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中国经济增速为什么下降了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我国2014年的經济统计数据和早先各方的预测一致,2014年全年GDP总量的增长速度为7.4%为自199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多数机构和经济学家预测今年GDP的增速将进┅步回落,进入7.1-7.2%的区间

增速放缓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从浅层次来看,它是本届政府对2008年至2010年财政和货币扩张政策进行回调的结果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中央政府果断实施了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刺激计划稳定了我国的經济增长速度,但同时也极大地推高了整个经济的金融杠杆率造成了房价的快速上涨,引起社会上普通民众的不满

本届政府上台之后,把降低我国经济的金融杠杆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目标因此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对于稳定房价、控制金融杠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经济增长速度的微弱下调换取了结构调整的成果。

从更深层次来看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是我国经济结构自身变化的结果。过去十余年见证了我国工业化的高潮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第二产业的快速扩张。如果没有全球金融危机这個高潮可能会持续到2015年左右;但是,金融危机大大降低了国外市场对我国工业产品的需求我国的工业化高潮提前结束了。上一轮财政和貨币刺激计划稳定了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对制造业的帮助有限,增长主要来自于固定资产投资

到2020年,中国经济将以内需为主

工业化高潮结束为我国经济结构带来了一些正面变化。自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一直被高储蓄和低消费所困扰,但2010年以后消费占GDP的比重开始上升。外需增速下降激活了国内第三产业的发展去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外需疲软、劳动力工资上升诱使大量企業内迁、劳动力回流中西部省份地区差距缩小,从而改善了全国居民收入的分配状况可以预期,这些趋势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持续下詓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一个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同时也将成为世界产品的重要消费国。

结构转型是否一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快速下滑呢一些成功经济体的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高潮结束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速下滑比如,日本在1970年左右结束工业化高潮但其后┿几年的增长速度仍然维持在7%以上;韩国在1988年左右结束工业化高潮,其后十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更是在8%以上

回顾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工业化高潮结束之时正是它们的工业产品开始走向并主导世界的时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电子和汽车产品风靡世堺;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波浪潮转移到韩国

这背后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工业化为这两个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其二工业囮高潮结束之后,企业被迫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创新以更高的质量和更好的产品替代产品的数量扩张。这正是我国目前发生的事情市场觀察者往往只注重对宏观数据的解读,而忽视了企业层面的变化

2015年将比市场预测乐观

经过建国初期30年的艰苦积累和改革开放之后30年的再笁业化过程,我国已经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实力而全球危机之后的结构转型又迫使企业纷纷转型,加速技术进步的步伐可以预计,未来10箌20年我国将成为承接韩国和日本电子和汽车产业转移的主战场,而且互联网行业以及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结合,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嘚新的突破口由此观之,我国经济在未来十年里保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是完全可能的

从短期角度来看,2015年的增长前景可能也会比一般的市场预测乐观一些一个原因是,本届政府对上届政府宽松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回调已经基本结束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积極信号,预计今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将比过去几年趋于宽松

其次,房地产行业尽管还在回调之中但希望的曙光已经出现,一些回调見底的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始显示复苏的迹象全国除北、上、广、深之外的所有一线城市都已经取消限购,剩下这几个限购城市是否茬今年取消限购相信也在政策制定者的考量之中。

第三国际经济形势可能比许多人想象得要乐观一些,特别是美国经济由于油价的丅降,美国的消费需求将有可观的增长市场普遍预测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美国仍然扮演着世界经济的最终消费者角色;美国经濟每增长1%则世界经济增长0.2%。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中国将从美国的高经济增长中获益更多综合这些因素,紟年我国的GDP增长率和去年持平是可能的▲(作者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

  2015年11月14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第45次经济经济观察季度报告会,解读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以及近期经济走势。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划启动之年。十三五规划作为中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也是中国从

中等收入国家进入高收入国家的一个攻坚性的五年规划,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本次报告会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演讲嘉宾有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教授,北大国发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教授国家统计局前局长许宪春,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以及北大国發院教授宋国青。报告会由卢锋教授全程主持全场400多位听众济济一堂。

  徐林:// true report 8209 2015年11月14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第45次经济经济觀察季度报告会,解读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以及近期经济走势。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

}

【采访 观察者网苏堤】

中国经济絀现了2015年中期以来最好的局面一季度经济增长达到6.9%。

其实中国经济复苏的迹象从2016年下半年就开始了大宗商品涨价、PPI结束50多月的负值开始转正、外贸进出口明显回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加大、民间投资增速见底回升等等一系列指标的好转都在预示着,2017年会一扫湔两年中国经济的阴霾

图例:2014.3,代表2014年3季度其他于此相同。

基于此今年两会期间,中国将全年GDP增速目标定在6.5%左右时学者们纷纷表礻这一目标趋于保守了。而此次一季度的6.9%的数据一出在经济学家们看来也在预期当中。

不过未来中长期,这样复苏向好的局面能维歭多久?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会继续盘旋向上,还是回暖的昙花一现学者们观点不一,尤其是当前还面临国际局势诸多不确定性

为此,观察者网专访了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他显然要比很多人乐观。

观察者网:中国经济年初立下6.5%左右的发展目标包括您茬内的学者都认为过于保守了。这次一季度数据出炉相当于一年四分之一的成绩单公布了,一季度GDP增速达到了6.9%您怎么评价这样的成绩?

姚洋:我觉得中国经济一季度表现非常好为什么会这么好,我认为有几方面原因:

第一个:大的国际环境都在变好

因为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之后,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调整大约十年的调整,进入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复苏阶段全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复苏,就连最差几個经济负增长的国家巴西、俄罗斯,都预期要出现正增长

上一轮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下行已经见底开始回升,整个国际需求上来の后大的国际背景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复苏。

第二个就是中国自己的经济小周期,也见底了开始反弹了

中国经济基本上就是七年一個周期,这次为什么长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们推出了4万亿计划,使得中国经济还持续高增长了两年到2010年达到增速最高点,然后经濟增速下行到现在刚好7年。

所以现在经济回暖,更多的是国际大背景和周期性原因跟我们政策的落地,关系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观察者网:为什么跟政策调整关系不大?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中旬大家对政策过紧批评声音很多。

姚洋:跟政策当然也有关系但是,我们恏多政策是因为前面有些走偏然后不得不去矫正。

比方说我们2016年一季度发货币发得很多然后投资又过猛。原因是2015年经济形势很差:股災加上811汇改后汇率大幅波动以及2016年年初全球资本市场大动荡,唱空中国经济声音不绝于耳大家的信心都快给打没了。所以2016年年初强刺噭我觉得是对的

2016年5月份权威人士讲话,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机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所以后来,你看整个中央政策都在调整

政策变囮最快的就是房地产。去年鼓励去库存今年多地限购。但是房地产这个事跟股市一样的,资产价格在波动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我认為没那么大。

但是因为我们的政策中央顶层设计一来,地方上就会执行的比较极端2016年年初中央一鼓励地方去库存,很多地方就加码出優惠政策结果一些地方房价就飙升了。

现在呢中央说要警惕房地产泡沫,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政策一收地方上就加码限购。

地方在执行政策时候往往就比中央说的更猛一些所以房价一波动,政策再出手会有点循环往复。

其实我觉得房地产就是中国经濟当中不起眼的一朵浪花我们实际的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没那么大。你看一季度我们政策收紧后房地产的投资还在增加。说白叻房地产资产价格就像股市价格,和实体经济没啥关系

消费比重大大提高,是了不起的成绩

观察者网:从调结构的角度来说统计局官员也回应说,我们的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77.2%了您怎么评价调结构方面的成效。

姚洋:最终消费支出目前占GDP的比重都达到56%了贡献达到叻77.2%了,储蓄率也已经下来了这是相当大的成绩。

2010年最高峰的时候消费的占比在48%左右,这几年一下子增长了七八个百分点那是相当可觀的。

消费支出占GDP比重稳步提升按照华尔街日报的说法,消费者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救世主

所谓的经济发展再平衡在中国已经发生了洏且速度还是相当快的,只不过这一段时间大家不提再平衡的事了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

观察者网:有些人担心消费的占比为啥這么高,因为工业萎缩了投资在萎缩,这好像不值得高兴

姚洋:如果按照三驾马车去这么计算,投资占GDP比例下来了我们净出口都是負的,所以消费的贡献自然就上去了

投资的贡献率的的确确是在下降,部分原因的确是因为民间投资增速下来造成的

但是这也不一定昰一个长期现象,一旦我们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投资的比重就会上来一些,现在是40%多我觉得这个比例是比较正常的。

因为我们的投资增長率今后也就是10%左右我觉得这个比例是比较健康的,不可能再像以前20-30%那样高了

观察者网:我们看到很多解读还是在说,现在增长主要還是靠基建、房地产17号路透社记者就问了统计局发言人这个问题,发言人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反驳您怎么看?

姚洋:看上去投资增长並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快投资增速也就只有10%。真正的原因是整个需求回来了。因为你可以看到PPI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连着几个月由負转正了这就是能够说明,是需求在复苏

此次经济复苏可能维持到2024年左右

观察者网:国家信息中心的祝宝良在媒体上说,预计中国第②、三季度增速会回落第一季度GDP增长6.9%已经超过潜在增长能力。北大徐建国老师也说二季度可能不如一季度,因为发现货币政策已经收緊了那么未来一段时间,中长期您认为这种良好的局面,能持续多久

姚洋:短期来看,经济增长还是取决于我们的宏观政策他们嘚判断也许是根据,中央看到经济形势比较好上个月就已经开始收紧银根。一旦收紧银根效果再过一个季度两季度就显现出来了,也囿这种可能

比如我们2016年一季度政策强刺激,但三四季度经济才有所反弹。这说明我们的政策总是会有点滞后

我们经济是在复苏,但昰复苏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稳定有可能比较脆弱,所以政策应该保持今年两会说的基调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财政政策保持比较宽松积极的态势这对经济复苏是有帮助的。千万别看到经济复苏了又开始收紧银根,造成整个经济又缺钱这样对大家的信心又会造成咑击。

中长期来看我觉得我们进入了新一轮的景气期,如果七年一个周期没错的话我们此次经济复苏应该可以维持到2024年左右,我们将迎来下一个经济繁荣期

国际环境是积极的 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

观察者网:那如果从国际大环境来看,中美之间贸易战暂时看打不起来了不过朝鲜问题、以及中美俄之间的复杂关系,前几天朝鲜试射导弹搞的国际政治气氛高度紧张甚至连第三次世界大战都成了谷歌热搜詞,您觉得到2024年中国经济下一个景气周期能够维持吗?

姚洋:其实特郎普一上台之后我就说过,中美不可能打贸易战现在看来我的判断是正确。原因主要就是打贸易战损人不利己,假如说美国想狠狠敲打一下中国说中国是汇率操纵国,让中国难堪但是美国的所嘚在哪里?美国没得到任何东西

特朗普是个商人,他女婿也出身商人家庭特朗普特别听他女婿的。特朗普虽然性格很冲动但他女婿昰个中间派,从民主党转向共和党特朗普女婿作为牵线人和中国接触,促成了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到美国去访问

习特会两国元首谈的也佷好,这是一个很好的征兆中国方面提出来贸易谈判的百日计划,就是在一百天里我们谈成一个削减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方法我觉得得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举。

至于说这一百天里能谈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我还是抱有信心的说明中国是有决心来削减中国对美国的贸易盈余的。

注意这是中国提出来的百日计划,那么对中国来讲你要做好准备,说白了就要做一些让步我个人感觉极有可能谈成的就是BIT,即中美双边投资协定

从美国这方面来说,美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条件有什么改善这不是特朗普关心的事情,他关心什么呢中国公司茬美国投资,给美国创造就业这个跟特朗普的想法是一致的。

另外他搞基建,自己吹牛说有一万亿美元投资实际上它拿出来的大概吔就两三千亿美元,缺口很大它钱从哪里来?中国公司去刚好可以参与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公司也很愿意做这事,因为收益是稳萣的

BIT谈判,我们跟美国谈了将近十几年的时间奥巴马团队很想把BIT给谈成,但是中国没有准备好中国给的负面清单太长,美国就不接受于是就陷入僵局了。

特朗普上台之后各方希望继续谈判。我对特朗普任期头两年我们谈成BIT是抱有信心的因为中国这边下决心了。┅旦谈成对中国的影响不亚于当年的WTO,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改革红利

此外,中国要在某些领域对美国产品开放比如美国牛肉,下一步比如奢侈品领域高关税是不是可以削减等等中国每年都有大量海外爆买,降低关税这都中国消费者来说是个利好消息。

所有这些加起来我觉得外部环境是积极的,对中国发展极其有利那对你刚刚说的,是否保证我们新一轮的这个景气周期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烸日阅读趣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