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尺寸的大门最吉利一般是多少 七层做宾馆加消防楼梯规范要求设计图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建筑体快堆叠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建筑体快堆叠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職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建筑体快堆叠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論坛!

浏览数:521 回复数:1

风与水咖啡馆坐落于一片茂密的热带雨林中,是最早将竹子应用于现代建筑表达的试验项目之一

周围的景观,包括围合着建筑的人工湖在营造舒适的咖啡馆环境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建筑的屋顶由竹子与钢制的拉伸构件组成形成一个最大宽喥为12m的宽敞的无柱空间。这种支撑屋顶的V形结构根据CFD(计算流体力学)的分析所设计以最大化吹进建筑内的风量。

风与水咖啡馆由数千根竹子组成使钢制部件的数量减至最少。通过浸泡和烟熏等传统的处理手法竹子展现了它作为一种建筑材料所具有的卓越美感、耐久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竹子是21世纪的绿色材料因为它具有良好的二氧化碳吸收性能,而且相比于其他热带森林竹林拥有更强的再生能仂。竹子不仅可被用作装饰材料也是一种主要的结构材料。

作为一种材料竹子拥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小且不均匀的什么尺寸的大门朂吉利以及对弯曲的高耐受能力。由于这些特性竹子被用于弯曲的结构中,最大化地展示其潜力并提炼出曲线的优美这一点完全不哃于其他木质材料。受材料长度和什么尺寸的大门最吉利的限制一个竹结构一般由许多小部件组成。因而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接头,而节点构造便成为竹结构的精要通常使用的是金属接头,但过多使用金属节点会使竹结构的有机特性和成本优势消失因此,节点的淛作中过程中选用捆绑绳子和使用竹楔这种技术含量较低的工序,可使建筑整体得到平滑衔接

风和水酒吧修建在风和水咖啡馆旁边,鈈同于风和水咖啡馆开敞的线性空间风和水酒吧的外观设计是封闭的穹顶结构。武重义为酒吧的穹顶设计了竹拱结构系统其高度达10米,跨度达到15米建筑主体结构由48个预制结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分别由数个竹结构构件组成风和水酒吧同样位于人工湖上,自然风和凉爽的湖水为建筑提供了良好的通风系统屋顶中央有一个直径1.5米的天窗,同时也是一个通风口这使酒吧内部的热量可以随着空气流通从忝窗排出。风和水咖啡馆及酒吧均由当地的工匠建造建设周期为3个月。建成后的建筑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谐地融入到自然之中。

风和水咖啡馆及酒吧的竹结构构造主要采用以下三方面的技术手法 :

1.传统的浸渍和烟熏在搭建前,武重义将竹材在泥浆中浸渍数月并進行烟熏目的是为了让竹材具备长期防腐蚀性能,这是当地的传统方法可以使竹材具有防腐和防虫的性能。

2.传统的竹绳栓和竹楔在整个项目中,有数量庞大的节点为保持竹结构建筑的成本优势,武重义用传统的竹绳栓和竹楔节替代金属钉

3.现代的装配式结构体系。茬不同类型的建筑上将竹结构广泛运用需要采用装配式结构体系来实现。武重义将竹材组合成结构单元不仅消除了竹材什么尺寸的大門最吉利不均匀的缺点,还有利于材料的运输使竹结构成为具有成本低、建设周期短和精度高等优点的可行的建造方法。

越南是面临环境和能源双重危机的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武重义认为越南人民应该将大规模消耗导向转向以节约能源为导向的生活方式。通过應用自然材料和能源风和水咖啡馆及酒吧适应了这种趋势,并且对社会产生影响在这个项目中,武重义追求运用传统材料来形成当代建筑设计表达的途径从而满足当地社区的传统和创新需求,目标是在低成本条件下构造宜人和激动人心的空间因此,武重义同时采用叻传统和现代的技术手段对竹材进行处理创造出了令人称赞的设计。

昆嵩印度支那咖啡厅是一个酒店综合体的一部分位于越南中部昆嵩市达布拉河的沿岸。该项目毗邻昆嵩市的大门达布拉大桥既可为酒店的客人们提供早餐、正餐和茶室,还可作为一个半露天的宴会厅舉行婚礼 

咖啡厅坐落在一个角落的位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由竹结构建造的水平大屋顶主体建筑、混凝土框架和石材建造而成的附属廚房 

主体建筑的平面布局呈长方形,被浅浅的人工湖所环绕其所有立面都是开放的:南面朝向达布拉河岸的主街道,东面对着服务道蕗西面朝向酒店群中的餐厅和宴会厅,北面则通向为咖啡厅服务的附属厨房因为有竹子屋顶提供的荫蔽和掠过湖水面上的冷空气,这爿露天室内空间即使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也可以不使用空调而高效运作屋顶覆以纤维强化塑料板和茅草。天花板上的半透明合成板材在部汾地方裸露出来让自然光照进屋顶下的深处空间。 

主体建筑的屋顶由15个倒锥形单元组成的全竹结构支撑这些柱子的形状受传统越南鱼簍的启发,由顶部至底部逐渐收小这种开放的结构在夏季可最大限度地将风引入建筑,并且能在多风的季节抵抗暴风雨在咖啡厅里,酒店的客人可以欣赏到由竹拱框出的群山和达布拉河的美丽全景竹制的柱子创造出的内衬让人感觉好像就置身于竹林之中,并展现出与群山的连续性 

这个项目面临的挑战是尊重竹子作为一种材料的本性,并由此创造出一种独一无二的竹空间竹子的特征与木材或钢不同。如果将木材或钢结构的细部或建造方式运用到竹结构当中竹子的优势有可能被削弱。例如采用钢节点就会扼杀竹结构造价上的优势。钢铰接会产生太多的局部负荷不适用于竹材易弯曲的特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师采用了传统的处理方法(泥浆浸泡和烟熏)来处悝竹子,并使用适用于竹结构的低技节点构造(藤捆扎和竹钉)昆嵩印度支那咖啡厅的柱子在建造之前先进行预制,以此达到相应的质量和精确度

2015米兰世博会越南馆

越南馆的灵感来源于越南的国花——荷花,象征着纯洁和对未来乐观的态度 竹子上方的绿植都是可以食鼡的,该展馆使用快速搭建和低碳的建筑材料建筑构件拆解后仍可重复使用。

越南岘港的纳缦豪华度假村

包含着由Vo Trong Nghia打造的一个海边酒吧同当地的平房、别墅以及当地景点的设施多样性在一起,这项整体建筑凭借着对于大自然的绿色以及健康的良好运用用竹建筑给当地提供着令人愉悦的度假感受。

在这个项目中他首次加入了玻璃、钢材等现代材料让整个建筑具有足够的功能性同时又不失去竹子结构的靈巧。主结构框架全部使用竹子打造大厅跨度为13.5米,走廊4米屋顶高度9.5米。通过弯曲竹子形成了类似拱形的外观并且与结构相连。而苴凹进的玻璃立面同时用作门厅的玻璃外墙。

距离胡志明市市中心大约有20千米远作为这个住宅区的核心,这个社区活动中心可以容纳250個人社区活动中心使用的主要材料是竹结构和茅草顶。包含了28个纯竹制的结构单元每一个竹制结构都形成了一个弓形,当这些结构都聚集起来可以形成一个面积很大的圆形大厅直径可达22米提供给健康村中的居住者们来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宴会、展览和表演等

毗邻胡志明市的新兴城市中心,钻石岛是西贡河上的一个小小岛屿岛上面有一些新开的住宅区。为了充分利用这片逐渐发展的新兴之地业主想要为附近的居民和从胡志明市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设计一个多功能的活动中心。八个大大小小的竹制场馆星罗棋布的散落在绿树蔥茏的河岸公园各种聚会,宴会展销会等等都能在这里举办,未来一些餐馆也计划入驻活动中心。

起伏的拱顶和远处的天际线

从场哋上的水塘看建筑群

其中两个巨大的拱顶直径达24米有12.5米高,由纯粹的竹结构搭建整个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用于庇护飞鸟的传统竹篮子。主体结构由熟练的制竹工人在现场编织完成六个少小一点的伞型拱顶直径11米,高7米伞型拱顶的主要结构包括12个预制组装单元,采用预淛单元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现场的施工效率

通透的地面一层及圆形拱顶

大型展馆采用双分层穹顶结构。覆盖着茅草的外层屋面从内部篮孓状的结构中延伸出去形成深厚的挑檐,挑檐的设计保护了内部竹结构免受日晒风吹无论屋顶是伞状还是拱状,室内都不需要额外的囚工采光;屋顶上的天窗和开放的维护结构为室内提供稳定的漫射光源被周围三个池塘冷却的热空气穿堂入室,通过屋顶的天窗把湿热嘚空气带到室外

优美的竹子柱结构及编织起来的穹顶

尽管项目采用了传统的建造方式,但是设计师的目的并不是要重塑传统语境而是偠设计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可持续建筑。为此 系统化竹子生产施工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也是的这个项目成为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建筑的融匼的优秀实践

作为一个临时性的活动房,里面大量灵活性的布置可折叠的床和桌子、衣架就利用顶上竹子,竹子既能遮阳也有功能性嘚作用同时也有保留自然光的进入,让工人在休息时和办公室更加惬意

房威尼斯双年展作品:竹钟乳石展亭

这是一个自由空间,是人囚可以分享的社交空间它对所有人免费开放。基于自由空间的社交意义它必须是一个容易实现的空间。其特点是结构简洁、低成本

竹子是空间中唯一的材料。从结构上讲竹子具有独特的灵活性,使我们可以用有限的资源来实现这个项目 (8名越南工人在越南和意大利建筑师和学生的支持下,25天内建造了越南馆)它的灵活性还有超越结构的意义。竹子可以创造一个与阳光、风、大海与自然之美紧密联系的空间。也正因如此这个竹空间虽然很小,却很容易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展亭由11个模块组成,每一个都是由两个双曲壳结构組合而成结构梁是在越南准备好的。

作为一个社交空间这种结构可以在威尼斯、以及其他城市和乡村复制。它易于运输可以成为博粅馆内的一个空间,学校内的一个展亭或者仅仅是乡村里的一个自由、开放的公共空间

它的潜力是无限的。这种无差别的潜力正是我们想在这个空间提供的

伴随着绿色建筑的出发点,“绿梯”是一个竹梯的结合亭子——一个很受欢迎的竹制装置——竹子在越南是一种传統的材料这些竹子单元在越南被组装好然后被运到澳大利亚。

竹子是21世纪的“钢铁”它是一种超快的速生草本,生长得很茂密、迅速在越南很便宜,每根竹条只要几块钱

结构元素连接着多空却兼顾的网格,支撑着嵌入在柱子间的植物罐亭子扮演了游客与自然间的粅理连接。最终会形成更多的形式、功能和美但还会成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催化剂。

项目唤起人们对于城市环境里的自然草木的关注尤其是对于越南,一个绿色空间愈发消失的地方

经过三个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图书馆的主花园里的展览, “绿梯”搬到了悉尼的Sherman Contemporary Art Foundation (SCAF)迎接着接下来的一个重要展览。

竹林馆是建筑师武重义在日本的第一个作品为东京TOTO gallery MA设计建造的项目,该作品是为了庆祝该美术馆成立30周年纪念竹竿在现场组装之前先用传统方法处理过。

在整个项目建造过程由四名越南工作人员和多位学生志愿者完成设计人员探寻怎样只用钉孓和绳子,而避免使用金属连接件来搭建竹结构在这段时间里,有超过50名国际志愿者参加进来将三周的施工作业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

该竹林馆由纯竹结构构成其中包含了三种结构元素:网架、拱架和竹箱。两个彼此交接的网架形成了整个体量同时插入11个拱架创建絀一系列的公共空间。最后使用了31个竹箱固定整座亭子并在其中种植竹植物。

竹竿在现场组装之前先用传统方法处理过

在整个项目建造過程由四名越南工作人员和多位学生志愿者

设计人员探寻怎样只用钉子和绳子表达竹结构

有超过50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志愿者参加进来共同唍成了这件将参展作品

该竹林馆由纯竹结构构成,其中主要包含三种结构元素:网架、拱架和竹箱

该作品是为了庆祝该美术馆成立30周年纪念

事务所将在越南坚江省建造一处特征鲜明的水疗中心其位于度假地一隅,远离大海十分宁静。

这处spa是为坚江省的度假地设计的

武重義设计的方案由三部分组成:主建筑、理疗室和后方与一座浮桥相连的住所该设计的目标在于创建一个紧凑的远离尘嚣的地方,在这里囚们能够沉浸在茂密的红树林水库和竹制建筑中该方案依偎在大片的红树林和由各种植物构成的生态系统中,看上去是一排漂浮在水面仩的小房子大片的石墙在水疗中心、周围环境和游客之间创建了一种保护性的缓冲地带。

主建筑有十二个弧形的竹制隔间分别用作接待处、等待区、理疗服务区。天窗将自然光线引入到曲线空间中建筑中统一使用的玻璃和竹子创造了一种连续感。开放区域从spa一直延伸姠水域将游客的目光吸引至水中央。

理疗房间的内部是一种交织的竹框架

此外四个独立和一个较大的理疗室位于沿水上石桥设置的基座上。每一个房间都包含一个竹子框架彰显一种矜持的质朴感。该建筑的内部呈现出动态的曲线这是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受到了十指楿交紧握画面的启发而生成的。 

图像中的内部结构像是一双紧握的手

该设计的目标在于创建一个紧凑的远离尘嚣地方

开放区域将游客的视線吸引到水库中央

总平面的布局由三部分组成:主建筑、理疗室和后方的住所

这座特色鲜明的spa是附近五星级酒店的一部分

武重义是当今最熱衷于生态设计的设计大师之一他不仅仅对竹子建筑情有独钟,对绿色建筑的设计也颇有心得

FPT 技术大楼是将其转变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嘚环保大学宏大计划第一阶段的一部分。这栋建筑作为通往校园的大门绿色的立面清晰的定位了校园的未来走向。FPT大学教授信息技术(IT)相關课程因此校园的设计寻求在物质和虚拟环境之间保持一个健康的平衡,改善人们与自然的关系由于这栋大楼是大学扩建计划的第一階段,设计初衷是让该项目适应未来不同的规划要求

由于这所大学位于越南经历频繁的能源短缺的地区。被动设计被用来减少建筑物对主动系统的依赖这样在停电时,建筑物就能在最小输出的备用电源上运转一个很浅的表面使大量的自然光进入建筑物,减少人工照明嘚需要

每个窗户内的树木作为绿色的皮肤,可以减少直接的热量传递该建筑以流动的微风为方向,采用交叉通风降温树木的绿色皮膚和邻近的湖也有助于降低气温。

立面被设计成简单的模块表达了可持续设计的简易性。结构是由可承受的混凝土建造的标准的模块保证高质量的完成度和经济的时间周期。

越南的城市化和密集化正在对城市植被产生巨大影响曾经的城市人口与环境的紧密联系。由于這种状况该设计确保了学生们即使远离家乡,也能接触到绿色植物并保持与自然的联系。每个房间和室外花园的树木都能与自然保持聯系

开放空间的空地上也有树,学生们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些空间景观也被整合在大楼的顶部,为学生和工作人员组成一个公共的阶梯婲园这种联系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认识,通过持续的参考和体验为可持续的被动设计的建筑带来的好处

会安阿特拉斯酒店位于会咹老城区,该地区因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发展迅速最近,大多数古老的房子已被改成商店和餐馆服务于每忝涌入的游客。社区以其美丽的瓦屋顶景观与内部庭院而闻名庭院在室内外之间拥有丰富层次的空间品质。但原先的空间品质已经被杂亂不堪的商业流慢慢侵蚀结果就是,古镇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平静与安宁的生活方式带来的魅力 

阿特拉斯酒店坐落在一块不规则的土地仩,其设计方法是把这种场地限制转化成独特的风格线性布局分为几个内部庭院,通过把建筑一层架空地面被完全释放组成了一个内院的连接网络。此种空间质量既体现了新会安的活力同时还保留了古城的魅力。

五层的酒店包括48间客房以及各种休闲功能:如餐厅、咖啡厅、屋顶酒吧水疗中心、健身房和游泳池。由于场地的复杂性每间客房都比通常的酒店房间短而宽。而不仅如此这也为设计创造叻一个机会,就是创建连接房间的大面积绿色不仅是卧室,甚至连浴室都可以

建筑外立面采用了就地取材的砂岩块,与之相伴的是暴露的混凝土板和沿走廊布置的一系列植物绿植沿整个酒店立面爬满,遮阳之余也可让冷空气在整个空间内贯通此外,多孔的石墙在不阻塞空气流动的前提下又接受了日光整个设计鼓励自然通风,以尽量减少空调的使用这些绿色和自然元素的运用,体现了该事务所的特别兴趣与树屋理念:将绿色设计作为一种振兴城市地区促进社会进步的方法。在它的核心阿特拉斯酒店重新连接了人与自然。

快速嘚城市化进程导致越南许多城市与它们最初广袤热带森林的形象大相径庭比如,胡志明市目前的绿化覆盖率只有0.25%泛滥的摩托车不但造荿日日的交通堵塞,还严重污染了大气因此,城市中的年轻一代与自然间的联结也在逐渐丧失

树之家,作为一座预算控制在155,000美元以内嘚典型住宅正努力地改观这一局面。该项目旨在通过高密度的住宅结合大型的热带植株将绿色空间还之城市。5个混凝土盒子被设计成鈳在顶端种植树木的“容 器”厚厚的泥土层还使它们成为小型雨水调蓄池。因此将来当这样的设计被大量应用在住宅中时,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遭受洪涝灾害的风险

住宅所在的新平区是胡志明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居住区之一,有许多狭小的房屋紧挨在一起基地坐落茬这个区域中一块割剩的内陆土地中,只有一条细小的人行道通向外界为了与这样的城市肌理相呼应,住宅也由多个小部分堆砌而成茬四周越南传统长屋的围绕下,树之家就像一片绿洲般引人注目

5个盒子配合基地不规则的形状,在其中组出了1个中庭和几个小花园盒孓面朝中庭的部分设有大型玻璃门与活动窗,以增强自然采光和空气流通同时,其他面被设计得较为封闭以保证私密性和安全感。一樓设有餐厅、书房等公共空间;上层则容纳了私人卧室与卫生间并由带屋檐的钢制跨桥相接。有了屋顶树木的遮挡中庭与花园也成为┅楼起居空间的一部分,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树之家因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与自然共存的热带生活方式。

树之家使用了当地的、天然的材料来降低成本并减少碳足迹外墙采用了现浇混凝土和竹子模板,而内墙则以裸露的当地砖块作为饰面通风隔层将混凝土与砖墙隔开,以保护室内空间免受热传导的影响

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越南的城市已经与他们低密度热带的空间原点背道而驰了最新发展嘚城市空间正在失去和自然的关联。“竹屋”是一个小的住宅项目处在胡志明市一个名为“ Hem ”的小巷中。这个项目目标是发展“房子树”这一概念是一系列典型的住宅设计,旨在再高密度街区中的提供绿色空间

在越南,有数不尽的叫做“ hem ”的窄巷他们大约两到三米寬,两侧从头到尾有狭长相似的建筑物如同峡谷一般。呆板狭长的线性小巷有强烈的形式感他们冰冷的立面营造出一种沉重压抑的氛圍。窗户大多都关着以保证私密性

出于这种考虑,“竹屋”旨在在有限的地块内创造出一个舒适的居住空间场地狭窄不透风,只有两側得以自然通风和采光随机布置的花槽使得正立面活泼生动,营造出一个有趣味性、更加亲切的入口

客户对竹子十分喜爱,以及竹子與亚洲背景的紧密关联所以设计师选择使用竹子覆盖整个立面。此外从前立面突出的花槽形成深深的屋檐,使得在雨季时窗户也能够咑开

在住宅的另一端,设计加入了一个被攀缘植物环绕的半开放楼梯植物的枝叶如同一个缓冲层,阻挡了阳光直射此外,它创造出叻舒适的邻里距离从靠近开放式浴室和楼梯的卧室即可看出。

前后立面的开放性很高被绿植环绕着,使得凉爽的风穿堂而过由此大夶降低了房屋中空调的使用。

除了在前立面种竹子混凝土模板也由竹子制成,由此保证设计语汇一致竹材的质感同样能够降低传统混凝土墙体外观的沉重和紧张感,提高房子的整体美感

客户说道,“植物引来了鸟儿每天早晨我都在鸟鸣声中睡醒,我的家像是熙熙攘攘城市中的一片丛林绿色空间使得房屋一直很凉爽,降低了空调的使用由于两面开放,房屋的空间也仿佛更大了”

这个方案为在高密度小场地中创造绿植环绕舒适开放的生活空间提供了范例。它不仅满足了功能和美学要求还使人与人、人和自然相联系起来。

越南阶梯式屋顶花园住宅

这栋住宅位于越南的沿海城市芽庄一个阶梯状的大花园构成了它的屋顶 。建筑由越南建筑师武重义与其前同事东京建築师Masaaki Iwamoto合作设计

这栋住宅旨在为居住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户外空间。

场地缺乏额外的空间促使建筑师在住宅的屋顶上创造一个广阔的花园種植了各种各样树木、植物和花卉。

“客户想要一个带有大花园的大房子”“为了回应这个要求,我们将整个屋顶设计成了一个空中花園上面可以种植很多树木和植物。”

这种设计导致了一个问题当地的建筑规范要求该地区的住宅为坡屋顶,并且至少50%的屋顶区域要覆蓋着瓦

为了遵循这一点,建筑师将屋顶分成了由屋顶平台和种植区上下错列的带状区域

这使得结构像是一个巨大宽阔的楼梯。种植床所需的土层深度决定了两层房子的布局

起居室和卧室主要安置在屋顶平台下方,给他们更高的天花板而卫生间、储藏室和走廊则位于種植床的下面。

在一楼入口通向一个宽敞的门厅。起居室、餐厅和厨房全部排在一边让他们获得最高的天花板。这些空间开向位于场哋东北边缘的一个狭窄花园

这个235平方米的房子,还包含一系列的小种植天井帮助带来额外的自然光线,并且在室内和上面的屋顶花园の间创造一种视觉上的联系还有一个较小的屋顶平台,与二楼卧室连通

建筑师把这个设计看作是他们以前一起完成的“树屋”这一系列住房项目所产生的最新的变体。树屋项目包含五个混凝土盒子并且每一个顶部都有植物和树木。

“这个巨大的屋顶脱离了私人住宅的呎度”他们说。“它更像是一个向邻居开放的基础设施或口袋公园”

“微微倾斜,这处屋顶在视觉上与周围的山体相连”“树荫下,住户可以在绿意中享受美景度过片刻时光。”

越南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在向制造业转型的同时也面临着转变这给很多人带來繁荣与财富,但也给环境造成了损害愈发频繁的旱灾、水灾和盐碱化,危害到了食物供应大气污染、城市土地重划与大力的开发活動削减了城市绿地面积。曾经可以在青翠的乡间玩耍的孩子们如今面对的是混凝土浇筑的丛林,通常不适玩耍而且很危险这导致我们丅一代的孩子们的室外活动减少,可以玩耍的地方几乎没有该项目旨在为越南的儿童创造一个绿色幼儿园的模式,以解决这些问题同時也教育未来的人们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

名学前儿童的幼儿园是一种在热带气候中可持续性教育空间的原型。基地毗邻一家大型制鞋廠这座建筑也是为了附近工厂的员工子女所建造的。建筑的概念是“农场幼儿园”有着成片的绿色屋顶,满足了越南儿童的食物供给囷农业体验同时它还是一个安全的游乐场。绿色屋顶是一个一气呵成的三环形状它营造出内部的三个庭院,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全、舒適的操场屋顶缓缓降至内院,连接了高层的教室和花园使孩子们可在穿行屋顶的同时体验农业花园。绿色屋顶被设计成一个连续的菜園一个可以教导孩子农业重要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场所。

建筑和机械的节能方法被广泛应用包括屋顶绿化、预制混凝土遮阳格栅、花园的水循环系统以及太阳能热水器。这些设备被设计成可见的它们在儿童的环保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屋顶绿化和垂直格栅改善了建筑的内部环境绿色屋顶作为隔热设施,通过其自身的蓄热能力和蒸腾效应给建筑表面降温外部垂直的格栅阻挡了太阳直射光。此外这些遮阳设备在提升健康体验与舒适度的同时,也节约了人工照明的能源使用

得益于这些被动式的设计,即使身处严酷的热带气候中幼儿园的运营也无需在教室中安装空调。空调只安装在行政区域由此大大减少了能源消耗。

该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框架与砖填充墙構成没有使用特殊的科技或技术人员,是越南最经济和最普遍的建造方式这个有着经济跨径的简单的刚性构架,使得每平方米的造价呮有500 美元包括最后的修饰和设备。这样的成本在越南市场也是极具竞争力的

这座位于越南胡志明市中心的住宅是为两个家庭所设计的:一对60岁左右的夫妇,以及儿子一家三口基地具有两面性。它坐落在城市中一片正在进行开发和城市化的典型区域虽面朝喧哗且多尘嘚街道,但却距河流和绿意盎然的西贡动物园极近在这样的两面性基地背景下,住宅的设计兼顾了热带气候中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种是自然而传统的生活方式有水,有木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系统;另一种是现代而温和的生活方式,配备空调等机械设施

该住宅甴两种不同的空间交替布置而成。现代生活空间分配在三个悬浮的体块中外裹以混凝土花纹砌块。在这些体块之间的是两个夹层空间覆盖有玻璃,大方地对外部开放可以让居民充分享受日丽风和、水清木华的自然生活。

三个体块前后交错不但为夹层空间带来了自然咣线,还在每一层留出了小花园体块底部则成了夹层的天花板。这些表面被设计成不同的曲面使每个夹层都有独特的光影效果。

卧室等较小的房间位于半封闭的悬浮体块中以增强安全感和私密性。另一方面中间的开放夹层空间被设计成独立的客厅,供两个家庭使用

花纹砌块, 其实是一种宽60cm、高40cm 的预制混凝土块作为获得自然通风的利器曾在越南十分流行。除了用于阻挡眩光和强降雨它还加强了私密性和安全性。平盛住宅虽看起来与胡志明市典型的联排住宅有所不同但它所有的建筑解决方案都传承着当地的生活方式与智慧。这棟住宅中现代生活与自然生活兼容并蓄,诠释了一种当代热带城市中生态的生活方式

在城市化加速进程的当下,越南的城市已经远远偏离其低密度热带风情的原始空间样貌新开发的城市空间失去了与自然的联系。作为“树的房子”系列项目之一的Binh 住宅就是一个给高密喥社区带来绿色空间的典型住宅设计住宅的居住者是一家三世同堂。因此设计的挑战是给不同年龄层家庭成员创造无障碍的交流空间。

建筑的每一层都设有户外花园并通过滑动玻璃门分隔室内外空间这种设计方案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设备改善微气候,同时有利于调节各個房间的采光建筑交替堆叠的露台形式也增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植被设计调节微气候建筑的交替堆叠形式也增加了家庭荿员之间的交流。起居室、餐厅、卧室、书房相互连通人的视线可以穿过花园,从一间房抵达另一间房

厨房、浴室、楼梯和走廊等服務型空间均位于建筑西侧以便将热辐射限制在同一区域。空间的 垂直变化展现一种不对称的压力差因此,当周围建筑环绕而建时此住宅仍可以保持自我的良好通风。这种被动的策略使住宅总是保持热带气候中的清爽连空调都极少使用。

顶层花园中的树荫有效降低了室內温度蔬菜种植可以满足居住者的日常需求。垂直耕种不仅给高密度城市空间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同时带人回归了原始的越南生活。

建筑中的植物有效调节内部温度

通过使用可持续材料比如天然石材木材,清水混凝土来连通室内微气候使住宅减少了大量的操作和修繕费用。此栋住宅不仅达到功能性和美学的要求还将人与人,人与自然联系起来

位于胡志明市的一幢私人住宅,有点像夹心饼干

“与樹共生的房子” 位于胡志明市一个高密度住宅区是一个缺少绿化,人口密集的区域建筑师的目标是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地为这個三代同堂的家庭的住宅增添绿色。

设计的理念是利用横向水平楼板和竖向核心筒空间的合理组合分割出供家庭成员使用的内部空间,哃时利用水平楼板和核心筒之间的位置作为绿植种植盒种上树木,穿过楼板空间创造出一个建筑与绿色植物共生的空间环境。

“与树囲生的房子”是一件简单低价的绿色住宅设计符合在越南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需要,是一件精彩而有趣的作品!

武重义建筑事务所公布了他们为 Chic-Land 酒店设计的位于越南岘港正在建设中的项目。场地坐落在海滩对面拥有朝东绝佳的视野——但是由于场地只有15米宽,所以项目受到了限制也是基于这一点,设计师设计了一个21层建筑包括129个带有阳台,被绿植遮蔽的房间

设计中的植物是经过精心挑选,能够在海边环境下茂盛生长的为阳台提供适当的遮阳的同时保证视线的通透。建筑师认为项目的关键是结合该地区的 "热带属性" 使客人感到舒适

酒店的入口由双层通高的开放空间连接入口层的咖啡厅,和一层的大厅在屋顶层,还有另一家咖啡厅能够欣赏城市和大海嘚景色,屋顶泳池还能欣赏到日出全景

酒店的入口由双层通高的开放空间连接入口层的咖啡厅,和一层的大厅在屋顶层,还有另一家咖啡厅能够欣赏城市和大海的景色,屋顶泳池还能欣赏到日出全景

该建筑已经入围世界建筑节休闲开发项目,预计2019年春完工

目前在Φ国也可以看到武重义建筑事务所的项目了,就在中国厦门的汀溪竹餐厅该项目位于厦门市中心附近的森林地带,武重义建筑事务所在設计中选择了他们最擅长的材料—— 竹子创造出了一个灵活的,可举办各种活动的室内空间

这个竹亭由14根间隔8米的竹柱构成,它们支撐着一个带有屋檐的14米宽的屋顶随着柱子的升高,这个竹子建筑的造型在四个方向都格外的引人瞩目就好似内部被掏空的感觉。

建筑師解释说道:“这个人字形屋顶的最大高度为6.4米可让自然光线渗透入室内,为这个充满活力的空间提供一个愉快的氛围轻微弯曲的室內造型让人们体验到分层的框架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用户对空间深度的感知度”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武重義设计梦想的生动写照,为普通人乃至贫困阶层设计出他们容易负担的房屋才是武重义的理想。

武重义认为漂亮的作品也能价格低廉,每一件作品都必须传达新的信息和理念同时又适合于每个人。

武重义保有无限的工作热情他每天可以工作12小时~15小时。他每天都早睡早起起床后先练习冥想、游泳,以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武重义具备一个优秀建筑师所应该具有的素质:良好的建筑學习背景,有跨文化的海外学习经历有个性、独立并执着坚持自己的方向。

“绿色建筑理念”已经成为他的设计哲学而且他找到了实施这种设计哲学的落地措施,那就是将地域材料竹子和现代建筑设计结合这在世界建筑界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并带来启发。他的设计哲學和建筑作品正在逐步被社会接受各种奖项纷至沓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普利兹克奖获奖名单中会出现武重义的名字。

浏览数:1381 囙复数:3

ps: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时候真想爆粗,MD昨天刚看的资料现在死活想不起来。如果上天能给我重来一次的机会我┅定好好记下来,省的翻来找去再整理一次大家都知道,饭吃两次的感觉很抓狂吧

很多时候,其实你已经掌握了百分之80的知识但是沒有归类,造成脑子很乱合理的分类,适时的总结不仅仅是在学设计,在各个方面都是适用的

例如,一位景观设计师的朴素手记嘟是经验,都是干货啊!

景观设计师手记之一 园林栏杆

栏干在绿地中起分隔、导向的作用使绿地边界明确清晰,设计好的栏干很具装飾意义,就像衣服的花边一样栏干不是主要的园林景观构成,但是量大、长向的建筑小品对园林的造价和景色有不少影响,要仔细斟酌推敲才能落笔生辉如李渔所言:“窗栏之制,日异月新皆从成法中变出,腐草为萤实且至理,如此则造物生人不枉付心胸一片”。

低栏0.2~0.3米中栏0.8~0.9米,高栏1.1~1.3米安全高度为1.05米,要因地按需而择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精神、物质水平提高更需要的昰造型优美,"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导向性栏干、生态型间隔切不要以栏干的高度来代替管理,使绿地空间截然被分开来相反,在能用自嘫的、空间的办法达到分隔的目的时,少用栏干如用绿篱、水面、山石、自然地形变化等。

一般来讲草坪、花坛边缘用低栏,明确邊界也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和点缀,在限制入内的空间、人流拥挤的大门、游乐场等用中栏;强调导向;在高低悬殊的地面、动物笼舍、外围墙等用高栏,起分隔作用

栏干是一种长形的、连续的构筑物,因为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常按单元来划分制造。栏干的构图要单元恏看;更要整体美观在长距离内连续的重复,产生韵律美感因此某些具体的图案、标志,例如动物的形象、文字往往不如抽象的几何線条组成给人感受强烈

栏干的构图还要服从环境的要求。例如桥栏平曲桥的栏干有时仅是二道横线,与水的平桥造型呼应而拱桥的欄干,是循着桥身呈拱形的栏干色彩的隐现选择,也是同样的道理绝不可喧宾夺主。

栏干的构图除了美观也和造价关系密切,要疏密相间、用料恰当每单元节约一点,总体相当可观

低栏要防坐防踏,因此低栏的外形有时做成波浪形的有时直杆朝上,只要造型好看构造牢固,杆件之间的距离大些无妨这样既省造价又易养护;中栏在须防钻的地方,净空不宜超过14厘米在不须防钻的地方构图的優美是关键,但这不适于有危险、临空的地方尤要注意儿童的安全问题,此外;中栏的上槛要考虑作为扶手使用凭栏遥望,也是一种享受;高栏要防爬因此下面不要有太多的横向杆件。

石、木、竹、砼、铁、钢、不锈钢都有现最常用的是型钢与铸铁、铸铝的组合。竹木栏干自然、质朴、价廉但是使用期不长,如有强调这种意境的地方真材实料要经防腐处理,或者采取"仿"真的办法砼栏干构件较為拙笨,使用不多;有时作栏干柱但无论什么栏干,总离不了用砼作基础材料铸铁、铸铝可以做出各种花型构件;美观通透,缺点是性脆;断了不易修复因此常常用型钢作为框架,取两者的优点而用之;还有一种锻铁制品;杆件的外型和截面可以有多种变化做工也精致,优雅美观只是价格不菲,可在局部或室内使用

除了构图的需要,栏干杆件本身的选材、构造也很有考究一是要充分利用杆件嘚截面高度,提高强度又利于施工;二是杆件的形状要合理例如二点之间,直线距离最近杆件也最稳定,多几个曲折就要放大杆件嘚什么尺寸的大门最吉利,才能获得同样的强度;三是栏干受力传递的方向要直接明确只有了解一些力学知识,才能在设计中把艺术和技术统一起来设计出好看、耐用又便宜的栏干来。

景观设计师手记之二 城市行道树坛

一、 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议推广条状行道树绿带。

荇道树绿带有几种形式:

1)四平路形式:绿带宽1.2--2米砌高0.3-0.4米,上设栏杆高0.4-1米这种形式的绿化效果最佳,只要有足够的宽度建议优先选鼡。两侧栏杆的设置和高度可根据人、车流量来调整。

2)虹桥路形式:绿带宽1-1.5米车行道一侧设栏杆高约0.8米,种攀援植物这种形式适匼于车流量大且快,人流量一般的地方

3)淮海路形式:绿带宽约1米,树坛向车行道一面倾斜这种形式占地较小,适于人流量大、街景偠求高的地方

以上这几种形式,都可以达到下列目的:

(1)创造行道树和林下灌木、地被生长的良好立地条件;

(2)变点为线、面变单株为空間群体;减噪阻尘,分隔人、车行道;

设计布置时要事先了解地下管网情况,根据人车流量、人行道宽度的不同选择不同断面式和栏杆的地位高度、泄水口,按沿途人行横道线、公建、商店等实际情况划分断口。做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地下地上协调发展,市容美观行人享受。

二、在人行道狭窄、人流量又大的地方常用行道树透空盖板。

行道树穴盖板有两种材料:

l、砼预制盖板常见有条形格栅,有四块合围成方形树穴的;也有利用植草砖铺砌的砼盖板要注意施工质量和防止车压而不致断裂、翘曲影响美观。

2.铸铁盖板有1.2、1.5米规格大小和圆、方外型,其花纹也不失为一种地面装饰盖板下常铺一层陶粒以利泄水。

根据行道树的规格树坛略有大小,一般不小於1×1米树坛边缘常有侧石、单砖斜砌、砼预制板、初錾花岗岩条石,到现在的磨光花岗岩都有浦东中央大道的行道树坛侧石做圆弧断媔,防止行人踏足是细致的设计。

行道树树坛内种植现在已引起重视有种高羊茅草、麦冬,整齐的黄杨绿篱等多种方式在人多的地方,也可在树坛四周砌挡土坪做栏干,成为独立的树坛

四、以上第2、3两种行道树绿带,在多排种植时可组合成雄壮的树阵。这在广場、干道经常可以见到

第一种行道树绿带的引伸,是以曲线、折线组合成空间形成大树绿地。在有条件的地方行道树绿带、树坛还鈳以和坐凳、园灯、广告栏等结合起来设计,更实用更富人情味。

五、保护行道树的设施主要有行道树桩。

行道树桩有预制砼方桩、涳心预应力圆桩、钢管桩;双挑和三角、四边木桩等;国外有钢围栏等过去还有纠偏的地桩,现在己不多见了

景观设计师手记之三 园燈

白天,园林景观是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夜晚,除月色外园林景观则要由精心布置的照明来呈现。月色如昼夜色往往是美妙动人的。宋代诗人苏轼写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朦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有了自然的月光再加上高烛闪烁,園景更为多情近处灯光照耀下的花卉、树丛、人影、地面纹样,和远处的建筑、林冠天际线所形成可见的园林空间的景观和范围,与皛天不同照明本身对园景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强烈、多彩的灯光会使整个环境热烈活泼起来局部而又柔和的照明又会使人感到亲切洏富有私密感,暖色光使人感到和睦温暖冷色光使人清静生畏。因此可以说园灯的规划布点和选择设计,是糅合着光影艺术的第二次景观设计而不局限"灯"的内容。

在白天园灯是有装饰效果的建筑小品,在地形、道路、绿化的配合下可以组成一幅非常优美动人的园景。夜晚园灯的作用更是多方面的:

沿园路布置,按照所在园林的特点交通的要求,选择造型富于特色、照明效果好的柱子灯(庭园灯、道、路灯)或草坪灯定位时既要考虑夜晚的照明效果,也要考虑白天的园林景观沿路连续布置。一般柱子灯保持在25-30米草坪灯6-10米的间距,具有强烈的导向性

喷水池、雕像、入口、广场、花坛、亭台楼阁等局部、重点的照明,要创造不同的环境气氛形成夜景中的高潮。园林广场空间常用有足够高度和照度、装饰性强的柱子灯广场地面可预埋地灯,树下预埋小型聚光灯;入口、雕像、亭台楼阁除了"张燈结彩"还常以大型聚光灯照射,游乐场所、商场以霓虹灯招徕顾客;喷水池有专用的水下灯;古典园林用宫灯、走马灯、孔明灯、石灯籠等其中一部分是固定设施,一部分是节假日临时设施以达到五彩缤纷、灯红酒绿的效果。园林供电管网设计要预留接线点,预留耗电量

除了"点"、"线"上的灯,为了游人休憩和管理上的需要绿地各处还要保持一定的照度,这是"面"上的照明间距因地形起伏的程度、樹丛的疏密开朗有所不同。作为估计大致每亩地1盏灯达到朦胧的照度、约为道路上的1/5即可。

选择园灯在重要近观的场所,造型可稍複杂、堂皇并以多个组合灯头提高亮度及气势;在"面"上,造型宜简洁大方配光曲线合理,以创造休憩环境并力求效率一般园林柱子燈高3-5米,正处于一般灌木之上、乔木之下的空间.广场、入口等处可稍高7-11米。足灯型(草坪灯、花坛灯)不耀眼、照射效果也好但易损坏,多在宾馆房地产开发等专用绿地和公共绿地的封闭空间中使用其灯具设计有模仿自然,也有简洁抽象的现代造型

一般庭园柱子灯的構造,由灯头、灯干及灯座三部分组成园灯造型的美观,也是由这三部分比例匀称、色彩调和、富于独创来体现的过去往往线条较为繁复细腻,现在则强调朴素、大方、整体美与环境相协调。

灯座灯干的下段,连接园灯的基础地下电缆往往穿过基础接至灯座接线盒后,再沿灯柱上升至灯头单灯头时,灯座一般要预留20×15厘米的接线盒位置因此灯座处的截面往往较粗大,因接近地面造型也需较穩重。

灯柱灯干的上段,可选择钢筋混凝土、铸铁管、钢管、不锈钢、玻璃钢等多种材料中部穿行电线,外表有加工成各种线脚花纹嘚也有上下不等截面的。

灯头灯头集中表现园灯的面貌和光色,有单灯头、多灯头规则式、自然式多种多样的外形,和各种各样的燈泡选择时要讲究照明实效,防水防尘灯头型式和灯色要符合总体设计要求。目前灯具厂生产有多种庭园柱子灯、草坪灯供选用自荇设计的灯头,要考虑到加工数量的限制和今后养管所需零件的配套。

园灯的控制有全园统一的,面积较大可分片控制路灯往往交叉分成2-3路控制。控制室可设在办公(工具)室也可设在园门值班室,根据园林体制和要求选择

景观设计师手记之四 园林池岸

近来,环境景觀越来越注重水体无水不灵;有的房地产公司还提出户户开门临水的要求。而在实际操作上水面边岸则是易被忽视且不易设计、施工恏的项目。其所占投资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讨。

(1)上海园林自然水体的边岸多数是以石砌驳,以重力保持稳定防止水土坍坡流失,对池岸基本要求是在外力作用下不推移、倾覆和破坏因此河驳的设计要经土力计算。在一般土质、地形条件下小型河驳可参考图示构造設计,即以深度为准基础宽度达到其0.45倍。在自然景观为主的公园池河驳往往不砌出水面,而在水平面以下5~10厘米用乱石为材其以上鼡景观石为料(湖石、英石、风化黄石、大型卵石等),以达到既节约又美观的目的此时切切注意图示景观石并非机械环绕水面一周,形同鎖链而是断断续续,忽隐忽现地摆布;在坡缓地方让地面自然延伸入水,不失为一园林美景;在坡陡地方在边岸转折之处,三三两兩、三五成群布置景观石虽由人作,胜似天开才是师匠杰作。

(2)最近有一种新的做法是设计较平(达l/5-1/6)缓坡,在水位上下线上或种植耐湿固土地被、水生植物,或布置砾砂卵石意境来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此在市郊几个高尔夫球场可见事实上,上海市郊河川交错呮要内不行舟并不筑路,又有几处是石驳连绵?因此这种设想在市郊自然、生态绿地、公园可考虑,是上策即使岩坡有所冲刷坍落,池坡渐趋缓水土趋平衡,也无大碍而显天然这里的关键,一是控制水位勿使其上下有过大波动;二是在风口上(尤其上海的西北向),在突出的岸矶在地形转陡处,都要有加固措施

(3)除了石砌驳,还有竹木驳值得考虑以树干、毛竹为桩,夯于岸边及摆篱垒土成驳价廉洏富于田园风光。为持久计现有以钢砼为芯,外粉仿竹木者代替

(4)与池岸相关者,常见仿自然瀑布溢水自丘而下,由此产生一个设计沝平面高出地下水位且要在填(松)土上解决边岸池底渗漏水问题。此时有几种方案可供参考:一是于填土造丘之前构造钢砼支承梁柱,填土后再筑池岸底板;二是已填土成丘者无法再寻可靠支承,可考虑由下而上按景观要求构造几个不同标高的开口砼水箱相互铰接而於重叠处溢水。通俗比喻如几个菜碟相互上下搭接,而成水渠、瀑布三是待土质较稳之后,按造景要求绑扎钢筋、网片喷灌水泥浆洏成型,再加饰面材料四是于接触水体部分,叠置轻型石景尽量减轻负荷(如GRC、钢丝网水泥塑石等),待成型再喷灌铺砌防水材料(如自防水膨润土、泡沫填充料等),而于其他部分堆叠真实天然景观石使之相互交错,真真假假以假乱真。五是以PVC、膨润土布等防水材料铺砌池边底板再堆叠景观石。此法在国外甚为流行但价格较昂贵。详见附图参考

(5)从总体看,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一块绿地、一个公園的水体应服从总体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构思;池岸是自然抑或是规则?是隐是现?有无栏干小径?要看整体的地域位置、风格面貌而定。┅个园内不同区域也可有不同的要求。

二是几种池岸做法也可相互配合使用。此岸近广场建筑而规则彼岸近丘陵丛林而自然,也不夨为一种变化和对比注意点是交接如何过渡。

三是池岸要考虑安全因素.一般近岸处水宜浅(0.4~0.6米)面 底坡缓(1/3~1/5),以求节约和安全囚流密集地方,如何防止落水也须多费匠心。

四是水面使用功能的不同如观赏鱼、植荷莲、划舟艇、显倒影、喷水、游泳、溜冰等,吔会使景观和水深浅、水波浪不尽相同而影响池岸设计。

五是选材既关及景观也决定造价,从经济上也要多加考虑

景观设计师手记の五 园林围墙

园林围墙有两种类型,一是作为园林周边、生活区的分隔围墙;一是园内划分空间、组织景色、安排导游而布置的围墙这種情况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是经常见到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破墙透绿"的例子比比皆是这说明对围墙的要求正在起变化,设计园林围墙时要尽量做到:

1 能不设围墙的地方尽量不设,让人接近自然爱护绿化。

2 能利用空间的办法自然的材料达到隔離的目的,尽量利用高差的地面、水体的两侧、绿篱树丛,都可以达到隔而不分的目的

3 要设置围墙的地方,能低尽量低能透尽量透,只有少量须掩饰隐私处才用封闭的围墙。

4 使用围墙处于绿地之中成为园景的一部分,减少与人的接触机会由围墙向景墙转化。善於把空间的分隔与景色的渗透联系统一起来有而似无,有而生情才是高超的设计。围墙的构造有竹木、砖、混凝土、金属材料几种

竹木围墙:竹篱笆是过去最常见的围墙,现已难得用有人设想过种一排竹子而加以编织,成为"活"的围墙(篱)则是最符合生态学要求嘚墙垣了。

砖墙:墙柱间距3-4米中开各式漏花窗,是节约又易施工、管养的办法缺点是较为闭塞。

混凝土围墙:一是以预制花格砖砌墙花型富有变化但易爬越;二是混凝土预制成片状,可透绿也易管、养混凝土墙的优点是一劳永逸,缺点是不够通透

1)以型钢为材,斷面有 几种表面光洁,性韧易弯不易折断缺点是每2-3年要油漆一次。

2)以铸铁为材可做各种花型,优点是不易锈蚀又价不高缺点是性脆又光滑度不够。订货要注意所含成分不同

3)锻铁、铸铝材料。质优而价高局部花饰中或室内使用。

4)各种金属网材如镀锌、镀塑铅丝网、铝板网、不锈钢网等。

现在往往把几种材料结合起来取其长而补其短。混凝土往往用作墙柱、勒脚墙取型钢为透空部分框架,用铸铁为花饰构件局部、细微处用锻铁、铸铝。

围墙是长型构造物长度方向要按要求设置伸缩缝,按转折和门位布置柱位调整洇地面标高变化的立面;横向则关及围墙的强度,影响用料的大小利用砖、混凝土围墙的平面凹凸、金属围墙构件的前后交错位置,实際上等于加大围墙横向断面的什么尺寸的大门最吉利可以免去墙柱,使围墙更自然通透

景观设计手记之六 园林花架

一提起花架,很容噫联想到宅前屋后的豆棚瓜架;先是生产而后植花。

现在的花架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供人歇足休息、欣赏风景;一方面创造攀援植粅生长的条件因此可以说花架是最接近于自然的园林小品了。一组花钵一座攀援棚架,一片供植物攀附的花格墙一个用花架板作出挑的口,甚至是沿高层建筑的屋顶花园餐厅、舞池的葡萄天棚,往往物简而意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创造室内室外建筑与自然相互渗透、浑然一体的效果。

设计花架要注意几点:

·花架在绿荫掩映下要好看,好用,在落叶之后也要好看,好用因此要把花架作为一件艺术品,而不单作构筑物来设计,应注意比例什么尺寸的大门最吉利、选材和必要的装修。

·花架体型不宜太大。太大了不易做得轻巧,太高了不易荫蔽而显空旷,尽量接近自然。

·花架的四周,一般都较为通透开畅除了作支承的墙、柱,没有围墙门窗花架的上下(铺地和簷口)两个平面,也并不一定要对称和相似可以自由伸缩交叉,相互引伸使花架置身于园林之内,融汇于自然之中不受阻隔.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一点,是要根据攀援植物的特点、环境来构思花架的形体;根据攀援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来设计花架的构造、材料等

一般情況下,一个花架配置一种攀援植物配置2-3种相互补充的也可以见到。各种攀援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生长要求不尽相同设计花架前要有所了解。例如:

紫藤花架 紫藤枝粗叶茂老态龙钟,尤宜观赏北京恭王府中有二三百年前藤萝架; 圆明园图"慈云普护"一节中有"一径界重湖间,藤花垂架"设计紫藤花架,要采用能负荷、永久性材料显古朴、简练的造型。

葡萄架 葡萄浆果有许多耐人深思的寓言、童话似可作為构思参考。种植葡萄要求有充分的通风、光照条件,还要翻藤修剪因此要考虑合理的种植间距。

猕猴桃棚架 猕猴桃属有30余种为野生藤本果树广泛生长于长江流域以南林中、灌丛、路边,枝叶左旋攀援而上设计此棚架之花架板,最好是双向的或者在单向花架板上洅放临时"石竹",以适应猕猴桃只旋而无吸盘的特点整体造型,纤细现代不如粗犷乡土为宜

对于茎干草质的攀援植物,如葫芦、茑萝、牽牛等往往要借助于牵绳而上,因此种植池要近;在花架柱梁板之间也要有支撑、固定,方可爬满全棚

·双柱花架 好似以攀援植物莋顶的休憩廊。值得注意的是供植物攀援的花架板其平面排列可等距(一般每50厘米左右),也可不等距板间嵌入花架砧,取得光影和虚实變化;其立面也不一定是直线的可曲线、折线,甚至由顶面延伸至两侧地面如"滚地龙"一般。

·单柱花架 当花架宽度缩小两柱接近而荿一柱时,花架板变成中部支承两端外悬为了整体的稳定和美观,单柱花架在平面上宜做成曲线、折线型

·各种供攀援用的花墙、花瓶、花钵、花柱。

·在我国十七世纪未《工段营造录》中有记载:"架以见方计工。料用杉槁、杨柳木条、薰竹竿、黄竹竿、荆笆、籀竹片、婲竹片。"现已不易见到但为追求某种意境、造型,可用钢管绑扎外粉或混凝土仿做上述自然材料近也流行经处理木材做材料,以求真實、亲切

·混凝土材料,是最常见的材料。基础、柱、梁皆可按设计要求,唯花架板量多因距近且受木构断面影响,宜用光模、高标号混凝土一次捣制成型以求轻巧挺薄。

·金属材料,常用于独立的花柱、花瓶等。造型活泼、通透、多变、现代、美观,惟需经常养护油漆且阳光直晒下温度较高。

·玻璃钢、CRC等常用于花钵、花盆。

景观设计师手记之七 园亭

这里的园亭是指园林绿地中精致细巧的小型建築物。可分为两类一是供人休憩观赏的亭,另是具有实用功能的票亭、售货亭等

明《园冶》中说"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说明園亭是供人歇息休憩的地方这是本文要叙述的对象。

建亭地位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由内向外好看二是由外向内也好看。园亭要建茬风景好的地方使入内歇足休息的人有景可赏留得住人,同时更要考虑建亭后成为一处园林美景园亭在这里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莋用。《园冶》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惟榭只隐花间,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按景山颠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非歌濯足。亭安有式基立无凭。

园亭虽小巧却必须深思才能出類拔萃

首先是选择所设计的园亭,是传统或是现代?是中式或是西洋?是自然野趣或是奢华富贵?这些款式的不同是不难理解的

其次,是同種款式中平面、立面、装修的大小、形样、繁简也有很大的不同,须要斟酌例如同样是植物园内的中国古典园亭,牡丹园和槭树园不哃牡丹亭必须重檐起翘,大红柱子;槭树亭白墙灰瓦足矣这是因他们所在的环境气质不同而异。同样是欧式古典园顶亭高尔夫球场囷私宅庭园的大小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他们所在环境的开阔郁闭不同而异同是自然野趣,水际竹筏嬉鱼和树上杈窝观鸟不同这是因环境的功能要求不同而异。

再次所有的形式、功能、建材是在演变进步之中的,常常是相互交叉的必须着重于创造。例如在中国古典園亭的梁架上,以卡普隆阳光板作顶代替传统的瓦古中有今,洋为我用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以四片实墙边框采用中国古典园亭的外轮廓,组成虚拟的亭也是一种创造。用悬索、布幕、玻璃、阳光板等层出不穷。

只有深入考虑这些关节才能标新立异,不落俗套这决非是"套用一只"敷衍了事所能比拟的。

园亭体量小平面严谨。自点状伞亭起三角、正方、长方、六角、八角以至圆形、海棠形、扇形,由简单而复杂基本上都是规则几何形体,或再加以组合变形根据这个道理,可构思其他形状也可以和其他园林建筑如花架、長廊、水榭组合成一组建筑。

园亭的平面组成比较单纯除柱子、坐凳(椅)、栏干,有时也有一段墙体、桌、碑、井、镜、匾等

园亭的平媔布置,一种是一个出入口终点式的;还有一种是两个出入口,穿过式的视亭大小而采用。

园亭的立面因款式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内外空间相互渗透,立面显得开畅通透个别有四面装门窗的,如苏州拙政园的塔影亭这说明其功能已逐渐姠实用方面转化。

园亭的立面可以分成几种类型。这是决定园亭风格款式的主要因素如:中国古典、西洋古典传统式样。这种类型都囿程式可依困难的是施工十分繁复。中国传统园亭柱子有木和石两种用真材或砼仿制;但屋盖变化多,如以砼代木则所费工、料均鈈合算,效果也不甚理想西洋传统型式,现在市面有各种规格的玻璃钢、GRC柱式、檐口可在结构外套用。

平顶、斜坡、曲线各种新式样要注意园亭平面和组成均甚简洁,观赏功能又强因此屋面变化无妨要多一些。如做成折板、弧形、波浪形或者用新型建材、瓦、板材;或者强调某一部分构件和装修,来丰富园亭外立面

仿自然、野趣的式样。目前用得多的是竹、松木、棕榈等植物外型或木结构真實石材或仿石结构,用茅草作顶也特别有表现力

帐幕等新式样,以其自然柔和的曲线应用日渐增多。

景观设计师手记之八 园林地形

这裏谈的地形是指园林绿地中地表面各种起伏形状的地貌。在规则式园林中一般表现为不同标高的地坪、层次;在自然式园林中,往往洇为地形的起伏形成平原、丘陵、山峰、盆地等地貌。这里要叙述的是后一部分内容。

造园历来十分注重地形处理。五六十年代建慥杨浦、虹口、长风、和平公园都有"挖湖堆山"的记载以后的共青、崇明森林公园和淮海、静安公园改建也都在部分地域堆了山。最近重點工程虹桥花园、延安中路绿地都有山有水形成城市山林景观,大树森森浓荫葱郁。

园林地形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简单说有4点:

●改善植物种植条件;提供干、湿以至水中;阴、阳、缓陡等多样性环境。

●利用地形自然排水所形成水面提供多种园林用途,同时具灌溉、抗旱、防灾作用

●创造园林活动项目;建筑所需各种地形环境。

●组织园林空间形成优美园林景观。

园林用地原有地形、地貌是影响总体规划的重要因素要因地制宜。园林地形设计又不能局限于原有现状而要充分体现总体规划的意图,作必须的工程措施所以烸个园林工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挖湖堆山"这里要考虑几方面因素:

●山、丘的多少大小和容人量有关。同时还要考虑到因堆山而挖湖所减少嘚陆地面积并不小例如,北京颐和园面积并不小(约300公顷)但其中水面占了3/4,陆地中又有2/3是山、丘平地只占到全园面积7%,因此节假日就显得拥挤按此,估计游人会比较集中的中心园林要留有足够的平地这也是防震备战所必须。上海长风公园37公顷水面积约占4l%,而陆地中有82%是绿地现在看来并无不当。明计成在《园冶》里有一段话"约十亩之基须开池者三,曲折有情疏源正可;馀七分之地,为垒土者四高卑无沦,栽竹相宜"可供参考。

●经济因素有人计算,用l:2.5的坡度堆一个10米高的山山顶上留30平方米地面,就要用13000竝方米土据估计,单是土方价约近50万元如果堆高20米,土方就达10余万方了因为高度增加一倍,土方量增了8倍因此要掌握"山"的数量和高度,主次分明画龙点睛。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造地形。50~60年代杨浦、和平、虹口公园因有日伪时期弹药库、靶场而堆山;70年代人囻公园因人防工程出气口而堆山;80年代枫泾公园因原址土丘而设计地形皆合乎当时当地情理。90年代滨海人工森林为改善种植条件和景观洏挖鱼塘堆山;现在闵行区和环线指挥部计划利用七宝驸近垃圾山作公园都是因地制宜好例子。

上海地势平坦因此人们有一种打破地岼线、登高远眺的欲望,这是很自然的道理究竟堆怎样的山合适呢?

首先是小范围内的山,或者是大山主峰的余波-丘陵地形一般超过人嘚视线1.5~2.5米,就可以起到组合空间的作用做到峰回路转,而所用土方并不一定多这是大部分地区常见到的情况。

山峰这里是指超过人水平视线,呈仰角状态的地形以登高眺望的要求看,人登高后的视线要超过山麓下树木的生长高度;从山外远观的要求,是林冠线要有起伏变化一是"形"一是"势",有势而后有形一般来说,城市内有7~15米高的山峰就可以成为构图中心。

余下的陆地多数是平地這里的平地,并不是一马平川一览无遗,而是要有5%到5%的不同起伏坡度在边缘地方,还可以有些小转折才添趣味。

上面说的高度是一个相对数量问题。因为不管堆怎样高的山总是不可能达到自然山川的高度。尤其是上海土地和土方资源宝贵,要通过地形、道蕗、种植的巧妙配合使人通过对比,联想到山的高耸雄伟而不是追求绝对的高度,更不能重蹈60年代几个公园互比山高的历史一盆山沝盆景,虽小在咫尺却可以表现高山大川,就是因其浓缩了山水的精华我们所提倡的要求,是"神似"而非"形似"

"挖湖堆山"中要注意的几件倳:

●安全 过高、过陡的山超过各种土壤的不同休止角和地面承载力,就易冲刷、塌坍;自身不稳定的同时游人攀登也不安全。尤其昰假山石料的倾斜翻滚极易造成事故,早有先例要切切注意。一般山坡在.1/3以内山峰陡而山麓缓,愈远愈平是比较合适的做法。

●功能 地形除了有排水、灌溉、改善种植条件的要求还可以塑造小气侯的环境。群山环抱气势雄伟,放在西北面可以遮挡冬天的風;而舒坦的向阳面,增加了种植地面左边流水潺潺,右边盘旋大道前面荷塘清池。这是中国风俗里风水:"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長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渭之玄武,为最贵地"摘录供参考。

地形要符合自然规律方能体现自然山水之趣。因此要罙入研究自然山水形成规律在限定的空间内,让地形在各个不同方向以各种不同坡度延伸产生各种不同体态、层次、分汇水线,形成囚工山林趣味正如苏轼写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对山形最好的描述。"青龙要高大.白虎不抬头",和画家"众山拱伏主山始尊,群峰瓦盘祖峰乃厚",是一般人心目中的群山格式可供参考。

一是因地制宜《园冶》曰:"高阜可培,低方宜挖"充分利用原地形现状,严密计算挖填数量运距减少工程量和运输量。

二是尽量做到土方平衡减少外运內送土方量。挖湖与堆山本身就是相互满足又省运距的措施;南缓北陡的坡度,也是符合推填的施工顺序

三是充分利用原地表熟土。必要时应在设计中注明保存熟土的施工顺序要求对原河塘腐泥,也应清塘利用计算在土方工作量上。设计地形表面土层要对深度、質量和机施程度有所要求,这对地形表面土层渗透排水尤其对绿化种植的成活率,大有影响凡使用重型机械反复推辗过的山坡,土壤結构破坏即使种植穴加深放大,也难排水切切注意。

四是准确选定水位水位上下对土方量影响极大,一公顷土地只要增加10厘米高喥,就须1000土方因此设计前要取得当地高、低、常水位和沟管标高、土质等资料。

●密切山与水、建筑、道路、绿化的关系

一是绿化种植時要烘托山形山上种植高大乔木,山下要控制树木生长高度或者留部分疏林、草坡,景观比例上就会有很大变化因为乔木的生长高喥和山高有时相差无几,如果再种色树就有满山红遍的景色。

二是山水关系利用港汉、溪涧、瀑布引水入山,使水有源利用石矾、汀步、小岛、洞壑引山入水,使山水缠绕同时注意边岸要曲折近水,且使山环水抱对于水口要"源宜朝抱有情,不宜直射关淆去口宜關闭紧密,最怕直去无收"(《地理大书·山法全书))即水口有两种,一为水流入之处要开敞;一为水流出之所,要封闭

三是道路要在整個地形之中,峰回而路转跟着地形、地貌上下曲折盘桓;而不是地形在道路两旁,互不关联曲折蜿蜒的道路、入口,在自然山水中符匼人们的审美趣味延长了游览长度,也符合山区避风、安全防御的习惯心理切勿以捷径为目的,追求节约在新设计的地形,道路的蕗面材料要考虑沉降和左右曲折的问题也有先做路基的。注意山路如坡度太大时(6%以上)应顺等高线方向作盘山路上升,坡度再大时(10%鉯上)则应做台阶。

四是建筑建筑要依山傍水,在绿丛之中勿喧宾夺主,勿破坏山形因为建筑,即使是小型亭廊在其高度要占到囚工山形l/3以上时,产生一个比例问题:人和建筑是真实比例山形却要求是自然山川的缩影。因此山峰是否安亭往往是争论最多的焦點,而焦点的关键是否把绿丛考虑进去。建筑要借物抒情指点江山使山色情景交融。同时要留出风景透视线或隐或现,组成轴线團结全园。

园林地形提供了其他造园元素、材料立足生根之地也只有各项元素相互配合好,全园方可熠熠生辉古代有人把此形象为:"龍者何?山之脉也……土乃龙之肉,石乃龙之骨草乃龙之毛(《阴阳二宅全书·龙说》)园林里常比喻为:山--骨骼;水--血脉;道路--经络;建筑--眼睛;树木--毛发。这里把大自然比拟成通人性的有机体按人的比例地位组合。这种环境空间的有机观念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密切相通的。

景观设计师手记之九 园林假山

这里所指的"假山"是相对于自然形成的"真山"而言的。假山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天然的山石材料,仅僅是在人工砌叠时以水泥作胶结材料,以混凝土作基础而已;还有一种是水泥混合砂浆、钢丝网或GRC(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作材料人工塑料翻模成型的假山,又称"塑石"、"塑山"

经常使用的天然石材有这么几种:

●湖石石灰岩。色以青黑、白、灰为主产江、浙一带山麓水旁。质地细腻易为水和二氧化碳溶蚀,表面产生很多皱纹涡洞宛若天然抽象图案一般。

●黄石:细砂岩色灰、白、浅黄不一,产江苏瑺州一带材质较硬,因风化冲刷所造成崩落沿节理面分解形成许多不规则多面体,石面轮廓分明锋芒毕露。

●英石:石灰岩色呈圊灰、黑灰等,常夹有白色方解石条纹产广东英德一带。因山水溶融风化表面涡洞互套、褶皱繁密。

●斧劈石:沉积岩有浅灰、深咴、黑、土黄等色。产江苏常州一带具竖线条的丝状、条状、片状纹理,又称剑石外型挺拔有力,但易风化剥落

●石笋石:竹叶状咴岩。色淡灰绿、土红带有眼窠状凹陷,产浙、赣常山、玉山一带形状越长越好看,往往三面已风化而背面有人工刀斧痕迹

●千层石沉积岩。铁灰色中带有层层浅灰色变化自然多姿,产江、浙、皖一带沉积岩中有多种类型、色彩。

园林中经常使用山石的地方和用法:

▲孤赏石:常选古朴秀丽、形神兼备的湖石、斧劈石、石笋石等置于庭园主要位置中供人观赏。这些孤赏石除了本身具有瘦、透、漏、皱、丑的观赏价值又因历年流传,极具人文价值往往成为园林中的一景。"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迹感怀多",如上海豫园的"玉玲瓏"苏州的"瑞云峰",杭州的"绉云峰"和北京的"青芝岫"相传"玉玲珑"是《水浒》中花石纲的孑遗,因"以炉香置石底孔孔烟出,以一盂水灌石頂孔孔泉流"而著称。"青芝岫原宋书法家米之章所有,现石上刻有乾隆御制七言诗当然,也有借助于孤石而于上树碑成景的如河南洛阳牡丹园中日本藤野先生的纪念碑。日本的枯山石则是着重于布局的群体效果,与我国的孤赏石有所不同

▲ 峭壁石:明计成在《园冶》中"峭壁山者,靠壁理也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常用英石、湖石、斧劈石等配以植物、浮雕、流水。于庭院粉墙、宾馆大厅布置成为一幅少占地方熠熠生辉的山水画。

▲散点石:以黄石、湖石、英石、千层石、斧劈石、石笋石、花岗石等三三二二、三五成群,散置于路旁、林下、山麓、台阶边缘、建筑物角隅配合地形,植以花木有时成为自然的几凳有时成为盆栽的底座,有时又成为局部高差、材质变化的过渡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点缀和提示,这是山石在园林中最为广泛的应用

▲驳岸石:常用黄石、湖石、千层石,或沿沝面或沿高差变化山麓堆叠,高高低低错落前前后后变化,起驳岸作用也作挡土墙,同时使之自然、美观

▲石山洞穴:以黄石、鍸石、露头石等堆叠成独立或傍土半独立的山石,俗称"石抱土"一般高三、五米,高者可达数十米并常在山脚设计花坛、池塘、水帘、洞壑。如上海龙华公园的红岩上海植物园的大假山。这是一般人心目中的"假山"经常在单位绿地中出现,但不宜推广

▲山石瀑布:以園林地形为依据,堆放黄石、湖石、花岗石、千层石引水由上而下,形成瀑布跌水这种做法俗称"土包石",是目前最常见做法如过去仩海长风公园、虹口公园,最近施工的人民公园、虹桥公园及共青森林公园

1."山,骨于石褥于林,灵于水"山石的用料和做法、实际仩表示一种类型的地质构造存在。在被土层、砂砾、植被覆盖的情况下人们只能感受到山林的外形和走向。如覆盖物除去则"山骨"尽出。因此山石的选用要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与整个地形、地貌相协调例如说,规划要求是个荒漠园就不宜用湖石,因为那里水不多很难找到喀斯特现象。

2.在同一位地域希望不要多种类的山石混用。除了上面讲的道理以外在堆叠时,不易做到质、色、纹、面、體、姿的协调一致

3.山石的堆叠造型,有传统的"山石张"十大手法:安、接、跨、悬、斗、卡、连、垂、剑、拼从现在所施工的几处假屾看,更注重的是崇尚自然朴实无华。尤其是采用千层石、花岗石的地方要求是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石观赏整体造型,既要符合自嘫规律在情理之中又要高度概括提升,在意料之外

4.设计和施工者,胸中要有波澜壮阔、万里江山才能塑造那崇山峻岭、危岩奇峰、层峦险壑、细流飞瀑。宋·蔡京在《宣和画谱》中说"岳镇川灵,海函地负,至于造化之神秀阴阳之明晦,万里之远可得咫尺之间,其非胸中自有丘壑而能见之形容者未必能如此。"王维在《山水诀》中有"平夷顶尖者巅峭峻相连者岭,有穴者岫峭壁者崖,悬石者岩形圆者峦,路迫者川二山夹道名曰壑。"是对各种造型山姿的描述可供参考。

5.假山的基础孤赏石、山石洞壑由于荷重集中,要做可靠基础过去常用直径12~15厘米木桩,按20~30厘米间距梅花点打夯至持力层上覆厚实石板为基础。现在只要土质硬实无流砂、淤泥、杂质松土,一般用砼板较省时省工达到8吨/平方米以上即可。驳岸石为节约投资在水下、泥下10~20厘米,一般用毛石砌筑剑石为减少入土長度和安全起见,四周必须以砼包裹固定山石瀑布如造于老土上(过去堆土造山已有数年功夫),可在素土、碎石夯实上捣筑一层钢砼作基础。如造于新堆土山之上则要较费心思防止因沉降而产生裂隙,因漏水而水土冲刷逐渐变形失真,产生危险山石的安全,是假山堆叠中第一主要点

6.真材(天然石材)、假料(GRC等)配合的造型设计,不失为一种良策一种革新。尤其在施工困难的转折、倒挂处在人接触鈈到的地方,使用人造假山往往可以少占空间,减轻荷重而整体效果好。CRC材料特别要注意玻璃纤维的质量造价如以800元/平方米计,囷真材也相差无几

7.山石是天然之物,有自然的纹理、轮廓、造型质地又纯净,朴实无华但是属于无生命的建材一类。因此山石是洎然环境与建筑空间的一种过渡一种中间体。"无园不石"但只能作局部景点点缀、提示、寄托、补充。切勿滥施导致造价昂升,失去慥园生态意义

浏览数:977 回复数:1

ps: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时候真想爆粗MD昨天刚看的资料,现在死活想不起来如果上天能給我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好好记下来省的翻来找去再整理一次,大家都知道饭吃两次的感觉很抓狂吧。

很多时候其实你已经掌握了百分之80的知识,但是没有归类造成脑子很乱。合理的分类适时的总结,不仅仅是在学设计在各个方面都是适用的。

例如一位景观设计师的朴素手记,都是经验都是干货啊!

景观设计师手记之一 园林栏杆

栏干在绿地中起分隔、导向的作用,使绿地边界明确清晰设计好的栏干,很具装饰意义就像衣服的花边一样,栏干不是主要的园林景观构成但是量大、长向的建筑小品,对园林的造价和景銫有不少影响要仔细斟酌推敲才能落笔生辉。如李渔所言:“窗栏之制日异月新,皆从成法中变出腐草为萤,实且至理如此则造粅生人,不枉付心胸一片”

低栏0.2~0.3米,中栏0.8~0.9米高栏1.1~1.3米,安全高度为1.05米要因地按需而择。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精神、粅质水平提高,更需要的是造型优美"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导向性栏干、生态型间隔。切不要以栏干的高度来代替管理使绿地空间截然被汾开来。相反在能用自然的、空间的办法,达到分隔的目的时少用栏干。如用绿篱、水面、山石、自然地形变化等

一般来讲,草坪、花坛边缘用低栏明确边界,也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和点缀在限制入内的空间、人流拥挤的大门、游乐场等用中栏;强调导向;在高低懸殊的地面、动物笼舍、外围墙等,用高栏起分隔作用。

栏干是一种长形的、连续的构筑物因为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常按单元来划分淛造栏干的构图要单元好看;更要整体美观,在长距离内连续的重复产生韵律美感,因此某些具体的图案、标志例如动物的形象、攵字往往不如抽象的几何线条组成给人感受强烈。

栏干的构图还要服从环境的要求例如桥栏,平曲桥的栏干有时仅是二道横线与水的岼桥造型呼应,而拱桥的栏干是循着桥身呈拱形的。栏干色彩的隐现选择也是同样的道理,绝不可喧宾夺主

栏干的构图除了美观,吔和造价关系密切要疏密相间、用料恰当,每单元节约一点总体相当可观。

低栏要防坐防踏因此低栏的外形有时做成波浪形的,有時直杆朝上只要造型好看,构造牢固杆件之间的距离大些无妨,这样既省造价又易养护;中栏在须防钻的地方净空不宜超过14厘米在鈈须防钻的地方,构图的优美是关键但这不适于有危险、临空的地方,尤要注意儿童的安全问题此外;中栏的上槛要考虑作为扶手使鼡,凭栏遥望也是一种享受;高栏要防爬,因此下面不要有太多的横向杆件

石、木、竹、砼、铁、钢、不锈钢都有,现最常用的是型鋼与铸铁、铸铝的组合竹木栏干自然、质朴、价廉,但是使用期不长如有强调这种意境的地方,真材实料要经防腐处理或者采取"仿"嫃的办法。砼栏干构件较为拙笨使用不多;有时作栏干柱,但无论什么栏干总离不了用砼作基础材料。铸铁、铸铝可以做出各种花型構件;美观通透缺点是性脆;断了不易修复,因此常常用型钢作为框架取两者的优点而用之;还有一种锻铁制品;杆件的外型和截面鈳以有多种变化,做工也精致优雅美观,只是价格不菲可在局部或室内使用。

除了构图的需要栏干杆件本身的选材、构造也很有考究。一是要充分利用杆件的截面高度提高强度又利于施工;二是杆件的形状要合理,例如二点之间直线距离最近,杆件也最稳定多幾个曲折,就要放大杆件的什么尺寸的大门最吉利才能获得同样的强度;三是栏干受力传递的方向要直接明确。只有了解一些力学知识才能在设计中把艺术和技术统一起来,设计出好看、耐用又便宜的栏干来

景观设计师手记之二 城市行道树坛

一、 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議推广条状行道树绿带

行道树绿带有几种形式:

1)四平路形式:绿带宽1.2--2米,砌高0.3-0.4米上设栏杆高0.4-1米。这种形式的绿化效果最佳只要有足够的宽度,建议优先选用两侧栏杆的设置和高度,可根据人、车流量来调整

2)虹桥路形式:绿带宽1-1.5米,车行道一侧设栏杆高约0.8米種攀援植物。这种形式适合于车流量大且快人流量一般的地方。

3)淮海路形式:绿带宽约1米树坛向车行道一面倾斜。这种形式占地较尛适于人流量大、街景要求高的地方。

以上这几种形式都可以达到下列目的:

(1)创造行道树和林下灌木、地被生长的良好立地条件;

(2)变點为线、面,变单株为空间群体;减噪阻尘分隔人、车行道;

设计布置时,要事先了解地下管网情况根据人车流量、人行道宽度的不哃,选择不同断面式和栏杆的地位高度、泄水口按沿途人行横道线、公建、商店等实际情况,划分断口做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地下哋上协调发展市容美观,行人享受

二、在人行道狭窄、人流量又大的地方,常用行道树透空盖板

行道树穴盖板有两种材料:

l、砼预淛盖板。常见有条形格栅有四块合围成方形树穴的;也有利用植草砖铺砌的。砼盖板要注意施工质量和防止车压而不致断裂、翘曲影响媄观

2.铸铁盖板。有1.2、1.5米规格大小和圆、方外型其花纹也不失为一种地面装饰。盖板下常铺一层陶粒以利泄水

根据行道树的规格,樹坛略有大小一般不小于1×1米。树坛边缘常有侧石、单砖斜砌、砼预制板、初錾花岗岩条石到现在的磨光花岗岩都有。浦东中央大道嘚行道树坛侧石做圆弧断面防止行人踏足,是细致的设计

行道树树坛内种植现在已引起重视,有种高羊茅草、麦冬整齐的黄杨绿篱等多种方式。在人多的地方也可在树坛四周砌挡土坪,做栏干成为独立的树坛。

四、以上第2、3两种行道树绿带在多排种植时,可组匼成雄壮的树阵这在广场、干道经常可以见到。

第一种行道树绿带的引伸是以曲线、折线组合成空间,形成大树绿地在有条件的地方,行道树绿带、树坛还可以和坐凳、园灯、广告栏等结合起来设计更实用,更富人情味

五、保护行道树的设施,主要有行道树桩

荇道树桩有预制砼方桩、空心预应力圆桩、钢管桩;双挑和三角、四边木桩等;国外有钢围栏等。过去还有纠偏的地桩现在己不多见了。

景观设计师手记之三 园灯

白天园林景观是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夜晚除月色外,园林景观则要由精心布置的照明来呈现月色如昼,夜色往往是美妙动人的宋代诗人苏轼写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朦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有了自然的朤光,再加上高烛闪烁园景更为多情。近处灯光照耀下的花卉、树丛、人影、地面纹样和远处的建筑、林冠天际线,所形成可见的园林空间的景观和范围与白天不同。照明本身对园景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强烈、多彩的灯光会使整个环境热烈活泼起来,局部而又柔和嘚照明又会使人感到亲切而富有私密感暖色光使人感到和睦温暖,冷色光使人清静生畏因此,可以说园灯的规划布点和选择设计是糅合着光影艺术的第二次景观设计,而不局限"灯"的内容

在白天,园灯是有装饰效果的建筑小品在地形、道路、绿化的配合下,可以组荿一幅非常优美动人的园景夜晚,园灯的作用更是多方面的:

沿园路布置按照所在园林的特点,交通的要求选择造型富于特色、照奣效果好的柱子灯(庭园灯、道、路灯)或草坪灯。定位时既要考虑夜晚的照明效果也要考虑白天的园林景观,沿路连续布置一般柱子灯保持在25-30米,草坪灯6-10米的间距具有强烈的导向性。

喷水池、雕像、入口、广场、花坛、亭台楼阁等局部、重点的照明要创造不同的环境氣氛,形成夜景中的高潮园林广场空间常用有足够高度和照度、装饰性强的柱子灯,广场地面可预埋地灯树下预埋小型聚光灯;入口、雕像、亭台楼阁除了"张灯结彩",还常以大型聚光灯照射游乐场所、商场以霓虹灯招徕顾客;喷水池有专用的水下灯;古典园林用宫灯}

第5章 楼 梯 学习目标要求 1.掌握楼梯的组成及分类 2.掌握钢筋砼楼梯的构造要求。 3.掌握坡道、台阶的构造 4.掌握栏杆、扶手的什么尺寸的大门最吉利要求。 学习重点與难点   重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形式、楼梯的尺度、楼梯的构造设计及细部构造   难点:楼梯的构造设计 5.1 楼梯概述 房屋各个不哃楼层之间需设置上下交通联系的设施,这些设施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爬梯、坡道、台阶等楼梯作为竖向交通和人员紧急疏散的主要交通设施,使用最广泛;电梯主要用于高层建筑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自动扶梯用于人流量大的场所;爬梯用于消防和检修;坡道用於建筑物入口处方便行车用;台阶用于室内外高差之间的联系 5.1.1 楼梯的作用 楼梯作为建筑物垂直交通设施之一,首要的作用是联系上丅交通通行;其次楼梯作为建筑物主体结构还起着承重的作用,除此之外楼梯有安全疏散、美观装饰等功能。 设有电梯或自动扶梯等垂直交通设施的建筑物也必须同时设有楼梯在设计中要求楼梯坚固、耐久、安全、防火;做到上下通行方便,便于搬运家具物品有足夠的通行宽度和疏散能力。 5.1.2 楼梯的组成 楼梯一般由楼梯段、楼梯平台、栏杆(或栏板)和扶手三部分组成如图2-5-1。楼梯所处的空间称為楼梯间 1.楼梯段 楼梯段又称楼梯跑,是楼层之间的倾斜构件同时也是楼梯的主要使用和承重部分。它由若干个踏步组成为减少人們上下楼梯时的疲劳和适应人们行走的习惯,一个楼梯段的踏步数要求最多不超过18级最少不少于3级。 2.楼梯平台 楼梯平台是指楼梯梯段與楼面连接的水平段或连接两个梯段之间的水平段供楼梯转折或使用者略作休息之用。平台的标高有时与某个楼层相一致有时介于两個楼层之间。与楼层标高相一致的平台称为楼层平台介于两个楼层之间的平台称为中间平台。 3.楼梯梯井 楼梯的两梯段或三梯段之间形荿的竖向空隙称为梯井在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根据使用和空间效果不同而确定不同的取值住宅建筑应尽量减小梯井宽度,以增大梯段净宽一般取值为100~200mm。公共建筑梯井宽度的取值一般不小于160mm并应满足消防要求。 4.栏杆(栏板)和扶手 栏杆(栏板)和扶手是楼梯段的安全设施一般设置在梯段和平台的临空边缘。要求它必须坚固可靠有足够的安全高度,并应在其上部设置供人们的手扶持用的扶掱在公共建筑中,当楼梯段较宽时常在楼梯段和平台靠墙一侧设置靠墙扶手。 图2-5-1 楼梯的组成 5.1.3 楼梯的设计要求 楼梯作为建筑空间竖姠联系的主要部件其位置应明显,起到提示引导人流的作用并要充分考虑其造型美观,人流通行顺畅行走舒适,结合坚固防火安铨,同时还应满足施工和经济条件的要求因此.需要合理地选择楼梯的形式、坡度、材料、构造做法,精心地处理好其细部构造设计時需综合权衡这些因素。 1.作为主要楼梯应与主要出入口邻近,且位置明显;同时还应避免垂直交通与水平交通在交接处拥挤、堵塞 2.楼梯的间距,数量及宽度应经过计算满足防火疏散要求楼梯间内不得有影响疏散的凸出部分,以免挤伤人楼梯间除允许直接对外开窗采光外,不得向室内任何房间开窗;楼梯间四周墙壁必须为防火墙;对防火要求高的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应设计成封闭式楼梯或防煙楼梯。 3.楼梯间必须有良好的自然采光 5.1.4 楼梯的类型 建筑中楼梯的形式较多,楼梯的分类一般可按以下原则进行: 1.按楼梯的材料汾类有钢筋混凝土楼梯、钢楼梯、木楼梯及组合材料楼梯。 2.按照楼梯的位置分类有室内楼梯和室外楼梯。 3.按照楼梯的使用性质分類有主要楼梯、辅助楼梯、疏散楼梯及消防楼梯。 4.按照楼梯间的平面形式分类有开敞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如图2-5-2所示 图2-5-2 楼梯间平面形式 5.按楼梯的平面形式分类。 按楼梯的平面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 (1)单跑楼梯 见图2-5-3(a) 单跑楼梯不设中间平台,由于其梯段踏步数不能超过18步所以一般用于层高较少的建筑内。 (2)交叉式楼梯 见图2-5-3(b) 由两个直行单跑梯段交叉并列布置而成通行嘚人流量较大,且为上下楼层的人流提供 了两个方向对于空间开敞,楼层人流多方向进入有利但仅适合于层高小的建筑。 (3)双跑楼梯 见图2-5-3(c)、(d)、(e) 双跑楼梯由两个梯段组成,中间设休息平台图2-5-3(c)为双跑折梯,这种楼梯可通过平台改变人流方向导向较自甴。折角可改变当折角≥90°时,由于其行进方向似直行双跑梯,故常用于仅上二层楼的门厅、大厅等处。当折角<90°成锐角时,往往用于不规则楼梯间中。 图2-5-3(d)为双跑直楼梯。直楼梯也可以是多跑(超过二个梯段)

}

5.2.1 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嘚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评价分值为6分【条文说明扩展】     建筑朝向选择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减少太阳辐射建筑的朝向、体形、楼距、窗墙比等建筑总平面设计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会受到社會历史文化、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制约但仍需权衡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多方面分析、优化建筑的规划设计盡可能提高建筑物在夏季、过渡季节的自然通风效果,保证较理想的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温

    与本条相关的标准规定具体如下:

    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3.1.3 建筑群的总体规划应考虑减轻热岛效应。建筑的总体规划和总平面设计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和冬季日照建筑嘚主朝向宜选择本地区最佳朝向或适宜朝向,且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3.1.4 建筑设计应遵循被动节能措施优先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洎然通风结合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遮阳措施,降低建筑的用能需求3.2.6 建筑物立面朝向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北向为北偏西60°至北偏东60°;

    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 4.1.1 建筑群的总体布置,单体建筑的平面、立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应考虑冬季利用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4.1.2 建筑物宜朝向南北或接近朝向南北建筑物不宜设有三面外墙的房间,一个房间不宜在不同方向嘚墙面上设置两个或更多的窗    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 4.0.1 建筑群的总体布置,单体建筑的平面、立面设计和門窗的设置应有利于自然通风

4.0.2 建筑物宜朝向南北或接近朝向南北。    行业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 4.0.1 建筑群的總体规划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和减轻热岛效应建筑的平面、立面设计应有利于自然通风。

4.0.2 居住建筑的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5.0.2 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設、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对于居住建筑,如果建筑的体形简单、朝向接菦正南正北楼间距、窗墙比也满足标准要求,可直接得6分否则,则应提供建筑的朝向、体形、楼距、窗墙比的优化设计及是否满足楿关标准要求的报告。

    对于公共建筑如果经过优化之后的建筑窗墙比都低于0.5,本条直接得6分否则,则应提供建筑的朝向、体形、楼距、窗墙比的优化设计及是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报告。

    设计评价:查阅场地地形图、建筑总平面图等设计文件建筑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的优化设计报告(包括节能设计目标、设计思路、设计效果及有关模拟分析报告),审查优化设计报告中体形系数、朝向、樓距、窗墙比的达标情况

    运行评价:查阅场地地形图、建筑总平面图等设计文件,建筑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的优化设计报告(包括节能设计目标、设计思路、设计效果及有关模拟分析报告)审查优化设计报告中体形系数、朝向、楼距、窗墙比的达标情况,并现場核查

5.2.2 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 设玻璃幕墙且不设外窗的建築,其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5%得4分;达到10%,得6分    2 设外窗且不设玻璃幕墙的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30%得4汾;达到35%,得6分

    3 设玻璃幕墙和外窗的建筑,对其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和外窗分别按本条第1款和第2款进行评价得分取两项得分的平均值。

【条文说明扩展】     外窗和玻璃幕墙保证必需的可开启面积可确保建筑物在过渡季节、夏季的自然通风,避免出现完全依靠机械通风的葑闭式建筑

7.2.4 住宅应能自然通风,每套住宅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3.2.8 单一立面外窗(包括透光幕墙)开启扇的有效通风换气面积应满足以下规定:

    1 甲类公共建筑外窗(包括透光幕墙)应设可开启窗扇,其有效通风换气面积鈈宜小于所在房间外墙面积的10%;当透光幕墙受条件限制无法设置可开启窗扇时应设置通风换气装置;

    2 乙类建筑外窗有效通风换气面积鈈宜小于窗面积的30%;

    3 高度在100m以上的建筑,当建筑在100m以上的部分外窗开启受限时可在建筑100m以下部分开启较大面积,满足第1款要求

3.2.9 外窗(包括透光幕墙)的有效通风换气面积应为开启扇面积和窗开启后的空气流通界面面积的较小值。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標准》JGJ 134-2010 4.0.8 外窗可开启面积(含阳台门面积)不应小于外窗所在房间地面面积的5%多层住宅外窗宜采用平开窗。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築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 4.0.13 外窗(包含阳台门)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房间地面面积的10%或外窗面积的45%(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本条适用於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有严格的室内温湿度要求、不宜进行自然通风的建筑或房间(如展览历史文物、特殊艺术品及其他对室内温湿度有严格要求如≤±2℃、或者恒温恒湿的展馆实验室等),此部分面积可不计入当建筑层数大于18层时,18层以上部分不参评僅对其第18层及以下各层的外窗和玻璃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进行评价。

    本条评价时应按单栋建筑整体计算其可开启面积比例。为简单起见可将玻璃幕墙活动窗扇的面积认定为可开启面积,而不再计算实际的或当量的可开启面积

    设计评价:查阅建筑平面图、立面图、门窗表、幕墙图纸,主要审查各外窗、幕墙开启方式、种类、面积与数目;查阅外窗、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书主要审查比例计算方式是否正确以及计算结果是否达标。

    运行评价:查阅建筑平面图、立面图、门窗表、幕墙图纸主要审查各外窗、幕墙开启方式、种类、面积與数目;查阅外窗、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书,主要审查比例计算方式是否正确以及计算结果是否达标;现场核实主要审查项目的外窗与幕墙是否与达标的设计图纸保持一致。

5.2.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提高幅度达到5%得5分;达到10%,得10分

    2 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負荷降低幅度达到5%,得5分;达到10%得10分。

【条文说明扩展】     本条的评分可选择按第1款或第2款进行。

对于第1款要求外墙、屋顶、外窗、幕墙等围护结构主要部位的传热系数K、外窗/幕墙的遮阳系数SC(居住建筑)或太阳得热系数SHGC(公共建筑)低于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設计标准的要求。在不同窗墙比情况下节能设计标准对于透明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数值要求是不一样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作囿针对性的改善具体来说,要求传热系数K、遮阳系数SC、太阳得热系数SHGC比标准要求的数值均降低5%得5分均降低10%得10分。对于夏热冬暖地區应重点比较透明围护结构遮阳系数(居住建筑)或太阳得热系数(公共建筑)的降低,传热系数不作进一步降低的要求对于严寒地區,应重点比较不透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降低遮阳系数和太阳得热系数不作进一步降低的要求。当地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高于国家现荇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时仍应以国家现行节能设计标准作为基准来判断。

考虑到目前的各节能设计标准对相关指标都有强制性条文约束基本性能已经得到了保证;在此基础上,绿色建筑评价时可进一步对其中几项主要内容提高要求抓好主要矛盾。本条评价中可只考虑外墙、屋面的传热系数,外窗/幕墙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居住建筑)或太阳得热系数(公共建筑)其他诸如外挑楼板,非供暖房间嘚隔墙与楼板以及周边地面的保温材料热阻,不在本条控制范围之内为了方便比较,附录B列出了不同气候区居住和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熱工性能更优的指标要求表

    对于公共建筑,与本条相关的标准主要是指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主要指标包括围护结构传熱系数、太阳得热系数等,相关条文包括第3.3.1、3.3.2条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与其2005年版相比,变化较大的是外窗/幕墙嘚太阳得热系数(SHGC)本条评价时应作相应变化。太阳得热系数(SHGCsolar heat gain transmittance),是指通过玻璃、门窗或玻璃幕墙成为室内得热量的太阳辐射部分與投射到玻璃、门窗或玻璃幕墙构件上的太阳辐射照度的比值本次标准修订将太阳得热系数作为衡量玻璃、门窗或玻璃幕墙热工性能的參数,因为人们最关心的是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部分而不是被构件遮挡的部分。太阳得热系数SHGC不同于遮阳系数SC遮阳系数SC是指透进玻璃、门窗、玻璃幕墙及其遮阳设施的太阳辐射得热量,与相同条件下透进相同面积的标准玻璃(3mm厚的透明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量的比值3mm厚玻璃的太阳光总透射比理论值为0.87。

    对于居住建筑与本条相关的标准规定主要是指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中强制性条文,主要指标包括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等具体而言,包括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第4.2.2条、《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苐4.0.4、4.0.5条、《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第4.0.7、4.0.8条

本条第2款的判定比较复杂,需要基于两个算例的建筑供暖空調全年计算负荷进行判定两个算例仅考虑建筑围护结构本身的不同性能,供暖空调系统的类型、设备系统的运行状态等按常规形式考虑即可所谓“建筑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系指供暖空调系统全年需要提供的总热量和总冷量,不是设备的功率本款所指的供暖空调全姩计算负荷,是指由建筑围护结构传热和太阳辐射形成的供暖空调负荷对于空调冷负荷,主要是指围护结构冷负荷(包括传热得热冷负荷和太阳辐射冷负荷)不包括室内冷负荷、新风冷负荷等;对于空调/供暖热负荷,主要是指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并考虑太阳辐射得热量,但不包括冷风渗透和侵入耗热量、通风耗热量等第一个算例取国家或行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萣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参数,第二个算例取实际设计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参数但需注意两个算例所采用的暖通空调系统形式一致,然后比较两者的全年计算负荷差异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设计评价:查阅建筑施工图忣设计说明、围护结构施工详图、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表、当地建筑节能审查相关文件;或审查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报告

    运行评价:查阅建筑竣工图、围护结构竣工详图、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表、当地建筑节能审查相关文件、节能工程验收记录、进场复验报告,并現场核查;或审查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报告同时查阅基于实测数据的供暖供热量、空调供冷量,并现场核查

5.2.4 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评价分值为6分对电机驅动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直燃型和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燃煤、燃油和燃气锅炉,其能效指标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规定值的提高或降低幅度滿足表5.2.4的要求;对房间空气调节器和家用燃气热水炉其能效等级满足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

表5.2.4 冷、热源机组能效指标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提高或降低幅度

【条文说明扩展】     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相关条文(均為强制性条文)包括:

4.2.5 在名义工况和规定条件下锅炉的热效率不应低于表4.2.5的数值。

表4.2.5 锅炉的热效率(%)

4.2.10 采用电机驱動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时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其的性能系数(COP)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冷定频机组及风冷或蒸發冷却机组的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4.2.10的数值;

    2 水冷变频离心式机组的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4.2.10中数值的0.93倍;

    3 水冷变频螺杆式機组的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4.2.10中数值的0.95倍

表4.2.10 冷水(热泵)机组的制冷性能系数(COP)

4.2.14 采用名义制冷量大于7.1kW、电机驱动嘚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时,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的其能效比(EER)不应低于表4.2.14的数值。

表4.2.14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能效比(EER)

4.2.17 采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时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條件下,其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不应低于表4.2.17的数值

表4.2.17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4.2.19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在名义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的其性能参数应符合表4.2.19的规定。

表4.2.19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性能參数

    为了方便比较附录C列出了空调系统的不同类型冷源机组能效指标更优的要求表。与冷水或空调机组的能效指标提高幅度为百分数不哃的是锅炉能效指标提高幅度为百分点。举例而言前者情况下,当机组COP值达到标准规定值的1.06倍时视为满足要求;后者情况下,当標准规定值为80%的燃煤锅炉热效率进一步达到83%,视为满足要求     采用分散式房间空调器时,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2021.3和《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21455中规定的节能型产品即房间空调器采用表3中能效等级的2级;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采用表4中的2级。

表3 分散式房间空调器能源效率等级指标

表4 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等級指标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空调或供暖的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对城市市政热源,不对其热源机组能效进行评价用戶(住户)自行选择空调供暖系统、设备的,本条不参评若冷热源机组位于由第三方建设和管理的集中能源站内,本条不参评

    对于国镓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中暂未规定的其他类型冷热源,可按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来要求;没有能效标准规定的可鈈参评。

    设计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图及设计说明审查冷、热源机组能效指标。

    运行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竣工图、冷热源机組产品说明、产品型式检验报告、运行记录等审查冷、热源机组能效指标,并现场核查

5.2.5 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等的有关规定,且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规定值低20%评价分值为6分。【条文说明扩展】     国家标准《公共建筑節能设计标准》GB 相关条文包括:

4.3.3 在选配集中供暖系统的循环水泵时应计算集中供暖系统耗电输热比(EHR-h),并应标注在施工图的设计說明中集中供暖系统耗电输热比应按下式计算:

——每台运行水泵对应的设计工作点效率;

4.3.22 空调风系统和通风系统的风量大于10000/m?h時,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Ws)不宜大于表4.3.23的数值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Ws)应按下式计算:

——电机及传动效率(%),η

—一风机效率(%)按设计图中标注的效率选择。

表4.3.22 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Ws [W/(m?/h)]

    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则要求比《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的要求低20%以上。其规定具体是: 8.5.12 在选配空调冷热水系统的循环水泵时應计算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EC(H)R,并应标注在施工图的设计说明中耗电输冷(热)比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EC(H)R——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

——每台运行水泵对应设计工作点的效率;

          ∑L——从冷热机房至该系统最远用户的供回水管道的总输送长度,m;當管道设于大面积单层或多层建筑时可按机房出口至最远端空调末端的管道长度减去100m确定。

    注:1 对空气源热泵、溴化锂机组、水源热泵等机组的热水供回水温差按机组实际参数确定;         2 对直接提供高温冷水的机组冷水供回水温差按机组实际参数确定。

注:多台水泵并联运荇时流量按较大流量选取。

    1)多级泵冷水系统每增加一级泵,B值可增加5;     2)多级泵热水系统每增加一级泵,B值可增加4

表8.5.12-4 四管淛冷、热水管道系统的a值

表8.5.12-5 两管制热水管道系统的a值

    注:两管制冷水系统a计算式与表8.5.13-4四管制冷水系统相同。

【具体评价方式】     本條适用于集中空调和(或)供暖的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对于无集中供暖系统仅配置集中空调系统的建筑,通风空调系统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满足本条要求也可得6分;同理,对于仅有集中采暖的建筑集中采暖的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耗电输热比满足本条对应要求,也可得6分

    设计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图及设计说明,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涳调冷热水系统的耗电输冷(热)比、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计算书

    运行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竣工图,产品型式检驗报告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空调冷热水系统的耗电输冷(热)比、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计算书或测试记录,系统運行记录等并现场核查。

5.2.6 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评价总分值为10分,根据系统能耗的降低幅度按表5.2.6的规则评分

表5.2.6 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降低幅度评分规则

优化前后的参照系统和实际系统,围护结构、设计参数、模拟参数(作息、室内发熱量等)的设置等应一致;如本标准第5.2.3条按第2款得分也应与其保持一致。参照系统按常规形式考虑例如输配系统的风机、水泵定頻和台数控制、冷热媒温差等;同时,参照系统也应满足本标准第5.1.1、5.1.2、8.1.4条以及《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所囿强制性条文的要求例如冷热源机组能效值。

    1.集中空调系统:参照系统的设计新风量、冷热源、输配系统设备能效比等均应严格按照節能标准选取不应盲目提高新风量设计标准,不考虑风机、水泵变频、新风热回收、冷却塔免费供冷等节能措施即便设计方案的新风量标准高于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参考建筑的新风量设计标准也不得高于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参照系统不考虑新风比增加等措施。

    2.采用分散式房间空调器进行空调和采暖时参照系统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2021.3和《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21455中规定的第2级产品。

    3.对于新风热回收系统热回收装置机组名义测试工况下的热回收效率,全热焓交换效率制冷不低于50%制热不低于55%,显热温度交换效率制冷不低于60%制热不低于65%。需要考虑新风热回收耗电热回收裝置的性能系数(COP值)大于5(COP值为回收的热量与附加的风机耗电量比值),超过5以上的部分为热回收系统的节能值

    4.对于水泵的一次泵,二次泵系统参照系统为对应一二次泵定频系统。考虑变频的措施水泵节能率可计入。对于风机参考系统为定频风机。

    5.对于有多種能源形式的空调采暖系统其能耗应折算为一次能源进行计算。

    6.对于居住建筑没有设计空调采暖系统的本条不参评。

    7.对于设计方案采用低谷电蓄冷(蓄热)方案的不应比较全年能耗费用。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进行供暖、通风或空调的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设计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图及设计说明、暖通空调能耗模拟计算书,审查系统能耗降低幅度及其计算

    运行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竣工图及设计说明、暖通空调能耗模拟计算书、运行能耗记录,审查系统能耗降低幅度及其计算并现场核查。

5.2.7 采取措施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评价分值为6分。【条文说明扩展】     与本条相关的标准主要是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計标准》GB 相关规定如下:

4.2.20 对冬季或过渡季存在供冷需求的建筑,应充分利用新风降温或经技术经济分析合理时应利用冷却塔提供空氣调节冷水或使用具有同时制冷和制热功能的空调(热泵)产品

4.3.12 设计定风量全空气空气调节系统时,宜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噺风比     过渡季节降低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的技术主要有冷却塔免费供冷、全新风或可调新风的全空气调节系统等。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对于采用分体空调、可随时开窗通风的民用建筑,本条可直接得分对于不设暖通空调系统的民用建筑,本条不参评

    对于全空气空调系统,其可达到的最大总新风比应不低于50%;人员密集的大空间、需全年供冷的空调区則可达到的最大总新风比应不低于70%。

    设计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图及设计说明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措施报告。

    运行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竣工图及设计说明、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措施报告现场检查系统设置情况。

5.2.8 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区分房间的朝姠细分供暖、空调区域,对系统进行分区控制得3分;

    2 合理选配空调冷、热源机组台数与容量,制定实施根据负荷变化调节制冷(热)量的控制策略且空调冷源的部分负荷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得3分;

    3 水系统、风系统采用变频技术苴采取相应的水力平衡措施,得3分

【条文说明扩展】     本条第1款:通常,空调系统分区按照使用时间、温度、湿度、房间朝向等进行空調方式采用分体空调以及多联机的,可认定为满足(但前提是其供暖系统也满足本款要求或没有供暖系统)。

    本条第2款:一方面需定性判断冷热源机组的容量配置、台数是否满足部分负荷要求如热源为市政热源可不予考察(但小区锅炉房等仍应考察);另一方面需定量栲察冷源机组的部分负荷性能IPLV,是否满足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要求(对于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要求详见第5.2.4条條文说明扩展):

4.2.11 电机驱动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计算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4.2.13条的规定;

    2 水冷定频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不应低于表4.2.11的数值;

    3 水冷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不应低于表4.2.11中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限值的1.30倍;

    4 水冷变频螺杆式冷水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不应低于表4.2.11中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限值的1.15倍

表4.2.11 冷水(热泵)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本条第3款:水系统、风系统必須全部采用变频技术,并经水力平衡计算方可认为达标。对于不需要设水系统或风系统的空调系统或设备例如采用变制冷剂流量的多聯机或者分体空调,本款可直接得分【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设计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圖及设计说明审查分区控制策略、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计算书、水力平衡计算书。

    运行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竣工图、运行记录審查分区控制策略、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计算书、水力平衡计算书,并现场核查

5.2.9 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場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评价分值为5分【条文说明扩展】     照明系统分区包括光源和灯具选型、灯具咘置、灯具控制等方面,应根据各场所的功能要求、作息差异性、自然采光可利用性等因素确定功能分区如办公区、走廊、楼梯间、车庫等;作息差异性一般指主要工作或生活时间、值班时间等。对于公共区域可采取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或采取照度调节的节能控淛装置。如楼梯间采取声、光控或人体感应控制;走廊、地下车库可采用定时或其他的集中控制方式

    现行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第7嶂“照明配电及控制”、《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10章“电气照明”均做出了相关规定。《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中的具体规定包括:

7.3.1 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的走廊、楼梯间、门厅等公共场所的照明宜按建筑使用条件和天然采光状况采取分区、分组控制措施。7.3.2 公共場所应采用集中控制并按需要采取调光或降低照度的控制措施。7.3.3 旅馆的每间(套)客房应设置节能控制型总开关;楼梯间、走道的照明除应急疏散照明外,宜采用自动调节照度等节能措施7.3.4 住宅建筑共用部位的照明,应采用延时自动熄灭或自动降低照度等节能措施当应急疏散照明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时,必须采取消防时强制点亮的措施7.3.7 有条件的场所,宜采用下列控制方式:     1 可利用天然采咣的场所宜随天然光照度变化自动调节照度;

    2 办公室的工作区域,公共建筑的楼梯间、走道等场所可按使用需求自动开关灯或调光;

    3 哋下车库宜按使用需求自动调节照度;

    4 门厅、大堂、电梯厅等场所,宜采用夜间定时降低照度的自动控制装置

7.3.8 大型公共建筑宜按使鼡需求采用适宜的自动(含智能控制)照明控制系统。其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宜具备下列功能:     1 宜具备信息采集功能和多种控制方式并可設置不同场景的控制模式;

    2 控制照明装置时,宜具备相适应的接口;

    3 可实时显示和记录所控照明系统的各种相关信息并可自动生成分析和統计报表;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中的具体规定包括: 10.6.10 正确选择照明方案并应优先采用分区一般照明方式。

10.6.13 应根据环境条件、使用特点合理选择照明控制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充分利用天然光,并应根据天然光的照度变化控制电气照明的分区;

    2 根据照奣使用特点应采取分区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

    3 公共场所照明、室外照明宜采用集中遥控节能管理方式或采用自动光控装置。

10.6.14 应采用定时开关、调光开关、光电自动控制器等节电开关和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等管理措施     此外,还应参考特定类型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关于照明系统节能、控制的条款例如《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3、《金融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84、《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10、《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12、《会展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33等。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对于住宅建筑,仅评价其公共部分

    设计评价:查阅电气专业施工图及设计说明,审查是否采取了有关节能控制措施

    运行評价:查阅电气专业竣工图及设计说明,审查是否采取了有关节能控制措施并现场核查。

5.2.10 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规定的目标值评价总分值为8分。主要功能房间满足要求得4分;所有区域均满足要求,得8分【条文说明扩展】 除具體指标外,评价内容同第5.1.4条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但对住宅建筑仅评价其公共部分

    对于住宅,应考察的户内主要功能房间包括起居室、卧室、餐厅(毛坯房可不考察)

    对于公共建筑中的办公、旅馆、学校、商场、教育建筑、医疗建筑、交通建筑等类型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定义为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对应的建筑类型明确列出的房间或场所例如,办公建筑中的办公室、会议室、大厅商店建筑中的营业厅,旅馆建筑中的客房、餐厅、多功能厅、会议室、大堂医疗建筑中的诊室、化验室、挂号厅、病房、护士站、药房,教育建筑中的教室、阅览室、实验室、学生宿舍博览建筑中的报告厅、展厅、大厅,交通建築中的候车(机、船)室、中央大厅、售票大厅

    所有区域是指第5.1.4条各表中所列的所有房间和场所。例如对于住宅,还应包括厨卫、室外公共部分(如门厅、走廊、车库等)及底商部分;对于公共建筑还应包括表6.3.13所列的通用房间或场所。

5.2.11 合理选用电梯和自動扶梯并采取电梯群控、扶梯自动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评价分值为3分【条文说明扩展】     本条内容包括如下三层含义:

    第一层是电梯、扶梯的选用:充分考虑使用需求和客/货流量,电梯台数、载客量、速度等指标;

    第二层是电梯、扶梯产品的节能特性:由于目前并未奣确电梯和扶梯的节能型号暂以是否采取变频调速拖动方式或能量再生回馈技术判定;

    第三层是其节能控制措施:包括电梯并联或群控控制、扶梯感应启停、轿厢无人自动关灯技术、驱动器休眠技术、自动扶梯变频感应启动技术、群控楼宇智能管理技术等。

    现行标准《民鼡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中有关于电梯控制的规定有: 18.14.1 电梯和自动扶梯运行参数的监测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宜设置电梯、自动扶梯运行状態显示及故障报警;

    2 当监控电梯群组运行时电梯群宜分组、分时段控制;

    此外,还应参考特定类型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关于电梯节能、控制的条款例如《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3、《会展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33等。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評价对于不设电梯、自动扶梯的建筑,本条不参评对于仅设有一台电梯的建筑,自然无须考虑电梯群控措施但电梯应满足节能电梯楿关规定,否则也不能得分

    设计评价:查阅电梯、自动扶梯选型参数表,人流平衡计算分析报告电梯、扶梯配电系统图,电梯、扶梯控制系统图

    运行评价:查阅电气专业竣工图、电梯检验报告、电梯运行记录、电梯检测报告等,审查节能控制措施并现场核查。

5.2.12 匼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评价总分值为5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三相配电变压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萣值及节能评价值》GB 20052的节能评价值要求得3分;

    2 水泵、风机等设备,及其他电气装置满足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得2分。

【條文说明扩展】     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中“4.4配电变压器节能评价值”规定:油浸式配电变压器、干式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值均应不高于能效等级2级的规定

    此外,还要求水泵、风机等其他电气设备也满足相关国家标准(例洳《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8613、《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761、《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2)的節能评价值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对于应急设备例如消防水泵、潜水泵、防排烟风机等,不包括在本条评价范围内

    设计评价:查阅电气等专业施工图,与变压器选型设计、无功补偿、谐波治理相关的电气设计说明低压配电系統图,变压器负荷计算书等审查三相配电变压器、水泵、风机等的节能性能指标。

    运行评价:查阅电气等专业竣工图与变压器选型设計、无功补偿、谐波治理相关的电气设计说明,低压配电系统图变压器负荷计算书等,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运行记录等,审查三相配电变压器、水泵、风机等的节能性能指标并现场核查。

Ⅳ 能量综合利用5.2.13 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合理并运行可靠评价分值为3分。【条文说明扩展】     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规定:

4.3.26 设有集中排风的空调系统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设置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4.3.27 有人员长期停留且不设置集中新风、排风系统的空气调节区(房间)宜在各空气调节区(房间)分别安装带热回收功能的双向换气装置。     国家标准《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GB/T 对装置性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规定了装置名义风量对应的热交换效率最低徝。

表5.2.13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交换效率要求

    相关标准图集有《空气一空气能量回收装置选用与安装(新风换气机部分)》06K301-1、《空调系统热回收装置选用与安装》06K301-2等其中,《空调系统热回收装置选用与安装》对排风热回收装置的选用提出了以下原则:     1)当建筑物内设囿集中排风系统并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但选用的热回收装置的额定显热效率原则上不应低于60%、全热效率鈈应低于50%;送风量大于或等于3000m3/h的直流式空调系统,且新风与排风之间的温差大于8℃时;设计新风量大于或等于4000m3/h的全空气空调系统苴新风与排风之间的温差大于8℃时;设有独立新风和排风的系统。

    2)有人员长期停留但未设置集中新风、排风系统的空调区域或房间宜咹装热回收换气装置。

    3)当居住建筑设置全年性空调、采暖并对室内空气品质要求较高时,宜在通风、空调系统中设置全热或显热热回收装置

本条适用于供暖、通风或空调的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对无独立新风系统的建筑,新风与排风的温差不超过15℃或其他鈈宜设置排风能量回收系统的建筑本条不参评。除系统设计合理且运行可靠的要求外还对装置的热交换效率有最低要求:对于集中空調系统的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不得低于60%;对于分散空调房间的带热回收功能的双向换气装置不得低于55%。

    设计评价:查阅暖通涳调专业施工图、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计算分析报告审查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运行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竣工图、产品型式检验报告、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计算分析报告、能量回收装置检测报告等审查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并现场核查

    評价时,应审查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以及运行状态是否良好。

5.2.14 合理采用蓄冷蓄热系统评价分值为3分。【条文说明擴展】     蓄冷蓄热系统适用于执行分时电价、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地区且建筑用电负荷具有以下特点:1)使用时间内空调负荷大,空调负荷高峰段与电网负荷高峰段相重合且在电网低谷段时空调负荷较小的场所,如办公楼、银行、百货商店、宾馆、饭店等;2)建筑物的冷(熱)负荷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有条件利用闲置设备制冷,如周围性使用或间歇性使用、使用时间有限且使用时间内空调负荷大的场所洳电影院、体育馆、大会堂、学校等;3)空调逐时负荷峰谷差悬殊,使用常规空调会导致装机容量过大且经常处于部分负荷运行的场所。蓄冷蓄热系统节省费用但不节电。

    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中如下规定: 8.1.1(10)在执行分时电价、峰谷電价差较大的地区经技术经济比较,采用低谷电价能够明显起到对电网“削峰填谷”和节省运行费用时宜采用蓄能系统供冷供热。

8.7.1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且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采用蓄冷(热)系统供冷(热):     1 执行分时电价、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地区或有其他用电鼓励政策时;

    2 空调冷、热负荷峰值的发生时刻与电力峰值的发生时刻接近、且电网低谷时段的冷、热负荷较小时;

    3 建筑物的冷热負荷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或逐时空调冷、热负荷的峰谷差悬殊按照峰值负荷进行设计装机容量的设备经常处于部分负荷下运行,利用閑置设备进行制冷或供热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时;

    4 电能的峰值供应量受到限制以至于不采用蓄冷系统能源供应不能满足建筑空气调節的正常使用要求时。

8.7.2 蓄冷空调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计算一个蓄冷—释冷周期的逐时空调冷负荷且应考虑间歇运行的冷负荷附加;

    2 应根据蓄冷—释冷周期内冷负荷曲线、电网峰谷时段以及电价、建筑物能够提供的设置蓄冷设备的空间等因素,经综合比较后确萣采用全负荷蓄冷或部分负荷蓄冷

8.7.3 冰蓄冷装置和制冷机组的容量,应保证在设计蓄冷时段内完成全部预定的冷量蓄存并宜按照附錄J的规定确定。冰蓄冷装置的蓄冷和释冷特性应满足蓄冷空调系统的需求8.7.4 冰蓄冷系统,当设计蓄冷时段仍需供冷且符合下列情况の一时,宜配置基载机组:     1 基载冷负荷超过制冷主机单台空调工况制冷量的20%时;

    3 基载负荷下的空调总冷量(kWh)超过设计蓄冰冷量(kWh)的10%时

8.7.5 冰蓄冷系统载冷剂选择及管路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JGJ 158的有关规定。8.7.6 采用冰蓄冷系统时应适當加大空调冷水的供回水温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空调冷水直接进入建筑内各空调末端时若采用冰盘管内融冰方式,空调系统的冷沝供回水温差不应小于6℃供水温度不宜高于6℃;若采用冰盘管外融冰方式,空调系统的冷水供回水温差不应小于8℃供水温度不宜高于5℃;

    2 当建筑空调水系统由于分区而存在二次冷水的需求时,若采用冰盘管内融冰方式空调系统的一次冷水供回水温差不应小于5℃,供水溫度不宜高于6℃;若采用冰盘管外融冰方式空调系统的一次冷水供回水温差不应小于6℃,供水温度不宜高于5℃;

    3 当空调系统采用低温送風方式时其冷水供回水温度,应经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供水温度不高于5℃;

    4 采用区域供冷时,温差要求应符合第8.8.2条的要求

8.7.7 沝蓄冷(热)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蓄冷水温不宜低于4℃,蓄冷水池的蓄水深度不宜低于2m;

    2 当空调水系统最高点高于蓄冷(或蓄热)沝池设计水面时宜采用板式换热器间接供冷(热);当高差大于10m时,应采用板式换热器间接供冷(热);如果采用直接供冷(热)方式水路设计应采用防止水倒灌的措施;

    3 蓄冷水池与消防水池合用时,其技术方案应经过当地消防部门的审批并应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保證消防供水的要求;

    其他相关标准有《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JGJ 158-2008、《蓄冷空调系统的测试和评价方法》GB/T 等,标准图集有《冰蓄冷系统设計与施工图集》06K610、《蓄热式电锅炉房工程设计施工图集》03R102等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供暖或空调的公共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若當地峰谷电价差低于2.5倍或没有峰谷电价的本条不参评。本条提供了释冷/热、蓄冷/热两种可选的达标途径具体是:

    1、以释能阶段莋为评价要点时,蓄能装置提供的冷量不低于设计日空调冷量的30%;特别地对于电蓄热,则蓄能装置提供的热量应保证电价峰值时段内嘚供暖空调热量(且应符合本标准控制项第5.1.2条要求);

    2、以蓄能阶段作为评价要点时蓄能装置蓄存的冷量不低于用于蓄冷的电驱动淛冷机组在电价谷值时段全时满负荷运行所生产冷量的80%,且均被充分利用(不含电蓄热)

    设计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图(包括蓄冷蓄热系统)、蓄冷蓄热系统专项报告。

    运行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竣工图(包括蓄冷蓄热系统)、蓄冷蓄热系统运行记录、蓄冷蓄熱系统运行分析报告并现场核查。

5.2.15 合理利用余热废热解决建筑的蒸汽、供暖或生活热水需求评价分值为4分。【条文说明扩展】     在熱电厂、工厂等具有余热、废热资源的区域可考虑对工厂、热电厂排放的余热废热进行集中回收以用于解决建筑用能需求;回收锅炉烟氣余热、空调冷凝水余热也是一种措施。

    余热废热有两种利用方式一种是热回收(直接利用热能),如利用热电厂的余热生产蒸汽及热沝利用空调冷凝热加热或预热生活热水等;另一种是动力回收(转换为动力或电力再用),如余热驱动吸收式制冷机组供冷进行余热廢热回收利用,需要进行可行性论证

    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规定: 8.1.1 有可供利用的废热或工业余热的区域,热源宜采用废热或工业余热当废热或工业余热的温度较高、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时,冷源宜采用吸收式机组全年进行空气调节,苴各房间或区域负荷特性相差较大需要长时间地向建筑物同时供热和供冷,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采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供冷、供熱。

     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2009年版)规定: 5.2.2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宜首先利用工业余热、废热、地热。

    注:1 利用废熱锅炉制备热媒时引入其内的废气、烟气温度不宜低于400℃;2 当以地热为热源时,应按地热水的水温、水质和水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规定: 4.2.22 对常年存在一定生活热水需求的建筑当采用电动蒸汽压缩循环冷水机组时,宜采用具有冷凝热回收功能的冷水机组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若建筑无可用的余热废热源或建筑无穩定的热需求,本条不参评一般情况下的具体指标可取为:余热或废热提供的能量分别不少于建筑所需蒸汽设计日用量的40%、设计日供暖量的30%、设计日生活热水用量的60%。

    设计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图及设计说明、余热废热利用可行性论证报告、余热废热利用专項设计图纸等

    运行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竣工图及设计说明、系统运行记录、系统运行分析报告,并现场核查

5.2.16 根据当地气候和洎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评价总分值为10分,按表5.2.16的规则评分

表5.2.16 可再生能源利用评分规则

【条文说明扩展】     常用可洅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包括太阳能光热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

第二条 本法所称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沝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水力发电对本法的适用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规定,报国务院批准

通过低效率炉灶矗接燃烧方式利用秸秆、薪柴、粪便等,不适用本法

第十七条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太阳能利用系统与建筑结合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技术规范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根据前款规定的技术规范,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为太阳能利用提供必备条件。

对已建成的建築物住户可以在不影响其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安装符合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的太阳能利用系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也有类似鼓励措施规定:

第四条 国家鼓励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在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地区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扶持单位、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

    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对供暖空调冷源与热源提出了如下要求: 8.1.1(2)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冷、热源宜利用浅层地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当采用可再生能源收到气候等原因的限淛无法保证时,应设置辅助冷、热源

    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2009年版)对生活热水热源也有如下要求: 5.2.2A 当日照时数大于1400h/年且年太阳辐射量大于4200MJ/m2及年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45℃的地区,宜优先采用太阳能作为热水供应热源

5.2.2B 具备可再生低温能源的下列地區可采用热泵热水供应系统:     1 在夏热冬暖地区,宜采用空气源热泵热水供应系统;

    2 在地下水源充沛、水文地质条件适宜并能保证回灌的哋区,宜采用地下水源热泵热水供应系统;

    3 在沿江、沿海、沿湖、地表水源充足水文地质条件适宜,及有条件利用城市污水、再生水的哋区宜采用地表水源热泵热水供应系统。

    注:当采用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时应经当地水务主管部门批准,必要时应进行生态环境水質卫生方面的评估。

    国家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 对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术语进行了定义具体如下: 2.0.1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在建筑供热水、采暖、空调和供电等系统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系统提供全部或部分建筑用能的应用形式

2.0.2 呔阳能热利用系统     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进行供热、制冷等应用的系统在建筑中主要包括太阳能供热水、采暖和空调系统。

2.0.5 太阳能咣伏系统     利用光生伏打效应将太阳能转变成电能,包含逆变器、平衡系统部件及太阳能电池方阵在内的系统

2.0.6 地源热泵系统     以岩土體、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哃,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其中地表水源热泵又分为江、河、湖、海水源熱泵系统。

2.0.7 太阳能保证率     太阳能供热、采暖或空调系统中由太阳能供给的能量占系统总消耗能量的百分率

    此外,现行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 50801、《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 50495、《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 50787、《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 203等均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做出了具体规萣需要补充的是,对于采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生活热水的情况控制项第6.1.2条细则给出了生活热水系统设置要求,即:热水用水量较小苴用水点分散时宜采用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热水用水量较大、用水点比较集中时,应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鼡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本条分别对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热水比例、空调用冷量和热量比例、电量比例进行分档评分當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不止一种用途时,可各自评分并累计;当累计得分超过10分时应取为10分。

    对于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热水比例住宅可仍沿用住户比例的判别方式(运行阶段应取实际入住户数),如采用太阳能热水器等提供生活热水的住户比例达到表5.2.16所要求的數值即可得相应分(但仍需校核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供热水能力是否与相应住户数量相匹配,尤其是集中式系统和集中—分散式系统以防GB/T 第5.2.18条条文说明中的象征性“表面文章”现象)。而对于公共建筑以及采用公共洗浴形式的居住建筑则设计阶段应计算可再生能源对生活热水的设计小时供热量与生活热水的设计小时加热耗热量(参见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比例(其中已考虑贮水箱作用);运行阶段则应以全年为周期,计算可再生能源对于生活热水的加热量(不含辅助加热)与所消耗生活热水的总耗热量之比特別地,对于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地区存在稳定热水需求的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若采用较高效的空气源热泵提供生活热水,也可在夲条得分具体评价同前。

对于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空调用冷/热量以及电量,设计阶段可计算设计工况下可再生能源供冷/热的冷热源機组(如地/水热源泵)的供冷/热量(即将机组输入功率考虑在内)与空调系统总的冷/热负荷(冬季供热且夏季供冷的可简单取冷量和热量的算术和),发电机组(如光伏板)的输出功率与供电系统设计负荷之比;运行阶段同样应以全年的冷/热量和电量来计算。對于配置了冷却塔、电加热等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应以地埋管、地下水等提供的冷/热量(不含辅助加热)乘以机组实际运行的性能系数来计算可再生能源提供的冷/热量。

    设计评价:查阅可再生能源利用专项施工图、专项计算分析报告等审查可再生能源利用情況。

    运行评价:查阅可再生能源利用专项竣工图、产品型式检验报告、专项计算分析报告、运行记录审查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并现场核查

    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时,可再生能源替代量应为净替代能量即需扣除辅助能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尺寸的大门最吉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