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此怎么看电表读数数是读五位还是四位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5V电流表读数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十分度的电流表,为什么因为量程的不同,而读出的位数不同?比如3v量程和15v量程的.不是应该读到最小位数的下一位吗?15v的电表,分成三份,每个小格是0.5为什么不往下一位估读了,只估读到十分位.而6v的就估读到百分位.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对表头来说,量程越大,能测量的精度也越小的,如果是15V的表头,分三格,则每格是5V,如果在这三格里再分10小格,则每小格是0.5,但对3V表头来说,同样也是三格,则每格就是1V,每小格是0.1,精度比15V的表头高.因为当取15V档时,0.05V的电压幅度变化是很小的,所以很难估读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对表头来说,量程越大,能测量的精度也越小的,如果是15V的表头,分三格,则每格是5V,如果在这三格里再分10小格,则每小格是0.5,但对3V表头来说,同样也是三格,则每格就是1V,每小格是0.1,精度比15V的表头高。因为当取15V档时,0.05V的电压幅度变化是很小的,所以很难估读...
扫描下载二维码& 伏安法测电阻知识点 & “(1)测某金属丝的电阻率,为了精确的测出...”习题详情
25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7.8%
(1)测某金属丝的电阻率,为了精确的测出金属丝的电阻,需用欧姆表对金属丝的电阻粗测,下图是分别用欧姆档的“×1档”(图a)和“×10档”(图b)测量时表针所指的位置,则测该段金属丝应选择×1&档(填“×1”或“×10”),该段金属丝的阻值约为7&Ω.(2)所测金属丝的直径d如图c所示,d=1.700&mm;接入电路金属丝的长度L如图d(金属丝的左端从零刻度线对齐)所示,L=99.02&cm.(3)为了更精确的测量该段金属丝的电阻,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实验器材:A.电源电动势E(3V,内阻约1Ω)B.电流表A1(0~0.6A,内阻r1约5Ω)C.电流表A2(0~10mA,内阻r2=10Ω)D.电压表V(0~15V,内阻约3kΩ)E.定值电阻R0=250ΩF.滑动变阻器R1(0~5Ω,额定电流1A)G.滑动变阻器R2(0~150Ω额定电流0.3A)H.开关,导线若干(4)请根据你选择的实验器材在下面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所选器材的字母代号.(5)若所选电表A1、A2的读数分别用I1、I2表示,根据你上面所设计的实验电路,所测金属丝的电阻的表达式为R=I2(R0+r2)I1-I2&,若所测电阻值为R,所测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πd2R4L&(用R、L、d表示).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4-唐山二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1)测某金属丝的电阻率,为了精确的测出金属丝的电阻,需用欧姆表对金属丝的电阻粗测,下图是分别用欧姆档的“×1档”(图a)和“×10档”(图b)测量时表针所指的位置,则测该段金属丝应选择____档(填“×1”或...”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应用欧姆表测定值时应选择合适的挡位,使指针指针表盘中央刻度线附近,欧姆表指针示数与挡位的乘积是欧姆表示数;(2)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与可动刻度示数之和是螺旋测微器示数;确定刻度尺分度值,然后读出其示数.(4)根据实验原理与所给实验器材选择实验需要的实验器材,根据实验器材与实验目的设计实验原理图.(5)根据实验电路图应用欧姆定律求出电阻表达式,由电阻定律求出电阻率的表达式.
解:(1)由图a、b所示可知,图b所示欧姆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大,应选用图a所示测量电阻阻值,图a所示欧姆档的“×1档”,所测电阻阻值为7×1=7Ω;(2)由图c所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固定刻度示数为1.5mm,可动刻度示数为20.0×0.01mm=0.200mm,螺旋测微器示数为1.5mm+0.200mm=1.700mm;由图d所示刻度尺可知,其分度值为1mm,刻度尺示数为99.02cm;(4)电压表量程为15V,电源电动势为3V,用电压表测电压误差太大,不能用电压表测电压,可以用内阻已知的电流表A2与定值电阻串联组成电压表测电压,电路最大电流约为I=UR=37≈0.43A,电流表应选A1,待测电阻丝阻值约为7Ω,电流表内阻约为5Ω,电压表内阻为10+250=260Ω,电压表内阻远大于电阻丝电阻,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为测多组实验数据、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择R1并采用分压接法,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5)由电路图可知,电阻两端电压为:U=I2(R0+r2),待测电阻阻值为:RX=UIX=I2(R0+r2)I1-I2,电阻为:R=ρLS=ρLπ(d2)2,则电阻率为:ρ=πd2R4L;故答案为:(1)×1;7;(2)1.700;99.02;(4)电路图如图所示;(5)I2(R0+r2)I1-I2;πd2R4L.
应用欧姆表测定值时应选择合适的挡位,使指针指针表盘中央刻度线附近,欧姆表指针示数与挡位的乘积是欧姆表示数;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与可动刻度示数之和是螺旋测微器示数;本题考查了实验器材选择与实验电路设计,知道实验原理、知道实验器材的选择原则选择实验器材,然后设计实验电路.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测某金属丝的电阻率,为了精确的测出金属丝的电阻,需用欧姆表对金属丝的电阻粗测,下图是分别用欧姆档的“×1档”(图a)和“×10档”(图b)测量时表针所指的位置,则测该段金属丝应选择____档(填...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1)测某金属丝的电阻率,为了精确的测出金属丝的电阻,需用欧姆表对金属丝的电阻粗测,下图是分别用欧姆档的“×1档”(图a)和“×10档”(图b)测量时表针所指的位置,则测该段金属丝应选择____档(填“×1”或...”主要考察你对“伏安法测电阻”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伏安法测电阻
与“(1)测某金属丝的电阻率,为了精确的测出金属丝的电阻,需用欧姆表对金属丝的电阻粗测,下图是分别用欧姆档的“×1档”(图a)和“×10档”(图b)测量时表针所指的位置,则测该段金属丝应选择____档(填“×1”或...”相似的题目:
(1)如图1所示为一只电容式传感器部分构件的示意图.当动片(实线图)和定片(虚线图)之间正对扇形区的圆心角的角度θ发生变化时,电容C便发生变化,于是通过测量电容C的变化情况就可以知道θ的变化情况.那么在下图2中,能正确反映C和θ间函数关系的是(2)如图3所示为测量电阻的电路,Rx为待测电阻,R为电阻可读可调的电阻箱,R′为适当的保护电阻,阻值未知,电源E的电动势未知,S为单刀双掷开关,A为电流表,请完成以下实验要求:a.测量Rx的步骤为:①将S向a端闭合,电流表的读数为I;②将S向b端闭合,适当调节电阻箱R使得电流表读数仍为I,并记下此时R的读数,其值为R0.那么,在本实验中Rx的测量值为:&&&&.b.按如图4所示的电路,在下图中的实物图上连线.(3)在右图所示的暗箱有A、B、C、D共4个接线柱,V1、V2是两个分别连接在B、C和D、A接线柱上的理想电压表,S为连接在C、D接线柱上的开关.现有两节完全相同的普通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均相同)以及R1=3Ω,R2=2Ω的电阻各一只,还有供连接用的导线若干.某实验小组选用这些组件相互串联后装入暗箱中,(每两个接线柱中最多接一个元件).实验发现:(1)当开关S接通时,V1读数为2.50V,V2读数为1.50V;(2)开关断开时,V1读数为3.00V,V2读数为0.00V.求:a.请在右图中直接画出暗箱内的连线图.b.每节干电池的内阻r大小是&&&&.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①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按照图1所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上;C.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D.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E.根据测量的结果,分别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填选项对应的字母).②正确操作后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连续的五个点A、B、C、D、E,测出AC的距离为s1,CE的距离为s2,打点的频率为f,则打C点时重锤下落的速率vc=&&&&.③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大于重锤动能的增量,其主要原因是在重锤下落的过程中存在阻力作用(设阻力恒定),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阻力的大小.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重锤的质量为m.试用这些物理量和上图纸带上的数据符号表示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F=&&&&.(2)某同学为了测定一只电阻的阻值,采用了如下方法:①用多用电表粗测:多用电表电阻挡有4个倍率:分别为×1k、×100、×10、×1,该同学选择×100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步骤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大(指针位置如图3中虚线所示).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请你补充完整下列依次应该进行的主要操作步骤:a.&&&&.b.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0Ω处.c.重新测量并读数,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中实线所示,测量结果是&&&&.②该同学用伏安法继续测定这只电阻的阻值,除被测电阻外,还有如下实验仪器A.直流电源(电压3V,内阻不计)B.电压表V1(量程0-5V,内阻约为5kΩ)C.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这25kΩ)D.电流表A1(量程0-25mA,内阻约为1Ω)E.电流表A2(量程0-250mA,内阻约为0.1Ω)F.滑动变阻器一只,阻值0-20ΩG.电键一只,导线若干在上述仪器中,电压表应选择&&&&(填“V1”或“V2”),电流表应选择&&&&(填“A1”或“A2”).请在图4所示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原理图.③根据所设计的实验原理图,将图5中实物连接成测量电路.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动力的关系》实验中,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实验中,细线一端与拉力传感器相连(拉力传感器固定在车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矿泉水瓶相连.实验时逐渐往瓶里加水直到打出的纸带相邻点间的距离相等并记下此时拉力传感器的读数F0.继续往瓶中加适量的水继而释放小车打出纸带并记录下小车运动时传感器的读数F.改变瓶中水的质量打出多条纸带和得到多个F值(重力加速度为g).(1)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应与&&&&伏&&&&电源相连接;(2)①本实验中记下F0的目的是&&&&.②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为&&&&A.FB.F-F0C.F+F0&&&D.F0③实验作出的图象如图2是&&&&(Ⅱ)下面是测定金属电阻率的部分器材A.粗细均匀的待测金属丝RXB.直流电流表A(0-0.6A,内阻为0.5Ω;0-3A,内阻为0.1Ω)C.直流电流表V(0-3V,内阻为5kΩ;0-15V,内阻为25kΩ)D.滑动变阻器R(0-20Ω,1A)E.电源(3V,内阻不计)(1)为了选择比较合适的测量方法,以便提高测量精度,先用多用的欧姆挡粗略测量待测金属丝的电阻.现将多用表的选择开关置于“×1”挡,按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表盘示数如图3甲所示,则电阻RX的粗略值为&&&&Ω.(2)实验时,先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的位置测直径,如图3乙所示是某次测量时的情况,读数为&&&&mm.(3)若要求在实验中金属丝两端的电压从0开始变化,测量金属丝电阻的误差尽量小,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实物电路如图4.(注意:电表量程的选择要符合测量精度要求)
“(1)测某金属丝的电阻率,为了精确的测出...”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3o安徽)用图示的电路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图中Rx是待测电阻,R0是定值,G是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表,MN是一段均匀的电阻丝.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头P的位置,当通过电流表G的电流为零时,测得MP=l1,PN=l2,则Rx的阻值为(  )
2某种小灯泡的伏安性曲线如图甲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这种小灯泡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四个电表均为理想电表.现闭合开关S,电压表V&1,的示数为4.0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3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物理学家.材料的电阻随磁场的增加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磁阻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若图1为某磁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其中RB、R0分别表示有、无磁场时磁敏电阻的阻值.为了测量磁感应强度B,需先测量磁敏电阻处于磁场中的电阻值RB.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1)设计一个可以测量磁场中该磁敏电阻阻值的电路图,在图2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磁敏电阻及所处磁场已给出,待测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约为0.6~1.0T,不考虑磁场对电路其它部分的影响).要求误差较小.提供的器材如下:A.磁敏电阻,无磁场时阻值R0=150ΩB.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约20ΩC.电流表A,量程2.5mA,内阻约30ΩD.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E.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F.开关S,导线若干(2)正确连线后,将磁敏电阻置于待测磁场中,测量数据如下表:
&1&2&3&4&5&6&U&(V)&0.00&0.45&0.92&1.50&1.79&2.71&A&(mA)&0.00&0.30&0.60&1.00&1.20&1.80&根据上表可求出磁敏电阻的测量值RB=&&&&,结合图1可知待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T.(3)试结合图1简要回答,磁感应强度B在0~0.2T和0.4~1.0T范围内磁敏电阻阻值的变化规律有何不同?(4)某同学查阅相关资料时看到了图3所示的磁敏电阻在一定温度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关于纵轴对称),由图线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3o安徽)用图示的电路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图中Rx是待测电阻,R0是定值,G是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表,MN是一段均匀的电阻丝.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头P的位置,当通过电流表G的电流为零时,测得MP=l1,PN=l2,则Rx的阻值为(  )
2某种小灯泡的伏安性曲线如图甲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这种小灯泡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四个电表均为理想电表.现闭合开关S,电压表V&1,的示数为4.0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3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物理学家.材料的电阻随磁场的增加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磁阻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若图1为某磁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其中RB、R0分别表示有、无磁场时磁敏电阻的阻值.为了测量磁感应强度B,需先测量磁敏电阻处于磁场中的电阻值RB.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1)设计一个可以测量磁场中该磁敏电阻阻值的电路图,在图2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磁敏电阻及所处磁场已给出,待测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约为0.6~1.0T,不考虑磁场对电路其它部分的影响).要求误差较小.提供的器材如下:A.磁敏电阻,无磁场时阻值R0=150ΩB.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约20ΩC.电流表A,量程2.5mA,内阻约30ΩD.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E.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F.开关S,导线若干(2)正确连线后,将磁敏电阻置于待测磁场中,测量数据如下表:
&1&2&3&4&5&6&U&(V)&0.00&0.45&0.92&1.50&1.79&2.71&A&(mA)&0.00&0.30&0.60&1.00&1.20&1.80&根据上表可求出磁敏电阻的测量值RB=&&&&,结合图1可知待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T.(3)试结合图1简要回答,磁感应强度B在0~0.2T和0.4~1.0T范围内磁敏电阻阻值的变化规律有何不同?(4)某同学查阅相关资料时看到了图3所示的磁敏电阻在一定温度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关于纵轴对称),由图线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测某金属丝的电阻率,为了精确的测出金属丝的电阻,需用欧姆表对金属丝的电阻粗测,下图是分别用欧姆档的“×1档”(图a)和“×10档”(图b)测量时表针所指的位置,则测该段金属丝应选择____档(填“×1”或“×10”),该段金属丝的阻值约为____Ω.(2)所测金属丝的直径d如图c所示,d=____mm;接入电路金属丝的长度L如图d(金属丝的左端从零刻度线对齐)所示,L=____cm.(3)为了更精确的测量该段金属丝的电阻,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实验器材:A.电源电动势E(3V,内阻约1Ω)B.电流表A1(0~0.6A,内阻r1约5Ω)C.电流表A2(0~10mA,内阻r2=10Ω)D.电压表V(0~15V,内阻约3kΩ)E.定值电阻R0=250ΩF.滑动变阻器R1(0~5Ω,额定电流1A)G.滑动变阻器R2(0~150Ω额定电流0.3A)H.开关,导线若干(4)请根据你选择的实验器材在下面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所选器材的字母代号.(5)若所选电表A1、A2的读数分别用I1、I2表示,根据你上面所设计的实验电路,所测金属丝的电阻的表达式为R=____,若所测电阻值为R,所测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____(用R、L、d表示).”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测某金属丝的电阻率,为了精确的测出金属丝的电阻,需用欧姆表对金属丝的电阻粗测,下图是分别用欧姆档的“×1档”(图a)和“×10档”(图b)测量时表针所指的位置,则测该段金属丝应选择____档(填“×1”或“×10”),该段金属丝的阻值约为____Ω.(2)所测金属丝的直径d如图c所示,d=____mm;接入电路金属丝的长度L如图d(金属丝的左端从零刻度线对齐)所示,L=____cm.(3)为了更精确的测量该段金属丝的电阻,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实验器材:A.电源电动势E(3V,内阻约1Ω)B.电流表A1(0~0.6A,内阻r1约5Ω)C.电流表A2(0~10mA,内阻r2=10Ω)D.电压表V(0~15V,内阻约3kΩ)E.定值电阻R0=250ΩF.滑动变阻器R1(0~5Ω,额定电流1A)G.滑动变阻器R2(0~150Ω额定电流0.3A)H.开关,导线若干(4)请根据你选择的实验器材在下面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所选器材的字母代号.(5)若所选电表A1、A2的读数分别用I1、I2表示,根据你上面所设计的实验电路,所测金属丝的电阻的表达式为R=____,若所测电阻值为R,所测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____(用R、L、d表示).”相似的习题。&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知识点 & “(1)如图(1)所示,在做“研究匀变速直...”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1)如图(1)所示,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在一段纸带上得到5个清晰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从1点起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分别为2.80cm、4.40cm、5.98cm、7.60cm.则打下计数点4时,小车的速度为&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2)如图(2)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 &mm.(3)某同学按正确步骤选用欧姆挡“&100”测某电阻时,指针位置如图(3),则被测电阻阻值为 &Ω.为了更准确测量该电阻,该同学使用伏安法.可选用器材如下:A.电流表A1(量程为1mA,内阻约为5Ω);B.电流表A2(量程为3A,内阻约为0.1Ω);C.电压表V1(量程为3V,内阻约为10kΩ);D.电压表V2(量程为15V,内阻约为30kΩ);E.滑动变阻器R(最大电阻值为20Ω);F.电源E(电动势6V,内阻不计);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①电压表应选用 &;电流表应选用 &.(用序号字母表示)②试设计实验电路图,画在虚线方框内.&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考物理摸底试卷(8月份)
分析与解答
习题“(1)如图(1)所示,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在一段纸带上得到5个清晰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从1点起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分别为2.80cm...”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vn=和△x=aT2,分别求速度和加速度.(2)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最小分度为1mm,可动刻度每一分度表示0.01mm,由固定刻度读出整毫米数包括半毫米数,由可动刻度读出毫米的小数部分.(3)电阻的测量值=指针指示值&倍率.电路设计分为测量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测量电路采用伏安法.根据电压表、电流表与待测电阻阻值倍数关系,选择电流表内接法.根据变阻器最大阻值与待测电阻的关系,选择变阻器的连接方式.估算电阻的最大电流选择电流表的量程.(1)设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则&&&&&&&&&& v4===0.679m/s&&&&&&&&&& a==1.60m/s2(2)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读数为1mm,可动刻度读数为0.398mm,则直径为1.398mm.&&& (3)①多用电表指针指示值22Ω,倍率100,则电阻Rx=2200Ω&&&&&&&& 电源E电动势6V,电压表选择C.&&&&&&&& 电阻中最大电流约为&&&&&&&&&&&&&&&&&&&&&& Imax≈=A=1.4mm&& 则电流表选A.&&&&&&& 又≈5,≈440,则因为<故选择电流表内接法.&&&&&&&&&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Ω远小于Rx,则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 ②电路图如图所示.故本题答案是:(1)0.679,1.60(2)1.398(3)2200&&& ①C;A&&& ②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如图(1)所示,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在一段纸带上得到5个清晰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从1点起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分别为2...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1)如图(1)所示,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在一段纸带上得到5个清晰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从1点起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分别为2.80cm...”主要考察你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与“(1)如图(1)所示,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在一段纸带上得到5个清晰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从1点起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分别为2.80cm...”相似的题目:
图中是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的一条纸带,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中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电源上,则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vD=&&&&m/s,小车的加速度a=&&&&m/s2.(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G=&&&&进行计算,式中各量的意义是&&&&(2)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为vG=&&&&m/s.&&&&
打点计时器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由图数据可求得:(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m/s2;(2)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m/s.
“(1)如图(1)所示,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如图是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由图可知此物体做&&&&运动.根据图示测得A点的速度vB=&&&&m/s,vC=&&&&&m/s,vD=&&&&&m/s,则此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m/s2.
2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和平板形挡光片测量滑块下滑至A的瞬时速度.他先调整气垫导轨的倾斜角度,确定固定点P和A的位置,使PA的距离约为45.0cm.实验操作如下:①J将一个光电门固定于A点.将第二个光电门置于A点下方相距X的B点,滑块自P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量经过两光电门之间的时间t②改变X,重复实验步骤①.根据实验数据,并在直角坐标纸上作出如图所示的xt-t图,@将第二个光电门置于A点上方相距X处,重重复和①②项实验操作.测量数据见下表
x/cm&40.0&35.0&30.0&25.0&20.0&15.0&t/s&1.874&1.540&1.246&0.995&0.768&0.556&xt/cms-1&21.3&22.7&24.1&25.1&26.0&27.0&请根据上述实验 步骤完成下列各问题:(1)根据给同学所画的xt-t图求出此过程中滑块的加速度为&&&&m/s2.(2)根据③中给出的数据,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的坐标纸上做出该情况下的xt-t图线.(3)由所画的图线可得出滑块自P点由静止下滑至A点处的瞬时速度为&&&&m/s.(4)从理论上分析两图线的交点一定&&&&(填“在”或“不在”)在纵轴上.(5)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是&&&&.(至少说明一个因素)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如图(1)所示,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在一段纸带上得到5个清晰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从1点起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分别为2.80cm、4.40cm、5.98cm、7.60cm.则打下计数点4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m/s2(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2)如图(2)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____mm.(3)某同学按正确步骤选用欧姆挡“&100”测某电阻时,指针位置如图(3),则被测电阻阻值为____Ω.为了更准确测量该电阻,该同学使用伏安法.可选用器材如下:A.电流表A1(量程为1mA,内阻约为5Ω);B.电流表A2(量程为3A,内阻约为0.1Ω);C.电压表V1(量程为3V,内阻约为10kΩ);D.电压表V2(量程为15V,内阻约为30kΩ);E.滑动变阻器R(最大电阻值为20Ω);F.电源E(电动势6V,内阻不计);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①电压表应选用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②试设计实验电路图,画在虚线方框内.”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如图(1)所示,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在一段纸带上得到5个清晰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从1点起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分别为2.80cm、4.40cm、5.98cm、7.60cm.则打下计数点4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m/s2(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2)如图(2)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____mm.(3)某同学按正确步骤选用欧姆挡“&100”测某电阻时,指针位置如图(3),则被测电阻阻值为____Ω.为了更准确测量该电阻,该同学使用伏安法.可选用器材如下:A.电流表A1(量程为1mA,内阻约为5Ω);B.电流表A2(量程为3A,内阻约为0.1Ω);C.电压表V1(量程为3V,内阻约为10kΩ);D.电压表V2(量程为15V,内阻约为30kΩ);E.滑动变阻器R(最大电阻值为20Ω);F.电源E(电动势6V,内阻不计);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①电压表应选用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②试设计实验电路图,画在虚线方框内.”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看电表读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