕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好在终究还是个通情达理的女人,渐渐地叶明珠将五金店的生意移交到她手里,自己破釜沉舟,全职带团说相声。
杭州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德云社?
这之后,就算场子再冷清,笑海的演员们每天晚上都会聚在一起排练,叶明珠定出的目标是,三个月内书场里不会出现重复的段子。
就这样,节目质量慢慢上去了,媒体关注度起来了,笑海的观众也越来越多了。那时团购刚刚火起来,叶明珠嗅到了苗头,趁热做起了宣传。从每场三五百的票钱,到一场两三千,笑海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
2016年,叶明珠又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增开了周五场相声;第二件,签约了笑海所有相声演员。在这之前,笑海的相声只有周六场,而演员全是兼职状态。为了让演员在相声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获得更多报酬,签了所有人后,叶明珠马不停蹄地到处联系演出。
现在,越来越多的杭州年轻人走进书场听相声,观众里年轻人已能占到六七成,也有不少“小鲜肉”找上门来,想要拜师学艺。
每个周末,160多座的大华书场都能坐得七七八八,这几个月书场装修,笑海暂借100多座的武林书场演出,粉丝们也能跟过来坐得满满当当。
“杭州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德云社?”,这让叶明珠越来越有底气喊出自己出发时的梦想, “只要持之以恒,肯定有这么一天!”
在叶明珠看来,自己做这些事情,往大了说,是出于对传统相声的传承;往小了说,只是痴迷与热爱。“但要是再来一次,我还是不带团队了!太累了,让别人干吧。我只想当个合格的说相声的。”
换上长大褂,对观众深鞠一揖,属于叶明珠的相声时间又开始了:“我请您吃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
恍惚间,站在台上的,依然是二十五年前,那个哆哆嗦嗦说着《猴的自白》的少年。
? 文丨悦小爷
? 图丨叶明珠提供
悦杭州专属福利
在本文文末留言,说出你与相声的故事
获得点Zan数前5名
每人将获得一张由笑海相声会馆提供的门票!
(4月15日前,任意一周的周五都可去哟!#由于装修,笑海暂时搬到了竹竿巷12-2武林书场!别跑错了哦!#)
点Zan截止时间:日20:00
悦杭州原创文章
谢绝一切形式转载
本号不授权,侵权必究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于谦文化有多高?郭德纲:整个后台,沾文化俩字,过不去于老师!-hao123上网导航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请换其他浏览器重试。
于谦文化有多高?郭德纲:整个后台,沾文化俩字,过不去于老师!
3634次播放
内容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云社高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