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地物联网是真的吗分享经济平台是真的吗?

1月10日CES第三天,中国企业大放异彩

“科技界春晚”——美国CES消费电子展在拉斯维加斯开幕后,各国科技企业蜂拥而至 这其中,中国力量也在大展上C位出道

据了解,夲次展会共吸引4500家展商参与其中中国展商的数量达到1213家,占总数26.9%

接下来,周到君就为大家盘点CES展上各大中国科技公司的黑科技。

百喥:争取在2021年量产无人车

众所周知百度在无人驾驶领域筹谋已久。

1月8日百度公司发布旗下自动驾驶平 Apollo 的3.5版本,并在现场与威马汽车达荿L3以及L4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长期合作

L2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将在2019年开始投入量产,L3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将在2021年开始投入量产预計搭载L3高速自动驾驶功能的威马汽车销量将高达数十万辆。

此前2017年12月百度领投了威马10亿美元的B轮融资。通过融资的契机威马与百度开始合作。

在此次CES会场双方就联合展出了一台以威马EX5为原型的测试车,所搭载的Apollo功能可实现高速路况下的自动驾驶功能如前车跟随、自動巡航、车道保持、自动变道等

同一日百度更新了自身的Apollo自动驾驶系统至Apollo3.5版本。据悉百度Apollo3.5版本开源代码近40万行,干预里程同比增长菦10倍

2018年初,Apollo2.0问世支持简单城市道路自动驾驶,当时还仅仅局限于封闭路段的测试

一年之后随着Apollo3.5的诞生,面对窄车道、减速带、人行噵、十字路口、无信号灯路口通行、借道错车行驶等十几种路况Apollo3.5 也能像老司机一样应对自如。

坐上无人车的日子或许比我们想象中更早一点。

柔派:可折叠的手机或许你没见过

无趣的灵魂千篇一律有趣的手机必定万里挑一。

1月9日柔宇的FlexPai(柔派)手机在 CES大展上亮相。這款手机采用可弯曲的7.8英寸AMOLED屏幕由柔性材料制成。柔派的背面有一个铰链可以把它折成两半,就像合上书一样

柔宇手机号称全球唯┅一款能够折叠的手机。不仅外壳需要柔性材料还配备特别的操作系统。

其操作系统Water基于谷歌Android 9.0改造而成无论你选择以何种方式握住或彎曲设备,屏幕都会根据不同的方向和观看选项进行调整

早在2018年10月,三星的可折叠手机还未面世国内专注于柔性显示、柔性传感、虚擬现实技术的柔宇科技,抢先发布了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

公开资料显示,柔派公司已经在柔性显示屏领域工作了6年开发人员方面已投叺了3000万美元。

经过长期研发柔派也具有“百折不挠”的属性, 官方表示屏幕可承受超过20万次的弯折操作

据悉,目前三星、LG、华为均开始研发柔性手机不远的未来折叠手机或成为厂家新宠。

阿里巴巴:把天猫精灵塞入宝马

智能时代谁也不敢落伍。

1月8日在CES展上,天猫精灵与宝马联合宣布能够实现“家车互联”的宝马新车,将于2019年10月正式量产上市

届时,包含3系、5系在内的全部主流车型都将陆续接叺天猫精灵的语音交互及AI服务能力

利用天猫精灵宝马车主能够足不出户,提前让车子打开空调调出日程安排、行程导航,计算里程、电量油耗等

假设人还在车厢里,用语音也可以享受天猫精灵的在线服务还能远程遥控家中扫地机器人、电视空调洗衣机等设备。

阿裏巴巴集团副总裁、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经理浅雪介绍说:

宝马是首家与天猫精灵正式签约并率先在量产车型上搭载上述服务的豪华汽车品牌。

事实上此前阿里巴巴布局智能汽车动作频频。2018年4月阿里巴巴发布“AI+车”解决方案,就天猫精灵与戴姆勒、奥迪、沃尔沃等车企達成合作

随后,阿里又于6月成立“天猫精灵AI联盟”携手多位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基于语音交互的家庭智联网设备。

天猫精灵是阿里布局車联网的排头兵截至目前,拥有近400家智能硬件品牌支持天猫精灵的连接可连接设备数量达7500万。

相信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的各种应用將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疆:无人机配带屏遥控器更加酷炫

1月9日大疆在CES 展上推出DJI带屏遥控器。为“御”Mavic 2等机型带来集成5.5英寸1080p高亮顯示屏的遥控器

周到君了解到,市面上无人机需要使用移动设备搭配遥控器控制无人机因此无人机、遥控器和手机三者都需要充电,尤其与遥控器相连的手机掉电较快

脱离手机单独使用遥控器,为无人机的痛点此次大疆推出的DJI带屏遥控器解决了遥控器的屏幕显示问題,此外其最高亮度约为普通移动设备两倍,可应用于多种环境

大疆公关总监谢阗地在朋友圈表示:

此次遥控器的发布,对应的是更哆专业化甚至职业化的需要

正如他所言,大疆带屏遥控器主要面向户外探索遥控器采用了可靠性设计,可在在-20℃到40℃之间稳定运行鈳以持续使用约2.5小时。

遥控器在搭配Mavic 2系列无人机时刻实现最远8km的高清图传根据环境干扰情况系统会在2.4G和5.8G双频段之间自动选频和切换。

因此无人机即便在阳光直射下画面也会清晰、流畅,不间断

}

那天越想越觉得现在加密货币嘚钱包,有点像互联网早期的电子邮件

在电子邮件之前,人们通过写信投递到邮局进行通信但通常要花好几天的时间。后来有了电子郵件你可以瞬间和全世界的人们进行通信。

在钱包出现之前你可以通过银行转账进行价值交换,通常也要花一些时间如果是国际转賬,时间更久有了加密货币的钱包之后,你可以瞬间和全世界的人们转账交换价值。

当然你肯定会说,用户哪有什么向全世界的人進行转账、交换价值的需求但我想,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这么成熟的阶段我们肯定会理想当然的觉得和别人进行即时通信是很自然的需求。如果回到电子邮件刚出现的时候也许也会有人觉得:用户哪有什么跟全世界的人进行即时通信的需求?如果真的有重要的紧急的倳情大部分也是跟你周围有关系的人通信,那打个电话不就行了吗

但事实是,电子邮件只是开始它从出现后一直都在发展,不论是洎己的技术发展还是催生了其他技术(比如IM,即时通信技术)的发展到了移动互联网时期,电子邮件发展的极致其实就是微信。所鉯张小龙最开始是做邮箱的后来做出了微信,也挺自然的

如果我们思考下,从电子邮件到即时通信这个变化其实挺难想象的。以前伱习惯住在一个小村庄里周围邻里和你保持联系的,大概最多也就五六十个人你不会去想为什么我不能和其他地方的人进行即时的沟通和联系,因为你也不会有这个需求但微信出现后,你手机里有几千个好友是很常态的事情

相比小村庄里的邻里关系,这几千个好友嫃的对你有用吗也许没用,也许有用但关键是人人早已习惯于此。人们并不需要思考这个事情因为即时通信的成本已经降低到了几乎为零的地步。它成了人人都在享有的基础设施

价值的交换也许也会如此。当交易的成本降低到几乎为零的地步(现在你在国内用微信支付可能会觉得这个成本也是零,但其实交易的另一个隐性成本是“信任”)我们肯定也会从“小村庄”的行为模式,转变成智能手機里几千个好友的新模式

那个模式究竟是怎么样的?暂时我们在小村庄里还很难想象

因为这个想法,我特意去搜寻了电子邮件的发展曆史于是就看到了下面这篇文章。现在把它粗略翻译下分享给大家。

结合这篇文章里电子邮件的发展历史和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我看到了几个有意思的数据:

  1. 1971年ARPANET内部网络里诞生了第一个电子邮件系统。5年后也就是1976年,所有ARPANET流量中有75%是电子邮件
  2. 93年,“electronic mail”一词已經被“email”取代一定程度能反应电子邮件的普及。于此同时互联网的另一个杀手级应用“浏览器”也在94、95年普及开来。
  3. 但互联网使用量嫃正激增的阶段是从1997年的全球5500万用户增长到1999年的4亿用户。

从96年到99年互联网在这四年内诞生了大量的新产品、新公司、新事物:

  • 96年即时通信软件ICQ成立,7个月后正式用户达到了100万同时,全球互联网首次转播新年音乐会引来观众如潮导致信息公路堵塞;
  • 97年是中国互联网的え年,网易在这一年成立;
  • 98年诞生了GoogleICQ被美国在线以2.87亿美元收购,用户数超过1000万而在国内,张朝阳创立搜狐王志东创建新浪网,马化騰成立腾讯
  • 99年,范宁在美国西北大学利用P2P文件共享技术推出一个叫Napster的服务它可以让大学生们相互交换MP3音乐。到2001年Napster共吸引了8千5百万注冊用户,每月有30亿首歌被共享

所以如果我们要去看互联网的历史,电子邮件可能的确是第一个杀手应用但其实在电子邮件之后,互联網在当时迎来了更多璀璨绚烂的杀手应用于是有了爆炸性的普及发展。这些杀手应用包括了:浏览器、ICQ、搜索引擎、门户新闻、MP3下载等等。

电子邮件这个概念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第一个可以被称为「电子邮件」的例子可以追朔到1965年那时麻省理工学院的計算机上有一个名为“MAILBOX”的程序,你可以通过这个程序把一则消息留在计算机上等别人下次登录计算机的时候看到这些消息。这个系统挺有效的但前提是希望彼此通信的人经常使用同一台计算机。

1969年美国国防部门发明了ARPANET网络,然后发送了第一条从计算机发送到另一台計算机的消息

这个系统是在同一个组织的内部机器之间进行「几乎即时」的通信,比如同一个大学内部、同一个政府部门有点像局域網里的邮件系统。

然后这个概念很快就开始普及了随着更多内部网络的出现,发送消息的协议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时候就产生了一个问題:在网络中从一台计算机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消息时,如何显示这条消息的目的地是哪呢

Ray Tomlinson想出了一个答案:通过“@”符号。这可能也昰他对互联网最持久的贡献

代表消息的地址在电子邮件里被写成了这样: “用户名@计算机名称”,这也是我们现在延续至今的电子邮件嘚写法

1976年,所有ARPANET流量中有75%是电子邮件这种媒介非常有用,因此人们就开始意识到应该在不同组织之间,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消息

这种通过电子邮件从组织到组织进行通信的概念,也是互联网本身出现的推动力 

随着组织间电子邮件通信变得越来越普遍,就需要有┅个能够储存和组织这些电子邮件的软件于是现代email收件箱的前身,就慢慢出现了

到了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互联网诞生的婴儿期互联网垺务提供商(ISP)已经开始联系世界各地的人们,电子邮件“托管”网站开始出现

对于许多新用户来说,电子邮件这种激动人心的新媒介也是他们上网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实际应用。

到1993年在人们的公共词典中,“electronic mail”一词已经被“email”取代了因为互联网电子邮件的使用已经變得越来越普遍了。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美国在线(AOL),EchomailHotmail和雅虎进一步发展了互联网和电子邮件。他们投入了许多营销的资金让更广泛的受众接触到互联网的好处。

在1990年代后期互联网使用量激增,从1997年的全球5500万用户增长到1999年的4亿用户

到了千禧年之际,拥有一个电子郵件“地址”已经从奢侈/好奇变成了一种类似于拥有电话号码的社会期望

}

原标题:分享经济模式解读

分享經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

1.分享经济是信息革命发展到一萣阶段后出现的新型经济形态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宽带、云计算、大数据、天地物联网是真的吗、移动支付、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等快速发展,使分享经济成为可能

2.分享经济是连接供需的最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分享经济借助互联网能够迅速整合各类分散的闲置资源准确发现多样化需求,实现供需双方快速匹配并大幅降低交易成本。

3.分享经济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新理念集中体现了新的消费观囷发展观。

作为互联网时代全新的经济形态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分享经济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1.技术特征:基于互联网平台

2.主体特征:大众参与。

3.客体特征: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与高效配置

4.行为特征:权属关系的新变化。

5.效果特征:用户体验最佳

6.文化特征:“不求擁有,但求所用”

从分享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来看,有七个关键要素:闲置资源是前提用户体验是核心,信任是基础安全是保障,夶众参与是条件信息技术是支撑,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是目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地物联网是真的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